实用的小班音乐教案集合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能跟随音乐节奏来模仿汽车上各种部件的动作,体验坐盒子汽车的快乐。
2. 在游戏中感受两两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知道汽车的基本构造,观察过汽车上的人物的.各种状态。会唱歌曲《汽车上》前三段。
2. 材料准备:盒子做的汽车人手一个、音乐。
活动过程:
1.跟随音乐《汽车上》,开着汽车做相应动作进活动室。
师:孩子们,秋天到了,让我们一起开着汽车去郊游,好吗?(幼儿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汽车上》)
2.听故事,引发兴趣。
教师:汽车呀到站啦,我们这么多汽车先停下来,玩个游戏好吗?
你能找辆汽车面对面的开吗?
3.学习第一段、第二段动作,尝试两两合作游戏。
(1)老师和其他一位老师示范。
教师:今天又我班又开来了一辆小汽车,也出来玩游戏了。看,我们是怎样玩的呢?看看跟你们俩刚才开的汽车哪里不一样?(师师示范一遍)
(2)讨论游戏规则,唤醒幼儿的前知经验。
师:哪里不一样呢?(两辆汽车交换了)谁知道在音乐的什么地方交换的呢?(间奏即没有歌词的地方)
(3)幼儿再听一遍音乐,把交换朋友的地方,把动作做出来好吗?(教师播放音乐一二段,提醒幼儿提醒做喜欢的动作表现间奏:双手交替飞、拍手、拍腿)
(4)师幼合作示范。
教师:这次我来找个好朋友一起开汽车,看看谁学会了这个游戏?
评价:在间奏处,两辆汽车要交换开哦!
(5)幼幼合作示范。
教师:你会开汽车吗?赶快找辆汽车玩游戏吧?他们会了,你们会了吗?
(6)全体幼儿跟随音乐游戏。完整倾听音乐前三段。
师:我们的小汽车要出发了,请你找个好朋友玩一玩。
4.全体幼儿交换朋友合作玩游戏。
师:让我来重新找辆汽车开开吧!
5.结束
今天我们在汽车上玩得可真开心,现在我们就一起开着小汽车出去兜兜风吧!(教师带领幼儿一组一组接着开汽车出去)。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尝试双手同时在铃鼓上随乐一下一下地演奏。
2、通过找害虫的游戏情境及教师的语言提示,能随乐用乐器表现青蛙跳,用动作表演躲猫猫和吃虫。
3、体验乐器活动带来的快乐,并能正确使用乐器。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准备:
1、拴好绳子的铃鼓16个。
2、16名幼儿围成半圆坐。
3、音乐《快乐的一只小青蛙》
4、小池塘图片、稻田图片。
5、彩虹伞。
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出示池塘背景图):今天天气真好呀!青蛙妈妈要带小青蛙宝宝们出门去玩。我们跳呀跳呀,跳到池塘里,与妈妈玩捉迷藏吧!咦,看见一条小虫子,啊呜一口吃掉它。
二、动作创编。
师:小青蛙的小脚可喜欢在荷叶上跳啦!我们的身体是一片小荷叶,你们想在身体的什么地方跳啊?
三、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律动。
师:小青蛙在哪里啊?哪个小朋友找到了?
师:现在我们去找一个虫子吃吃吧!(教师再次带领幼儿随乐律动。)
师:咦?这次我们吃到了一条什么虫子呢?
师:又发现一条虫子,我们快去吃掉它!(教师第三次带领幼儿随乐律动。)小结:虫子和青蛙都隐藏在小池塘图片中,露出身体一部分方便幼儿寻找。
四、乐器加入。
1、教师出示乐器,并引导幼儿使用乐器。
师:你知道吗?我们每只小青蛙都有一片小荷叶呢!现在妈妈这里有一片小荷叶,妈妈先把小荷叶慢慢地挂起来,你看妈妈哦,我会在荷叶上跳啦!
2、幼儿尝试使用乐器。
师:小青蛙,你们会在荷叶上跳吗?拿出你们的小荷叶挂在脖子上。(教师检查铃鼓佩戴情况。)
五、增加新的游戏情境:稻田里捉虫子。
师:接下来我们要去帮农民伯伯到田里去捉虫虫了,农民伯伯的田里啊,有虫虫了,要请青蛙宝宝们去帮忙啦!虫虫到底长在绿色的.田里还是黄色的田里,我也不知道,我们等下来找找看吧。
(游戏4遍,每次结束请一位幼儿上去找一块颜色的田反过来看有没有虫虫。)
师:原来虫虫都生活在什么颜色的稻田里呀?(绿色)六、放松。
师:农民伯伯说要奖励你们一朵五彩田田,我们到五彩田田上来捉虫虫。请宝宝们起立,站到五彩田田的边边上。
师:现在请青蛙宝宝们轻轻跪在五彩田田上。(游戏1遍)师:捉到虫虫高兴吗?
师:虫虫捉完啦,请宝宝们把捉虫虫的神器拿下来,轻轻地放到妈妈这里。
实录:
一、引入T:呱呱,我是谁啊? S:小青蛙。
T:对了,我是青蛙妈妈,你们是? S:青蛙宝宝T:今天啊,妈妈要带你们到池塘里去玩,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最后我们还要捉虫虫。最后我们要干什么啊? S:捉虫虫。 T:对了,最后我们要捉虫虫。
T:青蛙最喜欢的一个本领就是跳,对不对?那现在我们的小身体就是一片小荷叶,你们想在哪里跳? S摸摸肚子 T:哦,那我们就在肚肚上跳一跳。
二、律动(师带幼儿共同游戏一遍。语言提示:捉住了一只小虫虫,啊呜一口吃掉它。)T:刚我们在哪里跳啊? S:肚肚。
T:那你们还想不想在肚肚上再条一遍啊?刚刚妈妈跟你们玩了一个什么游戏啊? S:捉虫虫。 T:哦,捉虫虫的游戏,在这个之前还玩了一个什么游戏?(提示:教师做躲猫猫的动作,"躲"、"呱") T:捉迷藏,躲猫猫的游戏。
总结:T:妈妈带你们出门,先跳,然后玩了一个躲猫猫的游戏,然后又捉虫虫了。那我们再去捉虫虫好不好?再去吃好多好多虫虫。(师带幼儿第2次游戏。)师带领幼儿强化第三段音乐的动作,语言提示:捉住了一只小虫虫,啊呜一口吃掉它。
T:妈妈说,这个池塘里藏着我家青蛙宝贝呢,你们找找它藏在哪里啊?你们怎么发现的? S:大眼睛。 T:青蛙宝宝,来玩躲猫猫,捉虫虫了。
T:除了肚肚上,还可以在哪里跳? S:胸口 T:胸口,可以吗?
(师带幼儿第3次游戏)T:吃吃看,香不香。我要请一个宝贝来帮我捉虫虫了。
师请1名幼儿上来找虫虫(隐藏在图中) T:你怎么发现这个虫虫的?虫虫露出了什么? T:虫虫露出了触角。
取出毛毛虫,T:那你吃吃看香不香,你在请其他小朋友都来吃一吃。
T:刚才我们是在胸前跳的,你们还想在哪里跳一跳? S:腿上,肩膀上。
T:那我们先在腿上来跳一跳吧。(师带幼儿第4次游戏)T:谁来帮我找虫虫?(请1名幼儿上来找) T:你怎么发现它的? S:头露出来了。 T:这是什么啊?这是蚯蚓,弟弟你吃吃香不香? S:香。
T:从那边开始,给别的小朋友也吃一吃。
三、乐器加入T:青蛙妈妈说,宝贝们,你们捉虫虫的本领真棒!马上我们要去田里帮农民伯伯的忙啦!弄明伯伯的田里啊有虫虫啦!可是它的虫虫会长在黄色的田里还是绿色的田里呢,我也不知道。我们要请出一个捉虫虫的神器!
出示乐器,T:这个是什么?
S:铃鼓。
T:哦,那这个铃鼓啊,今天变成捉虫虫的神器了。你看啊,妈妈把它挂在脖子上。这个小铃鼓的鼓面对着哪里啊?对着妈妈还是对着宝宝?
S:对着宝贝的。
T:那你等下带的时候让这个鼓面对着妈妈好不好?去带吧!
幼儿自己佩戴铃鼓,教师个别帮忙。
(师带幼儿第5遍游戏)游戏完,请1名幼儿上来选择一块田,看看是不是青蛙宝贝爱吃的虫虫。
T:我们来看看,是黄地里还是在绿地里?(翻开黄地,面包)面包是不是青蛙爱吃的啊?
S:不是。
T:好,那我们再来找找。(师带幼儿第6遍游戏)幼儿翻开绿地,
T:这是什么?哦,这是一只小苍蝇。是不是小青蛙爱吃的?
S:是。
T:我们再去找找哦!(师带幼儿第7遍游戏)幼儿翻开黄地,
T:是什么?是个大苹果。这是不是小青蛙爱吃的?
T:这么多的地里,你们觉得小青蛙爱吃的虫虫躲在哪个颜色的地里啊?我们来找找看哦。先看这块绿色的地,好不好?(翻开绿地)这是什么?哦,是一只小蚊子,青蛙爱不爱吃?
T:那我们再来看看这块绿地好哇?(翻开绿地)这是什么?小蚯蚓。(翻开所有绿地)
T:那黄地里有没有青蛙爱吃的?
S:有,没有。
T:那我们来看一看哦。(翻开一块黄地)原来青蛙爱吃的虫虫都在什么颜色的地里?
S:绿色。
四、放松
T:农民伯伯说,我要奖励你们一块五彩田。我们到五彩的田里去捉虫虫。(出示彩虹伞,铺在地上)
T:妈妈说,青蛙宝贝轻轻起立!站到五彩田的边边上。
T:妈妈现在说,小青蛙宝贝,轻轻跪下来。(师带幼儿第8遍游戏)
T:捉到虫虫,高兴吗?青蛙宝贝们给自己鼓鼓掌!
T:虫虫捉完啦,请每个青蛙宝宝把捉虫虫的神器拿下来,轻轻地放到妈妈这里来。
引入 1遍律动 3遍乐器 4遍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小班幼儿英语游戏活动,整个活动不管是内容的选择、目标的制定,环境创设,幼儿活动材料、知识经验的准备还是活动的指导策略都围绕了素质教育的核心,为幼儿提供了自主、灵活表现的空间,充分体现了幼儿英语教学的生活性、丰富多样性、趣味性及可操作性。活动注重各领域的整合、师生的互动和幼儿的全面发展。活灵活现的将幼儿英语教学活动形象化,故事化,游戏化。
本次的英语活动《Hello tiger》作为音乐游戏,是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当幼儿看到老虎与小兔子的动物形象,兴趣一下就被激发了,加上教师有机的创设游戏活动的情景,使活动更加的趣味游戏化,幼儿兴趣浓厚。这首英语音乐游戏的.曲调是孩子耳熟能响的《两只老虎》的旋律,因此有效的促进了小班的幼儿学唱。最后,教师让每一位幼儿戴上胸卡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结束游戏活动,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留下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学效果甚好。
活动目标:
1、理解会说单词:老虎tiger[’taiɡ?] ,初步学唱歌曲。
2、能主动愉快参与音乐活动,体验英语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老虎卡片一张;老虎、小兔头饰各一个。
2、幼儿教玩具:老虎,小兔玩偶各一只;小兔胸卡幼儿每人一张。
3、情景创设:大树2棵;请大班2名幼儿分别扮演老虎,小兔。
4、多媒体:电视,小班英语vcd光碟(下册)
活动预设:
一、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 《Good Morning》 (早上好)欢快入室。
师幼问好。
师:Good morning children! (小朋友,早上好)
幼:Good morning ms. Li! (李老师,早上好)
师:How are you? (你好吗?)
幼:I’m fine,thank you! (我很好,谢谢 !)
二、发声练习曲《Rain,Rain,go away》 《雨,雨,走开》
三、认知
1、学习单词tiger[’taiɡ?],请幼儿闭上眼睛,猜猜谁来做客?
出示老虎卡片引导幼儿跟读。
(1)师演示老虎玩偶启发幼儿与tiger打招呼
师:Hello,X X X!(小朋友名字)
幼:Hello,tiger!
(2) 引导幼儿模仿老虎动作并大胆的说:“Tiger,Tiger,ao ao ao!”
2、操练游戏
(1)请一名幼儿扮演小兔,师扮老虎练习对话。
师:Hello,rabbit! 你好,小兔。
幼:Hello,tiger! 你好!老虎。
师:How are you? 你好吗?
幼:I’m fine,thank you! 我很好,谢谢!
(2)分别请幼儿扮演角色表演对话,及时鼓励表扬幼儿。
四、学习歌曲《Hello,tiger》
1、师完整表演唱,幼儿倾听。
2、幼儿随师有节奏念歌词;轻声跟唱。
3、播放vcd幼儿跟唱。
4、邀请大班两名幼儿参与表演,幼儿跟随教师配上动作表演唱。
5、随音乐幼儿找伙伴自由表演。
五、游戏:《Tiger is coming》(老虎来了)
玩法:幼儿――戴胸卡扮小兔:Rabbit,rabbit,jump,jump,jump! (小兔跳跳跳),向场地中间跳。
教师――戴头饰扮老虎:Tiger,tiger,I’m coming! (老虎来了),说完就去捉兔子,兔子赶紧躲到大树妈妈后面算安全。
六、在快乐的游戏中结束活动。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唱儿歌《找朋友》。
2、能用身体动作来表演出歌词的内容。
3、体验到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喜爱参加集体活动。
4、能理解歌词的含义,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
二、活动准备
音乐动画视频《找朋友》,幻灯片
三、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老师:“小朋友们能不能回答老师一个问题,谁是你的好朋友?” 请小朋友用完整句回答:***是我的好朋友。
老师:“哦,***是你的好朋友?”
老师:“小朋友在幼儿园都有好朋友,可是啊老师没有好朋友,老师现在想去找一个好朋友,小朋友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呢? 请幼儿回答。
老师:“***说可以这样找好朋友,那我们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找好朋友的呢?我们一起学一下”。
出示幻灯片。
2、小朋友们观看幻灯片并请小朋友回答问题
老师:“小女孩也在找自己的好朋友,看看她碰见了谁?” 请小朋友回答:小女孩遇见了小男孩。
老师:“他们找到朋友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呢?”
请小朋友回答:他们敬礼、握手、拥抱、说再见。
3、老师:“哦,原来呀,认识了新朋友要跟新的好朋友敬礼、握手,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现在老师学会了,小朋友们学会没有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找好朋友,其他小朋友跟我们加油,一起念儿歌,好不好?”
4、老师:“我和***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其他小朋友想不想找自己的`好朋
友,那我们一起去找吧。”。
4、播放音乐视频,让幼儿跟唱表演。
四、结束部分
老师:“现在小朋友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跟好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玩具要不要给好朋友玩,能不能去用嘴巴咬,用手指抓自己好朋友?”请小朋友回答。
和老师约定不能用嘴巴咬,用手指抓自己好朋友。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听辩音源的方向,提高听音的能力。
2、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参与游戏。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头饰人手一个。
2、小仙女头饰一个,音乐盒一个,配班老师一个。
活动过程:
一、听听音乐:
教师以小鸟姐姐的身份:“今天,小鸟姐姐请来了一位美丽的客人——小仙女,小仙女带来了一个漂亮的音乐盒,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听听音乐盒里的音乐。”
二、跟着音乐走:
“音乐盒里的音乐好听吗?”
“那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让小仙女带我们到森林去玩。”
三、玩玩游戏:
1、“谢谢小仙女带我们来森林,一起说再见。”(小仙女“再见有什么事就大声喊我。”)
2、玩拉拉手的游戏,中途老师说天黑了,小动物将头饰拉下遮住眼睛。教师引导幼儿想想回家的办法。(是谁带我们来的森林?)
3、请小仙女用她的音乐盒带我们回家:“小仙女,小仙女,快来帮帮忙。”
4、小动物们遮着眼睛听着音乐回到了家,拉开头饰一起说:“谢谢小仙女,再见。”(谁帮助我们回的家?我们是听着什么回家的?)
游戏重复3次后,请个别幼儿来扮手持音乐盒的小仙女。
四、结束活动:
“想不想再玩一次游戏?那我们去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玩。”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小动物们”能够按照游戏规则参与进来,并能够较准确地听辨声源的位置。但孩子们只能听辨出音源的前后左右,并不能很好的听出音的高低位置,这有待于我们以后的训练。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还可根据幼儿情况设置三个或四个音源让幼儿听辨,加大了声音的干扰,为听辨制造更大的困难。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模仿小狗的动作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
2.展现幼儿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模仿小狗蹲、吃骨头摇尾巴等典型动作。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熟悉歌曲内容,能够大胆进行歌唱表演
活动难点:根据歌曲内容有节奏地进行动作模仿
活动准备:
有关小狗的谜语
小狗头饰
小狗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请幼儿听音乐进教室《小动物走路》
二、展开
1.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动物》
2.提问小狗最爱吃什么?怎样吃?请幼儿模仿小狗啃骨头的样子。
指导语:你还会模仿小狗的哪些动作?请你来做一做。
3.做游戏《我来说你来做》(熟悉歌词内容)
4.教师示范表演歌曲,激发幼儿表演兴趣
(1)小节:两手五指并拢放在头的两侧当耳朵,同时上下摆弄手指两次。
(2)小节:两臂胸前,两手交叉搭臂两腿半蹲
(3)小节:身体直立,两手大拇指与食指放在眼前
(4)小节:两手握拳放在嘴边做吃骨头状,身体稍向左右转动。
5、幼儿完整学唱歌曲,熟悉之后,学做动作。
6、播放音乐,师生头戴小狗头饰围成圆圈进行表演,体验集体表演的快乐心情。
三、教师评价表扬大胆表演的幼儿,鼓励胆小的幼儿,教育幼儿关爱小动物。
活动反思:
幼儿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那一定是小动物了。在音乐活动中,要达到好的效果,首先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题材。有适合幼儿使用的教具,场景等,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还要运用夸张、亲切的身体语言来拉近幼儿之间的距离,这样幼儿才会学的`轻松、有趣。
由于是小班幼儿,在独立演唱时声音较小,在控制“汪汪”叫之前停顿时间是该活动的难点,有的幼儿掌握的不是很好,不过在最后的游戏中幼儿又达到了高潮,幼儿争先恐后的扮演角色,玩了好多次都不进尽兴。
总结这次的音乐教学,我觉得选材方面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小狗的形象幼儿都愿意去模仿,幼儿的参与性很高,并能大胆表演。在活动的设计上思路比较清晰,过渡自然,教态也能做到大方、亲切‘与幼儿简历平等、融洽的关系,使幼儿学得轻松愉快。不足: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欣赏歌曲时可适当增加次数,幼儿表演的空间较小走动的较少。今后我将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是自己在音乐道路上走得更远。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名称:
手腕花
领域:艺术领域
课程设计的起源:
生活中,小班孩子特别喜欢模仿动作,学表情,打节奏。因此,我尽量为幼儿创设能够大胆表现的空间。在幼儿初步了解民族舞的基础上,本节活动就是通过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简单手型——手腕花,激发幼儿创编的欲望。在创编出不同的手位后,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活动目标:
1、学习手腕花的基本动作。
2、初步学习创编动作,并随音乐即兴表演。
活动准备:光盘、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预想小目标
活动过程与指导
适宜的材料
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让幼儿初步感知音乐
让幼儿通过看光盘,了解手腕转动,激发幼儿大胆尝试、表现的欲望。
运用幼儿常见的事物学习手腕花。
一、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随音乐一起来吧!”
二、欣赏舞蹈
1、教师独舞,幼儿欣赏。
教师:“咦,音乐变了,你们看老师在干什么?”
教师随音乐跳舞,幼儿欣赏并鼓励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
2、观看光盘。
教师:“你们喜欢跳舞吗?”(喜欢)“你们知道老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吗?”“我们中国有许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维吾尔族舞蹈。”
在观看的.过程中提醒
幼儿注意:
(1)小姐姐的手是怎样动的?
(2)她们的手都在哪里动?
(3)鼓励幼儿边看边模仿。
三、学习手腕花
1、照镜子
(1)教师:“你们看到小姐姐的手是怎样动的呀?谁来学一学?”请幼儿做一做
(2)教师:“好像在做什么呀?”“好像照镜子”
教师和幼儿一起模仿动作并进行个别指导。
“玩具进行曲”音乐
音乐1遍
光盘反复
边做边跟随音乐
预想小目标
活动过程与指导
适宜的材料
鼓励幼儿创编不同手位理解学习手腕花,融入各种小动物的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创编的积极性。
引导幼儿创编拍手以外的动作,在幼儿基本掌握手腕花和小律动的基础上一起进行表演。
2、创编不同手位。
教师:“我们的小镜子可以照在哪?”
引导
幼儿相互照各个不同的位置,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创编。
3、学会新本领
教师:“大家做的都很好,我们来看看孙老师的手像什么呀?”引导幼儿理解像是一朵花开了。
教师:“这就是今天学的新本领—手腕花”
四、创编律动
1.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边拍手边做动作。
“噔!噔!小鹿来了。”融入小鹿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创编的积极性。
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分节想象情景,创编不同动作。(游戏、跳舞、生气、和好、喝水、吃树叶等。)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说边做。
2.教师:“小朋友们,可以像两只小鹿,还可以像什么呀?”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一起做。
3.教师:“孩子们,我们除了拍手还可以动哪儿呀?”(拍肩、拍腿、跺脚等)“来,我们一起做。”
五、教师和幼儿一起跳舞
教师:“小朋友们高兴吗?可是,孙老师听见小脚在说‘我不高兴!’是呀,小手在表演,它也想和小手一起表演呀!小朋友们快起来和我们的小手小脚一起表演吧!”
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自由表演。
本次活动在幼儿表演中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3-16
小班音乐教案【推荐】06-14
小班音乐教案【热】06-14
小班音乐教案范文07-20
小班音乐教案(实用)07-10
[精]小班音乐教案07-08
小班音乐教案伞08-10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9-22
小班音乐惊愕教案07-09
小班音乐秋叶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