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26 10:01:2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知道硬的东西掉在杯子中的声音响,轻的东西掉在杯子中的声音轻。

  2、初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使硬的东西掉在杯子中的声音变轻。

  3、在游戏中,对声音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硬币、雪花片、玻璃球、小纸球、塑料盒每人一份。

  2、水杯人手一只。

  3、餐巾纸、不布、报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幼儿对声音的兴趣

  1、老师让幼儿听小铃声,然后让幼儿说说自己听到过哪些声音。

  师:你听过的这些声音是一样响的吗?还是有的'响,有的轻呢?(幼儿回答)

  2、老师逐一出示玻璃球、硬币、纸球、雪花片以及水杯,让幼儿猜想这些东西掉在杯中发出的声音会是一样吗?(幼儿讨论,回答)

  3、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会一样响,有的说不一响,那到底会怎样呢?老师也不知道,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二、幼儿操作探索,并记录操作情况

  1、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要认真倾听每种声音,试过的东西放在一边,比较过后要记录,声音响的用大标记记录下来,声音轻的用小标记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硬的东西掉在杯中声音就响,软的东西掉在杯中声音就轻。

  三、进一步探索,用不同方法使硬的东西掉在杯中声音变轻

  1、师: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使硬的东西掉在杯中声音变轻呢?幼儿讨论,回答(可以用纸包、可以用布包、可以用报纸包等)

  2、幼儿再一次操作,老师巡回指导,让幼儿比较。

  3、师:那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响的声音,我们怎样来将它们变轻呢?幼儿讨论回答。

  4、老师小结:我们生活中这些响的声音是一种噪音,多听了噪音对我们耳朵不好。如:我们可以用隔音板,或者听到噪音时,将耳朵捂住。

  四、游戏《听一听》,辨别声音的轻与响

  1、师:老师敲小铃,敲得响小朋友手就拍得响些,敲得轻小朋友手就拍得轻一些。

  2、老师带幼儿玩游戏,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萌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分享、参与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及大胆操作、积极表达的能力。

  3、鼓励幼儿在玩中积极探究调制泡泡水的方法,初次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吹过泡泡。

  2、材料准备:一瓶调好的泡泡水;水、吹泡泡工具、洗洁精、盐、

  洗衣粉、面粉、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肥皂水、

  擦手抹布、记录表、粉笔、黑板。录音机、磁带。

  3、场地准备:户外草坪。

  活动过程:

  1、出示调好的泡泡水,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提出问题,幼儿相互讨论。

  “你准备怎样调泡泡水”?

  3、幼儿认识各种材料后,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自由探索与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参与指导。

  问题:哪些原料能够调出泡泡水呢?

  重点指导:(1)启发幼儿认真思考、尝试区分哪些材料能调出泡泡水,并作好记录。激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2)提醒幼儿注意操作卫生,不乱撒泡泡水,不将泡泡水吹至小朋友身上、头上,不争抢工具。

  4、幼儿汇报吹泡泡的.发现。

  讨论:你用哪些原料调出了泡泡水?怎样调的?你还有什么发现?

  5、集体游戏:吹泡泡比赛。

  6、活动延伸:幼儿自由在户外吹泡泡,观察泡泡在阳光下的变化。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巩固已认识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3、初步感知半圆形和圆形的转换关系。

  4、能运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进行铺路。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音乐,图形卡片,为铺完路的小房子。

  经验准备:对各种常见图形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由小鸭子的`新房子,巩固已学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二、铺路

  1、情景展现:小鸭子在回家的路上摔跤引出路不平。

  师:请小朋友们帮助它把路铺好。

  2、铺小路

  (1)先引导幼儿观察小路中土坑的形状。

  师:土坑有哪些形状?请你把与土坑形状相同的石头填进去,然后检查是否填平,要大小正好。

  (2)指导幼儿操作,用图形一一对应地填好。

  (3)还有坑没填好,但是没有与它形状相同的图形怎么办?

  引导幼儿观察旁边的半圆形石头:鼓励幼儿尝试拼一拼,教师用大小不一的拼一拼,让幼儿观察比较。

  归纳并小结:两个大小一样的半圆形可以拼成一个圆形。

  (4)喊小鸭子回家引出铺路任务。

  交代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铺路幼儿人手一张要铺路的图,强调在铺路的时候应边对边、角对角铺平。

  幼儿完成后点评、展示。

  三、活动结束

  将我们铺好的小路图送到教室的科学活动区展示,大家一起去欣赏吧!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找找有哪些东西的形状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2. 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可以吸水的。

  3. 发展观察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的准备。

  (1) 教师应充分了解生活中有那些东西可以吸水。

  (2) 幼儿已认识一些常见的操作材料。

  2. 物质材料的准备。

  (1) 八宝粥瓶子人手一个(里面装有毛巾,盖子上开一个小口),杯子人手一个。

  (2) 每组一盆水,海绵,布,棉花,沙,石头,水果网,泡沫,积木,毛线等材料若干.图表一张。

  活动过程:

  1. 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1) 将一杯水倒入八宝粥瓶子里,请幼儿猜猜水能否倒回杯子,并以实验证明.

  (2) 出示另一个瓶子(里面装有毛巾),猜猜看结果是否一样,并验证.

  (3) 集体讨论水到那里去了?

  2. 引导幼儿自己变魔术,寻找原因.

  (1) 鼓励幼儿像教师一样变魔术.

  (2) 打开瓶盖,发现水是被毛巾吸掉了.

  (3) 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可以吸水.

  3.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一至两种,再次实验.

  4. 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材料吸水的,并以结果记录在图表上.

  5. 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让我们在外面去找找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吸水的.

  活动延伸:

  回家后,继续研究可以吸水的材料.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提供多种幼儿身边熟悉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的知识经验。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西红柿、小黄瓜的特征,大胆讲述在观察中的发现

  2. 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3. 体验并享受科学观察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幼儿准备:每人一个西红柿、一个黄瓜、抹布、凉拌黄瓜、炒西红柿、汤匙、叉子。教师准备:西红柿、黄瓜、刀、凉拌黄瓜、炒西红柿、PPT。

  2. 知识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身边的花草树木等物体特征,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新朋友,我把它藏在了一个谜语里面。

  谜语:圆圆脸儿像苹果,又酸又甜营养多,可以做菜吃,又能当水果。

  师:西红柿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蕃茄”。西红柿还请来它的好朋友,你们瞧,它是谁?

  二、第一次观察,运用感官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外部特征。

  1. 引导幼儿认识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外部特征。

  师: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用小眼睛看一看,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用鼻子闻一闻是什么味道?

  师:请小朋友认真安静观察,观察完再回位置,和你的同伴讨论。

  2. 幼儿运用感官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认识它们的外部特征,并能大胆讲述在观察中的发现。

  3. 师幼共同小结,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外部特征。

  师:用眼睛看到的西红柿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用手摸到的西红柿是什么样子,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用鼻子闻到什么味道?

  小结:西红柿是圆圆的,它有红红的身体。用手摸上去滑滑的,凉凉的。闻起来有一点点西红柿的香味。

  师:用眼睛看到的黄瓜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用手摸到的黄瓜有什么样的感觉?用鼻子闻到什么味道?

  小结:小黄瓜是绿绿的,长长的。用手摸上去刺刺的,粗粗的,有许多毛毛的小颗粒。闻起来有小黄瓜特有的味道。

  师:西红柿和小黄瓜它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三、第二次观察,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内部特征。

  1. 引导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内部特征。

  师:用小眼睛看看它们小肚子里面藏着什么,用鼻子闻一闻它们有什么香味?用手摸一摸它们的小肚子,摸完要用抹布把手擦干净。

  师:请小朋友认真安静观察,观察完再回位置,和你的同伴讨论。

  2. 幼儿运用感官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观察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内部特征,大胆讲述在观察中的发现。

  3. 师幼共同小结,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内部特征。

  师:西红柿肚子里面藏了些什么?

  小结:西红柿有一层薄薄的果皮,肚子里藏着几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面有籽,还有汁,闻起来酸酸的。

  师:小黄瓜肚子里面藏的是什么?

  小结:小黄瓜肚子里有浅绿色的果肉,中间有很多一小粒一小粒的籽。

  四、了解西红柿和小黄瓜的烹饪方法,并尝一尝知道多吃蔬菜有益身体健康。

  1. 了解西红柿和小黄瓜的烹饪方法。

  2. 品尝炒西红柿,凉拌黄瓜。

  提品尝要求:①吃之前先请小朋友们用能干的鼻子闻一闻是什么味道的。②炒西红柿用汤匙舀起来吃,黄瓜用叉子叉起来吃。③保持桌子干净,衣服也干干净净。

  五、活动延伸,在品尝中自由结束。

  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开着小火车,回教室到科学区切切小黄瓜。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意图:风车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但很多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会引发思考。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的内容需要,设计了此活动,让孩子们在做做、玩玩风车中初步认识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目标:

  1、认识风车,初步了解风车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尝试制作简易风车。

  3、通过实验操作,知道风车的转动速度和风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快乐的风车》

  2、小纸盒、冰棒棍、胶水、剪刀、彩色水粉颜料等制作玩具风车的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

  1、教师:老师认识一个快乐朋友,只要有风的时候,它就会开心地跳起舞来,它是谁呢?

  2、教师呈现【图片欣赏】,为幼儿展示不同的风车图片。

  教师:这是什么?它在什么情况下会转动?你玩过风车吗?

  3、教师小结:风车是依靠风的运动来转动的,有风的'时候风车就会开心地“跳起舞来”。

  (二)瞧一瞧:风车的作用

  1、教师:刚才大家见到的都是玩具风车,你们知道真正的大风车长什么样子吗?

  2、教师呈现【荷兰风车】,展示真实的农场风车图片。

  教师:想一想,大风车有什么作用?

  (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猜想,教师对此进行肯定)

  3、教师分别呈现【发电】和【提水】,播放“风车”,使其转动产生动画。

  教师:瞧,风车转动起来后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田野呢?

  4、教师:当大风车转动起来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大的力量,帮助人们发电和提水。

  (三)做风车

  1、教师播放【制作风车】,为幼儿呈现如何制作简易风车。

  2、配合教师亲自演示(可以采用其他风车制作方法),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制作玩具风车。

  (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废旧材料,进行简单的制作)

  (四)玩一玩

  1、做好风车后到户外跑一跑,比比谁做的风车转的快。

  2、教师:风车的转动和风的大小以及跑的速度有关系,跑的快,风就会大点,风车就会转的快一点,跑的慢,风就会小点,风车酒会转的慢一点。

  活动延伸:与孩子一起观看风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的动画,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作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主要外型特性几其生活习性。

  2、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放大镜、画纸、笔、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论西瓜虫

  1、教师出示西瓜虫的图片,引出话题:

  “你们认识西瓜虫吗?”“你知道西瓜虫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讨论怎样去捉西瓜虫

  1、“幼儿园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虫?我们到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虫?

  2、“我们捉西瓜虫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虫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幼儿在园内自由寻找西瓜虫

  1、教师鼓励幼儿结伴去找西瓜虫,并提醒幼儿听到信号就结合。

  四、交流捉西瓜虫的经历

  1、“你们找到西瓜虫了吗?怎么发现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教师小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五、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

  1、引导幼儿借助放大镜观察西瓜虫。

  “西瓜虫这么小,我们能看的清吗?可以用什么工具让我们看清它?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带领哟额自由观察

  “西瓜虫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西瓜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教师可让幼儿自由说)

  六、引导幼儿画西瓜虫,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今天西瓜虫跟我们一起玩,我们给这位小客人画个像吧!

  幼儿边观察,边画。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科学探索活动。

  2.初步感知一些惯性现象。

  3.培养探究科学现象的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积木若干。

  2 . 一元的硬币若干、直尺。

  活动过程:

  1.摆积木。

  "摆积木,盖高楼",教师带幼儿把积木摞起来。

  教师:不好了,看,从下往上数第四块积木缺少了一角,这样楼就不坚固了,我们要把它拿出来。(一动,积木会倒塌。)教师:精心垒起来的积木一动就倒塌了,幼儿会很沮丧。

  接着引导幼儿去垒一个硬币塔。

  积木楼一动就倒塌了,我们就垒一座可以动却不倒的硬币塔,好不好?

  2 . 不倒的硬币塔。

  在光滑的桌面上垒起10枚一元的硬币塔。

  教师:小朋友,我想拿出最下面的.一枚硬币,但是不能让硬币塔倒掉。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引导幼儿思考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动手实验。

  教师用尺子迅速击打最下面的一枚硬币,最下面的那枚硬币弹出去了,让幼儿观察剩下的9枚硬币倒了吗?(没倒。)引导幼儿试着做一做。(有的幼儿可能会成功,有的可能会失败。)教师:为什么做的时候,硬币塔还是会倒塌呢?

  引导幼儿反复实验,探求其中的原因。

  3.探索。

  教师:为什么硬币塔不会倒呢?

  引导幼儿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这是物体具有惯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7-18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3-23

科学活动中班教案:有趣的蝌蚪07-12

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教案03-13

动物睡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8-2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1-29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六篇03-13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04-11

【精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04-16

关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