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28 15:56:2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模板汇编十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模板汇编十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保证幼儿的安全。因为生命是第一位的,地震破坏性大,给人们的伤痛是无法忘记的。而我们的幼儿年龄小,只有通过各种感官才能印象深刻地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懂得自救的方法。

  【活动目标】

  1、知道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

  2、培养幼儿反应能力和安全意识。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地震哪里藏课件。

  2、家庭,影院,超市,户外,野外五个模拟场地。

  3、地震怪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利用多媒体课件,听声音,看图片,说说图中发生了什么?

  2、简单介绍地震是。

  3、在场景中选择安全的地方。

  十秒钟帮明明找个安全的'藏身之处,如果找到安全的地方就会出现好听的音乐,还会说“祝贺你,找到了正确的藏身的地方。”如果找错了就会“哐”敲头音乐,还会说你的选择的地方很危险,重新找。

  4、游戏:地震来了哪里藏。

  玩法和规则:

  听到地震的声音表示地震来了,赶快找个安全的地方藏身,等音乐停了就不要动,老师戴上怪人头饰当地震怪,我只捉躲在危险的地方的孩子,然后吃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探索自身的兴趣。

  2.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3.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

  活动准备:

  1.红色印泥若干盒白纸,抹布若干。

  2.放大镜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给幼儿讲一个关于用指纹破案的故事,引起幼儿观察指纹的兴趣。

  二展开

  (一)印指纹

  让幼儿用手指蘸印泥将指纹印在纸上,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二)观察指纹

  1.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和纸上的指纹印,说说自己的指纹是什么样的,它像什么。

  2.引导幼儿互相观察指纹印,说说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同。

  三、了解指纹的作用

  1.出示老师们的两种较为典型的指纹印,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差异,找一找自己指纹的特征。

  告诉幼儿;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指纹永远不会变,因此可以用来辨认人。

  2.演示用蘸有印泥的手指一一触摸玻璃杯、笔、电话等物,请幼儿说说有什么发现。当我们的手指和物体接触时,将会留下指纹。

  这一点对哪方面有帮助(警察叔叔能够利用罪犯留下的指纹作为证据抓住罪犯。)

  3.还有什么用处?老师出示图片 ——有关指纹的科技产品为幼儿讲解,开阔幼儿眼界。

  4.还有什么东西像指纹一样有一些纹理?

  四、进行指纹印画

  引导幼儿指纹印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2、通过学习是幼儿了解水,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 故事《皮球浮上来了》的碟片。

  2、玻璃水槽、纸、木块、铁片、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3、记录材料:标有上下标记的.记录卡、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看课件,自由模仿流水,用动作表现水流的速度。 谈话导入:水的本领可大了,让我们来看一下。

  2、了解水的浮与沉

  (1)、播放故事《皮球浮上来了》,提问:

  故事用什么办法把球取出来的?树洞里灌满水之后,球会怎样?为什么?(水有浮力)

  (2)、石头掉进洞里,灌满水,石头会怎样?(石头沉下去了)

  3、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1)、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操作材料,分记录卡,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标志。

  (2)、将自己的猜测填入记录表中。

  4、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猜测的是否一样?

  (1)、分组验证刚才的猜测,看看哪些猜对了,哪些猜错了。

  (2)、将自己的操作结果填入记录表中。

  5、交流讨论

  (1)、说说记录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探讨:为什么有的物体能浮在水面,而有的却沉下去了?

  (3)、小结:重的物体容易沉下去,请的物体容易浮上来。

  6、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去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会沉下水底,哪些物体会浮上水面,并说说它们沉、浮的原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教材简解:

  月亮在一个月中是在不断变化的,在考虑如何让幼儿更形象地了解月亮的变化,我们采用了生动形象地PPT和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很感兴趣地就了解了月亮的变化。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月亮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学会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以及学习儿歌,感知月亮的变化规律。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过程。

  难点: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初一到十五的月亮记录下来。

  设计理念:

  幼儿对自然的变化规律都感到非常好奇,都想去探索为什么,月亮的变化也不例外。所以对这样一节科学课,幼儿会很感兴趣的。

  设计思路:

  开始部分我们利用歌曲导入很自然的就引出课题《月亮》,然后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观察的结果让幼儿说说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并伴有儿歌的提示,让幼儿更容易地掌握。最后还让幼儿动笔记录月亮的变化。整个设计思路都是要幼儿掌握月亮的变化过程。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半个月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观察这半个月月亮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2、活动前幼儿会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3、初一到十五月亮变化的PPT。

  活动过程:

  一、 播放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刚才歌曲里唱的是谁呀?(月亮婆婆)你看见过月亮婆婆吗?(看见过)你看见的`月亮婆婆是什么样子的呢?(弯弯的、圆圆的)

  师:你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月亮画下来呢?(能)

  请部分幼儿上来画自己看到的月亮。

  师:你们看,有的小朋友画得是圆圆的月亮,有的小朋友画得是弯弯的月亮,你画的月亮是什么时候看到的呢?(我画的月亮妈 妈告诉我是初五的月亮,我画的月亮是十五的月亮圆圆的)

  师: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月初的月亮像一条线,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十五圆圆的月亮。

  二、 通过PPT课件,让幼儿观察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并说出他们的变化,以及做好记录。

  (1) 播放PPT课件

  提问:小朋友,你刚才看到的月亮有变化吗?(有)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呢?(月初的月亮是细细的,后来越来越圆,到月半的时候,月亮就像盘子一样圆。)

  (2) 你们看,初一的时候月亮像什么?初二的时候月亮像什么?边说边播放相应的PPT。

  (3) 利用儿歌,让幼儿更容易掌握月亮的变化。

  有一首儿歌说得很好,它把月亮的变化说得很好听。初一看,一条线,初二看,眉毛弯,初五六,挂眼镰,初七八,像小船,初九十,切半圆,十五六,像玉盘。老师边说边配上相应的PPT,让幼儿对前半个月的月亮加深印象,幼儿也可跟着PPT跟说儿歌几遍。

  三、 幼儿记录观察记录表

  今天,老师给大家做了一份观察记录表,想请我们的聪明宝宝把这前半个月的月亮变化记录下来,小朋友也可以边念儿歌边做记录。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 展示幼儿的记录表,并让幼儿看记录表念儿歌。

  五、 幼儿表演《月亮婆婆喜欢我》走出活动室结束课堂。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磁铁,了解它的特征及用途。

  2.动手实验,获取有关磁铁的直接经验,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人手一块磁铁、操作材料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磁铁的磁性。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会跳舞的小人,我们用掌声请她上来,好吗?

  2.师演示小人跳舞。(垫板、小人、吸铁石)

  大家好!我是跳舞小人,我给大家跳支舞吧!(跳舞:向前跳、向后跳、转个身。)

  小人跳得好不好,给她鼓鼓掌!你知道她为什么能跳舞吗?(幼儿猜测)

  这样吧,我们的桌上也有想跳舞的小人和小动物,我们自己也去动手试试,找一找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它们动起来了。

  3.幼儿动手操作。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人下面有一块铁片,随着塑料板下面的磁铁移动而移动,小人就能跳舞了。(小朋友你们觉得好玩吗?好,现在请大家休息一下回到自己位子上,等会再玩好吗?)

  4.交流:你玩了什么?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秘密?(你的兔子会跳舞吗)怎么跳的?(请你来表演给我们看看好吗)个别演示,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原来磁铁能吸住小人下面的铁片,所以小人能快乐的跳舞。冯老师手上的这个黑黑的就是磁铁,原来它的本领这么大的啊。

  我们都找到了黑黑的东西,它的`名字就叫做“磁铁”,磁铁能吸住东西,你们看,(操作两个磁铁吸住)是它让小人和小动物跳起舞来的。

  (二)幼儿分组动手操作、交流,进一步感知磁铁的特性。

  今天冯老师还带来了一些东西,我们来看看。

  1.介绍带来的物品。(木头积木、铁钉、回形针、雪花、盖子)

  2.幼儿猜测:你觉得磁铁能吸住这些东西吗?能吸住什么?

  3.介绍记录表记录方法。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张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大记录表)

  这是什么?(5样东西)我们呆会去试试看,听清楚要求:一样一样东西试,如果磁铁能吸住的就在它的格子下面画一个圆圈,如果不能吸住的,就画一个叉,听清楚了吗?好,接下去就请小朋友去试试看吧!

  4.幼儿分组操作、记录。(提醒小朋友试一个记一个)

  5、验证操作结果。

  请小朋友把记录表贴在黑板,(好,小朋友都已经试过了,现在请你们把记录表拿上来,我们来看。从第一个开始看)

  小结:磁铁有磁性,能吸住铁和铁做的东西,所以它又有一个名字叫做吸铁石。

  (三)磁铁来帮忙。

  1、尝试将大头针和沙分开。

  有一个粗心的人,它把一些铁做的东西混在了一起,你们看。

  (依次出示盒子,哎呀,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头针和铁钉挑出来呀?)试一下。 磁铁的本领真大,一下子就把铁钉和大头针吸出来了,我们把这些东西拿回教室,一样样分清楚,好吗?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磁铁,还知道了利用磁铁来帮助我们解决小问题,其实,磁铁的作用还有更大、更多,让我们一起来去看看吧

  (四)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

  1、出示图片(老师依次介绍一下),介绍生活中磁铁的运用。(门吸、铅笔盒、包扣、磁悬浮列车)门吸上有磁铁为了不被风吹得关上门,铅笔盒、有了磁铁里面的铅笔橡皮不会掉下来,包上按了磁铁包里的东西也不会掉下来,这是什么车?磁悬浮列车,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无轮”列车,速度很快很快的,有机会和爸爸妈妈去乘一次。

  2、活动延伸——寻找辨别幼儿园铁性的材质物品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磁铁有这么多的本领,下面请大家带上自己的小磁铁让我们一起去找找我们幼儿园里还有哪些能被磁铁吸住,好不好?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感受大自然的美,与树木建立朋友般的亲密关系

  能正确运用“高”、“矮”、“粗”、“细”来描述物体的差异,知道高矮、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比较树木的高矮、粗细,与树木建立朋友般的亲密关系

  难点:理解高矮、粗细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高矮、粗细的初步概念

  物质准备:学具:小红旗、小绿旗若干。场地:附近树木较集中的公园

  活动过程

  一、游戏:亲亲小树

  1.看一看,认一认,公园里都有哪些树

  2.幼儿集体游戏。如:小孩小孩真爱玩,亲亲杨树跑回来;小孩小孩真爱玩,亲亲桃树蹲下来。

  二、比较高矮

  1.老师指定两棵树,请幼儿目测两棵树的高矮,在高的树下插上红旗,在矮的树下插上绿旗。

  2.请幼儿比一比这两棵树是不是周围最高的树或最矮的树,如果不是,请幼儿把红旗插到最高的树下,把绿旗插在最矮的树下。

  三、比较粗细

  1.教师指定两棵树请幼儿讨论:怎样比较他们的粗细。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想出来的方法(如抱一抱、比一比)来感觉树的粗细。

  3.请幼儿找找周围的树,哪棵最粗,哪棵最细。

  4.组织幼儿游戏:请幼儿按教师指令行动,如:摸摸最细的树干跑回来,亲亲最粗的'树干蹲下来。

  四、理解高矮、粗细的相对性

  1.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比较的结果会改变

  2.教师小结:随着比较树木的变化,比较的结果(树的高矮、粗细)也会发生变化。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红、黄、蓝三原色相互搭配可以调出橙、绿、紫色彩。

  2、感受三原色组合成新色彩在生活的的体现,激发幼儿对色彩认知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一份,调色盘人手一份,红、黄、蓝颜料各一份,一次性杯若干,颜色记录卡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 一)点击ppt出现水果城堡图,引出活动。

  1.师:水果城堡里面的水果成熟了,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水果城堡里面摘水果。怎么样才能打开城门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水果城的主人是怎么说的:"欢迎你们来水果城,如果要打开这扇门,必须要3种颜色填满门上的3个圆形才行。"2.师:到底是什么颜色,我们来听听水果城的主人是怎么说的?(水果城主人:"剩下的.这3个圆形,可不是随便什么颜色都能填的,一定要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相加后出现的颜色才行,小朋友们,快点变变看吧。")(二)幼儿自主探索颜色的变化,发现打开城门的3种颜色是橙色、绿色、紫色。

  1.师:每个小朋友的前面都有一个调色盘,桌子的中间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请你们把颜色两两相加观察颜色有什么变化,(举起颜色卡)并把它记录在颜色卡上。比如说黄色和红色调在一起,它们会变出什么颜色呢?那么黄色和蓝色呢?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来试试看吧。

  2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结:师:你们太厉害了,三种颜色全都找到了,你们知道吗?橙色、绿色,还有紫色,原来,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相加后还可以变出橙绿紫这三种颜色呢,真神奇呀!

  (三)智力游戏:吃水果。选择水果并说出水果的颜色。

  (四)听音乐做律动,活动结束。

  水果城主人:"小朋友们,丰收舞会开始啦,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发展幼儿的比较、观察、判断能力。

  2、探究沙漏速度与漏口多少的关系。

  3、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用饮料瓶制作的沙漏若干。

  2、钻有不同漏洞的瓶盖若干。

  3、记录单、笔若干。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沙漏速度与漏口多少的关系。

  难点:制作一个比原来流的快的沙漏。

  四、活动过程:

  (一)、观察沙漏

  1、认识沙漏,并提出猜测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用一种新的工具来玩沙,你们看!

  这是沙漏,它是由两只粘在一起的瓶子组成的,下面的一个瓶子里有沙。请你们猜猜,如果我把瓶子倒过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2、幼儿操作,进行论证

  (1)、操作

  师:到底谁猜的对呢?请你们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试一试,玩一玩。

  (2)、交流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来告诉大家?

  那么,沙是从哪里漏下来的?

  (3)、小结

  师:原来沙是从瓶盖上的洞口流下来的,看看,它有几个洞?哦!有两个洞!

  (师打开一只瓶子让幼儿观察瓶盖是否真的有洞,数数有几个,引发孩子的探究兴趣。)

  (二)、制作沙漏

  1、设疑讨论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沙流的快一些呢?(幼儿讨论)

  2、实验交流

  ⑴、进行实验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个做好的沙漏,还有一个装有沙子的`瓶子,一个空瓶和盖子,要请你们两个小朋友合作做一个比原来沙漏流的快的沙漏,并进行记录。

  老师要提醒你们,制作的时候把你们选的盖子先旋在装有沙的瓶子里,然后将空瓶倒着再旋在盖子上。

  (幼儿和同伴合作,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教师观察幼儿的实验情况,如幼儿是否把自制的沙漏和原来的作了比较,询问孩子为什么采取这种方法。)

  ⑵、交流实验结果

  师:你们是怎么做的?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吗?谁愿意来告诉大家?(结合记录单)

  ⑶、再次实验

  幼儿再次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⑷、师生共同总结:原来洞口多了,可以使沙子流的多,时间花的少,所以速度就快了。

  (三)、引发新问题

  今天,小朋友都开动脑筋制作了一个比原来漏的快的沙漏,那么你有办法制作一个比原来漏的慢一些的沙漏吗?

  等到区域活动时,我们再来制作,好吗?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练习10以内各数的数数、认数,理解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学习接数、默数。

  2、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地上用泡沫板拼成的简易飞行棋地图,大正方体做成的骰子一颗,数卡、小旗若干。

  2、分组操作材料:信封、铅笔;“盖印章”作业单、印章;“连线”作业单;曲别针串成的链子、空白小卡片。

  3、游戏材料:骰子若干,用硬纸板自制方形棋盘和小学具“棋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起兴趣:

  今天我们用数学上的.本领,玩几个大家喜欢的游戏,好不好?

  二、游戏“替换”。

  1、观察地上泡沫板的不同,寻找没图案的、连续六块排列着的泡沫板。

  2、听教师的拍手声(视幼儿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班级人数的平均值灵活决定),幼儿几人一组自由结伴,分别站成一横排。请每组幼儿从左往右由1至几报数,提醒幼儿记住自己的数号。

  3、提问:你最喜欢吃什么?

  4、幼儿游戏:老师出示一张数卡,上面是几,该数号的幼儿等会儿报数时就不能报出该数,要以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代替,其余数序不变,答对组优先入座。如:老师出示数卡“3”,该组幼儿就一个一个从1往下报,第3个幼儿就不能报“3”,而要用“面包”(或蛋糕、糖果、米饭等)代替,接下去幼儿则继续往下报出“4”、“5”。

  3、游戏进行,幼儿依游戏情况分组入座呈弧形状。

  三、游戏“快乐电报”。

  1、告诉幼儿游戏名称,示范游戏玩法,提问:要将你们分成红绿两队进行比赛,该怎么分?怎样分最快最公正?

  2、统一分组比赛的方法:将中间两名幼儿作为第一讯息员。教师作为发报员分别在他们的手心点几下(发电报),请他们默数并按此数量分别传给左边或右边的幼儿,如此一个接着一个往下传,两个头上的幼儿向“发报员”反馈收到的电报讯息,比比红绿两队哪队传得又对又快。

  四、游戏“走飞行棋”。

  1、请幼儿观察地上的“飞行棋”图,提问:这象什么?可以怎么玩?我们这

  么多人怎样玩最合适?最有趣?

  2、统一玩法:分组比赛,按猜拳的结果决定两位幼儿掷骰子,另两位幼儿分别按同组伙伴掷出的骰子上的点子数往前走几步。如果刚好走到绿色数字几的路牌,则继续往前走几步;走到红色数字几的路牌,则往后退几步。

  3、“红绿对抗赛”: 每队每次各推荐两名幼儿贴上统一的红色(或绿色)的棋子标记合作参加比赛。老师做裁判,其余幼儿做本队的拉拉队员,比比哪队先到达终点。

  五、操作活动:

  1、数锁链,做点卡(实物层次):按锁链的曲别针数,制作相应点卡并别在这条锁链的最后一个曲别针上。

  2、连线(替代物层次):相同数量的图案连线。

  3、盖印章(数字符号层次):看每排前面的数字,在原有印章数量的基础上再盖上一定数量的印章,使印章数与数字一致。

  说明:幼儿自持一信封,在上面写上名字或做好标记后,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活动。可以单组玩,也可以三组都去玩。要求将操作后的材料放进自己的信封,最后教给老师。

  六、延伸活动:占“棋盘”。

  两人一组,每人拿一盘“棋子”(可用扣子、盖子、小塑料物品等替代)和一张画有若干正方形格子的大正方形棋盘。幼儿轮流掷骰子,并按每次的点子数量在相应的空格子上摆上相应数量的“棋子”。先把棋盘占满者为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两次做伞,探究伞的结构,知道伞有伞面、伞柄、伞骨。

  2.能积极主动探究、动手动脑,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3.增强关爱小动物的社会性情感。

  活动准备

  制作伞的材料:小棒、吸水海绵、布、牙签、橡皮泥、火柴棒等,实物伞若干,多媒体PPT课件(小鸡淋雨的情景),各种各样的伞,《伞舞》音乐磁带。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伞的构造;难点:尝试自制小伞。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做伞的愿望

  1.师:小朋友请仔细听一听,你昕到了什么?打雷了,下雨了。快看,一群小鸡在干什么?(欣赏多媒体画面:小鸡淋雨并尖叫着四处逃窜。)

  2.师:天很冷,淋雨的小鸡会怎样呢?我们赶快想个好办法来帮助它们吧!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想出许多帮助小鸡的办法,许多小朋友想做把小伞送给小鸡,这个办法真不错!

  二、幼儿第一次探索制作小伞

  1.出示做伞的材料,有小棒、吸水海绵、布、牙签、橡皮泥、火柴棒等。逐一向孩子介绍。

  师:桌上有许多材料,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材料做伞?

  师:现在我们就来动手为小鸡做小伞吧。

  2.展示幼儿第一次尝试的作品。(将做好的小伞插在吸水海绵上的小鸡旁)

  师:请你将伞送给小鸡,并对小鸡说句有礼貌的话。

  3.幼儿交流,了解伞的结构。

  (1)引导幼儿认识伞面、伞柄。

  师:你用什么材料做伞?

  幼:我把布和小棒固定住。

  幼:我是用布和牙签,先找块圆形的布,然后用牙签撑在下面。

  师:听听小鸡说什么?(出示PPT画面:小鸡说,小朋友做的伞不能挡雨。)问题出在哪儿?

  (2)每人一把实物小伞与自制伞比较,认识伞骨。

  师:刚才大家自己做的伞与手里的伞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幼:我做的小伞撑不开。

  小结:伞都有伞骨,伞骨就像人的骨架,没有伞骨,伞面就撑不开。

  三、幼儿第二次探索制作小伞

  1.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制作伞骨。

  师:刚才我们做的伞因为没有伞骨,所以还不能帮小鸡挡雨,怎么办?拿什么材料做伞骨呢?(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做伞骨)

  师:第二把伞做好后赶快送给小鸡,仍然要对小鸡说句好听的话。

  2.交流制作小伞的方法。

  师:用哪些材料做伞骨能撑开伞面?

  幼:用牙签、火柴棒都可以做伞骨。

  师:这次小朋友做的伞都有伞骨,小鸡能撑开小伞遮雨了,小鸡真开心。

  小结:今天,我们做了能撑开的伞,并知道伞不仅有伞面、伞柄,还要有伞骨。

  四、了解伞的作用

  1.师:你们平时用过或看到过什么样的伞?

  2.播放PPT,欣赏多种有趣的伞。

  小结:伞不仅能挡雨、遮阳,还能装饰和表演,伞,的用处很多。

  3.幼儿与老师一起跳《伞舞》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能做的.事。”确实,这是实现“幼儿为本”教学理念的正确方法。在追求幼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今天,有效教学引领我们在教育中实践智慧,在教育中体验世界,在教育中开启新的行程。通过有效教学,来促进幼儿可持续的、全面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发展。实践中,我这样让有效教学行动起来。

  1.关注兴趣,有效组织。

  杜威说过“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科学探究活动大多数比较抽象,以游戏化的方式来组织科学探究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感受活动的乐趣。

  上面活动的开始部分,我提供“下雨啦”多媒体动画课件,巧用小鸡淋雨的情景,使孩子在同情心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看着雨中四处躲避、冻得瑟瑟发抖的小鸡,为小鸡做小伞的欲望一下被激发了。他们利用废旧材料探究制作小伞,并边做伞边安慰小鸡:“小鸡、小鸡别着急,马上就有小花伞啦。”要想吸引幼儿全身心投入活动,教学所呈现的情景除了能激发幼儿兴趣,还要能唤醒幼儿已有的相关经验或知识,让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陶醉在充满乐趣的探究活动中。

  幼儿的情感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往往是“生成一淡化一泯灭”。为使幼儿在导入活动时被激发出来的热情保持不减,我将情境性贯穿活动的始终。虽然是科学探究活动,但孩子们在认知、语言、情感、操作等方面有了向“最近发展区”挑战的机会。

  2.关注能力,有效体验。

  认识伞,传统教法往往是教师让孩子从观察入手,而此活动一开始就遵循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即通过情景导入,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做伞,让孩子在主动探究、主动建构中获取知识。

  第一次探索制作后,幼儿交流,再与实物伞比较,了解伞的结构。通过尝试,孩子们发现伞不仅要有伞面、伞柄,还要有伞骨。

  幼儿第二次探索,尝试用多种材料制作伞骨,然后交流制作小伞的方法。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学习与探究之间不再是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这种体验式学习使教学更有效。

  3.关注问题,有效引导。

  为保证活动的有效、高质,教师要运用智慧把要幼儿学的内容转化成幼儿愿意学的内容,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情境、学习的方式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表现生活。教师要在保证教学科学性的前提下,以“趣”引路,以“情”导航,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去追求实效性。在科学活动“伞”中,我实施了这样几个策略:

  (1)让幼儿主动提出问题。问题是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活动中我注意营造幼儿主动探索的氛围,让幼儿带着疑问去探索,比如:“为什么我做的小伞撑不起来?”“拿什么样的材料做伞骨更合适?”鼓励幼儿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比如:“和实物伞比比,哪里不一样?”发展幼儿的类比、联想等思维能力。

  (2)让幼儿主动解决问题。合理运用指导策略,能有效地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强调以幼儿发现学习为主,并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只是教师的作用由直接指导变为间接指导,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幼儿第一次做伞送给小鸡后,我设置了小鸡仍然急声高叫的情境,启发孩子思考:小鸡为什么拿到了伞还是急得叽叽叫?此时,再出现实物伞让孩子撑一撑、转一转,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找出原因:没有伞骨的伞,小鸡是撑不开的。于是,孩子们又迫不及待地第二次为小鸡做伞。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很自然地间接指导了孩子,让孩子发现问题后主动解决问题。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不限制幼儿的自由讨论、随机提问,对于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如:用哪些材料做伞骨能撑开伞面?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比较、分析、交流与合作。同时,积极引导幼儿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随时捕捉孩子不同的表现和发现,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探索,促进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

  整个活动过程都是让幼儿自己思考所能解决的问题。幼儿知道“学什么”和“怎么学”,从愿意学、喜欢学到主动学,自然会将自己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教学也就变得更加有效。

  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读懂幼儿心灵、创造教学奇迹、共享教育幸福的艺术。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多一些有效钻研,为平淡增添光彩,将了无生趣引导得生机盎然,让师生都能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彼此受益!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2-10

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5-13

【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3篇04-20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六篇05-10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4-09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中班科学教案01-05

中班科学教案12-15

有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5-12

【实用】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四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