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10-10 05:15:08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美术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美术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优秀作业展示,让学生了解“画”不一定使全是画出来的,也可以“添”的更生动,通过添画的技巧,让学生掌握创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方面:感受添画带来的愉悦,让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重点难点】

  1、通过剪、拼、贴等制作方法,添加使原有画面更有趣生动。

  2、引导学生探索、创造性地进行自主表现

  3、明确添画的基本原则,围绕一定的主题创作添画。想象力不能脱离实际,想象力要生动但不能胡思乱想(如:添画时不能把鱼添在树上,把轮船添在空中等)。

  【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创造力。我们教师应在新课标精神和有关理念指引下,着眼于童心的释放,启发儿童创造力,不仅要努力地传播美术文化,而且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给予每一个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挥。

  本节课旨在借助“添画”,引导学生了解“添”的原理,让学生在添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并激发对美术的热爱。

  【课前准备】

  1、收集图片:广泛收集各种图片,特别是收集各种内容丰富的画报等。在收集的过程中,了解图片的内容。

  2、整理图片:收集来的图片内容比较凌乱,需要通过筛选将内容相近的图片留下备用。

  【教学设计】

  一、欣赏作品导入

  出示添画作品,让学生欣赏。接着趁学生情绪高涨之时,介绍作品并出示课题:添画。随后,教师提问:

  1、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能说说吗?

  2、这些作品你们能做出来吗?

  二、探究学习,创造设计

  1、师:这些美丽的画纸除了自身很美,我们还可以添些内容使这幅画更生动。如果是你来制作这些,你准备怎样一步步的来创作呢?

  师生共同归纳出三种添画方法:

  A.直接剪贴,根据主题图片的需要,在自己收集图片中找那些内容相关小图案,剪下贴到主题图片中,使画面更丰富生动。

  B.先绘画后剪贴,即用彩笔先在白纸上画出所需图案,再剪下贴到主题图片中,使之变的更加有情趣。

  C.也可以用彩笔直接在主题图片添加图案,体现小作者的构思。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板书:选材—构思—制作)

  2、师:刚才咱们不仅仅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作品,还掌握了制作方法。现在你们想自己也创作一个好吗?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先确定主题图片,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添画)

  师:接下来同学们就用自己准备材料,根据课本上添画设计创作。可以先用绘画的方法完成你的设计形象,再剪下来,贴到画面最理想的地方;也可以将你准备的小图片中有用的部分剪下来贴到最理想的地方。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几人合作完成。

  4、拼贴成画

  学生通过想想、剪剪、拼拼、贴贴等制作方法,通过添加拼贴使原有画面更有趣生动。教师引导学生巧妙利用图片,使画面具备最真实的美感。

  三、欣赏评价

  1 、自我评价

  小组内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每组推选一个最好的作品,派代表给大家介绍他的作品。

  2、生生互评,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3、教师评价

  结合学生的.意见评价出优秀作品。

  四、展示优秀作品

  展示获得较高评价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到成功乐趣,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五、拓展延伸

  1、二年级(1)班同学小丽刚搬了新家,她想把自己的小房间打扮得漂亮一些。她画了一幅画但是自己不满意,大家能帮她把这幅画“添”得更美丽吗?(小黑板出示这幅画)

  2、添画

  3、全班交流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美丽“添画”是来自你们的巧手,它们以丰富的内容,瑰丽色彩和巧妙的构思博得了同学们的赞叹.它们是大家雕琢而成的精品,经过同学们的智慧和巧手,创造出更多新颖独特的作品,我们每位同学只要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精于创作那你们都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创作家。

美术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

  2、通过欣赏废物巧利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孩子们通过动手折篮子的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2、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出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

  了解垃圾的.危害、篮子的编折。

  三、活动准备

  1、学生对垃圾的分类进行调查。

  2、学生对垃圾的危害进行整理,查找。

  3、废旧报纸

  四、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渐入新知

  教师分别向学生出示一组环境优美的图片,一组环境被严重污染了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二)、探讨主题,变废为宝

  1、师: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垃圾?(说说自己的小调查) 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一、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二、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2、了解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危害

  师:那么,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我们通过上网了解到,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危害主要有:

  第一、占地过多,同时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如塑料100—200年。

  第二、污染空气。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第三、污染水体。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死亡。

  第四、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3、认知冲突

  师:看来啊,垃圾对我们人类的危害还真不少呢。那有什么办法减少危害呢?(揭示课题:变废为宝——废物巧利用)

  那我们如何变废为宝呢?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呢?(两种途径,课件展示)

  (三)、欣赏借鉴,观察学习

  出示变废为宝的图片,感受他人的智慧的同时,接受变废为宝的理念。(课件展示)

  (四)动手操作,集体评价

  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试,我们也来个废物巧利用呢?请看视频《废旧报纸折篮子》。同学们做。

  随机评价几个同学的作品。

  (五)、收获总结,拓展作业。

  今天你又有哪些收获呢?今天放学后跟家长一起做一个由废旧品做的小物件,咱们比一比哪个家庭做得好!

  下课!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8课门"依据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设置,学生通过描述、分析、感受、尝试来学习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

  本课门是入学后美术课的第一个教学单元,有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人物特征,关注身边的新同学,帮助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并发展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以往教学中的人物素描课侧重学生对人物造型、比例、结构的掌握,这个要求对初中学生而言有相当难度。依据课程标准模糊学科界限,降低专业要求的精神,本课更为强调培养学生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通过人物头部的描画来捕捉人物形象、性格、精神状态等特征。

  教材“活动一”安排学生观察、描述同学的相貌特征,尝试用相机捕捉同学最有特征的瞬间,其目的让学生细心观察人物特征,形成一定的视觉感受。教材首页呈现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图片,具有亲切感,以利于进入教学情境。配合教学选择宫六朝的人物头像画重点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画家如可表现人物特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特征,和学生一起探讨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有效地促使学生能较准确地说出身边同学或绘画作品人物特征。

  教材学习活动安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学习“活动一”已有感知的基础上设置第二个学习活动,临摹画家的人物头像作品,分析人物特征,体会用笔技巧,学生通过初步体验,感受人物头像的基本画法,为“活动三”作准备。教材提供利用多种材质表现的范图,使学生对不同媒材的表现效果有一定认识,而且难度上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活动三”是本单元的重点,即让学生自主表现,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教材用设问的形式引发学生对表现方法的思考,鼓励其采用夸张的手法大胆表现,使学生感受造型的乐趣。教材所附学生作业有一定示范作用。

  “评价建议”一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掌握提出相应评价标准,以供学生、教师参考。

  资料库对教材中出现的“肖像画”概念作出解释。

  学习大空间中选择了不司画种的头像作品,引发学生对绘画种类、造型手段、表现效果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

  学生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初步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

  学生能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大胆地表现同学的特征。

  学生能在交互活动中关爱他人、培养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思路

  教材篇首提供的学生照片不是范图,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提示作用,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活动一的环节教师可组织学生自己拍摄照片,在课堂上交流。人物头部特征主要通过脸型、五官、发式表现是教材突显的'知识要点,教材提供了画家的头像素描范作,以及局部放大图例,教学过程中可选择重点分析。通过交流、欣赏、分析进入活动二的临摹练习,教材提供难度适宜的素描头像范例,在表现手法上提供不同样式以供学生参考。在教学提示和活动三的要求中提到夸张手法的运用,可以通过教材图例分析,还要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讲解。教材中提到肖像画这一概念,以及提供的半身、全身的人物画范图,只是给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重点还是强调人物头部特征的捕捉。

  本单元学习需在欣赏感受中体验绘画作品的造型语言,因此范图的选择很重要,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导入注意以情动人,以趣启智,‘结合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尝试。相互分析同学特征的环节应有效控制课堂,对学生提出相应要求,避免攻击性的语言,培养学生健康友好的心态。

  安排学生户外拍摄照片可采用小组合作方式,一方面加强学生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能合理安排拍摄工具,有效控制教学进度。活动要有计划、有组织进行,首先明确学习活动要求,讲解摄影中的技术问题,然后分组安排组长,对其下达任务并要求及时反馈信息,最后强调纪律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同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参与意识、表达能力、合作精神也是评价的重点。对个性表现应予以肯定,并使学生明确提高的方向。鼓励学生参照教师提供的评价指标或教材中的评价建议自评、互评。

  四、教学选择

  教学可以按照学习活动设置安排课时。教材活动一安排学生观察同学特征,并尝试用照相机去捕捉同学特征。学生利用照相机观察体验,数码相机是最佳选择,便于及时在课堂上交流。这一活动的实施需要一课时。

  教学也可以用两课时完成,第一、第二个学习活动作一课时安排。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照相设备、场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户外教学可能难以开展,可安排课外完成,把拍摄的照片发送到校园网内的班级电子邮箱,或把自己满意的照片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交流,通过分析、描述、感受达到教学目的。

  五、教学建议

  1.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本课围绕头像表现这一主题,设置了描述特征、临摹作品、尝试表现三个活动。教材中提供的部分图片资料只是起提示、参考作用,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选择使用。教师在图片选择方面要作充分准备,教学导入图片可选择本班学生的头像照片,满足学生兴趣需要,选择的分析范图要大而清晰。

  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本单元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教学单元,良好而融洽的气氛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指导学生以拍摄方式捕捉同学的特征,学生在相互拍摄的过程中交流认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在描述、感受中认识人物特征及其表现方法。

  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教学方法可根据教学需要、实际学情灵活处理,一般以谈话法、比较法为主。谈话应紧密围绕人物特征及表现的相关问题展开,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问要目的明确、有计划、有步骤进行,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获得知识。比较法的运用能有助于学生对客观对象形成正确认识,通过生活中人物特征的比较,生活中人物与绘画作品人物的比较,不同形象特征、不同表现形式的人物绘画作品比较等等,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特征,把握造型表现的方法。

  4.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教师可利用数码相机、摄像机随堂拍摄本班学生,也可以用速写形式示范捕捉本班学生特征。教学展示挂图要大而清晰,作品可以教师自己创作,也可以放大临摹。教师准备的学生临摹资料建议大小合适,学生临摹中无须考虑缩放问题。

  5.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描述同学特征环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形式,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照片,并评出特征最明显的同学,选出代表针对讨论结果发言,加强学生合作意识。学生作业可采用评比形式,通过学生互评选出形象特征把握最好的作业加以表扬鼓励。

  6.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本课有意识降低难度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必要的知识点还应让学生掌握,例如在学生临摹练习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范本,使其对范本的构图、形象塑造、技术处理等问题有所理解,如有必要可以示范或准备步骤图,避免学生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美术教案 篇4

  第2课点、线、面

  课时:1课时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以点、线、面这三种基本造型要素为表现媒介,徒手绘制自由图案。由于抛开具体形象的束缚,这种相对简单的作业更易于训练学生的形式美感,也更便于学生自由发挥创造。

  点:不可过大,否则就有面的感觉。点与面的对比关系,是相对的,同时点的形态以单纯为好。

  线:包括直线、曲线、折线,可有粗细、方向、组合上的变化。曲线应画的有弹性、光滑感。

  面:可分为独立的面;有线条分割、交*形成的块面。

  [教学目标]

  训练学生对点、线、面构成的认知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自由创造的能力;启发学生对形式美感的感受力(色彩问题本节不另作要求)。

  [教学重点]

  对点线面的认知及其画法。

  [教学难点]

  画面组织的均衡和多样统一。

  [教学构想及方法]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教师的讲授启发、感染,使学生能感受到点、线、面的美感和作用,认识到它们是绘画的语言。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教材、范图。

  第一课时

  施教时间:2月23日—2月24日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三个好朋友”,这三个好朋友就是我们经常见面的“点、线、面”。

  1、板书点、线、面并用课件进行展示。

  点:

  线:

  面:

  2、欣赏书中范画。课本中左上角“画家的画”,是选用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j。米洛的一幅《倒立的人》。作者运用点、线、面的自由组合,以略带具象的装饰形象构成一幅有抽象意味的画,造型单纯、自然,色彩干净、明亮。欣赏时,指导学生从中体会点线面在画面中所起的作用。

  活动二: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独立创作一幅点、线、面构成作业。主要应注意避免画得琐细、平均。

  图色可采用“一色多处分步”的方法—即每用一色,应在画面不同部位分配,形成呼应,所绘形面应有大小、间隔、形态差异。

  课堂小结:

  选不同程度和特点的作业做讲评,分析优劣得失,布置学生课后加工整理未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

  施教时间:2月24日—2月27日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在美术的星空里,点、线、面才是真正的主人,让我们遨游其中,同它们共舞。

  教师用课件出示图片,师生共同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有优雅飘逸的;有慷慨激昂的;有痛苦、沮丧的;有愤怒的;有快乐的……每一种形式的组合都有不同的含义,它们是画家思想情感的直接表达,反映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二: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用线、碎纸片或其他材料进行点、线、面的排列。

  课堂小结

  板书:

  点、线、面

  作品展示

  范画

  札记:

  课前,我布置孩子们回去搜集个重点、线、面状的材料,由于还没上课,孩子们的理解有偏差:他们认为“点”只能是圆的,而“线”就是毛线、棉线……针对预习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我特意将我找到的不同形状的糖豆、珠子、铁丝、竹竿等等展示给他们看,请他们分析这是哪一种造型材料。这下孩子们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错出在哪儿。我布置他们继续回去搜集,第一课时先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第二课时,大家带来了丰富的造型材料,作品的效果也自然是多姿多彩了。

美术教案 篇5

  案例背景:剪纸因其直观、形象、艳丽、多变的图案,方便、简单的工具材料,符合孩子学习的特点,深受孩子们喜欢。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可以创造出变化出千万种的图案,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还能陶情冶性,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蝴蝶对称优美的造型,漂亮的色彩,多变的花纹,一直是小朋友的最爱,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捉过蝴蝶,看过蝴蝶,也画过蝴蝶,对蝴蝶的外形特征比较熟悉,同时,在使用剪刀上已经非常的熟练,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技巧,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已有经验,设计了此活动。

  案例描述:

  一、观看课件,欣赏各种蝴蝶范例,激发兴趣。教师说:“今天我们班来了一群漂亮的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幼儿观看课件,欣赏蝴蝶后,提问:你看到的蝴蝶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蝴蝶有2个大翅膀?有2个小翅膀,头上还有触须。知道蝴蝶的翅膀是左右对称的(包括颜色和图案)。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后,教师接着提问:这么漂亮的蝴蝶是怎样剪出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探索剪贴蝴蝶的方法。自由交流结束,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剪好蝴蝶后。教师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交流剪蝴蝶得方法,通过幼儿自己亲自操作、同伴的讲解示范、展示作品等环节,幼儿知道剪蝴蝶的基本方法,接着教师展示镂空花纹和没有镂空花纹的蝴蝶,引导

  幼儿比较两只蝴蝶,使幼儿知道身上有镂空纹样的蝴蝶更漂亮。然后教师边小结边让幼儿观看步骤图,长方形纸对折——画出蝴蝶对称的一半——按线剪出蝴蝶——在剪好的蝴蝶的身上、翅膀上设计花纹,并进行镂空。教师重点引导示范镂空技巧,从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让幼儿进一步掌握折剪蝴蝶、镂空翅膀的方法。

  三、幼儿再次进行剪蝴蝶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学习剪蝴蝶的方法后,再一次进行剪蝴蝶活动,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设计、剪出不同形状的蝴蝶,在巡视过程中,帮助、指导能力弱的幼儿画、剪蝴蝶,提醒细小的部分如触须可以不剪,等粘贴时用彩笔画上去。同时,教师将幼儿有创意的剪法及时反馈给幼儿,起到拓展思维的功效。

  四、幼儿合作进行粘贴、添画活动,为了让作品内容丰富、完整,在粘贴环节,教师采取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商,共同完成,部分幼儿粘贴蝴蝶,部分幼儿添画上花草、太阳、树等景物,在活动中,教师及时提醒幼儿保持画面、桌面、身上的整洁。

  五、欣赏、讲评作品。各组完成作品后,请小组代表介绍作品。让后请幼儿讲讲

  自己喜欢哪一组作品,并说出理由。最后提醒幼儿把学习用具收回原位,将废纸片放入垃圾箩里。

  案例反思:本活动属于艺术领域中的剪贴活动,活动的目标确定为:1、在观察蝴蝶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交流等形式学习用对称式剪纸方法折剪不同形状的蝴蝶。2、感受剪纸的美以及体验协作成功的`快乐。活动重点:学习用对称式剪纸方法折剪蝴蝶,活动难点:将蝴蝶身上的花纹进行镂空。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及本级教师的互评,现将本活动小结如下:

  一、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制订有层次的活动目标

  由于孩子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各有差异,在同一活动当中,不可能齐头并进的达到教学目的。但在日常教学中,多数教师一般都是根据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来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殊不知,这样的目标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来说太简单了,对能力弱的幼儿来说又太难了,要让不同水平的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必须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照顾不同层次的孩子,所以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制订了层次目标:高组目标:综合运用对称、镂空的方法折剪出各种不同外形的蝴蝶;中组目标:能折剪出蝴蝶;低组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折剪出蝴蝶。这样不仅顾及到不同能力的幼儿,而且让他们能够做到跳一跳够得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从而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为幼儿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

  多年的美术教学使我知道,提出新的学习内容时,

  尽量少示范、少范例,甚至不示范、不提供范例,这样才不会制约幼儿的创造性。因此,在教幼儿学剪蝴蝶时,教师没有先讲解示范的,而是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讲蝴蝶的外形特称、剪蝴蝶的方法,并亲自操作,由于能力的不同,有的幼儿剪出镂空翅膀的蝴蝶,而有的幼儿连蝴蝶的外形都不会剪,这时教师不是去教幼儿如何剪,而是展示好的作品让幼儿欣赏,让能力强的幼儿介绍剪蝴蝶的方法后,教师才进行简单的讲解、总结,由于没有固定的范例禁锢着幼儿的思维,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折剪蝴蝶,剪出蝴蝶不仅外形各异,而且镂空图案也出乎教师的意料:有花、草、树、水果、几何图形、小动物等等。

  三、为幼儿提供表达与表现的舞台

  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幼儿这一资源,打破“教师教,幼儿学”的教育模式,接纳幼儿的想法,与幼儿进行角色互换,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过一把当老师的瘾。以小老师的身份在集体面前进行表达,进行分享。教师是一个参与者、学习者、欣赏者。活动成为师幼共同探索新知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充满了

  创造与快乐。师生间教学相长,使得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加强,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

  四、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不同的指导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根据幼儿的不用能力进行指导。活动中,能力强的幼儿学会剪各种蝴蝶后,教师就及时提醒幼儿在蝴蝶的身上、翅膀上剪出花纹。鼓励能力稍弱的幼儿在会剪的基础上,尝试剪不同外形的蝴蝶,对折、剪能力差的帮他们画好蝴蝶,然后指导他们剪。通过分层次指导,不仅让幼儿保持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有了提高。五、剪纸与绘画、粘贴相结合,丰富作品首先,由于技能的限制,幼儿的剪纸作品不能准确的表现物体,在剪蝴蝶的触角时,部分能力弱的幼儿很难剪出,教师就指导幼儿用笔画出,其次,为使整个画面丰满、教师提醒幼儿用彩笔添画上一些相关的物体,如树、花、小动物等,这样使作品更丰富,美观。

  六、合作完成作品,充分发挥幼儿特长在剪纸活动中,由于时间及幼儿能力问题,到结束时,还不能剪出好的作品来,假如让四、五个孩子为小组,进行集体合作剪纸创作,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剪纸创作的需要,这样的剪纸作品效果则更佳而且还节约时间。所以教师采取了分组进行剪贴,每一组完成蝴蝶的剪贴画,为了让作品更丰富,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不同的方式完成作品,如:绘画能力强幼儿的、蜻蜓、花草、树等,擅长剪纸的幼儿继续剪蝴蝶,做事认真的幼儿添画蝴蝶翅膀、粘贴蝴蝶,这样不仅使作品更完整,而且发挥了幼儿的特长。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装饰扇子。

  2、知道天热了可以用扇子来纳凉,体验凉快的感觉。

  活动准备:

  1、布置环境“扇子王国”

  2、用各种废旧硬纸板(衬衫盒、鞋盒等)裁成各种图形的扇面、蜡笔、皱纹纸、胶水、双面胶

  3、轻松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参观“扇子王国”。

  1、“今天,我要带宝宝们去扇子王国,那儿有很多漂亮的扇子,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看看吗?”幼儿有序地参观“扇子王国”,教师提醒幼儿观察扇子的`形状、颜色、图案。

  2、“我们看了那么多漂亮的扇子,谁愿意来做我的好朋友,跟我说一说你看到的扇子是怎样的呢?”幼儿就座

  3、师幼讨论:

  (1)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看到的扇子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什么?

  (2)“宝宝们动动脑筋,扇子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教师告诉幼儿:夏天到了,天气热了,可以用扇子来纳凉。

  4、小结:“扇子王国”的扇子真多真漂亮啊!有圆圆的、方方的,有的像太阳,有的像孔雀的尾巴,上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呢!哦,我们真喜欢啊!今天,我们也来做把漂亮的扇子吧!

  二、做扇子。

  1、教师介绍材料和制作方法。

  (1)师介绍扇面、扇柄。

  “宝宝们想一想,有了扇面和扇柄怎样来做扇子呢?”请1—2名幼儿到前面来演示。

  (2)师演示制作扇子的过程:

  小小扇面转一转,我来找找双面胶,慢慢脱下白衣裳,手指宝宝来帮忙,轻轻按上小扇柄,我的扇子做好啦!

  2、装饰扇面。

  (1)“看!扇子做好了!可是你们看看扇子上面什么都没有,一点都不漂亮,跟“扇子王国”的扇子比起来差远了。宝宝们动动脑筋,怎样把扇子打扮的漂亮点呢?”幼儿讨论。

  (2)介绍装饰扇面的材料。

  “我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漂亮的东西来打扮你的扇子。”

  师出示材料:方法一、可以用五颜六色的蜡笔在扇子上画上漂亮的图画。方法二、用皱纹纸团成小点点,用胶水粘到扇子上。

  3、幼儿分组操作,师巡视,个别指导。

  4、评价:请幼儿说说你是怎么打扮扇子的,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三、扇子摇摇。

  1、制作完扇子,请幼儿扇一扇,说说有什么感觉(凉快)。

  2、游戏“扇子摇摇”:小扇子,手中拿。扇一扇,大风吹,你扇我,我扇你,呼啦呼啦真凉快!夏天夏天真快乐!

美术教案 篇7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2、技能目标:学习夏加尔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难点:改变思维方式,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教学准备:范画若干、若干图片、彩色笔、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做好上课准备

  二、欣赏、感悟、畅想

  1、出示:《我和我的村庄》(油画)夏加尔(俄国)

  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给你带来什感受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方法吗?

  颠倒的人物、房屋,动物眼中映射出的蓝天,像花草一样握在人手中的果树??画家对故乡的种种美好回忆叠映在一起,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3、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把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也能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呢!

  4、板书课题:图形的魔术组合

  5、出示图形

  6、小组合作讨论:这些图形进行组合排列可以组成哪些新的图案?

  7、图形的组合方法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

  8、总结:看,在同学们的笔下,不同类别的图形变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他们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改变思维方式,来了个“脑筋急转弯”。

  9、学生作品欣赏

  布置讨论题:书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魔术组合的?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得巧妙?你还想怎样组合?

  三、体验、表现、创新

  1、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你也可以自己创作一组图形进行创作。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可以是绘画的主题。看谁画的形象最有创造性!

  2、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缩小、重组图形。最后上颜色时注意色彩的对比。

  3、教师:说一说,你将用哪一组图形来表现什么?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完成创作

  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三、展示、交流、评价

  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3、教师点评。

  4、修改、评优。

  四、课后拓展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大胆尝试。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学习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思想。让学生学会图形组合的几种方法,创造出新颖的作品出来。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根据记忆活想象,表现心中的风景。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与学生搜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

  1、引导学生回忆曾经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

  2、引导学生回忆语文课上曾经学过的描写优美风景的课文片断。

  3、引导学生曾经听过的旋律优美的音乐,产生的联想。

  4、引导学生想象:你理想中的家乡美景或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二、指导学生作画。

  1、根据上面的提示,选择你喜欢的进行作画。

  2、作画形式、要求:

  (1)可以用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的形式进行创作表现。

  (2)也可以用钢笔、圆珠笔、铅笔等线描的形式进行创作。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学生中的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自带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

  教学过程:

  1、 揭示内容:利用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造风景画。

  2、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上的范图懂得创作方法:利用我们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粘在白纸上,延伸、扩展出一幅风景画。

  3、 学生进行创造,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优秀作品。

  5、 未完成的学生可以课后继续创作。

  课后反思: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组织课堂讨论,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感悟风景绘画的魅力及风景画创作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教师只是教学情景的创造者,活动过程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纯是对美术知识的传递,而是组织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资源,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对跨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帮助他们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绘画艺术的人文内涵。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名称:绘画:秋天的树林

  活动目标:1、感知秋天艳丽的色彩和果园丰收的景象。

  2、探索学习用多种方法表现树冠,尝试用红黄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树林色彩。

  3、学会与同伴合作作画,感知集体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实物展示仪一台。

  2、油画棒每组若干盒。

  3、每组一张大的长方形白纸。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小树叶。

  教师带领幼儿有表情地随着音乐演唱歌曲《小树叶》,感知秋天的氛围。

  2、欣赏《秋天的树林》,感知秋天的色彩。

  (1)引导幼儿观察用实物展示仪放大的示范图或阅读幼儿用书《秋天的树林》画面。

  (2)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画面上有什么?树林是什么颜色的?

  3、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树木的形象和结构。

  (1)树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你看到的树冠是什么样子?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树干,请个别幼儿上来画出不同的树冠、(圆圆的`、高高的、三角状、花瓣形的、多个三角形状)

  (3)启发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画树冠?

  4、探索用红黄色系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色彩。

  (1)你看见的秋天树林是什么颜色?

  (2)教师在黑板上用黄、橙、红三种颜色给大树涂色。

  涂色方法:先用笔画出一个涂色的区域,然后,一笔接一笔来回涂色,帮助幼儿把握均匀涂色的要领。

  5、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在纸上画出大地和树林。

  6、作品展示。 活动前收集各种关于秋天的树林图片资料,让幼儿观察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描绘秋天的树林。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电脑美术教案10-31

美术的教案10-25

美术教案【精选】08-05

(经典)美术教案09-04

[经典]美术教案09-05

美术教案(经典)09-18

[精选]美术教案09-02

美术教案07-20

(精选)美术教案08-13

(精选)美术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