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精华)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运用音乐语言再现对蔬菜探究的体验,体会参加“蔬菜”音乐会的快乐。 2、学习手耳协调地合作演奏,激发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蔬菜的实物、音块。
活动过程:
一、运用模仿动作,再现送菜到菜场的.情境
1、回忆参观菜场的经历,谈论蔬菜的不同营养。
2、按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各种送菜的方法,将蔬菜送到菜场去。
3、相互观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动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买菜一一学唱歌曲《买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买菜的欢乐,表现活泼跳跃的旋律。
2、结合蔬菜的特征与口形,例如“番茄圆溜溜”——嘴巴圆圆地渐渐打开。
3、注意周围同伴的歌声,用和谐的声音唱歌,表现许多菜堆放在一起不压坏。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乐会
1、谈论马铃薯、胡萝卜、番茄、青菜、青椒、黄瓜等54不同蔬菜的营养。
2、幼儿自选一个音块,排成5队蔬菜(do:马铃薯,re.胡萝卜,mi:番茄,fa:青菜,sol:青椒,la:黄瓜)。
3、运用熟悉的乐曲《小星星》,演奏乐曲中属于自己音块的部分,并用接着演奏的方法合作演奏
4、从少数幼儿参加演奏,逐渐增加人数,每一次演奏时注意倾听,共同寻找将自己的音块及时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参加,逐步做到整齐地演奏。
5、幼儿轮流担任菜场经理,指挥“蔬菜们”合作排练和演出。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2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用活泼、甜美的歌声演唱《小小音乐会》,学习用圆润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中衬词和感叹词,从中感受歌曲愉快情绪。
2、根据已知经验和歌曲节奏创编歌曲,激发幼儿表示、创作的欲望。
重点:学唱歌曲,体验歌曲情绪。
难点:衬词和感叹词的演唱方法和创编。
教学准备:图谱、各种乐器的图卡、小动物的'图片、节奏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要举行一个小小音乐会,我邀请了小朋友们和几个小动物一起来参与,听,音乐会开始了。”
二、老师表扮演表完整范唱一遍,幼儿感受歌曲的情绪。
提问:1、听了这首歌曲,你觉得这是有场什么样的音乐会?
2、你的心情怎样?
3、歌曲带给大家什么样的感受?
三、结合图谱,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内容。
1、幼儿再次听赏歌曲一遍。
提问:在音乐会上,演奏了哪些小乐器?谁也来参与音乐会?
2、老师再次范唱歌曲一遍
提问:我拉小提琴时,小狗小猫在干什么?
我吹喇叭时,小狗小猫在干什么?
我敲小铜鼓时,小狗小猫高兴地怎么样?
3、老师清唱歌曲,幼儿学唱衬词
提问:歌曲里的小乐器们发出了好听的声音,它们是怎么唱的?
你觉得哪句唱起来很好玩?
老师分别出示图谱和节奏卡,幼儿学唱。
4、老师结合图谱,完整演唱歌曲一遍,幼儿学习学习歌曲中感叹词的运用。
提问:在音乐会上,看到了小动物们这么好玩,所以在歌曲中有3个表示好玩、奇怪的念词,请大家来找一找?
四、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看图谱完整演唱一遍。
2、启发幼儿用活泼、愉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得儿喂”唱得轻巧、“咦、恩、爱”唱得短促、好玩。
3、边唱边扮演动作。
4、逐步去掉局部图卡,幼儿记忆歌词演唱。(去掉衬词→去掉小狗小猫的形态动作)
五、创编歌词,激发幼儿表示欲望。
1、师:“我们小朋友也来参与小小音乐会,你会演奏哪些小乐器呢?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美妙的声音呢?请你来学一学唱一唱。”
2、除了小狗小猫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参与音乐会呢?
老师根据幼儿创编,替换“小乐器”、替换衬词、替换“小动物”。
3、幼儿看图谱演唱创编的歌曲,可边唱边扮演。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的诙谐、跳跃的特点。
2、通过自由操作、听故事、自扮小动物、做游戏的方式,进一步表现和理解音乐的特点与情绪。
3、能愉快的、主动的参与感受、体验活动,并能合作、创造性的进行游戏和表演。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
简单的场景布置,小动物的装饰物,弹簧小动物盒若干。
活动过程:
1、在活泼有趣、诙谐幽默的音乐中进入场地。
2、幼儿自由的操作弹簧玩具,体验玩具带来的快乐。
3、教师使用弹簧玩具表演音乐的内容,让幼儿欣赏音乐。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他在做什么?
4、教师用讲故事的口吻,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内容。并请幼儿集体表现乐曲,重点理解音乐的跳跃与乐句中的重音停顿。
5、请幼儿利用材料自由化装成各种小动物。
6、进行游戏活动:《狐狸与小动物》。
7、在优美舒缓的音乐中结束游戏。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通过故事、游戏、图谱提示多种方式让幼儿在听音乐过程中感知音乐的重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逐步让幼儿了解音乐的性质和结构,掌握乐曲中重音的出现。并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游戏中的乐趣。让规则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体现出来。我觉得这个活动有以下几个亮点:
1、大灰狼的教具简便、轻巧:既能充分展示表现音乐的形象,又便于教师表演操作。以往的大灰狼都是由老师自己扮演,披上大大的披风,带上可怕的头饰,我的大灰狼手偶是用袜子制作而成,套在手上就可以表演,使大灰狼这一形象更加生动、可爱。
2、图谱比较贴切:图谱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它的出现,让孩子们很快找到了“笨老狼回头”的音乐(乐曲中的重音出现的地方),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有效结合,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们看图谱找重音、听音乐找重音,不同要求逐级提出加深难度,突破了重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3、结局出人意料:大灰狼最后和我们小朋友成为了好朋友,这样的结局从另一个视角告诉我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包括大灰狼,我们的生活要充满爱!大家共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4、整个活动始终以情境化的教学、游戏的方式,引领着幼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感知乐曲,体现着愉悦性、发展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尽可能地富有激情,因为只有我自己被音乐感动,才能感动孩子、感动大家。
活动不足:
1、在整个活动设计中,我觉得活动的量还不够,也就是说活动从深度广度来讲略显不足。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设置不同层次的难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跳起来摘桃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我所追求的,但也是让我感到迷惑的地方。
2、在重音处拍手跺脚这个游戏环节中,由于我事先的游戏规则只说了“在大牙齿的地方拍手跺脚”,而没有反过来强调“在小牙齿的地方就不拍手跺脚”,以至于第一遍游戏时有几名幼儿在小牙齿处拍手,在重复了游戏规则后大部分幼儿都已掌握,只有亮亮小朋友仍在小牙齿处拍手,我告诉他下课后我俩再单独交流。下课后我才理解他对音乐重音的诠释方式:小牙齿处轻拍手,大牙齿处重拍。
小百科:拨弦是借用弹拨乐器的表现手法,它能使弓弦乐器发出铿锵分明的弹拨声,与弓毛擦弦声形成了色彩鲜明的音色对比,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磁带
2、电脑,各种声音的录音
3、探索声音所需材料:饮料瓶(有空瓶,有装沙子、黄豆的);筷子(有单根,有成捆的);三角铁棍,水彩笔
活动流程:
谜语(耳朵)—听音乐—探索身体发出的声音—分组探索各种物体产生的声音—为音乐伴奏—延伸
活动过程:
一、 谜语耳朵: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你也有我也有,没它什么也听不见。
提问:耳朵有什么用?
二、 听音乐
1、 请小朋友听听,是什么声音?
2、 幼儿回答所听到的声音
三、 探索身体发出的声音
1、 教师拍手,然后问幼儿: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并请幼儿集体模仿一遍。
2、 幼儿探索自己的身体哪部分能发出声音,并示范
3、 集体模仿示范的幼儿
四、 分组探索各种物体产生的声音
1、 把准备好的东西分组发给幼儿,自由探索
2、 各组找幼儿示范自己探索的.结果
3、 集体模仿
4、 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五、 为音乐伴奏
大家分别用自己手里的物品按教师的指挥,为歌曲《春天在哪里》配节奏
六、 延伸
教师小结:声音就是物体震动后产生的,生活中离不开声音,但也不能制造噪音。启发孩子寻找大自然中的声音。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5
猴子是幼儿最为熟悉的一种动物,对猴子幽默风趣的表情和动作比较喜欢,教师设计了以猴子下山找食物为线索贯穿整个活动,故事中角色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层层递进,让幼儿结合故事感受音乐,了解故事发展的情节,学习猴子挠痒、打望等基本角色动作,进行故事情节与音乐的匹配,模仿猴子走路,掌握跳点步、交叉步的基本技巧。通过分组表演,鼓励幼儿根据不同形象的猴子特点,分组表演猴先生、猴小姐和猴宝宝找食物的基本动作特点,提升幼儿的表演经验,体验表演的乐趣。在故事的后部分加入了农夫角色,使活动推进高潮部分,让幼儿感受游戏的乐趣,激发幼儿表现的欲望和创造的激情,体验表演的快乐,在注重情感体验鼓励大胆表现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幼儿的音乐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得到陶冶。
活动目标
初步掌握猴子角色动作的特点以及“跳点步”和“交叉步”的基本舞步。
2、大胆想象和创编猴子角色的动作,进行动作与音乐的'匹配。
3、体验不同的表演风格,感受音乐游戏及表演的乐趣。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猴子角色的特点,进行创编表演。
2、难点:感受不同的音乐旋律结构,掌握猴子角色的基本动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前期有观看与猴子相关的视频,对猴子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物质准备:音乐、猴子相关动作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初步感受音乐,模仿不同类型猴子挠痒、打望的角色动作。
1、儿歌手指游戏《五只猴子吃香蕉》,引出猴子角色,激发幼儿兴趣。
2、故事导入,教师配乐做猴先生动作,引导幼儿观察猜测,了解猴先生的动作特点。
3、教师配乐模仿猴小姐的动作,引导幼儿再次观察猜测并尝试配乐模仿猴小姐的动作。
4、引出猴宝宝,幼儿配乐扮演猴宝宝跟着猴先生和猴小姐挠痒、打望等动作,激发游戏的兴趣。
二、聆听故事和音乐,了解故事情节,学习不同猴子下山“跳点步”、“交叉步”“吃东西”等基本动作并用肢体动作表现。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用手部的动作来表现故事情节。
2、教师配合音乐边讲故事边站在位置前做猴先生下山动作(挠走—望找—发现),学习猴先生挠走“跳点步”、望、吃东西等动作。
3、根据幼儿的猜测依次出示图片进行验证,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站在位置前完整配乐模仿猴先生下山情节,在“铛”的锣声部分提问幼儿发现了。
4、引出猴小姐下山,引导幼儿观察猴小姐的动作,学习猴小姐挠走“交叉步”、望、吃东西等动作,区分角色特点。
5、根据幼儿的讨论依次出示猴小姐下山图片,引导幼儿配乐完整模仿猴小姐下山情节,在“铛”的锣声部分挖掘猴小姐吃东西的动作。
6、引出猴宝宝下山情节,让幼儿创编猴宝宝的挠走、吃等动作。
(1)故事延续,引导幼儿讨论创编猴宝宝走、挠等动作,并进行配乐练习。
(2)幼儿配乐完整表现猴宝宝下山情节,在“铛”的锣声时挖掘猴宝宝吃东西的动作。
三、鼓励幼儿根据猴子特点的不同,分组表演猴先生、猴小姐和猴宝宝找食物的基本动作特点,体验表演的乐趣。
1、幼儿扮演猴先生找食物,完整表现音乐。
2、幼儿扮演猴小姐找食物,完整表现音乐。
3、幼儿扮演猴宝宝找食物,完整表现音乐。
四、游戏互动:农夫与猴子的游戏,重点引导幼儿在“铛”的锣声时变成石头猴,考验幼儿的听辨能力。
1、故事延续,引发幼儿讨论怎样才不被农夫发现的动作。
2、引出游戏“变成石头猴”,加入农夫角色,重点引导幼儿聆听农夫出现音乐的变化。
3、播放音乐进行表演猴子到农场里找食物,在“铛”时T1扮演的农夫出现,幼儿进行变石头猴的游戏。
4、游戏继续,换个方位继续找吃的,强调农夫出现时的反应。
5、最后一遍游戏中在“铛”的锣声部分体现农夫发现了猴子,请猴子们吃东西,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总结活动亮点:
本次活动采用的是幽默之门,整个活动以猴子下山找食物为线索,故事情节与音乐匹配,教师通过猜猜想想策略创设故事情景,调动幼儿对“猴子角色”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对猴子的兴趣,提炼动作过程的设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幼儿在模仿、创编表演中参与意愿强,在角色模仿方面能够较好的区分角色特点,掌握了猴子先生幽风趣的风格及跳点步的学习和猴子小姐美美的神态也就是交叉步的学习,在猴宝宝动作方面,教师给幼儿提供了创编的平台,孩子表现能力强,能够创编出与前面角色不同的动作,突出猴宝宝活泼可爱的一面。在分组表演猴先生、猴小姐和猴宝宝找食物环节,幼儿能够大胆表现。在最后拓展游戏与农夫互动环节,幼儿能够较快听辨声音做出相应的反应,还是很不错的。
活动不足及调整建议:
在猴子神态模仿方面,教师要发挥以幼儿为主体的作用,及时关注到个别幼儿的表现进行提炼。在分组表演环节,教师退位的语言提示还需加强,适当给幼儿进行“留白”,在猴宝宝动作挖掘方面还可以更加深入。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6
课题生成:
在进行有关“马”的主题活动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加深对马的认识,我结合了二胡独奏曲《赛马》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它是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不失为幼儿音乐欣赏的好教材。
我将一首结构比较复杂的器乐曲诠释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去了解它、接纳它、表现它,运用多通道参与理论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欣赏、律动、打击乐演奏活动让幼儿自发的投入到听、说、想、做、演的活动中来,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生成本课题。
课题名称:
骏马奔驰保边疆(大班音乐活动)
教育目标: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四种颜色(红、黄、白、黑)的木偶马饰,二胡曲《赛马》,共四组幼儿人手两把筷子,串铃,圆舞板,小铃,实物二胡。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骏马,一匹红马、一匹黄马、一匹白马、还有一匹黑马(相继出现马饰),看----它们来啦!(两位老师手持马饰,随乐进行木偶操作)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木偶表演。
二、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1>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教师小结:乐曲开始,四匹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红马首次领先→黄马又次领先→白马又跑到黄马的前面→黑马又超过了白马→红马、白马两两领先→黄马、黑马又共同领先→一起奔跑冲刺→反复一次→到达终点,拉住缰绳“吁——”
(全曲结束)
三、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1>教师示范随乐用筷子敲奏。
①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幼儿:我坐的是红色的椅子,就扮演红色的马。
②教师:
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
幼儿1:我可以象骑马的叔叔那样挥鞭;
幼儿2:我可以喊“驾
活动反思:
在欣赏课《赛马》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培养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感受颇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
一、成功之处:
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一般情况下很难要求他们非常静心的投入地来完整欣赏一首音乐,那么,就需要教师来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被音乐吸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从而发展他们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但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对象始终是音乐,就需要教师把握一个度,因为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音乐服务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情境。教学伊始,一段那达慕大会的视频将学生带进辽阔的大草原,带进紧张激烈的比赛现场,为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联想情境做铺垫,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打开视野。在完整初听音乐中模仿赛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结合乐曲三乐段不同的音乐特点在分段细听时,我根据A乐段的旋律紧凑密集音乐情绪紧张的特点设计了蒙古舞扬马鞭的动作,将学生带进紧张激烈的赛马场。学生们有的小拳头握得紧紧的,有的兴奋地挥动着马鞭,进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在细听B乐段时我以主题的三次变奏用了二胡连弓、顿弓、拨弦三种演奏方法为切入点,让学生视唱音乐主题,聆听主题出现几次,每次音乐情绪的变化。最后我揭示答案:演奏方法的不同。学生在音乐中兴高采烈的模仿二胡三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对音乐知识,音乐情绪理解更为深刻。在细听A1乐段设计了学生模仿赛马冲刺,体验音乐。
当学生脸上洋溢出紧张的神情时,我知道学生已与音乐融为了一体。在模仿马嘶鸣的动作时,学生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现在想到那一匹匹小骏马可爱的模样,我的心就会随着兴奋起来,这说明我的教学是成功的。他们已在律动与模仿中感受到了《赛马》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二、有待提高之处:
针对学生音乐视野窄,对民族音乐的体验感受不足的弱点。如果教师能现场用二胡演奏一曲赛马,会让学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到二胡这种民族乐器的极大艺术魅力。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会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用渐弱得声音唱出跳音部分。
2、能表现小鸟清晨醒来后欢快愉悦的情绪。
3、懂得要礼貌问候及独立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小鸟醒来了》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每天早上醒来后都会做什么?(比如:洗洗脸、刷刷牙)那小鸟起床后会做些什么呢?请听歌曲《小鸟醒来了》
二、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1、完整欣赏歌曲,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拍手。
提问:小鸟醒来后都做了些什么(向妈妈问好、梳理羽毛、做早操)
2、请小朋友分别扮演小鸟表演相应的动作
3、再次完整欣赏音乐
提问:小朋友你最喜欢那一段歌曲?根据幼儿所述内容教师弹琴伴奏演唱。
4、幼儿听音乐边表演边演唱。
三、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理解歌曲中小鸟欢快愉悦的情绪。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8
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垫步动作,能跟随音乐舞蹈。
2、感受新疆的欢快旋律,体验跳新疆舞的乐趣。
活动准备:走进新疆PPT、新疆的歌曲、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一、开着小车去新疆。(播放PPT)去过新疆吗?新疆有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1、如何去新疆--幼儿讨论去新疆的方法。
2、开着小车去新疆--幼儿探索垫步的'要领。
(1)教师示范开小车屈伸(给汽车加油)--脚掌单一垫地(踩油门)--垫步(开车)
(2)幼儿说说开车前的准备及开车中脚是怎么动的。
(3)教师再次演示垫步,炎症幼儿说的要点的正确性。
(4)集体尝试模仿开小车(垫步)
(5)请个别幼儿示范xx请幼儿说说为什么他的小车能够开到新疆?
(6)集体再次尝试开小车(垫步)师:新疆很远,小司机可要跟上了。我请铃鼓来帮忙,听到鼓声我们就踩下去代表踩油门。这样,我们就能更快一些到新疆了。
二、新疆葡萄沟摘葡萄。(播放PPT)
1、参观新疆美景xx来到葡萄沟,看到最多的是什么?
看,新疆阿姨来摘葡萄了!
2、摘葡萄xx新疆阿姨在什么地方摘葡萄
(1)幼儿探索用动作表示摘葡萄。
(2)师生共同创编摘葡萄的儿歌。
(3)师生共同用动作摘葡萄。
xx师:这边的葡萄摘完了,要到另外一边怎么办呢?(垫步过去摘)
三、新疆朋友大联欢。(观看视频)新疆的阿姨、叔叔们跳起了快乐的新疆舞。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9
中班韵律活动:熊跳舞
一、设计思路:
本节活动是由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熊出没》为出发点,让幼儿跟随音乐模仿小熊熊跳舞笨拙的动作,步步递进加大难度,同时利用光头强这个角色引出游戏,不但幼儿在游戏化的模式中学习,而且懂得正能量的传播吗,充分利用孩子的兴趣点设计了本节活动。
活动名称:韵律活动《熊跳舞》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尝试在故事的情境中体验音乐不同的段落。
2、熟悉乐曲旋律,用肢体动作表现“小熊熊”跳舞的动作。
3、能跟随音乐的变化玩游戏,感受角色游戏的乐趣。
重点:让幼儿了解交谊舞交换舞伴和创编跳舞动作
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光头强的两次心理变化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
1、音乐《熊跳舞》《三只小熊》松树、伐木道具、
2、幼儿有跳双圈集体舞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幼儿观看
1、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看的动画片,请你们认真看,我有问题要问的哦!
2、教师提问:视频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结果怎么了?
(二)教师讲故事导出A段音乐,幼儿学习动作。
1、教师讲故事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熊大在森林举行一个盛大的音乐舞会,邀请森林里的小熊们都来参加,可是每个小熊都要有一个舞伴,熊大的舞伴熊二,在舞会上,(熊大找熊二,望一望,熊二找熊大,望一望,我是熊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他们跳的很开心,跳着跳着,大家都累了,不知不觉睡着了,这个时候,光头强得到了这个消息,心想:这可是我砍树的大好机会,不料正在砍树的光头强发出伐树的声音被小熊熊听见了,小熊熊们跑去抓出了光头强,说:看你以后敢不敢了,光头强说:不敢了不敢了以后再也不敢了,放走了光头强,给他一次机会,小熊们回去继续跳舞,休息时又听到了伐木的声音,光头强又被抓住了,保证以后不砍树了,和小熊一起保护森林,小熊们很高兴的邀请光头强一起来参加舞会了.
2、动作
师:在舞会上,小熊是怎么找舞伴的?然后介绍自己,怎么介绍的?最后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怎么摆个姿势美一下呢?
3、幼儿感知音乐
师:我这里有一段音乐就是熊跳舞,请你们听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动作.教师示范。
4、师幼跟随音乐学习上肢动作。
师:刚才小熊熊是怎么找舞伴的?幼儿模仿熊走路的动作,下来我是雄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接下来怎么跳舞的?
我们再来听次音乐,一起来跳舞.
5、师幼跟随音乐学习完整动作。
师:你们坐在椅子上能跳得很漂亮吗?要怎么办?
我们站着试一次.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摆个姿势我们换一下,准备.
6、幼儿找舞伴跳舞
这次我们跳舞有一点的变化,每个小熊熊找到舞伴,要拉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场地很大,散开站)要让别人知道你是好朋友,面对面地站好,我们来试一下,强调摆个姿势.多次.请一对幼儿示范.
师幼一起跟随音乐找舞伴跳舞.
7、创编摆个姿势美一下的动作.
还可以怎么摆姿势,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模仿.
跟随音乐再来一次,换角色进行。
8、师幼一起跟随音乐双圈舞律动。
师:我们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双圈舞)
男孩拉手站里圈,女孩站外圈,男孩不动,女孩子怎么换朋友?(走动转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转圆圈的时候又要和好朋友怎么样?我们试一次。我们跟着音乐试一次。
(三)播放B段音乐,光头强表演砍树
1、配班老师:哈哈!听说小熊熊在举行舞会,这可是我砍树的大好机会。
2、播放B段音乐
师:你们听谁来了?
师:光头强来砍树了,我们把他抓住。
(四)跟随音乐完整游戏
1、第一次游戏,小熊熊将光头强抓住,说:看你以后还敢吗?光头强说不敢了,不敢了。结束游戏
2、教师小结:光头强被我们赶跑了,我们继续跳舞吧!跳舞的时候如果听到伐木的'声音就要敢快去追光头强,去晚了,他就跑了。
3、第二次游戏,光头强接老板电话,说:老板又来电话了,我真的不想砍树了,可是为了生活,我再悄悄的砍一次吧!听到砍树的声音去追光头强,抓住光头强说:以后我再也不砍树了,大家一起保护森林!
4、师:光头强不砍树了,和我们一起保护森林,我们一起邀请他来参加舞会吧!
(五)跟随音乐《三只小熊》离开活动室,活动结束。
师:小熊熊们,天色已经不早了,我们舞会就到这吧,跟光头强说“再见”!我们回家啦!
四、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向大家展示了韵律活动的基本教学过程。《熊出没》是孩子喜欢的动画片,活动开始,老师以《熊出没》的动画视频导入,瞬间吸引了孩子的眼球,接下来,老师又以故事的方法,介绍活动包含的主题内容,并以儿歌:熊大找熊二,望一望,熊二找熊大,望一望,我是熊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渗透了音乐律动的动作,使孩子轻松的掌握了学习的内容。在后面游戏中,以松树的情景布置以及“光头强“逼真的表演,有趣的音乐,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使整个活动在轻松,快乐中进行,达到了活动目标。
不足之处:
1、教师交代双圈舞的游戏规则不够完整清楚,致使幼儿游戏的时候秩序比较混乱。
2、由于教学活动场地较小,游戏环节,小熊熊抓光头强时,在超短的时间里孩子们一哄而上,场面混乱较为危险。(改为孩子们拉圈围住光头强)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感受ABA三段体的音乐结构,能跟着音乐合拍地做蹦跳步。
2、能与同伴合作表现花的不同造型。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小兔头饰和玩偶小兔各一个。
3、幼儿认识过各种花的名称和特征。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玩偶小兔,讲述故事(配合音乐)
今天小兔子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捉迷藏。有一天,小兔子一蹦一跳地出了家门,来到花园里。这时,兔妈妈来找它。小兔子想和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于是,它就变成一朵小花的样子,一动也不动地躲在花园里。果然,兔妈妈怎么找也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后来,小兔子玩累了就和妈妈一蹦一跳地回家了。
2、幼儿完整倾听音乐(ABA)(根据幼儿理解情况增加欣赏次数)
指导语:刚才讲的'故事就藏在这首曲子里。请小朋友们听听看音乐有几段,每段说的是小兔子在干什么?
3、教师示范跟着音乐合拍做蹦跳步。
4、幼儿跟着音乐练习。
5、请个别幼儿表现。
指导语:他们跳得好在哪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跳)
6、幼儿再练习一次A段的蹦跳步。
7、学习表现花的造型
指导语;小朋友都认识很多的花,谁来说说看你知道什么花?还要用动作来做出这种花的样子。(个别幼儿回答并表现花的造型)
8、请全体幼儿表现不同的花的造型(做在椅子上)
10、幼儿跟着音乐做蹦跳步和变花(做在椅子上,教师提醒小花不能动)
11、幼儿站起来表现AB段音乐。(一个人表现花)
12、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表现花
指导语:小兔子变的花太小了,怎样才能让花更大呢?(几只小兔子变成一朵花)
13、跟着B 段音乐合作表现花。
14、完整游戏。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1
设计意图: 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爱模仿更是小班幼儿突出的特点。之前的音乐活动《有趣的歌声》,让幼儿对小动物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这前提下,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有趣的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并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能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并能情绪愉快的参加音乐活动。活动准备:歌曲录音磁带,小鹿,小鸭,小猫,小乌龟图片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有趣的歌声》
“今天呀,我们这儿来了好多小动物,它们想请宝宝们和它们一起唱歌,你们愿意吗?”
二、学习歌表演《走路》
“宝宝们的本领真大,你们好听的歌声把其他小动物也引来啦,你们知道想知道是谁来了吗?”(想)“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好吗”
(一)听歌曲录音一遍提问:
你们听到是谁来啦?(幼儿回答出一个,即出示相应的图片)“对呀,小鹿,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它们一个一个地走来了,哎,它们是怎么走来的.呀,我们再来听听看好吗?”
(二)听录音歌曲第二遍提问:
1、小鹿是怎么走路的呀?
2、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呀?
3、小乌龟是怎样走路的呀?
4、小花猫是怎样走路的呢? “宝宝真聪明!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好吗?“
(三)教师弹琴,幼儿集体跟唱歌曲“宝宝唱的真好听,你们想不想学学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呀?”
(四)幼儿跟着录音边唱歌曲边模仿小动物走路三、复习歌表演《小星星》“宝宝们本领真大,小星星说,它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跳个舞,好不好啊?”幼儿情绪愉快的进行歌表演。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尝试按音乐的节奏模仿和创编猴子跳舞的动作。
2.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欢快情绪,体验玩音乐游戏“猴子学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恰恰》音乐。
2.“猴子学样”舞谱。
3.帽子数顶。
活动过程
一、模仿猴子的动作
1.简单回忆故事《猴子学样》的内容。
2.幼儿自由讲述猴子活泼调皮的样子,并表现相应的动作,给相关动作命名,如猴子摘
香蕉、猴子回头看、猴子挠痒痒等。
二、学编猴子的舞蹈
1.欣赏“猴王”跳舞的表演。(教师选取幼儿的动作,加工提炼成舞蹈动作并示范表演)
2.说一说、学一学“猴王”跳舞的有趣动作。
3.幼儿集体学跳“猴王”的舞蹈。
师:是不是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呢?再看领头猴跳—遍。(教师语言辅助_朋友你好耸耸肩)
二、看舞谱跳猴子舞
1.教师出示“猴子学样”的舞谱(根据音乐、动作画的舞谱),幼儿讲述自己对舞谱的理解,并根据舞谱学做单一动作。
2.教师运用舞谱提示幼儿,全体幼儿边看舞谱边学跳猴子舞。
3.引导幼儿想象音乐“啊——呀——呀——”处猴子可能会做什么动作,尝试创编舞蹈动作。
4.全体幼儿共同听音乐跳猴子舞,并按自己的想象穿插“啊——呀——呀——”部分的动作(练习2-3遍)。
四、玩玩学学:猴子传帽
1.探索传帽子的方法。教师和幼儿共同回忆“猴子学样”的舞蹈动作,探索哪一个动作适合传帽子。
2.共同确定某一个动作,尝试徒手传帽子。(无音乐伴奏)
3.结合舞谱请幼儿验证传帽动作。
(箭头为传帽子,辅助语言为“朋友”;圆点为拍腿,辅助语言为“你好”;M为耸肩膀,辅助语言为“耸耸肩”或者“帽子真好看”)
4.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按节奏传帽子。
5.逐渐增加2-3顶帽子,使幼儿有更多的传帽机会。
五、音乐游戏“猴子学祥”
1.共同确定一位幼儿扮演拿帽子的猴子,由该幼儿确定一个大家共同做的模仿动作。
2.音乐开始,大家边做动作边传递帽子,到“啊——呀——呀——”部分时放下帽子,按节奏做各自想象的动作。
3.由下一位接到帽子的幼儿确定一个模仿动作,开始新一轮游戏。
4.增加帽子数量进行游戏。
延伸活动:
1.游戏时继续增加帽子数量。
2.游戏时将帽子从胸前传递变为从头上传递,增加动作难度。
3.进一步创编“猴王”的动作,丰富舞蹈动作。
附:音乐简谱教师反思及活动点评
教师反思
“猴子学样”音乐活动是在新教材《动物大世界》的主题下开展的,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和动物们成为了朋友。喜欢动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调皮的猴子尤其受幼儿的欢迎。在听了《猴子学样》的故事后,幼儿觉得猴子十分可爱。于是,教师本着“源于幼儿,发展幼儿”的教学理念设计了此次的活动。
从三方面反思活动现场:
1、自主表现前
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幼儿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想象出了各种猴子的动作与神态,如猴子爬树、猴子跳舞、猴子吃香蕉等。在幼儿大胆说的基础上,教师激发幼儿用动作表现猴子的愿望。教师也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回应幼儿,为幼儿的自主表现奠定基础。虽然幼儿一开始表现的猴子动作略显稚嫩且缺乏美感,但是他们的潜力是可以挖掘的。围绕“源于幼儿,发展幼儿”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幼儿“说”和“做”的基础上加以提升。渐渐地,幼儿的动作幅度大了,猴子的特征把握住了,空间方位也有了高低、紧密的不同布局,可见幼儿的“小宇宙”是如此的广大。
2、自主表现中
在活动中,教师关注幼儿的表现过程,提供适宜的学习支持。教师适时将幼儿创编的小猴动作编进“猴王”的`舞蹈中,舞蹈的设计有规范动作,也为幼儿留右自主表现的空间。在幼儿自主表现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观察并接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表现,敏锐地判断介入时机,给予幼儿不同方式的学习支持。
在活动中,教师运用语言支持提示幼儿结合与音乐相关的生活经验,启发幼儿表现更加丰富的猴子内容;运用动作支持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幼儿实现自己的表现内容;运用图谱支持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愿望。
3、自主表现后
对于此次音乐活动,幼儿的兴趣很浓厚。活动后教师可以在个别化学习中提供一些其他动物的活动资料,使幼儿能够利用这些资料创编“孔雀”、“小鸭”等舞蹈;也可以在社会性游戏中开展小舞台的游戏;在亲子活动中还可以增进亲情关系,亲子间听着音乐玩“猴子传帽”的游戏。
活动点评
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教师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虽然幼儿乐于模仿猴子的调皮动作,也具备一个接一个传递物品的经验,但真要让幼儿学会“猴子学样”的游戏,玩得起来却并不简单。因为这个游戏要求猴子的舞蹈动作和传递帽子的动作都能符合音乐的节奏和活泼欢快的旋律特点,尤其是在传递帽子时必须环环相扣,只要一个幼儿跟不上节奏,整个传递就会失败,这些对幼儿来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果为了取得即时效果而采用强化训练的方法,那么幼儿学习的过程就会变得枯燥乏味,以致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无法体现艺术教育的价值。为了让幼儿更主动地学习这一音乐游戏,而且能自始至终地乐在其中,教师有必要为幼儿搭建适度递进的阶梯。为此,教师将这个活动的难点分解为五个环节,层层递进,通过师幼互动逐个化解难点,在充满情境的氛围中激发幼儿创造表现的欲望,使幼儿越玩越有兴趣,不断地用肢体动作来提升音乐表现力。
第一环节:启发幼儿想象猴子的动作
幼儿已经具备模仿猴子动作的经验,因此在教师问幼儿猴子有什么本领并要求幼儿用动作表现时,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教师及时引导幼儿介绍和交流各不相同但又能表现猴子典型特征的动作,并发动大家来模仿。虽然此环节模仿昀只是一些肢体动作,但是幼儿的情绪得到了放松,这为后续的动作创编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捕捉来自幼儿的动作并进行加工
教师选择了部分幼儿的模仿动作,结合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将动作加工提炼为优美夸张的舞蹈动作,并为幼儿做了示范性的表演。幼儿惊喜地发现教师的示范动作均来自同伴的创造,而且配上音乐以后,原本的动作更优美了,因此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在跟着教师做动作的过程中,幼儿对动作的音乐性也有了初步体验,自然习得了猴子的基本舞蹈动作。
第三环节:利用舞谱让幼儿在情境中统一动作
为了让幼儿的舞蹈动作更为整齐,有必要统一动作。但教师并没有直接规定动作,而是提供了一个个富有情趣的图谱,例如猴子挠痒痒、摘桃子、四处张望等。这些动作特征鲜明的舞谱便于幼儿理解,使幼儿能在舞谱的提示下统一动作。另外,教师还特别设置了一个按音乐“啊——呀——呀——”插编动作的环节,以便幼儿在统一动作的同时留下各自想象的空间,做到有分有合,活而不乱。
第四环节:带领幼儿学习“传帽子”
幼儿学会了猴子的舞蹈动作,为开展游戏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该游戏有一个传帽子的主要环节。在传递帽子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就会影响整个游戏的进程。于是,教卿又分解难点,将传帽子和猴子传帽子的练习分为两个环节。传帽子又从元音乐开始,然后加人猴子舞蹈音乐。由于幼儿已经熟悉了猴子舞蹈的音乐节奏,又学习了传帽子的方法,只要将两者合二为一,就能顺利地表现猴子传递帽子的情景了。
第五环节:组织幼儿开展音乐游戏“猴子学样”
这个环节游戏性最强,是高潮部分,它的玩法是:大家共同确定一位幼儿扮演拿帽子的猴子,由该幼儿去确定一个大家共同做的模仿动作。音乐开始,大家边做动作边传递,到“啊——呀——呀——”部分时放下帽子,按节奏做各自想象的动作。然后由下一位接到帽子的幼儿做第一个动作,开始新一轮游戏。随着动作的逐步熟练、帽子数量的逐步增加,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以上五个层层递进的环节无须在一次活动中完成,第一、二、三环节为学猴子舞蹈的动作,第四、五环节为“猴子学样”的游戏。教师可按幼儿的学习情况安排数次活动,引导幼儿自然地将舞蹈动作融人音乐游戏,逐步提高音乐创造和表现的能力。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3
目标:
1.能用活泼、愉快的声音唱歌。
2.与同伴共享新年带来的喜悦。
准备:
1.幼儿已经参加了新年游园活动,体验了游园活动的丰富多彩和过新年的喜悦。
2.锣一面,鼓一个。
过程:
1.让幼儿畅谈过新年游园活动的感受,引出课题。
2.新授歌曲《新年到》。
教师有表情地范唱。
师幼共同边听音乐边按节拍朗诵歌词,帮助幼儿熟悉曲调。
幼儿学唱。
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3.幼儿创编拜年动作,增加歌曲的.演唱兴趣。
4.幼儿自由地找好朋友表演唱歌曲,与同伴共享新年带来的喜悦。
建议:
鼓励幼儿向家人及亲戚演唱此歌曲,与每一个人共享新年到来的快乐。
评价:
能唱清楚歌词,会用动作表示“恭喜”。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垫步动作,能跟随音乐舞蹈。
2、感受新疆的欢快旋律,体验跳新疆舞的乐趣。
活动准备:
走进新疆PPT、新疆的歌曲、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着小车去新疆。(播放PPT)去过新疆吗?新疆有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1、如何去新疆--幼儿讨论去新疆的方法。
2、开着小车去新疆--幼儿探索垫步的要领。
(1)教师示范开小车屈伸(给汽车加油)--脚掌单一垫地(踩油门)--垫步(开车)
(2)幼儿说说开车前的'准备及开车中脚是怎么动的。
(3)教师再次演示垫步,炎症幼儿说的要点的正确性。
(4)集体尝试模仿开小车(垫步)
(5)请个别幼儿示范*请幼儿说说为什么他的小车能够开到新疆?
(6)集体再次尝试开小车(垫步)师:新疆很远,小司机可要跟上了。我请铃鼓来帮忙,听到鼓声我们就踩下去代表踩油门。这样,我们就能更快一些到新疆了。
二、新疆葡萄沟摘葡萄。(播放PPT)
1、参观新疆美景*来到葡萄沟,看到最多的是什么?
看,新疆阿姨来摘葡萄了!
2、摘葡萄*新疆阿姨在什么地方摘葡萄
(1)幼儿探索用动作表示摘葡萄。
(2)师生共同创编摘葡萄的儿歌。
(3)师生共同用动作摘葡萄。
*师:这边的葡萄摘完了,要到另外一边怎么办呢?(垫步过去摘)
三、新疆朋友大联欢。(观看视频)新疆的阿姨、叔叔们跳起了快乐的新疆舞。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5
活动目标:
1、了解歌唱的不同形式以及广西壮族人民喜爱"对歌"的风俗。
2、学习对歌,体验音乐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视频快乐颂、山歌对歌。
活动过程:
一、相互问好,以歌舞《快乐颂》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好!你们快乐吗?--哦,看来今天小朋友的心情都不一样嘛。那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会做些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呢?--是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拥有一个快乐心情非常的重要,而唱歌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式。让我们一起拥有一个快乐心情吧。(播放快乐颂,快乐歌唱、舞蹈激起幼儿兴趣!)
二、欣赏视频,感知不同的歌唱形式。
1、回忆平时唱歌情形,感知合唱,独唱等唱歌形式小朋友们你快乐吗?你喜欢唱歌吗?那,我们平时都是怎样唱歌的呢?谁来说说看?(幼儿回答,教师引导)很多的人一起唱叫什么?(合唱)小组几个人,几个人的唱叫什么?(小组唱)一个人唱呢?(独唱)。。。不错唱歌的形式有很多种,但一样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知道吗?在中国有个美丽地方叫广西,那里的壮族民人也很喜欢唱歌,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唱歌吧?请仔细的欣赏哦!
2、播放视频山歌,幼儿欣赏。感知领唱,齐唱的歌唱形式。
(1)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他们唱歌和我们一样吗?怎样唱的呢?(一个人领其他人跟唱) 一个人在前面领着唱叫什么?(领唱)那后面很多人一起整齐的唱呢叫什么?(齐唱)
(2)教师小结:原来(除了合唱,小组唱,独唱,领唱),齐唱也是唱歌的一种的形式。
3、播放视频对歌,幼儿欣赏。感受壮族的"对歌"这个特殊的风俗。
(1)欣赏视频:广西的壮族人,不但喜欢唱歌还把唱歌当成话来讲哦,一起去听听吧,听听他们都在说些什么?(播放视频)
(2)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讨论:这次他们是在领唱,齐唱吗?--那他们是怎么唱的呢?一个问一个答,能用简单的两个字来说吗?他们一个问一个答的对着唱叫什么?对唱!在视频里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是广西。在哪里每年的三月三他们都会举行"歌会",家家户户都来唱歌。很多的问答他们都能用唱歌来表示呢。我们再一起看看他们都问了些什么吧。
三、欣赏对歌的音乐《什么水面打筋斗》,学习对歌。
1、欣赏"对歌"感受对歌形式,熟悉旋律。
2、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歌中的内容。如"什么水面打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雨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3、学唱歌曲《什么水面打筋斗》
四、结束部分。
幼儿用绸带,围裙扮演壮族娃娃对唱,充分感受对山歌的乐趣。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07-07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07-10
[精选]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07-09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荐】06-12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热】06-12
【精】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06-13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推荐】06-13
(优选)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07-07
[实用]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07-07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优选)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