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教案

时间:2023-07-15 06:56:51 教案 我要投稿

《杜甫诗三首》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诗三首》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

  2.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三、德育目标

  1.欣赏大自然的美。

  2.体味诗人的人生际遇。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4、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情感的把握上。

  本单元教学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应引导学生明确意境的准确定义,可回顾“意象”的知识,明确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投入”诗的境界。

  解决办法如下: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建议学生课前完成3首诗的背诵任务,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进人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就这一点,教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自读课可把填补的任务交给学生。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论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诗歌。教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读诗要总结方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背诵3首诗。

  (2)标出诗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鉴赏。

  2.课内

  (1)精读课教师讲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2)自读课揭示出诗中最能体现意境的诗句或诗歌的特点,学生思考发言。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课是近体诗,首先要了解两种诗体的区别。学习品赏意境,要注重抓关键词语进行联想与感悟。

  二、整体感知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乎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

  1.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

  2.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

  3.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4.中间两联须对仗。

  5.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意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见练习册)

  (二).精读《秋兴八首(其一)》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层次结构)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则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内容述评)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艺术特色)

  1、章法谨严

  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经轮机;本诗与同组其他七诗之相关联系,请人王船山曾有“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唐诗评选》)的评语,因教材仅选了第一首,故此从略。

  2、情景无间

  情与景的和谐密洽、融汇无间,是南朝刘勰,至唐司空图、宋严羽、明谢榛、清王士禛、直至近人王国维等历代论者众口一致所强调的问题。本是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语言练达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第二课时《咏怀古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西施。杨玉环。貂禅。昭君]。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看看昭君的悲剧是否也是这样的……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

  三、整体感知

  1、朗读(1)学生单读----指出所读优缺点。

  (2)学生集体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

  2、诗中重点词语理解。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3、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板书)

  3(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另外,从昭君墓碑上的字也可见她的形象: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你能说说这联主要讲了昭君的什么吗?)

  “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

  “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

  “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板书)

  5、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6、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7、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清。刘献廷<<咏昭君词>>曾闻汉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由此可知当时皇帝的昏庸糊涂,昭君一样的宫女的不幸。

  8、“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板书)

  9。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放琵琶曲,渲染悲剧氛围,感染学生。)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板书:首联引出歌咏对象入题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铺垫

  颈联揭示昭君悲剧根源铺垫

  尾联点明昭君之怨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七、拓展

  到此咱们对昭君和诗人杜甫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心目中的昭君或杜甫是个怎样的形象?

  第三课时《登高》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古人推崇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二.补充背景资料: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界标,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磨练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当时为国家、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的诗人代表,也正因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登上高楼,个人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他写下了这首诗。三年之后他病死于湘江途中。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在文学作品中,秋天、落叶、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于死亡的焦虑。诗人面对苍凉萧杀的秋景,感慨韶光易逝,英雄难再!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情感蕴藏: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

  颈联愁苦沉痛

  尾联忧愤无奈

  5、比较赏析

  《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期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

  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3首诗,深入体悟诗情诗境。

  2.完成“研讨与练习”。

  3。认真完成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示手法。掌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掌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掌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示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古诗五步教学法。

  3、诗歌境界教学法。

  【课时布置】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简介作者和背景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实际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志向,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1、给加粗字注音:

  ⑴岱宗夫如何岱(dài)

  ⑵决眦入归鸟眦(zì)

  ⑶白头搔更短搔(sāo)

  ⑷浑欲不胜簪簪(zān)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⑴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⑵阴阳割昏晓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

  ⑶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凌:不尽

  ⑷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⑸荡胸生曾云曾:通“层”

  四、朗读课文

  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4、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五、阅读赏析

  《望岳》: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到底怎样呢?葱茏的山峦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时望不到尽头。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语出惊人,依样画葫芦地写出自身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所见的高大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干看见。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发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2、理解赏析诗歌的竟境美:

  ⑴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⑵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凌云的壮志,勃发的雄心,表达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

  ⑶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①唐朝盛世。

  ②诗人年轻,意气风发。

  ③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

  3、学生齐背《望岳》。

  《春望》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惊心动魄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春望所感,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深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局部──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所盼: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时。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所思: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迟疑,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青丝”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痛。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呆板,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五、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3

  一、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作者简介: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这些诗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史诗”,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三、教学过程:

  《望岳》

  1、介绍写作背景: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2、介绍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整体感知。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仰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4、逐句分析。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5、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近望

  仰望

  《春望》赏析

  1、介绍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2、介绍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3、整体感知: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关于表现手法:

  a、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中,情景交融。

  b、一字传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石壕吏》

  1、介绍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3、分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说明是夜里突然袭捕,令人惊骇)捉人。老头越过墙走,老妇出门看(突出老妇机警,掩护老头逃走)。(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及起因)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让家庭快些脱离危险,说明河阳战事紧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独与老头告别,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4、分析人物形象

  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恶劣,凶暴无比。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教学后记:学生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较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4

  教材概述

  杜甫,作为唐代诗坛上的又一颗璀璨明星,与李白并称为“双子星座”。韩愈曾推崇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

  这篇课文选取了杜甫的三首律诗,都是他的后期作品,写于他寄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期。《秋兴八首(其一)》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感情强烈。《咏怀古迹(其三)》是歌咏王昭君出塞之作,沉郁苍凉。《登高》是作者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慨之作。学习这几首诗歌,要善于把握景与情的交融关系,要善于把作者的悲欢愤激之情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逐步深入地感知诗中的意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作者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思路方法

  本课教学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应引导学生明确意境的准确定义,可回顾意象的知识,明确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诗的境界。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的情感的把握上。要让学生在诵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老师也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为学生创造情境。

  如何有效地创设情境,主要的解决办法如下: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建议学生课前完成三首诗的背诵任务,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进入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就这一点,老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论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诗歌。老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背诵三首诗歌,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3.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作者的愤激之情。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5.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杜甫曾评价李白的诗歌时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实他自己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著名评论家胡应麟就曾称赞杜甫的诗说“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律诗来体会一下沉郁顿挫的风格,品味诗歌的意境。

  诗词导入

  杜甫出身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他以稷、契自许,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一心想要走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他曾回忆他的自负心情说:“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但在唐玄宗逐渐昏庸,李林甫、杨国忠相继弄权的社会里,那是注定要碰壁的。杜甫一生的苦难和穷困使他不能不看到封建社会的冷酷现实。

  在他的笔下,多少辛酸苦累倾泻而出,多少的忧国忧民积郁其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作者杜审言的孙子。唐玄宗开元中,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集》。

  2.基础积累

  (1)认读字音:

  凋(diāo)伤 塞(sài)上 急暮砧(zhēn)

  (2)理解词义: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萧森(萧瑟阴森) 兼天(连天) 系(指系舟上岸)

  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 催刀尺(指赶裁新衣)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3.文学常识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作者在梁陈作者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绪,即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义的,不单指景,还指作者所见所历之事。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信息筛选

  一、介绍写作背景(请选看下文课堂建议补充资料)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5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开始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作者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二、熟读诗歌,掌握内容

  1.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注意节奏,如: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节奏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一字尺”构成。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孤独抑郁的感情。

  3.掌握诗歌内容。

  (1)先让学生串讲每联的大体意思。

  明确:第一、第二联形象描绘了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第三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第四联写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

  (2)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这首诗歌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景扑面惊心,抒发了作者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4.请学生在掌握诗歌的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合作探究

  一、深入阅读,分析“情景交融”的特点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2.这些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凋伤”“萧森”可以看出秋气的肃杀,“他日泪”“孤舟”可以看出作者的忧伤与孤独。

  3.试举例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试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两句为例。

  明确:这两句很好地做到了情景的和谐统一。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之中。我们感到这两句形象有力,内容丰富,意境开阔,但作者并不是简单地再现他的所见所闻,也不是简单地描写景物的特征,而是赋予它们某种性格某种精神。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

  这就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闷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危急。在这里作者其实是用豪迈、宏阔写出了哀愁,作者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的深刻感情融入了进去,用最生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景物就有了生命,而作者所要表现的感情也就有了依附。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二、名句赏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先由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然后交流总结。

  赏析:这两句集中体现了诗歌的主旨。此时作者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第二次看到菊花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的萧条,不觉潸然泪下;联想到自己的老病孤舟,又不觉引起了作者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目睹国家残破,而自己又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作者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而这正是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体现。

  方法点拨 律诗绝句的朗读节奏:

  从句式方面来看,五言的诗歌一般为二、二、一式,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七言的诗歌一般为二、二、二、一式,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从意义的表达来看,有时因表达意思的需要而有特殊的情况,如“势拔/五岳/掩/赤城”就变成了二、二、一、二式了。

  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回答第1、2两题。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

  明确: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2.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整首诗歌先写草堂春色,再写雪山江船,有动有静,色彩鲜明,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

  分析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解读

  本课选读的是《秋兴八首》的第一首,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

  首联从秋景写起,“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作者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最后一联,作者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

  课堂小结 刘禹锡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的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希望大家课后能够仔细品读。

  作业设计

  1.背诵《秋兴八首(其一)》,预习后面两首诗歌。

  2.写一篇《秋兴八首(其一)》的散文化作品,4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不仅因为她的美貌,而且因为她达成了汉朝与匈奴的“和亲”,使老百姓免于战乱而被世人铭记于心。当杜甫来到她的出生地时,他会有何感慨呢?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认读字音:

  朔(shuò)漠 青冢(zhǒng) 省(xǐng)识

  (2)理解词义:

  去(离开) 紫台(紫宫,汉宫廷的名称) 青冢(这里指王昭君墓)

  省(曾经) 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环珮(妇女戴的装饰物)

  信息筛选

  一、介绍写作背景

  《咏怀古迹》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共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二、熟读诗歌,掌握内容

  1.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诵读提示:前一层宜用叙述调读,但其间略有变化,如“一去”两句速度要慢点;后一层宜用咏叹调读。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沉郁怨愤的感情。

  3.掌握诗歌内容。

  (1)请学生串讲诗句的意思

  明确:首联点出王昭君的出生地,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颔联叙述昭君的遭遇,感慨无穷,从正面赞扬了昭君的坚强性格。后四句指斥君王昏聩,致使昭君遗恨千古,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的美好品质,又同情她的不幸。

  (2)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借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怀抱的咏怀诗。作者叙述了王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同时把自己去国离乡的愁恨寓于其中。他的遭遇与昭君的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漂泊西南天地间”;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但又不敢怨君。所以只能借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4.请学生在掌握诗歌的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诗。

  合作探究

  一、品鉴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

  请学生分析讨论:作者表面上叙写了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实质上在写什么?试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加以分析。

  明确:作者借昭君其人其事,除了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了自己的怨愤之情。作者运用了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二、名句赏析。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明确:第一句写汉元帝“按图召幸”铸成大错,王昭君既已远嫁匈奴,汉元帝只能在画图中约略地看着她的青春美貌了,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第二句写昭君已经出塞,纵然月夜魂归故里又有什么用呢?除了讽刺汉元帝外,也写出了昭君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

  能力提升

  请学生阅读白居易的《王昭君(二首)》,试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作比较,说说二者在风格上有什么异同。

  王昭君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其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分析参考:相同之处在于都写了王昭君的不幸。不同的地方在于白居易的诗歌明快浅显,立意巧妙,诗歌以昭君自己的角度来入笔,先描写她为胡地风沙所困,已变得憔悴,形象鲜明,但不愿让皇帝知道,只希望回国,有恋主之情;杜甫的诗歌则深沉得多,他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写,借昭君来寓自己的不幸与怨愤。

  规律总结

  诗歌形象的理解鉴赏: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杜甫的这首《咏怀古迹(其三)》中的人物形象就是王昭君。

  2.对诗歌形象的鉴赏:

  (1)借助诗歌形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这首诗歌就是借写王昭君的不幸,来表露自己的不幸和怨恨。

  (2)借助诗歌形象,分析诗歌意境。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就是借景来抒发感情,营造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气氛。

  (3)借助诗歌形象,体会诗中的哲理。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向我们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分析鉴赏

  《咏怀古迹(其三)》解读

  本诗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起句气势飞动,先声夺人,不知何所指,好像在迎接一个英雄人物的出场。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第二句揭开谜底:原来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一句“生长明妃尚有村”,包含了万千感慨,颇寓怜惜之意。

  从第二联起,开始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用对比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这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强烈,令人不忍深思。

  第三联是委婉的讽语:仅凭画图哪里能识得佳人的美貌呢?纵然杀尽画工,也是追悔莫及。也许在夜月里,依稀可听到环珮作响,那是昭君的魂魄归来了吧!作者通过理性的质问和悲凄的想象,表达了无限的伤感。

  最后一联,宕开一笔,言千古琵琶之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怨埋没汉宫,恨远离家国。结尾两句虽是附会之语,却是至情之论。

  课堂小结

  杜甫《咏怀古迹》组诗借古人古事寄托感慨,将自身之感、时事之情融入诗中。显然作者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怨愤之情的。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一评论确是说出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夜月魂”的昭君悲剧形象,总会时时地萦绕在我们的心间。

  作业设计

  背诵《咏怀古迹(其三)》,预习后面一首诗歌。

  第三课时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古人赞颂杜甫的一首诗歌说“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杜甫的《登高》。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认读字音:

  渚(zhǔ) 鬓(bìn) 潦(liáo)倒

  (2)理解词义:

  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树木落叶) 万里(指远离故乡)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这里指衰老多病,失意)

  信息筛选

  一、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在夔州所作。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杜甫只能继续漂泊,许多的因素造成了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有个人的多病、未酬的壮志,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郁闷,他抱病登台,但反而是愁上加愁,更增添了新的悲哀。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标志,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磨炼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当时为国家、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的作者代表。也正因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三年之后他病逝。

  二、熟读诗歌,掌握内容:

  1.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诵读提示: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漂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作者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台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作者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哀愁、苦痛、悲愤之情。

  3.理清思路,掌握诗歌内容。

  (1)诗文哪里写景?哪里抒情?

  明确: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尤其要注意“万里悲秋常作客”这一句,它在结构上有重要作用,把眼前景与心中情紧密地联系起来。

  (2)请学生串讲诗句的意思。

  明确:首联描绘了六个意象,勾勒出一幅秋天肃杀的图景。颔联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颈联由眼前景到心中情,使人感到作者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尾联将“悲秋”之意进一步深化。

  (3)概括主要内容:

  这首诗歌写了作者登高所见秋江的广阔图景,抒发了作者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4.学生在掌握诗歌的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诗。

  合作探究 重点分析“情景交融”。

  讨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提示:可以从画面美和情感美两方面考虑)

  明确:前两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首联两句出现六个意象,好像六个特写镜头,仰观云天秋风,俯察江水洲渚,绘形绘色,绘声绘动,勾勒出了一幅严秋肃临天下的生动图画。特别要注意“猿啸哀”和“鸟飞回”两个细节,简直就是包括作者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作者寓情于景,萧索惨淡的画面映照出作者内心的凄凉,哀猿的啼声暗示着作者的悲苦。颔联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从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到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我们可以感到作者浩茫而纷乱的思绪。

  名句赏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明确:这两句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正因为有了“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里还能看出作者心情激荡不已: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容易产生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作者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是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间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挥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这两联确实已将作者的“艰难苦恨”包含无遗,用语之精当,气象之宏伟,在所有的登高诗篇中可谓绝唱。

  能力提升

  思考讨论:

  1.谈谈作者登高所见、所闻;触发了哪些思考与感慨?

  明确:前两联是所见所闻。首联写近景,有六种景物:无生命的景物写了夔州的急风,写了秋天的高爽,写了清白色的渚、沙;有生命的景物,写了哀啸的猿、盘旋的鸟。从色彩看,画面黯淡;从情调看,不免悲凉。颔联写远景,无边落叶到了秋天都要飘落,流不尽的长江滚滚东去无法止步。“无边”“不尽”写出了雄阔之势,“萧萧”“滚滚”使人联想落木惠牵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在文学作品中,秋天、落叶、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于死亡的焦虑。作者面对苍凉肃杀的秋景,感慨韶光易逝,英雄难再!

  颈联的“悲”字点出此番登高的心境,万里漂泊,居无定所,“常”字点出时间之长;“独”字从空间上点出今日形单影只的孤独。人在暮年,体弱多病,本不可悲的秋天,在作者眼里,与心中情感紧密相连,也愈益生悲。诗意至此更具体,也更深沉。尾联点明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艰难”既指自身命运,又指国运。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更难排遣。这两联抒情,写尽了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难怪人称其为“诗圣”。

  2.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哀)。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课堂小结

  “百年多病独登台”,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其中的“独”字多么痛苦啊!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的境况,杜甫的伟大就在此。 总体设计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班级姓名时间

  学习要点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并且能掌握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

  2、通过诗歌的品读与背诵,初步感知杜甫诗歌的特点。

  温故而知新

  一、默写杜甫的名言警句:

  1、会当凌绝顶。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读书破万卷。

  4、露从今夜白。

  5、安得广厦千万间。

  6、烽火连三月,感时花溅泪。

  二、文学常识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等。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秩序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xxx”。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这条主线。杜诗风格,基本上是“xxx”,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作品有。“xxx”、“xxx”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

  三、基础知识积累

  自读课文完成

  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万壑()渚清()千载()王嫱()青冢()

  朔漠()省识()环珮()暮砧()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白帝城高急暮砧()一去紫台连朔漠()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江间波浪兼天涌()画图省识春风面()

  渚清沙白鸟飞回()潦倒新停浊酒杯()

  寒衣处处催刀尺()无边落木萧萧下()

  合作探究

  四、阅读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

  1、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这两个字换一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出来?

  3、颔联是作者归家途中看到的风景。这风景又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4、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秋兴八首》(其一)在情景交融方面堪称典范,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5、尾联《说木叶》中有一句“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这个“寒砧”与“暮砧”都带有什么样的寓意?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检查背诵默写《秋兴八首(其一)》。

  2,学习《咏怀古迹(其三)》进一步了解杜甫及其作品风格。

  3,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激愤之情。

  默写

  《咏怀古迹》(其三):

  6、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7、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写什么?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8、《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9、《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第三课时

  学习要点

  1,通读三首诗,感受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

  2,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品读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登高》:

  3、试归纳前后两层的大意,并分析本诗在押韵和对仗上有什么特点?

  4、第一层怎样描述自然景象?产生了怎样的意境?

  5、分析作者复杂感情的具体内容。

  6、诗人老病孤愁之感怎样与忧国伤时的博大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

  7、后世评家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是诗人用“一生辛酸化出的”。请根据你的理解试作简要分析。

  8、毛泽东笔下也有一只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笔下的鸟与诗人笔下的有什么不同?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1.注音

  万壑(hè)赴(fù)荆门明妃(fēi)朔(shuò)漠青冢(zhǒng)

  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3.解释词语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⑦“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赏析诗歌

  1.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

  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

  独留青冢向黄昏。——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

  (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

  环佩空归月夜魂。——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

  分明怨恨曲中论。——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

  2.评点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滿,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所以昭君的不幸,正是杜甫的不幸;昭君的怨,正是杜甫的怨。

  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第二课时

  咏怀古迹(其三)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教学重点背诵诗歌,品味语言,领悟情境教学难点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

  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诵读、联想释疑、品读鉴赏

  教具器材多媒体

  教学过程补充

  课前抽学生背诵《秋兴八首》,检查学习及复习情况。一、导入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二、题解及背景介绍看到标题我们应该猜得出来,《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昨天我们已经讲到,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三、听示范朗诵,学生正音并认真品味诗歌情感。(幻灯链接)

  明确诗歌风格:沉郁怨愤的感情。四、学生齐读,请学生结合注释,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诗歌主要内容。明确: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五、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身世,理解诗歌。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读出主人公了么?(王昭君)

  2、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用一个词。(怨恨)3、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国母,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逐日的千里驹上最幸福的那个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她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

  明确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4、香溪水畔聪颖异常的那个女子,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5、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6、佳句鉴赏(这首诗歌当中,我认为有两句诗写得非常美,我自己很喜欢,不知道有没有同道中人?)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明确:

  “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环佩空归月夜魂

  明确: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7、《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明确:

  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诗人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千载之怨)(深沉怨恨)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六、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请我们轻轻地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想象长城外才盛开的那些清香,想象风沙呼啸的沙漠下,骑马壮的英雄,还有那,夕阳下的青冢,望向故乡。(播放蔡琴的《出塞曲》)七、补充,鉴赏咏史诗的三步骤。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2、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体悟感情)3、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学以致用:

  西施滩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西施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明确:

  1、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意较浅。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2、崔诗“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借景抒情、比喻)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比、反问)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7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背景介绍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2、简介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七岁会作诗,20岁开始壮游,安史之乱后,携家逃难,千辛万苦来到了成都,后来做了工部外郎,故又称“杜工部”,后因成都战乱,又迁走了,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的一条破船上。杜甫一生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早期的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中后期作品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讲授新课:

  1、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这首诗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一下。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一齐读两遍。

  2、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3、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下面同学们将课文一齐朗读一遍。缺乏感情。第一、二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一下,再试着读读。

  同学们再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同学来读。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西施。杨玉环。貂禅。昭君]。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看看昭君的悲剧是否也是这样的……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

  三、整体感知

  1。朗读(1)学生单读指出所读优缺点。

  (2)教师范读。

  (3)学生集体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

  2。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板书)

  3。(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另外,从昭君墓碑上的字也可见她的形象:

  一身归朔漠,

  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

  几与卫霍同。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你能说说这联主要讲了昭君的什么吗?)

  “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

  “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

  “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板书)

  5、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板书:民族偏见

  思乡怨恨

  胡俗

  6、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7、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清。刘献廷<<咏昭君词>>曾闻汉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由此可知当时皇帝的昏庸糊涂,昭君一样的宫女的不幸。

  8、“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板书)

  9、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放琵琶曲,渲染悲剧氛围,感染学生。)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板书:首联引出歌咏对象入题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铺垫

  颈联揭示昭君悲剧根源铺垫

  尾联点明昭君之怨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板书昭君画图省识汉元帝诗人漂泊西南唐皇帝

  身死异国有志难展

  借古伤今

  七、拓展

  到此咱们对昭君和诗人杜甫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心目中的昭君或杜甫是个怎样的形象?

  附:(1)诗的大意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2)诗中重点词语理解。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大致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分析他的诗歌的风格变化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2、揣摩品味一些精妙的或广为流传的名句,培养初步的鉴赏分析能力。

  【学习流程】

  1、资料积累——走近杜甫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作者,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要集中学习的是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我们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请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1)归纳整理关于杜甫生平思想的有关材料。

  (2)了解三首诗相关背景资料,特别要了解《石壕吏》展现的是怎样的一场战争?回顾学过的历史,结合课文下面注释,了解这场战争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3)杜甫“三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

  (1)《望岳》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2)《石壕吏》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赏析赏析《望岳》与《春望》。

  (1)两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各是哪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2)合作探究:

  ①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

  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②《春望》与《望岳》比较,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合作探究:阅读赏析《石壕吏》

  (1)老妇人对战争的态度怎样?

  (2)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被捉的老妪的命运将会是怎样呢?

  5、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把《石壕吏》这首诗改写为现代短文。

  提示:可以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对诗中的情节进行具体的描述。

  6、拓展阅读。

  《新安吏》(节选)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注: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伶俜:形容孤独。俜:pīng。

  (1)结合诗中文意思考,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2)“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25杜甫诗三首

  1、“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1)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3、(1)①“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作者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作者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发了作者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作者忧国伤时的感情。

  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话、花也像人一样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花、鸟在春景中是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作者因为感伤时事,所以看到花开反而黯然泪下;因为久别家乡,所以一听鸟鸣反而倍觉心惊。

  (2)A《望岳》全诗可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作者的感受。

  《春望》本诗前四句写春城破败的景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表达了作者深沉含蓄的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B《望岳》叙写少年志,《春望》抒尽家国愁

  诗风转变:激昂豪迈——沉痛忧伤

  (转变原因:《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作者远大抱负的;《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

  4、(1)她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有怨有恨,具体表现: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妇啼一何苦;另一方面,又积极支援这场平叛战争,具体表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拓展:老妇人是杜甫笔下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形象。杜甫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唐朝人民虽怨恨战争,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义无返顾地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

  (2)能进行合理想象即可。

  5、略

  6、(1)不行。上边有“县小更无丁”一句说明成年男子已全被征兵,所以只有母亲送行。

  (2)表达了作者对应征“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1、知识教育目标:

  ⑴ 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

  ⑵ 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⑶ 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2、能力培养目标:

  ⑴ 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⑵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3、德育目标:

  ⑴ 欣赏大自然的美。

  ⑵ 体味诗人的人生际遇。

  ⑶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⑷ 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情感的把握上。

  本单元教学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应引导学生明确意境的准确定义,可回顾意象的知识,明确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投入诗的境界。

  解决办法如下: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建议学生课前完成3首诗的背诵任务,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进人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就这一点,教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自读课可把填补的任务交给学生。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论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诗歌。教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读诗要总结方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⑴ 熟读背诵3首诗。

  ⑵ 标出诗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鉴赏。

  2、课内:

  ⑴ 精读课教师讲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⑵ 自读课揭示出诗中最能体现意境的诗句或诗歌的特点,学生思考发言。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本课是近体诗,首先要了解两种诗体的区别。学习品赏意境,要注重抓关键词语进行联想与感悟。

  二、整体感知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乎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意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唐玄宗开元中,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安史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集》。

  2、精读《秋兴八首》(其一):

  ⑴ 指导朗读,要求学生按意群划出朗读节拍。

  ⑵ 解题: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5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⑶ 《秋兴八首》(其一)解读:

  本课选读的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首联从秋景写起,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

  3、精读《咏怀古迹》(其三):

  ⑴ 解题:

  《咏怀古迹五首》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人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⑵ 《咏怀古迹》(其三)解读:

  本课选读的是第三首,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起句气势飞动,先声夺人,不知何所指归,好像在迎接一个英雄人物的出场。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第二句揭开谜底:原来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一句生长明妃尚有村,包含了万千感慨,颇寓怜惜之意。从第二联起,开始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中间两联,用对比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这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强烈,令人不忍深思。第三联是委婉的讽语:仅凭画图哪里能识得佳人的美貌呢?纵然杀尽画工,也是追悔莫及。也许在夜月里,依稀仿佛,或可听到环佩作响,那是昭君的魂魄归来了吧!诗人通过理性的质问和悲凄的想像,表达了无限的伤感。最后一联,宕开一笔,言千古琵琶之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怨埋没汉宫,恨远离家国。结尾两句虽是附会之语,却是至情之论。

  4、归纳:

  读诗,可通过解题,了解诗的大意。对诗作背景的了解,也可归人解题步骤:释句,即通过解释句子寻找意向,寻找诗人选取的那组物象、那个情境,或那连串事件,从渗透作者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的意象中入境,即体验作者的情思;最后是明白诗歌主旨,即会意。

  5、总结、扩展:

  在意境中,情思由于物化而得到了表现,景物也由于情思的洗礼而获得了生命。要体悟景中情和情中景的关系。

  6、布置作业:

  ⑴ 反复诵读两首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⑵ 预习《登高》。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学习《登高》,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映现诗中景物,要补充、丰富、发展作品直接描绘的部分,进一步体味诗歌意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杜甫的《登高》:

  古人推崇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2、补充背景资料: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界标,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磨练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当时为国家、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的诗人代表,也正因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登上高楼,个人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他写下了这首诗。三年之后他病死于湘江途中。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登高》解读:

  ⑴ 思考、讨论:

  ① 谈谈诗人登高所见、所闻;触发了哪些思考与感慨?

  ② 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① 前两联是所见所闻。首联写近景,有六种景物:无生命的景物写了夔州的急风,写了秋天的高爽,写了清白色的渚、沙;有生命的景物,写了猿的哀啸、鸟的盘旋。从色彩看,画面黯淡;从情调看,不免悲凉。颔联写远景,无边落叶到了秋天都要飘落,流不尽的长江滚滚东去无法止步。无边、不尽写出了雄阔,萧萧、滚滚使人联想落木惠牵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在文学作品中,秋天、落叶、流水的意向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于死亡的焦虑。诗人面对苍凉萧杀的秋景,感慨韶光易逝,英雄难再!

  颈联的悲字点出此番登高的心境,万里漂泊,居无定所,常字点出时间之长;独字从空间上点出今日形单影只的孤独。人在暮年,体弱多病,本不可悲的秋天,在诗人眼里,与心中情紧密相连,也愈益生悲。诗意至此更具体,也更深沉。尾联点明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艰难既指自身命运,又指国运。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更难排遣。这两联抒情,写尽了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难怪人称其为诗圣。

  ② 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人韵(哀)。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⑵ 学生朗读,背诵。深入体悟诗作内容与形式上的完美。

  2、思考与探究:

  ⑴ 提问: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

  明确:本课所选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其中两首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怀呢?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春女善怀,秋士易感。如宋玉的《九辨》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惊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曹丕的《燕歌行》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融人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⑵ 提问:杜甫晚年的律诗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课所选三首诗都作于夔州,都是律诗。这些诗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品,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诗人突破了早期创作中较多写实的风格,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本身,融优美的音律、奇妙的构思、精练的诗句、华丽的色彩、深远的意象于一体,升华思想情感,追求艺术美感,空灵洒脱,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即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这样联章的七律,犹如咏发情感的捆绑火箭,皆为精心制作而成,为前此创作所无。

  ⑶ 提问:怎样理解丛菊两开他日泪?

  明确:对这句话的理解素有争议。一是丛菊两开的两开具体所指是什么?一种说法为杜甫在夔州两见菊开。考察杜甫的行踪,他出川的当年曾在云安(今重庆云阳)度过了一个秋天,写《秋兴八首》时已到夔州,再历秋景。两开还应该从出川算起较确,故一般认为这首诗作于到夔州的当年。二是他日作何解?不同于课本注释的另一种解释为:他日即来日也。诗意为:丛菊两开,徒作来日回忆之泪耳,即而今乐事他年泪之意,清人钱谦益就是持这种观点,他在《钱注杜诗》中评道:丛菊两开,储别泪于他日;孤舟一系,僦归心于故园。解他日为向日(从前)或来日在训诂上都有根据,于诗意也各有所长,很难分出高下来。

  ⑷ 提问: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

  明确:王昭君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她自恃美貌,高标自持,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令人悲慨。对王昭君,历代不乏歌咏,就连北宋王安石这样的硬汉也写了《明妃曲》,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是因为女人貌美人宫被冷落,和男人怀才人朝不得志一样,都是让人感叹悲哀的事。杜甫咏王昭君,也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⑸ 提问:怎样理解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怀?

  明确: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不读出这首诗的积极意义,就不能体会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明代的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确不虚夸。

  3、总结、扩展:

  诗词专家周汝昌先生曾说,诗歌要讲境界,但不是有境界的都是好诗,境界本身有高下雅俗美丑之分,好诗当有高情远韵。同学们可在此多加体味。

  4、布置作业:

  ⑴ 背诵3首诗,深入体悟诗情诗境。

  ⑵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渲染、朗读指导、提问法、鉴赏指导、联想触发等。

  2、学法:想象法、美读法、思考探究法、能力迁移训练等。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给我们呈现的是深秋一位沦落天涯的游子在黄昏的孤独身影;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同样是在深秋,呈现的却是一幅绚烂多彩,生气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可见,不同的诗人面对同样的秋天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那么伟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深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一起去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 。

  二、知人论世:你所知道的杜甫?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现实主义称为“诗圣”。诗风——沉郁顿挫有<<杜工部集>>。 19岁—33岁,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34岁始困守长安求仕。44岁才获得参军(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官职。(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当道,见解未能采纳)一个月后,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冒险逃出,恢复官职,又因直谏被贬。 47岁弃官漂泊到四川,定居成都。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53岁,严武死去,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课文约是这个时期作。)56岁,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59岁,因长沙兵乱,举家南往投靠郴州的舅舅,行至耒阳时病死。(湖南耒阳、平江各有一座杜甫墓。)一生穷困潦倒,饱经忧患。

  1、写作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9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诗人肺病、疟疾、风痹、糖尿病发作,最后耳聋齿落,百病缠身,潦倒不堪)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般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2、解诗题:你了解“登高”这一习俗吗?

  “登高”为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风俗,王维曾在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对这一习俗的描述,古人在重阳节这天有亲人团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的习俗。

  然而杜甫登高,主要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本来约好一位友人一起登高,可是友人有事没有来,他只好独自一人强打精神登高。那么,这位伟大的诗人,一个曾怀济世之志而又老无所成的走入贫病交加之老境的诗人,他这次“登高”会是一种什麽样的心境呢?他倾诉了怎样的人生感受呢?

  三、初步诵读感悟:全班齐读;

  1、美美地听——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播放《登高》视频朗读,同学们美美地听,注意: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2、美美地读——训练语感,把握情感。

  (1)第一次读:播放《登高》音频朗读,请学生跟着小声仿读;

  (2)第二次读:学生自由朗读,酝酿感情。

  (3)第三次读:1-2名学生朗读,注意节奏舒缓,读出诗歌的感情。

  3、朗读方法小结:

  (1)读准字音;

  (2)把握节奏;

  (3)注意轻重;

  (4)读出感情。

  四、赏析诗歌:

  1、整体感知:全班齐读后提问,这首诗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感情基调)是什么?(凄楚、悲伤、悲愤、孤独、沉郁、顿挫。)

  2、细品内涵:

  (1)名词解释:

  意象:诗歌中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明月”、“清泉”。

  意境: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如王维《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表达了诗人投身清新的大自然中,无比喜悦、闲适的意境。

  (2)思考探究

  在自主鉴赏本诗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讨论下面一个问题:

  本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分析这些意象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关系。

  ①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A、写了哪些意象?(风、天、猿、渚、沙、鸟)

  B、它们有什么特点?传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迅疾的秋风——寒冷;高远的天空—渺小无助;哀鸣的猿啼—悲凉;冷落的小岛——凄清;水落而出的白沙—苍凉;低飞盘旋的水鸟—孤独无依)

  (感情:孤独凄凉、渺小无助)

  C、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既苍凉雄浑,又肃杀凄清的意境;)

  ②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A、写了哪些意象?(落木、长江)

  意境如何?(意境)寥廓萧瑟苍茫悲壮

  暗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年华已逝,壮志未酬)

  总结: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

  江奔流不息。雄浑、寥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

  ③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孤独凄凉,贫病交加]

  这里能体现诗人感情的关键字是“悲”,南宋诗人罗大经就这一联分析出的八层意思,找一找,你能分析出诗人多少层愁苦,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

  即八可悲:

  1、他乡作客;

  2、常作客;

  3、万里作客;

  4、正值萧瑟的秋天;

  5、年已暮齿,一事无成;“百年”是虚写,是说他已经步入了老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6、亲朋亡散;

  7、孤零零的独自去登;

  8、身患疾病。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有糖尿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总结:九月九日重阳节,双九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人们普遍把重阳节当作“老人节”,登高是为了祈求长寿,可是杜甫到了人生的秋天,得到的不是天伦之乐,功成之勋,不是荣华富贵,而是穷愁老病,百业无成,而是颠沛流离,形影相吊,此刻登高有何乐可言,满纸悲凉,满腹悲凉。

  ④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忧国伤时、消愁无门]

  A、“苦恨”什么意思?如何理解“艰难”二字?

  (“苦恨”:极度遗憾-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遗憾自己无法救济天下苍生。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艰难”一词双关:不仅指个人艰难,还有国家的艰难;)

  B、“新停”怎么解释?诗人为何“新停浊酒”?

  (刚刚停止。杜甫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如今他有满腹的愁苦,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愁苦无法排解,只能抑郁在心头!全诗在沉重的感叹中收结,结得如此悲愤深沉。)

  全诗小结:思考:诗歌前两联主要写什么?后两联呢?前后两联是怎样的关系?

  诗歌情景交融。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两联的写景为后两联的抒情张本,写秋景,物象含蓄,极富特征,特别是在颈联才点出“秋”字,表明诗人用字的精妙。后两联主要是抒情,抒发作者孤独凄凉,贫病交加,忧国伤时,消愁无门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力。

  五、理解诗意后再次深情诵读:

  A、全班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B、个别朗读:1 ~ 2名学生演读(播放音乐《二泉映月》)

  六、方法小结:

  由意象品味意境的鉴赏方法——

  (1)找出诗歌意象;

  (2)分析意象特点;

  (3)分析意象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关系;

  (4)品味诗歌意境。

  七、个人体悟:

  (1)个性化阅读:自由朗读诗歌,说说你认为诗中写得最好、感受最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2)想象联想:假如你身处秋天的意境之下,你又会联想到什么?

  (3)拓展延伸:

  “秋”往往与“愁”关联:有人见秋霜而悲白发,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凉……,古诗词中常见的3种“悲秋”情怀有:

  1、抒发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

  2、表现处境悲凉,命运多舛。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3、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不过,由于作者的处境、心情、视角不同,秋天的色调也就不同。秋天的意象并不全是悲愁。秋天的景象也可以寄托喜悦的情感: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熟读成诵:

  学生在个人体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齐读本诗,尽可能地背诵本诗。

  八、全诗小结:

  1、知人论世

  2、诵读感悟

  3、细品内涵

  4、分析技巧

  5、想象联想

  6、熟读成诵

  九、布置作业—能力迁移训练:

  1、背诵本诗;

  2、根据《登高》中学到的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方法,鉴赏下面这首诗歌。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说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写了哪几个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12

  【学习目标】

  1、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分析他的诗歌风格变化的原因。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2、揣摩品味一些精妙的或广为流传的名句,培养初步的鉴赏分析能力。

  【使用说明】

  1、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案。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讨论,答疑解惑。

  【自学导航】

  一、预习点兵。

  1、资料积累——走近杜甫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要集中学习的是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我们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请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1)归纳整理关于杜甫生平思想的有关材料。

  (2)了解三首诗相关背景资料,特别要了解《石壕吏》展现的是怎样的一场战争?回顾学过的历史,结合课文下面注释,了解这场战争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3)杜甫“三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背诵诗歌。

  3、阅读注解,掌握文言词语。

  4、给加粗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岱()(2)决眦入归鸟眦()

  (3)白头搔更短搔()(4)浑欲不胜簪簪()

  (5)老翁逾墙走逾()(6)三男邺城戍邺()戍()

  (7)如闻泣幽咽咽()(8)老妪力虽衰妪()

  5、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2)阴阳割昏晓阴:阳:

  (3)会当凌绝顶会当:(4)浑欲不胜簪浑:

  (5)吏呼一何怒一何:(6)老翁逾墙走逾:走:

  (7)急应河阳役应:(8)独与老翁别别:

  二、整体感知

  1、《望岳》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2、《石壕吏》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深入探究。

  1、阅读赏析《望岳》与《春望》。

  (1)两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各是哪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3)《春望》与《望岳》比较,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阅读赏析《石壕吏》

  (1)老妇人对战争的态度怎样?

  (2)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被捉的老妪的命运将会是怎样呢?

  四、拓展学习

  1、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把《石壕吏》这首诗改写为现代短文。

  提示:可以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对诗中的情节进行具体的描述。

  【自主练习】

  (一)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_______,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______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3、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14、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15、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新安吏》(节选)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注: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伶俜:形容孤独。俜:pīng。

  (1)结合诗中文意思考,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2)“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堂检测】

  1、补写诗句。

  (1)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2)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

  (3)吏呼一何怒,_________________!(4)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学习反思和总结】(提示: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25杜甫诗三首

  一、1、“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 《潼关吏》 “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1、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三、1、

  (1)①“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话、花也像人一样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花、鸟在春景中是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因为感伤时事,所以看到花开反而黯然泪下;因为久别家乡,所以一听鸟鸣反而倍觉心惊。

  (2)《望岳》全诗可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春望》本诗前四句写春城破败的景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表达了诗人深沉含蓄的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3)《望岳》叙写少年志,《春望》抒尽家国愁

  诗风转变:激昂豪迈——沉痛忧伤

  (转变原因:《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

  2、(1)她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有怨有恨,具体表现: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妇啼一何苦;另一方面,又积极支援这场平叛战争,具体表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拓展:老妇人是杜甫笔下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形象。杜甫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唐朝人民虽怨恨战争,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义无返顾地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

  (2)能进行合理想象即可。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13

  学习目标

  1、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3、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歌

  学习重点诗歌的思想内涵

  学习难点表现手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探究新知

  1、课文诵读要点:外在:语音、语调、表情、动作内在:(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的作者,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内心,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合作研讨(提示:抓取典型意象)(1)原文解疑如何理解“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咏怀古迹(其三)》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诗人感情的抒发,是否与标题“咏怀”不符?试结合诗句分析《登高》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综合探究本文所选三首诗都作于秋天,其中两首直接写到秋景秋思。怎样理解诗人杜甫的悲秋情怀?(品味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二、课堂检测

  1.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

  D.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

  2.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3.下面对《登高》一诗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肃天下的动人图景。首联“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

  B.颔联“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气象万千。可以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韶光易逝,长年飘泊,人生无常。

  C.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空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

  D.诗人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我志不得伸归结时世艰难,抒发了诗人自己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4.文学常识填空。

  杜甫,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__”。在诗歌艺术上,他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了特有的“__”的风格。后人专称其为“__”。

  5.填写下列名言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

  (2)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

  (3)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三、课外拓展

  杜甫诗鉴赏练习

  1、阅读下列三首诗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研读探究。

  在对诗句的研读探究中进一步理解杜甫诗歌的沉郁风格,进一步感受诗人忧国伤时的崇高品格。研读的方法是抓住一些典型诗句,边读边提出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三首诗中哪几句景物描写最能体现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读后有怎样的感受?

  (2)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在哪几首里结合得特别紧密?请从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或最深的作一评析,说出自己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背诵三首诗

  (3)探讨这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这些诗,一定要注意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三首诗

  课堂小结

  学习反思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熟练、流畅地朗读,读出诗的情感和节奏

  2、了解诗的创作背景,理解诗中的思想感情

  3、把握诗寄情于景的特点,感悟诗歌的意境

  4、掌握鉴赏、品味诗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目标1.2.3

  [教学难点]

  结合重点词、句如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法、学法设想]

  1、查找的资料,包括他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以及诗歌的时代背景。

  2、指导学生鉴赏、品味诗歌的基本方法:诗歌的跳跃性比较大,品味时要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要结合重要句子、关键词语体会其中的情感和用语的精妙;要结合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和白居易。请谈谈你们对杜甫的了解。(初一下册历史书、初一语文下册课外诗部分、《》等都有诗人的介绍。)

  当学生说到诗史、诗圣时,师可让他们说说这些赞誉的由来。师也可做补充,大致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歌像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诗歌的艺术性也非常高。杜甫诗三首

  师简介前两首的创作背景:《望岳》创作于杜甫的青年时代,他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与李白等诗人结为朋友,充满着壮志豪情,有气概和抱负。而《春望》创作在战乱流离时期,山河破碎,诗人忧国思亲。

  二、初读,要求:准确流畅、注意节奏、读出情感

  1、学生先默读这两首诗,初步感知,注意课下生字注音,有难字做好标记。

  2、录音范读,师提示:注意节奏和停顿,体会诗的情感。

  3、积累字词,师可提示:听了录音,哪些字的读音我们应特别重视?

  主要有:岱dài宗 青未wèi了 决眦 zì 搔sāo 簪zān

  4、师提示:字读准了,就能把诗读好吗?学生可能回答,还要注意诗的节奏、停顿,要读出其中的'情感。

  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指导学生学会停顿、注意节奏。

  5、学生根据节奏和停顿,自由朗读,要求:放声朗读,抑扬顿挫,读得准确、流畅。

  6、启发学生:两首诗的情感不同,怎样从语气上把握?(生)

  参考:《望岳》要读出诗中的欣喜、赞美、豪情等。《春望》要体现出诗人的悲痛、思念和忧愁。

  7、抽生朗读,大家点评。主要从节奏、停顿和情感等方面。关键句子,师可让学生重点再读。

  8、集体朗读全诗。

  三、精读,疏通诗意

  1、师提示:诗歌的跳跃性非常强,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就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根据诗句,边想像,边在心里用通俗的语言来描绘诗中的情景。

  2、学生提出自己在感知中的一些疑惑,集体讨论、明确。

  参考:《望岳》中,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没有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未了”是“不尽”的意思,整句话是说: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里都能望见。“荡胸”两句,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称做“层云”;鸟也时常出没在山谷间,要睁大眼仔细望才能望见。

  《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来是让人快乐的事物,但因山河破碎、亲人离散,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伤心。另一种解释是,用花鸟比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这两种说法虽然有差别,但传达的情感却是相通的,一个触景生情,一个移情于物。

  3、让学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来再现诗中的情景。(可编成小故事,进行叙述、描写。)大家点评、补充,丰富诗的内容。

  4、交流读后感受(主要是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感受)

  《望岳》主要是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春望》主要是表达诗人热爱祖国、思念亲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品读,赏析诗歌杜甫诗三首

  杜甫曾说自己是“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他在词语的锤炼上确实下了很多功夫。请再读诗歌,选出你认为精妙的词语和句子,先结合背景和上下句自己品味。

  在交流时,不求数量多,一些精彩词语和句子,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读、多人评。

  参考:《望岳》

  “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用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下来的阳光就像被一把巨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形成强烈的反差。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比强烈。“国破”之下“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应当为明媚之景,而后面却以“草木深”叙述了荒芜的情况。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情,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五、朗读,积累词句

  学生在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流畅、有感情的朗读,并当堂背诵。背诵中,可以想像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以加深印象。

  六、作业

  选择其中一首,加以大胆、合理的想像,改编成一篇短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杜甫在《春望》中表达了战争给国家和自身带来的伤痛。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大家学过历史,请结合课下注释,谈谈这场战争。

  参考: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他目睹了战乱中人民的苦难。

  二、初读,要求:准确流畅、注意节奏、读出情感

  1、录音范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掌握节奏,领会情感。

  2、学生根据节奏和停顿,自由朗读,要求: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读得准确、流畅。

  3、抽生朗读,大家点评。主要从节奏、停顿和情感等方面。关键句子,师可让学生重点再读。

  三、精读,疏通诗意

  学生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并在小组内交流。同时利用小组的智慧,将短文改编成一个小剧本。(师可简要进行一些方法的指导,并板书“场景”“人物”“故事情节”等,提示学生从这些方面入手。提示:人物对话要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尽量口语化。因为故事短小,可直接口头编排。)

  准备比较充分的小组到前面表演,其余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点评,师最后总结。

  四、品读,赏析诗歌

  师:战争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什么?(生)

  学生可能一开始会想到贫困,师可启发他们联系全文。参考:生活贫困、两个儿子战死、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老妇去服役

  师: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 “捉人”?而且要“夜捉人”?

  学生再读课文,特别注意其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和句子。

  参考:“捉”说明这绝不是正常的征召,而是胡乱搜捕。“捉人”也与“捉壮丁”的内涵大有不同。“人”是一般的概念,“丁”的内涵则比较具体。玄宗天宝律法规定:“制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 二十二岁才是壮丁年龄,而现在是不分强壮老弱。从第三段可以看出,战争很残酷,青壮年死得很多,所以差役要胡乱捉人顶数。“夜捉”表明官府捉人的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也表明县吏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不择手段。

  师:文中作者还运用了很多精妙的语句,请谈谈你的发现和体会。

  参考:从“老翁逾墙走”“ 妇啼一何苦”体现出人们讨厌这种破坏安定和平生活的战争,老妇人对战争是怨恨的,另一方面,“急应河阳役”,又积极支援这场平叛战争。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老妇已经被抓走。杜甫诗三首

  五、朗读,积累词句

  学生在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流畅、有感情的朗读,并当堂背诵。背诵中,可以想像诗歌的情节和内容,以加深印象。

  六、作业

  续写本文: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请进行合理、大胆的想像和联想。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15

  教学目的: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古诗五步教学法。

  3.诗歌境界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唐朝诗人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唐朝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朝诗人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1.给加粗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岱(dài)(2)决眦入归鸟眦(zì)

  (3)白头搔更短搔(sāo)(4)浑欲不胜簪簪(zān)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2)阴阳割昏晓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

  (3)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凌:不尽

  (4)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5)荡胸生曾云曾:通“层”

  四、朗读课文

  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4、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五、阅读赏析

  《望岳》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到底怎样呢?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所见的高大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2、理解赏析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凌云的壮志,勃发的雄心,表达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①唐朝盛世。②诗人年轻,意气风发。③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3、学生齐背《望岳》。

  《春望》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春望所感,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所盼: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所思: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五、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2.请学生辨析两首诗的风格。

  明确:《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六、布置作业

  1.默写《望岳》《春望》。

  2.预习《石壕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本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背诵全诗。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前面已经讲解了唐朝诗人杜甫的两首写景抒情的.诗,大家也了解到唐朝诗人杜甫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称道的。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唐朝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面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唐朝诗人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1)第一段:石壕吏(hǎo)暮:傍晚。逾(yú)走(古今异义):跑。行:走。

  (2)第二段:呼:大声吆喝。怒:凶狠。啼:啼哭。苦:痛苦。

  (3)第三段:邺(yè)戍(shù)戌(xū)戊(wù)戍点戌横戊中空,注意区别。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且,暂且。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再也。妪(yù)虽:即使,虽然。衰:衰弱、衰微。备:准备。炊:烧火做饭。

  (4)第四段:泣:小声抽泣,啼哭。咽(yè)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

  四、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五、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婆婆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婆婆充数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2、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啊?

  以老婆婆给吏致词为重点,也就是本文的第二、三段。

  3、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婆婆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婆婆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婆婆主动请求从军。

  结构

  开端(1)致词的由来:写诗人日暮投宿,夜遇捕吏捉人,烘托紧张气氛。

  发展、高潮(2—3)致词的内容:写老妇自述,展示一个饱受战祸家庭的悲剧。

  结局(4)致词的结果: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暗示老妇被捉。

  5、了解故事的内容,倾注自己的感情再一次朗读课文。(悲愤沉郁)

  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学生们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6、请学生们用词语形容石壕吏。

  凶暴蛮横不可一世

  六、作业:

  1、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2、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板书

  石壕吏

  时间地点事件

  (暮)(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睡卧不宁

  官吏:呼一何怒凶暴蛮横不可一世

  老妇:啼一何苦值得同情勇挑重担

  唐朝诗人杜甫:沉默关心时局同情百姓

【《杜甫诗》教案】相关文章:

杜甫诗教案02-04

杜甫诗教案10篇02-10

木兰诗教案03-31

木兰诗教案02-17

毕业诗大班教案12-04

大班《毕业诗》教案04-08

现代诗教案03-31

《诗两首》教案02-25

大班语言教案:毕业诗03-24

《诗两首》优秀的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