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7-23 13:48:28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活动教案[范例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活动教案[范例7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物品的设计发明是放造大自然的一些生物特点制造出来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然、大胆创新设计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四组图片,启发幼儿观察图中二者的关系。

  (1)提问:图中飞机和鸟(章鱼和吸盘球、鲨鱼和鲨鱼夹、青蛙和蛙鞋)有什么相似之处?

  教师小结:人类仿造大自然的一些生物特点来进行发明和仿生。

  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和收集的资料,交流其他一些有趣的仿生。

  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仿生的现象,你们知道有哪些呢?

  出示图片:起重机、瓦楞屋顶、船桨等图片,启发幼儿猜猜这些发明是仿造大自然哪些生物特点制造出来的。

  (让幼儿讲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作相应的提示)

  教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仿生呢?(引导幼儿说出生活实例)

  如:马路上的斑马线是按照斑马身体里的线条仿生出来的。

  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己的仿生发明。

  教师先让幼儿相互讨论。

  教师:请你们想想等到你长大后可以利用大自然中的哪些生物特点来创造自己新的发明呢?

  教师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作出相应的引导。

  教师:提供几幅图片供幼儿想象。

  (如:小猫、小鱼、皮球、积木、小狗、蝴蝶等等)

  请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想法小发明给大家讲讲。

  让幼儿讲出相应想法,然后和其他幼儿一起讨论看看他的.想法是不是很好,教师也可以根据幼儿的想法给幼儿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2.知道月亮变化的顺序。

  3.初步对天文知识产生兴趣。

  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幼儿初步掌握月亮变化的规律。

  2.活动难点:正确掌握月亮变化的顺序。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

  月亮变化的图片,视频《月相变化》,一则关于月亮的谜语。

  幼儿准备:几张实拍月亮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通过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跟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想听听吗?

  幼:想听。

  师:那小朋友们要仔细听哦。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

  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

  师: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晚上会在天空中出现的,是什么? 幼:是月亮。

  师:那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平时看见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幼: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

  教师小结:通过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教师让幼儿回忆平时看到的月亮,激发幼儿的思考与探讨,寓教育与生活。

  (二)基本过程

  1.展示照片,让幼儿说出自己看见的月亮形状。

  师:那有小朋友能给我们展示一下自己晚上看见的月亮吗?

  (教师请幼儿展示照片)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小伙伴展示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幼:好。

  (幼儿自由发言)

  师:那为什么我们每次看见的月亮都不一样呢?你们知道月亮是怎样变化的吗?

  幼:不知道。

  2.通过观察,让幼儿发现月亮的变化过程。

  师:那现在,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个视频,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月亮是怎样变化的。好吗?

  幼:好。

  (教师播放视频《月相变化》)

  师:小朋友们,看完了视频,你们知道月亮是怎样变化的吗?

  幼:先从弯弯的变成圆圆的,在变成弯弯的。

  师:对,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但是你们知道月亮为什么会变化吗?

  幼:不知道。

  3.教师给幼儿简单的讲解月亮变化的原理。

  师:那老师今天就给大家简单的讲一讲。因为月亮本身不会发光,

  是太阳将光照射在月亮身上,但有的时候地球会挡住太阳照在

  月亮上的光。因此我们每次看见的月亮都不一样。

  教师小结:刚开始时,幼儿对月亮的变化过程很陌生。但是经过教师的讲解之后,初步了解了月亮变化的过程,并开始对变化的过程产生兴趣。

  (三)结束部分

  1.通过排序,加强对月亮变化过程的.认知。

  师:现在老师手上有几张关于月亮变化的图片,想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排一下顺序,好吗?

  幼:好。

  师:在排序的过程中,如果有小朋友不会,一定要举手,向老师提问哦。

  师:老师看见小朋友们都能正确的排好序,小朋友们真棒。给自己比个心,好不好?

  幼:好。

  教师小结:教师请幼儿排序,加深幼儿对于月亮变化过程的了解。在排序过程中,还是有孩子不能正确的进行排序,教师应多对此类孩子加以指导。

  (四)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的都很棒,很多小朋友都能正确的排序。老

  师想请小朋友们回家收集两句关于月亮的诗句,下次活动时与

  老师和小伙伴们分享。好不好?

  幼:好。

  活动反思

  《会变的月亮》是一个比较有科学性的活动,适合大班幼儿年龄段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题地位,引导幼儿去观察和发现。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要及时的纠正和指导幼儿。在活动结束后,我认为以后还可以进行一些新的活动,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和想象力。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索了解蛋的形状、结构,积累有关蛋的知识经验。

  2、初步培养幼儿比较、判断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与同伴分享的意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让幼儿自己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蛋,将蛋藏在教室四周的树林里。

  2、一只不透明的大布袋内装鸭蛋、鸡蛋、鹅蛋、鹌鹑蛋等。

  3、人手一只塑料碗,每桌中央放一空碗、擦手巾。

  4、将幼儿家长、教师收集的有关蛋的图片布置在活动室墙上。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

  1、看看摸摸猜口袋

  教师:你们猜猜看口袋里装了什么?(启发幼儿运用视觉、触觉来猜)

  2、教师逐一出示口袋中的`蛋宝宝,让幼儿数数有几只并说出蛋的名称

  3、找找蛋宝宝

  让幼儿自由到树林边找蛋宝宝,互相看看比比。

  教师:你找的是什么蛋?什么蛋宝宝大?什么蛋宝宝小?

  (二)试一试

  1、引发吃蛋的愿望

  教师:你喜欢吃蛋吗?要吃到蛋先要做什么?(提醒幼儿将剥掉的蛋壳放入碗中)

  2、幼儿自由探索,尝试区分了解生蛋和熟蛋。

  教师:你们的蛋都可以吃吗?为什么?生的蛋里面是什么样的?熟的蛋里面又是什么样的?

  3、幼儿讨论交流

  4、归纳小结

  (三)尝一尝

  1、让幼儿尝尝熟蛋。

  2、启发幼儿将熟蛋与别人分享。

  (四)延伸教师品尝咸蛋并与几名幼儿分享,

  提示幼儿:为什么你们吃的蛋有的淡有的咸,那是怎么一回事呀?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其他蛋的愿望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小班孩子们很活跃,对各种蛋特别感兴趣。唯一缺点就是,这事一节科学课,科学课是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操作的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

  2、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活动准备】

  歌曲《小画家》磁带、故事《神奇的尾巴》磁带,各种动物身体和尾巴分开的图片(金鱼,松鼠,猴子,燕子,老牛,壁虎)

  【活动过程】

  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咱们来一起听一下吧!(歌曲《小画家》)

  提问:1.歌曲中的小画家是谁啊?(丁丁)2.丁丁画的什么?画的怎么样啊?(螃蟹四条腿,鸭子小尖嘴,兔子圆耳朵,大马没尾巴)3.丁丁是不是一个优秀的画家?

  教师小结:丁丁做事不认真,没有认真观察,只说大话,所以没有画好,我们小朋友可不要向他学习。

  二、找尾巴: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宝盒”呢!你们来猜猜里面有什么?(教师故作神秘状)“宝盒宝盒魔力大,里面到底都有啥?”孩子们,猜出来了吗?现在我让一个小朋友来把宝物拿出来!

  出示动物尾巴:(一个小朋友拿一个)

  金鱼的尾巴:什么颜色?像什么?(嘴唇,花瓣)金鱼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啊?

  松鼠的尾巴:什么颜色?像什么?(桃子,雨伞,小船)

  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剪刀,岔子,牛角)

  猴子的尾巴:像什么?(蛇,蚯蚓,绳子)

  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勺子。气球,蝌蚪)

  出示每种动物尾巴的时候给幼儿讲讲尾巴的用处。

  师:“魔法盒里还有啥,让我再来摸摸她”,幼儿继续摸出动物的.身子。

  咦?这是谁啊?它怎么了?(引出尾巴没有了)它的尾巴去哪了?我们来帮它找找吧!(让幼儿自己去帮各种动物找到尾巴,把它们连起来)

  最后出示壁虎的尾巴:咦?这是谁的尾巴呀?它的身子去哪了?(课前把壁虎的身子藏好)咱们来帮它找找吧!这时放故事《神奇的尾巴》

  三、欣赏故事:

  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啊?

  2.它们发生的什么事?

  3.它们的尾巴断了怎么办了?(知道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长出新的尾巴,蚯蚓的尾巴断了,可以长成新的蚯蚓)

  【活动延伸】

  游戏《揪尾巴》

  动物的尾巴可真神奇,现在我们也来变成小动物,一起来玩揪尾巴的游戏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各种材料的强度不同,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让幼儿感知材料的强度与外在因素(长短、大小、宽度)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观察、讨论、实验,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态度及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普通餐巾纸或皱纹纸、牛皮纸条、塑料纸、玻璃弹子、木棍、绳子、挂钩、宽胶带、容器(可用塑料饮料瓶瓶底或冰琪淋杯子代替)、弹簧秤。

  活动过程

  探究活动一 玩一玩,感知材料的强度。 宽、窄、长、短不同的塑料带、皱纹纸及牛皮纸,让幼儿想办法动手试一试,看一看哪种纸最牢。

  探究的问题:

  用三种材料不同、大小相同的纸提重物,哪种纸的力量最大? 试一试。 把相同长短、宽窄的皱纹纸、塑料纸、牛皮纸固定在木棍上,再在纸的下端系上一个小容器。一名幼儿向容器中放玻璃弹子,另一名幼儿记录,看一看一共放了多少玻璃弹子后纸才被拉断,记录下玻璃弹子总数。比较三种不同纸被拉断后玻璃弹子的总数。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塑料纸力量最大,牛皮纸的力量也不小。

  (2)皱纹纸力量最小。 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用同一材料,相同长度、宽窄不同的纸挂重物,谁的力量最大?幼儿实验。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同一材料中,当长短相同、宽度不同时,纸条越宽,它的力量越大,挂的重物越多。

  (2)细纸条的力量最小。

  活动结束

  1.盛玻璃弹子的容器不宜太小,以便盛更多的玻璃弹子。

  2.纸条不宜裁得太宽,以方便观察。

  3.木棍可用筷子或铅笔代替。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懂得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培养探索兴趣和观察力。

  活动准备:

  1.打火机、蜡烛、盘子人手一份。

  2.幼儿两人一桌,每桌放有一只大玻璃杯和一只小玻璃杯。

  活动过程:

  一、点蜡烛

  1.引导幼儿讨论晚上停电时,我们可以用哪些办法照明?

  2.请幼儿使用桌上的材料(蜡烛、打火机、玻璃杯、盘子),想办法让蜡烛燃烧,并把它固定在桌面上。鼓励幼儿自由探索,注意用火安全。

  3.及时肯定幼儿的探索行为。

  如:有的`幼儿把杯子倒扣在盘子上,再将蜡烛固定在杯底上

  (如图①),有的幼儿用杯子罩住蜡烛(如图②),有的幼儿把蜡烛放在杯子里(如图③④)。

  4.启发幼儿按图②方法操作,说说蜡烛有什么变化。(蜡烛熄灭了。)

  5.启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盖上杯子,蜡烛会熄灭呢?

  6.让幼儿带着疑问再次操作,说说自己的新发现,如蜡烛燃烧时,杯子会发热、会变黑,火焰熄灭时有一股烟味,杯子里会有小水珠等。

  二、谁的蜡烛先熄灭

  1.让同桌的两人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同时盖上杯子(一大一小),说说自己的发现。

  2.提问:谁的蜡烛先熄灭?为什么小杯子里的蜡烛先熄灭,大杯子里的蜡烛后熄灭?

  3.引导幼儿再次用实验验证哪只杯子里的蜡烛先熄灭,说说其中的原因。(小杯子里的空气少,蜡烛燃烧时间短,先熄灭;大杯子里的空气多,蜡烛燃烧时间长,后熄灭。)

  三、怎样使杯子里的蜡烛继续燃烧

  1.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杯子里的蜡烛一直燃烧?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方法,请幼儿介绍并演示,如蜡烛快要熄灭时揭开杯子,或者如下的方法所示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再次操作,初步感知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具体经验。

  2、在探索欢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影子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探索中发现影子的变化。

  活动难点:了解影子产生的原因。

  活动准备:

  1只手电筒(做手影游戏用)、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玩手影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1)、老师用手玩一个游戏,你们来猜猜墙上会变出什么?然后再跟老师一起玩好吗?师生共同做手影游戏。

  (2)、讨论:墙上可爱的小动物是从哪里来的?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手影吗?

  2、激发幼儿对影子的注意。

  (1)、讨论:除了手影,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影子?还有什么东西有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呢?

  (2)、用手电筒做试验,帮助幼儿理解因为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3、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影子及其变化。(重点)

  (1)、户外活动:请你在外面看看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你再找一找,看看还发现了哪些影子?它们是什么样的?这些影子会不会变?为什么?怎样使自己没有影子?(难点)

  (2)、改变光的`位置,影子就会变,躲到阴暗处就没有影子了。让幼儿改变光照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

  4、阅读幼儿用书。

  (1)、观察影子图,猜一猜:这是什么影子?请你连线找到相应的实物。

  (2)、看图说说:太阳在画面的什么地方?想一想,是什么时间呢?

  (3)、观察手指动作和手影,看看像什么动物。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06-14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0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02-16

(荐)科学活动教案07-21

科学活动教案(精品)07-21

科学活动教案[合集]07-21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07-21

科学活动教案[热门]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