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29 11:44:12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科学教案[锦集10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为了让幼儿了解秋天的特点,我请家长在自然角投放了一些秋天的农作物,象花生、黄豆、绿豆、米等。许多家长为了方便就用各种各样漂亮的瓶子装着过来。一天早上,我和孩子在自然角进行观察时,许多小朋友把那些装有各种豆子的瓶子拿着摇晃,发出各种响声,看着孩子的举动,本来想发火的我及时的调整了自己的想法。我想:平时都是我在引导孩子观察自然角的,今天,我想看看孩子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果不其然,在这过程中,叶梓询拿的瓶子里面的豆子较少,他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最大,而湘湘的却因为瓶子里装满了花生发不出声音。湘湘急着跑过来问我:老师,为什么他的瓶子会响,我的却不会?新《纲要》指出,要以问题引领幼儿进行探索,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为幼儿探索和经验的建构提供适宜的支持性引导。我没有直接回答幼儿的问题,而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幼儿回家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答案,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活动目的:

  1、在学习,操作中,了解豆子在瓶中没有装满时能发出声音;装满了却不能。

  2、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3、积极参与交流,乐于把探究各种各样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各种瓶子,花生、绿豆、红枣、米、汤匙、纸张、盘子等。

  活动过程:

  1、以问题“豆子装在瓶子里,为什么有的会响,有的不会呢?”引入,请幼儿谈谈自己回家寻找的答案。

  (由于是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许多幼儿回家后都很积极的寻找答案,有的问父母,有的是和父母一起做起了实验。当然,老师在其中是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把今天的发现让父母做一个了解,以便父母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大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2、向幼儿介绍各种操作材料,请幼儿进行操作,验证幼儿的答案。

  ①根据幼儿提出的方法,请幼儿进行操作。

  师: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了,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②重点在幼儿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指导幼儿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发现瓶子里的豆子如果装满了就没有声音了。

  (在操作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又有了新的'问题的提出:怎样才能更好地豆子装到瓶子里,而不让豆子掉下来呢?)

  3、请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把自己装好的瓶子与同伴进行交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瓶子,试试对方的瓶子,并能把自己实验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4、小结:豆子在没有装满时,能发出声音;装满时不能。(针对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的问题—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豆子才容易掉下来呢?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

  活动延伸:

  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感知磁铁与铁的关系,感受磁铁在米中取回形针带来的方便。

  2、能积极参与活动,并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1、每组准备一个盒子,里面撒一些米,在米中混合一些回形针。

  2、每组准备一份取物的工具:筷子、勺子、吸铁石,分别放置在小篮子里。人手一个空盒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出示混有回形针的米)师:这些是什么?(米)米里还有什么?(回形针)

  2、师:这是今天食堂里的阿姨们在给小朋友准备淘米做饭时在米袋里发现的,米和回形针混在一起,阿姨们还能马上淘米吗?(不能)必须把米中的回形针取出来,阿姨们一时想不出什么办法很着急,想请小朋友们帮忙,你有什么办法能很快的把米中的回形针取出来吗?

  二、探索:用手取米中的回形针

  1、师:我们用手把米中的回形针取出来放在空盒子里,看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干净。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3、师:用手取米中的回形针你觉得怎么样?为什么?(很慢)

  三、提供工具,让幼儿说说都有什么工具。

  1、师:老师带来了一些工具,看看这些工具能不能把回形针取出来?

  2、逐一出示工具:筷子、勺子、吸铁石。师:这是什么?用它怎么取回形针?磁铁能把回形针取出来吗?磁铁为什么不会把米吸起来?(磁铁吸铁的东西)

  四、探索:用工具取回形针

  1、提出操作要求:4人一组,每人选一样工具,把米中的回形针取出来放在自己的'空盒子里,中间可以换工具试试,换工具时要把原来的工具放回箩筐里,注意不要把米弄出来。取出回形针后想一想:你用的什么工具?是怎样取出来的?

  2、幼儿开始用工具取回形针,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操作结束后请幼儿说说:你用的什么工具,是怎样把米中的回形针取出来的?个别幼儿回答并示范自己取回形针的方法。

  4、师:你觉得这三种工具哪种取回形针又快又方便?幼儿自由地说说。

  五、取回形针比赛。

  1、提出要求:我们来比赛,每人取一样工具,这次不能换工具,每张桌子上的小朋友自己比比,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取的回形针最多,当老师喊停时必须停下来,否则算犯规。

  2、幼儿比赛,每组选出一个最多的幼儿上台。询问:你们用的是什么工具?

  3、师:取米中的回形针用什么工具又快又方便?(磁铁)得出结论:取米中的小铁珠用磁铁又快又方便。

  六、活动结束。

  师:磁铁的本领真大,帮我们快速地取出了米中的回形针。我们一起去告诉食堂里的阿姨,以后可以用磁铁来吸铁的东西,又快又方便,回去后也可以把我们的发现告诉其他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把没有回形针的米送到食堂里,交给阿姨们吧!结束。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孩子们升入中班,自然知识越来越丰富,对自然现象的分析和研究力越来越强对自然的景物有诚挚的兴趣和强烈的关注,并有敏感的注意力等。幼儿好学好问,好奇心强,他们对各种自然现象十分感兴趣,春天的天气变化多端,正适合幼儿观察,本学期初我们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科学活动《小小记录员》,引导幼儿观察天气,并学习简单的气象记录。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如:晴、多云、阴、雨、风等等,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每一个幼儿都是自然观察者,渴望通过感官探索大千世界。只有对幼儿进行科学、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幼儿的自然观察潜能才能得到健康出色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气象观测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我们将把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并请家长配合提醒孩子每天收看天气预报并在家也做好记录,使孩子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含义,学会正确运用这些时间短语。

  2、知道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学会珍惜时间。

  3、学习观察记录的知识,树立初步的观察植物、照顾植物的任务意识。

  4、了解晴天、阴天的天气特征,认识这两种天气的景象,发展幼儿观察力。认识晴天、阴天的图标,初步学习图标与对应天气景象的匹配。

  活动准备:

  1、教师提前讲述故事《等明天》,提前一天玩《荷花荷花几时开》的游戏。

  2、每组一本植物生长记录簿、种子完整生长过程的图片,记录样例、标尺签。

  3、多媒体课件一套。

  活动重点:

  辨清两种不同天气的景象,认识其图标。

  活动难点:

  图标与对应天气的匹配。

  活动过程:

  1、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围绕感兴趣的事情(已经做过的、正在做的、没有做的)进行交谈,运用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时间短语并帮助幼儿理解。

  昨天的户外体育活动,我们学了一个什么本领?我们哪一天开展的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昨天)什么时候我们听的故事《等明天》?(今天)我们哪一天要去郊游?www.

  2、请幼儿谈谈自己昨天、今天都做了哪些事情?明天想做什么事情?www.

  幼儿自由交谈。请个别幼儿交流。

  3、请幼儿展示气象记录本,做小小气象播报员,谈谈昨天和今天天气情况。

  1)导入。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图片及音乐。请幼儿说说:在哪儿见过这样的图片?听过这样的音乐?图片上有什么?用来表示什么?引出认识天气预报图标。

  2)认识两个图标宝宝:晴天、阴天,播放这两个图标宝宝激发幼儿认识兴趣。说出图标的样子、名称。(在记录天气情况的时候我叫“晴天宝宝”,在记录天气情况的时候我叫“阴天宝宝”)。游戏:找宝宝巩固对图标宝宝的认识。

  3)播放晴天、阴天天气的景象图片,请幼儿逐幅观察图片并说说:晴天(有太阳、云白)、阴天(没有太阳、云黑)的天气特征。找出相应图标宝宝,学习与相应的图标匹配,从而认识晴天、阴天的图标表示什么样的天气景象。

  4)根据天气景象选择相应的图标宝宝,巩固对晴天、阴天图标的认识。教师播放天气景象图片,幼儿举出相应的图标宝宝。

  5)送图标宝宝回家。出示幼儿用书挂图,说说图中景象各表示什么天气,晴天:小松鼠在干什么?花、蜗牛是什么样子?阴天:小熊为啥慌神?松鼠为何关门?花儿怎么了?根据挂图上的天气景象把图标宝宝送回相应的家。

  4、游戏《看谁说得对》。教师说一句,请幼儿添上时间的`词。如:教师说:“我哪一天讲了一个故事?”幼儿说:“您昨天讲了一个故事。”教师说:“我准备哪一天带一本图画书到幼儿园?”幼儿说:“您准备明天带一本图画本到幼儿园。”教师说:“我们哪一天正在幼儿园里做游戏?”幼儿说:“我们今天正在幼儿园里做游戏。”

  5、幼儿随音乐走出教室,观察今天的天气如何。

  6、请幼儿分组作记录练习,提示幼儿每日的观察记录时间,以及轮流记录的方法。

  7、活动结束后注意观察,观察和督促幼儿的记录,请幼儿定期向全班汇报记录结果,逐渐形成责任心和任务意识。

  区域活动

  示范记录方法。

  要求:看生长情况,数叶片,量株高,把观察结果记录在本上。记录可以用写数字或涂色高度、数量、空格的统计办法。提醒幼儿植物未发芽前,用圆圈或三角形代表无变化。

  活动目标:

  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愿意与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浇水喷壶,选择易生长的豆类等。

  2、幼儿用书。

  区域规模

  设2个区,每个区4-6名幼儿。

  活动过程

  阅读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把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记录下来,并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学习,同学们都了解了很多有关天气现象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气象观测的兴趣和动手能力。认识常见天气符号,了解天气预报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会用简单的气象符号表示各种天气。体会坚持记录天气信息的重要性。我注意用我的语言和眼神与孩子进行交流,为他们创设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老师的随机教育能力和指导性语言的运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我会在平时的日常教育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理论,努力使自己的摸索、实践过程缩短,以便自己不断地、迅速地得以提高。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用保护色、断尾、喷“墨汁”等保护自己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了解周围事物的动态。

  【活动准备】

  1、挂图二幅,图一:蝴蝶、蟋蟀、瓢虫、蜻蜓、枯叶蝶、花螳螂,竹节虫变色龙、树蛙、斑马等;图二:壁虎、海星、蚯蚓、乌龟、乌贼鱼等

  2、幼儿、家长收集的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图片、碟片、图书等资料。

  3、没尾巴的动物图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活动,讲述故事《谁丢了尾巴》

  (1)根据故事情节提问: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谁丢了尾巴?(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去交流,发现)

  (2)根据上述内容让幼儿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有了大致了解。

  2、出示挂图1(枯叶蝶、蟋蟀、瓢虫、竹节虫等)讲解它们为什么不容易被敌人吃掉,引导幼儿说出它们自己有特殊的“保护色”。让幼儿了解这些小动物正是利用随着周围颜色变化面变化,从而把自己隐藏起来,这是它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出示挂图2(壁虎、海星、蚯蚓、乌龟、乌贼鱼等)让幼儿先自己说一说这些动物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本领。例如:壁虎断尾保护自己,蚯蚓断掉身体、海星的再生等这些动物的再生本领,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让孩子自主表述乌龟、乌贼鱼这些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3、出示家长幼儿收集的图书、碟片等资料,让幼儿观察。

  放碟片,自我保护的动物,让幼儿观赏更多的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

  4、连线涂色游戏<找尾巴>,每人一张没尾巴的'动物图片,每人一盒彩笔。

  5、分组欣赏,共同评价。

  【延伸活动】

  1、到院子里探索秘密,找一找,院子里哪些昆虫动物有自己的自卫能力。

  2、到图书区让幼儿观看关于动物的图书。

  【活动反思】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神秘的,对孩子们来说有着致使的吸引力,吸引着他们去探索,去发现,本节课通过让幼儿了解动物通过保护色、再生等特殊的本领来保护自己,幼儿非常感兴趣,幼儿通过观察、表述、连线游戏、观看图书等方式,使幼儿更直观、生动地认识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存方式,从而培养了幼儿热爱生命、珍惜生活的美好情感。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名称:科学:袋子多多

  活动目标:

  1、感知袋子的多样性,了解各种袋子的不同作用。

  2、知道购物时要使用环保袋,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袋子,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观察各种各样的袋子。

  1、出示各种各样的袋子: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有趣的王国,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地方呢?

  2、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有趣的袋子王国内参观,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袋子。

  教师:你们进入了什么王国,这里都有些什么呢?

  教师小结:这里就是有趣的袋子王国,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袋子。

  二、引导幼儿观察袋子,感知袋子的多样性。

  教师:谁能说说你看到这些袋子的感受。这么多的袋子都一样吗?一眼看上去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这些袋子都不一样,一眼看上去特别多,有的是网状的.、有的是塑料袋、有的是手提袋,还有的是纸袋子。

  1、引导幼儿每人拿一个袋子进行观察,说说自己拿的袋子的特征

  教师:如果你观察袋子,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呢?(启发幼儿说出从袋子的形状、颜色、质地、外形特征等方面进行观察。)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从袋子的形状、颜色、质地、外形特征老观察。

  2、现在请你按照刚才我们说的几方面来观察袋子吧。引导幼儿集体交流自己观察到的袋子特征,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说。)

  三、袋子的共同作用和每种袋子的特殊作用。

  1、教师:虽然袋子各种各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想想是什么呢?它们都可以装东西,可是装的物品都不一样,你知道你的袋子可以装哪些东西吗?用这个袋子装上东西有什么好处?(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请幼儿看书,说说书中每种袋子的特征及用途。

  教师小结:把资料装进档案袋,可以保护资料不遗失;衣服装入洗衣袋,洗衣服时可以保护衣服;用气泡袋装东西,可以避免东西被破坏;用垃圾袋装垃圾,可以保持环境的清洁;购物时要用环保袋。

  四、迁移幼儿生活经验,说说自己见到的其他袋子,增强环保意识。

  1、教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袋子呢?你们和爸爸妈妈购物时,是用什么袋子装东西呢?

  2、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在购物的时候,会使用环保袋,这样就可以重复利用袋子,不会浪费一次性袋子,为我们国家节省了资源,更不会造成白色污染,有利于环保。

  3、请幼儿把书收起来。效果分析: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一些竹制品,了解它的用途。

  2、愿意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与同伴分享。

  3、使幼儿对探索竹的自然现象并且感兴趣。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各种竹制品图片。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题。

  1、小朋友,我们来猜一种植物,它在我们赣南地区有很多。请听谜面“小时破土而出,长出节节高升,高山遍野都是,用处多而广泛”。

  2、幼儿猜并说出谜面。

  二、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竹制品。

  1、竹子可以做成各种物品,你们看到过哪些物品是用竹子做成的?

  2、幼儿自由发言。

  老师下结:刚才小朋友说到了很多物品,有些是竹制品,有些却不是。那些是竹制品呢?杨老师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播放图片。提问:你看到什么?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要用竹子做这些东西呢?竹制品有什么特别的`用处吗?

  三、了解竹子的用处。

  1、用竹子做房子、篮子有什么好处呢?

  2、你想用竹子做什么?为什么?

  小结:竹子除了可以制作各种竹制品外,它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既然竹子这么有用处。我们应该多种竹子,让竹子多起来。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料的溶液,塑料杯,油画笔,水,各色调好的颜色。

  活动目标

  让幼儿认识三原色,尝试调配颜色,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教师事先用黄和蓝,红和黄,红和蓝各调配了四种颜色,然后装在小玻璃瓶子里,摆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幼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些小瓶子上的时候,教师要抓住机会,引导幼儿,调动起幼儿的求知的积极性,然后把幼儿的'主动地位保持住,我看到所有的孩子都注意我摆在桌子上的小瓶,有的窃窃私语,有的伸长了脖子看着那些小瓶。于是,我就抓住这个机会问他们:“这些瓶子里的颜色,漂亮吗?”孩子们看着我,齐声回答:“漂亮,真漂亮?”有的孩子问:“老师,这些瓶子怎么那么好看呀?”我说:“因为里面有好看的颜色呀。”“那么老师,这些颜色怎么来的呀?”我说:“你们看,”我拿起红、黄、蓝三个小瓶子, “剩下的颜色,所有老师桌子上的颜色都是用它们三个变出来的。”

  “老师,那怎么变呀?”我拿出一个塑料杯,“注意看,看老师怎样变魔术呀!”我先往杯里倒了一些黄色,看了他们一眼,只见他们的眼睛一眨都不眨地盯着我,小嘴都张着,“看啊,看仔细了。”我拿起蓝色倒了一点儿,然后轻轻摇了摇塑料杯,“呀,变绿了,颜色变绿色了,老师真棒!”我笑着,拿起一个小瓶子,“看,这个瓶子里的绿色和杯子里的一样吗?”“一样。”“那老师是怎么变的呢?”“先加黄色,加上蓝色。”“那变成什么颜色了呢?”“绿色。”我又拿起蓝色,继续往杯子里倒,“现在什么颜色?”“深绿色。”我继续倒蓝色,“那么现在又变成什么颜色了?”

  “有点蓝,有点绿”,“那叫蓝绿色”,我教了他们颜色的名字。然后我又用黄和红,红和蓝调了橙黄、橙红、紫红,紫蓝等颜色,幼儿观察得特别仔细,回答得也很好,只是对调出的颜色名称还不了解。

  后来,我又请了几个孩子尝试调出他(她)自己喜欢的颜色,孩子很积极,争着举手,我就先请了三名幼儿上来调色,其他孩子帮助他们直到调出正确的颜色为止。

  由于时间有限,这次活动不得不结束了,孩子们竟犹未尽。都不愿下课,于是我就把红黄蓝三种颜色放到观察区,准备了几个干净的塑料杯,告诉孩子们:“你们有时间,可以到观察区随便去调配色彩,但玩过要把桌子擦干净,下课了。”孩子对我说,“老师,这些颜色可真好玩呀!”

  通过这次课,孩子认识到颜色之间的关系,知道了只要有了三元色,就可以调出好多种颜色,充分调动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他们学会了观察,仔细观察。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激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尝试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体验转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可转动的风车。

  2、呼啦圈、地球仪、竹蜻蜓、球。

  3、绳子、雪花片、牛奶瓶、筷子、吸管、光碟、金箍棒、玻璃杯、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播放大风车音乐,幼儿随老师拿着风车转动到放完音乐。

  2、教师:刚才老师、小朋友的风车都转动起来了,为什么我们手上的风车会转动?

  教师:是什么力量让它转起来的?

  3、如果教师不动,小朋友有什么办法让老师手上的风车转动起来,小朋友想一想。

  二、幼儿操作探索,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

  1、幼儿自由操作课转动的物品,观察感知转动的有趣现象。

  教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玩许多好自己的东西,每个小朋友选择一样东西,拿到中间试一试,

  你是用什么办法转动的?但玩之前老师有个约定,当小朋友听到音乐时,就将物品放回原处。

  2、幼儿操作探索,师观察并与幼儿交流。

  3、交流与分享,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小朋友。

  小结:这些东西都会转动。

  三、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转动的运用,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方便。

  教师: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能转动?

  转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1、洗衣机里面的桶能转动,衣服放在里面转一转,就干净了。

  2、风扇会转动,夏天的时候,风扇转一转,就有风吹过来。

  3、时钟里面的指针会转动,它可以告诉我们现在几点了。

  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转动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

  四、探索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1、教师:刚才我们了解这么多转动的物体,现在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找一找不会转动的物体,

  那么哪个小朋友能不能想办法让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2、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数字、剪刀、兔子耳朵?

  还代表两件东西,还可以代表成功,你们想成功吗?

  现在我要请小朋友选两件东西,想办法让它转动起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不容易转动的东西,

  请小朋友想办法让他们转动起来,你可以一个人探索,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来。

  3、幼儿操作探索,尝试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4、集体交流与分享。

  教师:我发现小朋友想了许多办法,让那些不能转动的东西转动起来了,

  现在谁愿意讲你探索的最好玩的方法告诉其他小朋友?

  评价语:真棒!原来可以用那么多中方法使这些不能转动的东西转动起来。

  五、结束活动

  刚才小朋友都想出了许多好办法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品转动起来,那怎么样才能让这些物体转动更持久呢?

  请小朋友在课外继续探索并把你们的发现告诉你们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

  幼儿园科学游戏教案,幼儿对于科学都是有着一定的好奇心的,教师们如果想要培养幼儿对于科学的兴趣,教师们可以让幼儿通过一些简单的科学小游戏来培养,让幼儿在玩的同时学到科学知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欣赏故事,了解鸟类筑巢的不同方法。

  2.尝试用语言表达鸟类筑巢的不同方法,能辨别鸟巢的类型。

  3.感受鸟类的聪明、能干,激发幼儿爱鸟、护鸟的情感。

  活动重点:鸟的不同筑巢方法

  活动难点:鸟的不同筑巢方法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鸟(啄木鸟、燕子、鸵鸟、老鹰)的图片,鸟巢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

  1.谜语:"不用手,不用斧,就能造出美丽的小茅屋"(鸟儿筑巢)

  2.小鸟为什么要筑巢?它们是用什么来筑巢的`?

  3.有一个小女孩,她叫丽丽。她觉得鸟儿这样筑巢很辛苦,就拿了自己的小斧子,想去帮帮他们。

  二、讲述故事,提出问题

  1.讲述故事:她来到花园里……我自己就可以筑巢了。

  2.提问:丽丽看到谁在筑巢?啄木鸟是怎样筑巢的?

  3.小结:啄木鸟懂得用身体的长处来建造自己的房子,用它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自己的家,它是个能干的建筑师。

  三、欣赏故事,理解内容一路上她又遇到了燕子、火烈鸟和老鹰,它们是怎样筑巢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提问:

  1.鸟儿是怎样筑巢的?(幼儿自由选择一种鸟,教师点击相应鸟类来验证)

  (1)燕子:通过看图片来验证--用泥巴筑巢。(拓展:不同的筑巢材料)

  (2)鸵鸟:通过图片来验证--用土筑巢。(拓展:生活环境不同,筑巢的地方也不同)

  (3)老鹰:通过视频来验证--用枯树枝和草筑巢。(拓展:巢的形状)

  2.鸟类筑巢的方法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啄树、啄泥、沙子、树枝)

  3.小结:鸟类朋友的筑巢方法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以及外形特征等有关系,所以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筑巢方式,他们真聪明,真不愧是举世无双的建筑师啊!

  4.活动:送小鸟回家。

  刚才,小燕子飞过来告诉老师,说它们迷路了,想请小朋友送它们回家!有人愿意帮助它们吗?

  四、欣赏图片,激发幼儿对鸟类的关爱之情

  1.提问:鸟类是我们的朋友,为什么说它们是建筑师呢?(出示鸟巢的图片,自己筑巢,很漂亮,和人们的不一样)

  2.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它们、爱护它们呢?

  (出示鸟在笼子里的照片。不捉鸟、不破坏鸟的房子、告诉爸爸妈妈不砍树,多种树)

  3.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鸟,你们知道它们的家在哪儿吗?它们又是怎样筑巢的呢?让我们一起去大自然中探索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认识不同材质的杯子,并渗透环保知识。

  2.引起幼儿的探究欲望,鼓励幼儿动手操作。

  3.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杯子的多样性及特征。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重点难点:

  认识不同材质的杯子,渗透环保知识。

  教学准备:

  各种杯子、彩色面泥、托盘

  教学过程:

  一、欣赏杯子师出示杯子

  师: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用什么做的?

  二、引导幼儿自由探究、观察,通过看、说对不同的杯子初步感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杯子宝宝,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一种(掀去盖布,幼儿充分观察)请你们跟你旁边的好朋友轻轻地说一说(幼儿交流)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杯子。

  通过比较认识杯子并给杯子分类包括外表、花纹、大小、质地、高矮等多次出示不同的两个杯子让幼儿比较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包括外表、花纹、大小、质地、高矮等幼儿给杯子分类。(教师巡回指导,个别提问:你是怎么分的?)小结:这些杯子都不一样,有的杯子高,有的杯子矮;有的杯子有把子,有的杯子没有把子;有的杯子是绿色,有的杯子是红色;有的杯子是塑料的,有的杯子是玻璃的;有的杯子是陶瓷的,有的杯子是搪瓷的玻璃杯、瓷杯容易碎,搪瓷杯容易脱落,所以我们要轻轻拿、轻轻放。

  三、介绍几种特殊的杯子、认识一次性纸杯和一次性塑料杯

  (出示一次性纸杯和塑料杯)

  1.提问:一次性杯子有什么好处呢方便、卫生,你觉得用纸杯和塑料杯哪个更好为什么? (请个别幼儿说)分析纸杯与塑料杯对环境的影响。

  2.师:是不是用所有的'一次性杯子都很卫生呢?

  引导幼儿说出塑料杯会造成二次污染,而纸杯却可以再次利用。让幼儿知道要利用对人类环境有利的物品,要学会保护环境。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杯子下面有一条长长的线,还有插孔,这是什么杯子呢>(电热杯)

  3.师演示用电热杯烧水。

  4.认识保温杯。

  (依次出示玻璃保温杯、不锈钢保温杯,让幼儿观察)介绍:一种是玻璃保温杯,它是由双层玻璃构成的,双层玻璃中间是真空的,热水就不容易变冷了。还有一种是不锈钢保温杯,是由不锈钢加上真空层做成的盛水的杯子,顶部有盖子,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里面的水延缓散热,达到保温的目的。

  小结:杯子世界真奇妙,有这么多可爱好看的杯子。

  四、想象和制作杯子

  今天请小朋友们来当聪明、能干的设计师,设计出你最喜欢的杯子。幼儿动手制作杯子。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杯子。(怎么做的什么形状、色彩有什么用处?)

  2.展览幼儿制作的杯子。教学评析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观察、探索、交流的基础上认识不同材质的杯子,并了解相关的环保知识。

  教学反思:

  让孩子们能更深一步地了解杯子,到活动延伸部分我又跟孩子们一起认识《科学》课本上的几种杯子:电热杯、保暖杯、烧杯和量杯及他们的用途。

  通过学习《杯子》,让孩子们总结出外出旅行时应该选择轻便、不易碎的、有带子的杯子较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杯子时应学会爱护杯子,甚至有个别小朋友还建议说使用木杯环保,对身体有益呢!

  小百科:杯子,(一种专门盛水的器皿)从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来饮酒或饮茶。在古代喝茶的杯子被称为盖碗。基本器型大多是直口或敞口,口沿直径与杯高近乎相等。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1-05

中班科学教案12-15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4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5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