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8篇(优秀)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一、预设目标:
1、会认7个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二、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课文4-8自然段,理解宋涛、陈丹、赵小艺画风的方法,
引导学生新旧知识结合,感受大自然中风动的景物,从而养成仔细观察,学会积累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激趣:
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
2、你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风吗?(学生畅所欲言。)
3、今天我们就来画画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识字
1、老师带来了3位小朋友。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请小老师领读他们的名字。
2、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4、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5、想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①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③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显”,多音字“旗杆”、“呼呼地转”。
3、生字宝宝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谁能把一对对好朋友读一读呢?(课件出示词语,用小老师领读和齐读等不同方式学习。)
4、朗读接力赛,指名接力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完评议。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研读课文,深入学习。
1、他们三个分别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不同的记号)画出答案。
2、全班交流。
你喜欢谁?为什么?他是怎样画风的?
(1)喜欢赵小艺。
A、因为她第一个画出风。
B、因为她爱动脑筋。
C、因为她画出了飘动的旗子和转动的风车。你从哪里知道她画出风来了?
她还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飘着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
你能读读写小艺画风的句子吗?[点小艺画风的句子]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心里会怎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老师也来读一读行吗?谁想向老师挑战!谁来评评谁最棒!(他还加上了动作!)
[板:飘着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
(2)喜欢宋涛。
因为宋涛爱提问题。他提了什么问题?读出问的语气。
他画出风来了吗?画的是什么?[板:斜斜的雨丝]他画出风来了,高兴吗?你能边想象他那高兴劲,边读读宋涛画风的句子吗?[点宋涛画风的句子]
为什么画斜斜的雨丝?如果能把“斜斜的”读的重点儿会更好!谁愿意再试试?(齐读。)
(3)喜欢陈丹。
陈丹也很聪明是吗?她也学会了画风,谁能说说她是怎样画风的?[板:弯弯的小树。]谁再来读一读陈丹画风的句子。[点陈丹画风的句子]
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知道了宋涛、陈丹、赵小艺画的风在哪里了吗?老师找还没回答问题的同学来回答。[指板]在飘着的旗子里,呼呼转的风车里,斜斜的雨丝里,弯弯的小树里。有了风,画面美吗?我们来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课文,好吗?你可以自由组合,扮演你最喜欢的角色。
4、哪个小组愿意上来读?(指名一小组展示朗读成果。)他们读得棒不棒?
(五)指导写字
1、出示书写的4个生字,指名读一读,组词。
2、仔细观察,说说有什么发现?
3、老师范写,学生跟写,并评议。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重点
1.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
2.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史
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4.把握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
教学难点
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过程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历经朝朝代代,至今仍以她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闪耀着不灭的光芒,语文教案-蜀道难。
一、关于唐诗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评述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二、关于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三、关于《蜀道难》
在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给学生2—3分钟速读一遍课文,之后找一名同学范读,订正字音,断句。
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提问:这句话在三段中分别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
明确:不是,意义上是有区别的。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及开辟历史,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讲了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蜀道难》。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过。山路纤曲,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上扪星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二段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作者借“悲鸟”和“子规”来渲染途中的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千里孤身之感。
第二层(“连峰去天不盈尺……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作者极写蜀道的`险恶。想象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聋的“飞端瀑流”之间,惊心动魄。最后用“其险也如此”劝阻历险者慎入蜀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三次出现在第3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中战祸之烈。第一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既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则必为兵家必争之地,蜀中易生军事叛乱,景象残酷,惨不忍睹。
学生熟读,背诵。
提问:我们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绝非简单地重复,那么连续出现三次,是何用意呢?
明确: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
提问:李白的想象上天入地,搜古寻今,这种惊人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相结合,营造出震撼人心的气氛和奇险壮观的景象。那么李白此诗只是为了写景吗?
明确:明人胡震亨说“言其险,更著其戒”,诗人的用意其实在此。
学生体会全文,诵读全诗。
《蜀道难》主题思想探源
研究方法:
(1)分小组探究,然后综合。
(2)查阅资料,整理不同说法。
(3)小组讨论,确定比较合适的观点。
(4)上网查询,多方求证。
参读书目:
(1)《唐诗别裁》。
(2)《唐宋诗醇》,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3)《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1998年第24期。
(4)顾炎武《日知录》。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把握文章,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理解语言中包含的哲理。
3、理解本文题材特点,侧重议论的表达方式,学习反问修辞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常常说:人定胜天征服自然,课文的作者却主张敬畏自然(板书课题),对大自然要又敬重,又畏惧,这是两种对立的观点,你站在哪一边?且看课文为什么主张敬畏自然而嘲笑征服自然呢?
二、学习字词
蓬(péng)蒿(hāo) 咫(zhǐ)尺(chǐ) 狼(láng)藉(jí) 呐(nà)喊(hǎn) 相(xiāng)形(xíng)见(jiàn)绌(chù) 精(jīng)巧(qiǎo)绝(jué)伦(lún) 美(měi)味(wèi)佳(jiā)肴(yáo) 鲲(kūn)鹏(péng) 混(hùn)淆(xiáo)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呐喊:乱七八糟
自不量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
相形见绌: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不如。
精巧绝伦:精细巧妙,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不可思议:无法想象,难于理解
三、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
思考:1、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的论述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二)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
规范:作者的观点 P89最后一段
3、归纳本文行文的特色:
(1)总的概括与具体的展开相结合
(2)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
(3)议论性的散文,主要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性的,有论点、论据、论证,但显著的`特色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和感情色彩。
四、问题探究
(一)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1、敬重意味着应该怎样对待自然?
2、畏惧是不是意味无所不为?
3、为什么应该畏惧自然?
4、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
(二)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类自己
讨论
(三)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究竟存不存在?这个智慧这个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都是拟人的手法
作者说: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的杰出的作品之一
这也是用拟人的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关系,宇宙智慧与人类智慧成为相对的两个概念,二者具有可比性。
五、作业
搜集资料(练习四)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提问练习一
二、结合富有哲理的语句,深入理解课文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浪迹斑斑的矿空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三、学习反问的修辞方法
1、什么是反问?
2、梵文的作用?
3、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表达效果的不同
(课后练习三)
四、作业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了解汉字的发展
1.学生观察,感受汉字的构图与形体美,了解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发展变化。
2.除了范字“宫”外,教师可以辅助介绍其他的有趣的汉字的演变:如“马”“休”等。
二、词语超市
1.学生自读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
2.汇报交流:每个词语中前两个词互为反义词。
3.借助词典释难词。
4.读一读、记一记这些词语。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由反义词组成的词语?
三、名诗名句
1.自由读一读课本上的名诗名句,你读懂了什么?(它们都与雪有关)
2.交流讨论。
教师点拨引导:认识诗中的比喻夸张等手法。
3.背一背这些诗句。
4.积累更多的与雪有关的诗句。
四、写字板
1.学生发现写字板中六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写的时候应该重点留意的笔画。
2.学生汇报发现所得。
3.学生写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互评写字情况。
五、阅读欣赏:《麻雀》
1.学生自学短文,了解短文的内容。
2.学生通过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式了解难字词的意思。
3.学生交流阅读体验。
文章通过一个动物之间的故事表达了一种普通而超越的情感——对爱的崇敬。
4.学生再读谈自己对文中麻雀的看法,并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
5.写一写自己最深的感触。
6.完成词语库的积累。
7.拓展阅读:《最美的名字——秦沫沫》《唐山大地震中的母与子》《血色母爱》
第二课时
一、提前布置
1.学生准备:通过各种媒体搜集广告。
2.教师准备:布置教室环境,营造广告氛围。
二、读广告
1.谈话导入。
2.自由练习读广告。
明确读广告要注意的几点:
(1)这则广告推销的是什么产品,这种产品的品牌是什么。
(2)跟同类产品比较,这种产品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优点。
(3)这种产品销售的地点或联系电话。
(4)分辨广告内容是否真实可靠。
3.小组内读广告。
4.推选代表在班级读广告。
(允许同学提问或评价)
5.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一、明确习作要求
1.从你搜集的`广告中任选一个,按照读广告应注意的要点写出来。
2.鼓励有创意的写法。
二、学生习作
教师巡视学生习作情况,随时评价,并及时指导学困难学生的习作。
第四课时
一、引导学生自评
将你的习作读一读,重点修改不通顺的句子、标点符号,还可以增减一些内容,对文章进行润色。
二、引导学生互评
同桌之间或者好朋友之间交换习作,互相评价。
互评重点:发现对方习作的优点;帮他提建议,如错别字、内容方面等。
三、教师点评
1.教师评介本次习作的整体情况。
2.教师以两三篇不同程度的习作做范本,引导学生共同点评,教师作引导讲评。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知识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具、学具
教具:自制CAI光盘,课文放大彩图,生字卡片,画有小鱼、荷叶、东南西北图案的头饰。 学具: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利用CAI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们采莲和水中鱼儿戏游的情景。(学生一边看画面、听音乐,一边想象)
小朋友,看了刚才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美吗?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书课题。学生借助拼音齐读课题两遍。
教师讲解:江南就是我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3.检查自读情况。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抽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画出生字,教师抽查。
4.教师范读、领读。
三、学习生字
1. 指名分句朗读,结合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江、可、采;第二句:叶、何;第三句:鱼、戏、间。
2.学生拿出生字卡自读,教师相机正音。
注意“江”、“间”的读音一个是后鼻音,一个是前鼻音。“采”的读音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可”和“何”韵母相同,“叶”和“鱼”的读音是自成音节。
3.检查识字情况。先打乱顺序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抽读,开火车读,齐读;再朗读包含这些生字的句子。
4.指导写字:可、江、采、鱼。
(1)记住字形。
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识记生字。可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笔画和熟字来分析记忆字形。 “可”:有五笔。扩词:可爱、可口、可以。
“江”:三点水加“ 工”。江与水有关,所以有三点水。口头组词:江水、江边、江上、长江、江岸。
“采”:上下结构,采要用手,注意上面是一个爪字头。口头组词:采花??
“鱼”:下边的一横是“鱼”的尾巴,利用展示。口头组词:鱼儿、鱼尾巴??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5)生练习写生字后师点评。
四、精读课文
1. 学习诗的一、二行。
(1)指名朗读诗的一、二行。
(2)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荷叶。荷花长得怎样。“何”:表示感叹,惊讶;“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非常可爱。
(3)指导反复朗读,展开联想,从这两行诗中你知道了什么?从中感受荷叶茂盛鲜亮、非常可爱的样子。
2.学习诗的后五行。
(1)指明朗读诗的后五行。
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叶、荷花、莲蓬之外,还有什么?(鱼儿)鱼儿在干什么?(游水嬉戏)
(2)鱼儿在莲叶间是怎样游动的?哪些地方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
指导反复朗读:“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
展示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的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感受鱼儿的快乐和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并让学生动手画出方位图。这里的东南西北是指荷叶的四周。 展开想象:鱼儿在莲叶间游玩,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桌互相描述鱼儿在莲叶间游玩的欢快情景。
教师揭示:鱼儿在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又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了北面。五个“戏”字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东、南、西、北”则写出了鱼儿在水间自由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问:小朋友,当你看到鱼儿那样欢快,你心情怎么样呢?
怀着高兴的心情朗读鱼儿戏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顿。
五、背诵课文
1.尝试背诵。(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练习背诵课文。)
2.抽生背诵,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背诵课文。(看图记、根据重点字词记、想象记)
六、戴上头饰表演鱼儿在荷叶中戏游的欢乐情景
4个同学戴着东、南、西、北的头饰扮演东、南、西、北,3个同学戴着小鱼的头饰扮演小鱼,6个同学戴着荷叶的头饰扮演荷叶,边背诵边表演。
七、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们以后要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体会到了阅读古诗的乐趣,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多阅读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
2、品味语言
3、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了解作者 高建群
二、初读文本
积累字词 垭口 胭脂 诞语 泥淖 黯淡 罗布泊 混沌 物什 雾霭 攫来
再次把字词还原到课文中通读全文
三、速读课文
1、文中共写了什么地方的几次落日?(两次:定西高原、罗布淖尔平原)
2、给文章划分层次 (总——分)
四、再读课文 品味语言
1、从文中标出你喜欢的语句并大声朗读,品出其中的美感来,
按句式“我喜欢、、、、、、(句、段),因为、、、、、、、”
学生A、B、C、D回答,展示思考成果,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
2、在作者眼里两次落日分别有着怎样的美......
第一次:柔和 美丽 安谧 奇异的'美 (柔美)
第二次:庄严 神圣 具有悲剧之美 (壮美)
3、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第一段中的 :惊骇 雄伟 震撼
五、学以致用
展示“绿叶上的露珠”图片,从颜色、形状等方面来描述它,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教学总结】
高建群的《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描写大漠落日的庄严、神圣和悲剧感;文本中很多材料的出现,不只增加了“日落”的人文、历史内涵,作者以“日落”的描写为载体,主要要表达的是对“大西北”积蓄的人文历史的思考,这才是作者几番强调的“世间有大美!”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
②体味文中美词佳句,试分析作用;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文章内容,并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阅读文章,概述文章内容
教学流程
课文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出示课题:
绿色蝈蝈
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学生交流有关蝈蝈的文章与图片,学生整体了解感知蝈蝈;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a、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b、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以上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
蝈蝈的外形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出示板书:
绿色蝈蝈法布尔
(科学小品文)
绿色特征:漂亮、嫩绿、苗条、匀称拟人
蝈生动
蝈习性:叫声—柔和,捕蝉—为食
拓展延伸:
认真进行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一种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用自己最喜欢的文字展示出来。
课后反思
《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在课堂中,学生设疑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今后要继续保持着一个环节。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别、到、那、都、吓、叫”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冷静、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发明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
1、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1)爬出来的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当时的'情况怎样?(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
二、揭题释题。
1、板书课题,读题。(1)知道“司马”是复姓。(2)识记司,组词。
2、简介司马光。(学生或教师)
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识记生字。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推荐,全班反馈。(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考虑问题(1)(2)
4、小组讨论推荐读懂的问题。
四、再读感悟。
1、学习1~3段,解决问题(1)。
(1)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和这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理解:不小心。
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
(3)朗读指导。
2、学习4~6段,解决问题(2)
(1)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小朋友的表示,板书:哭喊叫找
小组讨论这些小朋友当时是怎么想的?
(2)讨论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划出司马光的动作。理解:使劲砸。
(3)质疑释疑。(针对课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教师引导)
4、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
5、朗读指导。
五、学会背诵技巧。
教师引导,让学生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六、指导书写。注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七、拓展训练。
假如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要求:大胆想象。
八、作业安排。
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九、板书设计
20 司马光
都慌了
掉进缸里 别的小朋友—————叫 喊 跑 找
没慌
司马光———————拿砸(几下子) 得救了
(遇事不慌机智勇敢)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绝招》教案03-31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教案【精选】07-25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07-26
语文乐园教案06-08
语文教案(精选)07-30
《语文园地八》语文教案03-08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4-03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