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加减法教案

时间:2023-08-03 17:25:47 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加减法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加减法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加减法教案

数学加减法教案1

  教学内容:P105——106

  教学目标:

  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司机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圣诞节到了,妈妈为丁丁烤制了一个大蛋糕丁丁非常高兴。丁丁急着要吃蛋糕,妈妈说:"今天一定要给你蛋糕吃,不过要先回答出妈妈问题。"丁丁说:"没问题!"妈妈把大蛋糕切成了8块,其中的 2块抹上了草莓酱,3块抹上了巧克力,问丁丁:"两次抹酱的蛋糕一共有多少块 ""5块!"丁丁快速地说。"你能计算出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吗 "这个问题可把丁丁难住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丁丁吗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过程

  1,简单的分数加法

  问:求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谈话:等于多少呢 同学们可以借助手中的长方形纸片,先把它的2/8涂上红色,再把它的3/8涂上绿色,仔细观察,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自己算一算。

  学生独立操作,思考,探究。

  组内讨论,交流想法。

  评讲: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

  小结:观察算式,计算时分母变了没有 为什么没变

  2,简单的分数减法

  问:观察你们涂好的`长方形的红色部分和绿色部分,你能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 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结果。

  组内交流算法。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想想做做1

  出示题目,指名说出题意。让学生一起列式并算出结果。

  2,想想做做2

  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校正,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3,想想做做3

  独立读题完成,指名说出题意。

  集体订正。

  4,想想做做4

  指名说出题意。

  在小组内一人提出问题,其他人共同解答。

  5,挑卡片组成加法算式。

  四,拓展延伸

  P106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去填一填,再比一比,然后组织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不必揭示分数基本性质的名称及其抽象的内容。)

  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两课时)

数学加减法教案2

  一、捆小棒

  通过自己捆小棒来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以及边拨边说等环节来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并通过对口令和快速拨数等活动来进一步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通过填写和读尺子上的数以及引导学生提问等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11~20各数这一环节,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搭积木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采用多种表示数的方法(如:图形、小木棒等),让学生任意选择,以达到理解和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为目的,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教学中以联系生活实际入手,结合学过的知识,学以至用,把数学知识中数学问题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以及发展数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有几瓶牛奶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并在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探索、猜测验证的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与他人进行积极有效的合作交流。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应表现为:创设情境——建立模型(探索交流)——解释应用。本节课通过创设小动物采摘水果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适时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理解凑十法的意义,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后,创设了购买肯德基食品的生活情境,学生通过自己选套餐的数学游戏活动,实践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习惯。从而达到使学生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目的。

  四、有几棵树

  本节课创设了故事情境,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了多种算法,并知道哪种算法最简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教学中应注意练习的形式应多样化,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五、买铅笔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本课通过创设“过生日”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老师巧妙地设疑,把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数学中的加减法,帮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2、体现算法多样化。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民主自由,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大胆思维,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课堂气愤宽松、活跃。在计算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培养了创新思维。

  六、跳伞表演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获取学习资源。

  入课时,通过观察空中飞行表演,让学生大胆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现实问题,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同时用事实印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2、探索解答策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节课在解决11减几的问题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平台,准备了图片、小棒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宽泛的学习材料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画一画、摆一摆以及逻辑推理,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注重整理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通过让学生整理11减几的算式,并讨论从中发现了什么。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4、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设计一节课时,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实践证明:情境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注重情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课伊始,以精彩的飞行表演入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结尾,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使学生兴趣浓厚,乐于探究。

  七、美丽的田园

  数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这点,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在联系生活、理解数学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寻找数学问题,不断求异创新,不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一入课时,我就鼓励孩子去发现、解决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光看一张图提问题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更何况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在一起,因此,我将一张图变成了动画,由智慧老人前后贯穿,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乐意接受这种形式的教学,往往通过小动物的言语几多媒体的运用给学生一个推动力,吸引他的目光,同时也抓住学生乐于追求刺激,勇于挑战的心理,能让每个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一点走神的机会都不给他。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这堂课充满神秘感,接下来的学习会是非常有意思的。

数学加减法教案3

  设计背景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

  熟练10以内的加减法。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1+5+3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数学加减法教案4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导语:同学们,在小学阶段计算能力对数学学习非常重要!看,老师带来两组算式。

  (想一想:算式中有那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电脑演示】

  第一组:5+7-3 10-5+2

  学生回答后。小结:看来这两个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我们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电脑出示:左 右过渡,睁大你们的小眼睛,来看看这第二组算式该怎样算呢?

  第二组:1245 235

  出示,学生回答后。小结:看来这两个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我们也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总结:看来同学们对这种类型的计算掌握得真不错!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我们就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过渡: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算式。

  3、出示:5+32 54 -15

  师问:这两个算式中还能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呢?(生答)

  师结:看来同学们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类型的混合运算。板书,揭题:混合运算

  二、新授

  1、师语言描述:小军和小晴星期天到文具店购买文具。期中小军买了两样东西(电脑出示:笔记本的单价和书包的单价)下面就请小朋友来帮他算一算:

  出示问题: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齐读】

  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来吗?试试看,(生做,师巡视)

  2、交流明理,明确顺序。

  (1)生说师板书:

  A、分步35=15(元) 这一步算的是什么?(生答)你们同意吗?

  15+20=35(元) 这一步算的是什么?师:回答的真不错!

  B、还可以怎样列式?生答师板书综合算式:35+20(这位小朋友真聪明把两个分步算式并成了一个综合算式)

  师:同学们,大家一起来看,这里面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该怎么算呢?

  生答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算?生答。

  师总结:先算乘是因为先要求出3个笔记本的价钱

  3、书写格式指导。

  师:同学们,这种算式我们采用递等式的方法进行计算。

  板书: 35+20

  =15+20

  =35(元)

  边板演边说:从第2行开始等号写在算式的左面,把35的结果写下来,没有算的移下来;算完了吗?再写一个等号和上面对齐,算出结果。

  4、同学们再看老师这里的一个算式?板书:20+35 也能求出一共的价钱?生答师问:先算什么?为什么?先在等号后写下15,这样行吗?(不行)对不行,要把20先写下来。

  5、师:一起来看这两个算式,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对,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运算的时候,不管乘在前还是乘在后,我们都是先算乘,再算加。(板书:先乘后加)

  三、过渡:小军的同学小晴也买了一些文具?(出示问题,齐读)小晴买了7本笔记本,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钱?

  1、你会用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题吗?试试看(会,生列算式)

  2、交流,板书。 在这个算式中先算什么?(画)为什么?(生算)一人板演。

  3、小结:刚才是乘和加的混合运算,现在呢?乘法和减法先算什么呢?

  板书:先乘后减

  4、总结:今天我们所学的混合运算有乘法加,也有乘减,都是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相机板书(乘加,乘减,先乘后加减)

  四、回顾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刚才的两题,能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生答)

  5+32 54 -15

  五、练习:

  过渡: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行不行?混合运算中只有加减法怎么算?只有乘除法呢?乘加呢?乘减呢?(生答)你们想不想来个闯关游戏?

  1、看清算式,说运算顺序。

  30+32= 25-52=

  30+3-2= 2552 = 看来第一关难不到聪明的你们!

  2、改一改

  3、算一算计算(练格式)

  【分组练习】

  233+50

  166-9

  38+415

  65-511

  4、用一用 应用题(3个问题)星期天,老师到超市买了一些食品,(出示情境图)请你帮老师算一算?

  (1)买3个面包和1盒饼干,应付多少元?

  (2)买4袋巧克力,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付出的钱-4袋巧克力的钱=应找回的钱

数学加减法教案5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加强计算。

  2、培养合作交流的学习,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比一比,谁最快打开金锁链

  2、在正确的计算结果下面打

  6 3 4 3 5 9 6 6 3 4 0 4 8 6 9 2 3 9-1 8 2 + 4 7 1-2 8 2-1 8 6-5 7 8 + 5 7 15 5 2 8 3 0 8 4 5 3 1 8 2 9 1 8 0 0

  小组讨论,每道错题错的`原因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

  3、选择。在正确答案的格里涂上黄色。

  563+528= 696+241= 70+260=

  991 □ 837 □ 330 □

  1081 □ 937 □ 230 □

  1091 □ 1037 □ 267 □

  师: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看看谁能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教科书30页第6题。

  小精灵说:再开船时客轮上有多少人?你能帮助小精灵解决问题吗?

  2、教科书31页第8题。

  小精灵说:用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还剩多少钱?每个小组提出三个问题,并计算。

  三、全课总结

  1、小结:通过这节练习课你知道了什么?

  2、作业:

  (1)第29页:3、4题。

  (2)第30页:5、7题。

  3、回家对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

数学加减法教案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80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感受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体会到数学的内在联系。

  3、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脑筋急转弯”的游戏。

  1、有一个人,他是你父母生的,但他却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谁呀?

  2、1+1等于多少?(让学生随意展开想象,说一说)

  有学生可能说:1+1等于11或1.1,譬如:1元+1角=11角或1.1元。

  追问:为什么不等于2元或2角?引导学生说出: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二、情景导入

  “五一”小长假来临,老师想外去交游,出示去桐溪水库的的情景图。

  1、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

  乘公共汽车 小时

  乘摩托车 小时

  桐溪水库

  步行 小时

  车站

  家

  乘三轮车 小时

  预设: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迅速选择一种算出时间

  口答: +

  3、比较五道算式,引出课题,并板书。

  三、探究新知

  1、尝试练习 +

  (1)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

  (2)展示不同的算法.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有:

  ①直观感知结果是 。

  ② + =

  ③ + =0.25+0.5=0.75

  ④画图

  ⑤ + = ……

  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算法,随机渗透转化的、估算的。

  (3)阐述算理,判别正误。

  ①直观感知结果

  ②动手探究为什么得 ,结果是怎么得出的。(动手实践小组合作);

  (4)理解算理。

  数形结合从分数的意义来理解计算的结果。(课件演示)

  探索计算的过程,理解先通分,再计算的道理。(生报,师扳书计算过程,并随机问为什么要把 变成 )

  2、突出转化的应用:计算 + 时,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其实对于这些方法,尽管大家的思维角度不同,但是面对新的问题基本想法是相同的,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生反思)都是通过转化,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3、体验优化计算方法:(选用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 - -

  (1)选择方法计算。

  (2)说方法选择的理由。

  (3)谈解题感受,优化方法。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A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B提示计算时的注意点。

数学加减法教案7

  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第45~46页及练习七第4~8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

  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背诵6、7的组成及分解

  二、新课引入

  1.教师谈话。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大家会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6和7减几的减法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2.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三、学习新知识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图片,左边4个梨,右边两个梨

  师:同学们,老师把一些梨的图贴到了黑板上,你们看看,老师是怎样摆这些梨的?

  生:左边摆四个,右边摆两个。

  师:那么一共有几个梨呢?怎样列式?

  生:一共有六个,4+2=6

  师: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生:4表示左边4个梨,2表示右边2个梨,6表示一共有6个梨。

  师:4+2表示用左边的梨加上右边的梨,也就是从左边加到右边,我们得出了算式4+2=6,那么如果我们从右边加到左边呢?该怎么列式?

  生:2+4=6

  比较:看的是同一副图,为什么却能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呢?(先让学生自由讨论)

  总结:虽然看的是同一副图,但是由于看的方向不一样,梨的排列顺序不一样,从左往右看,梨的排列是4和2,从右往左看,排列顺序是2和4,现在请同学齐读两个算式。

  师:这两个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生:等号后面的数都一样。不同的地方是,2和4的位置调换了。

  总结:从这副图,我们知道了,一副图可以列两个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了位置,得数不变。、

  师:为什么4+2=6,你能从组成里想想吗?

  生:因为4和2组成6,所以4+2=6

  师:你能从6的其他组成里,列出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吗?得数是7的呢?

  (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7的组成,自己列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培养了孩子自主探究的能力)

  2、根据一副图列两道减法算式

  出示6个苹果,左边1个,右边5个,中间画一条虚线

  师:同学们注意观察一下,这副图和刚才那副图有什么区别?

  生:中间多了一条虚线。

  师: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你们看看,这条虚线把苹果分成了哪两部分?

  生:左边一个,右边5个。

  师:(用手遮住左边的1个)现在老师遮住左边的'一个苹果,也就是要去掉一个,去掉,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减法?

  师:回答正确,同学们记住,做减法时,一定要拿总数去减。这里的总数是6,所以要用6去减,去掉几个就是减几。现在我去掉左边的一个,怎么列式?

  生:6-1=5

  (板书:6-1=5)

  师:刚才老师是去掉左边的一个苹果,如果我现在去掉右边的五个苹果呢?怎样列式?

  生:6-5=1

  师:回答得真棒。同学们,我们计算6-5和6-1时,怎么想比较快?

  生:6可以分成5和1,6-5=1,6-1=5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能根据6的其他分解,列出其他的减法吗?根据7的分解呢?你能列出吗?

  三、巩固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左边画3颗星星,右边画四颗星星,先请学生根据图意列两道加法算式,再在中间画一条虚线,请学生列两道减法算式。之后小组交流,请小组派代表起来说结果。

  小结:同学们,我们学习了6和7的加减法,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根据一副图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今天,我们又掌握了新知识。

数学加减法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培养幼儿能自编应用题的能力和分析为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4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学会自编4的加减法口头应用题。

  活动准备

  篮球4个、篮球筐一个、钓鱼竿、卡片、小筐等,幻灯机。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运球(复习4的加减法)

  1.幼儿分成两组,四个球用两个筐运,看每个筐装几个球,复习4的组成。

  2.师幼齐读:444

  ^^^

  312213

  二、小小篮球赛

  1.师说话引发幼儿兴趣:刚才的运球游戏小朋友们表现的很棒,你们是那么聪明,大家合作的那么好,老师真高兴!现在老师宣布一个让小朋友们更高兴的事,今天我们班要举行一个篮球比赛,希望大家积极参加。

  2.幼儿积极报名,老师把幼儿分成四人一组。

  3.老师当裁判,哨声响起,幼儿进行投篮比赛,台下的小观众加油助威。

  4.算一算每组投了多少球,列出4的加减法算式,教师相应板书。

  1+3=43+1=42+2=4

  4-1=34-3=14-2=2

  5.给获胜队发奖章一枚,大家为他们鼓掌。

  6.齐读加减法算式。

  三、看动画编应用题

  教师播放幻灯片,请幼儿看动画编应用题。教师引导幼儿分析应用题,口头列式解答。

  四、游戏:小猫钓鱼

  1.师:猫妈妈领着小猫们来到河边钓鱼,它们钓到了几条鱼呢?

  2.老师和小朋友们戴着头饰,坐到讲台边用鱼竿钓鱼,算出每条鱼上的算式题。巩固4以内加减法。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教师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在互相启迪、互动互学中促进幼儿不断思考,不断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其“善”学。幼儿的兴趣被引发了,他们都争抢着参加各种游戏,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让幼儿通过实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师也积极地参与活动中去,师幼配合得很好,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通顺、流畅。“热闹”而不“杂乱”,当时听课的教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赞叹这次活动很成功。

数学加减法教案9

  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的游戏中,列出5的加法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继续巩固理解“+”“=”符号的含义。

  3、进一步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得出另一道算式。

  4、在探索数学活动中,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智慧树三棵;智慧果人手一份; 4以内加减法试题人手一个;座位票人手一张。

  2、磁带《去郊游》一盒、人手一支记录笔。

  3、红果果、绿泡泡的照片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4以内的加减法

  1、师扮红果果,与幼儿互打招呼。

  师:小朋友,今天红果果带你们到智慧树乐园去做游戏,好吗?(教师发座位票)快拿好手中的座位票,出发吧!(放音乐《去郊游》出发)

  2、师与幼儿边做动作边进入智慧树乐园。来到了智慧树乐园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

  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前做游戏,欢乐多又多。师: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智慧树乐园,我是红果果。

  3、师:小朋友,快看,智慧树乐园的'椅子和我们幼儿园的椅子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发现椅子上有算式题)

  师示范找座位,插入座位票,幼儿自己对号入座。

  二、对暗号游戏──复习5的组成

  1、师:很多小朋友告诉红果果,说你们特别喜欢智慧树中的“心灵手巧”这个节目,今天,红果果就带你们到“巧巧手”去做客,好吗?(好)哎呀!通往“心灵手巧”演播厅的门关着,怎么办呢?这里有个说明:进入须知:请对上暗号方可进入!暗号是什么呢?红果果说一个数,你们说一个数,老师和小朋友说的这两个数合起来必须是卡片上的数字(2.3.4.5)(教师可以采用按喇叭声对数小朋友接的喇叭声数合起来是卡片上的数等多种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进入了:小朋友真聪明所有的安号都对上了那我们就进去吧!

  2、师幼齐玩对密码的游戏。

  三、学习5的加法

  1、幼儿第一次操作

  (1)师打开门说: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心灵手巧”,我是红果果,今天,红果果要与小朋友一起来玩看图列式的游戏,好吗?

  (2)出示一棵智慧树。

  智慧树上有一个大大的智慧果,指挥果上有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出示花园场景图:你看到了什么?

  ①教师根据图意口报应用题:花园里真漂亮,飞来了一只蝴蝶后来又飞来了四只蝴蝶,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教师根据图意逐一出示图案)

  我们可以用算式来表示:1+4=5

  ②出示“+”“=”符号并理解含义。

  “+”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的意思;“=”表示一共有多少的意思。

  ③幼儿学念算式:1+4=5

  小朋友,这个算式里还藏了个秘密,我们能根据1+4=5这个算式写出它的朋友题吗?我们连起来把这两个算式读一边。

  小朋友真会动脑劲!我们来看第二幅图画。(出示小鸡吃米的图):谁来把这副图意说一说(方法同上):谁来把算式列出来(指名幼儿上来列式)其他的幼儿在下面做一做。

  ④红果果小结:小朋友都很聪明做的很对!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5,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4道算式就是5的加法算式。我们连起来读一遍。

  小结:大1班的小朋友真是一群心灵手巧的小朋友红果果我呀真是太喜欢你们了!下面我们要进入下一个节目“咕咚信箱”的环节了。让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咕咚信箱里有哪些信呢?

  2、幼儿第二次操作

  (1)红果果模仿读信:这是常熟的一位小朋友写给我们大一班小朋友的信:“大一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呀出个题目考考你们:先请一个小朋友来根据我的图意遍一道应用题,再请大家列出算式好吗?”(可指名1-2名幼儿读一读新年的内容)大家都听明白了吗?那请一个上来列出算式,还要写出他的好朋友题,其他的小朋友在你的智慧果上写出算式,写完后可以给客人老师看一看对不对!

  (2)出示第二封来信,方法同上。

  (3)展示评价幼儿作业

  (4)最后请大家把你的智慧果送到这棵智慧树上去。

  小结:我们今天学回了5的加法和编运用题真棒!我们为自己防个鞭炮庆祝一下吧:“平平啪!”

  过渡:小朋友,你们做的智慧树真是太有创意了,我真是太喜欢了,能送给我吗?(能)我想,绿泡泡见了,肯定会非常羡慕,下次,我们再做棵不一样的智慧树送给绿泡泡!好吗

  三、内化迁移──游戏:送礼物

  1、红果果:小朋友,谢谢你们送给我们礼物,不过,红果果也有礼物要送给小朋友,你们看红果果给小朋友准备了什么礼物,喜欢吗?(喜欢)请小朋友拿出刚才的座位票,看看上面是数字几,找一个和你合起来是5的朋友,找到后和你的朋友一起到红果果这里来领礼物。

  2、幼儿领礼物。

  3、活动结束,幼儿带着礼物到外面去找小咕咚。

数学加减法教案10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运算,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计算,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进行运算,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计算,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复习引新

  二、教学新课

  三、课堂

  四、作业

  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8÷2+9÷318÷(12-3)

  2、将上题中的.数据改为分数,问运算顺序怎样?

  3、问:分数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是否一样?

  1、出示例1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一人上黑板,集体说解题顺序。

  2、组织练习

  做“练一练”第1题

  3、教学例2

  出示例2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口答、老师边板书边提问。

  指出:这道题在把除法改为乘法后,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所以我们在混合运算时,每一步计算时,都要注意观察算式的特点,能用简便算法的一般用简便算法。

  4、组织练习

  做“练一练”第2题

  问:应用了什么定律,要怎样计算?

  指出:在除法转化成乘法后,要注意有一些题可以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这节课学习了分数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谁来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怎样?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练习十一第1~3题的第一行,第4、5题

  课后感受

  本节课的重点放在简便运算上,基本上同学们还是掌握的不错。

数学加减法教案11

  教学目标

  (1)在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式题。

  (3)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熟练地计算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式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训练

  1、口算。(直接指名口答)

  1/3+1/32/5+1/53/7+4/72/11+5/116/7-5/73/4-1/4

  5/9-1/97/12-1/27/8+1/82/3-1/39/10-3/105/6+1/6

  2、以上面题中的算式为例说说算理和计算方法。

  2/11+5/11表示()个1/11加上()个1/11,一共是()个1/11,就是()。

  5/9-1/9表示()个1/9减去()个1/9,还剩下()个1/9,就是()。

  3/7+4/7表示3个()加上4个(),一共是7个(),就是()。

  9/10-3/10表示9个()减去3个(),还有6个(),就是()。

  二、设疑引入,探究新知

  1、设疑:我们已经理解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也已掌握了计算方法,假如我们再增加一个数的`话,你会计算吗?我们在刚才的口算题中任选一题增加一个分母原来分数相同的分数编成连加或连减,并试着算算看。

  2、学生编题,尝试计算。

  (1)学生任选题目尝试编题计算。

  (2)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教师要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

  一是逐个计算;

  二是同时计算。

  (3)反馈典型题目,指名扮演,并说说算理和方法。

  (4)师生共同商定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备 注

  3、练习:13/15+4/15+7/158/11-3/11-5/11

  (2)讨论:分子是0的分数应等于多少?

  4、: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算理和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1/6+2/6+3/69/10+3/10+7/10

  16/17-5/17-11/177/8-3/8-1/8

  (1)学生独立计算;

  (2)说说算理和计算方法,议议对结果的处理。

  2、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用手势表示)

  (1)5/9+2/9+8/9=15/27=5/9..............................()

  (2)17/20+11/20+7/20=35/20=7/4........................()

  (3)13/14-3/14-5/14=21/14=3/2=11/2.....................()

  (4)4/5-1/5-3/5=0/5..........................................()

  3、在()中填上适当的数。(可适当扩展,看谁填的多)

  4/()+5/()+1/()=1()/15-()/15-()/15=0

  ()/8+()/8-()/8=0()/9-()/9+()9=1

  四、课堂

  1、学生先同桌互说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指名反馈。

  要点:(1)同分母分数廉连加、连减的方法。

  (2)对结果处理的一般要求。

  五、课堂作业

  1、口算。

  2/3+2/3+2/313/15+7/15+1/1523/30-7/30-11/3011/12-8/12-1/12

  2、应用练习。(注意单位名数的处理)

  (1)小珍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5/16,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16,第三天看了全书的7/16。三天公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2)食堂三天烧煤8/9吨,第一、第二两天,每天各烧煤3/9吨,第三天烧煤多少吨?

  3、《作业本》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较易掌握这一内容。问题是:一部分学生往往没有把计算结果化简或化成带分数。

数学加减法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理解8的组成。

  2、通过操作、实践、启发幼儿看图口述8的加、减法。

  3、培养幼儿的思维、动手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8的组成以及8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

  数字卡、硬纸片、挂图、8的加减法算式卡、宝藏。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从1数到7。

  ﹙2﹚6和7的组成及加减法。

  二、新课

  1、看图启发幼儿在“7”的基础上发现“8”的形成。

  给“7”添“1”是8,8里面有8个“1”。

  2、教师利用游戏引导幼儿理解8的组成,并让幼儿观察游戏人数的变换来摆硬纸片。

  3、教师和幼儿玩“凑数”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熟练8的.组成。

  4、教师出示挂图示范口8的加减法应用题,让幼儿列出算式并学习看图口述8的加、减法应用题列算式。

  5、游戏“寻找宝藏”学习计算8的加、减法算式。

  (教师在藏宝的途中放着8的加减法算式,把全体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算对一题前进一步,哪组幼儿能最先算完找到宝藏,哪组获胜)。

  1+7=8 2+6=8 3+5=8 4+4=8 5+3=8 6+2=8 7+1=8 8+0=8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8-0=8

  6﹑活动延伸

  7、复习总结。

  教学反思

  对于一名刚刚从幼儿园来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过程又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所以我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案,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才是一节较成功的课。经过教学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学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呢?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

  使用游戏活动,一节课时间很长,孩子好动,长时间坐不住,课堂中我插了一些游戏,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比赛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幼儿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在小组中进行“夺标签”比赛,比一比谁做的有对又快,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加减法教案13

  教学内容:

  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知道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发现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提高运算技能。

  3、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结果并说说计算方法:

  2、最后一题你为什么直接不能得出结果?这节课讨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不同的分数单位相加减

  1、出示四色图

  (1)红色部份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蓝色部份呢?

  (2)这两部份共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你能列式吗?猜一猜:会是几分之几?

  (3)你能想方法验证吗?自身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验证一下到底是几分之几?

  (4)小组内交流:

  l 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结果的?

  l 他人是怎样算的?

  (5)全班汇报:

  l 折的思路(一起折一折:先折出1/2,画上红斜线,再折出1/9,展开在其中一份没有颜色的地方画上蓝斜线,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了几分之几?)

  l 画的思路(课件演示)

  l 计算:

  l 讨论:为什么不直接合并?(分数单位不同,不能合并)怎样解决?(想方法使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再合并)板书:异 (通分) 同

  2、讨论:红色部份比蓝色部份多几分之几?你能列式计算吗?算一算

  (1)同学计算

  (2)折纸验证

  3、小结:两个不同的分数单位相加减,不能直接计算,要先通分,再计算。(板书:通分)

  (二)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1、出示绿色部份,是几分之几?

  2、你能算出红色部份和绿色部份共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吗?先估计一下:是几分之几。

  3、独立计算并与同桌交流方法

  4、汇报:

  (1)是多少?与你的`估计一样吗?

  (2)怎样算的?你能验证吗?(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课件演示)

  (3)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

  (4)你有什么结论?(异分母分数相加,不能直接计算,要先通分,再计算)

  5、红色部份和绿色部份哪块大?大多少?你能列式计算吗?试一试

  6、你能自身写异分母分数加法、减法式题吗?各写一题

  7、汇报,选择两题计算

  8、总结法则: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拓展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2、用三个分数组成分数加减算式,可以写几个?请你写出来。

  3、计算这些算式的结果:

  4、填方框:

  +=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和是,有哪些填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疑问或新的见解?

数学加减法教案14

  教学要求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民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2.能够正确地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培养同学们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

  例1和例2的示意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答。

  ①什么是分数单位?

  ② 的分数单位是( ), 的分数单位是( ), 的分数单位是( )。

  ③ 是( )个 , 是5个( ),4个 是( )。

  使学生理解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然后教师引出新课,并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揭示课题

  1.教学分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1,请一名学生读题并说一说题意。

  问: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

  启发学生回答:要求一共用了几分之几,要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问谁能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数加法的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然后教师出示例1的示意图。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是几个几分之一, 是几个几分之一, 和 的分数单位各是什么?

  使学生说出: 是3个 , 是2个 ,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都是 。

  教师进一步提问:它们能直接相加吗?

  使学生理解,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3个 加2个 得5个 ,就是 。

  教师板书: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和计算的过程,然后学生齐读书上关于分数加法的意义。

  2.教学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在例1的右面出示例2,先指名读题,再让学生讨论:例1和例2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联系?(例1的'问题在例2里变成了一个已知条件,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在例2里变成了问题)

  问:我们在学习加法的各部分关系时,把例1的得数 叫做什么?(两个加数的和)把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 叫做什么?(一个加数)我们在例2中要求的是什么?(是另一个加数)那么我们知道了两个加数的和( )和其中的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谁能说一说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2图。(将例1图进行变化,已知和未知互换)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两个分数能直接相减吗?为什么?(只要分数单位相同就可以直接相减)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接着让学生在书上把题做完,并齐读书上分数减法的意义。

  3.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请同学们比较例1、例2的计算过程。

  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这两道例题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相加、减?(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

  ②在计算过程中什么不变?(分母不变)

  ③只要把什么相加、减?(只要把分子相加、减)

  ④谁能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学生齐读。

  (2)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并提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可以按照什么法则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

  检查学生计算情况并评讲板演。对计算结果没有约成最简分数或没有化成带分数的,教师强调,分数计算中得到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尝试练习。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4)小结。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得到的结果应该注意什么?

  三、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八的第1~4题。

数学加减法教案1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并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

  准备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1、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25+8=32,8+25=( ),32-8=( )32-25=( )

  2、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买东西的经历吗?

  生发表意见。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过购物的经历。和你们一样,小明也和妈妈一起去了商场,你们看看他们在商场里发生了什么事。(课件)

  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1:从图中我看到了小明妈妈买了一套135元的运动服和一双48元的运动鞋。

  生2:从图中我看到小明妈妈给了售货员200元。

  生3:要知道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应用加法计算。

  用屏幕显示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师:全班动手计算。

  板书:135+48=183(元)

  1 3 5

  + 4 8

  1 8 3

  师:结果出来了,那到底对不对呢?下面我们要来检验一下!你想用什么方法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

  三、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①学生自主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生2:我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生3:我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些方法?

  总结:加法的验算

  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四、试试身手:练习

  1、做一做:教科书第27页。(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数学加减法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02-23

大班数学教案9的加减法教案04-17

8的加减法大班数学教案03-20

大班数学学习8的加减法教案06-08

大班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含反思03-26

数学加减法教学反思02-09

大班加减法教案06-25

《小数加减法》教案01-30

3的加减法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