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大班教案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有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在家中受到的都是百分之百的关注和爱。一旦对他们稍有冷淡和不满足时,就会乱发脾气,做出各种破坏性的行为,来得到别人的注意和自我的发泄。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宽松,现在有很多年轻父母开始生第二胎了,部分孩子对于突然出现的弟弟妹妹表现出了讨厌、愤怒。因为家里所有人的爱原来属于自己,现在来了外来侵入者一起分享,而且因为年长的原因,爸爸妈妈总会要求自己让着弟弟妹妹,所以孩子总是感到委屈、嫉妒。为此我通过本次活动来帮助孩子正视这种嫉妒的感觉,引导他们用合适的方法去排解这种消极的情绪。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来看待问题。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嫉妒是每个人都有的情绪,要正视这种感觉,鼓励他们勇敢地把自己的想法向信任的人说出来。
2、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嫉妒的时候不要去伤害别人。嫉妒的情绪会渐渐减弱直至消失的。
活动重难点:说说自己嫉妒的事情,知道用合理的方式来排解这种情绪。
活动准备:
1、Ppt课件一个:熊宝宝、成人、教师嫉妒事件的图片五幅。熊宝宝排解嫉妒的图片6幅。
2、《咖啡猫》电影剪辑三段
活动过程:
一、用故事引出谈话主题知道什么样的情感叫嫉妒。(出示图片三幅)
(1)我们看今天熊宝宝怎么啦?为什么会这样难受、愤怒呢?在想什么?(根据画面请幼儿说说熊宝宝嫉妒的事情)
小结:原来熊宝宝是因为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喜欢的总是别人,自己得到的关心总是没有别人多而嫉妒别人呢?
(2) 看看还有哪些事情也让熊宝宝嫉妒了。(幼儿简单说说)
总结:让别人拥有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但自己没有的时候妒忌了,同样努力了但是别人总是比自己做得好时妒忌了。
【通过画面内容的描述和猜想,让孩子理解什么是嫉妒。知道嫉妒是时时刻刻都有可能会产生的。先从小熊入手借小熊的角色让孩子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意愿,再过渡到孩子的亲生经历这样不会让孩子觉得特别难为情,给予了一个倾诉的台阶。】
二、说说嫉妒的时候,知道每个人都有过嫉妒的时候。
1、说说自己嫉妒的时候。
教师引导:你有嫉妒别人的时候吗?说说你嫉妒过谁?因为什么事而嫉妒他?嫉妒时有什么感觉?心里是怎么想的?(鼓励孩子大胆地说出来,说出来了心理就会舒服一些的。)
小结:原来我们小朋友都有嫉妒的时候,嫉妒别人的时候心里总是生气的、刺刺的、热热的、讨厌的,虽然我们都不喜欢这种感觉,但是却会经常出现。
2、了解大人也有嫉妒的'时候。
教师引导:嫉妒不是只有小朋友才会的,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大人也有嫉妒别人的时候。(出示图片1、2)
(1)因为妈妈只给奶奶买了礼物所以爷爷看到很嫉妒,一脸的不高兴。(出示图片1)
(2) 老师自己因为其他老师上课得奖而嫉妒。(出示图片2)
3、除了人类会嫉妒,动物也会嫉妒。(看电影片段1加菲猫与小狗争宠)
教师引导:说说是谁嫉妒了?(因为加菲猫觉得自己得到主人的爱比以前少了所以嫉妒了。)
总结:所以嫉妒是每个人都有过的感觉,我们不要因为嫉妒过别人而觉得难为情、不愿承认。
【通过孩子的嫉妒——家庭中长辈的嫉妒——教师的嫉妒——动物的嫉妒地讲述、倾听、观看,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嫉妒是人人都有情绪。教师通过列举自己的事例让孩子感受到了平等与真心,更容易让孩子敞开心扉地倾诉。在倾诉中感受到吐之为快的情绪变化。在介绍的过程中结合了孩子的亲生经历、成人的图片资料、动物影像片段三种不同的方式,让孩子在新鲜感中步步入胜。让孩子愿意做一个情感的倾诉者和倾听者,从而达到在孩子愿意表达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和排解的目的。】
三、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对待使你嫉妒的人呢?(观看影片剪辑片段2、3)
1、讨论片段咖啡猫的行为是否可取。知道使坏会让自己更难受。
(1)观看电影片段2咖啡猫砸坏玩具和家具的片段后提问:我们看看咖啡猫嫉妒小狗以后会怎样对待身边的事物呢?结果会怎样?
小结:因为想发泄自己的愤怒而毁坏了身边的东西,会给大家带来麻烦引起别人的愤怒,结果让别人更讨厌自己。
(2)观看电影片段3咖啡猫把小狗关在门外,没有人愿意和咖啡猫做朋友的片段后提问:看看咖啡猫被主人赶到屋外,好心的小狗来安慰他了,结果咖啡猫是怎么对带小狗的?咖啡猫又会得到什么样的后果呢?
小结:原来在嫉妒的时候去伤害、报复、丢弃别人时,自己也会失去很多朋友,会更孤单的。
2、讨论怎样在自己嫉妒别人的时候获得快乐?
(1)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嫉妒的时候不去伤害别人,让自己也能开心起来呢?有哪些好方法?请你介绍一下。(结合孩子自己例举的事例进行疏导)
(2)看看小熊是怎样让自己在嫉妒的时候开心起来的。(出示图片)
(3)教师介绍自己在工作中排解嫉妒的方式。
总结: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找朋友玩、不去想它找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想一些开心的事情、把别人的好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等,都能让自己开心起来,也不会伤害别人。
【通过孩子的讨论的已有办法——图片中的拓展办法——教师自我调节的办法,让孩子知道嫉妒是不可怕的,有很多办法可以来调节和忘却。在讨厌、憎恨别人的时候多想想别人曾经给自己带来的欢乐,帮助孩子回忆、感受自己拥有的幸福与骄傲。环节上启到前后呼应的作用,在教育意义上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让孩子感受到一种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是多么重要,要学会换个角度看待问题。】
(4) 你们现在还嫉妒以前发生过的事情吗?
总结:事情总是会随着时间慢慢被忘记的,嫉妒的情绪也会过去的。多想想自己已经拥有的幸福,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勇敢的说出来告诉身边的人,得到别人的理解,就会越来越开心的。千万不能再嫉妒的时候去伤害别人。
【通过自己的经历从正面验证来再次证明嫉妒的情绪一定会过去,总是计较、怨恨肯定不会幸福的道理。】
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从理解什么叫嫉妒——知道嫉妒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如何排解嫉妒的情绪三方面进行。运用了故事、图片、电影片段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孩子由浅到深、由乐到思、由思到做。选用的教学元素贴近孩子的生活,是孩子的生活写照,所以每个环节都引发了孩子的共鸣。整个活动轻松而深刻,抓住和解决了嫉妒这个孩子容易产生、容易被大人忽视的情感矛盾,为孩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起到了引导作用。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有次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看到窗户上的蜂巢,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我们住的房子是平房、楼房,小动物们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呢?依据《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内容必须与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我设计了省编教材(大班)主题五中的一节语言活动《小松鼠造新房》。
教材分析:故事《小松鼠造新房》讲述的是小松鼠在设计、建造自己的房子的过程中细心观察、虚心学习、博采众长,做事认真、细心,但它忽略了只有适合自己的房子,才是最棒的房子。最后在山羊公公的帮助下,小松鼠认识到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终于造出了森林里最棒的房子。这个故事主要向孩子们介绍小动物房子的特点与它们生活习性的关系。让幼儿明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道理。针对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2、通过游戏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认知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动物房子的特点及与它们生活习性的关系。
2、明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小松鼠造新房的故事课件、(缝纫鸟、蚂蚁、蜜蜂、松鼠、鸟、燕子、寄居蟹)的房子课件、
2、正六边形若干、小松鼠手偶
活动重点:
了解小动物房子的特点及与它们生活习性的关系。
活动难点:
明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理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四面方方四面墙,里面有人也有床,一家全在里面住,早上关灯晚上亮。(房子)
二、房子的用途小结: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冬天不会冷。
三、欣赏故事《小松鼠造新房》,播放ppt师:我们人类有房子住,小动物有没有房子呢?他们又是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呢?让我们在故事里找答案吧。
1、听完故事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在造房子?
2)它们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2、详细了解动物的房子特点(播放ppt)
1)缝纫鸟是怎样造房子的?它们把房子造在了哪里?为什么要这样造?
小结:缝纫鸟造房的方式很独特,它们用唱的草先编出个窝的形状来,再把一些牛毛、羊毛铺在里面,洒上水用脚踩结实,这样的房子里面特别柔软,住着特别舒服,从外面看向一个灯笼或者葫芦。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它们把房子造在树枝上,是为了防止毒蛇的偷袭。
2)蚂蚁把房子造在了哪里?为什么要这样造?
小结:蚂蚁的房子是建在地下的,洞口很小,既能通风又能防止敌人入侵,里面却很宽敞,能储存很多事物。
3)蜜蜂是把房子造在了哪里?为什么要这样造?
小结:它们一般把房子建在大树上或者屋檐下,外形也像个灯笼,由多个正六边形的巢组成,这样的房子既节省材料又特别牢固。
4)小松鼠最后把房子造在了哪里?为什么要这样造?
小结:松鼠一般把房子建在松树杈上,这样方便它吃迟到新鲜的松子。有的小松鼠还会占用鸟类的巢或者找个树洞住在里面。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结:不要盲目的去学别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四、了解其他的动物房子
1、鸟窝:小鸟都会把窝建在高高的树上,它们用树枝搭成窝,再铺上柔软的`羽毛,这样既安全又利于飞翔。
2、燕子窝:它们一般用泥巴造窝,把窝建在住宅的屋檐下,这样能为它们遮风挡雨。
3、寄居蟹:常吃掉带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将壳占为己有,并随着身体的长大不断更换房子。
五、动手环节,设置情景帮助小松鼠解决难题小松鼠好朋友蜜蜂的房子被熊魔法师施了魔法,困在房子里出不来了,需要小朋友造出和图片上一样的蜂房才能解救小蜜蜂。
六、提出问题,结束活动请小朋友回家继续搜集小动物的房子。
活动延伸:
将搜集的动物和房子做成卡片放在区域里,供孩子配对、学习。
活动反思:
整节课我以房子为主线,展示了不同的动物有着自己独特的房子,通过课件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动手环节既锻炼了孩子的小手又培养了它们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最后再对幼儿提出更深的要求,让幼儿通过上网查资料不断的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整节课动静交替,适合打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上是我的课,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一个扶着一个后腰在平衡木、竹梯上较平稳地合作行走,锻炼腿部力量。
2.能积极与同伴协商,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平衡木、竹梯、垫子、沙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运动。一路纵队听信号走、跑交替→平衡木上、下交替踏步、行走梯子。
二、基本部分:在平衡木、竹梯上合作行走。
1 . 3人合作变蚂蚁。
(1)观察蚂蚁:蚂蚁有几条腿?(6条)蚂蚁是由头、胸、腹三个部分组成的,那我们可以几个小朋友变成一只小蚂蚁?
(2)尝试3人合作变蚂蚁,并在情境中3人合作行走。
2.过小桥:平衡木上合作行走。
(1)师:小蚂蚁3人合作怎样过小桥?
(2)幼儿尝试过小桥:一个扶着一个后腰稳稳的.走。
3.过沼泽地:梯子上合作行走。
(1)幼儿尝试走过沼泽地。
(2)师:你们是怎么合作过沼泽地的?有哪些方法?(梯子中间横档及两侧行走)无论你们使用哪一种方法,都要踩得准,走得稳。
(3)3人自由商量选择一种方法,再次尝试合作走过沼泽地。
4.上坡、下坡:架高的梯子上合作行走。
(1)幼儿选择自己觉得最稳的方法(梯子中间横档或两侧),尝试走过小山坡。
(2)师:哪一种方法上山坡更稳当?(幼儿发现走在梯子两侧更稳)
(3)幼儿尝试用走在梯子两侧的方法上坡、下坡。
5.游戏:蚂蚁搬豆。
三人合作走过小桥、上坡、下坡。
三、结束部分:放松运动。
跟随音乐做放松运动。
大班教案 篇4
教案目的:
1、了解红薯和桔子的特点。
2、幼儿试着洗红薯,挖红薯,剥桔子,并尝试做红薯和剥桔子。
3、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乐趣。
教案准备:
红薯桔子电饭锅白糖等。
教案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亲手挖红薯和摘桔子,提高幼儿的兴趣。
2、请幼儿仔细观察红薯和桔子的外形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介绍红薯和桔子的特点。
3、教师示范洗红薯,刨红薯,剥桔子。
老师:“今天,老师想让小朋友自己动手洗红薯,刨红薯,剥桔子,并用这些劳动果实和老师一起来烧甜甜的点心吃。”
4、幼儿自由分组洗红薯,挖红薯,剥桔子,教师在活动中进行指导。
5、教师和幼儿一起将洗净红薯和剥好的桔子放在电饭锅中煮,在煮的过程中,请幼儿表述从劳动中获得的.乐趣。
6、幼儿和教师一起分享劳动的果实。
幼儿香喷喷地吃着自己的劳动的果实,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大班教案 篇5
游戏目标:
1、让幼儿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国古代战争时用的武器。
2、通过讲解、示范、练习、游戏,让幼儿获得玩矛和盾时一手要用矛攻击对方,同时另一手要用盾保护自己。培养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3、使幼儿懂得安全游戏,进一步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1、自制玩具矛和盾人手一副。
2、音乐磁带“中国功夫”;“雪花和雨点”,录音机一台。
3、对矛和盾有一定的'了解。
4、小头盔每人一只。
游戏过程:
1、老师播放音乐“中国功夫”幼儿跟着老师边听音乐边做律动。
2、出示玩具矛和盾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3、通过老师讲解让幼儿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国古代战争时用的武器。
4、幼儿游戏“有趣的矛和盾”
(1)两人一组一人拿矛一人拿盾自由游戏。老师指导幼儿一人用矛攻击一人用盾保护自己。
(2)两人一组各拿一副矛和盾合作游戏。播放音乐“中国功夫”增
加游戏乐趣。老师指导幼儿游戏时一手要用矛攻击对方同时另一手要用盾保护自己。提醒幼儿不能攻击对方脸部,增强安全意识。
(3)每人戴好头盔继续进行游戏。引导幼儿在一定的范围内向对方冲击进行游戏。
(4)分组请客人老师和自己玩游戏。
5、放松游戏:“雪花和雨点”。
大班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
园本课程《奇妙的蛋壳》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体验解决问题、发现答案的愉悦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有主动探索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半个鸡蛋壳3——4只,铅笔一支,粗吸管一根(长短相同),透明胶带一卷,积木若干,长方行卡纸一张。
2、多媒体课件、一半的蛋壳若干、小盘子一个、注有颜色的水的针筒、有三个桥洞的拱桥一座。
3、已经认识拱形,观察过各种现代桥梁的建造方法。
五、教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提供材料与教学过程
预设幼儿活动内容
引发悬念
发现问题
主动探索
通过故事,引发悬念,激发幼儿的兴趣;运用设疑操作法,引导幼儿在疑问中进行自主的科学探索活动,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兴趣。
一、设疑激趣,
幼儿操作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讲述故事《小鸡出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根据故事,开放式提问:
师:①到底是谁啄破了蛋壳?(讨论)
②我们的意见不一样,我们来自己动手尝试一下,帮它们来解决这个难题。
3、启发幼儿用铅笔模拟小鸡的嘴巴,“啄”蛋壳,得出:“鸡妹妹用尖嘴巴啄破蛋壳”的结论。
4、引导幼儿探索相同的力分别作用于蛋壳的凹面、凸面而出现的不同现象。
1、在故事中观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带着疑问:“到底是谁啄破了蛋壳”,进行讨论。
2、动手实践操作;把铅笔看成是小鸡的嘴巴,通过铅笔模拟的方式了解:相同的力分别作用凹、凸面而出现不同现象。
演示解惑
扩展视野
开拓思维
1、通过故事引出问题,让幼儿带着疑问,去动手操作,探索问题的所在,培养幼儿的求知欲与探索的兴趣,使幼儿的视野得到扩展。
二、演示解惑,初知原理
1、场景设置:
将鸡蛋的操作材料放在桌上,引出问题:小小蛋壳真奇妙,这么放不容易破,这么放就容易破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幼儿讨论)
2、教师演示操作,发现“力的发散”现象。
①激趣:
根据幼儿好奇的特征,用针筒进行实验。“看看,这个针筒流下来的颜色往哪里去了?我们把这些水比作铅笔下去的力,看看,水在“蛋壳”上怎么样了?”
过渡语:现在老师就来让小朋友走到蛋壳里面去,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
3、播放多媒体,展示:薄壳结构原理“看看,这个蛋壳是拱形的,当力落到蛋壳上就想水一样散开了,所以薄薄的蛋壳是不容易破的。”
用这写语句为下一步的进行奠定基础。
1、教师用动手操作的方式一起寻找找到问题,来探究。
2、运用针筒进行再次实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3、运用多媒体进行讨论问题,让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使幼儿的思维得到开拓。
思维重组
迁移经验
相互交流
1、培养幼儿从一个物体中能联想到其他物体,并能从已有的.经验中进行搜索,扩散思维。
2、让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经验,激发幼儿对生活周围事物的感兴趣与求知欲。
三、引导迁移,运用经验
1、展示图片,介绍生活中的拱桥隧道、天安门城楼上的城门、蒙古包等物体,
2、开拓思维
过渡语:我们来找找,有哪些地方是和刚才蛋壳一样的,都是拱形的?今天老师就带来了许多科学家叔叔、阿姨制造的建筑物,和蛋壳一样都是拱形的,你们想不想去看看他们的伟大作品?(想)好,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他们的照片,看看会是什么呢?
①观察判断:让幼儿从图片之中找出它们的内在关系,并从生活经验中去寻找,在哪里看到过,以及讨论他们作用。
打开幼儿的视野,运用恰当的引语,让幼儿更加放松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把弹壳的奥秘展现在生活中,学以制用。
1、能根据图片迁移经验,打开幼儿的思维,并体验工人的辛苦。
2、根据图片能找出相同之处,并把事物联系起来,使“力的分散”现象回归到生活之中去。
变通思维
探索发现
交流探究
1、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提高幼儿的求知欲,并对幼儿的的兴趣进行培养。
2、探索问题中,与教师同实验、同发现、同操作中找寻答案。让科学回归到生活之中,让幼儿发掘自然中的奇妙世界;将自然——科学——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简单、明了。从而使幼儿对周围的环境能感兴趣。并主动去观察它。
四、激励探索,变通思维
1、创设场景:展示一座模拟桥,让幼儿尝试建造一座桥。
2、动手展示,探索发现
(1)动手建造一座桥,并尝试能放几块积木
(2)对幼儿的放的积木进行记录,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3)谈论: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
2、表达表述,体验成果喜悦。
①能根据自己建造作品,用自己喜欢的表述方式进行表达自己的发现和作品。
②让幼儿讲述在建造过程中,你是怎么想的?
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怎样才是最牢固的呢?(讨论)
3、交流研究,达到共识。
讨论“怎样使比较平的拱桥变得既方便有牢固呢?”幼儿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并让教师展示一座有三个桥洞的拱桥,并让幼儿数一数能压多少积木。让幼儿达到共识。
1、根据提问进探索,幼儿能大胆地建造自己的作品,和发现现题。
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实验的结果和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
4、公布结果,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验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愉悦感。
让余兴未尽的孩子自己那操作物件到科学发现室去探索。
五、活动延伸
今天我发现了拱形的秘密,有的小朋友还想去试试,操作一下的,可以到旁边的位置上在去操作,别的小朋友可以一起合作,再试试,你还能发现什么问题。
1、会挖掘和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尝试着去探索问题;合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去探究现象,因为只有有了主动探索的欲望才能有活动的动机。
大班教案 篇7
一、幼儿园入厕教学现状
随着对《纲要》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实施,教师们对入厕教学管理越来越重视。教育环境中的盥洗室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幼儿教学的又一阵地。虽然,教师们对这一教育在意识上引起了重视,并逐步在行动上得到了落实,但据笔者的自身经历及对同行的一些了解,在入厕生活环节中,存在问题多多,困惑连连。
问题一:在对幼儿园安全事故的不完全统计中,有相当一部分事故是发生在入厕环节中。如:某幼儿园大班小朋友在入厕小便时,由于地面较湿,不小心滑了一下,摔倒在地,额头磕在小便槽的边角,裂开了口子,缝了好几针。又如:在小班小朋友集体小便时,一女孩在裤管拉到一半跨小便槽时,小脚踩在了便槽里,接着整个身体摔倒在小便槽,自那次惊吓后,以后不敢独立小便了。
问题二:中班凡凡小朋友的生物钟跟别人不一样,每到中午进餐时“老师,我要大便”,弄得老师胃口都没了,且拿他没办法。这天,洗手的小朋友过来汇报:“老师,凡凡大便拉在了上面。”听了小朋友的汇报,老师一脸的不高兴,马上拉长了脸,边过去边对大声斥责凡凡说:“你怎么大便拉在哪里都不知道,每天这个时候拉,臭死了,以后大便在家里拉。”后来的几天,凡凡妈妈替孩子向老师请假说:“凡凡不想上幼儿园,他怕在幼儿园拉大便”
问题三:盥洗室成了孩子们借口逗留玩耍的场所。如:在一教学活动中,某一调皮幼儿要求小便,虽然活动前都小便过,但怕他小便在身上,就答应了幼儿的要求,然而,要求小便的幼儿一去不回,在盥洗室尽情玩耍起来,而专心于教学活动的老师也早已忘记了孩子的小便行为,结果,孩子在盥洗室里度过了大半个活动的“快乐”时光。
问题四:在非入厕活动期间,大班一孩子正在便后擦屁股,只见他屁股翘得高高的,手里拿着一大叠手纸,拉玩后就拿起一张纸(较大的完整的手纸)擦起了屁股,一擦,手纸中间用力被擦破了一个洞,他马上一扔,再拿一张纸来擦,然后又有一个洞,再扔??,拉一次大便,手纸用了一大堆,屁股擦得并不干净,且手上也弄脏了。
二、原因分析
当前,教师们都理解“一日活动都是课”的含义,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那为何仍会频频出现类似以上的问题呢?我们细细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无系统的教育目标、计划
尽管一日活动都是课这一理念在教师们的脑海中扎下了根。但由于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脱节,教师们对一日活动中的集体教学、自选游戏等都制订了具体明确的计划、目标,而对于生活活动,特别是入厕教学活动,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计划,更没有细化的内容。以上问题的出现都是教师忽视幼儿入厕教学、忽略幼儿入厕能力培养,对入厕教学盲目化、随意性的反映。
2、平时缺少对幼儿的入厕技能指导
孩子的入厕技能是在一次一次的学习和实践中习得的。由于教师心中无目标,脑中无计划,因此没有详细的阶段性的内容实施,也就缺少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技能指导,从而导致幼儿不会正确洗手,不会正确使用手纸擦屁股,养成了不良入厕习惯,最终发生了本不该发生的入厕安全事故。如问题一、三等。
3、教师缺乏耐心,训练方法不当
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有些教师也较重视幼儿入厕教学管理,但由于训练方法过于简单或有些粗暴,缺少耐心,挫伤了幼儿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如问题二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4、家园配合不到位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中普遍存在重早期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而忽视早期自我服务能力培养,许多孩子本该自理的事情都由家长包办了。据初步统计,我园中班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大便后由大人擦屁股。小班孩子大多数是由家长代为穿脱衣服,不给孩子锻炼机会。幼儿园五天那老师指导督促下初步形成的自我服务良好习惯被两天双休日家长的不配合化为了乌有,又恢复到了原样。“5+2=0”现象体现明显。
三、概念界定
幼儿入厕教学: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活环节。指教师在管理幼儿大小便活动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由于大小便活动与洗手活动紧密相关,因此,本文所指的幼儿入厕教学中包含了入厕时的洗手教学管理。
四、幼儿入厕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制订各年龄班幼儿入厕教学的目标
大班:
1、养成定时大小便及便后正确洗手的良好习惯
2、自觉地有序入厕。大便后会正确使用手纸(女孩子能从前往后擦)
3、不在厕所里玩耍,懂得一些自护方法
中班:
1、学会定时大小便,有困难时会大胆主动提出要求,便后主动正确洗手
2、学会正确的入厕方法,并有序地进行入厕活动,学习大便后使用手纸(女孩子学习从前往后擦)
3、知道不能在厕所里玩耍,学习初步的自护方法
小班:
1、学习有序入厕,学习正确的入厕方法
2、知道便后要擦屁股,会主动向老师提出要求,学习便后正确的洗手方法
3、知道入厕时不要玩耍,要注意安全
二)教学原则
1、个体差异原则
每个幼儿的能力是有差异的。这既有先天的因素,更有后天的因素。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受家庭成员不同教养观念、行为的影响,导致了不同的能力差异。如:同样是小班孩子,能力强的孩子能按正确的方法入厕,而能力差的孩子连裤子都不会脱。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必须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加倍关注能力差的幼儿。
2、表扬鼓励原则
积极的鼓励和表扬是幼儿成长、建立自信的基石。在刚刚入园的小朋友中,有许多幼儿由于胆小,又不适应幼儿园的蹲厕,因此,常常害怕入厕,从而也就经常大小便在身上。还有幼儿因为不会大小便而不愿上幼儿园。在中大班小朋友中,有个别幼儿因为不会擦大便又害怕老师批评,有了便意却常常憋着,等回家再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亲近幼儿,给予幼儿积极的鼓励,引导幼儿运用正确的入厕方法,逐步克服害怕心理,对幼儿的点滴进步予以表扬,让幼儿体验到自我服务与管理的成功与喜悦。
3、随机教育原则
在幼儿入厕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抓住教育契机,针对幼儿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的教育。处于真实情境中的即时教育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成效。如:在一次中班集体入厕活动时,一调皮幼儿在便后洗手时,将小手指塞进了水管里,水花四溅,他开心极了,可旁边的小朋友却被水花溅湿了衣服和头发。这时,教师就马上阻止其行为,在不伤害幼儿自尊心的前提下,组织幼儿讨论水花四溅的原因,讲解其科学道理,满足幼儿欲望。然后再让幼儿说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通过教育,避免日后此行为的再次发生。
4、循序渐进原则
正确入厕方法的习得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目标和内容的安排上必须由易到难。如在有序入厕的内容与要求上:小班做到学习有序入厕(在老师的提醒下有序入厕);中班要求基本能有序入厕;而大班要求自觉地有序入厕。
三)实施入厕教学的策略
1、多样法学习正确的入厕方法
1)童谣法
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童趣盎然的童谣幼儿非常喜欢朗诵,也利于幼儿接受理解。幼儿在诵读童谣的同时强化和约束着自己的行为。例如:在让幼儿排队入厕时学念儿歌:小朋友,有礼貌,一个一个排好队,前面有人等一等,前面没人再上去,知道排队来入厕。在学习擦屁股时念儿歌:小手纸,手中拿;小屁股,翘起来;手纸对准小屁股;轻——轻地擦一擦,再把手纸折一折,然后再来擦一擦,屁股擦得真干净。在洗手时学说儿歌:小朋友,来洗手,伸出手,淋淋湿,抹上肥皂搓一搓,清清水里洗一洗,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最干净。
2)榜样法
孩子常规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从遵守规则、执行规则到内化为自己自觉行动的过程,即是一个从他律规则转变为自律规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榜样、奖励非常关键。因此,我们在培养幼儿良好入厕习惯时经常运用榜样、奖励的方法,以此提升幼儿行为品质。如在组织幼儿排队入厕时,让未轮到的幼儿欣赏有序小组幼儿的良好行为;在组织幼儿洗手时,组织几名洗手方法好的幼儿进行示范,通过榜样示范,幼儿欣赏,使他们产生要学习的心理氛围,然后要求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良好行为,形成习惯。然后组织幼儿互相学习欣赏,使幼儿产生自豪感。
3)家园联手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熟悉、最亲密的人,所以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有了家长的配合教育那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把对孩子入厕方面的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告知家长,如:家长会、电话、家园联系窗等,请家长配合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分析原因、商量对策,家园同步教育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家长在家也对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让孩子学习自己主动入厕,这样家园一致形成合力,孩子就顺利地学会了自己入厕。
2、多途径培养入厕能力
1)营造家庭式宽松入厕环境
小班、小小班幼儿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家庭式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给孩子母亲般的关爱,让孩子有安全感。这样,他们才会消除紧张情感,才能用语言主动向教师表示入厕的需求。另外,我们的盥洗室虽然在室内,但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需要,特地预备了几个痰盂,让孩子自由选择。中大班盥洗室中的大便槽里边安装上扶手把,保证了幼儿的入厕心理和生理健康。
2)以个别交流为主,结合集体教育
对刚入园的孩子,入厕产生的问题最为突出,我们首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贪玩而忘了说,才尿湿裤子;二是紧张或害怕;三是因不会脱拉裤子不敢说;四是换了陌生环境不愿在幼儿园大小便。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分别“对症下药”,如对尿湿裤子的孩子,及时换上干净的裤子,丝毫不责怪,耐心开导,并多观察其神色,及时提醒。对于情绪紧张的孩子,多去跟他说说话,再运用肢体语言亲近他(如抱抱、亲亲等),从而消除他的紧张情绪;把生活中发生的事编成小故事,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入厕的方法。对于中大班孩子在入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耐心教育,认真训练,决不粗暴斥责。每次入厕后对一些自己正确入厕的孩子予以表扬鼓励,另外带小班、小小班幼儿看哥哥姐姐小便等,从而让其他孩子模拟学习入厕。这样,多数孩子学会了入厕。提升了入厕能力。同时也获得了自信。
3、多元化提升入厕安全管理
1) 环境暗示
走廊、墙面的环境也是一个教育的好场所,我们在培养幼儿常规时将必要的规则融入在墙面环境中,创设隐含规则的教育环境。结合情感、道德、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在盥洗室的墙壁上画画,使图文并茂的环境成为培养良好入厕常规的有利途径。如在洗手池边上画上“开水龙头——冲湿——用肥皂——认真搓洗——清水冲洗——关水龙头——甩干——擦毛巾”等正确洗手的步骤图,直观地告诉孩子应该怎样洗手,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进入盥洗室墙边上贴上小朋友有序排队的图片,从行为规范的角度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这样,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美好的心灵在这里萌芽。
2) 值日生督促
值日生是一个光荣的职务,是老师的小帮手。幼儿园的值日生活动总是受小朋友欢迎的。每次要当值日生时,他们都会自豪地向同伴和家长说:“今天我当值日生了!”当他们带上值日生标志时,显得尤为自豪。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我们在常规教育中,充分发挥值日生的作用,开展轮流当值日生活动,让值日生协助监督和管理。值日生的竞选其实也是促进行为形成的好途径。我们请的值日生是能遵守规则、又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小朋友。在当值日生的这一天,值日生不仅要管住自己,同时也要督促同伴遵守规则。如培养孩子良好入厕习惯时,我们请值日生协助老师检查小朋友是否拥挤,是否正确洗手,是否将水龙头关紧等。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在值日生的指导和督促下得以改进,良好的习惯也逐步形成。
3) 分组差时
幼儿入厕洗手时,总会你推我抢。为了避免拥挤,我们采用运用分组差时方法,让幼儿先后轮流,这样能较好地避免入厕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入厕教学研究的收获
1、幼儿多方发展了
随着入厕方法的习得和能力的提高,幼儿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如喜欢上幼儿园了、能大方地跟老师、小朋友问好,从不会表示、不敢表示到勇敢地向老师提问,幼儿的自信心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在提高,其他生活能力也在提高,入厕能力强的幼儿在其他自理能力如穿衣裤、吃饭等方面表现也很出色。
2、教师观念、行为转变了
教师对“每个接近孩子的人都是教育者”“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教育的时机”这种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运用把握得更加准确,对幼儿的关注更加全面、细心,在自然状态下所呈现出来的关注幼儿的言行、需要趋向深入;对环境潜在教育功能的认识与利用更加清晰和娴熟;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得到增强,教师对自身教育实践的反思能力进一步提高。
3、安全事故减少了
伴随着幼儿入厕能力的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了。他们懂得了在入厕时不能玩耍,你不推,我不挤;洗完手能主动地用毛巾擦干。安全事故大大减少。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夏季的来临,掌握夏季的季节特征。
2、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夏季炎热、干燥要注意防晒,不在烈日下玩耍、要多喝水。
3、帮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降温工具。
4、了解人们夏季防暑降温的方法。
5、初步了解夏季需注意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夏天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狗不热了》的故事,小朋友喜欢吗?
教师讲故事《小狗不热了》
二、展开
1.认识夏天的基本特征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故事中讲的小狗一会戴凉帽、摇扇子,
一会又喝桔子水,吃西瓜、吃雪糕,这是说的什么季节的事呀?
(夏季)
(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吗(夏季)
(2)你们是怎么知道夏季来到了,夏天有什么感觉呀?
夏天比起春天、秋天、冬天有什么不同?
(自由讨论)
小结:夏季十分炎热,穿的衣服比以前少了,吃的水果的种类比以前多了,
昆虫多了,树叶也更茂密了。
2.让幼儿知道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在这么热的天该怎么办。
(1)如果我们现在在院子里跑一圈,就会满头大汗的`,夏天这么热,我们该怎么办呀?
谁能想出一些好办法,让我们在外面玩的时候不会这么热?
(2)小结:在户外时要注意防晒,不在烈日下玩耍,外出长时间在烈日下行走要打太阳伞,
下午2点钟太阳最热,在很热的夏天,要尽量减少这个时间外出。
3.引导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能使自己凉快?
(1)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办法能使自己过一个凉快的夏天呢?
比如你吃什么能凉快一些?
你怎样做能使自己凉快一些?
和你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我们比一比谁想的办法有多又好。”
(2)幼儿讲述想出的凉快的办法。
三.结束
1.引导幼儿交流,知道夏天要怎样过才凉爽。
2.趣味练习:夏天的物品
让幼儿了解夏天的物品有什么。
让幼儿知道在游泳的时候,一定要爸爸妈妈跟着,一定要注意安全呀!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精品大班健康教案健康的大班教案11-17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精选]07-22
(精选)大班教案07-28
大班教案[经典]07-23
大班教案【经典】07-25
[经典]大班教案08-05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精选】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