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09 10:13:52 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 创设生活情境

  1、电脑显示:小红家卫生间是长方形,如右图,小红爸爸准备装修卫生间,要在地面上铺正方形地面砖,要选边长为几分米(整数)的地面砖,才干不用锯分就能整齐地铺满地面砖呢?

  同学说出:用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地。 12分米

  师:怎么铺?会多出来吗? 18分米

  同学说出:每行铺18快,铺12行,不会多出来。

  师:有没有其它铺的方法?

  同学说出:我用边长2 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

  师:怎么铺?

  同学说出:每行铺9快,铺6行。

  师:有没有其它铺的方法?

  同学说出:我用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每行6块,铺4行,也正好。

  同学还可能说出:用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地。

  让同学小组讨论:按要求能不能铺?让同学明确要锯分铺了。

  师:还有其它铺的方法吗?

  让同学说出:还可以用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铺地,每行3块,铺2行。

  师:哦,原来小红家卫生间有这么多的铺法?

  小红爸爸要铺得快一点,那一种铺法最好?

  [设计意图:课始,创设生活情境,将同学有然地带入求知的情境中去,通过设疑,让同学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创设这样的情境,一是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是初步培养同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激发了同学探求知识的欲望,同时又为后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学习的目标。]

  二、引导自主探索

  1、自主探索、形成概念

  师:那我还要问一问,你们是怎么想出可以用边长是1、2、3、6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呢?

  让同学说出:①1、2、3、6都是18的因数,又都是12的因数

  ②1、2、3、6是18和12的公有的因数

  师:18的因数和12的因数有几个?能举完吗?

  让同学说出:能,只有4个,个数是有限的

  师:我们可以把这4个数叫做18和12的公因数,最大的一个是几?

  师:谁给它起个名字?

  由此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不只要求同学掌握笼统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同学的“发现“意识,引导同学参与研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挖掘同学潜能,能让同学通过努力,自身解决问题,形成概念。]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针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段目标,结合教材求经过时间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1.明确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使学生分清时刻与时间段。

  学生已经对时、分、秒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几秒,因此在教学例1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牢牢记住已经掌握的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同时让学生通过具体生活情境理解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

  2.借助直观模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借助钟面模型,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钟面,帮助学生理解经过的时间,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交流探究找到解题方法,即“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教师准备 PPT课件、钟表

  学生准备 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出示PPT课件)

  1.出示复习题。

  (1)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之间有( )个小格。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秒针走1圈是( )分钟。

  (3)1时=( )分

  (4)1分=( )秒

  2.出示古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交流:这是一首描述什么的古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结:这是写珍惜时间的诗句,光阴就是时间。

  3.揭示课题:时间的计算。

  ⊙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2时=( )分

  想:1时是60分,2时是60分加60分,即120分。

  做一做。

  (1)5时=( )分,怎么想?[用5个60连加的方法;也可以这样想:在120分的基础上再加3个60分,即120+180=300(分)]

  (2)( )时=240分

  (3)3分=( )秒

  (4)4分=( )秒

  设计意图:例1比较简单,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时间的计算。

  (1)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思考:你早上几时离家,几时到校呢?

  (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

  请同学们讨论并提出数学问题。(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讨论算法。

  师:大家这么快就知道是15分钟,你是怎样计算的?请把你的计算方法讲给组里的同学听。(小组讨论)

  预设 生1:数钟面上的大格,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生2:数小格,15个小格是15分钟。

  生3:45-30=15(分)

  师:计算时,在同一个小时内,我们只要用分钟相减来求经过的时间就可以了。这么多的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汇报)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计算的这道题中,几时离家,几时到校,这里的几时我们叫做“时刻”。而刚刚大家计算的经过时间,我们叫做“时间段”。时刻,只要看钟表就可以知道,而时间段是要经过计算得出的。以后计算时间段,也就是计算经过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3)情境练习。

  出示教材5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解决,同桌交流算法。设计意图:时间的计算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本部分教学采用学生喜欢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化难为易,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在计算的过程中不必要求学生统一使用一种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

  小括号的运算。

  2.能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运用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春游!导游阿姨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们非常聪明,想考考大家数学学得怎么样,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1.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

  30+8×4 5×2+3 80-60+8 5×9-5

  25-7×3 35÷7-5 64-24÷6 3+4-5

  2.把二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7×6=42 60-42=18 6÷2=3 18-3=15

  二、 新授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河边准备坐船过河去春游。齐读课题,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看图回答

  说一说图意、数学信息及问题,相互补充。

  2、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现在请同学们动动脑,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解决问题。会做吗?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学生试着做一做。

  试着独立解决问题,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指名部分学生板书

  板书不同的算式,可能有:

  A.29+25=54(人)54÷9=6(只) B.29+25÷9 C.(29+25)÷9 D.29÷9+25÷9

  2、学生活动

  (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不同的算式,对每种方法的正误交换意见,并进行解释。

  (2)指名汇报讨论结果,说一说想法与理由。其他小组可以赞成,可以反对,进行辩论。

  3、议一议。 29+25÷9这样列式对吗?

  4、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新朋友吧?叫什么名字?有了小括号的算式怎么读呢?

  5、认识小括号的学生介绍小括号的名称及读法。并读算式(29+25)÷9

  6、教师小结。

  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运算顺序,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

  小括号中的。

  7、同学们知道了带小括号的算式该怎么算,请快速准确的在书上写出来。脱式计算(29+25)÷9。并练习讲题。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解决了“过河”问题,现在坐着6条船来到了河岸,这时,导游阿姨又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你们愿意接受吗?

  1、比一比,谁的眼力好。(说出运算顺序)

  30+8×4 (30+8)×4 5×2+3 5×(2+3)

  80-64+8 80-(64+8) 5×9-5 (26-20)×8

  2、 比一比,谁判断的最准确。

  (1)(10+3)×5与10+3×5都要先算乘法。

  (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8减去6的差。再乘以乘6? 列式为(81-6)×6。

  3、比一比,谁算的又对有又快。

  5×(36-29) (83-35)÷8 94-(25+19)

  4、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研究探时的意识,追求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资源

  1.实物投影仪—台。

  2.每小组《验证表》一张。

  验证表

  举例

  结论

  3.比,除法,分数关系表:

  比

  前项相当于

  后项相当于

  比值相当于

  除法

  分数

  4.卡片若干张。

  (1)商不变的规律;(2)分数的基本性质;

  (3)比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教课标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0—71页。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流程:创没情境——验证猜想——展示交流——意义构建——巩固拓展。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评价、组际交流评价。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中“0除外”的道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验证表,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目标:

  (1)复习旧知,为学生发现问题、产生猜想奠定基础。

  (2)启发学生大胆猜测,提出自己的假设。

  过程:

  (1)复习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通过填写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表,让学生发现比、除法、分数有很多相似之处?

  (2)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过复习,引导学生联想: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有没有类似的基本性质:

  提出猜想:

  (1)学生讨论比有没有类似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比和分数、除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个比就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看成一个分数,就可以遵循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最后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2)猜想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猜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目标:

  (1)引导学生对验证猜想提出各自的想法与途径?

  (2)组织实践活动,揭示知识本质,让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3)营造协作学习氛围,组织讨论研究、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协作学习意识。

  过程:

  (1)小组讨论:这个猜想成不成立?是否具有普遍性?用什么方法来验证?

  (2)小组代表发言,说出本组思路。

  A组:我们想用一个比,用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得到新比,看比值变不变。

  B组:我们想用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分数或者一个小数,看它的比值变不变。

  C组:我们想把不同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看它们的比值变不变。

  通过学生发言,让学生互相启发,产生灵感,对验证猜想的方法进行比较,使自己的实践活动更加具有科学性,更严谨。

  小组合作,试着验证: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想法,用一个比或多个比进行验证,对验证结果进行初步总结。填写《验证表》。

  3.展示交流,感受过程。

  目标:

  (1)理清知识脉络,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感受到探究过程,使学生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

  (1)用实物投影展示各个小组的《验证表》。

  (2)各小组代表发言,本组所得的结论。

  (3)老师引导学生比较各组的结论。

  (4)引导学生讨沦比的基本性质是否具有普遍性,有没有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变了的。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0,比值会怎样。

  4.意义建构,体验成功。

  目标:

  (1)通过整理归纳,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信心。

  过程:

  (1)引导学生讨论哪个组的结论比较全面,怎样说更严谨。

  (2)集体归纳,板书。

  (3)体验成功:我们发现的这个数学规律就叫比的基本性质,许多科学家都是这样提出猜想、实践验证,发现了许多大自然的奥秘,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去发现、创造。

  5.巩固拓展,灵活运用。

  目标:

  (1)利用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应用比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过程:

  (1)(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第71页练一练2)

  边练习边讨论:怎样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怎样化简最快最好。

  (2)总结方法:联系旧知,灵活运用。

  (3)灵活运用,抢答比赛。

  五、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形成悬念,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和研究。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数学知识。如《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传统的教学是:出示一组分数3/4、6/8、9/12,让学生发现3/4:6/8:9/12,接着把分数转化成比3:4=6:8=9:12,归纳出比的基本性质,接着是一层层的巩固练习。这个过程是老师讲,学生听,被动地接受。不说让学生感兴趣,就是对其内容,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在应用时,会出现比的前项和后项乘的不是同一个数,甚至会出现前项乘后项的笑话。这种以接受知识为目的教学显然不适应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没有采用教材中的例3进行引入,而是让学生先填表格复习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问学生:通过填这个表你发现厂什么?生:比和分数、除法有很密切的联系,它们很相似:再出示:18÷6=( )÷2=24÷( )、15/20=( )/4=9/( )=( )/6。问:这两题是根据什么规律和性质来做的`?生: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师引导: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通过这样的引导,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很想弄清楚:比有没有类似商那样的规律和分数那样的性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猜想验证,让学生感受探究过程。

  在激发学生认知需要和探究欲望后,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卷入知识发现的过程呢?这时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自由思考,作出各种猜想,对猜想提出验证的方法。然后小组合作从不同的角度验证猜想,最后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研究思路与成果,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探究过程。这样不仅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了条件,让学生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启发,产生灵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如《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中,学生提出:比肯定也有类似除法那样的规律和分数那样的性质。老师引导大家讨论怎样验证。结果A组的意见是:我们想用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看它的比值变不变B组的意见是:我们想用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分数或者一个小数,看它的比值变不变。C组的意见是:我们想把不同的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看它们的比值变不变。老师肯定了大家的这些想法好,要求同学们分组试试。学生反应十分活跃,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你写一个比来验证,我写一个比来试试,有的故意把数写得很大,有的用。来乘……几分钟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拿出自己的验证结果,同时也提出了验证过程中的疑问。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根据白己的需要实验验证,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新知的建构。

  3.整理归纳,让学生体验成功。

  归纳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知识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归纳。通过归纳,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如在《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中,把学生验证的结果一一展示后,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比的这个特性是否具有普遍性,比的这个特性怎样归纳呢?有的说: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比值不变。有的说:还应该加同时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有的说:这还不完整,应加上0除外……这样有效地让学生通过分析、整理、归纳等科学研究方法得出结论,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科的严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推 理能力。得出结沦后,告诉学生:你们太聪明了,发现的数学规律叫比的基本性质、学生感到获得了很大成功,信心十足,不仅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让学生掌握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到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

  总之,“比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学习“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安排的教学内容、由于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比也应该有类似的性质,这为学生发现问题、产生探究欲望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上述学习内容的铺垫,为学生自主探究“比的基本性质”这一新的学习任务创造了必要条件。所以,我没有沿袭以往的教学思路及教材束缚,而是立足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与经验,用探究性的学 习方法,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构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

  2、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情景导入:小朋友,动物王国有许多小动物,看,来了4只小猴子,他们蹦蹦跳跳,玩的可开心了。正当他们玩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妈妈给他们送来了一些水果。猜一猜,猴妈妈可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水果?(出示课件)

  2复习讨论:猴妈妈肯定会把这些桃子怎么分?为什么?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3、课件演示:刚才我们通过复习,知道猴妈妈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四分之一。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1)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猴妈妈看见小朋友们表现这么精彩,非常高兴,他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听,,猴妈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并伴随课件:我想把这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那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有困难的可借助手中的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分一分,3只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3)大组交流。

  问:谁来说一说,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4)课件演示分得四分之三的'过程。

  2、教学想一想。

  (1)出示情境图:

  谈话:看见猴儿们和小朋友们相处得这么火热,兔儿们也蹦蹦跳跳地赶来了,兔妈妈说:小朋友们,听说你们个个非常聪明,我也想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挑战。

  课件出示:把10个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3只兔共分得这些萝卜的几分之几?

  (2)请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如还有困难,还可借助圆片摆一摆、分一分。

  (3)学生交流汇报。

  两种意见:一种是分得这些萝卜的五分之三,另一种是分得这些萝卜的十分之六。

  (4)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1。

  (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把几个看成一份,在图上分一分。

  (2)填写分数,并指名说出结果。

  2、做想想做做2。

  (1)引导学生看清每幅图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占这样的几份。

  (2)各自填写分数。

  3、做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涂色,然后与同桌交流。

  4、做想想做做4

  (1)同桌互相摆一摆。

  (2)交流:你是怎样摆的?

  (3)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千的认识。

  2. 用千数图表示千以内的数和千。

  3. 千以内数的读与写,并登入数位表。

  4. 千以内数的分拆。

  5. 数的多种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千以内数的读与写。

  难点:

  数的多种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广场上有853 人。

  2. 人民广场上有50 只鸽子。

  3. 花坛里有1000 枝郁金香。

  4. 803 户家庭搬入了森林新村。

  二、新授

  ㈠

  1. 用算式表示数的组成 853=( )+( )+( )

  2. 350=( )+( )+( ) 1000=( )+( )+( )+( ) 803=( )+( )+( )数的分拆,下列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3. 314=( )+( )+( ) 728=( )+( )+( ) 990=( )+( )+( ) 461=( )+( )+( ) 700=( )+( )+( )

  4. 这样分拆行吗?700=(500)+(100)+(100)

  小结:要按计数单位对数进行分拆。

  ㈡ 中间、末尾有0 的'数的读、写法。

  1.这两个数怎样读?(出示PPT) 990=( )+( )+( )读作:九百九十 700=( )+( )+( )读作:七百

  2. 变一变,怎样读909、707(出示PPT)

  3. 这四个数有什么共同点?在读数时要注意什么?你能举些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吗? 990 700 909 707(出示PPT)

  4. 用怎样的方法来读数?(出示PPT) 108、180、810、780、20xx、2200

  ㈢

  1. 末尾或中间有0 的写法(用算式来帮忙写数) 400+30+7= 200+80+1= 700+20+2= 100+90+1= 800+80+0= 900+90+9= 800+0+8=

  2. 比较:两个0 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800+80+0= 800+0+8= 写数时,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3. 独立写数,练习4。

  4. 用4,4,0,0 组成四位数。 最小是( ),是( ),读1 个0 是( ) 1 个0 也不读是( )。

  三、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判别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实物投影仪、彩纸、剪刀、钉子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中感知

  1、欣赏建筑中的对称美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吗?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著名建筑物的照片,咱们来欣赏一下,好吗?(播放照片)

  你觉得这些建筑物怎么样?

  这些建筑物之所以看起来这样赏心悦目,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一种对称美。

  2、欣赏生活中其他具有对称性的物体

  除了有些建筑具有对称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来说一说吗?

  是啊,对称的物体的确很多。大家看,边解说:许多动物的外形是对称的。有些艺术品是对称的。飞机的外形也是对称的,如果飞机不对称的话,会怎么样?看来对称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有时也是必须的。

  二、在操作中研究。

  1、在操作中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现在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可以得到一些平面图形,(出示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研究!现在就请轻轻打开1号信封取出图形,开始!(学生活动)

  交流:研究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名4个学生回答一下,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指导他举起图形展示,同时将他研究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把没有讨论的图形贴上黑板,

  那其余的图形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是啊,我们发现这些图形都能对折,(板书:对折)(课件演示)

  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课件演示)能够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呢,就像一条轴,这种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完成板书)

  2、试一试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2号信封里的这些图形(出示信封)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收掉黑板上的六个图形。

  交流:

  在我们研究的这六个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你是怎么发现的,你能很快地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吗?

  (三角形:这种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梯形:这种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五边形:这种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还有谁和他折得不一样?

  长方形除了竖着折两边能完全重合,横着折也可以。(教师演示)

  正方形:正方形也有几种折法可以使两边完全重合

  那有没有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呢?你怎么会认为它不是呢?

  4、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那你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呢?在动手之前,我们先来开个小小讨论会,每个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

  (1)做什么图形?

  (2)选什么工具?

  (3)怎么分工?

  好,开始!

  学生讨论。

  你们讨论出一个方案了吗?

  那就请大家各显神通吧,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有创意。

  教师巡视,要是他们时间够的话可以请他们多做一个。要是发现做两个的,请他们展示做的好的那个。

  交流:你们做的是什么图形?是怎么做的?

  三、识别轴对称图形

  1、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找到它。

  现在就请同学们在纸上的这些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谁上台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紫荆花:它为什么不是呢?教师拿教鞭在屏幕上一指,因为它里面的图案对折后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为什么是呢?/谁有不同意见。这就说明并不一定要左右对称才行,换个方向对折也可以,一次折不出,就多试几次。

  2、画一画。

  请同学们看第二张纸,图上都只画出了每个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它们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我们先来画第一个。

  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画的?还有其他画法吗?

  第二种画法更容易。

  先观察给出的一半图形,确定另一半图形的各个顶点,再连点成线比较容易。

  再来画一下第二个。

  请一个学生来展示一下。

  你和他一样吗?

  四、全课小结

  好,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请同学们看这,教师表演剪纸。谁来说说我刚刚剪纸时运用了什么知识?课后请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寻找一下,看看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你还能想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吗?

  五、机动:连一连

  你是怎么判断的?

  教学后记:第一节课,笑话百出,就到对称图形,王玲灵说有衣服、裤子;罗润城说我的屁股也是,全班哄堂大笑……

  对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甚至剪了图形来画、对折。有些学生的空间感十分强,一看图形就能说出哪些地方是不能完全重合的(陈慧婷等),可有的学生就是不死心(覃旭、罗润城等),我为孩子们这种探究精神感到由衷的高兴。最后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虽然耽搁了时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可我认为还是值得的。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通过应用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并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教具准备:幻灯或实物投影仪、电子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1、课文第62页的第7题。

  第7题是整数四则运算的口算的复习,题目主要是以本单元乘法口算方法为主,添加几题前面学过的加、减和除法口算。练习时,要求做到人人参与,并统计大多数学生完成全部12题所需的时间,了解学生口算的熟练程度。

  练习过程做到:

  (1)以幻灯或电脑课件呈现算式,算式逐一呈现。

  (2)为体现人人参与,算式可重复呈现。

  (3)学生口算时,要求语言表达完整。

  (4)对口算比较慢的学生,老师要给予特殊照顾,复习口算的方法,提高他的口算水平。

  (5)最后老师进行简要评价。

  2、课文第63页的第8题。

  第8题是本单元的笔算练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因此,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步骤及计算中的注意点,提高学生笔算的技能。本道题突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笔算正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难点。因此,通过练习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排除难点,更好地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学生独立笔算。

  (2)老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竖式书写是否规范、工整,特别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能否正确处理。

  (3)反馈练习结果:

  反馈时,主要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的'0或末尾的0在笔算时的不同操作办法。老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两道题目,帮助学生理解:

  如: 7 0 8 6 4 0

  2 51 2

  3 5 4 0 1 2 8

  1 4 1 6 6 4

  1 7 7 0 0 7 6 8 0

  (4)学生用计算器检验笔算结果。没有计算器的,老师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完成任务。

  3、课文第63页的第9、10两题。这两道题是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的练习。第9题是两数相乘时,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十倍、一百倍时,观察积的变化。过程要求:(1)列出原算式:634=。(2)改变因数,再分别计算出它们的积。(3)利用算式进行对比。(4)回答说明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说一说是哪个因数变化了,怎么变的,积又是怎么变的。

  第10题,是在第9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式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样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哪一个因数变化了,怎么变的,积又是怎么变的。

  4、课文第63页的第11题。第11题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练习时,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解题过程要求做到:(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2)回答:从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3)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供多种解法。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6-14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21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1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28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04

小学数学教案03-17

小学数学教案(荐)07-22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 创设生活情境

  1、电脑显示:小红家卫生间是长方形,如右图,小红爸爸准备装修卫生间,要在地面上铺正方形地面砖,要选边长为几分米(整数)的地面砖,才干不用锯分就能整齐地铺满地面砖呢?

  同学说出:用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地。 12分米

  师:怎么铺?会多出来吗? 18分米

  同学说出:每行铺18快,铺12行,不会多出来。

  师:有没有其它铺的方法?

  同学说出:我用边长2 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

  师:怎么铺?

  同学说出:每行铺9快,铺6行。

  师:有没有其它铺的方法?

  同学说出:我用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每行6块,铺4行,也正好。

  同学还可能说出:用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地。

  让同学小组讨论:按要求能不能铺?让同学明确要锯分铺了。

  师:还有其它铺的方法吗?

  让同学说出:还可以用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铺地,每行3块,铺2行。

  师:哦,原来小红家卫生间有这么多的铺法?

  小红爸爸要铺得快一点,那一种铺法最好?

  [设计意图:课始,创设生活情境,将同学有然地带入求知的情境中去,通过设疑,让同学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创设这样的情境,一是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是初步培养同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激发了同学探求知识的欲望,同时又为后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学习的目标。]

  二、引导自主探索

  1、自主探索、形成概念

  师:那我还要问一问,你们是怎么想出可以用边长是1、2、3、6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呢?

  让同学说出:①1、2、3、6都是18的因数,又都是12的因数

  ②1、2、3、6是18和12的公有的因数

  师:18的因数和12的因数有几个?能举完吗?

  让同学说出:能,只有4个,个数是有限的

  师:我们可以把这4个数叫做18和12的公因数,最大的一个是几?

  师:谁给它起个名字?

  由此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不只要求同学掌握笼统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同学的“发现“意识,引导同学参与研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挖掘同学潜能,能让同学通过努力,自身解决问题,形成概念。]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针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段目标,结合教材求经过时间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1.明确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使学生分清时刻与时间段。

  学生已经对时、分、秒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几秒,因此在教学例1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牢牢记住已经掌握的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同时让学生通过具体生活情境理解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

  2.借助直观模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借助钟面模型,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钟面,帮助学生理解经过的时间,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交流探究找到解题方法,即“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教师准备 PPT课件、钟表

  学生准备 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出示PPT课件)

  1.出示复习题。

  (1)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之间有( )个小格。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秒针走1圈是( )分钟。

  (3)1时=( )分

  (4)1分=( )秒

  2.出示古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交流:这是一首描述什么的古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结:这是写珍惜时间的诗句,光阴就是时间。

  3.揭示课题:时间的计算。

  ⊙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2时=( )分

  想:1时是60分,2时是60分加60分,即120分。

  做一做。

  (1)5时=( )分,怎么想?[用5个60连加的方法;也可以这样想:在120分的基础上再加3个60分,即120+180=300(分)]

  (2)( )时=240分

  (3)3分=( )秒

  (4)4分=( )秒

  设计意图:例1比较简单,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时间的计算。

  (1)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思考:你早上几时离家,几时到校呢?

  (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

  请同学们讨论并提出数学问题。(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讨论算法。

  师:大家这么快就知道是15分钟,你是怎样计算的?请把你的计算方法讲给组里的同学听。(小组讨论)

  预设 生1:数钟面上的大格,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生2:数小格,15个小格是15分钟。

  生3:45-30=15(分)

  师:计算时,在同一个小时内,我们只要用分钟相减来求经过的时间就可以了。这么多的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汇报)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计算的这道题中,几时离家,几时到校,这里的几时我们叫做“时刻”。而刚刚大家计算的经过时间,我们叫做“时间段”。时刻,只要看钟表就可以知道,而时间段是要经过计算得出的。以后计算时间段,也就是计算经过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3)情境练习。

  出示教材5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解决,同桌交流算法。设计意图:时间的计算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本部分教学采用学生喜欢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化难为易,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在计算的过程中不必要求学生统一使用一种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

  小括号的运算。

  2.能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运用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春游!导游阿姨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们非常聪明,想考考大家数学学得怎么样,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1.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

  30+8×4 5×2+3 80-60+8 5×9-5

  25-7×3 35÷7-5 64-24÷6 3+4-5

  2.把二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7×6=42 60-42=18 6÷2=3 18-3=15

  二、 新授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河边准备坐船过河去春游。齐读课题,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看图回答

  说一说图意、数学信息及问题,相互补充。

  2、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现在请同学们动动脑,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解决问题。会做吗?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学生试着做一做。

  试着独立解决问题,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指名部分学生板书

  板书不同的算式,可能有:

  A.29+25=54(人)54÷9=6(只) B.29+25÷9 C.(29+25)÷9 D.29÷9+25÷9

  2、学生活动

  (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不同的算式,对每种方法的正误交换意见,并进行解释。

  (2)指名汇报讨论结果,说一说想法与理由。其他小组可以赞成,可以反对,进行辩论。

  3、议一议。 29+25÷9这样列式对吗?

  4、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新朋友吧?叫什么名字?有了小括号的算式怎么读呢?

  5、认识小括号的学生介绍小括号的名称及读法。并读算式(29+25)÷9

  6、教师小结。

  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运算顺序,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

  小括号中的。

  7、同学们知道了带小括号的算式该怎么算,请快速准确的在书上写出来。脱式计算(29+25)÷9。并练习讲题。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解决了“过河”问题,现在坐着6条船来到了河岸,这时,导游阿姨又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你们愿意接受吗?

  1、比一比,谁的眼力好。(说出运算顺序)

  30+8×4 (30+8)×4 5×2+3 5×(2+3)

  80-64+8 80-(64+8) 5×9-5 (26-20)×8

  2、 比一比,谁判断的最准确。

  (1)(10+3)×5与10+3×5都要先算乘法。

  (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8减去6的差。再乘以乘6? 列式为(81-6)×6。

  3、比一比,谁算的又对有又快。

  5×(36-29) (83-35)÷8 94-(25+19)

  4、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研究探时的意识,追求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资源

  1.实物投影仪—台。

  2.每小组《验证表》一张。

  验证表

  举例

  结论

  3.比,除法,分数关系表:

  比

  前项相当于

  后项相当于

  比值相当于

  除法

  分数

  4.卡片若干张。

  (1)商不变的规律;(2)分数的基本性质;

  (3)比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教课标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0—71页。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流程:创没情境——验证猜想——展示交流——意义构建——巩固拓展。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评价、组际交流评价。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中“0除外”的道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验证表,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目标:

  (1)复习旧知,为学生发现问题、产生猜想奠定基础。

  (2)启发学生大胆猜测,提出自己的假设。

  过程:

  (1)复习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通过填写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表,让学生发现比、除法、分数有很多相似之处?

  (2)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过复习,引导学生联想: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有没有类似的基本性质:

  提出猜想:

  (1)学生讨论比有没有类似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比和分数、除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个比就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看成一个分数,就可以遵循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最后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2)猜想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猜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目标:

  (1)引导学生对验证猜想提出各自的想法与途径?

  (2)组织实践活动,揭示知识本质,让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3)营造协作学习氛围,组织讨论研究、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协作学习意识。

  过程:

  (1)小组讨论:这个猜想成不成立?是否具有普遍性?用什么方法来验证?

  (2)小组代表发言,说出本组思路。

  A组:我们想用一个比,用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得到新比,看比值变不变。

  B组:我们想用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分数或者一个小数,看它的比值变不变。

  C组:我们想把不同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看它们的比值变不变。

  通过学生发言,让学生互相启发,产生灵感,对验证猜想的方法进行比较,使自己的实践活动更加具有科学性,更严谨。

  小组合作,试着验证: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想法,用一个比或多个比进行验证,对验证结果进行初步总结。填写《验证表》。

  3.展示交流,感受过程。

  目标:

  (1)理清知识脉络,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感受到探究过程,使学生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

  (1)用实物投影展示各个小组的《验证表》。

  (2)各小组代表发言,本组所得的结论。

  (3)老师引导学生比较各组的结论。

  (4)引导学生讨沦比的基本性质是否具有普遍性,有没有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变了的。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0,比值会怎样。

  4.意义建构,体验成功。

  目标:

  (1)通过整理归纳,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信心。

  过程:

  (1)引导学生讨论哪个组的结论比较全面,怎样说更严谨。

  (2)集体归纳,板书。

  (3)体验成功:我们发现的这个数学规律就叫比的基本性质,许多科学家都是这样提出猜想、实践验证,发现了许多大自然的奥秘,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去发现、创造。

  5.巩固拓展,灵活运用。

  目标:

  (1)利用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应用比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过程:

  (1)(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第71页练一练2)

  边练习边讨论:怎样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怎样化简最快最好。

  (2)总结方法:联系旧知,灵活运用。

  (3)灵活运用,抢答比赛。

  五、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形成悬念,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和研究。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数学知识。如《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传统的教学是:出示一组分数3/4、6/8、9/12,让学生发现3/4:6/8:9/12,接着把分数转化成比3:4=6:8=9:12,归纳出比的基本性质,接着是一层层的巩固练习。这个过程是老师讲,学生听,被动地接受。不说让学生感兴趣,就是对其内容,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在应用时,会出现比的前项和后项乘的不是同一个数,甚至会出现前项乘后项的笑话。这种以接受知识为目的教学显然不适应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没有采用教材中的例3进行引入,而是让学生先填表格复习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问学生:通过填这个表你发现厂什么?生:比和分数、除法有很密切的联系,它们很相似:再出示:18÷6=( )÷2=24÷( )、15/20=( )/4=9/( )=( )/6。问:这两题是根据什么规律和性质来做的`?生: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师引导: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通过这样的引导,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很想弄清楚:比有没有类似商那样的规律和分数那样的性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猜想验证,让学生感受探究过程。

  在激发学生认知需要和探究欲望后,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卷入知识发现的过程呢?这时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自由思考,作出各种猜想,对猜想提出验证的方法。然后小组合作从不同的角度验证猜想,最后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研究思路与成果,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探究过程。这样不仅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了条件,让学生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启发,产生灵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如《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中,学生提出:比肯定也有类似除法那样的规律和分数那样的性质。老师引导大家讨论怎样验证。结果A组的意见是:我们想用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看它的比值变不变B组的意见是:我们想用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分数或者一个小数,看它的比值变不变。C组的意见是:我们想把不同的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看它们的比值变不变。老师肯定了大家的这些想法好,要求同学们分组试试。学生反应十分活跃,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你写一个比来验证,我写一个比来试试,有的故意把数写得很大,有的用。来乘……几分钟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拿出自己的验证结果,同时也提出了验证过程中的疑问。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根据白己的需要实验验证,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新知的建构。

  3.整理归纳,让学生体验成功。

  归纳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知识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归纳。通过归纳,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如在《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中,把学生验证的结果一一展示后,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比的这个特性是否具有普遍性,比的这个特性怎样归纳呢?有的说: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比值不变。有的说:还应该加同时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有的说:这还不完整,应加上0除外……这样有效地让学生通过分析、整理、归纳等科学研究方法得出结论,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科的严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推 理能力。得出结沦后,告诉学生:你们太聪明了,发现的数学规律叫比的基本性质、学生感到获得了很大成功,信心十足,不仅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让学生掌握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到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

  总之,“比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学习“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安排的教学内容、由于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比也应该有类似的性质,这为学生发现问题、产生探究欲望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上述学习内容的铺垫,为学生自主探究“比的基本性质”这一新的学习任务创造了必要条件。所以,我没有沿袭以往的教学思路及教材束缚,而是立足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与经验,用探究性的学 习方法,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构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

  2、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情景导入:小朋友,动物王国有许多小动物,看,来了4只小猴子,他们蹦蹦跳跳,玩的可开心了。正当他们玩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妈妈给他们送来了一些水果。猜一猜,猴妈妈可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水果?(出示课件)

  2复习讨论:猴妈妈肯定会把这些桃子怎么分?为什么?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3、课件演示:刚才我们通过复习,知道猴妈妈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四分之一。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1)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猴妈妈看见小朋友们表现这么精彩,非常高兴,他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听,,猴妈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并伴随课件:我想把这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那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有困难的可借助手中的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分一分,3只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3)大组交流。

  问:谁来说一说,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4)课件演示分得四分之三的'过程。

  2、教学想一想。

  (1)出示情境图:

  谈话:看见猴儿们和小朋友们相处得这么火热,兔儿们也蹦蹦跳跳地赶来了,兔妈妈说:小朋友们,听说你们个个非常聪明,我也想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挑战。

  课件出示:把10个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3只兔共分得这些萝卜的几分之几?

  (2)请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如还有困难,还可借助圆片摆一摆、分一分。

  (3)学生交流汇报。

  两种意见:一种是分得这些萝卜的五分之三,另一种是分得这些萝卜的十分之六。

  (4)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1。

  (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把几个看成一份,在图上分一分。

  (2)填写分数,并指名说出结果。

  2、做想想做做2。

  (1)引导学生看清每幅图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占这样的几份。

  (2)各自填写分数。

  3、做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涂色,然后与同桌交流。

  4、做想想做做4

  (1)同桌互相摆一摆。

  (2)交流:你是怎样摆的?

  (3)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千的认识。

  2. 用千数图表示千以内的数和千。

  3. 千以内数的读与写,并登入数位表。

  4. 千以内数的分拆。

  5. 数的多种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千以内数的读与写。

  难点:

  数的多种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广场上有853 人。

  2. 人民广场上有50 只鸽子。

  3. 花坛里有1000 枝郁金香。

  4. 803 户家庭搬入了森林新村。

  二、新授

  ㈠

  1. 用算式表示数的组成 853=( )+( )+( )

  2. 350=( )+( )+( ) 1000=( )+( )+( )+( ) 803=( )+( )+( )数的分拆,下列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3. 314=( )+( )+( ) 728=( )+( )+( ) 990=( )+( )+( ) 461=( )+( )+( ) 700=( )+( )+( )

  4. 这样分拆行吗?700=(500)+(100)+(100)

  小结:要按计数单位对数进行分拆。

  ㈡ 中间、末尾有0 的'数的读、写法。

  1.这两个数怎样读?(出示PPT) 990=( )+( )+( )读作:九百九十 700=( )+( )+( )读作:七百

  2. 变一变,怎样读909、707(出示PPT)

  3. 这四个数有什么共同点?在读数时要注意什么?你能举些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吗? 990 700 909 707(出示PPT)

  4. 用怎样的方法来读数?(出示PPT) 108、180、810、780、20xx、2200

  ㈢

  1. 末尾或中间有0 的写法(用算式来帮忙写数) 400+30+7= 200+80+1= 700+20+2= 100+90+1= 800+80+0= 900+90+9= 800+0+8=

  2. 比较:两个0 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800+80+0= 800+0+8= 写数时,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3. 独立写数,练习4。

  4. 用4,4,0,0 组成四位数。 最小是( ),是( ),读1 个0 是( ) 1 个0 也不读是( )。

  三、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判别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实物投影仪、彩纸、剪刀、钉子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中感知

  1、欣赏建筑中的对称美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吗?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著名建筑物的照片,咱们来欣赏一下,好吗?(播放照片)

  你觉得这些建筑物怎么样?

  这些建筑物之所以看起来这样赏心悦目,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一种对称美。

  2、欣赏生活中其他具有对称性的物体

  除了有些建筑具有对称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来说一说吗?

  是啊,对称的物体的确很多。大家看,边解说:许多动物的外形是对称的。有些艺术品是对称的。飞机的外形也是对称的,如果飞机不对称的话,会怎么样?看来对称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有时也是必须的。

  二、在操作中研究。

  1、在操作中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现在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可以得到一些平面图形,(出示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研究!现在就请轻轻打开1号信封取出图形,开始!(学生活动)

  交流:研究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名4个学生回答一下,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指导他举起图形展示,同时将他研究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把没有讨论的图形贴上黑板,

  那其余的图形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是啊,我们发现这些图形都能对折,(板书:对折)(课件演示)

  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课件演示)能够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呢,就像一条轴,这种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完成板书)

  2、试一试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2号信封里的这些图形(出示信封)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收掉黑板上的六个图形。

  交流:

  在我们研究的这六个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你是怎么发现的,你能很快地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吗?

  (三角形:这种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梯形:这种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五边形:这种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还有谁和他折得不一样?

  长方形除了竖着折两边能完全重合,横着折也可以。(教师演示)

  正方形:正方形也有几种折法可以使两边完全重合

  那有没有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呢?你怎么会认为它不是呢?

  4、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那你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呢?在动手之前,我们先来开个小小讨论会,每个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

  (1)做什么图形?

  (2)选什么工具?

  (3)怎么分工?

  好,开始!

  学生讨论。

  你们讨论出一个方案了吗?

  那就请大家各显神通吧,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有创意。

  教师巡视,要是他们时间够的话可以请他们多做一个。要是发现做两个的,请他们展示做的好的那个。

  交流:你们做的是什么图形?是怎么做的?

  三、识别轴对称图形

  1、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找到它。

  现在就请同学们在纸上的这些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谁上台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紫荆花:它为什么不是呢?教师拿教鞭在屏幕上一指,因为它里面的图案对折后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为什么是呢?/谁有不同意见。这就说明并不一定要左右对称才行,换个方向对折也可以,一次折不出,就多试几次。

  2、画一画。

  请同学们看第二张纸,图上都只画出了每个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它们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我们先来画第一个。

  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画的?还有其他画法吗?

  第二种画法更容易。

  先观察给出的一半图形,确定另一半图形的各个顶点,再连点成线比较容易。

  再来画一下第二个。

  请一个学生来展示一下。

  你和他一样吗?

  四、全课小结

  好,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请同学们看这,教师表演剪纸。谁来说说我刚刚剪纸时运用了什么知识?课后请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寻找一下,看看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你还能想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吗?

  五、机动:连一连

  你是怎么判断的?

  教学后记:第一节课,笑话百出,就到对称图形,王玲灵说有衣服、裤子;罗润城说我的屁股也是,全班哄堂大笑……

  对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甚至剪了图形来画、对折。有些学生的空间感十分强,一看图形就能说出哪些地方是不能完全重合的(陈慧婷等),可有的学生就是不死心(覃旭、罗润城等),我为孩子们这种探究精神感到由衷的高兴。最后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虽然耽搁了时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可我认为还是值得的。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通过应用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并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教具准备:幻灯或实物投影仪、电子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1、课文第62页的第7题。

  第7题是整数四则运算的口算的复习,题目主要是以本单元乘法口算方法为主,添加几题前面学过的加、减和除法口算。练习时,要求做到人人参与,并统计大多数学生完成全部12题所需的时间,了解学生口算的熟练程度。

  练习过程做到:

  (1)以幻灯或电脑课件呈现算式,算式逐一呈现。

  (2)为体现人人参与,算式可重复呈现。

  (3)学生口算时,要求语言表达完整。

  (4)对口算比较慢的学生,老师要给予特殊照顾,复习口算的方法,提高他的口算水平。

  (5)最后老师进行简要评价。

  2、课文第63页的第8题。

  第8题是本单元的笔算练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因此,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步骤及计算中的注意点,提高学生笔算的技能。本道题突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笔算正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难点。因此,通过练习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排除难点,更好地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学生独立笔算。

  (2)老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竖式书写是否规范、工整,特别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能否正确处理。

  (3)反馈练习结果:

  反馈时,主要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的'0或末尾的0在笔算时的不同操作办法。老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两道题目,帮助学生理解:

  如: 7 0 8 6 4 0

  2 51 2

  3 5 4 0 1 2 8

  1 4 1 6 6 4

  1 7 7 0 0 7 6 8 0

  (4)学生用计算器检验笔算结果。没有计算器的,老师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完成任务。

  3、课文第63页的第9、10两题。这两道题是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的练习。第9题是两数相乘时,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十倍、一百倍时,观察积的变化。过程要求:(1)列出原算式:634=。(2)改变因数,再分别计算出它们的积。(3)利用算式进行对比。(4)回答说明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说一说是哪个因数变化了,怎么变的,积又是怎么变的。

  第10题,是在第9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式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样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哪一个因数变化了,怎么变的,积又是怎么变的。

  4、课文第63页的第11题。第11题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练习时,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解题过程要求做到:(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2)回答:从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3)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供多种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