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3 13:48:5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数学教案(集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数学教案(集合)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会按一端对齐的方法对4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

  2、会清晰念读数字1-10。

  3、会按数字6取相应的物品,做到数物对应。

  4、能独立操作“一维二次分类操作板”,完成分类操作。

  5、能用身体动作、声音进行规律排列。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过比长短,按数取物,有一维分类的经验等知识

  2、幼儿学具:学具“金箍棒”,“从短到长”、“从长到短”的标记图,数字卡1-10,积木,学具“分纽扣”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读一读

  教师:“我快速出示数字卡,请小朋友念读数字,看谁的眼睛最厉害。”

  二、集体活动

  1、比一比

  请4位幼儿将学具“金箍棒”按标记“从短到长”、“从长到短”排序。

  2、数一数

  请小朋友数6块积木,并到老师处检查

  3、分一分

  请幼儿说一说纽扣的特点和分类板的标记表示的意思,然后根据分类板的提示将纽扣进行分类

  4、做一做

  老师有规律地做出三个动作(摸头、摸肩膀、摸脚)或者叫声(叽叽嘎嘎噜噜),请幼儿跟着老师做并有规律地做下去。

  三、评价总结

  小朋友在操作时要保持安静。请小朋友把学具放好,收拾整齐。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小班)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新《纲要》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具体表现为:

  1.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2.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3.数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二、阶段目标:

  三月份: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2.学习按物体量的.关系进行4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能目测比较两者高矮,区别最高和最矮。

  4.体验物体从高到矮、从矮到高的顺序关系(5个以内),尝试按高矮排序。

  第一周: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第二周:学习按物体量的关系进行4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第三周:能目测比较两者高矮,区别最高和最矮。

  第四周:体验物体从高到矮、从矮到高的顺序关系(5个以内),尝试按高矮排序。

  四月份:

  1.指导幼儿将两个集合中的物品上下对应排列(5个以内)。

  2.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3.了解2、3的形成,知道1添上1就是2,认读数字2;知道2添上1就是3,认读数字3。

  4.了解4、5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认读数字4;知道4添上1就是5,认读数字5。

  第一周:指导幼儿将两个集合中的物品上下对应排列(5个以内)。

  第二周: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第三周:了解2、3的形成,知道1添上1就是2,认读数字2;知道2添上1就是3,认读数字3。

  第四周:了解4、5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认读数字4;知道4添上1就是5,认读数字5。

  五月份:

  1.学习手口一致的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

  2.能根据数字1、2、3、4、5取相应的实物,感知数与量的结合,体验数的实际意义。

  3.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并从生活中找出相应的物品。

  4.能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进行组合拼搭。

  第一周:学习手口一致的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第二周:能根据数字1、2、3、4、5取相应的实物,感知数与量的结合,体验数的实际意义

  第三周: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并从生活中找出相应的物品。第四周:能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进行组合拼搭。

  六月份:

  1.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回答问题,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取拿和摆放操作材料。

  3.辨别前、后、里、外的关系,尝试使用表示方位概念的词。

  4.能理解“早晨”、“中午”的含义,了解时间概念。

  第一周:能理解“早晨”、“中午”的含义,了解时间概念。

  第二周:辨别前、后、里、外的关系,尝试使用表示方位概念的词。第三周: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回答问题,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第四周: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取拿和摆放操作材料。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根据幼儿园教学实际,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使用幼儿感兴趣的衣服实物图,并且按照小课题《通过多种操作材料培养小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展开活动,使幼儿在本节课题活动中,生活自主、自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活动名称:

  数学活动《钉纽扣》

  活动目标:

  1、感知4以内数量,能做4以内等量集合。

  2、体验4以内的等量关系,并学习用“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讲述。

  3、能自己检查操作结果,不漏钉纽扣。

  活动准备:教具:底卡9《钉纽扣1》、底卡10《钉纽扣2》分别插入多用插板;单色插钉10个。

  活动重点:按数量取物,取出等量纽扣。

  活动难点:能够仔细检查操作结果,并表述出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景导入:以“帮妈妈给娃娃的新衣服钉纽扣”为情景,提出“先确定扣眼数量再一次取出等量纽扣,---钉完并表述”的.规则。

  二、基本部分

  1、 出示底卡9、底卡10,请幼儿观察并提问“衣服上的洞洞”是什么,请幼儿回答(原来是扣眼,还没有钉好纽扣呢)

  1、演示规则:教师指着底卡9上左边的衣服提问幼儿看看这个裙子上一共几个扣眼呀?(3个),3个扣眼需要钉几个纽扣?(3个),(教师演示,请幼儿徒手操作),先伸出一只手,再用另一只手拿插钉,放到这只手上---1个、2个、3个。一共拿了几个?纽扣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就可以钉纽扣了。钉完还要说一说“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

  2、教师介绍活动名称,请大家一起说说先要干什么?(数数扣眼有几个),再干什么?(拿出这件衣服需要的几个插钉放在手心里),最后干什么?(一个一个钉到扣眼里),做完还要怎么样(说说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

  3、分组操作:教师按组请幼儿回到座位上开始操作。

  4、观察指导:教师巡视幼儿“钉纽扣”的操作,教师在幼儿操作前提示“钉纽扣”的时候,要先数一数衣服上有几个扣眼,然后再一次取出衣服上所需要的纽扣,看看你的手心纽扣准备好了吗,纽扣准备好了再去插,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巡视提醒幼儿,做完后还要说一说“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检查一下还有没有扣眼漏钉的。

  三、 结束部分

  教师评价幼儿活动,鼓励表扬,请幼儿整理材料,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能够将活动教学法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活动,通过活动,帮助教师理解其精髓所在,能够使教师得心应手的组织活动,保证每个幼儿在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获取丰富多样的数学经验,同时也能发现到孩子的另一面,特别是发现了孩子们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在数学活动中获取知识,获得快乐。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出课题 。于是,智慧爷爷就告诉了这3只小动物,"你们不听妈妈的话,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们做错了事情,还不知道悔改,那就要受到惩罚了,我已经把你们回家的路给没收了,每条路只留了前面几块砖,除非你们找出规律并且正确的剩下的砖铺对了,才能再回到家里"3个小动物一听,就嗷嗷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后悔自己没有听妈妈的话早点回家,他们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么把回家的路铺好,聪明的小兔子想啊想,想啊想,终于想出来了,找出了规律并且把砖铺好了,可是小熊和小刺猬伤透了脑筋也想不出来,一直在嗷嗷的哭着,他们哭着哭着就走到了我们小二班,小熊和小刺猬一想,小二班的小朋友都是非常聪明的,就想请你们来帮帮他们回到家,小朋友愿意帮忙吗?

  基本部分

  1。启发幼儿观察小路,并发现小路的排列规律

  ①请幼儿观察小兔铺的小路,让幼儿讨论其规律是什么(发现砖是一个红的.,一个黄的排列规律)

  ②再请幼儿集体帮助小熊铺路。先观察:颜色一样,形状不同的排列,讨论一下后面应该怎么排,请幼儿讨论,并且集体说出来(如果小熊的路铺对了,就把小熊换成微笑的,如果不对,还挂着哭着的小熊)

  2。请幼儿操作帮助小刺猬回家(每个小朋友发一个操作卡)(水彩笔)

  ①教师指导

  ②请幼儿说出你是怎么铺的。老师小结:观察前面是怎么铺的,后面的要和前面的一样铺下去。

  结束部分:集体游戏:铺路

  玩法:请两个小朋友出来比赛,看谁铺的又快又好。(游戏可玩N次)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将不同颜色、大小的树叶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掌握3以内的物体有规律的排序方法。

  2、操作活动感兴趣,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领幼儿散步观察秋天树叶的变化,捡红、黄树叶。

  2、干2 个,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

  3、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出示实物树叶,用情节引入。

  2、树叶宝宝请站好。

  二、学习树叶排序

  1、观察3片黄树叶、红树叶的大小不同,并且分别站在相应的颜色旗的队伍中。练习排序:跟在黄旗的后面,从大到小(最大的——大的.——小的)。

  2、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最大的——大的——小的。

  3、请个别幼儿按教师的要求将树叶排序,边排边说。

  4、黄树叶排好队了,可是红树叶呢?

  5、同样的方法,练习从大到小排序,边排边说。

  6、幼儿操作活动,掌握有规律的排序方法,教师适当指导。

  三、除了从大到小的排序,还可以怎样排序?(从小到大)

  幼儿探索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树叶。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外形特征。

  2、能在生活中找到像长方形的物品,能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火车”动物头饰、幻灯片、长条、各种图形等。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1)创设情境:“小火车开来了,看看车上都卸下了什么货物?教师出示“火车”,从中取下一个长方形。原来小火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图形宝宝——长方形,我们现在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2)师:有个图形要先给给小朋友表演魔术。想知道是谁吗?(三角形),他要给小朋友変一个魔术(三角形变长方形,先回忆三角形的'特征然后以游戏口吻介绍长方形的特征。引导幼儿总结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

  (1)小朋友记住我了吗?现在我们来玩个变魔术的游戏看我变出什么来(接着看课件)说说长方形变成了什么?

  (2)请幼儿寻找教室里长方形的物品。如“柜子”“桌子”“书本”…

  3、指导幼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运用折纸的办法认识长方形,请将长方形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再将正方形的纸变成长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挨着的两条边不一样)

  4、游戏活动。

  游戏“站四角”。教师在地上画几个长方形,每组请5名幼儿参加游戏。教师喊“开始”5名幼儿沿着长方形的四条边呈顺时针方向跑。音乐一停,每名幼儿迅速找到长方形的一个角站好,没找到角的幼儿表演一个节目。利用音乐来控制幼儿游戏的过程。

  每次站好四个角后,让其他的幼儿数一数长方形有几个角。游戏可反复进行利用音乐来控制幼儿游戏的过程。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针对活动情况做适当评价。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3-20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7-21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7-25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26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8-04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7-30

小班数学教案06-15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8-07

小班数学教案:比长短11-26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