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8-17 07:55:1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社会教案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大班社会教案3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遇到高兴,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向他人倾诉。

  2.能体验他人情感,关注他人,分享他人的开心,不开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引导幼儿应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4.会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人们高兴和不高兴时的样子。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家长协助幼儿记录自己在一周中有哪些不高兴、高兴的事

  2.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3.律动:《表情歌》《多愉快》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律动《多愉快》

  导入:小朋友们,做完这个律动你们觉得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一些表示心情愉快的词,如:开心、高兴、快乐等)

  二、基础部分:

  1.提问:在小朋友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你们还经历过哪些愉快的事?说一说,让小朋友们和你一起分享好不好?

  2.小朋友们真幸福,你们有过这么多高兴的事开心的事。但是,我们不可能事事都顺心,你们遇到过哪些不顺心的.事,说出来,让小朋友们帮你想想办法,好不好?

  3.生活中谁都会遇上烦心事,谁都有不愉快的时候,当你遇到烦恼的事时,你会怎么让自己变得快乐?

  教师小结:每天我们都应该以快乐的心情去面对每一件事。

  我们不高兴时,可以告诉老师,小朋友,让大家帮助你;还可以听听音乐、跟爸爸妈妈说说、好好睡一觉、看个动画片、到室外去散散步、等等。

  活动反思:

  1.看表情猜心情。我让孩子们看四个表情,然后根据这四个表情来猜测不同的四种心情,当孩子们不能根据表情猜测心情的时候,我通过自身的表情及心境表述,让孩子们能够理解。

  2.事件心情巧配对。我细心寻找了4张有具体事件的,分别代表4种心情的图片请孩子们进行观察、讲述,然后进行情绪配对,并在孩子们回答正确后出示相应的表情,让孩子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让他们将情绪和具体事件进行了联系,明确了发生不同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并且能够将事件和情绪进行较好地配对,迁移了经验,有了初步的情绪体验。

  3.绘画分享情绪。在这个环节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四种情绪的图画纸,每一种情绪都用一种彩色纸:粉色代表喜、红色代表怒、蓝色代表哀、绿色代表愁,还在每张纸上贴上了相应的表情图,并让孩子们进行选择并绘画相应的事情。每组分别投放了4种表情的情绪图画纸,主要是为了杜绝同组孩子进行相互间的模仿;每组只投放了5张图画纸,主要是为了幼儿人手一张,拿到什么画什么,避免选择的时间浪费,同时也是为了孩子们能够描述自己的任何心情,避免孩子们一味地选择“喜”这种他们比较熟悉的情绪进行讲述。

  4.情绪巧转移。当孩子们讲述了自己的心情故事后,我用一个问题巧妙地转移了孩子们的情绪:那你最喜欢哪种心情呢?为什么?孩子们的经验告诉他们,“喜”是他们最喜欢的事情。而且这时候我也巧妙地说了一句:“刚才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都想画自己开心的事情,看来,开心的事情最令你们难忘啊!”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情绪马上就转移到了“喜”。

  5.巧编心情故事书。最后,我自己设计了一本心情故事书,尊重每个孩子的描述,将每个孩子的心情故事都放进了故事书里面,让孩子们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也为整个活动进行了梳理。最后一句:“我们还会有很多其它的心情,下次,我们也把它画到我们的心情故事中里去。”很好地为此次活动进行了延伸,也让孩子们明确到除了喜怒哀乐,我们还有其余的情绪,为下一个活动做好了铺垫。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树有美化环境、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和防风、防沙、防洪的作用。

  2、体验在不同环境下人们所产生的不同情感,知道环境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表现不同环境的两幅图片(好的为甲,差的为乙)。

  2、“小树苗”贴绒若干。

  3、录音机、《学植树》磁带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到树下玩耍,引导幼儿讨论:

  1、人们为什么要种树?树木有什么作用?

  2、如果没有了树木,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以谈话的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二、教师出示表现环境的两幅图,请幼儿观察图片,认识树的作用。

  1、美化环境的作用。

  (1)这两幅图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有花草树木 ……)

  (2)如果这两个环境不同的地方让你选择,你愿住在哪儿?为什么?(环境美……)

  师:(指甲图)树木(花草)可以把周围环境打扮得非常美丽,是人们心情舒畅、愉快,这是树的一个作用。这种作用我们能用一句话说出它叫什么吗?(小朋友讨论、发言)

  小结:这种作用我们叫它“美化环境”(幼儿学记)。

  2、净化空气的作用。

  (1)这两幅图片里的工厂的上空有什么不同?(乙图冒着许多黑烟,甲图冒着淡灰色烟)

  (2)(指乙图)如果你从冒黑烟的地方走,会有什么感觉?(呛嗓子、咳嗽)

  (3)一阵风吹来,黑烟灰随风飘落,周围的环境会变成什么样子?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师:是啊,如果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会呛的咳嗽、恶心。时间长了,还会生好多疾病呢。

  (4)小朋友再看,(指甲图)树多的地方,空中冒的烟为什么不黑呢?(幼儿讨论)

  师:原来,人们发现了一个秘密,树多的地方,空气特别新鲜,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和烟尘,排除氧气,使空气变得新鲜干净。于是,人们就在工厂的周围种了好多树。小朋友,这又是树的一个作用,你能说出这叫什么作用吗? (启发幼儿讨论)

  小结:树木能吸收有害气体和烟尘,排除氧气,能使空气变得新鲜干净,这种作用叫“净化空气”(幼儿学记)。

  3、调节气候的本领。

  (1)这两幅图上正在玩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表情不一样,满脸大汗……)

  (2)(指甲图)站在窗口的这个小朋友为什么很高兴?他看到两个小朋友在大树下玩得很开心,他怎么说?谁来表演一下(请2—3人表演)

  (3)(指乙图)站在窗口的`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不高兴?他看到两个小朋友在炎热的太阳底下满身大汗,他又会怎样说?(请2—3人表演)

  (4)两幅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有的很高兴出来玩,有的不高兴出来玩呢?

  幼:(指甲图)这边树多很凉快,小朋友很高兴出来玩,(指乙图)这边没有树,太热了,小朋友就不出来玩。

  (5)为什么有树的地方就会凉快呢?这又是树的一个作用呢?(幼儿讨论)

  小结:原来夏天天气炎热,树木里的水分大量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它像空调一样可以使温度有高度变低,这种作用叫“调节气温”(幼儿学记)。

  三、防风、防沙、防洪的作用。

  师:小朋友,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听了故事后,你就会知道树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呢?

  (1)讲述《大森林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美丽的村子,它的周围种了好多树。

  在离村子不远处,住着三个恶魔王,风魔王、雨魔王、沙魔王。

  有一天,这三个恶魔王凑到一起要比试本领,风魔王说:“我的本领最大,我可以把村子吹得稀巴烂!”

  雨魔王说:“我的本领大,我拼命下雨形成洪水,把村子全淹没!”沙魔王说“你们的本领都不如我大,我可以把村子用沙全埋了!”

  他们的话被过路小喜鹊听到了,小喜鹊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全村的人,人们听了非常害怕,,可是又没有办法,决定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

  这时,忽然听到大森林里树叶“哗哗”作响,一个声音在喊着:“别害怕,我会保护你们的!”

  风魔王来了,它鼓起腮帮子“呼呼”拼命地吹,雨魔王来了,倾盆大雨“哗哗”地下沙魔王来了,狂风卷着黄沙“呜呜”地刮……

  聪明的小朋友,村子被风吹垮了吗?被洪水淹没了吗?被沙子埋了吗?

  提问:村子被风吹到了吗?(没有)被沙埋了吗?(没有)被洪水淹没了吗?(没有)

  那么,小朋友想想树还有什么更大的作用?(防风、防沙、防洪)

  四、复习巩固树的作用。通过启发提问,使幼儿加深印象,说出树的几种作用。

  五、“栽”树苗,进行“环保”教育

  师:小朋友,为了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我们要多植树来改造、绿化环境。这幅图上的(指乙图)环境都不喜欢,那我们怎样通过植树来改造它呢?下面就请小朋友讨论、设计一下,把这些小树苗(贴绒)“栽”到什么地方才能使这儿的环境变得也很美。

  (幼儿讨论后,每人上来“栽”树苗)

  提问:

  (1)现在这儿的环境变得怎么样了?(很美丽)

  (2)这儿的小朋友该变成什么表情了?(很高兴)谁来表演一下高兴的表情?

  (3)小朋友怎样才能保护这些小树苗快快长大?进行爱护树木的教育。

  六、律动:学植树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树的作用那么大,它为我们做了许多好事,我们要多植树,让我们一起植树吧。

  录音机音乐起(律动),幼儿随教师动作挖坑、栽树、浇水,小树发芽长大,小朋友高高兴兴拍手、跳舞。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经验、调查表、PPT等

  活动过程:

  一、讲讲知道的少数民族价值取向: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

  1、教师:最近我们正在研究一些少数民族,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这里你的要求是用好听的节奏说,那么用什么样的节奏呢,最好你先预设一个节奏,比如老师先有节奏的说一说?)

  2、出示地图(地图上标有代表56个民族标志):刚才小朋友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让幼儿简单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

  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用数字表示出来)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二、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价值取向:通过相互学习初步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三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教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自由组队重点调查了几个少数民族,今天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轻轻的商量下派个代表上来介绍。(把幼儿的调查贴在黑板上,每个队从少数民族的吃,穿,住,运动四方面介绍)。

  1、第一组幼儿代表介绍:维吾尔族

  ①幼儿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教师:你今天介绍的是什么族?(维吾尔族)你可以从这个地图上找出它的位置吗?(在地图上维吾尔族的旁边插上小红旗,幼儿介绍)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教师:刚才这个队的小朋友介绍了许多关于维吾尔族的知识,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或者有什么还想要了解的?(幼儿之间互相提问,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维吾尔族的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PPT)服装:式样宽松、洒脱,色彩对比强烈维吾尔族的姑娘—: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维吾尔族的花帽: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四楞小花帽,冬天是用皮做的,夏天用绫,有的帽子前面插上动物的羽毛,帽子的花纹是四边对称的。

  舞蹈: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女孩子擅长扭脖子,男孩子一般单膝着地,会耸肩膀,女孩子会围着男孩子跳舞。

  这里老师要引导幼儿边看边观察,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提问穿插的方法和幼儿产生互动教师:让我们带上四楞帽子,一起来跳一段维吾尔族舞蹈吧。(播放音乐背景,教师领舞,幼儿学一些基本的动作)特产:维吾尔族不仅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还被成为“水果之乡”呢,知道为什么叫它水果之乡吗?(产葡萄)维吾尔族是我们中国的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除了葡萄你们还知道有那些吗?(哈密瓜,巴丹木,无花果,葡萄香梨)。

  2、第二组幼儿代表介绍:蒙古族(找一找地图上在哪里插上红旗)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PPT)教师:来看看老师准备的蒙古族的资料服装: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男子腰带上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女子用红,蓝色手帕缠头(回忆比较一下和维吾尔族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蒙古包:包就是家的意思。蒙古包是造在大草原上的,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里面的内饰也很多有......

  摔跤:

  蒙古人还有献哈达,敬酒,敬茶等风俗习惯,(最老爱幼、老师介绍礼貌用语,幼儿学)勒勒车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它轻便宜骑。

  蒙古人有草原马背上的民族的称号(跟音乐学骑马的动作)蒙古族是一个世界民族,哎世界各地都散落着蒙古部族。

  看的时候和刚才一样提问和讲解和幼儿产生互动3、第三组幼儿代表介绍:藏族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服装:宽腰,长袖,大襟。冬天长袖长袍,夏天穿无袖长袍,腰前系一块彩色的花纹围裙。(刚才看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衣服你们觉得少数民族的衣服都有一个什么特点)西藏是世界上住的最高的民族,谁知道为什么?(因为有个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采花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藏族传统节日采花节。传说,很久以前藏族的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西藏特产酥油茶出示哈达这是什么?为什么哈达是雪白的?为什么要献哈达?学习献哈达的动作)藏族同胞特别喜欢哈达,把它看做是最珍贵的礼物,每次有喜庆之事,远客来临,或远行送别都要以献哈达以表敬意。献哈达也有他们的礼节,是这样献的,教师演示。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还有哪个民族也献哈达的?(蒙古)那今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他们的风俗,把最珍贵的礼物和祝福去送给远道而来的客人老师,献哈达的时候送上你的祝福话。(背景音乐,送哈达)

  三、结束部分价值取向:激发幼儿继续探索民族风情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这3个民族的知识,了解了他们的不同风俗习惯及特点,除了这3个你还了解其他的民族吗?(抽2个简单介绍,表扬幼儿勇敢)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诸多民族风俗节日的多媒体,边看教师简单的说明)

  2、小结:这些少数民族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教师:让我们一起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跳我们的民族集体舞吧!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认识少数民族的社会活动,主要通过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萌发幼儿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引导幼儿在比较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不同之处中,促进幼儿观察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通过课后自己的反思,这次活动孩子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都很高,通过图片让幼儿直观的认识、了解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8-10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8-10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8-12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7-29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9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08-02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5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08-08

大班社会树教案04-01

大班社会感恩教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