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24 08:32:19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9篇[通用]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教案9篇[通用]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培养躲闪能力。

  2。知道物体在阳光下会产生影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了解影子。

  2。选择有阳光的场地。

  重难点: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

  活动过程: 1。找影子。

  (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边念儿歌(走走走,走走走,一个拉着一个的手,拉拉手,拉拉手,拉成一个大太阳。)边围成一个大圆圈。

  (2)一起找一找别人与自己的.影子。

  2。踩影子。

  (1)“小兔”分散踩自己的影子。

  (2)“小兔”互相追踩别人的影子,提醒幼儿避免推撞。

  (3)游戏反复数遍,注意控制活动量。

  活动延伸:

  可利用散步等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观察树影、大型玩具影子。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设计

  本次活动,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已有经验水平,以情景导入,使幼儿兴趣十足得参与其中,充分发展幼儿好奇心和探究。整节活动我以ppt课件、生活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索、助人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梳理基本的数学概念,发展其思维能力。

  “捉鱼比赛”“寻找小鱼排列秘密”等环节,让幼儿更直观的将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小鱼数中得到理解,从而更好的感知相邻数多1少1的关系。幼儿在帮小企鹅排队找邻居的过程中,层层递增的`难度也会让幼儿在活动中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宜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获得知识。

  因此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2、3的相邻数,感知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

  2.能发现相邻数的规律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初步发展推理能力,进一步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ppt极地世界、企鹅钓鱼、冰洞新家情境等。

  2.人手一份操作学具:小企鹅4个,冰房子一个。

  (●表示幼儿预设回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趣

  ppt1极地世界

  1.师:今天极地世界来了几位新成员,可热闹啦,他们身穿黑色燕尾服,走起路来摇又摆。会是谁呢?

  来,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拍4下把他们请出来1.2.3.4。

  ppt2出现4只不同的企鹅。

  2. 师:有礼貌的孩子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ppt2播放音频:小朋友你们好。

  3.师:咦,一共来了几只企鹅?你是怎么数的?

  4.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清楚地表达。

  (1)师:仔细看,他们都一样吗?

  ●围巾的颜色不一样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树有常绿树和落叶树,观察、比较它们的不同。

  2、认识几种常绿树和落叶树,知道它们的名称。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

  2、了解一些常绿树与落叶树的知识和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观察幼儿在家带来的树叶。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请你们在家的时候都收集了一些树叶带过来,那现在请你们来观察观察,你们带来的树叶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观察)

  2、集体交流观察结果。

  教师:冬天到了,树叶有什么变化?你们在收集这些树叶的时候大树又变成了什么样的?树上的叶子都掉了吗?(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集体讨论。

  (1)教师:为什么有些树上的树叶掉得很多?有些树上的叶子掉得很少甚至不掉呢?(幼儿回答)

  (2)教师小结。

  教师:有的树是常绿树,一年四季的树叶都是绿的。有的树是落叶树,每年秋天树叶就会开始变黄,渐渐掉下,到了春天才会长出新的树叶。

  2、了解几种常绿树和落叶树,知道它们的名称。

  (1)出示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图片,从树叶的形状、颜色等方面比较几种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

  教师: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分别是常绿树和落叶树,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是常绿树?哪些是落叶树?(一一出示图片)

  (2)教师小结图片中的树。

  (3)迁移幼儿生活经验,说说还知道有哪些常绿树或落叶树。

  教师:好的,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树,知道了哪些叫常绿树,哪些叫做落叶树,那除了老师这里的'图片,你们还知道有其他的这些树吗?(幼儿回答)

  (4)教师小结。

  三、活动结束。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树,请你们在家的时候看见了大树小脑袋里也想想这是属于绿叶树和落叶树。

  活动反思:

  该活动是两类物体的比较观察活动。活动过程中,幼儿通过两次观看录象,加上老师的针对性提问和幼儿零距离观察树叶,很快掌握了“落叶”和“常青”两个概念,认识了落叶树和常青树,发现了常青树和落叶树的不同点。将幼儿的学习推向了高潮,在探索操作的过程中较好巩固了对常青树和落叶树的认识。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动物耳朵的异同点,并说说谁的耳朵灵。

  2、了解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音乐、图片

  活动流程:

播放各种声音——了解动物的耳朵——念儿歌——幼儿操作

  活动过程:

  一、播放各种声音意图: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倾听,了解耳朵的作用。

  提问: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是怎么知道的?(小鸟、水声等)用什么听到的?(耳朵)对了,小朋友用小手摸一摸耳朵,小耳朵最爱听声音了。

  二、了解动物的耳朵意图: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动物耳朵的异同点。

  1、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分辨他们的耳朵有什么不同、用处。

  2、找找说说哪些动物的耳朵灵,如:猫、狗、兔子等,以及耳朵灵给它们带来的好处。

  三、学念儿歌《谁的耳朵灵》

  意图:能念出儿歌的内容。

  1、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的动物的耳朵,今天,老师用一首儿歌来说说这些动物的`耳朵。

  2、教师念儿歌。

  3、幼儿学念儿歌。

  4、师幼共同念儿歌。

  5、联系自己的经验进行补充,开展对歌的游戏。

  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住脸?

  驴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住脸。

  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得远?

  猫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圆,狗的耳朵听得远。

  四.幼儿操作意图:

  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更好的了解动物的耳朵的特点。

  用一次性杯子,想象它们是什么动物的头部,为每个动物剪贴属于它们自己的耳朵。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物品标记,能用对应的方法找到存放自己物品的位置。

  2、能区分自己与别人的物品,知道要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活动准备:

  1、实物图标若干张。

  2、活动前已让幼儿选择过自己喜爱的图标,教师在其中的一张上写好幼儿的姓名,将该套图标中剩下的几张分别贴到茶杯橱、毛巾架等处。

  活动过程:

  一、认图标。

  出示插有实物图标的纸板,让幼儿回忆自己选择的图标,并在纸板上指认出来。教师核对图标上的姓名,说对的就让幼儿将图标取走;说错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

  二、明确生活用品使用规则。

  告诉幼儿,在幼儿园里每个人都要使用自己的一套生活用品:茶杯、毛巾、小床等,并说明每个小朋友只准用自己的物品。

  三、寻找自己的生活用品。

  让幼儿手持图标自由走动,去对应茶杯橱、毛巾架等处的相同图标,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用品所在位置后,再将手上的图标还给老师。活动中,教师提醒幼儿看看自己的图标旁边是哪些图标,丰富幼儿表述方位的词汇和语句,如:我的图标旁边是小兔子图标等。

科学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中班小朋友对动物有一定了解,动物的特殊本领:大象的鼻子能把树连根拔起、海豚会杂技表演??激发了幼儿对动物更多的好奇,点燃了他们深入了解的兴趣。但受年龄限制,他们对动物本领的了解是不科学、一知半解的,为了帮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对比等方法,了解一些动物在奔跑、跳跃、游泳等方面的高超本领,我设计了此活动。活动中通过运用大量的图片及影视资料,鼓励幼儿自主观察与交流,在了解的基础上将动物的本领进行分类,并初步感知人们运动和动物运动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在奔跑、跳跃、游泳等方面的高超本领,了解人们运动和动物运动的关系。

  2、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观察的内容,将动物的本领进行分类。

  3、产生探究动物本领的兴趣,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收集关于动物本领的.图片、图书等资料。

  2、体育活动场景图1张,不干胶粘纸1张(见幼儿活动资源包)。

  3、《动物的超级本领》教学挂图、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建议

  1、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并自由模仿。提问:这是什么动物?它在干什么?

  2、小组讨论,引导幼儿交流“动物运动之最”,初步了解动物的高超本领。

  (1)鼓励幼儿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

  提问:你要介绍什么动物?它有什么高超本领?

  (2)比较这些动物的高超本领。

  提问:谁最有耐力?谁跳得最高?谁是大力士?谁是最有名的“杂技演员”?

  3、游戏“动物本领大比拼”,进一步了解动物的高超本领,尝试按照动物的本领进行分类。

  (1)和幼儿一起商讨动物运动会的项目,并确定适合不同动物参加的运动项目。如:长跑、跳跃、游泳、举重、杂技等项目。

  (2)结合幼儿资源包中有关“动物的超级本领”的操作卡,引导幼儿按“比赛项目”对各种动物进行粘贴分类。

  4、教师和幼儿一起交流,初步了解人们运动和动物运动的关系。

  (1)请幼儿想想说说,自己了解人类的哪些运动项目是从动物哪儿学来的。

  (2)教师小结:人们从动物的运动中得到启发,创造了很多运动项目,如游泳、拳击、赛跑、跳远等。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雪花片,石头,海绵,点心盘(幼儿操作材料)。

  2.木制积木,记录纸人手一份,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导入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蚂蚁)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办法过河?

  幼:造一座桥……

  二、 认识沉与浮现象。

  1.教师做沉浮实验。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呀?"

  2.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师:我现在请一小朋友来帮蚂蚁想办法。

  三、 幼儿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教师先请一幼儿操作,同时将结果记录下来。(规则:拿一操作材料放入水中,浮起来的就把这种材料的.图片贴到小河里,沉的则不需贴。) 集体纠正。

  活动反思:

  1.通过幼儿亲手操作,大胆尝试,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2.在活动中提供了适宜的材料让幼儿人人动手,满足了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动手操作前利用猜一猜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从而增强了活动的目的性。

  4.实验结果评价中我给幼儿了充分的肯定。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名称:

  冷冷的冰

  活动目标:

  1、感知冰的特征,知道冰块是水变的,冰又能变成水,并能用语言表达。

  2、有探索冰变化的兴趣。活动准备:冰块、毛巾、热水、大盆子、冰花、纸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冰)你们看、这是什么?请你猜一猜这块冰是从那里来的?(冰箱)冰箱里的冰是从那里来的?

  小结:水遇到冷会变成冰。

  二、引导幼儿感知冰的特征

  1、幼儿第一次玩冰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的冰,等一会请每个人拿一块冰,玩一玩,摸一摸然后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有什么感觉?(冷、滑)

  2、再次玩冰(引导幼儿压衣服、压冰两者进行比较)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硬)

  3、(纸和冰进行比较)冰是什么颜色的?(透明)

  4、小结。

  三、冰的融化

  1、刚才玩冰后你为什么要用毛巾擦手?手里的水是从那里来的.?冰拿在手里为什么会变成水?

  2、实验:热水和冰如果有很多冰,有什么办法让它马上变成水?老师给冰请来了好朋友,请小朋友把冰放在大盆子里。管好自己的冰,看看冰碰到好朋友后有什么变化?老师到热水,引导幼儿观察。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丰富词:融化)

  3、老师这里有许多冰,请小朋友把它们拿到太阳底下去,看看它是怎么样变化的?

  四、延伸活动

  1、幼儿到室外观察冰的变化。

  2、幼儿观察冰花,教师讲解冰花的制作过程。

  3、请幼儿回家制作冰花。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枯叶蝶、竹节虫、螳螂等昆虫保护自己的方法,理解“保护色”“拟态”的含义。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兴趣,感受动物生存的奇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动物自我保护调查表》,对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有一定的经验储备。

  2、材料准备: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操作卡、仿真昆虫、游戏场景(大树、草地、花园)。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拟态”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难点:能细致观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1、激趣:聆听音乐《森林狂想曲》,幼儿在音乐的情境中饰演小昆虫进入活动场地。

  2、幼儿交流、分享已有经验,了解多种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1)小组自由交流、讨论。(对前期经验的回顾)

  昨天,我们一起讨论了动物的话题,小朋友们还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关于动物怎样自我保护的书和图片,请向好朋友介绍一下吧。

  (2)教师引导幼儿集体交流、观看视频资料。(将幼儿的经验进行梳理与提升)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调查表,同步观看视频验证)

  3、观察枯叶蝶、竹节虫,尺蠖,金花虫的图片,了解昆虫的保护方法,理解保护色和拟态的作用。

  (1)幼儿自由观察图片,寻找其中隐藏的昆虫。(对昆虫保护色、拟态产生初步的了解)

  图片上的小昆虫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请你找找看它藏在哪里?用笔来圈一圈。

  (2)集中讨论、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分析发现昆虫的体表颜色及体型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联系)

  原来每幅图里都藏着一只小昆虫啊,你觉得谁藏的最好?谁有什么新发现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3)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昆虫的保护色。

  小结:昆虫们为了保护自己,有的会把身体的'颜色变的和周围环境很像,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作“保护色”。有的不仅颜色像,连样子也像,这种方法更高明,我们叫它“拟态。”

  4、游戏“比眼力”:幼儿细致观察、快速寻找图片中隐藏的昆虫。(幼儿新经验的迁移和运用)

  是小昆虫藏得好,还是小朋友眼睛亮?我们和它玩个比眼力的游戏吧!

  5、游戏“昆虫小侦探”,在躲藏和寻找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昆虫的“伪装术”,产生探究的兴趣。(游戏中感知、体验)

  昆虫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你认识它们吗?藏在哪里不容易被发现呢?

  这里有大树、花园和草丛,请一组小朋友帮昆虫找到最安全的地方藏起来。另一组小朋友来做“昆虫小侦探”去找一找,然后说说你找到了什么?是在哪里发现的?

  6、活动延伸:提供迷彩服、坦克车、飞机等内容的图片,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保护色”在生活中的运用。

  我们人类也向昆虫学习了“保护色”这种躲藏方法,你想知道吗?我这儿还有一些图片,送给你们带回去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发现其中的秘密吧!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07-26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06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经典]科学教案08-02

科学教案07-20

(经典)科学教案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5

科学教案(精选)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