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01 10:26:46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大全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大全9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动物耳朵的异同点,并说说谁的耳朵灵。

  2、了解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音乐、图片

  活动流程:

播放各种声音——了解动物的耳朵——念儿歌——幼儿操作

  活动过程:

  一、播放各种声音意图: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倾听,了解耳朵的作用。

  提问: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是怎么知道的?(小鸟、水声等)用什么听到的?(耳朵)对了,小朋友用小手摸一摸耳朵,小耳朵最爱听声音了。

  二、了解动物的耳朵意图: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动物耳朵的异同点。

  1、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分辨他们的耳朵有什么不同、用处。

  2、找找说说哪些动物的耳朵灵,如:猫、狗、兔子等,以及耳朵灵给它们带来的好处。

  三、学念儿歌《谁的耳朵灵》

  意图:能念出儿歌的内容。

  1、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的动物的耳朵,今天,老师用一首儿歌来说说这些动物的耳朵。

  2、教师念儿歌。

  3、幼儿学念儿歌。

  4、师幼共同念儿歌。

  5、联系自己的经验进行补充,开展对歌的游戏。

  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住脸?

  驴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住脸。

  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得远?

  猫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圆,狗的耳朵听得远。

  四.幼儿操作意图:

  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更好的了解动物的耳朵的特点。

  用一次性杯子,想象它们是什么动物的头部,为每个动物剪贴属于它们自己的耳朵。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认识粗细,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长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两端尽量一样粗.

  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圆柱体两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同时出示两根木棒,把木棒两端对齐拿手里或立在讲台上,让幼儿观察木棒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引出粗细的概念。

  2、把3根木棒两两经较,用目测找出最粗和最细的.木棒,特别强调中等粗的比最粗的细节,比最细粗些。从而使幼儿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3、让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图形。师生小结粗细的特征,让幼儿说出,粗些、细些、最粗、最细等词。

  4、按由细到粗把3根要棒排序。

  5、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8、9页的练习: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目测比较物体或者物体某部分的粗细,分别把最粗,细些,最细的物体某部分的涂色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认识菊花,知道菊花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

  2. 能用较形象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3. 了解菊花是秋天里开放的一种美化环境的花卉,知道要爱护花卉。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菊花课件。

  2. 两盆菊花。

  活动重点:

  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认识菊花。

  活动难点:

  能较形象的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知道爱护花卉。

  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

  让幼儿知道菊花是秋天特有的花卉。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都有些什么呢?

  2.播放《秋天的菊花课件》,激发幼儿观察菊花的兴趣。

  给幼儿展示各种菊花的图片。

  教师:这些菊花一样吗?都有些什么颜色,菊花长什么样子呢?

  3. 幼儿自由感知、观察菊花。

  让幼儿自由地观赏菊花图片,并与同伴互相交流。

  教师:菊花漂亮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菊花有哪些颜色?菊花长什么样,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让幼儿交流之后,请1-2位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菊花。

  4.教师根据幼儿的自由发现,引导幼儿运用看、摸、闻等多种感官有序地观察菊花。

  教师:大家看看那面前的菊花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颜色?(各种各样)

  教师:菊花的花朵像什么?(像豆芽、卷曲的头发、燃放的.烟花、萝卜丝等)我们看到了很多,但是有没有谁闻过菊花有什么气味呢?

  教师搬出两盆菊花的实物,请幼儿上来闻一闻,并告诉其他幼儿。

  教师:菊花除了长有花朵外,你还发现长有什么?(叶子)

  教师:菊花的叶子长在哪里,是什么颜色?是什么样的?(叶子的边缘有锯齿)

  请幼儿上来观察叶子的颜色,并用手去摸一摸。

  教师:教师总结幼儿的观察发现,并给幼儿提出思考的问题:这边只有两盆菊花,刚刚我们看到菊花有各种各样的,所以不同颜色的菊花,它们的茎和叶子是一样的吗?

  5.给幼儿介绍菊花的用途:

  教师:菊花除了好看之外,还可以用菊花泡茶喝。有没有谁喝过菊花茶,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6.让幼儿了解菊花是秋天里开放的花卉,知道要关心、爱护花卉。

  教师:菊花美不美?但是看我们教室里的菊花,快要蔫了,我们该怎么去保护它呢?

  活动反思:

  一次活动,也是教师的一次成长,就象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我了解了菊花居然有那么多种颜色,有些菊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都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可以说这也是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提高的过程。

  在活动设计和进行中,观看菊花的时候,孩子们有些按捺不知心中喜悦,摸摸、闻闻、说说,参与的兴趣十分浓厚。但在交流时,孩子们只停留在颜色的表达上,对菊花的外形的描述不太会用语言表达,缺乏经验。因此,活动中,教师讲述的成分多了一些,可在课前告知家长,先带孩子观察了解一些菊花的知识,这样活动中,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会更浓,讲述更积极,效果更好。最后延伸活动用纸杯剪菊花,深受孩子的喜爱,发展孩子动手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遮挡的数字有好奇心,萌发在生活中探究数字作用的欲望。

  2、能将数字正、反排序,并仔细观察发现数字画中的数字。

  3、复习“0-9”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活动重点:

  复习“0-9”数字,将其正、反排序,并发现数字画中的数字。

  活动难点:

  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认识0-9的数字,初步了解排序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数字宝宝捉迷藏

  1、ppt出示10个格子,请幼儿数出有多少格子。

  2、每个格子中躲着一个“0-9”中不同的数字,请幼儿根据未被遮挡的`部分猜出每个不同颜色格子中的数字宝宝,并说说怎么看出来的。

  3、边猜边一起揭晓答案,最后找出哪个数字没出现,请幼儿说出来。

  二、数字宝宝排排队

  1、请幼儿排列(提示两种方式“顺数”“倒数”)

  0123456789

  9876543210

  2、分享教师展示的各种排列方式。

  (1)分两横排排列:

  ①第一排0 1 2 3 4第二排5 6 7 8 9

  ②第一排0 2 4 6 8第二排1 3 5 7 9

  (2)顺时针 圆形

  (3)三角形

  (4)两竖列:左边从小到大,右边从大到小。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幼儿理解这些数字宝宝所表示的意义。

  1、教师提问:你经常在哪里看到我们这些数字宝宝呢?

  2、教师展示ppt中有数字的不同物体。(钱、日历、温度计、电话、奶瓶)

  3、一起讨论每种物品的数字的意义和作用。(或数字告诉了我们什么)

  四、数字宝宝的组合图形。

  1、幼儿逐一观察每个由数字宝宝构成的图形,说一说画的是什么图形?有哪些数字组成?

  2、最后挑战找出由“0-9”数字构成的魔术师的头像画(提示幼儿每个数字只用了一次,哪个数字没有用到?)

  活动延伸:

  教师总结活动并提出要求: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画,回家动手画一画。

  2、幼儿到生活中再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有数字。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目标:

  1、认识河蚌,了解河蚌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了解河蚌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准备:

  1、河蚌实物若干,饲养在自然角,供幼儿实际观察,河蚌的生活挂图。

  2、珍珠的形成过程图片或视频。

  过程:

  1、导入:小朋友们,前几天我们班的自然角里来了几位新客人,它们就是河蚌宝宝,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吧!

  2、教师出示河蚌,请幼儿触摸观察。提问:

  (1)河蚌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河蚌贝壳前端和后端是否一样,贝壳的外面有什么?

  (3)看一下蚌的'两片贝壳的背面是由什么连接的?

  (4)河蚌在安静状态下和受到触动时,表现有什么不同?

  教师结合河蚌实物总结介绍:

  河蚌是生活在淡水水底的动物,2片对称的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贝壳的前端钝圆,后端稍尖。贝壳的外层有一条条以壳顶(靠近前端上方的突出部分)为中心的同心环纹,宽窄和颜色深浅相间,叫生长线,它的形成受环境条件影响,但不代表年龄。两片贝壳的背面由韧带连接,韧带有弹性,能使两片贝壳张开。在安静状态下,贝壳能微微张开,露出斧足,由于斧足的伸缩使身体前进;当遇到刺激时,斧足收回,两片贝壳就紧紧合在一起。

  3、结合河蚌的结构图,让幼儿边观察边猜测思考问题:

  (1)河蚌的口在哪里?它吃什么东西,是怎样吃东西的?

  (2)河蚌有用吗?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什么用?

  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4、结合幼儿的回答和珍珠形成图,介绍河蚌的作用。

  1) 适合烧、烹、炖,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之功效。

  2)河蚌浑身是宝:河蚌是珍珠的摇篮,不仅可以形成天然珍珠,也可人工养育珍珠。除育珠外,蚌壳可提制珍珠层粉和珍珠核,珍珠层粉有人体所需要的15种氨基酸,与珍珠的成份和作用大致相同,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益阴、镇心安神、消炎生肌、止咳化痰、止痢消积等功能。将蚌肉和蚌壳分别加工、蒸煮消毒和机械粉碎,即可制成廉价的动物性高蛋白饲料,喂养动物。

  5、观看珍珠的形成过程图片或视频,加深对河蚌的认识。

  教师提问:

  1)珍珠是在那种小动物的肚子里长出来的?

  2)你喜欢珍珠吗?为什么?

  3)我们如何来保护它?

  6、教师小结。

  提醒幼儿要爱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让小动物们都能快乐地生活、生长。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会爬的植物,了解他们的共同特征——具有攀爬性。

  2、知道几种攀援植物的不同的攀爬方式。

  3、愿意积极用动作表现自己对攀援植物的理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几种会爬的植物,了解他们的共同特征——具有攀爬性。

  活动难点: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标记图来加深对标记的理解与认识。

  活动准备:

  1、知道几种攀援植物的不同的攀爬方式。

  2、愿意积极用动作表现自己对攀援植物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察种植的牵牛花,发现它生长的秘密。

  (1)出示正爱生长的牵牛花,引发幼儿观察。

  教师:这是什么花?请你们仔细观察牵牛花的茎是怎样的?

  (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牵牛花的茎生长的样子。

  教师:牵牛花和谁缠绕在一起呢?是怎样缠绕的呢?想想如果不给它一个支撑的东西,它会怎样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垃圾几种攀爬植物不一样的攀援方法。

  (1)教师:这里还有四种植物,你认识它们吗? 你在哪里见过?它是怎样生长的? 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它怎样生长的呢?

  (2)教师逐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教师:爬山虎是怎样生长的?它是紧贴在什么地方生长的呢?你知道为什么它能这样生长吗?请你学一学它的动作。

  (3)按上述方法引导幼儿垃圾图片中的另两种植物。

  三、总结攀援植物的共同特征。

  1、教师:请你回忆一下,我们刚才认识的几种植物,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它们攀援的方法一样那如果它们离开了攀援的东西,还能向上生长吗?

  小结:这些攀援植物它们都有脚,它们都会沿着墙攀岩上去。

  2、帮助幼儿拓展对攀援植物的认识。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攀援植物?它是靠攀援什么物体而向上生长的.呢?你还知道关于攀援植物的哪些知识呢?

  四、游戏,巩固对几种攀援植物的了解。

  1、幼儿模仿攀援植物向上生长的样子。

  (1)教师出示一张攀援植物的卡片,幼儿用动作表示一种攀援植物的攀援方法。

  (2)放一段音乐,请幼儿伴随音乐用动作表示一种攀援植物的攀援方法。

  2、幼儿分组进行表演。

  两两一组,一名幼儿扮演攀援物,另一幼儿扮演攀援植物。教师说出一种攀援植物名称,两铭幼儿用动作表现攀援物上攀援生长的现象。

  活动反思:

  此教育活动符合中班幼儿乐于探索、乐于参加劳动、乐于亲近大自然的现实需要,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在指导幼儿观察自然角时,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许多小朋友把那些装有各种豆子的瓶子拿着摇晃,发出各种响声,叶梓询拿的瓶子里面的豆子较少,他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最大,而湘湘的却因为瓶子里装满了花生发不出声音。湘湘急着跑过来问我:“老师,为什么他的瓶子会响,我的却不会?”新《纲要》指出:要以问题引领幼儿进行探索,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为幼儿探索和经验的建构提供适宜的支持性引导。我没有直接回答幼儿的问题,而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幼儿回家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答案,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究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的:

  1、在学习操作中,探究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大;根据豆子的软硬、大小的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2、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3、积极参与交流,乐于把探究各种各样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活动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引导幼儿探究豆子的多、少、软、硬、大、小在瓶子中发出声音大小的关系。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比较豆子的大小、软硬、多和少在瓶中产生的声音大小的关系,使幼儿明白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各种瓶子,花生、绿豆、红枣、米、汤匙、纸张、盘子等。

  知识准备:

  1、幼儿对所提供的农作物已认识,能说出名称。

  2、请家长与幼儿查阅资料或与幼儿一起做实验。

  活动过程:

  1、以问题“豆子装在瓶子里,为什么有的会响,有的不会呢?有的'声音较大,有的声音较小呢?”引入,请幼儿谈谈自己回家寻找的答案。

  (由于是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许多幼儿回家后都很积极的寻找答案,有的问父母,有的是和父母一起做起了实验。当然,老师在其中是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把今天的发现让父母做一个了解,以便父母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大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2、向幼儿介绍各种操作材料,请幼儿进行操作,验证幼儿的答案。

  ① 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感知豆子的软硬、大小。

  ② 根据幼儿提出的方法,请幼儿选择一种豆子进行操作。

  师: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了,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③ 重点在幼儿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指导幼儿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豆子的软硬、大小、多少在瓶中产生声音的大小的关系。

  (在操作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又有了新的问题的提出:怎样才能更好地豆子装到瓶子里,而不让豆子掉下来呢?)

  3、请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把自己装好的瓶子与同伴进行交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瓶子,试试对方的瓶子,并能把自己实验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4、老师小结

  ①结论: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大;根据豆子的软硬、大小的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②针对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的问题—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豆子才容易掉下来呢?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

  5、请幼儿利用手中的瓶子与教师一起随音乐起舞。

  6、活动延伸: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夏季的来临,体验夏季的主要特征。

  2.了解多种降温防暑的方法。

  3.积极思考并尝试解决遇到的问题。

  活动重难点: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夏季特征。

  活动准备:

  1.制作具有夏季特征的小卡片若干,事先分藏在室内各处。

  2.各种玩水物品、玩具、材料。

  3.每组一个文件夹、一张白纸、一支水笔。

  4.幼儿画册第三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幼儿能够结合经验说出现在是夏天。)

  2.教师:夏天是样子的呢?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感觉一下吧!(引起幼儿寻找夏天的兴趣。)

  二、组织幼儿在阳光下活动,感受夏天天气的炎热。

  (一)组织幼儿摸一摸。

  1.教师:夏天和冬天的太阳有什么不同?(能够说出:冬天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夏天的太阳照在身上很烫。并丰富词“火辣辣”。)

  2.教师:我们去摸摸周围的滑滑梯、花坛、石头,感觉怎么样?

  (1)幼儿摸摸周围的`物品如:水泥地、滑滑梯、花坛等。

  (2)教师巡回询问:“有什么感觉。”

  3.集中交流:

  教师:这些东西有什么感觉?(幼儿能够结合经验讲述如:很烫、很热……)

  小结:周围的东西都是烫烫的,因为夏天的太阳是火辣辣的,晒的周围的东西都变烫了。

  (二)组织幼儿找一找。

  1.教师:夏天的草丛里有什么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幼儿自由找找、说说。)

  2.集中交流。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发现进行讲述如:有蚱蜢、有西瓜虫、小草好像长高了……)

  小结:夏天到了,小草长高、长密了,有很多的小虫子住在草地里,小朋友找到了:西瓜虫、蚱蜢、蜻蜓,还有讨厌的蚊子、苍蝇也来了,树上还有知了在知了知了的叫,仿佛在说:“夏天到了,夏天到了。”

  三、组织幼儿回活动室。

  1.组织休息喝水。

  2.引导幼儿比比,活动前后有什么不同?(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感觉说出如:到外面去以后非常热。)

  四、引导幼儿说说夏天天气很热时,怎样才能让自己感觉凉快。

  1.教师:夏天真热?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凉快起来呢?和你的组上的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吧!请组长用画画的方法来记录。

  2.组织幼儿分组讨论,一位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

  3.集中交流。

  (1)每组请一位幼儿上前来交流。

  (2)教师将幼儿的结果记录在上面的纸上,相同的则不记录。

  (3)小结:让自己凉快起来的方法真多:扇子扇风、多喝冷开水、不在烈日下运动、勤洗澡、安静的看书或画画、和家人一起游泳、多吃瓜果、多休息、开空调或电风扇等。

  五、延伸活动。

  开展找夏季图片的游戏,介绍自己找到的图片内容,比比哪一组找的又快又多,然后相互交流,讲述自己喜爱夏天的哪些方面、哪些活动等。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自主探索了解伞的名称、特征与作用。

  2、能仔细观察并用完整的语言大胆描述伞的明显特征。

  3、在师幼互动游戏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并能迅速作出反映。

  二、活动准备:

  1、事先布置好“伞店”的场景。

  2、常见的伞:长柄伞、折叠伞等;特殊的伞:露天大伞、工艺伞、牙签伞等。

  3、几种伞的图片、“售货员”挂牌。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伞店”售货员的身分,组织幼儿参观“伞店”,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自由观察常见的伞,了解伞的构造、特征与作用。

  1、教师引导幼儿选取“伞店”里的一顶伞,开始重点观察。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材料等方面观察。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3、根据幼儿的观察反馈师幼共同提炼:伞可以分为伞面、伞架和伞骨。伞有自动伞、手动伞、有直杆伞、有折叠伞……这些伞可以挡雨和遮阳。

  (三)观察几种特殊的伞,拓展对伞的认识。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讲述。

  教师:除了刚才我们观察的伞以外,你还见过其他的伞吗?“伞店”里还有许多特殊的伞,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2、幼儿自由观察特殊的伞,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轻声交流自己的发现。

  3、请幼儿讲述观察到的结果。

  4、师幼共同小结:这些伞有的很大如露天大伞、有的很小如牙签伞、有的很漂亮如工艺伞。它们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有遮阳用的、有舞蹈时用的、有作为装饰用的。

  (四)在游戏中巩固幼儿对伞的不同作用的认识。

  1、出示伞的图片,交代游戏要求。

  教师:有几位客人也想买伞,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要求,然后一起挑选最合适的伞。

  2、根据客人的描述选择相应的伞。

  客人1:“我要出去旅游,生怕下雨所以要带顶伞出门。请小朋友帮我挑选一顶适合旅游用的伞。”

  客人2:“我要开一个茶楼,需要一些伞撑在门口给客人遮阳用。请帮我选一顶合适的伞。”

  客人3:“我要参加一个舞蹈节目,请帮我选一顶适合舞蹈时用的.伞。”

  (五)玩“买伞”游戏,鼓励幼儿完整清楚地描述伞的明显特征。

  1、教师以“售货员”的身份提出游戏的要求:“伞店开张了,欢迎各位顾客前来购买。我们店的规定很特别,买伞不要钱,只要把话说清楚就能买到。说清楚什么呢?要说清楚你买的伞的特点,如颜色、柄是怎样的、伞面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让售货员根据你的描述找出你要的伞。

  2、幼儿自由选择售货员和顾客角色,共同讨论游戏语言,玩买伞游戏。

  四:活动延伸:

  1、美术活动:美丽的伞面。

  2、设置“多彩的伞”游戏区,供幼儿自主游戏。

《中班科学教案(大全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1-05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19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07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8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2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9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中班科学教案(大全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大全9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动物耳朵的异同点,并说说谁的耳朵灵。

  2、了解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音乐、图片

  活动流程:

播放各种声音——了解动物的耳朵——念儿歌——幼儿操作

  活动过程:

  一、播放各种声音意图: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倾听,了解耳朵的作用。

  提问: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是怎么知道的?(小鸟、水声等)用什么听到的?(耳朵)对了,小朋友用小手摸一摸耳朵,小耳朵最爱听声音了。

  二、了解动物的耳朵意图: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动物耳朵的异同点。

  1、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分辨他们的耳朵有什么不同、用处。

  2、找找说说哪些动物的耳朵灵,如:猫、狗、兔子等,以及耳朵灵给它们带来的好处。

  三、学念儿歌《谁的耳朵灵》

  意图:能念出儿歌的内容。

  1、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的动物的耳朵,今天,老师用一首儿歌来说说这些动物的耳朵。

  2、教师念儿歌。

  3、幼儿学念儿歌。

  4、师幼共同念儿歌。

  5、联系自己的经验进行补充,开展对歌的游戏。

  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住脸?

  驴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住脸。

  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得远?

  猫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圆,狗的耳朵听得远。

  四.幼儿操作意图:

  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更好的了解动物的耳朵的特点。

  用一次性杯子,想象它们是什么动物的头部,为每个动物剪贴属于它们自己的耳朵。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认识粗细,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长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两端尽量一样粗.

  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圆柱体两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同时出示两根木棒,把木棒两端对齐拿手里或立在讲台上,让幼儿观察木棒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引出粗细的概念。

  2、把3根木棒两两经较,用目测找出最粗和最细的.木棒,特别强调中等粗的比最粗的细节,比最细粗些。从而使幼儿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3、让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图形。师生小结粗细的特征,让幼儿说出,粗些、细些、最粗、最细等词。

  4、按由细到粗把3根要棒排序。

  5、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8、9页的练习: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目测比较物体或者物体某部分的粗细,分别把最粗,细些,最细的物体某部分的涂色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认识菊花,知道菊花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

  2. 能用较形象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3. 了解菊花是秋天里开放的一种美化环境的花卉,知道要爱护花卉。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菊花课件。

  2. 两盆菊花。

  活动重点:

  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认识菊花。

  活动难点:

  能较形象的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知道爱护花卉。

  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

  让幼儿知道菊花是秋天特有的花卉。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都有些什么呢?

  2.播放《秋天的菊花课件》,激发幼儿观察菊花的兴趣。

  给幼儿展示各种菊花的图片。

  教师:这些菊花一样吗?都有些什么颜色,菊花长什么样子呢?

  3. 幼儿自由感知、观察菊花。

  让幼儿自由地观赏菊花图片,并与同伴互相交流。

  教师:菊花漂亮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菊花有哪些颜色?菊花长什么样,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让幼儿交流之后,请1-2位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菊花。

  4.教师根据幼儿的自由发现,引导幼儿运用看、摸、闻等多种感官有序地观察菊花。

  教师:大家看看那面前的菊花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颜色?(各种各样)

  教师:菊花的花朵像什么?(像豆芽、卷曲的头发、燃放的.烟花、萝卜丝等)我们看到了很多,但是有没有谁闻过菊花有什么气味呢?

  教师搬出两盆菊花的实物,请幼儿上来闻一闻,并告诉其他幼儿。

  教师:菊花除了长有花朵外,你还发现长有什么?(叶子)

  教师:菊花的叶子长在哪里,是什么颜色?是什么样的?(叶子的边缘有锯齿)

  请幼儿上来观察叶子的颜色,并用手去摸一摸。

  教师:教师总结幼儿的观察发现,并给幼儿提出思考的问题:这边只有两盆菊花,刚刚我们看到菊花有各种各样的,所以不同颜色的菊花,它们的茎和叶子是一样的吗?

  5.给幼儿介绍菊花的用途:

  教师:菊花除了好看之外,还可以用菊花泡茶喝。有没有谁喝过菊花茶,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6.让幼儿了解菊花是秋天里开放的花卉,知道要关心、爱护花卉。

  教师:菊花美不美?但是看我们教室里的菊花,快要蔫了,我们该怎么去保护它呢?

  活动反思:

  一次活动,也是教师的一次成长,就象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我了解了菊花居然有那么多种颜色,有些菊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都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可以说这也是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提高的过程。

  在活动设计和进行中,观看菊花的时候,孩子们有些按捺不知心中喜悦,摸摸、闻闻、说说,参与的兴趣十分浓厚。但在交流时,孩子们只停留在颜色的表达上,对菊花的外形的描述不太会用语言表达,缺乏经验。因此,活动中,教师讲述的成分多了一些,可在课前告知家长,先带孩子观察了解一些菊花的知识,这样活动中,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会更浓,讲述更积极,效果更好。最后延伸活动用纸杯剪菊花,深受孩子的喜爱,发展孩子动手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遮挡的数字有好奇心,萌发在生活中探究数字作用的欲望。

  2、能将数字正、反排序,并仔细观察发现数字画中的数字。

  3、复习“0-9”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活动重点:

  复习“0-9”数字,将其正、反排序,并发现数字画中的数字。

  活动难点:

  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认识0-9的数字,初步了解排序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数字宝宝捉迷藏

  1、ppt出示10个格子,请幼儿数出有多少格子。

  2、每个格子中躲着一个“0-9”中不同的数字,请幼儿根据未被遮挡的`部分猜出每个不同颜色格子中的数字宝宝,并说说怎么看出来的。

  3、边猜边一起揭晓答案,最后找出哪个数字没出现,请幼儿说出来。

  二、数字宝宝排排队

  1、请幼儿排列(提示两种方式“顺数”“倒数”)

  0123456789

  9876543210

  2、分享教师展示的各种排列方式。

  (1)分两横排排列:

  ①第一排0 1 2 3 4第二排5 6 7 8 9

  ②第一排0 2 4 6 8第二排1 3 5 7 9

  (2)顺时针 圆形

  (3)三角形

  (4)两竖列:左边从小到大,右边从大到小。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幼儿理解这些数字宝宝所表示的意义。

  1、教师提问:你经常在哪里看到我们这些数字宝宝呢?

  2、教师展示ppt中有数字的不同物体。(钱、日历、温度计、电话、奶瓶)

  3、一起讨论每种物品的数字的意义和作用。(或数字告诉了我们什么)

  四、数字宝宝的组合图形。

  1、幼儿逐一观察每个由数字宝宝构成的图形,说一说画的是什么图形?有哪些数字组成?

  2、最后挑战找出由“0-9”数字构成的魔术师的头像画(提示幼儿每个数字只用了一次,哪个数字没有用到?)

  活动延伸:

  教师总结活动并提出要求: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画,回家动手画一画。

  2、幼儿到生活中再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有数字。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目标:

  1、认识河蚌,了解河蚌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了解河蚌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准备:

  1、河蚌实物若干,饲养在自然角,供幼儿实际观察,河蚌的生活挂图。

  2、珍珠的形成过程图片或视频。

  过程:

  1、导入:小朋友们,前几天我们班的自然角里来了几位新客人,它们就是河蚌宝宝,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吧!

  2、教师出示河蚌,请幼儿触摸观察。提问:

  (1)河蚌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河蚌贝壳前端和后端是否一样,贝壳的外面有什么?

  (3)看一下蚌的'两片贝壳的背面是由什么连接的?

  (4)河蚌在安静状态下和受到触动时,表现有什么不同?

  教师结合河蚌实物总结介绍:

  河蚌是生活在淡水水底的动物,2片对称的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贝壳的前端钝圆,后端稍尖。贝壳的外层有一条条以壳顶(靠近前端上方的突出部分)为中心的同心环纹,宽窄和颜色深浅相间,叫生长线,它的形成受环境条件影响,但不代表年龄。两片贝壳的背面由韧带连接,韧带有弹性,能使两片贝壳张开。在安静状态下,贝壳能微微张开,露出斧足,由于斧足的伸缩使身体前进;当遇到刺激时,斧足收回,两片贝壳就紧紧合在一起。

  3、结合河蚌的结构图,让幼儿边观察边猜测思考问题:

  (1)河蚌的口在哪里?它吃什么东西,是怎样吃东西的?

  (2)河蚌有用吗?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什么用?

  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4、结合幼儿的回答和珍珠形成图,介绍河蚌的作用。

  1) 适合烧、烹、炖,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之功效。

  2)河蚌浑身是宝:河蚌是珍珠的摇篮,不仅可以形成天然珍珠,也可人工养育珍珠。除育珠外,蚌壳可提制珍珠层粉和珍珠核,珍珠层粉有人体所需要的15种氨基酸,与珍珠的成份和作用大致相同,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益阴、镇心安神、消炎生肌、止咳化痰、止痢消积等功能。将蚌肉和蚌壳分别加工、蒸煮消毒和机械粉碎,即可制成廉价的动物性高蛋白饲料,喂养动物。

  5、观看珍珠的形成过程图片或视频,加深对河蚌的认识。

  教师提问:

  1)珍珠是在那种小动物的肚子里长出来的?

  2)你喜欢珍珠吗?为什么?

  3)我们如何来保护它?

  6、教师小结。

  提醒幼儿要爱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让小动物们都能快乐地生活、生长。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会爬的植物,了解他们的共同特征——具有攀爬性。

  2、知道几种攀援植物的不同的攀爬方式。

  3、愿意积极用动作表现自己对攀援植物的理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几种会爬的植物,了解他们的共同特征——具有攀爬性。

  活动难点: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标记图来加深对标记的理解与认识。

  活动准备:

  1、知道几种攀援植物的不同的攀爬方式。

  2、愿意积极用动作表现自己对攀援植物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察种植的牵牛花,发现它生长的秘密。

  (1)出示正爱生长的牵牛花,引发幼儿观察。

  教师:这是什么花?请你们仔细观察牵牛花的茎是怎样的?

  (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牵牛花的茎生长的样子。

  教师:牵牛花和谁缠绕在一起呢?是怎样缠绕的呢?想想如果不给它一个支撑的东西,它会怎样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垃圾几种攀爬植物不一样的攀援方法。

  (1)教师:这里还有四种植物,你认识它们吗? 你在哪里见过?它是怎样生长的? 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它怎样生长的呢?

  (2)教师逐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教师:爬山虎是怎样生长的?它是紧贴在什么地方生长的呢?你知道为什么它能这样生长吗?请你学一学它的动作。

  (3)按上述方法引导幼儿垃圾图片中的另两种植物。

  三、总结攀援植物的共同特征。

  1、教师:请你回忆一下,我们刚才认识的几种植物,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它们攀援的方法一样那如果它们离开了攀援的东西,还能向上生长吗?

  小结:这些攀援植物它们都有脚,它们都会沿着墙攀岩上去。

  2、帮助幼儿拓展对攀援植物的认识。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攀援植物?它是靠攀援什么物体而向上生长的.呢?你还知道关于攀援植物的哪些知识呢?

  四、游戏,巩固对几种攀援植物的了解。

  1、幼儿模仿攀援植物向上生长的样子。

  (1)教师出示一张攀援植物的卡片,幼儿用动作表示一种攀援植物的攀援方法。

  (2)放一段音乐,请幼儿伴随音乐用动作表示一种攀援植物的攀援方法。

  2、幼儿分组进行表演。

  两两一组,一名幼儿扮演攀援物,另一幼儿扮演攀援植物。教师说出一种攀援植物名称,两铭幼儿用动作表现攀援物上攀援生长的现象。

  活动反思:

  此教育活动符合中班幼儿乐于探索、乐于参加劳动、乐于亲近大自然的现实需要,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在指导幼儿观察自然角时,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许多小朋友把那些装有各种豆子的瓶子拿着摇晃,发出各种响声,叶梓询拿的瓶子里面的豆子较少,他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最大,而湘湘的却因为瓶子里装满了花生发不出声音。湘湘急着跑过来问我:“老师,为什么他的瓶子会响,我的却不会?”新《纲要》指出:要以问题引领幼儿进行探索,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为幼儿探索和经验的建构提供适宜的支持性引导。我没有直接回答幼儿的问题,而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幼儿回家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答案,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究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的:

  1、在学习操作中,探究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大;根据豆子的软硬、大小的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2、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3、积极参与交流,乐于把探究各种各样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活动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引导幼儿探究豆子的多、少、软、硬、大、小在瓶子中发出声音大小的关系。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比较豆子的大小、软硬、多和少在瓶中产生的声音大小的关系,使幼儿明白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各种瓶子,花生、绿豆、红枣、米、汤匙、纸张、盘子等。

  知识准备:

  1、幼儿对所提供的农作物已认识,能说出名称。

  2、请家长与幼儿查阅资料或与幼儿一起做实验。

  活动过程:

  1、以问题“豆子装在瓶子里,为什么有的会响,有的不会呢?有的'声音较大,有的声音较小呢?”引入,请幼儿谈谈自己回家寻找的答案。

  (由于是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许多幼儿回家后都很积极的寻找答案,有的问父母,有的是和父母一起做起了实验。当然,老师在其中是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把今天的发现让父母做一个了解,以便父母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大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2、向幼儿介绍各种操作材料,请幼儿进行操作,验证幼儿的答案。

  ① 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感知豆子的软硬、大小。

  ② 根据幼儿提出的方法,请幼儿选择一种豆子进行操作。

  师: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了,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③ 重点在幼儿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指导幼儿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豆子的软硬、大小、多少在瓶中产生声音的大小的关系。

  (在操作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又有了新的问题的提出:怎样才能更好地豆子装到瓶子里,而不让豆子掉下来呢?)

  3、请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把自己装好的瓶子与同伴进行交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瓶子,试试对方的瓶子,并能把自己实验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4、老师小结

  ①结论: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大;根据豆子的软硬、大小的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②针对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的问题—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豆子才容易掉下来呢?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

  5、请幼儿利用手中的瓶子与教师一起随音乐起舞。

  6、活动延伸: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夏季的来临,体验夏季的主要特征。

  2.了解多种降温防暑的方法。

  3.积极思考并尝试解决遇到的问题。

  活动重难点: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夏季特征。

  活动准备:

  1.制作具有夏季特征的小卡片若干,事先分藏在室内各处。

  2.各种玩水物品、玩具、材料。

  3.每组一个文件夹、一张白纸、一支水笔。

  4.幼儿画册第三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幼儿能够结合经验说出现在是夏天。)

  2.教师:夏天是样子的呢?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感觉一下吧!(引起幼儿寻找夏天的兴趣。)

  二、组织幼儿在阳光下活动,感受夏天天气的炎热。

  (一)组织幼儿摸一摸。

  1.教师:夏天和冬天的太阳有什么不同?(能够说出:冬天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夏天的太阳照在身上很烫。并丰富词“火辣辣”。)

  2.教师:我们去摸摸周围的滑滑梯、花坛、石头,感觉怎么样?

  (1)幼儿摸摸周围的`物品如:水泥地、滑滑梯、花坛等。

  (2)教师巡回询问:“有什么感觉。”

  3.集中交流:

  教师:这些东西有什么感觉?(幼儿能够结合经验讲述如:很烫、很热……)

  小结:周围的东西都是烫烫的,因为夏天的太阳是火辣辣的,晒的周围的东西都变烫了。

  (二)组织幼儿找一找。

  1.教师:夏天的草丛里有什么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幼儿自由找找、说说。)

  2.集中交流。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发现进行讲述如:有蚱蜢、有西瓜虫、小草好像长高了……)

  小结:夏天到了,小草长高、长密了,有很多的小虫子住在草地里,小朋友找到了:西瓜虫、蚱蜢、蜻蜓,还有讨厌的蚊子、苍蝇也来了,树上还有知了在知了知了的叫,仿佛在说:“夏天到了,夏天到了。”

  三、组织幼儿回活动室。

  1.组织休息喝水。

  2.引导幼儿比比,活动前后有什么不同?(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感觉说出如:到外面去以后非常热。)

  四、引导幼儿说说夏天天气很热时,怎样才能让自己感觉凉快。

  1.教师:夏天真热?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凉快起来呢?和你的组上的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吧!请组长用画画的方法来记录。

  2.组织幼儿分组讨论,一位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

  3.集中交流。

  (1)每组请一位幼儿上前来交流。

  (2)教师将幼儿的结果记录在上面的纸上,相同的则不记录。

  (3)小结:让自己凉快起来的方法真多:扇子扇风、多喝冷开水、不在烈日下运动、勤洗澡、安静的看书或画画、和家人一起游泳、多吃瓜果、多休息、开空调或电风扇等。

  五、延伸活动。

  开展找夏季图片的游戏,介绍自己找到的图片内容,比比哪一组找的又快又多,然后相互交流,讲述自己喜爱夏天的哪些方面、哪些活动等。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自主探索了解伞的名称、特征与作用。

  2、能仔细观察并用完整的语言大胆描述伞的明显特征。

  3、在师幼互动游戏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并能迅速作出反映。

  二、活动准备:

  1、事先布置好“伞店”的场景。

  2、常见的伞:长柄伞、折叠伞等;特殊的伞:露天大伞、工艺伞、牙签伞等。

  3、几种伞的图片、“售货员”挂牌。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伞店”售货员的身分,组织幼儿参观“伞店”,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自由观察常见的伞,了解伞的构造、特征与作用。

  1、教师引导幼儿选取“伞店”里的一顶伞,开始重点观察。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材料等方面观察。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3、根据幼儿的观察反馈师幼共同提炼:伞可以分为伞面、伞架和伞骨。伞有自动伞、手动伞、有直杆伞、有折叠伞……这些伞可以挡雨和遮阳。

  (三)观察几种特殊的伞,拓展对伞的认识。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讲述。

  教师:除了刚才我们观察的伞以外,你还见过其他的伞吗?“伞店”里还有许多特殊的伞,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2、幼儿自由观察特殊的伞,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轻声交流自己的发现。

  3、请幼儿讲述观察到的结果。

  4、师幼共同小结:这些伞有的很大如露天大伞、有的很小如牙签伞、有的很漂亮如工艺伞。它们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有遮阳用的、有舞蹈时用的、有作为装饰用的。

  (四)在游戏中巩固幼儿对伞的不同作用的认识。

  1、出示伞的图片,交代游戏要求。

  教师:有几位客人也想买伞,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要求,然后一起挑选最合适的伞。

  2、根据客人的描述选择相应的伞。

  客人1:“我要出去旅游,生怕下雨所以要带顶伞出门。请小朋友帮我挑选一顶适合旅游用的伞。”

  客人2:“我要开一个茶楼,需要一些伞撑在门口给客人遮阳用。请帮我选一顶合适的伞。”

  客人3:“我要参加一个舞蹈节目,请帮我选一顶适合舞蹈时用的.伞。”

  (五)玩“买伞”游戏,鼓励幼儿完整清楚地描述伞的明显特征。

  1、教师以“售货员”的身份提出游戏的要求:“伞店开张了,欢迎各位顾客前来购买。我们店的规定很特别,买伞不要钱,只要把话说清楚就能买到。说清楚什么呢?要说清楚你买的伞的特点,如颜色、柄是怎样的、伞面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让售货员根据你的描述找出你要的伞。

  2、幼儿自由选择售货员和顾客角色,共同讨论游戏语言,玩买伞游戏。

  四:活动延伸:

  1、美术活动:美丽的伞面。

  2、设置“多彩的伞”游戏区,供幼儿自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