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05 11:24:2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集锦7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培养幼儿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准备:

  1、毛巾、海绵、布、吸水纸、纱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若干。

  2、红、黄、蓝、绿颜色水及红墨水,大白菜叶,细管(医用采血管)若干。

  3、白色皱纹纸做成的纸花,塑料小碗若干。

  4、图片(植物靠根须吸水,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等)

  过程:

  一、设置游戏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这些材料都能吸水。

  1、玩一玩:引导幼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帮水搬家。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许多水,可是它们现在住在小盘子里太不舒服了,它们想搬到宽敞的大盆子里,怎么办呢? 它们想考考你们。不用倒的办法,用小盆子旁边的东西来帮水搬家。

  2、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帮水搬家的?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是怎么做的。

  小结:这些东西都能帮水搬家,它们都能吸水。

  3、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能吸水?

  (那植物能不能吸水呢?)

  二、教师设疑,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1、“白菜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将新鲜的大白菜叶放入红色的墨水里,可看到白菜叶渐渐由下向上变红。

  2、“细管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用细管去吸颜色水,当细管一接触到水时,就能吸上水。

  3、看一看白菜发生了什么变化,鼓励幼儿找一找白菜里的“小细管”,掰开菜梆,能看到非常清楚红了的“小细管”。

  4、幼儿欣赏图片(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百合花等)

  弯弯曲曲的像红线似的“小细管”,了解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毛细现象。

  5、讨论:毛巾、海绵、纱布,吸水纸里有“小细管”吗?

  小结:这些放进水里以后,能吸上水的东西里都有“小细管”,有的“小细管”很小很细不容易看见,有了这些“小细管”,毛巾、海绵等才会吸水。

  三、想一想,玩一玩

  1、教师设疑:怎样把白色纸花变成彩色的花呢?

  引导幼儿想一想:能不能让纸里的小细管来帮忙吸颜色水呢?

  2、幼儿操作,将纸树变成彩树。

  四、结束。

  幼儿将彩花送给树妈妈,给树妈妈打扮。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目标:

  尝试自定分类标准,进行多角度的分类。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动物图片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部分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有一定的了解。

  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自定分类标准

  2、指导要点:指导幼儿进行多角度的分类,老师做简单的记录。

  活动过程:

  1、游戏:我喜欢的小动物园。(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每人一张)

  反思:幼儿拿到动物图片时都非常兴奋,同时也有个别幼儿因为没有拿到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图片有些沮丧,不过在老师的协调下,幼儿情绪稳定。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将做好调整,增加同类动物图片的数量。

  2、请幼儿随意把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说说动物的名称和它们的外形特征。

  (1)教师可以先为幼儿做一次示范,例如:“我喜欢海豚,海豚生活在大海里,它会唱歌,是人类的朋友。”

  (2)幼儿轮流进行讲述,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反思:在图片的选择上我都是选择幼儿比较常见的动物,例如:海豚、小猫、小鸟等。并且在课前巩固过这些动物的.生活形态,幼儿讲述时对动物的外形、生活环境以及喜好都描述到了,不过在语言的组织与流畅性上还稍微欠佳。

  3、引导幼儿自订分类标准,把上述的动物分类。(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只要幼儿言之有理便可。例如:可以按动物的生活环境、有没有毛、会不会飞等特征来分类。)

  (1)教师小结,将话题导向分类环节。例如:这么多动物能生活在一起吗?为什么?该怎样分类呢?

  反思:老师对幼儿在黑板上无规律贴出的动物进行提问,幼儿马上回应所以的动物不能生活在一起,可是有个幼儿却说“他们都生活在地球上。”我首先肯定这名幼儿的回答,同时也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到动物的生活环境中来讨论,例如:“海豚和小鸟能在一起生活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幼儿的注意力一下被问题拉了回来。“我们来替它们分类吧,可以怎么分呢?”幼儿首先提出按生活环境分起。这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分法,分好后,我重新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还能怎么分呢?”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讨论分类标准。例如:可以按动物的生活环境、有没有毛、会不会飞等特征来分类。

  反思: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又从其它方面进行分类。刚开始还需要老师启发,后来孩子们的想法越来越多,有的幼儿提出可以按它们吃什么东西来分类,还有的幼儿提出按身上有没有毛来分类等等。

  (3)请幼儿按讨论后的标准进行分类,老师帮助幼儿划分分类区域,并为幼儿示范记录。

  反思:

  整个活动在一个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活动开始时幼儿的兴趣很高,并且幼儿有了基础经验,对小动物都有所了解,在对动物进行描述时显得非常有自信。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自主拟定分类标准,对中班幼儿的能力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这要求幼儿必须对分类动物群有较深较全面的了解,并经过发散性思维的思考拟定分类的类型。本次活动的亮点是幼儿对“所有动物能生活在一起吗?”这个问题的理解上出现了不同意见,有个别幼儿说出“他们都生活在地球上。”这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面对这群孩子我有点低估了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整个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多让幼儿“说”,使幼儿在讨论讨论中拟定出新的分类标准,活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在课前的准备材料中,我应该多为幼儿准备同类型的材料供幼儿选择,避免再次发生活动前的情况。还有就是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够,在今后准备过程中,也要将孩子现有水平列入重点了解范围内。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验,了解几种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2。在制作美味鸡蛋的过程中,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活动准备:生熟鸡蛋若干,煎蛋器,奶锅,小碗若干,小勺若干,盘子若干,小刷子,油壶,盐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经验准备:

  会打鸡蛋

  活动重点:

  了解鸡蛋生熟的变化

  活动难点:

  能够用自己的方法区分生熟鸡蛋,并能够进行猜想和验证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玩一玩电子互动墙,熟悉鸡蛋制作的美食。

  任务:用生鸡蛋制作美食

  (二)基本过程师:小朋友面前的盒子中有鸡蛋,有生的也有熟的,请小朋友在不弄破的情况下把生的挑出来,将自己的方法画在表格上,一会验证自己挑出来的鸡蛋(生的放在打碎了放在带走生鸡蛋标志的盒中,熟的剥开一个小口放在另外的盒中)

  总结方法师:

  ①刚才谁的方法成功区分生熟鸡蛋了?(幼儿举手)

  ②请你说一说你的方法(a。手电筒照熟→深颜色,生→透光b。称重生→轻c。摇晃,生→晃d。转生→慢)

  ③请你把你的方法画在黑板上的纸上

  ④请小朋友用纸上的一种或多种方法挑出一个生鸡蛋,打进自己的小碗

  师:为什么不能看颜色区分?

  师:因为生鸡蛋的颜色有深有浅老师挑一个鸡蛋(多种方法)师:我们用鸡蛋可以做什么常见的美食(鸡蛋羹,荷包蛋)教师指导做荷包蛋和鸡蛋羹师:做荷包蛋有什么现象幼:

  师:鸡蛋有什么变化(液体到固体)

  师:要和小朋友互相分享美食,回家可以给爸爸妈妈做早餐活动分析:活动让小朋友探究区别鸡蛋生熟的方法,鸡蛋是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小朋友每天都会吃到,从幼儿自身来说,对鸡蛋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探究过程中,幼儿有听觉,视觉的体验,使幼儿有更深的印象,这次的活动,教师很好的将教育活动和生活联系,对鸡蛋的基本认识从生活中来,最后用鸡蛋做了美食,又回到生活中去,做美食对幼儿是一种满足,生鸡蛋打出来,做成美食,更能加深幼儿对此次活动的印象和体验,教师让两组小朋友进行分享,这也是一种社会性教育。

  我的收获:

  我觉得科学教育活动要和幼儿的生活相联系,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加深幼儿印象,这次的活动中,天平称重的结果不是很明显,幼儿也提了出来,老师也让幼儿画在纸上,老师给予了支持,科学活动并不是让幼儿局限一个理论,让幼儿多探究,应该允许幼儿有自己的.见解,发散幼儿的思维,也应该乌云幼儿有失误或是误差。

  教学反思: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意在创设一个情境,让幼儿在猜测中激发起兴趣,但是提的问题不是很到位,应该更改为“今天海宝带来了一个生蛋和一个熟蛋,在不敲碎蛋宝宝的情况下请小朋友来猜一猜!你有什么好办法?”,将“生蛋和熟蛋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去掉,猜测过后,可以根据教师记录下来的内容进行判断是否可行,从而在第二环节添加一个步骤,幼儿自由探索,并且交流“你会有什么发现?”在环节二中,共同探索区分生蛋和熟蛋,主要分为三个小操作,第一个操作幼儿基本上都没有问题;而在第二个操做中,活动中我使用了幼儿操作代替教师教的办法,但是发现不可行,还是需要教师教幼儿使用电筒,并且,如何照一照鸡蛋,从而有利于帮助幼儿操作探索,并且省去了临时添加的再次操作的环节;在第三个操作中,同样也发现了幼儿转的时候有所不同,有的幼儿像教师一样双手转鸡蛋,但是有的幼儿是单手转鸡蛋,从而导致熟鸡蛋没法转到最快的速度,因而我邀请一名幼儿上前来掩饰转鸡蛋的方法,让幼儿从中发现在转圈比赛时需要我们用力转,才能真正的比出转圈本领大的鸡蛋,因为又添设了一个再次操作的环节,所以时间有些拖沓。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人体可以活动的部位并初步了解人体主要关节的名称。

  2、体验用肢体动进行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体育器械、音乐、幼儿操作书、舞蹈录像、图片

  活动过程

  1、跳一跳

  (1)我们一起来舞蹈,你们觉得跳的怎么样?为什么呢?

  小结:原来宝宝们发现要扭动身上的手和脚以及其它部位跳起来才好看。

  2、找一找

  (1)其实身体上还有许多地方也会动,我们拿着器械一边玩一边用笔圈出你能动的'部位。

  (2)幼儿探索

  (3)提问:你在玩什么的时候发现你的这个部位在动!(幼儿进行介绍)

  (4)真的好奇怪,为什么我们的手和脚都会动起来呢?是身体的哪个部位使它们动起来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关节)

  小结:关节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会使我们变得很灵活,我们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关节。

  3、动作表现

  (1)看图片表现

  (2)听音乐表现

  4、拓展延伸

  除了关节可以动,那么身体还有哪些部位可以动?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利用区角游戏,让幼儿在表演区里跳舞,继续感知关节的活动。

  2、与美术领域相结合,制作关节会拉动的跳舞的娃娃。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四个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制作PPT课件。

  2、毛毛虫生长演变图,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3、选取一段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直接导入活动: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个好听的故事,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1、结合课件,讲述故事《毛毛虫找妈妈》,让幼儿初步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特征。;本文讲述故事时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2、提出问题:

  ①毛毛虫是从哪里爬出来的?卵是什么样子的?

  ②毛毛虫在草地上爬,它先看见了谁?蚯蚓妈妈是怎么对它说的?

  (出示触角)

  ③毛毛虫又爬呀爬,它又遇到了谁?蜗牛又是怎么说的?

  (出示翅膀)

  ④毛毛虫又看到了谁?小鸟怎么对它说呢?(出示六条腿)

  ⑤毛毛虫终于找到妈妈了,它的妈妈是谁呢?它长得什么样?

  ⑥毛毛虫发现自己和妈妈长得不一样,觉得很奇怪,那蝴蝶妈妈是怎么对它说的呢?

  二、说一说,做一做

  1、请个别幼儿说说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过程。

  2、幼儿操作,人手一份材料,给毛毛虫的生长过程排序。

  3、教师小结(出示图谱):原来毛毛虫是这样长大的,它先是一颗小小的卵,慢慢地变成一条毛毛虫从卵里爬出来,然后,它又变成一只蛹,最后,它才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蝴蝶再产卵,这样一个循环的生长过程。

  三、游戏表演

  播放音乐,幼儿跟随教师表演毛毛虫的生长过程,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来引导幼儿表现。

  四、欣赏各种蝴蝶图片,了解蝴蝶的相关知识,激发幼儿的探索情感。

  ①播放课件,欣赏蝴蝶图片。

  ②介绍蝴蝶的相关知识。

  五、延伸活动:

  现在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寻找美丽的蝴蝶,看看它们还有哪些秘密吧!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夏天所特有的现象。

  2、能够说出一些简单的避暑降温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反应夏日景象的多媒体动画“夏天里的小朋友”。

  2、“舒舒服服过夏天”幼儿操作卡。

  3、知了叫声的音频文件。

  4、小冰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知了叫声

  师:小朋友,你们听听看,这是什么声音?知了告诉我们夏天来了!

  二、观看动画“夏天里的小朋友”

  1、幼儿结合自身经验说说动画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样的感受。

  动画内容:烈日当空,树上知了鸣叫,一个小朋友满头大汗的走在路上,一旁的小狗热得直吐舌头。

  2、引导幼儿说出动画中的小朋友为什么会觉得热。

  如:小朋友的表情,他在出汗等等。

  3、夏天里呀真是热

  引导幼儿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夏天来了。

  如:树上的.知了不停的叫、小朋友冒汗、小狗吐这舌头。

  三、“舒舒服服过夏天”

  (1)“连一连”避暑降温物品。

  @引导幼儿在自己的操作卡上选择可以让小朋友变得舒服一些的物品。

  操作卡内容:一个笑脸标志,旁边有一排物品:一把伞、一个皮球、一条棉被、一顶凉帽、一块冷饮(冰棒)、一块蛋糕、一把扇子、一件短袖衣服。

  @幼儿选择合适的物品与笑脸标志连线。

  @完成后可以和自己的同伴互相说说“夏天里我们使用什么物品可以让我们变得舒舒服服?”

  (2)“说一说”避暑降温方法。

  师:看看,大大电视机上,小朋友在路上走着觉得很热,我们来看看路边有一个百宝箱,看看在这个百宝箱里有哪些东西可以让他变得舒服一些。

  幼儿自由讨论,启发幼儿说出有些什么降温避暑的方法后,教师点“伞”、“扇子”等会出现笑脸标志,并伴有掌声音效,点“棉被”的话则是哭脸标志及“啊哦”的音效。等等

  (3)幼儿自查操作结果,结合图片做相应的表情。

  四、教师总结,幼儿品尝冰棒,感受夏天另一番凉爽的感受。

  师:马上要过暑假了,大家已经找到了如何让自己舒舒服服过夏天的方法了,那我相信我们的夏天会过的更快乐的。今天老师还把夏天的凉爽带过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感官感知冰的特性。

  2、体验参与小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冰块、热水、温水、冷水各一杯,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一样东西,谁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呢?

  你怎么知道是冰呢?冰是怎么来的?

  2、感知讨论

  (1)幼儿玩冰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2)比较发现

  提问:冰和水有什么不一样呢?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冰变成水?

  3、冰块实验

  (1)介绍材料及方法

  出示记录表及实验用具:把冰分别放入冷水、温水、热水中,比一比哪一个会融化得比较快。

  幼儿猜想

  (2)幼儿实验并记录

  (3)交流验证:把冰块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水温越高,冰块融化得越快。

  4、拓展延伸

  继续进行水结成冰的'实验,如做冰花等。

  活动生成及建议

  1、此活动可以整合语言“冰锅盖”,在听赏儿歌的过程中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并体验儿歌的有趣。

  2、活动中的冰可以事先引导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本次活动中冰在冷水、温水、热水中的融化仅仅是教师预设的,冰的融化也可以用其他不一样的方法,如让它自然融化、放在手中用手的温度融化、用吹风机吹等等,本次活动后,可以让幼儿在探索区继续实验探索,教师多提供一些辅助的材料。

  3、长时间玩冰,幼儿的小手有冻伤等危险,建议老师在旁指导。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1-05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中班科学教案12-15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7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1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8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0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4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