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范例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投掷,能投过一定的高度,练习投准,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
2、能听指令做游戏。
3、能愉快参与活动,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芭蕉扇》
2、幼儿每人先折好的火箭一架。四个圈挂在绳子上。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听指令做动作。
-幼儿四散地站在场地上,教师发出"飞飞"、"跳跳"的指令,幼儿按口令做动作。如:当教师发出"飞飞"的指令时,幼儿便两臂侧平举,做飞机飞行的动作,并齐声说:"飞飞飞。"当教师发出"小鱼游游"时,幼儿边做小鱼游水的动作,边说:"游游游。"教师发出"小兔游游""小鱼飞飞"时,幼儿便不动也不发声。教师还可以发出"老鹰飞飞""蝴蝶飞飞""小猴飞飞"等口令,幼儿进行分辨并学做动作。
2、游戏活动"火箭发射"-投火箭。
幼儿分成四路纵队在场地一端的白线后,教师示范讲解肩上投掷火箭的.动作,然后请幼儿用三个手指捏住火箭中部,右手屈肘于肩上,用力挥臂向前面悬挂的圈投去,再捡回火箭站到各队的队尾,有二继续机型,比比谁投进圈的次数多,游戏可进行3-4遍。
-火箭发射。
教师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手拿纸折的火箭,站在起点先后,教师发出指令后,前排的两位幼儿按照圆圈标号10、9、8、7、6、5、4、 3、2、1的顺序向前继续跳。当跳到1圈时就算到达了火箭发射场。这时,幼儿的嘴里发出"嗤"的一声,并将纸折的火箭用力扔向天空,喊:"火箭上天了!" 然后取回火箭,返回本队,将火箭交给第二位幼儿,具体方法同上。游戏进行3-4遍。
3、放松活动-《芭蕉扇》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开展游戏活动。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色彩来源于光的作用,处处都有七彩颜色,有了七彩颜色,世界才会绚丽多彩。因此,我通过这节艺术活动《七彩花瓶》,来满足幼儿探索的欲望,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创造美、感受美,还让他们欣赏自己作品的色彩美。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光滑的瓶身上粘贴彩纸或者其他材料,耐心地完成作品。
2、引导幼儿大胆的装饰塑料瓶。
3、感受作品带来的色彩美。
4、体验制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一个空塑料瓶。
2、各种颜色的及时贴、皱纹纸、水彩笔、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小朋友,你们还记得《调皮的七彩光》这个故事吧?那你们告诉老师太阳公公有哪些光线宝宝?出示七彩宝宝。七彩宝宝里你最喜欢哪几种颜色?
二、让瓶子变身: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塑料瓶,你们觉得它漂亮吗?
2、老师用喜欢的'几种颜色给它穿上了美丽的衣服,现在,你们觉得它漂亮吗?
3、让幼儿想一想,你怎样把它变得很漂亮。
4、老师知道你们都很聪明,你们都很棒!一定会用各种颜色做出比老师的还要漂亮的花瓶。
三、制作七彩花瓶:
1、让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将彩色皱纹纸粘贴到瓶身上(撕贴、剪贴)。
2、引导幼儿用彩色纸上剪出各种图案,粘贴到子身上。
3、鼓励幼儿用多种鲜艳的颜色,大胆的进行装饰。
4、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5、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自己耐心制作的花瓶,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七彩花瓶展示会: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自己装饰的花瓶,然后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表扬色彩鲜艳、大胆装饰的小朋友。
五、活动小结:
1、小朋友你们都把塑料瓶打扮得很漂亮了,你们都很棒!
2、看看,你们的七彩花瓶和老师的有什么不一样?
3、把装饰好的七彩花瓶,放在自然角里来打扮我们的活动室。
【活动延伸】
到外面采集一些小野花、树枝插入自制的七彩花瓶中,来共同感受它的色彩美和造型美。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玩圈的兴趣,激发幼儿玩圈活动中的创造性。
2.学习与同伴商量合作玩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录音机、磁带、空场地。
2、学具:幼儿人手一个头饰、塑料圈。
三、活动过程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幼儿扮演白兔司机,手拿塑圈为方向盘,听音乐开汽车进场。
师:宝宝们你们想把自己的身体练的棒棒的吗?
幼:想。
师:那跟着妈妈一起去锻炼身体吧!开起我们的小汽车出发吧!(师生入场)
(2)听音乐,幼儿手拿塑圈,跟着教师做圈操。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锻炼吧。(师生一起做圈操)
2.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1)教师提示:我们小白兔已经学会了用圈作方向盘开汽车,用圈做操的本领。这个圈还可以怎么玩?要动脑筋和别的小白兔玩得不一样。
(2)幼儿想出多种玩圈的方法,并亲自尝试,教师个别指导。
(3)教师仔细观察,邀请幼儿上来展示各种玩圈的方法。互相启发交流。
玩圈方法简介如下:
a.滚圈:将圈向前抛出又去捡回来。
b.跳圈:在圈里跳进跳出。
c.小鸭走:幼儿又膝伸直,脚套在圈里分开撑住圈向前走,不能让脚上的`圈掉下来,也不能用手帮忙拉着圈走。
d.带圈走:幼儿三四人一组,站在圈里,手拉手,用脚踏着圈向前快走。
e.转圈:幼儿用手转圈,使其原地旋转。
f.踏圈走:把圈竖起,两脚依次踏着圈的边缘,侧向移动双脚,使圈向前滚动。
g.套圈:从头套入脚下取出&从脚套入头上取出&从臀部套入四肢取出&从四肢套入臀部取出
(4)幼儿带着同伴的启发,继续探索练习。
师:宝宝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玩法。那你们知道兔宝宝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呢?幼:跳。
师:那我们来跳跳看,但是要和其他宝宝跳的不一样。(幼儿玩圈,教师讲评跳的好的幼儿)
3.难度练习,重点指导
(1)幼儿自由结伴将塑圈摆在地上搭成各种图案,然后逐个进行跳圈活动:单脚或双脚连续跳,左右脚交替跳,左右脚开合跳等。教师重点指导:如何与同伴商量合作玩的方法。师:现在妈妈要我们宝宝合作,把圈放在地上拼成一个图案,然后来玩玩看。(幼儿自由结伴玩圈)
(2)教师将合作得较好的组的玩法展示给同伴看,提供幼儿合作玩的方法。
(3)教师小结:宝宝们真能干,妈妈看了可高兴了,你们不仅用圈玩出了这么多的玩法,而且还拼出了这么多的图案,妈妈要表扬你们。
4.游戏结束,放松身体
小兔子拔萝卜吃,结束活动。
师:宝宝们做了这么久的运动,你们肚子饿吗?
幼:饿。
师:你们看那是什么?
幼:萝卜。
师:那边地里种了那么多的萝卜,可是没有路过去,宝宝们快想个办法吧!(幼儿自由想办法,教师引导幼儿用圈铺路)
师:宝宝们真能干,想出了用圈铺路的好办法,那现在开始铺吧。铺好以后再从路上过去吃萝卜。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旋律,体验乐曲幽默和轻快的特点。
2、初步会根据B段音乐,想象用形象的动作来表现"逗狗"情境。
3、知道狗和人类的亲密关系,体验扮演角色、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欣赏狗和人类和谐相处的图片。
2、物质准备:图谱、指挥棒一根、音乐《口哨与小狗》
活动过程:
(一)提出倾听要求,直接引入。
指导语:我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请小朋友听一听,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声音?
提问:音乐里有什么声音?
(二)结合图谱及游戏形式,引导幼儿欣赏音乐旋律。
1、在边听边展示图谱中,完整欣赏音乐。
指导语:《口哨与小狗》说的是小主人洋洋,喜欢边吹口哨,边和小狗散步,散步的时候他会和小狗玩好多有趣的游戏,玩累了,一起回家的故事。故事就藏在音乐中,我们再听一听。
提问:第一幅图讲的是?那第三幅呢?
2、重点欣赏B段音乐,在倾听与猜想中,尝试表现"逗狗"的游戏情节。
(1)猜想:洋洋怎样逗小狗呢?
(2)幼儿分别以小主人、小狗角色参与"逗狗"游戏,表现B段音乐。
(三)以两两合作形式,开展合作性游戏"口哨和小狗",体会音乐幽默和轻快的特点。
指导语:有的想当小狗、有的想当主人,这样吧,两两合作,找一个伙伴商量。
活动反思:
(一)该作品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乐曲描绘了小主人边吹口哨边与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漫步的情景。
考虑到孩子刚入学,对学校的一切都很陌生,音乐课虽然孩子还比较喜欢,但是一味的唱歌,或者安静的聆听,孩子根本没办法坚持。特别是欣赏课,孩子没有长时间的训练,形成不了好的聆听习惯,更别提以后的听赏了。所以我特地花了一课时的时间,带孩子围绕《口哨与小狗》来认真的聆听。
首先,我请小朋友完整地聆听一遍《口哨与小狗》,提示:这里面有小狗的叫声,听到后请举手。孩子兴趣很浓,听完后纷纷表示音乐特别有意思,里面还有口哨的声音。接着我请学生边听边想,你觉得口哨与小狗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再给这段乐曲编个小故事。孩子的想象力果然很好,把作曲家的意图真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然后我再请学生当一当小狗和吹口哨的主人,来个散步,教室里气氛热烈,孩子也在音乐中尽情的表演了起来。最后,我再请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把你想象的故事简单的画出来。
就这样,一节枯燥的管弦乐欣赏就变成了动与静的结合,姐妹艺术的融合。孩子也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他们爱听,乐听,以致形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二)不久前,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虽然这样的'活动每年都会举办,而每次也都会让我烦恼、忙碌好一阵子。但也正是这样的活动,每一次总能带给我教学上新的思考、新的启发,所以,教学比武,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啊。不过,这次的比武,我在心态上就有了很大的调整,我不再太在乎活动的效果,能不能得奖等,而真正地从本身的专业提升来考虑和准备比赛了。
心态不一样了,首先在对执教领域和教材的选择上,出发点就不一样了。应该说,我本身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上是有一定优势和经验的,如果选择语言领域的教学内容,我是比较有把握的。但这次我不想再重复自我了。我想试着挑战一下自己,从自己并不擅长但却很有兴趣尝试的领域入手来设计活动。其实,我一直对音乐活动,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活动很有兴趣,再看到身边很多同事,在音乐教学方面都有了很多收获和建树,就特别羡慕,也一直很想在音乐教学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和锻炼。所以,我就打算利用这次的机会,放下包袱,尝试走进自己并不擅长的音乐教学。就算失败也无所谓,只要尝试了、努力了,就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和提升。
领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寻找合适的音乐素材了。由于之前在这方面钻研比较少,所以音乐素材的积累也不多,幸亏组里的同事很热心,向我推荐了很多优秀的音乐素材。于是,在反复地倾听和寻找中,发现了这首《口哨与小狗》,轻快的曲调,清晰的段落,让我一听就很喜欢,很想把它推荐给孩子们欣赏。但作为一首优秀的管弦乐作品,如何让还处于低龄期的孩子欣赏它、感受它、理解它,并产生情感共鸣呢?我觉得光靠教师的表述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能加入一定的故事情节,就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来理解音乐。而且这首乐曲本身就是很富有情节性的,a段的轻松愉快,b段的紧张慌乱,给出了一条清晰地故事线索。所以我就以主人带着小狗出去散步,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来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猜测、想象、表达、表演的过程中充分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真正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领域定了、素材定了、大致的想法和框架也定了,接下来就要好好考虑具体的环节、教学的策略了。我选择的管弦乐《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XX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特别适合幼儿欣赏和表演。整首乐曲的结构为abaca,但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个活动中,要让他们理解abaca的曲式结构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掐掉了后面ca的部分,只节选了前面aba的乐曲部分,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也可以使幼儿更充分地感受前三段音乐所描述的内容和表现的情感色彩。
在具体的欣赏环节中,我采取了“讲故事导入——听故事欣赏——听故事表演音乐”的教学模式。先请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讲了个什么故事,有没有找到什么有趣的声音,从而让幼儿发现乐曲中最有特点的元素——口哨。接着再分段欣赏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小狗和主人碰到了谁?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最后再完整欣赏时,请幼儿扮演音乐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在分段欣赏这一环节中,我采取了有节奏地拍手、小手走一走、小脚踏一踏等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a段的音乐节奏。再通过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演,让幼儿多方位地理解b段音乐的特点。为了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乐曲的节奏和结构特点,我还精心设计了相应的图谱,可以让幼儿清晰直观地感受音乐主旋律的节奏和aba的曲式结构。
一切准备就绪,终于轮到我上课了,因为本身保着学习的态度,没什么心理包袱,课前的准备也很充分,所以活动时,我特别轻松,孩子们的表现也很配合,一切都很顺利,孩子们在听听、玩玩、演演中,感受了音乐的美,收获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这次我能大胆地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这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这比得多少奖都更珍贵。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设想 《温暖的家》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主体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幼儿生活,深受幼儿的喜爱。教幼儿仿编这首儿歌时,应把握诗歌的特点,注重幼儿的个性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过程,以此发展幼儿的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与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发现动物的习性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教育幼儿要保护环境。
2.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3.学习仿编儿歌,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活动准备 1、vcd、图片、各种贴绒动物、动物头饰及居所背景。
2、幼儿绘画物品。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咱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你们喜欢家吗? (喜欢)其实有很多东西都有它自己的家,下面请小朋友听以听录音机里的家。
2、放录音《温暖的家》
3、让幼儿齐诵一遍。
4、一起到诗歌里找一找什么样的地方,是谁的家?
(二)学习仿编儿歌。
1、运用图片,创设情境,学习仿编儿歌。
(1)出示图片小河,学习仿编第一句。
a、师问:这是谁的家? 幼儿:小鱼的家。
b、师问:还有什么动物住在小河里?并在诗歌里说一说。
幼儿:小河是小蝌蚪的家。小河是泥锹的家……
c、师:小河是这些动物的家,诗歌里说"清清的小河是小鱼的家", 那么还可以怎么说什么样的小河是谁的家?
幼儿:弯弯的小河是小鱼的家。
美丽的小河是小虾的家……
(2)出示图谱,仿编儿歌。
a、 的.小河是 的家。
b、幼儿互相交流编诗歌。
c、出示各种贴绒动物(鱼、泥锹、虾)让幼儿仿编。
(3)出示森林图片,仿编第二句。
a、师问:这是谁的家? (小鸟)为什么说是小鸟的家?
幼儿:因为小鸟喜欢在森林里叽叽喳喳地唱歌,因为小鸟……幼儿自由发言。
b、出示图谱,幼儿互相交流森林里还有什么,学习仿编诗歌 。
第二句( 的森林是 的家)
幼儿: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
绿绿的森林是老虎的家……
(4)分别出示土地、花园,让幼儿仿编诗歌第3、4句。
小结: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有它的家,我们大家应该保护树木、草原、泥土、河水,不要损坏它们的家,让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安定温暖的家。
2、找一找身边的东西的家,仿编诗歌。
(1)出示图谱 的 是 的家。
(2)幼儿互相交流,仿编诗歌.
如:绿绿的大树是小鸟的家。
小小的书橱是书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漂亮的书包是学习用品的家……
3、绘画,仿编诗歌。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幅漂亮的图片,听老师看图编诗歌. (出示图片,编诗歌。 )
美丽的夜空是星星的家。
高高的山林是熊猫的家。
绿绿的树叶是毛毛虫的家。
冰天雪地的南极是企鹅的家。
(2)放轻音乐,幼儿绘画,仿编诗歌。
a幼儿绘画,师巡回指导编诗歌。
b幼儿互相交流看自己的图编诗歌。
c.指导幼儿看图编第四句,然后加上题目和结尾编成一首完整的诗歌。
结尾:小朋友到小河边玩,可别忘了回家。
五、活动延伸
布置环境,利用头饰,玩《动物找家》的游戏。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唱歌,并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2、学习“闹字”的下滑音唱法,表现歌曲幽默风趣的特点。
3、尝试以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花灯图片、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1、观看灯会图片,组织幼儿谈话
引导幼儿回忆观灯的情景。提问:你在灯会上都看到些什么灯?观灯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儿歌引入:正月十五月儿明,妈妈带我去看灯,大宫灯红彤彤,走马灯,转不停,金鱼灯,摇尾巴,孔雀灯,开彩屏,金灯银灯五彩灯,一盏一盏数不清。看完花灯闹花灯。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模仿灯会上敲锣打鼓的声音,将难点前置,唱“隆咚一咚锵”和“咚隆咚一咚锵”。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数花灯”,学唱“有龙灯,有凤灯,龙灯、凤灯、狮子灯。”
(3)教师示范唱,引导幼儿在“数花灯”部分或“敲锣打鼓”部分自然加入。
整体理解歌词:正月十五闹花灯呀,花灯多得数不清呀,有龙灯,有凤灯,龙灯凤灯狮子灯,隆咚一咚锵,还有孙猴闹天宫,咚隆咚一咚锵。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分析“闹”字的唱法,引导幼儿尝试下滑音的唱法,表现出歌曲的幽默、风趣的感觉。
(5)教师组织幼儿采取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体验合作唱歌的乐趣。
3、引导幼儿表演唱歌曲
重点启发幼儿在歌曲最后“嗨”处创造性的做出孙悟空的不同动作并停住不动,增强歌曲的趣味性。
4、为幼儿提供相应的道具,引导幼儿进行音乐表演。
5、游戏:闹花灯
幼儿自由结伴,分组进行游戏,大家一起闹花灯,看谁的表演更精彩,边唱歌曲边表演。感受合作的愉快之情。
6、请幼儿回家把歌曲“闹花灯”唱给爸爸妈妈听,并教爸爸、妈妈学唱歌曲。
7、组织幼儿看课本11页挂图,看后提问:数一数上面有几盏花灯,都有什么花灯?你喜欢什么样的花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8、组织幼儿看课本11页挂图,看后提问:数一数上面有几盏花灯,都有什么花灯?你喜欢什么样的花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9、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不同造型的花灯。运用剪贴、画的技能制作花灯,表现出花灯的基本特征。
10、活动结束,猜灯谜:小白鸽,尾巴长,你喝汤,它先尝。(汤勺)
11、活动延伸:回家后,请爸爸妈妈帮忙,与幼儿一起制作漂亮的花灯。
小结及反思
闹花灯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用轿车已经进入了农村家庭,孩子们也因此有机会在元宵节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城里看花灯和闹花灯,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孩子们想到了元宵节闹花灯,在情绪高亢时更容易融入学习活动中。本次活动目标在孩子们愉快的游戏活动很好的完成了,体现了“闹”字的精彩,也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孩子各方面得到了发展。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锻炼纵跳的技能,提高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2、感受秋天丰收的快乐,体验合作的喜悦。
3、从小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
4、探索、发现生活中水果的多样性。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悬挂水果、平衡木、拱形门、篮子、小棒各四个。
2、红旗三面,绿旗若干面。活动音乐四段,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活动以去果园帮农民伯伯摘果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2、活动中幼儿排成两排开着汽车绕成一个比圆圈,一路以钻山洞、爬坡、左右拐弯变换一些动作。
3、幼儿围成双圆后,以下车了活动活动,进行一些基本动作练习,伸伸腰、甩甩胳膊、踢踢腿。
二、练习纵跳的技能。
1、呀,看那边有好多果子,可是果子长得真高,能摘到果子吗?怎样才能摘到果子?
2、幼儿讨论,并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3、 练习纵跳,教师个别指导。
4、 如何让自己跳得高?
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解纵跳的基本要领:起跳时稍屈膝,然后用力蹬地,落地时要轻轻地,腿稍屈点,可以使腿不受伤寒。
5、 幼儿再次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三、竞赛游戏“摘水果”
1、我们练好了摘果子的本领,现在我们来比赛摘果子。(将幼儿分成四排,带至场地)
2、游戏玩法:每组幼儿按顺序每个人摘一个水果,爬过山坡,通过小桥,钻过山洞,送到篮子里,然后跑回来拍第二位小朋友的手,第二位小朋友继续进行,玩二至三次。
四、游戏“运水果”
水果摘好了,我们再帮农民伯伯把水果运到他们放水果的仓库好吗?
1、扩大活动场地,设置钻山洞、过小桥等障碍,用一根小棒抬着篮子,进行运水果,让幼儿体验到合作运输的快乐。
2、按照路线两两合作,齐心协力运送水果到目的地。
五、结束活动: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师幼共跳丰收舞。
六、满载而归。
带着劳动果实回教室。
活动反思
幼儿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活动能力是在不断变化的,并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起初,身体活动能力较低,然后逐渐上升,达到最高水平,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待疲劳出现,活动能力逐渐下降,形成上升——稳定——下降的规律。遵循身体在活动中变化的规律,应当注意运动量的循序渐进。
活动中尽量考虑到了生活化、游戏化和情境化,注重活动的整合,孩子们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尽情地玩,天性得以自然流露。大胆尝试不同的运水果方法。通过自身的主动参与、反复实践和探索,体验运水果的乐趣,积累运水果的经验。活动中体现了胜不骄败不馁的乐观精神。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尝试探索容器内水压和水速的关系,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 学习用实验的方式验证实验结果,并大胆用语言描述。
活动准备
大水盆4个,矿泉水瓶人手两个(瓶身有一个洞的,瓶身有两个洞的),一条大袋子,人手一条毛巾。
活动过程
1、 提供材料自由玩水、尝试探索。
小朋友,你们以前玩过水吗?你用什么东西来玩水呢?怎么玩的?
小结:看来小朋友都玩过水,而且觉得都很好玩,今天呀周老师也请你们过来玩水。听好了,我们四个人一组,每个人一个瓶子、一个杯子,玩的时候要注意:卷起袖子,不要把水弄到地上,还要用眼睛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玩好了以后,回来告诉大家好吗?四个人一组,去玩吧。
2.幼儿四人一组自由玩水,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好,小朋友,请你们把瓶子里的水到干,放在老师的袋子里,杯子不要拿过来,每人那一条毛巾擦擦干,回到位置上。
3、谈话交流自己发现的秘密或有趣的事情。
小朋友,刚才你们玩的开心吗?玩水的时候发现了什么?(请5—6位幼儿回答)。
(1) 为什么会后泡泡?(因为瓶子里有空气,水进去以后,空气就从瓶子里跑出来了,所以水面就会有泡泡。)
(2) 发现瓶子上有个洞。
小结:好,刚才小朋友都把自己的发现高速了周老师。有些小朋友还发现瓶子上面有洞洞,会喷水。老师也觉得是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让我也来试试看,一起来看看,还会发现什么?
(3) 教师做实验
小朋友,瞧!瓶子在喷水,老师在这里放了一个杯子。我们仔细看看,洞里喷出来的水,是不是全部被杯子接住了。仔细的看,看完。(等水喷不到杯子里的时候),教师提问:
a:你发现了什么?(请5—6位幼儿回答)。
b:我们小朋友都看到了,刚开始洞里喷出的`水,有没有被杯子接住?后来呢?后来喷出来的水就怎么样啦?(离瓶子越来越近了)。
c:那为什么刚开始洞里喷出来的水比较远,后来喷出来的水离拼字越来越近了。(请个别幼儿回答)。
小结:小朋友都讲到了,刚开始瓶子里的水多,所以喷出来的水就比较远;当瓶子里的水越来越少的时候,洞里喷出来的水就离瓶子越来越近了。
4、提供新材料(每个瓶子上有两个洞),让幼儿再次操作,看看又能发现什么秘密?
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另外一个瓶子,这个瓶子上面有两个洞: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如果让这两个洞同时喷水的话,哪个洞的水会喷得比较远呢?(请幼儿猜测)。
(1) 认为上面的洞喷得远的请举手,认为下面的洞喷得比较远的请举手。
(2) 你们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办法让周老师知道你的想法是对的呢?(请幼儿回答)。
(3) 等一下请你们自己去做实验,在做实验之前,老师这里有一张记录表:记录表的左边是一个瓶子,瓶子上面有两个洞,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记录表的右边是三个空格,你的实验结果是上面的洞喷得远就在第一个空格打勾、下面的喷得远就在第三个空格打勾、一样远就在中间的空格写上等号。
(4) 老师还有一个要求:请你给瓶子灌满水,使两个洞同时喷水,然后用眼睛去看看,到底哪个洞喷出来的水比较远。请女孩子到老师这里拿瓶子,再请男孩子过来拿瓶子。
小朋友擦擦手,回到座位上,请你们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请盖好勾线笔的盖子,脸转过来看老师。
(5) 请小朋友讲讲,你的实验结果是什么?(幼儿回答)
认为下面的洞水喷得比较远请举手。(老师清楚实验结果错误的一名幼儿,并请他和老师一起来验证,到底是这位小朋友做对了还是大家做对了),教师实验。
(6) 小朋友,我们的实验结果都出来了,可是,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请5—6位幼儿回答),老师把瓶子拿出来看看。
小结:大家都认为是水多水少的关系,你们到底讲的对不对呢,老师要请科学小博士来告诉你们。
教师播放录音PPT:小朋友们好,我是科学小博士,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们这个实验的科学原理吧,如果瓶子上面有两个洞,上面一个洞,下面一个洞,上面的洞离水面比较近,水少,压力就小,所以喷出来的水距离瓶子就比较近;下面的洞离水面比较远,水多,水的压力就比较大,所以喷出来的水距离瓶子就比较远,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5、延伸活动
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上面的洞喷出来的水远些吗?有什么办法能让两个洞喷出来的水一样远吗?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回去再试试看好吗。
6、结束语
小朋友,今天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了这个原理,其实人们就利用了这个原理制造很多有趣的东西呢:你们看,音乐喷泉、水枪、吸得动等等,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利用这个原理的呢,希望小朋友们继续去发现、去探索好吗?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精品大班健康教案健康的大班教案11-17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精选】08-06
[经典]大班教案08-05
大班教案(经典)08-10
大班教案(精选)08-19
大班教案[经典]07-23
大班教案[精选]07-22
(精选)大班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