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10篇(精品)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目标
教育幼儿懂得要注意保持环境的整洁、卫生,养成不乱扔东西的习惯。
准备
布置两处有乱扔物品的.现场(室内、室外)。
过程
1.教师提示这里有人乱扔东西,请小朋友把扔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按物品的特征摆放在应放的地方或丢到垃圾箱里。
2.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后的房间或场地。
3.学说一句话“我不乱扔东西”。
4.到另一个现场,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乱扔物品的现象,共同与欣赏,学说一句话。
建议
1.这种活动一两周就可以进行一次。平时教师可用“我不乱扔东西”提醒幼儿把物品摆放好。
2.可播放《猪八戒吃西瓜》的录像片,让幼儿理解,乱扔东西给人带来的麻烦。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 加深对各类物品的认识。
3. 能把相同的物品归类,并能初步按要求整理物品。
活动准备:
1.面包、糖果、水果标记的筐子各一个。
2.面包、糖果、水果混放在一起。
3.猴子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 出示小猴头饰,引起幼儿兴趣。
(1) 出示小猴头饰,情景导入,小猴的超市要开业了,商品很多,小猴子忙不过来,请小朋友帮忙整理货架。
2、按物品标志摆放物品。
(1)教师出示面包、糖果、水果筐,请幼儿说一说筐子里有什么食物?
(2)教师出示有标志的筐子,请幼儿观察上有什么标志。
(3)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讨论食品应该在怎么放?引导幼儿根据食品种类,把相同的食品放在相同标志的筐子里。
(4)请个别幼儿上台示范,按标志挑选用品摆放,如:按苹果标志把苹果挑出来,放在有苹果标志的`筐子里。
(5)分三组进行,食物摆放完之后,师幼共同检查摆放是否正确。
3.游戏“小猴商店”
(1)教师情景导入,请两名幼儿上台,一名幼儿发出指令,如:“请把苹果挑出来,放在有苹果标志的筐子里”
(2)游戏进行2——3次,教师指导。
活动反思:
出示小猴头饰时,幼儿很容易被吸引,也乐意帮助小猴整理超市。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幼儿对于本次学习积极主动。但是,个别幼儿在进行分类时需要老师的提醒,容易混淆。
小班教案 篇3
目标:
1.通过在贴有各种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的游戏板上找出含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的物品,进一步认识这些几何图形。
2.发展观察力与专注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准备:
1.50厘米见方的游戏板一块,上面贴有常见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如像三角形的物品有三角尺、饭团、三角旗、三角围巾、三角铁、红领巾等,像圆形的物品有钟、脸盆、方向盘、西瓜、轮胎、手表、硬币、瓶盖、戒指、眼镜、饼干、披萨、蛋糕等,像长方形的物品有相框、长板凳、皮夹、铅笔盒、电视机、手机、包、窗户、银行卡、面包车、长方体积木、牛奶盒等,像正方形的物品有巧克力、交通标志、椅子、靠垫、化妆盒、桌子等(见图1)。
2.骰子一个,六面分别贴有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见图2)。用两种颜色的毛根做成的圈圈10个,每种颜色各5个(见图2)。
玩法:
1.该游戏可一人玩,也可两人玩。
2.幼儿独自游戏时,先掷骰子,观察骰子朝上的一面是什么图形,然后在游戏板上寻找与骰子上所示几何图形相对应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并取一个毛根圈圈放置在该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上。游戏可反复进行,直至把5个毛根圈圈放完。
3.如果是两人游戏,可以一个幼儿掷骰子,说出骰子上所示的几何图形,另一个幼儿在游戏板上找出与这个几何图形相对应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并放上一个毛根圈圈。游戏可反复进行,直至把所有圈圈放完。
规则:
1.要根据骰子所示的几何图形寻找游戏板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只有找对了,才能放上一个毛根圈圈,不能随意放在什么位置上,也不能多放。
2.游戏中幼儿可互相检查毛根圈圈是否放置正确,放错的圈圈要拿出。
3.只有把毛根圈圈都放完了,游戏才能结束。
评析:
小班幼儿虽然通常已能指认卡片上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但对于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形状大多不会关注,有的对辩识物品形状还存在困难。“图形宝宝找朋友”游戏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将已有的对几何图形的初步知识与对周围生活环境中各种物品形状的认知经验建立起联系,以培养幼儿的几何图形抽象能力。所以,在游戏材料的设计上,教师有意提供贴有各种生活用品或玩具图案的游戏板,通过“掷骰子—辨图形一找物品”,让幼儿观察与辨识,并根据平面的几何图形找出与之相对应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在游戏操作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口手一致地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
从而抽象出各种生活用品或玩具的几何图形特征。而之所以用毛根圈圈做辅助材料,一方面是因为其有轻便安全、便于取放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它具有游戏检验与游戏激励的功能。
教师对这一游戏的指导重点宜放在幼儿对生活用品或玩具某一特征的辨识及其图形的抽象上。比如,骰子上显示的图形是长方形,幼儿既可以选择将毛根圈圈放在面包车图案上,也可以选择将毛根圈圈放在长方体积木图案上,因为它们的外形都具长方形特征。如果教师发现幼儿已能熟练开展这类游戏,则可以在骰子的每个面上同时设计两种图形,以提高游戏难度。当骰子的`某一个面上是长方形和圆形时,幼儿就必须寻找一个包含这两个图形特征的生活用品或玩具。比如,幼儿可以选择面包车图案,但不可以选择长方体积木图案,因为“面包车”图案符合要求:它的车身是长方形的,轮子是圆形的。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的语言还不够生动有趣,导致一小部分幼儿注意力分散。在教具的制作上,我将图形标志做成有颜色的图形,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幼儿的思维。我会将这次一课伸延的教研活动,作为对自己的磨练。日常教学中,我会对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做进一步的强化。在教具的选择中,尽量考虑周到,排除不应该有的干扰因素。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使更多的幼儿融入到我的教学中,让孩子喜欢学习、爱学习、会学习。
小班教案 篇4
小班科学活动:
我喜欢的车的档案
一、活动目标:
1、能运用谈话、统计等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车并与同伴交流。
2、认识车的品牌,会区分客车、货车和特殊车辆,了解车的基本功能。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XXX。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
活动前请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玩具汽车带来幼儿园。
三、活动过程:
1、让幼儿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汽车与同伴交流,说说自己喜欢哪些车并说说为什么?
2、请一些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汽车。
3、出示统计表格,介绍统计表格的填写方法:(统计表格附后)
将自己喜欢的车的图片或照片剪下来贴在表格的第一栏,颜色一栏可直接用涂色表示,品牌一栏可用绘画的方式或直接将品牌标志剪下来贴上,在车的类型一栏,可直接进行选择,红色表示特殊车辆,蓝色表示客车,黄色表示货车,车的功能一栏可用绘画或剪贴的方式。
4、幼儿各自填写自己喜欢的车的`档案。(可为每个孩子提供3张表格。)
5、档案展示。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对车有一定的感知和认识,因而在了解公共汽车、货车、洒水车、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的名称和特点,并了解其用途中能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们在共享中了解了各种各样的汽车,创设的情境有效地将已学知识灵活应用,孩子们在辨析中对不同汽车的特点、用途有了更进一步的升华,但在授课中,采用的图片形式,幼儿的兴趣不高,如果换成是“汽车玩具”,孩子们参与的兴趣会更高。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情绪容易外露,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喜欢哭,为了让孩子了解、认识笑和哭的不同的面部表情,掌握哭和笑时嘴及眼睛的不同的形态,教育幼儿要坚强、勇敢,让幼儿知道笑比哭好的道理,我根据我班孩子的特点设计并组织了这次的教学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和内容。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笑比哭好。
2、学会根据嘴和眼睛的不同形态判断是哭是笑,并能自己动手贴出、画出不同的哭脸和笑脸。
3、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学会根据嘴和眼睛的不同形态判断是哭是笑。
活动难点:
并能自己动手贴出、画出不同的哭脸和笑脸。
活动准备:
1、大的笑娃娃、哭娃娃卡片各一个。
2、少五官的娃娃脸若干。
3、犹如台操作的作业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听哭和笑的'声音,组织幼儿学一学。
“听听什么声音?”
2、出示男女娃娃进行情境表演。
●情境表演一:笑
(1)“他们两个是一对好朋友,看看他们是开心的还是难过的?”
(2)你们什么时候会开心、会笑呢?(引导幼儿展开想象)
(3)小朋友笑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嘴角向上弯,象小船……眼睛向下弯,象……
●情境表演二:哭
(1)“小妹妹没人和她玩游戏,看看她怎么了?”
(2)你们在什么时候会哭呢?
(3)小朋友哭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
嘴角向下弯,象翻了的小船……眼睛向上弯,象……
3、教师教育幼儿要勇敢,不要一点小事就哭,老师喜欢常常笑的小朋友。
4、给小娃娃贴上五官。
(1)教师出示少五官的娃娃的脸,让小朋友给他们贴上笑和哭的五官。
(2)请两个孩子上来试试。
5、歌表演“我快乐我就拍拍手”。
6、小组操作。
(1)给小娃娃贴五官。
(2)给小娃娃画五官。
(3)给各种情节下的小猫贴上相应的五官。
活动后序:
整个活动以游戏和情境贯穿其中,孩子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主动的发挥,活动过程中教师笑和哭的主线贯穿其中,孩子学习的内容很明确也很适合小班年龄的孩子。通过活动孩子们对哭和笑的不同的脸部表情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操作活动更是让孩子有了判断、辨别的机会,让孩子的知识更加的牢固。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种子能发芽的句子。
2、知道种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能太着急。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1、出示西瓜图片,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一只怎样的西瓜?你知道这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哪来的吗?西瓜其实是种出来的,那会是谁种出来的呢?原来是青蛙种的。
2、师:一天蛤蟆看见了青蛙种得这么多又大又圆的西瓜,他会怎么想呢?
3、出示蛤蟆的想法,师:蛤蟆是怎么说的呀?我们也来说一说。
4、师:那蛤蟆会不会去种瓜呢?我们往下看。
二、幼儿观察图片,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场景二:蛤蟆在劳动,师:蛤蟆有没有种瓜?他是怎么种的啊?蛤蟆趴在地上好象在对种子说什么呢?我们来听一听蛤蟆是怎么说的。
2、听蛤蟆的话,师:蛤蟆对种子说什么啊?蛤蟆喊了种子有没有长出来?青蛙听见了蛤蟆的喊声,他怎么告诉蛤蟆的?
3、引导幼儿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种子睡在地里,阳光照着它们,小雨浇着它们,才会长出来。并学说这段话,可以边说边做动作。
4、师:蛤蟆有没有听青蛙的话?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5、出示场景蛤蟆在夜晚做的事,师:你们看见在蛤蟆在做什么啊?
6、师:蛤蟆唱着歌讲着故事,不知不觉地怎么了?在他睡着的时候,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那天亮了,青蛙是怎么对蛤蟆说的呢?
7、幼儿一起做做青蛙喊蛤蟆,师:看见这些苗苗长出来了,猜猜蛤蟆会说什么?那蛤蟆种的西瓜能不能像青蛙一样长出又大又圆的西瓜呢?
三、讨论。
师:蛤蟆想的那些方法有用吗?
师:为什么蛤蟆会说种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运用许多感官引导幼儿认识“1”和“许多”,体验“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2.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倾听习惯。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活动。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
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即“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活动准备】
挂图1(森林背景)、活动卡片(狮子一张,狼许多张);主题图2(蘑菇,一个大蘑菇,许多小蘑菇);塑料圈人手一个,糖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教师讲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骄傲的狮子,它每天都要出去显威风,谁都不敢招惹它。有一天,大狮子出去练武,看见一群狼也在那儿练武,它就跑过去对狼大吼到:“你们这些小东西,胆子不小,竟敢跑到我这来,简直是找死,有本事我们来较量较量。”就这样,他们开始了较量,1只狼上来了,被狮子**了,又上来1只狼被狮子**了,1只1只1只……的.狼都被狮子**了。小朋友看看现在站起来的是谁?(狮子),是几只(1只),那倒下去的是谁?(狼)有多少?引导幼儿说出“许多”。教师继续将故事:“这时,狼的大哥对它的弟兄们讲,我们刚才是1个1个上去的,现在我们合起来一起上,肯定能够打败狮子,于是,1只狼起来了,1只狼起来了,1只1只……的狼都站起来了,变成“许多”只狼,一起上去和狮子较量,果然把狮子**了,小朋友现在看,倒下去的是几只什么?(1只狮子),站起来的是多少狼?(许多)只狼。
2、在刚才的故事里,小朋友认识了“1”和“许多”,现在我们一起来用动作表示一下“1”和“许多”。(竖起1只食指表示“1”,张开双臂表示“许多”)。
3、听口令做动作:教师说“1”,幼儿拍1下手,教师说“许多”,幼儿拍许多下手。
(二)观察比较,感知“1”和“许多”在量上的关系。
1、出示蘑菇主题图,请小朋友看看图上有多少蘑菇?(许多)。有多少大蘑菇?(1只);有多少红色的蘑菇(许多),有多少黄色的蘑菇?(1只)。
2、请小朋友找找教室里哪些东西是“1”?哪些是“许多”?
(三)组织游戏,师幼互动,感知“1”和“许多”的内在逻辑关系。
1、圈圈找朋友。
教师出示塑料圈放在地上:“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有多少圈?(许多圈)。:“现在请小朋友一人拿一个圈,边拿遍大声说‘我拿了一个圈’幼儿拿到圈后坐下来,老师问:“我的许多圈哪儿去了?”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圈被小朋友拿走了,许多分成了1个1个……。请小朋友把圈放到地上,在圈里面跳“1”,在圈外面跳“许多”下。
现在圈儿累了,请小朋友把它送回来吧,边送边大声说“我送了1个圈。”“刚才小朋友每人给老师送了几个圈?(1个),现在老师这有多少圈?(许多),我的许多圈是哪儿来的?(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2、分糖果。
和刚才的玩法一样,重点引导幼儿说出“许多分成了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活动评价:
今天和老师做游戏高兴吗?为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重点表扬在活动中认真听老师指令的和大胆讲述的幼儿。
请小朋友吃糖果结束活动。
反思
认识“1”和“许多”是幼儿认识数活动的开始,比较适合于3岁左右的孩子。根据他们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认知活动“1”和“许多”。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但伴随着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选择了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通过游戏教学法、情景设置等手段开展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小班教案 篇8
游戏目的
帮助小班小朋友提高观察力,锻炼小朋友的耐心,提升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并建议小朋友建立小团队,帮助小朋友建立友好关系。
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游戏道具
空饮料瓶。把盖子拧下来,混乱地与瓶子放在一起。
游戏过程
1,幼教先给小朋友们讲一下这个游戏的规则,那就是帮助每一个不同的瓶子找一找它的盖儿。然后让孩子们把盖盖到瓶子上。配对好的瓶子放到一边。看哪个小朋友配对的`瓶子最多,给予小红花奖励。
2,孩子们找不到配对的时候,幼教可以善意地提醒一下。
3,让小朋友自由组合,可以一个人找瓶子,一个人找盖子。或者是单独游戏也可以。
4,小朋友配对好后,把瓶子交到老师手里,由老师帮助小朋友记数。
5,最终瓶盖配对完成,老师开始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奖励,并对认真的小朋友也给予奖励,还要对友好的小朋友给予奖励。
给瓶子找盖儿,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游戏,对于小朋友来讲,看似简单,却不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因为找盖子并不只是找,而是还要把盖子盖到瓶子上,有时候,小朋友看着是可以配对的瓶子和盖子,却盖不上去,就得让孩子不断地找,不断地盖,对于锻炼孩子的耐心是十分有帮助的。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小班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的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散文。
2.初步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3. 能边朗读边用动作表演情境。
二、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风娃娃、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的头饰若干。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散文的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散文。
2.活动难点:初步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3.指导要点: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再现生活场景,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初步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并能边朗读边用动作表演情境。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拿出漂亮的.小风车,提问:“这是什么东西?”
解释名称,引出主题,风车能转动是因为风的关系。(也可听声音导入)
2.引入课题
(1)师:小朋友们,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先来问小朋友几个问题。(打开 ppt课件一一认识文章出现的风、动物和小动物的玩具)
学生回答
(2)观看多媒体课件,完整地欣赏散文。
导语: 老师带来一首优美的散文,散文的名字叫《风娃娃》。
3.理解散文内容。
出示教学挂图,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提问:小鸟为什么能飞得这样快,这样高呢?
提问:风娃娃托起了小鸟的翅膀,小鸟就怎么样?(飞呀飞呀)
提问:风娃娃吹动了小狗的风车,风车就怎么样?(转呀转呀)
提问:风娃娃把小兔的风筝吹上天,小兔就怎么样?(笑呀笑呀)
提问:风娃娃吹动了小松鼠的小船,小船赌气了风帆就怎么样?(跑呀跑呀)
教师小结:风车可真了不起!
4.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散文。
(1)教师完整地朗读散文(配乐)
(2)幼儿跟读,并能边朗读边用动作表演情境。
5.表演活动。
教师扮演风娃娃,幼儿带上头饰分别扮演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根据散文内容进行表演。
6.总结
师:今天小朋友表现得非常棒,那么老师提问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散文叫什么名字了?学生回答
师:那《风娃娃》这篇散文里都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呢?
学生回答
师:风娃娃来了,这些小动物开不开心呢?
学生回答
结束语:那让我们也带着开心的心情结束我们今天的活动,小朋友们回家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来表演我们的风娃娃好吗?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的教案04-26
(经典)小班教案08-02
小班教案[经典]07-27
小班教案(精选)07-30
小班教案【精选】07-31
小班教案[精选]07-22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精选)07-24
小班教案(经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