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黄河颂》教案设计最新

时间:2023-09-25 07:03:3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一《黄河颂》教案设计最新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黄河颂》教案设计最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一《黄河颂》教案设计最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字、词的积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

  2.培养热爱祖国的热情。

  教学难点: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读、悟、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9课时)

  一、情境导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板书:黄河颂光未然

  二、反复朗读,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感情。

  思考: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生答:对黄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你对诗的理解,大声的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诗人从哪几个方面赞美黄河?

  3、大家在充分领悟诗的情感基础上齐读全诗。

  三、朗读交流

  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3、全班齐读诗歌。

  教师时时提醒学生:出感情才能读好诗歌。朗读技巧的指导不多过细,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老师视情况适当的范读。以下几点供参考:

  ①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②“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的黄河的气势。

  ③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④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四、内容研讨:学生分组研讨,教师点拨指导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3、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4、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五、布置作业: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欣赏《黄河大合唱》其它乐章的音乐。

【初一《黄河颂》教案设计最新】相关文章:

《黄河颂》说课稿07-01

《黄河颂》教案02-07

黄河颂教案03-04

黄河颂教学反思12-01

黄河颂的教学反思02-10

《黄河颂》教学反思02-20

关于黄河颂教案04-12

《黄河颂》教案[热]07-10

黄河颂教案模板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