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时间:2023-09-28 08:05:43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1

  学习目标

  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

  2、会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3、通过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难点:求根公式的条件:b2 -4ac≥0

  学习过程:

  一、自学质疑:

  1、用配方法解方程:2x2-7x+3=0.

  2、用配方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计算比较麻烦,能否研究出一种更好的方法,迅速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呢?

  二、交流展示:

  刚才我们已经利用配方法求解了一元二次方程,那你能否利用配方法的基本步骤解方程ax2+bx+c=0(a≠0)呢?

  三、互动探究:

  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当b2-4ac≥0时,它的根是

  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公式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是由方程的系数a、b、c确定的.因此,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然后在b2-4ac≥0的前提条件下,把各项系数a、b、c的值代入,就可以求得方程的根.

  注:(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在确定a、b、c时,需注意符号.

  (2)在运用求根公式求解时,应先计算b2-4ac的值;当b2-4ac≥0时,可以用公式求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解.就不必再代入公式计算了.

  四、精讲点拨:

  例1、课本例题

  总结:其一般步骤是:

  (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进而确定a、b,c的值.(注意符号)

  (2)求出b2-4ac的值.(先判别方程是否有根)

  (3)在b2-4ac≥0的前提下,把a、b、c的直代入求根公式,求出 的.值,最后写出方程的根.

  例2、解方程:

  (1)2x2-7x+3=0 (2) x2-7x-1=0

  (3) 2x2-9x+8=0 (4) 9x2+6x+1=0

  五、纠正反馈:

  做书上第P90练习。

  六、迁移应用:

  例3、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为三个连续偶数,求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例4、求方程 的两根之和以及两根之积

  拓展应用: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是 ,则 ;

  方程的另一根是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构建本章的部分知识框图。

  2、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解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本章方程解法的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使学生在交流和反思的过程中建立本章的知识体系,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教学难点

  解法的灵活选择;例4和例5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问题:本章中,我们有哪些收获?(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构建本章部分知识框图)

  二、师生互动

  共同探究

  1、复习概念

  例1

  例2

  2、四种解法

  (1)

  解法及其关系

  (2)

  根的形式

  x1=3

  x2=4

  (3)熟悉解法

  例3用四种解法分别解此方程

  (4)方法优选

  3、方法补充

  例4

  4、解法纠错

  例5

  解关于x的方程

  错误解法

  正确解法

  三、小结反思

  提炼思想

  我们有哪些收获?解方程的思想方法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巩固提高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3

  教学目标

  掌握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的情况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之间关系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

  问题1.任意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几个交点?

  问题2.猜想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可能会有几个交点?可以借助什么来研究?

  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观察

  在直角坐标系中任意取三点A、B、C,测出它们的纵坐标,分别记作a、b、c,以a、b、c为系数绘制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观察它与x轴交点数量的情况;任意改变a、b、c值后,观察交点数量变化情况。

  活动二观察与探索

  如图1,观察二次函数y=x2-x-6的图象,回答问题:

  (1)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为A(,),B(,)

  (2)当x=时,函数值y=0。

  (3)求方程x2-x-6=0的解。

  (4)方程x2-x-6=0的解和交点坐标有何关系?

  活动三猜想和归纳

  (1)你能说出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个数的其它情况吗?猜想交点个数和方程ax2+bx+c=0的根的个数有何关系。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个数由什么来判断?

  这样我们可以把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实数根和根的判别式三者联系起来。

  三、例题分析

  例1.不画图象,判断下列函数与x轴交点情况。

  (1)y=x2-10x+25

  (2)y=3x2-4x+2

  (3)y=-2x2+3x-1

  例2.已知二次函数y=mx2+x-1

  (1)当m为何值时,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2)当m为何值时,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

  (3)当m为何值时,图象与x轴无交点?

  四、拓展练习

  1.如图2,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

  (1)请写出方程ax2+bx+c=0的根

  (2)列举一个二次函数,使其图象与x轴交于(1,0)和(4,0),且适合这个图象。

  2.列举一个二次函数,使其图象开口向上,且与x轴交于(-2,0)和(1,0)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求证:二次函数y=x2+ax+a-2的图象与x轴一定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应注意是方程的解,但不一定符合题意,因此求解后一定要检验,以确定适合题意的解.例如线段的长度不为负值,人的个数不能为分数等.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2)长方形的周长、面积?长方体的体积?

  2.例1? 现有长方形纸片一张,长19cm,宽15cm,需要剪去边长是多少的小正方形才能做成底面积为77cm2的无盖长方体型的纸盒?

  解:设需要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xcm,则盒底面长方形的`长为(19-2x)cm,宽为(15-2x)cm,

  据题意:(19-2x)(15-2x)=77.

  整理后,得x2-17x+52=0,

  解得x1=4,x2=13.

  ∴? 当x=13时,15-2x=-11(不合题意,舍去.)

  答:截取的小正方形边长应为4cm,可制成符合要求的无盖盒子.

  练习1.章节前引例.

  学生笔答、板书、评价.

  练习2.教材P.42中4.

  学生笔答、板书、评价.

  注意:全面积=各部分面积之和.

  剩余面积=原面积-截取面积.

  例2? 要做一个容积为750cm3,高是6cm,底面的长比宽多5cm的长方形匣子,底面的长及宽应该各是多少(精确到0.1cm)?

  分析:底面的长和宽均可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则长×宽×高=体积,这样便可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解:长方体底面的宽为xcm,则长为(x+5)cm,

  解:长方体底面的宽为xcm,则长为(x+5)cm,

  据题意,6x(x+5)=750,

  整理后,得x2+5x-125=0.

  解这个方程x1=9.0,x2=-14.0(不合题意,舍去).

  当x=9.0时,x+17=26.0,x+12=21.0.

  答:可以选用宽为21cm,长为26cm的长方形铁皮.

  教师引导,学生板书,笔答,评价.

  (四)总结、扩展

  1.有关面积和体积的应用题均可借助图示加以分析,便于理解题意,搞清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互关系.

  2.要深刻理解题意中的已知条件,正确决定一元二次方程的取舍问题,例如线段的长不能为负.

  3.进一步体会数字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3、6、7.

  教材P.41中3.4

  五、板书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5

  1、复习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复习4种方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3、会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回顾知识点

  1、一元二次方程具有三个显著特点,它们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为△=b2-4ac。

  ①当△0时,方程有__________;

  ②当△=0时,方程有__________;

  ③当△0时,方程有__________。

  5. 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为 , 则两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

  二巩固练习

  二、填空题:

  1、在下列方程①2x+1=0;②y2+x=1;③x2+1=0;④ +x2=1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_____。

  2、已知x=1是一元二次方程x2-2mx+1=0的一个解,则m=______。

  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5x+m2-3m+2=0的常项为0,则m=________。

  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m-2=0的根的情况是__________。

  5、写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使每个方程都有一根为0,并且二次项系数都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都是方程x2-6x+8=0的根,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

  7、解方程5(x- )2=2(x- )最适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8.一元二次方程 的二次项系数为 ,一次项系数为 ,常数项为 ;

  9. 方程 的.解为

  10.已知关于x一元二次方程 有一个根为1,则

  11.当代数式 的值等于7时,代数式 的值是 ;

  12.关于 实数根(注:填“有”或“没有”)。

  13.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3,个位数字的平方刚好等于这个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为 ;

  1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为 ,则 .

  15. 阅读材料:设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为 , ,则两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如下

  关系:根据该材料填空:已知 , 是方程 的两实数根,则 的值为______ .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x的方程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

  A、a0 B、a≠0 C、a=0 D、a≥0

  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其中应在左右两边同时加上4的是

  A、 B、 C、 D、

  3.方程 的根是

  A、 B、 C、 D、

  4.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B、 C、 D、

  5.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x-1=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B、没有实数根

  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不能确定

  6.已知x=1是一元二次方程x2-2mx+1=0的一个解,则m的值是

  A、1 B、0 C、0或1 D、0或-1

  7.为执行“两免一补”政策,某地区2008年投入教育经费2500万元,预计2010年投入3600万元.设这两年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百分率为 ,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

  C、 D、

  8. 已知 、 是方程 的两个根,则代数式 的值

  A、37 B、26 C、13 D、10

  9.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是方程 的两个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A、8 B、10 C、8或10 D、不能确定

  10.一元二次方程 化为一般形式为

  A、 B、 C、 D、

  四、解答题:(共46分)

  19、解方程(每题4分,共16分)

  (1) (2)

  22、已知a、b、c均为实数,且 ,求方程

  的根。(8分)

  23.在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前夕,某超市在销售中发现: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平均每天可售出20套,

  每件盈利40元。为了迎接奥运会,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扩大销售量,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

  经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每套降价1元,那么平均每天就可多售出2套。要想平均每天在销售吉祥物上盈利

  1200元,那么每套应降价多少?(10分)

  24.美化城市,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某市城区近几来,通过拆迁旧房,植草。

  栽树,修公园等措施,使城区绿地面积不断增加(如图)(12分)

  (1)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的问题:2003年的绿地面积为______公顷,比2002年增加了________

  公顷。在2001年,2002年,2003年这三年中,绿地面积增加最多的是___________年。

  (2)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计划到2005年使城区绿地总面积达到72.6公顷,试求这两年(2003~2005年)

  绿地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能用去分母的方法或换元的方法求此类方程的解,并会验根.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通过本节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2.教学难点:解分式方程,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必须进行检验.

  3.教学疑点:学生容易忽视对分式方程的解进行检验通过对分式方程的解的剖析,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解分式方程必须进行检验的重要性.

  4.解决办法:(l)分式方程的解法顺序是:先特殊、后一般,即能用换元法的方程应尽量用换元法解.(2)无论用去分母法解,还是换元法解分式方程,都必须进行验根,验根是解分式方程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步骤.(3)方程的增根具备两个特点,①它是由分式方程所转化成的整式方程的根②它能使原分式方程的公分母为0.

  三、教学步骤

  (一)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分式方程?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方法与步骤是什么?

  (2)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为什么要检验?检验的方法是什么?

  (3)解方程,并由此方程说明解方程过程中产生增根的原因.

  通过(1)、(2)、(3)的准备,可直接点出本节的内容: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相同.

  在教师点出本节内容的处理方法与以前所学的知识完全类同后,让全体学生对照前面复习过的分式方程的解,来进一步加深对类比法的理解,以便学生全面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前面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例题,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例题讲解

  例1 解方程.

  分析 对于此方程的解法,不是教师讲如何如何解,而是让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使用原来的方法,去通过试的手段来解决,在学生叙述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解:两边都乘以,得

  去括号,得

  整理,得

  解这个方程,得

  检验:把代入,所以是原方程的根.

  原方程的根是.

  虽然,此种类型的方程在初二上学期已学习过,但由于相隔时间比较长,所以有一些学

  生容易犯的类型错误应加以强调,如在第一步中.需强调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另

  外,在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后,所得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由于是解

  分式方程,所以在下结论时,应强调取一即可,这一点,教师应给以强调.

  例2 解方程

  分析:解此方程的关键是如何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而转化为整式方程的关键是

  正确地确定出方程中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由于此方程中的分母并非均按的降幂排列,所

  以将方程的分母作一转化,化为按字母终X进行降暴排列,并对可进行分解的.分母进行分解,从而确定出最简公分母.

  解:方程两边都乘以,约去分母,得

  整理后,得

  解这个方程,得

  检验:把代入,它不等于0,所以是原方程的根,把

  代入它等于0,所以是增根.

  原方程的根是

  师生共同解决例1、例2后,教师引导学生与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

  例3 解方程.

  分析:此题也可像前面例l、例2一样通过去分母解决,学生可以试,但由于转化后为一元四次方程,解起来难度很大,因此应寻求简便方式,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部分 和互为倒数,由此可设 ,则可通过换元法来解题,通过求出

  y后,再求原方程的未知数的值.

  解:设,那么,于是原方程变形为

  两边都乘以y,得

  解得

  当时,,去分母,得

  解得;

  当时,,去分母整理,得

  检验:把分别代入原方程的分母,各分母均不等于0.

  原方程的根是

  此题在解题过程中,经过两次转化,所以在检验中,把所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中的分母进行检验.

  巩固练习:教材P49中1、2引导学笔答.

  (二)总结、扩展

  对于小结,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出.

  本节内容的小结应从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所学知识采用了什么数学思想及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

  本节我们通过类比的方法,在已有的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基础上,学习了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在具体方程的解法上,适用了转化与换元的基本数学思想与基本数学方法.

  此小结的目的,使学生能利用类比的方法,使学过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认知结构,便于学生掌握.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50中A1、2、3.

  2.教材P51中B1、2

  五、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1

  解方程:

  分析:若去分母,则会变为高次方程,这样解起来,比较繁,注意到分母中都有,可用换元法降次

  设,则原方程变为

  或无解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

  探究活动2

  有农药一桶,倒出8升后,用水补满,然后又倒出4升,再用水补满,此时农药与水的比为18:7,求桶的容积.

  解:设桶的容积为 升,第一次用水补满后,浓度为 ,第二次倒出的农药数为4. 升,两次共倒出的农药总量(8+4 )占原来农药 ,故

  整理,

  (舍去)

  答:桶的容积为40升.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初步体会利用函数图象研究方程问题的方法;

  (2)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横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的函数图象特征;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h(h是实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 2、过程与方法:

  (1)由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根的联系类比探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 (2)经历类比、观察、发现、归纳的.探索过程,体会函数与方程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类比与猜想、不完全归纳、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转化、体验探究的乐趣和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的思维品质。

  【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历“类比--观察--发现--归纳”而得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探索过程。 难点:准确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

  教法(=):命题课,采用“发现式学习”的方式,注重“最近发展区”,寻根问源,以旧知识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观察—发现—归纳—应用”的探究过程。 学法:探究式学习。

  【课前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附:板书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8

  教学内容

  根据面积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解决这类问题.

  教学目标

  掌握面积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提问的方法复习几种特殊图形的面积公式来引入新课,解决新课中的问题.

  重难点关键

  1.重点:根据面积与面积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二元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与关键:根据面积与面积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一般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呢?

  2.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又是什么?

  3.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4.菱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6.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二、探索新知

  现在,我们根据刚才所复习的面积公式来建立一些数学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1.某林场计划修一条长750m,断面为等腰梯形的渠道,断面面积为1.6m2,上口宽比渠深多2m,渠底比渠深多0.4m.

  (1)渠道的上口宽与渠底宽各是多少?

  (2)如果计划每天挖土48m3,需要多少天才能把这条渠道挖完?

  分析:因为渠深最小,为了便于计算,不妨设渠深为xm,则上口宽为x+2,渠底为x+0.4,那么,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便可建模.

  :(1)设渠深为xm

  则渠底为(x+0.4)m,上口宽为(x+2)m

  依题意,得: (x+2+x+0.4)x=1.6

  整理,得:5x2+6x-8=0

  解得:x1= =0.8m,x2=-2(舍)

  ∴上口宽为2.8m,渠底为1.2m.

  (2) =25天

  答:渠道的上口宽与渠底深各是2.8m和1.2m;需要25天才能挖完渠道.

  例2.如图,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cm,宽21cm,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彩色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精确到0.1cm)?

  老师点评:依据题意知:中央矩形的长宽之比等于封面的长宽之比=9:7,由此可以判定:上下边衬宽与左右边衬宽之比为9:7,设上、下边衬的宽均为9xcm,则左、右边衬的宽均为7xcm,依题意,得:中央矩形的长为(27-18x)cm,宽为(21-14x)cm.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9

  教材分析

  以求根公式为基础,教材通过求根公式求出的根x1、x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以求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通过例题掌握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简化一些计算,和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某些字母系数的取值。

  学情分析

  1.会找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的系数a、b、c

  2、会利用求根公式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x1,x2

  3.出示一些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使他们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某些代数式的`值(例如两个根的倒数和与平方数,两根之差),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某些字母系数的取值。

  2、能力目标: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难点:从具体方程的根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用语言表述,以及由一个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与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种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是教学的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10

  一、复习目标:

  1、能说出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2、能熟练应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并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

  3、能灵活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复习重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难点: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知识回顾: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2、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解法有:

  配方法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

  3、一元二次方程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举例说明。

  4、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怎样判断求得的'结果是否合理?请举例说明。

  四、例题解析:

  例1、填空

  1、当m时,关于x的方程(m-1)+5+mx=0是一元二次方程.

  2、方程(m2-1)x2+(m-1)x+1=0,当m时,是一元二次方程;当m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3、将一元二次方程x2-2x-2=0化成(x+a)2=b的形式是;此方程的根是.

  4、用配方法解方程x2+8x+9=0时,应将方程变形为()

  A.(x+4)2=7B.(x+4)2=-9

  C.(x+4)2=25D.(x+4)2=-7

  学习内容学习随记

  例2、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4x2-16x+15=0(用配方法解)(2)9-x2=2x2-6x(用分解因式法解)

  (3)(x+1)(2-x)=1(选择适当的方法解)

  例3、1、新竹文具店以16元/支的价格购进一批钢笔,根据市场调查,如果以20元/支的价格销售,每月可以售出200支;而这种钢笔的售价每上涨1元就少卖10支.现在商店店主希望销售该种钢笔月利润为1350元,则该种钢笔该如何涨价?此时店主该进货多少?

  2、如图,在Rt△ACB中,∠C=90°,AC=6m,BC=8m,点P、Q同时由A、B两点出发分别沿AC,BC方向向点C匀速运动,它们的速度都是1m/s,几秒后△PCQ的面积为Rt△ACB面积的一半?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11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用代入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从解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

  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根据篮球比赛规则;赢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在某次中学篮球联赛中,某球队赛了12场,赢了x场,输了y场,共各20分。

  可以得出方程组:x+y=12

  2x+y=20

  (学生思考,列出方程)

  二、新课讲授

  如何解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呢?

  x+y=12①

  2x+y=20②

  (学生主动探索,尝试,体会消元的方法)

  解:由①得:y=12-x③

  将③代入②得:2x+12x-x=20

  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

  x=8

  将x=8代入③,得y=4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8

  y=4

  注: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一对数值,而不是一个单纯的x值或y值。

  ②算出结果后要做心算检验,以养成习惯

  问题:(引导思维拓展)

  ①你是如何解方程组的?

  ②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③还有其它的'方法吗?(能否通过消去x解方程?)

  代入消元法:将方程组的一个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据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并代入另一个方程,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把解二元一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称为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学生归纳、总结、并理解)

  点评: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方法不唯一,比如:上题中也可以用y来表示x,通过消去x来解方程。

  即:由①得:x=12-y……③,将③代入②得……

  即使用x来表示y,方法也不是唯一的,可以由①得y=12-x,也可以由②得y=20-2x……

  三、例题教学:

  解方程组x+3y=0

  3x+2y=92

  (板书示范,学生思考回答)

  步骤

  1.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2.将表示后的未知数代入方程;

  3.解此方程

  4.求方程组的一对解.

  四、学生练习

  P1101、2、3(学生板演)

  五、拓展延伸

  1.解方程组3x=1-2y

  3x+4y=-7(整体代入法)

  2.已知x+y=k

  2x+3y=k

  六、课时小结:

  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2.任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能用代入消元法解吗?举例说明。

  七、作业

  P1121、(1)(4)2、3、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12

  教学目标:

  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根据方程组的特点,适当选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方法,经历从“二元”到“一元”的转化过程,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加减消元法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

  加减消元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法,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买3瓶苹果汁和2瓶橙汁共需要23元,买5瓶苹果汁和2瓶橙汁共需33元,每瓶苹果汁和每瓶橙汁售价各是多少?

  设苹果汁、橙汁单价为x元,y元.

  我们可以列出方程3x+2y=23

  5x+2y=33

  问:如何解这个方程组?

  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

  1、上面“情境创设”中的方程,除了用代入消元法解以外,还有其他方法求解吗?

  2、这些方法与代入消元法有何异同?

  3、这个方程组有何特点?

  解法一:3x+2y=23①

  5x+2y=33②

  由①式得③

  把③式代入②式

  33

  解这个方程得:y=4

  把y=4代入③式

  则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5

  y=4

  解法二:3x+2y=23①

  5x+2y=33②

  由①—②式:

  3x+2y-(5x+2y)=23-33

  3x-5x=-10

  解这个方程得:x=5

  把x=5代入①式,3×5+2y=23

  解这个方程得y=4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5

  y=4

  把方程组的两个方程(或先作适当变形)相加或相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eliminationbyadditionorsubtraction),简称加减法。

  三、例题教学:

  例1.解方程组x+2y=1①

  3x-2y=5②

  解:①+②得,4x=6

  将代入①,得

  解这个方程得: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例2.解方程组5x-2y=4①

  2x-3y=-5②

  解:①×3,得

  15x-6y=12③

  ②×3,得

  4x-6y=-10④

  ③—④,得:

  11x=22

  解这个方程得x=2

  将x=2代入①,得

  5×2-2y=4

  解这个方程得:y=3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2

  y=3

  巩固练习(二):练一练1.(2)(3)(4)2.

  四、思维拓展:

  解方程组:

  五、小结:

  1、掌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灵活选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六、作业

  习题10.31.(3)(4)2.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13

  一、出示学习目标:

  1.继续感受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通过自学探究掌握裁边分割问题。

  二、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47页,思考下列问题)

  1.阅读探究3并进行填空;

  2.完成P48的思考并掌握裁边分割问题的特点;

  3.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P48-49第8、9题(不精确,只留根号即可)。

  探究3: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c,宽21c,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彩色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精确到0.1c)?

  分析:封面的长宽之比为27﹕21=9﹕7,中央矩形的长宽之比也应是9﹕7,则上下边衬与左右边衬的宽度之比是。9﹕7

  设上、下边衬的`宽均为9xc,左、右边衬的宽均为7xc,则:

  由中下层学生口答书中填空,老师再给予补充。

  思考:如果换一种设法,是否可以更简单?

  设正中央的长方形长为9ac,宽为7ac,依题意得

  9a·7a=(可让上层学生在自学时,先上来板演)

  2.P48-49第8、9题中下层学生在自学完之后先板演效果检测时,由同座的同学给予点评与纠正

  9.如图,要设计一幅宽20,长30的图案,两横两竖宽度之比为3∶2,若使彩条面积是图案面积的四分之一,应怎样设计彩条的宽带?(讨论用多种方法列方程比较)

  注意点:要善于利用图形的平移把问题简单化!

  三、当堂训练:

  1.如图,在一幅长90c,宽40c的风景画四周镶上一条宽度相同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挂画.如果要求风景画的面积是整个挂画面积的72%,那么金边的宽应是多少?

  (只要求设元、列方程)

  2.要设计一个等腰梯形的花坛,上底长100,下底长180。上下底相距80,在两腰中点连线出有一横向甬道,上下两底之见有两条纵向的甬道,各甬道宽度相等,甬道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六分之一,甬道的宽应是多少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14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材分析:

  1.本节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并指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不唯一。本节内容是在前面所学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整式、方程的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也是后面学习二次函数的一个基础。

  2.这些概念是全章后继内容的基础。

  3.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本思想。

  学情分析:

  1.授课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差生较多。教学中应给予充分思考的时间,注意讲练结合,以学生为本,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

  2.该班级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气氛,可以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3.作为该班的班主任,同时又担任该班的数学教学,对学生学习情况有比较深入地了解,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兼顾不同能力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练习题的设计上要针对学生的差异采取分层设计的方法,着重加强对学生的双基训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认识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类比、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2.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学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本思想,从而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利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由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

  2.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3.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如何判断一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问题1:广安区为增加农民收入,需要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计划无公害蔬菜的产量比翻一番,要实现这一目标,和20无公害蔬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是多少?(通过放幻灯片引入)

  设无公害蔬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20的产量为a(a≠0),翻一番的意思就是a变为2a,那么

  (1)用代数式表示20的产量;

  (2)年蔬菜的产量比年增加了2x,对吗?为什么?你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思考交流得出方程a(1+x)2=2a

  整理得,x2+2x-1=0…………①

  2.通过幻灯片引入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2:广安市政府在一块宽200m、长320m的矩形广场上,修筑宽相等的三条小路(两条纵向、一条横向,纵向与横向垂直),把矩形空地分成大小一样的6块,建成小花坛,要使花坛的总面积为57000m2,问小路的宽应为多少?

  设小路的宽为x m,则横向小路的面积如何表示?纵向的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小路所占的面积用x的代数式如何表示?

  这个问题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320×200-(320x+2×200x-2x2)=57000

  整理得x2-36x+35=0

  谁还能换一种思路考虑这个问题?

  把6个小花坛拼起来是一个多长多宽的矩形,由此你会得出什么样的方程?

  (320-2x)(200-x)=57000

  整理得x2-36x+35=0…………②

  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巧妙?

  3.通过幻灯片引入情景。问题3:广安重百商场销售某品牌服装,若每件盈利50元,则每月可销售100件。若每件降价1元,则每月可多卖出5件,若每月要盈利6000元,则商场决定每件服装降价多少?

  设每件降价x元,则现在的盈利为(50-x)元,降价后销售量为(100+5x)件。可列方程为:(50-x)(100+5x)=6000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15

  教学内容: 12.1 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整式方程的意义;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情感与态度目标:由知识来源于实际,树立转化的思想,由设未知数列方程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由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教案-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及一般形式.

  难点: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教辅工具:

  教学程序设计: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创设

  问题

  情景

  1.用电脑演示下面的操作:一块长方形的薄钢片,在薄钢片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就成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演示完毕,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剪刀,实际操作一下刚才演示的过程.学生的实际操作,为解决下面的.问题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手、脑、眼并用的能力.

  2.现有一块长80cm,宽60cm的薄钢片,在每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那么应该怎样求出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

  教师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经整理得到方程x2-70x+825=0,此方程不会解,说明所学知识不够用,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了本章的知识,就可以解这个方程,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板书:“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师恰当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学生看投影并思考问题

  通过章前引例和节前引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并且又为实际服务,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真正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产生用数学的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同时让学生感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本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探

  究

  新

  知

  1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方程?曾学过哪些方程?

  (2)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元”和“次”的含义?

  (3)什么叫做分式方程?

  2.引例:剪一块面积为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应怎样剪?

  引导,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并整理得方程x2+5x-150=0,此方程和章前引例所得到的方程x2+70x+825=0加以观察、比较,得到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整式方程:方程的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样的方程称为整式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3.练习:指出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x(5x-2)=x(x+1)+4x2;

  (2)7x2+6=2x(3x+1);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相关文章: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03-29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06-18

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03-20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10篇0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04-0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03-29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9篇04-0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7篇04-04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