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优选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叶子的各种食用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良好的倾听习惯。
3、体验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教育幼儿多吃蔬菜,不挑食。
活动准备
1、各种可以食用的叶子:大白菜、包菜、生菜、香菜、枇杷叶、鱼腥草等。
2、方篮若干个(标有生吃、熟吃、做药等图形标志)。
3、课件《可以食用的叶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活动。
1、师生共同回忆叶子的'用途,许多叶子我们人可以吃。
(1)师:小朋友们平时吃过那些叶子呢?你是怎么吃的?
(2)集中讨论:你吃过那些叶子,你是怎么吃的?
2、教师:原来叶子有这么多的吃法呀,有的可以煮熟了吃,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作药吃。
二、分类活动。
1、第一次分类:
师: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可以吃的叶子,请小朋友找一找,想一想,那些叶子你吃过,你是怎么吃的,然后把它放入三个相应的篮子里。
(依次出示三种标志并作解释)。
2、教师检查其中一组幼儿分类情况,指出明显的错误,引导幼儿进入第二次分类。
师:小朋友分得这么多,老师都检查不过来了,请小朋友也来当当小老师,检查一下别的小朋友分得对不对,好吗?如果不对,请你把它找出来,放在合适的篮子里。
3、,请幼儿说说:你发现哪些叶子分错了,你是怎么分的。
4、师:其实我们可以食用的叶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看好吗?
(1)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叶子的食用方法。
(2)显示一些可以食用的叶子,请小朋友说说这些叶子叫什么,是怎么吃的。
5、提问: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可以吃的叶子,你们知道它是从那里来的吗?是谁种出来的?
教师鼓励幼儿将平日里看到的农民伯伯及爷爷奶奶种菜的样子大胆的表现出来。
三、以谈话的形式进行品德教育。
1、知道蔬菜有营养,要多吃蔬菜。
2、知道农民伯伯种菜很辛苦,要尊敬他们。
活动延伸
1、制作叶子拼盘。
2、制作生菜沙拉。
3、继续了解可以食用的叶子的名称、食用方法。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蛋宝宝有的为什么会跑得快有的却跑不快。
2、比较快慢,学习用数字记录快慢。
3、幼儿大胆尝试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生蛋、熟蛋两个,课前装饰成蛋宝宝,两个大盆标上生熟标志混一起的生蛋和熟蛋若干,两个碗、记录纸、笔。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明白生蛋滚不快,熟蛋滚得快
难点是引导幼儿学会边操作边记录
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来了出示两个生熟不同的'蛋宝宝跟幼儿打招呼,并说明来意师扮蛋宝宝说 :我是生蛋宝宝,(我是熟蛋宝宝)我们今天来就是想请小朋友帮帮忙,帮我们把我们的同伴给分出来回到自己的家。老师出示混一起的生熟鸡蛋一盆
二、幼儿交流探讨区分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看怎么把他们区分开(幼儿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区分鸡蛋的生熟,比如摇晃着放耳边听听看,看看表面蛋壳有什么不一样,再还可以转转看)
三、幼儿尝试区分生熟蛋
幼儿分组把生熟鸡蛋区分并做记录
师:刚才小朋友都用了自己的方法区分出了生蛋和熟蛋并作了记录,现在老师来看看生蛋宝宝和熟蛋宝宝是不是都找对自己的同伴了。
四、蛋宝宝比赛跑步
出示小跑道,请一幼儿拿来两个标着不同记录的鸡蛋同时轻轻推动一下鸡蛋,看看滚动情况如何,如果一样快说明两个是同样的一家人,否则就不是一家人,并请幼儿用数字作记录。再请幼儿拿两个鸡蛋进行比赛,以此类推进行分类。分出有不一样的快慢速度后做上标记放两个篮里。
师检验生熟:
敲开一个跑得慢的鸡蛋在碗里幼儿看,再敲开一个跑得快的鸡蛋幼儿看,得出结论是:生鸡蛋跑得慢,熟鸡蛋跑得快。
五、 幼儿操作游戏比赛
幼儿各拿两个鸡蛋在桌上轻轻滚动的速度来区分,重新检验刚才区分的鸡蛋生熟是否正确。
游戏结束师总结:
本次活动幼儿都很能干,知道了区分生蛋宝宝和熟蛋宝宝,生蛋熟蛋宝宝也特别表扬我们小朋友,谢谢小朋友的帮忙 。
课后延伸:
此次活动后留一些蛋宝宝在区域角,让幼儿在区域角再玩一玩蛋宝宝跑步比赛 ,并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游戏结果。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感知不同材质的纸毛毛虫在水中“长大”,并尝试记录观察结果。
2.在探索过程中,体验观察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铅画纸、手工纸、报纸制成的毛毛虫若干份;三种纸的纸片若干份。
2.记录用具若干份;教学PPT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个好朋友,它们是三条毛毛虫。
2.认识、感知
(1)毛毛虫自我介绍。
关键提问:它们都用什么纸做的?
(2)小结:它们是用铅画纸、手工纸、报纸三种不一样的'纸做的。
3.尝试、探索,观察、记录
(1)猜测
关键提问:猜猜它们三兄弟在水中谁会长得最快、最大?
(2)操作记录
关键提问:我们将三条毛毛虫一起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谁长得最快、最大。
幼儿操作并在题板上做好记录。
幼儿介绍,教师将结果放大展示。
小结:报纸毛毛虫长得最快,手工纸毛毛虫第二个快,铅画纸毛毛虫长得最慢。
4.推理思考
关键提问:很奇怪为什么这些纸毛毛虫在水里就长得不一样呢?
小结:纸可以吸水,纸张的性质不一样,吸水的快慢也就不一样,因此不同纸做得毛毛虫在水中就长得不一样。
4.延伸活动
把毛毛虫的纸朋友请到我们的区角里,等区角游戏的时候就去给它们做裁判好吗?
活动生成及建议
在区角活动中增加除报纸、手工纸、铅画纸之外的其他纸,用“毛毛虫在长大”的实验方式,观察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张的吸水性。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剪贴蝴蝶,丰富幼儿剪贴画技法和表现内容。
2.使幼儿感受对称自然美。培养幼儿脑、手、眼协调配合能力,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进行蝴蝶纹样设计,使幼儿掌握剪贴技法。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概括表现出蝴蝶结构特征是本次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家长带孩子观察过春天美丽景色。
2.教师范作,ppt课件,一段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放录像,播放一段画面(远处山、树林、小溪,不时天空飞出几只漂亮小鸟,进出草地、花朵)画面暂停,问:“这段风景美不美?”(美)“但老师觉得少点什么”然后继续播放录像,(镜头出现许多飞舞蝴蝶,各式各样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停止播放。“再加上这样许多美丽蝴蝶是不是更美呀!”现在我们仔细观察蝴蝶形状。出示蝴蝶照片(用实物投影仪)认识蝴蝶“谁能说出蝴蝶每个部分名称?”(头、胸、腹、翅膀、触角)强调翅膀有两对,都长在胸上,花纹对称。“蝴蝶长美不美呀?”(美)“你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做几只美丽蝴蝶?”今天老师就来教小朋友用彩色纸剪贴美丽蝴蝶,大家有没有信心学?(有)
二、教师示范讲解
教师展示活动工具:彩色纸、画笔、白色底板纸、固体胶棒、剪刀,进行示范讲解蝴蝶对称画法(视频展示台上操作)。
1.幼儿一起欣赏一些优秀作品,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要求:蝴蝶剪好打开后粘贴在底板纸上面部分, 胶水涂在有画笔一面。
三、幼儿操作,教师辅导(播放背景音乐)
1.教师巡回辅导,帮助个别能力差幼儿。
2.提醒幼儿注意颜色搭配,蝴蝶贴好后可以在下方剪贴一些花花草草,注意用剪刀时技能。
3.提醒幼儿注意用剪刀时安全,并做到纸屑要放入篓子里。
四、展示作品。
1.将幼儿作品布置成花园,播放背景音乐,幼儿互相欣赏。今天
2.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剪贴作品十分漂亮,都表现出春天美丽,等爸爸妈妈有空时候一定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春天美丽景色噢!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图形拼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元素和创造空间。但作为中班的幼儿,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意识、能力还不是很强,尚处于探索的状态。在中班图形教学中,如何让他们在拼拼搭搭中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并由单一的图形拼搭转换成多向的思维活动呢?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这个活动就是以绘本为主线,充分挖掘绘本中蕴含的数学元素,故事正是围绕着图形拼搭而展开。故事中讲到 :一位懒惰的.魔法师他通过念咒语变出了一位会烤各种形状饼干的哈哈阿姨,他吃了哈哈阿姨的饼干还把哈哈阿姨关进了牢房,从此哈哈阿姨便想出很多办法逃出来,而魔法师又设了很多障碍,他们运用魔法进行了几轮的智慧较量,哈哈阿姨每次都利用不同的图形变化最终打败了魔法师。活动中,我利用绘本中的情境,鼓励幼儿大胆操作、探索,帮助哈哈阿姨逃离险境、战胜困难,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个故事领悟到各种图形变化组合可以变成另外一种事物,从而发展他们的空间感和图形思维。
活动目标:
1.根据绘本故事内容,尝试将图形组合拼图。
2.能将不同图形进行创意组合,并尝试统计图形的数量。
3.体验探索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活动重点:
根据故事情节,大胆展开想象,能将不同的图形进行创意组合拼图。
活动难点:
在创意组合拼图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统计图形的数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操作卡。
3. 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图片若干。
经验准备:有拼搭图形的已有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出故事人物,激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故事,感受图形的变化
1.讲述画面2——6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
2.讲述画面7——13内容,初次感受单一图形的组合。
(1)哈哈阿姨关在牢房很伤心,特别想逃出去,想想用三角形拼组在一起变出什么,帮助哈哈阿姨逃出牢房 ?
(2)哈哈阿姨悄悄走出大门却遇到了向她扑来的大猫,想想用方方长长的能拼组出什么赶走大猫?
(3)阿姨赶紧跨出门往前跑,跑着跑着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条河和一片三角形的树林,她非常着急,于是她捡起了一片三角形树叶,想一想,你会用三角形的树叶拼出什么工具帮助哈哈阿姨过河呢?
小朋友去尝试拼一拼,说说自己帮哈哈阿姨拼出来了什么,用了几片三角形树叶?
3.讲述画面14——16内容,尝试进行两种图形的创意组合。
哈哈阿姨继续往前跑,当她快要走出城堡时,她惊奇的发现魔法师的城堡竟然是飘在空中的,这时阿姨摸到了口袋里有圆圆的饼干,她把其中几块掰成两半,她会用圆形的饼干和半圆形的饼干拼出什么工具帮助她落到地面呢?
(1)幼儿大胆想象,交流想法。
(2)个别示范拼图,共同讨论完成大鸟的拼图并尝试记录。
小结:小朋友真会动脑筋,帮助哈哈阿姨变出了一只大鸟逃出城堡。
(二)继续讲述故事,幼儿交流讨论,进行多种图形的创意拼图并记录图形数量。
1.激发幼儿想象力,说出打败魔法师的办法
魔法师一觉睡醒,突然发现哈哈阿姨已经逃走了,魔法师一怒之下变出了一只大灰狼,想去抓哈哈阿姨,哈哈阿姨看到恶狠狠的大灰狼又着急,又害怕,小朋友们请你们想想我们能用各种图形组合在一起拼出什么比大灰狼更厉害的东西对付大灰狼呢?
2.幼儿进行创意拼图,并进行记录。
3.作品展示验证,评价小结。
你拼出了什么?用了哪些材料?交流、检查。
三、结束部分
讲述故事结尾,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哈哈阿姨终于安全回到家了,为了感谢大家对她的帮助,她有个秘密要告诉大家,她说“这些图形宝宝其实都自带魔法,它们拼组在一起,还能变出更多有意思的东西了。”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孩子们升入中班,自然知识越来越丰富,对自然现象的分析和研究力越来越强对自然的景物有诚挚的兴趣和强烈的关注,并有敏感的注意力等。幼儿好学好问,好奇心强,他们对各种自然现象十分感兴趣,春天的天气变化多端,正适合幼儿观察,本学期初我们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科学活动《小小记录员》,引导幼儿观察天气,并学习简单的气象记录。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如:晴、多云、阴、雨、风等等,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每一个幼儿都是自然观察者,渴望通过感官探索大千世界。只有对幼儿进行科学、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幼儿的自然观察潜能才能得到健康出色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气象观测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我们将把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并请家长配合提醒孩子每天收看天气预报并在家也做好记录,使孩子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含义,学会正确运用这些时间短语。
2、知道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学会珍惜时间。
3、学习观察记录的知识,树立初步的观察植物、照顾植物的任务意识。
4、了解晴天、阴天的天气特征,认识这两种天气的景象,发展幼儿观察力。认识晴天、阴天的图标,初步学习图标与对应天气景象的匹配。
活动准备:
1、教师提前讲述故事《等明天》,提前一天玩《荷花荷花几时开》的游戏。
2、每组一本植物生长记录簿、种子完整生长过程的图片,记录样例、标尺签。
3、多媒体课件一套。
活动重点:
辨清两种不同天气的景象,认识其图标。
活动难点:
图标与对应天气的匹配。
活动过程:
1、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围绕感兴趣的事情(已经做过的、正在做的、没有做的)进行交谈,运用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时间短语并帮助幼儿理解。
昨天的户外体育活动,我们学了一个什么本领?我们哪一天开展的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昨天)什么时候我们听的故事《等明天》?(今天)我们哪一天要去郊游?www.
2、请幼儿谈谈自己昨天、今天都做了哪些事情?明天想做什么事情?www.
幼儿自由交谈。请个别幼儿交流。
3、请幼儿展示气象记录本,做小小气象播报员,谈谈昨天和今天天气情况。
1)导入。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图片及音乐。请幼儿说说:在哪儿见过这样的图片?听过这样的音乐?图片上有什么?用来表示什么?引出认识天气预报图标。
2)认识两个图标宝宝:晴天、阴天,播放这两个图标宝宝激发幼儿认识兴趣。说出图标的样子、名称。(在记录天气情况的时候我叫“晴天宝宝”,在记录天气情况的时候我叫“阴天宝宝”)。游戏:找宝宝巩固对图标宝宝的认识。
3)播放晴天、阴天天气的景象图片,请幼儿逐幅观察图片并说说:晴天(有太阳、云白)、阴天(没有太阳、云黑)的天气特征。找出相应图标宝宝,学习与相应的图标匹配,从而认识晴天、阴天的图标表示什么样的天气景象。
4)根据天气景象选择相应的图标宝宝,巩固对晴天、阴天图标的认识。教师播放天气景象图片,幼儿举出相应的图标宝宝。
5)送图标宝宝回家。出示幼儿用书挂图,说说图中景象各表示什么天气,晴天:小松鼠在干什么?花、蜗牛是什么样子?阴天:小熊为啥慌神?松鼠为何关门?花儿怎么了?根据挂图上的天气景象把图标宝宝送回相应的家。
4、游戏《看谁说得对》。教师说一句,请幼儿添上时间的词。如:教师说:“我哪一天讲了一个故事?”幼儿说:“您昨天讲了一个故事。”教师说:“我准备哪一天带一本图画书到幼儿园?”幼儿说:“您准备明天带一本图画本到幼儿园。”教师说:“我们哪一天正在幼儿园里做游戏?”幼儿说:“我们今天正在幼儿园里做游戏。”
5、幼儿随音乐走出教室,观察今天的天气如何。
6、请幼儿分组作记录练习,提示幼儿每日的观察记录时间,以及轮流记录的方法。
7、活动结束后注意观察,观察和督促幼儿的记录,请幼儿定期向全班汇报记录结果,逐渐形成责任心和任务意识。
区域活动
示范记录方法。
要求:看生长情况,数叶片,量株高,把观察结果记录在本上。记录可以用写数字或涂色高度、数量、空格的统计办法。提醒幼儿植物未发芽前,用圆圈或三角形代表无变化。
活动目标:
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愿意与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浇水喷壶,选择易生长的豆类等。
2、幼儿用书。
区域规模
设2个区,每个区4-6名幼儿。
活动过程
阅读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把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记录下来,并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学习,同学们都了解了很多有关天气现象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气象观测的兴趣和动手能力。认识常见天气符号,了解天气预报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会用简单的气象符号表示各种天气。体会坚持记录天气信息的重要性。我注意用我的语言和眼神与孩子进行交流,为他们创设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老师的随机教育能力和指导性语言的运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我会在平时的日常教育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理论,努力使自己的摸索、实践过程缩短,以便自己不断地、迅速地得以提高。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目标
1、对照镜子活动感兴趣,享受探索发现的乐趣。
2、能积极参加照镜子的活动,探索发现“一个变多个”等有趣现象。
3、知道镜子的成像现象。
要用方形的镜子,边框要小。
重点难点
重点:发现镜子的成像现象。
难点:幼儿动手探索镜子在不同情况下的成像,让一个变多个。
活动准备
镜子若干 小玩具 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一面镜子,引起幼儿照镜子的.兴趣。
——这是什么,平时用镜子做什么,镜子是什么样的?
——我们那镜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幼儿用镜子照一照、玩一玩,发现平面镜的有趣成像现象。
(一)幼儿先照自己的五官,看看有什么不同(左右)。
(二)幼儿再照照玩具和数字卡片,看看有什么发现。
(三)小结演示幼儿的发现。
三、请幼儿用两面镜子照照、玩玩,鼓励他们积极探索“一个变多个”。
——现在再给你一面镜子看看又没有更多的发现?
——怎样才能从镜子中看到许多的数字和玩具?
四、引导幼儿交流各自的探索发现,感受成功的喜悦。
——你是怎样让镜子里变出许多个玩具的?
五、小结演示幼儿的发现。
六、活动延伸——找光斑。
带幼儿到阳光下利用镜子照出光斑。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恐龙的名称以及生活习性,并学习认识草食恐龙和肉食恐龙。
2、知道恐龙曾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它的灭绝至今是科学上的一个谜。
3、激发幼儿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1.ppt课件-食草恐龙和食肉恐龙
2.操作活动业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恐龙化石,请幼儿说这是什么?教师总结:这是一个恐龙蛋化石,当时的恐龙蛋被掩埋,经过几百万年地地质挤压而形成的恐龙蛋化石。
2、说起恐龙,它有很多种类,主要分为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两大类。你们都知道那些恐龙?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恐龙照片,能帮我确认一下这些都是什么恐龙?
二、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图片
图片1霸王龙又名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它们是肉食恐龙中出现最晚、也是最大型、最强的食肉动物。身长约13米,肩高约5米,平均体重约9吨。
图片2梁龙 属于食草恐龙,个体最长可超过25米,是最长的恐龙。体重约10吨左右。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当陆上敌害攻击时,它就逃入水中躲藏,头顶上的鼻孔不会被水淹没,便于呼吸。
图片3偷蛋龙 身长2m 宽0.2m 高1m 重24~34公斤既吃植物也吃肉,比如其它动物的蛋,种子,昆虫等。主要特征:手上有三个长手指,鼻子上长小角。
图片4异特龙 属于食肉恐龙,出现时间更晚,身长最大的有15米长,身高大约5米高,体重3吨图片5镰刀龙是一种杂食恐龙,它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前肢上极长的指爪--长达75厘米,可以用于驱赶天敌,或者得到食物。镰刀龙可能长有羽毛,但是显然不会飞。
图片6腕龙体重约在70-80吨之间,是最重的恐龙。体长: 长23米,高12米恐龙(五六层楼),食物: 草食动物,它吃树梢处的叶子,尾巴短粗,头部能抬得很高图片7鸭冠龙它与霸王龙一样都是生活在6850万年以前,鸭冠龙的生活与鸭子相似,是在水中游泳,并且以水中植物为生。
图片8剑龙它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部耸起的两排骨板,以及尾巴上生着尖棘。剑龙是草食性的恐龙,行动缓慢,它身上的骨板和尾巴上的尖棘,便成了躲避肉食性恐龙最好的防卫了。
图片9雷龙体重约在35公吨到50吨之间(7到10只成年大象),粗壮的腿,有如树干一样雷龙的身体虽然大得惊人,性情却很温和,平时以植物为食,有时会走入沼泽里,由于水具有浮力,可以减轻它身体的沉重负担,同时也能躲避像异特龙般凶暴的肉食性恐龙的攻击。
图片10慈母龙 身长9米(三到四层楼) 体重4吨 ,主要食物: 吃树叶,浆果,和种子 ,杂食恐龙,长着和鸟一样的脚,性格温顺图片11巨齿龙最早的大型、二足、肉食性恐龙,体长:7-9米长,约3.5米高(尽两层楼高),锯齿龙的大脑是最大的且,它的感觉器官非常发达,因而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恐龙图片12翼龙就是会飞的恐龙,其实翼龙不是恐龙,它是生存在恐龙时代的一种动物,是一种会飞的爬行动物,当时恐龙控制着整个陆地,翼龙就控制着整个空中,是当时的空中霸主。
三、探索恐龙外形与食性关系
1.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看上去有哪些不一样的特征呢?
2.引导幼儿观察肉食恐龙、草食恐龙的牙齿、脖子、体型的不同,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启发幼儿思考食性和外形的关系,比如为什么肉食恐龙的牙齿很锋利,为什么草食恐龙的脖子很长。
3.根据初步了解的`肉食恐龙和草食恐龙典型特征,给挂图中的恐龙分类4.小朋友知道肉食恐龙与草食恐龙生活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吗?
小结;几亿年前的地球上拥有一个完整的大陆,恐龙可以自在地四处漫游。按照四、食性给恐龙分类按照恐龙的食性对自己熟悉的恐龙进行分类恐龙喜欢吃什么呢?
那哪些恐龙喜欢吃肉哪些恐龙喜欢吃草呢?
(引导幼儿按照食性分类进行连线。)五、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可是,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地球上称霸了一亿七千万年以后却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消失的呢?请你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幼儿自由讨论、猜测并交流。——教师小结:就象你们的猜测一样,我们的科学家也作了各种猜测,但却都没有根据,所以恐龙的灭绝,至今为止,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小朋友,你们觉得恐龙神秘吗?希望我们小朋友努力学习,不断地去探索、研究恐龙,早日找到答案。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用剪、折、粘、贴多种技能,探究平面纸制品立体化的方法。
2、根据自己的创想,培养大胆创造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画好的各种动物多个,各种材质的纸(皱纹纸、瓦楞纸、电光纸、彩色复印纸、软泡沫纸、宣纸、纸盒纸、牛奶袋纸),大森林的立体背景,胶棒,剪刀,胶条等。
2、经验准备:在教室环境中摆放几种立体物,相框等。
活动重难点:
启发幼儿探究“动物”立起来的几种方法。
找到使纸卡片平衡的支撑点。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让小动物“站”起来。
教师:看黄老师带了什么?(出示做好的大森林。)
幼儿:我们做的建筑区的大森林。
教师:在这个大森林里,小动物很想站起来看一看外面的景色,如果用托盘里的这些纸材料,你能有什么办法让动物站起来?
幼儿1:用纸在动物的后面做一根棍,就像相片似的做一个架子。
幼儿2:做一个圆的筒,动物粘在后面。
幼儿3:用奶袋纸卷一个棍。
幼儿4:做许多的支架,粘在动物身上。
幼儿5:把纸卷成一个桶,上面剪一个洞再把动物插上面。
教师:小朋友方法真多,一会儿你们可以用不同的纸来试一试,想办法让小动物们站起来,然后把站起来的动物摆在大森林中。看看谁做的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用的方法最多。
2、探究让小“动物”站起来的多种方法。
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供多种材质的纸张,观察幼儿使用的方法,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
场景一:
幼儿1在一个已经做好的圆桶中间,剪了一个洞,然后把一朵小花插了进去,可是由于花的茎太细,总是立不直。
教师:“想想能用什么把它固定住呢?” 幼儿1先用胶棒粘了粘发现效果不好,于是用胶条把花固定住了。“能站起来了,能站起来了”,她边说边笑着把作品放在了森林中。
场景二:
幼儿2把软的泡沫纸卷起来,反复几次,但都没成功。
教师:“老师能帮你吗?”
幼儿2:“我想让小蛇横着躺着。”可是软的泡沫纸多次卷过后,打开时两边往上翘。
教师:“你试一试把蛇架在纸上会怎么样?”
幼儿拿起了剪刀在两边上翘的地方一边剪了一个小口子,这样蛇正好能够架在泡沫纸上。
场景三:
幼儿3选择了牛奶袋纸做材料,把纸剪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卷成了一根一根的小棍。在小鸭子的两边分别用胶条粘上两小棍,可是由于小鸭子身体长,站立的时候不稳,她皱着眉头摆弄了半天。
教师:“看看,小鸭子总是往哪边倒呢?”
幼儿3:“往后倒。”
教师:“那你想一想怎么办?” 于是她很快又做了两个小棍粘在了小鸭子的中间部分,这样小鸭子就站稳了。
3、分享:让小动物“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1)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每个幼儿都用自己的方法使小动物立起来了。
教师:“大森林里站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幼儿快来介绍你是怎么让这些小动物立起来的呀?”
幼儿1:我做了一个纸棍粘在小老虎的后面,小老虎就立起来了。
幼儿2:我和豆豆的方法一样,粘在后面两个棍,就像相框后面那样。
幼儿3:我在纸筒上挖了一个洞,把小猴子插在里面了。我还做了一个支架,横着竖着(比画着)粘。
(2)引导幼儿讨论“大家都用了什么方法?哪些方法是一样的?”
教师:你们想的办法真多,而且也成功了,你们在做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幼儿1:我开始用的纸太软了立不起来,后来换了硬纸就成功了。
幼儿2:我在后面粘了一个小纸棍但老是倒,后来又在旁边粘了一个就不倒了。
教师拿起作品:赵吴,你告诉小朋友开始时你把小棍粘在哪里了?为什么会倒?
赵昊指着小老鼠的一侧:我粘这边了,就往这边倒。我粘了另一边,就不倒了。
教师:为什么在两边粘就不倒了呢?
幼儿说:因为平衡了。
4、延伸活动:将幼儿制作好的“大森林”摆放到建构区,鼓励幼儿继续制作可以立起来的动植物。
活动反思:
活动其本达到预设目标,使幼儿想象得以实现。在活动中孩子们从始至终都很有兴趣,尤其在操作中每一个孩子都兴致勃勃,想了一个有一办法当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成功的站在了森林里时,更有了制作的兴趣。在活动中老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幼儿共成功制作了三十多件作品,有七种方法,其中有三种方法是我没有想到的,比如直接将纸猴子的“腿”向两边撇,纸蛇直接插在向两边上翘的长条纸上,在一个纸筒上挖洞等方法,孩子的创造性得到了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操作特别充分,老师没有在技能方面帮助幼儿,而是在方法上提示幼儿,教师的支持作用体现很到位。
不足之处:
最后小结时,缺少对幼儿独特的制作方法给予展示与肯定。
小百科: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一些动物避暑的方法。
2.喜欢动物,有了解动物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1.故事:《谁跟小羚羊去避暑》。
2.动物图片,水笔,教师用“谁跟小羚羊去避暑”表格,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感觉怎么样?
幼:夏天,感觉很热。
2.师:天热的时候,怎样让自己凉快一点呢?
幼:吹电扇,吃冷饮……
3.师:你们有这么多让自己凉快的方法。瞧,我们的动物朋友小羚羊(出示图片,贴在表格中)也觉得非常热,可是它既没冷饮吃,又没电扇吹,它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凉快呢?
幼儿回答。
师:原来小羚羊会跟着妈妈去高山地带避暑,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大树,非常凉快(边画边说)。小羚羊一边走一边喊“谁跟我去避暑”。
二、观看课件,了解小动物的避暑方法。
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谁跟小羚羊去避暑》,小羚羊去请了哪些动物朋友呢?它们去了没有呢?为什么?
2.教师边播放课件,边完整得讲述故事。
3.师:你听到小羚羊去请了哪些好朋友一起去避暑?
请幼儿回答,教师将动物图片一一贴在表格中。
师:这些好朋友和小羚羊去避暑了吗?(没有)那它们到底是怎样度过夏天的呢?
4.请幼儿一一说出故事中动物的避暑方法,教师在表格中画出相应动物的避暑方法。
小红马单独听录音,幼儿根据对话回答。师:小红马的方法真有趣,我们小朋友出了汗会觉得难受,可是小红马出了汗像洗了冷水澡一样凉快,原来小红马身上有许多汗腺,就像我们小朋友皮肤上的汗毛孔一样,热了就会出汗,使自己凉快起来。
小黑狗、小松鼠灵活听录音。
和幼儿学一学小黑狗和小灰兔避暑时的动作。
5.小结(边指表格):小羚羊想邀请它的好朋友去高高的山上去避暑,可是小红马靠出汗来调节体温。小黑狗伸出舌头来排汗,让自己凉快。小松鼠换掉厚厚的.皮毛,穿上薄薄的夏装。小灰兔靠两只大耳朵来散热,让自己变得凉快。所以,它们都不会跟小羚羊去避暑。
三、拓展经验,通过观看另一个电脑课件,了解其他动物的避暑方法。
1.师:小羚羊继续去找好朋友,瞧(出示幻灯片),它们是谁呀?(梅花鹿、河马、长颈鹿、大象),究竟这些好朋友会不会跟它去避暑呢?它们都有什么样的避暑方法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轻轻讨论一下。
2.请幼儿来说一说这些动物是如何避暑的,回答正确的,教师出示幻灯片。
四、结束活动。
师:小动物的避暑方法真有趣(黑板上出示4只小动物的避暑方法),除了这些小动物,小羚羊还会去找谁呢?它有没有找到和它一起去避暑的小动物呢?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到网上或者书本上去查一查,将各种小动物过夏天的方法记录在这张表格里,再来告诉其他小朋友,好吗?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0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4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1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0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7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