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孔子拜师》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孔子拜师》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孔子拜师》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子拜师》教案1
《孔子拜师》是关于孔子谦虚求学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作者描写了孔子去拜见老子,让老子成为他的老师的故事。在孔子去拜师的时候,孔子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学者了,但是他还孜孜不倦地努力求上进。在设计上这节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孔子的言行中学习其谦虚的精神。
一.教学目的:
1、欣赏文章中的简练句子。
2、能够用自己的话句复述孔子拜师的故事。
3、归纳总结孔子和老子的为人处世及求学上进的心态。
二.教学重难点:
1、如何精要简练地把事情进行表达。
2、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典型事例在表达文章时候的重要性及形象性。
三.教学过程:
1、引入:多媒体引用老子的名言警句。
2、快速阅读:叫学生把文章读一遍,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2)孔子与老子的一番话表明了孔子当时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练习的设计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讨论方式,讨论的主要内容是:(1)把文章中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语表述出来。
(2)讨论作者为什么要拜师。最后后叫学生起来把孔子为什么要拜师的原因及孔子的性格特征在同学面前说出来。为了让学生对孔子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可以布置学生回家上网搜索有关孔子的资料。反思方面,就是觉得学生对当时的情景难以想象。
《孔子拜师》教案2
一、情境导入
1、这节课就让我们认识一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板书孔子。你们了解他吗?你说,你说。
师: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他的弟子有三千之多。孔子受到后人的广泛尊敬。人们修建了孔庙纪念他。每到孔子诞辰的时候,人们还会举行大型的祭孔活动。
2、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板书:拜师
二、初读感知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孔子拜谁为师呢? 板书:老子
师:古人的姓名比较复杂,有姓、名、字等。老子,姓老,名耳,字聃,因此老子又叫老聃;孔子名丘,字仲尼,因此又可以称为(生:孔丘。)
板书:孔子(名丘 字仲尼) 老子(名耳 字聃)
师:而现在人们通常称他们为孔子、老子、这是因为古代子表示对有学问人的尊称。
3、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出示词语: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传授 佩服 纳闷 曲阜。
师: 课文中的字词学会了吗? 自由读、开火车读(强调多音字)、齐读。
4、再读课文
师:把这些词语送回课文,相信你会读的更棒。指名读,年轻的孔子拜知识渊博的老子为师,这其间经历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请你边读课文边画画令你感动的句子。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交流文章中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师:让我们一起来聊聊文章中令我们感动的地方吧!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行。
(1)指名交流段落。你说
(2)交流原因。(指名几位同学交流)
师:能说说感动的原因吗?什么叫渊博?多么谦虚好学的孔子。
(3)个别读
师:把你心中对孔子谦虚好学的敬佩之情读出来吧!
评价语:你强调远近闻名 ,读出了孔子的谦虚,了不起!
一个总字的强调读出了孔子的好学。
(4)师引读
用因为所以来说说吗?
师:这是一个多么谦虚好学的孔子啊!在年轻的时候,他就,他总觉得
2、学习曲阜和洛阳走到了洛阳。,感受孔子不怕吃苦的品行。
师:孔子踏上了漫漫的求师路,在课文中,还有什么令你为之感动的地方吗?谁来和大家分享?
(1) 指名读。你来读。2生
(2) 学习重点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引起你的注意?
师:同学们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你说,路途好遥远,孔子却不怕。
你说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还是很有信心。
《孔子拜师》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掌握会认、会写的生字。
2、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勤奋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录像(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以及其他课件。
2、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孔子拜师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翻开课本66页,请大家一起把第五组的单元学习目标读一遍。想想看,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了吗?(生齐读单元导语)读完后,你们知道了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吗?(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大思想家,了解神话故事……)
2、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生活中,这些传统文化又是怎样体现的呢?现在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位古人。(板书:孔子)我们今天要了解他的一件什么事呢?(生:孔子拜师。)(板书课题:孔子拜师)
3、相信大家都回家预习过了,你们知道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吗?(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介绍)
4、师概括介绍: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好词语,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语掌握情况。出示课件。
生字(认读、扩词):
词语(多种形式的认读):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4名学生轮流读课文,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想想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都讲了些什么?
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5、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呢?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6、再读课文,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或请教老师、同学等方式扫除自己在课文人物、字词理解方面的一些障碍。
(1)讲解:古人的名、字与号: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一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及女子十五岁举行筓礼时取的,是人的正式称谓。号,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古人在名、字、号的使用上,有一定原则和习俗。不论尊卑,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
(2)重点词语:
风餐露宿: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
(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师:老师刚才在听大家朗读的时候听到了这样几个词,大家体会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课件出示句子)
①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②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①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②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三、指导书写
1、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2、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3、请书法好的学生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4、学生写字并写词语。
四、作业:抄写词语,熟读课文。
板书:17孔子拜师
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创始了儒家文化,开创了兴办私学的先河,以他对东方文化的卓越贡献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这里有一段关于孔子的录象,请看:(放录象)
2、此时,你的心中对孔子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生自由谈)
3、人们对孔子的感情和你们一样,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课件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谁愿意读一读?大家一起读。
4、孔子和老子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学问深、品行高。课文在介绍他们的学问和品行时,更侧重于哪一方面呢?(品行高)
二、研读感悟
1、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课文的哪些词句能让你感受到他们品行的高尚?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全班交流,朗读感悟。(首先我们一起来谈谈孔子吧)
A、谈孔子。
(1)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呢?能从文中找到原因吗?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句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并且此时孔子多大了?(三十岁),到了成家立业的而立之年,远近闻名的孔子还背井离乡去追求学问,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吗?(谦虚好学、永不满足……)
能读出谦虚好学、永不满足的孔子的形象来吗?自己试一试——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表演读一次?——齐读
(2)孔子前往洛阳拜师,一路上容易吗?
课件出示句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悟出了什么?(求学的艰难,孔子拜师决心大、意志坚……)
你是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理解“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终于”等词语。(课件变化,显示这几个关键词为红色)
(出示课件——中国地图上曲阜和洛阳的位置,在“上千里”上链接)理解上千里的路都是孔子在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一步步、一天天走到洛阳的,深入理解孔子求学的艰辛。
谁能读出孔子求学的艰辛来?(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3)指导朗读,全班齐读。
①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孔子的语句让你感动吗?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课件中的其他句子: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②学生找到哪一句,就练习朗读哪一句。
重点学习第3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一个成语怎么说?板书:学无止境
正因为学无止境,所以永不满足的孔子在已经成名的而立之年还要去拜师学习,其实学无止境是孔子拜师的真正原因。
③小结:从孔子决意拜师,到他见到老子后的一言一行,我们都认真地进行了朗读和感悟,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呀?(谦虚好学、永不满足、尊敬老师、讲究礼仪……)板书:谦虚好学
B、谈老子。
(1)老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能结合文中写老子的有关句子谈谈吗?
课件出示句子:
“你就是仲尼呀,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2)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相机显示“迎候”“毫无保留”为红色字体(老子谦和大度、诲人不倦、关心晚辈、真诚无私……)板书:诲人不倦
(3)小结:正因为孔子和老子谦虚好学、诲人不倦的品行,才赢得了后人对他们的敬重。学到这,谁还想再来读读这句话?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指名读,齐读。
3、表演对话,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课文中的孔子拜师图)找到了课文中和这副图相关的段落和句子吗?同桌两人为一组,先准备准备,待会儿请两位同学上台来表演表演。
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再次感悟孔子和老子的高尚品行。
三、拓展延伸,倡导经典。
1、孔子的一生,留下了许多反映自己思想的名言,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收录在《论语》中,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其中的几句,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谁来读读自己喜欢的一句?——齐读
(课件出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明智)也”
“学而不厌,诲(huì,教导)人不倦。”
2、今后希望同学们能去读读《论语》,在孔子的言论中更多的去感悟他的学问思想和高尚品行。
板书:
17孔子拜师(老子)
学无止境
谦虚好学诲人不倦
《孔子拜师》教案4
师:小朋友们,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1:二十九个大脚印。
生2:活字印刷。
生3:国画。
生4:中国舞。
生5:文字。
生6:太极拳。
生7:武术。
师:现在让我们来回味一下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播放视频)
师:你知道刚才录像上响彻全场的名言是谁说的吗?
生:孔子。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孔子拜师》。(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这个“拜”字虽然不是要写的字,但比较难写,我们一起来写一写。(生观察,书空)
二、揭示课题,围绕课题进行质疑。
师:你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吗?
生1:孔子拜的老师是谁?(板书:向谁)
生2:孔子为什么要拜师?(板书:为什么)
生3:拜师有什么用?
师:就是为什么拜师,要注意倾听。
生4:他有没有拜成?
全体:能拜成。
生5:去哪儿拜师?(板书:去哪里)
师: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他是怎么去拜师的?(板书:怎样)
三、初读课文,交流已知道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把课文读准,把生字读正确、流利,不会读的在书上做记号。(生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一边读一边把自然段序号标上了,要是你没标,赶紧把它标上,你们两个没标,赶紧标上吧。
师:读了课文,你们知道孔子拜师拜成了吗?
生全体:拜成了。
师:哪些问题是你马上就能回答的呢?
生:向谁拜师。
生:老子。
师:老子的名字叫什么?
生:老聃。
师:孔子的名字叫什么?
生:孔丘。
师:孔子的名字还叫什么?
生:仲尼。
师:你看了这幅插图,你知道哪位是老子,哪位是孔子呢?
生:这个老人是老子。
师:为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吗?
生:读文(在洛阳城外……学问)
师:还有哪些问题是你读了课文马上就知道的`?
生:去哪儿拜师。
师:孔子去哪儿拜师?
生:孔子去了洛阳。
师:孔子从哪儿出发?
生:孔子从曲阜出发。(读文:三十多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师:你来读读吧。
生:他多加了一个“多”。
师:这个地名比较难读,刚才这个小女孩读得很好。
生:(齐读)曲阜。
生:齐读(三十多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生:我还知道他为什么去拜师。
师:你学得真快,请大家从书上找一找,用波浪线画出来。
(生默读、汇报)
师:看看老师找到的和你们是否一样呢?(课件出示课文)
生:指名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三.词语入手,体会孔子不辞辛劳。
师:句中哪些词语让你很感动,赶快把它们圈出来。(生圈词语)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你是如何理解风餐露宿的?
生1:晚上都在走,整天都在走。
生2:在风中吃饭,在地上睡觉。
生3:早上、白天都在赶路。
生4:晚上也在赶路。
生5:白天和晚上也在赶路。
生6:一直都在走。(生读课文)
师:孔子什么时候在赶路?
生1:白天和晚上。
生2:中午。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孔子在下雪天还在赶路。
生2:我仿佛看到孔子每天都在赶路。
生3:我仿佛看到孔子白天、中午、晚上、凌晨都在赶路。
师:你感受到什么?
生1:孔子很辛苦,天天在赶路。
生2:孔子一路上非常艰难。
生3:孔子很好学。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
师:你知道曲阜到洛阳有多远吗?(出示地图)
(生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孔子风餐露宿足足走了12个月啊!
(生读)
(生齐读)
师:这个“终于”说明走的真不容易啊!
师:孔子真不容易啊,走了12个月,终于走到了洛阳,你还从哪个词语看出孔子很艰难?
生:风尘仆仆。
师:你能结合这句话说说什么是风尘仆仆吗?
生1:身上全是沙子。
生2:身上全是泥。
生3:身上都是泥和沙子,自己也很累。(生读“风尘仆仆”)
师:请你在插图边上把“风尘仆仆”这个词语写一写。(生写词语)
(同桌互相欣赏、互夸)
四.词语入手,体会孔子的好学。
师:学到这里我真想说,孔子你如此辛苦,风餐露宿、风尘仆仆,为什么还要去拜师呢?课文哪里告诉我们了?
生:第一自然段。
生:读第一自然段: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所以想拜老子为师。
师:“渊博”,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用什么方法知道呢?
生:。
师:“渊”有三种意思(课件出示)
生1:选择“深”。
生2:知识很深。
生3:还不很深。
师:他的知识真的不够渊博吗?
生:不是。
师:你从哪儿看出?
生:我从第一段的第一句话知道的(远近闻名)
师:什么叫“远近闻名”?“闻”是什么意思?
① 是用鼻子去闻。②是用耳朵去听。在这儿是什么呢?
生1:用耳朵去听。
生2:很远的地方都知道孔子是很有学问的。
生3:不管是远的地方还是近的地方都知道孔子的名声。
师:你了解孔子吗?
生:了解。
师:那你能来说一说吗?
生:他是春秋时代的大思想家,他曾经周游列国。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资料袋(学生自由读资料袋)
(齐读第二段)
师:孔子为什么还要去拜师呢?你还从哪里找到?
生:我看见第一段的第二句,“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
生:第二段,“他觉得学习是无止境的。”
师: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样的人吗?
生1:我同桌英语已经很好了,可他还在学。
生2:我的同桌已经是数学课代表了,可他还在学数学。
师:生活中你还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是这样的吗?
生1:我爸爸就是这样的。
生2:我爸爸在学普通话。
生3:我姐姐在学奥数。
师: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有的同学学习已经很好了还在学,爸爸妈妈工作了还在学,爷爷奶奶还在上老年大学呢,你能够把这句话用一个成语来说吗?
生:学无止境。
师:拿出你的作业纸来写一写,用上以下词语:渊博、远近闻名、学无止境、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生做练习)
生1:孔子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他日夜兼程到洛阳拜老子为师。
生2:因为孔子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所以他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到洛阳拜老子为师。
师:他用到了哪些词?
生1: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
生2:孔子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可是他还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去洛阳拜老子为师。
师:同学们的句子说得真好,今天学到的词语都能够用上了。
五.总结下课,提示下节课任务。
《孔子拜师》教案5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第一部分,孔子决意拜师。用简练的语言交待了孔子当时的身份,以及他拜师求学的愿望及原因。虽然当时他已经是“远近闻名” 的老师了,却还要拜师求学,更可见他对知识的渴望。
第二部分,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先讲孔子的旅途之苦。作者使用了几个词语:“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课文接着详细描写了孔子与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出孔子和老子的谦逊有礼。
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他虚心向老子请教,老子则毫无保留地把学问传授给他。
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编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
教学难点:
1、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风尘仆仆”等词语。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
2、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词通过理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第五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
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认识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
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
二、交流资料,认识孔子:
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现在来开个小小交流会,让我们大家都来认识这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
渊博、曲阜、洛阳、老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
(结合了解“名”、“字”。)
(2)交流通过理解的词语。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抽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初步理清课文思路:决意拜师——前往拜师——认真求学——受人敬重。
四、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一)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读句子,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
2、他们的品行又怎样?
(二)教师引导品读第二自然段,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1、默读第二自然段:你从课文哪里感受到了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边读边注)
2、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以下两点:
(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感悟人物品行:不畏艰辛、求知若渴
教学过程:A、品读词语: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B、理解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C、想象:孔子在路上的情景和他的心理活动。
D、感情朗读: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
(2)孔子与老子见面时的对话。
感悟人物品行:谦逊有礼
教学过程:A、品读人物的言行: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孔子与老子的谦逊有礼?
B、辨析近义词:“迎候、等候”,在这两句句子里,这两个词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
C、演读:同桌合作——展示评议
D、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3、小结
(三)自学1、3自然段,体会孔子的虚心求学和老子的诲人不倦。
(四)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拓展学习。
1、谈谈我心中的孔子和老子。
2、拓展学习孔子的名言。
六、综合性学习:
1、分组制订学习计划,交流。
2、分组活动,积累资料。
3、学习成果展示、交流。
七、生字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
“授”:右边是“受”,不是“爱”。
《孔子拜师》教案6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画出重点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想重点词语的含义,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的达到炉火纯青的。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重点句子和古人名言。
4、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
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掌握文章内容。
3、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孔子照片)
2、他就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相传他的学生有三千多人,他是伟大的教育学家,思想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理解:毕敬、厌倦、诚恳、如痴如醉、戛然而止、席地而坐、顺畅、悦耳
知道:厌倦、诚恳的近义词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重点:
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课文想一想,根据课文中描写的孔子弹奏的乐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课文中的词来回答。(炉火纯青)
2、炉火纯青什么意思?(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弹得这么好?他怎么练的?)
4、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自然段)
(1)自读26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试着填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
时间孔子弹琴的'程度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会弹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巧
过了几天顺畅自然、悦耳动听没有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
又过了几天令师襄如痴如醉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知过了多少天抑扬的琴声令感情起伏不平知道作者是谁,心情激动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逐步体会
1、引导学生抓住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体会孔子练琴的认真、严肃。
课件:(对比读)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弹着那首曲子。
2、练习朗读。
3、孔子如此刻苦的练习弹琴,但他并不满足于会弹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据孔子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和师襄听琴后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说说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
五、课外拓展
1、摘抄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精彩语句。
2、积累孔子的名言。
《孔子拜师》教案7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一.文学小常识(判断)
1.孔子名丘,字仲尼。()
2.孔子著有《论语》一书。()
3.孔子是战国时期鲁国人。()
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于他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3.孔子拜师,他是拜谁为师?(老子)能做孔子老师的人,一定也非常了不起。我们也来认识一下老子。出示老子资料。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华夏族,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4.子(第三声)是古代对品德高尚,学识丰富的男子的尊称。师:在古代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如孟子,庄子,韩非子)。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回到20xx多年前,看看孔子和老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通读顺了再往下读。
检测生字词
①出示曲阜洛阳(及地图)让学生说发现。(感叹句子的遥远)
②出示远近闻名知识渊博风餐露宿不远万里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点名读,齐读)
③出示第三组词语:迎候等候毫无保留传授。(请学生读)找近义词,说区别。
三.再读课文,概述大意。
请同学们概括课文大意。谁来补充完整。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我们的同学真是会读书的孩子,能把长长的文章都成这么短短的一段话。现在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用横线划出孔子拜师途中遇到的困难的句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生齐读)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距离遥远。从哪些词感受到的?(上千里,几个月,终于)出示图片(曲阜到洛阳)谁能读出距离的遥远。(个别读,齐读)。
2.重点分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白天黑夜一直在赶路)不是一天,他风餐露宿,日夜兼行的时间是漫长的好几个月,感受孔子不畏艰难的品行。带着对孔子的敬意,再来读读这段话。
2.现在,假如你碰到了在拜师途中的孔子,你想对他说什么?
①(这么累,不如放弃吧)
②路途太远了,还是回曲阜去吧。
③孔子你真厉害,这么辛苦都不怕。真是太了不起来。
你真是孔子的知音啊,孔子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还去拜师,所以孔子能为别人所不能为,所以他成为了万世师表,后世楷模。
3.再读课文,找找孔子的哪些品行让你印象深刻,用波浪线画出来。
①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感受孔子的虚心好学)
②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可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感受孔子的虚心好学。
③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感受孔子的谦虚有礼)(并教写“止”“境”)两个生字。学生写生字,争取一个比一个好。
五.总结课文
总结孔子不畏艰难,谦虚有礼,虚心好学的品行,下节课让我们走进老子。
附课文: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孔子拜师》教案8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古人,他是谁呢?你们看。
2、播放有关孔子的图片,学生观看。
3、了解孔子。
师:书上的资料袋也有一些关于孔子的介绍,老师已布置你们预习了,谁能从这里找出一句话来评价孔子?
出示资料袋内容,生用一句话评价孔子。
投影: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我们把这句话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揭题: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有关他的故事,更深入地来了解他。
板书:孔子拜师。生齐读课题。
2、正音:子是古代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要读第三声。跟老师读孔子。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师板书。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待会儿我们就一边学,一边解决这些问题。
三、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1、学生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师:要读好课文首先要读准字音,你们在预习中觉得哪些字难读准,能给大家提个醒吗?
师补充:(佩服)
2、全班齐读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师正音
师:你们读准了生字,还能把课文读通顺吗?
指名分段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1、师:我们已经把课文读通顺了。接下来,我们再来仔细读读课文,解决问题。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咱们读读第一自然段。
2、解决问题: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生:因为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所以才要去拜师。
师:渊博是什么意思?板书:渊博
他是不是真的知识还不够渊博呢?谁来说说,你从哪里读懂的?
和闻名意思相近的词有哪些呢?
3、小结:是啊,孔子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却还要去拜师,他多么好学啊!
那他拜师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我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二自然段。
4、师:孔子要从曲阜到洛阳拜师,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容易吗?请你从这个自然段找出一句话。
5、交流句子,体会情感:
⑴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①师:我把这个句子改一改,你们觉得好不好?师出示第二句话,生对比句子。
l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l曲阜和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②哪些词语写得具体、生动,给它们作上记号。
③交流词语,你从哪个带点的词体会到什么?
④a 、相距上千里说明路途遥远。(出示地图)讲解长度单位里:别看地图上好像不远,实际上孔子要走大约50万米。你们平时在操场上跑一圈两圈有什么感觉?孔子要走的路程相当于学校操场2500圈。
表示距离很远很远的还有哪些词:遥远、千里迢迢、迢迢千里
b、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一读。
(师引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
c、填补文本空白:想一想,孔子走这么长的'路,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大风、大雨、下雪、寒冷、猛兽、饥饿)
是啊,他可能遇到种种困难,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谁再来接着说。
⑤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说明孔子生活很艰苦。
⑥体会:日夜兼程
日夜兼程是指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可以看出孔子求学的急切心情。
他是多么珍惜时间哪!
师:是啊,尽管山高路远,孔子坚持(指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不管日晒,还是雨淋,孔子依然
哪怕再苦再累,孔子仍然
⑦终于说明他好不容易才走到了洛阳。
⑧想象情景:此时,你们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先跟同桌交流交流。
句式训练:孔子饿了就,累了就,不分,不停地赶路。
小结:是啊,怪不得孔子到洛阳见到老子的时候已经是风尘仆仆
⑨有感情朗读:孔子坚持不懈,终于走到了洛阳,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我们把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4、那你觉得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不怕困难)
5、他在洛阳见到了老子。他们见面时会是什么情景呢?找出他们的对话,用横线划出孔子的话,用波浪线划出老子的话。
6、你们找对了吗?(课件出示对话)孔子说的这一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概括为学无止境。正因为孔子知道学无止境,所以他还要去拜师。这个问题明白了吗?(擦去问号)
能不能联系实际说一说,你身边还有谁也在不断地学习?
7、下面请你们找小伙伴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
8、指名分角色读。
这两个同桌读得很投入,请你们站起来大声读一读。
9、师生互换角色读:
师:我也想读一读,可以吗?我当孔子,谁愿意当我的老师?
10、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看出了孔子怎么样?(彬彬有礼)
11、学到这里,孔子一定还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来读一读:
()的孔子
小结:孔子的这些品行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下节课我们再来了解:老子具备怎样的品行,值得孔子学习呢?
12、播放课件,学生观赏。
师:虽然孔子知识渊博,但他的一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知识的追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把孔子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
四、选做题
1、读一读孔子的名言。
2、摘抄课文中我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找小伙伴演一演孔子拜师的情景。
《孔子拜师》教案9
【教学内容】
?孔子拜师》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内容。这是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学而不厌的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课文比较简短,也比较通俗,有几组近义词,如拜见拜访、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
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所以,可以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设计意图:
孔子、老子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可贵品质隐含在字里行间,尤其是附着在关键的词句之中。本堂课重在引领学生关注、发现那些内涵丰富、意韵深广的词句,通过理解意思,揣摩内涵,自然进入人物的真实内心。这样,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是立体的,活生生的,语言也会伴随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文的生字和有关词语;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二、过程与方法:
1、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3、参考资料:孔子拜师资料目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2、学会借助课文资料袋来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查找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课题解读。
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的`春秋时期,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正音子)。
2、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知道孔子的老师是谁了吧?(老子)(板书)奇怪,老子、孔子,他们的名字怎么都是子?这里的学问可大着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3、简介孔子的情况。
(1)学生自由发言所收集的材料。
(2)教师归纳总结。(课件展示)
4、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读课文、粗知主要内容,生字词过关。
1.自由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读准生字词(2)认清字音。
3.理解词语意思。
(1)互相解词意。(2)查工具书解词意。
闻名:有名、著名。渊博:学识深而广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日夜兼程:白天黑夜都在赶路。
纳闷:因疑惑而发闷。止境:边际,尽头。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5、感知课文大意:课文围绕孔子和老子两人写了怎样一件事?课(学生回答,要求语言连贯,简单扼要。)
6、过渡铺垫: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如何拜师,结果怎样,我们等下节课再一起来研究。
三、课堂作业
1、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2、书写生字,课后抄写生词。
3、熟读课文,搜集孔子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一)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1.抽读。
2.齐读。
(二)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1.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了词语,还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现在,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如果能用上上节课我们新学的词语就更好了。
板书:决定拜师前往洛阳认真求学受到敬重
2.小结:课文就是这样按照事情的经过把孔子拜师这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
二、了解孔子拜师中的所想所做所说,激发崇敬之情。
(一)今天,我们就要再次走进这个故事,进一步去认识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大思想家。首先让我们放声读读课文1自然段,看看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
远近闻名,还觉得不够渊博,决定
1.孔子自己觉得知识不够渊博,那你觉得呢?
2.学问很渊博,还要去拜师,如果你就是当时孔子的学生,听说你的老师还要去拜师,你会怎么想?
3.齐读1自然段,感受孔子的好学。
(二)拜师过程中,孔子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勾出相关的句子。板书:默读做说
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1.句中有哪几个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①默默地读读这两个词,联系上下文,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
②根据刚才说的意思,看着这两个词语,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说一说,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赶路;月明星稀的夜晚,孔子还在赶路,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上千里的路途中,这是怎样的画面啊?孔子会遇到哪些困难?(千里迢迢、万水千山、风尘仆仆、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不分昼夜,孔子不管风雨)指导学生说话。
③小结:两个成语,却让我们想到了丰富的画面。我们在表达的时候,也要善于运用积累的成语。
现在,想一想,几个月后赶到了洛阳的孔子,会是什么样子呢?你能用上恰当的词语甚至是成语来形容吗?
④感受孔子的品行:孔子拜师的路上多艰辛,多不容易啊,你们从这里觉得孔子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不怕吃苦、求知若渴、执著、有始有终、坚持不懈)短短的一句话就把孔子这种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老师把这个词语送给他。(板书:求知若渴)
每天不离随时请教
1.孔子在向老子学习的过程中又是怎么做的呢?
2.理解随时请教。
3.评价孔子这个学生。
多谢老师等候,您的学问渊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课件)您的学问渊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1.孔子是这样做的;那么,他又是怎么说的呢?
2.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3.这句话中也藏有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板书:学无止境(课件)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去做的。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告诉我们:学无止境。
三、了解孔子拜师过程中老子怎么说的、做的。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谦虚好学、不畏艰辛的学生,老子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咱们还像刚才那样,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用波浪线勾一勾。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1.自己试着读读老子所说的话,想想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理解迎候。
文中哪个词和它意思相近?
迎候和等候的区别是什么呢?
老子的话中用的是迎候,那孔子对老子所说的话中该用哪个词呢?(课件)
为什么不用等候呢?
3.小结:作为老师的老子,很谦虚,在他的话中用了迎候这个词;而作为学生的孔子,也很尊敬老师,在他的回答中只能用等候。我们用词也要这样注意人物的身份。我们从这些言行举止中看出他们的品质,把两个词送给他们。(板书:彬彬有礼、谦虚有礼)
4.分角色读对话。
老子也毫无保留
1.什么叫毫无保留?
2.想一想老子为什么愿意将知识全部传授给孔子呢?
3.他就不担心孔子的学问会超过他吗?
四、讲故事
(一)这节课我们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了解到孔子和老子都是很谦虚、好学,了不起的人。咱们讲故事也要这样按照事情的经过,把故事中的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和怎么说的讲清楚。
(二)师生共讲《孔子再次请教老子》的故事。
1.孔子又一次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洛阳。他看见老子又到城外来迎接他了。想一想,这一次他们会怎么做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注意说的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2.小结:孔子再次向老子请教,又一次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学无止境!
五、诵读《论语》中的句子,升华对孔子及《论语》的认识。
1、《孔子拜师》的故事流传至今,对人们影响很大。孔子的弟子还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了《论语》。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扮演孔子三千门生的演员们手持竹简,神采飞扬地诵读着的也正是《论语》中的句子──(师生一起吟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他们也正是通过孔子、通过《论语》向世界人民传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可见,孔子,以及他的著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之深远。
2.咱们课后也摘录了几句孔子的名言,(课件)你对哪句比较熟悉?读给大家听一听。你们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六、总结全文。
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也只是孔子一生中很小的一个片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去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了解《论语》这本中华传世精典著作。
《孔子拜师》教案10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生字的认读及书写。
教学难点
了解孔子和老子,感知背景。
一、情景导入
1.谈话:
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课题)
(板书:孔子,老子,并正音:子读zǐ)
2.学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资料,阅读资料袋。(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仲尼并认记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找找孔子拜师的原因。
2、认读生字和词语。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价正音。
4、同桌读文,相互正音。
三、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1)读一读。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2)背一背。
2、你还知道那些名言?
四、综合性学习
布置任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一、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谦虚礼貌)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谦虚礼貌)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①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③这些词互换好不好?为什么?
(4)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二、再读全文,再感受。
三、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开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收集。
板书设计:
17
孔子拜师
孔子
老子
学生
拜师
课后反思:
学生能利用书中的资料和文后的资料来了解人物,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然希望能从课外获取更多资料作为补充,这样可以丰富大家的知识。读文谈感受有进步,能找出文中的词句来理解,读懂了课文。
《孔子拜师》教案11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
1、师引入课题。
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2、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3、 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
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思考、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一)、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1、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2、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3、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二)、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1、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
3、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
(1)、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
(谦虚礼貌)
(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①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②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①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②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体会: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为什么?
(三)、齐读三段。
1、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2、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3、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
三、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再读全文,再感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
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
2、组词竞赛。
3、学字。
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4、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练习。
二、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1)读一读。
(2)背一背。
2、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组推代表交流。
第三课时
(综合性学习)
一、教师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举手汇报。
3、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4、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师:板书分类)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剪、扎、编织
民间工艺 绣 (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
雕塑、绘
……
传统文化
戏剧
民族艺术 园林建筑
民族舞蹈
……
节日风俗
风俗习惯 各地风俗
各族民族风情
……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设想开展活动的方式。
(1)、学生说一说。
(2)、教师建议。
2、组成活动小组。
(1)、自我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负责人。
(2)、确定活动目标。
(3)、拟定活动计划:
A、确定内容
B、确定活动方式
C、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
D、设计出活动计划
《孔子拜师》教案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感悟孔子、老子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第五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认识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
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
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复习回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写了我过古代着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
2、故事中最关键的人物是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课文中还写到了另外一个人物老子,他给你的印象又是怎样的呢?
三、深入研究孔子、老子的人物形象
1、是呀,那么在孔子拜师的整个过程中,孔子和老子是如何的谦虚有礼,都还需要我们去细细体会。
2、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⑴读句子,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
⑵他们的品行又怎样?
3、学前指导。我们说一个人的品行往往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言谈举止)抓住人物的言行来研究人物的品行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来研究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你可以研究孔子,也可以研究老子,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一两个句子,认真地读一读,细细地体会体会。
4、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划出让你感动的一两个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5、交流汇报,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词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问:你研究谁?你找到哪个句子来进行研究的?(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进行交流。)
研究孔子:
⑴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理解字面意思,问: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算知识渊博呢?现在字面上的意思懂了,那能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吗?自己先去试试?(生自己读)点名读。我好像听到他读的时候强调了几个词语,你听出来了吗?(点名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想读的站起来读。)
⑵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来到了洛阳。
①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听了你们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点名说,想象孔子在路上的情景和他的心理活动。)
②你是从哪几个词感受到的?(理解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
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孔子赶路的艰难。(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
⑶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⑸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这么长的一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觉得可以是哪个成语?)
⑹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小结谈话:面对这样的孔子,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研究老子(那老子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你找到哪些句子进行研究的'?)
⑴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⑵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教师小结:老子虽然不是课文的主角,但我们可以从孔子和老子的交往活动中感受到老子的博学多才和谦和大度,诲人不倦的高尚品行。
6、朗读感悟: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孔子、老子高尚的品行,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⑴学生自由练读感受深刻的句子。
⑵分角色朗读,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①出示孔子和老子两人的对话。(同桌互读、指读)读是读得很好,不过老师觉得如果能加上表情和动作会更好。你们认为呢?(试读、指读)有没有发现这中间藏了一个新的符号?他的作用同学们刚才都已经不知不觉地读出来了。你知道他的作用了吗?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②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看是不是这样的。(师生分角色读)
四、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正因为孔子和老子一个虚心求教,一个诲人不倦,都表现了高尚的品行,所以获得了人们的敬重,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齐读)
五、课后作业
下节课我们要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希望同学们课外收集、背诵孔子、老子的名言,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从多方面谈谈自己对孔子、老子的认识。
《孔子拜师》教案13
一、教师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举手汇报。
3、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4、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师:板书分类)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剪
扎
编
织
民间工艺 绣 (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
雕
塑
绘
传统文化
戏剧
民族艺术 园林建筑
民族舞蹈
节日风俗
风俗习惯 各地风俗
各族民族风情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设想开展活动的方式:
⑴ 学生说一说。
⑵ 教师建议。
2、组成活动小组:
⑴ 自我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负责人。
⑵ 确定活动目标。
⑶ 拟定活动计划:
① 确定内容。
② 确定活动方式。
③ 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
④ 设计出活动计划。
《孔子拜师》教案1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激发对孔子刻苦好学的学习态度和老子诲人不倦的教学品格产生崇敬之情并体会到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做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难点:
从文中体会到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读好课题。
二、回顾课文内容,填一填
1、生快速回顾课文,完成题目
孔子()岁的时候,从()前往()拜()为师,孔子和老子的品行受到了人们的()。
2、师引导生读这一段话,生再次观察课题和这一段话,提出自己的疑问。
师预设:①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②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受到了人们的敬重?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心句,用﹏勾画出来。
4、出示中心句,生读。
三、品读课文,学习孔子和老子崇高的品行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生交流,理解词语(渊博)
问:孔子前往求学的时候,他的学识怎么样?
生交流,理解词语(远近闻名),师学法指导:联系上下文
2、出示第一自然段,抓重点词语(年轻、已经、远近闻名、总觉得)感悟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行。
3、师补充:孔子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时比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可他依然坚持求学,说说你心中的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生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5、出示中心句: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生读)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生小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勾画你觉得精彩的句子和词语,体会孔子崇高的品行,找出精彩的句子多读几遍,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2抽生交流
①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②抓关键词“相距上千里”体会行程之远,抓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走”体会行程之难。
③出示地图,学生利用地理位置直观感受“行程之远”。
④想象情景,师生对话
师采访:假如你是孔子,会怎么做?
骄阳似火的中午,孔子,你已经汗流浃背,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好吗?
冰天雪地的夜晚,孔子,停一停吧?
……
⑤指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以读促悟,感悟孔子“求知若渴”的品行。
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生读)
⑵学习“师生相见”
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孔子终于在洛阳城外,见到了自己的恩师,出示插图,想象:孔子会对老师说什么?
①师读文,生一边听,一边勾画作者描写孔子的句子。
②抽生交流:
③抓词语“风尘仆仆”了解孔子的外貌,再次体会行程艰难。
④从动作(上前行礼、再次上前行礼)体会孔子的谦逊有礼
⑥出示孔子的几句话,从语言体会孔子的谦逊有礼。
师学法指导(表现人物的品行,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来表现)
出示句子: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师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师预设师:孔子把老子的知识学完了,是不是就到了学习的尽头了呢?
生:不是
师:你们现在上小学,将来还要上中学,再读大学,学习就完了吗?
生:还要上研究生,就是以后工作了,也还要学习。
师:这就叫“学无止境”师板书
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生读)
3、谈“老子”,感悟老子高尚的品行
⑴生交流“老子”的资料
⑵同桌合作学习,感悟老子的品行
出示学习提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
①边读边画,画出描写老子言行的句子。
②说一说,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对所划句子的理解。
⑶交流老子的品行
从词语“头发胡子全白了”“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
(体会老子重视人才、谦逊有礼的高尚品行)
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生读)
⑷角色对话,补充资料(生了解古人自称称名,以示谦虚有礼,对别人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
⑸角色朗读(分小组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配乐读)
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生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出示句子: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抽生读、评价(抓关键词:每天、随时,体会孔子求学孜孜不倦,从词语“毫无保留”体会老子的诲人不倦。)
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生读)
四、小结升华
1、出示孔子画像(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影响到世界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然而,人们不仅佩服孔子的学问,更敬重他高尚的品行。)
五、拓展延伸
1、出示《论语》的精典句子,学生感悟中国的传统文化
2、师生吟诵论语: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拜师》教案15
一、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课前预习,收集孔子和老子的有关资料。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编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三、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四、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孔子拜师》教案】相关文章: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04-16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03-01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03-06
三年级《孔子拜师》教案07-12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15篇03-17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15篇)04-10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15篇04-10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集锦15篇07-05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汇编15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