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0-13 09:12:03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中班教案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中班教案5篇

中班教案 篇1

  目标:

  1 、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2 、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3 、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

  准备:

  1 、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录音。

  2 、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昨天是什么节日?” “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二、讲故事《猴子捞月亮》

  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提问:“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四、小实验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五、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七、布置任务,要求幼儿:

  1 、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 、记半个月月亮日记,观察月亮圆缺变化。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知道风的形成是由于空气的流动。

  2、通过操作,知道风能产生动力、风的大小能影响物体移动的速度这些特性。

  3、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乐于尝试。

  二、活动准备

  1、牛奶纸盒和泥工板人手一份。

  2、风车、自制彩带、纸制青蛙若干。

  3、事先对于空气的知识有一些了解相关视频。

  三、活动过程

  1、通过感受扇子扇在脸上的感觉了解风的形成

  T:我们已经知道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现在我用扇子对着你们周围的空气扇一扇,你有什么感觉呢?

  T:为什么你会觉得身上凉凉的呢?风是怎么来的呢?

  小结:空气动起来了,风就来了。

  T:现在,我再用扇子扇一扇你们,看看,有了风,把你身上的什么地方吹的动起来了?

  2、了解风的特性

  (1)风能产生动力(出示风车、纸制青蛙、彩带)

  T: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让空气动起来?(出示辅助材料)先请个别幼儿尝试。

  T:我这里有一些玩具,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玩具?现在他们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我们怎么样想办法请风来帮忙让他们动起来?(提示幼儿可以交换玩)

  T:你是怎么让他们动起来的?

  小结:跑一跑,扇一扇,吹一吹都能变出风来,有了风,就能让一些东西动起来。

  (2)风的大小影响物体移动的.速度(出示牛奶盒子、泥工板)

  T:跟风玩游戏开心吗?还想不想继续来跟风玩一玩游戏?(出示泥工板和牛奶盒子)我这里有泥工板和牛奶盒子,谁来试一试,用泥工板让牛奶盒跑起来。

  小结:我们可以用泥工板靠近牛奶盒子的底部朝着一个方向扇一扇,牛奶盒子就能向前跑了。(两人一组找空地方比一比)

  T:(请几个幼儿到前面来比一比)刚刚谁的牛奶盒先到达,谁的晚到,为什么会这样的?

  小结:原来风大,东西就跑的快,风小,东西就跑的慢。

  3、延伸

  T:那到底风大好呢,还是风小点好呢?(观看视频)

  教学反思

  1、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很高,接受的也很快,但似乎老师的期望值太高,孩子们一直答不出来,这时老师的主导性就加强了,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思考空间,答案会不可思议的。

  2、事先对幼儿的已有经验了解不够,导致课堂上有些被动。

  3、师幼配合的相当默契,但是一再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样孩子的思维有些局限。

  4、科学课要求老师的语言组织要相当严谨,流程之间的衔接要过渡自然,今后上课我会多注意。

  5、提醒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完整句的表达。

  6、科学课重在让孩子操作,教师的及时总结,帮助孩子清楚地理解这一现象,如果重新上,我会多准备些材料,让大家自主分组讨论操作,然后师幼共同验证,只有孩子亲自操作才会把实验结论清楚地记住。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各种动物朋友。

  2、大胆想象儿歌的丰富意境,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3、喜欢并尝试创编儿歌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4、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铅画纸、胶棒、剪刀、彩色蜡笔、制作“猫“所需的手工纸、小动物卡片(乌龟、蜗牛、瓢虫、毛毛虫、鸟、蝴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再现经验

  1、“弯弯腰,造座桥, ”大花猫的什么地方像座桥?

  2、大花猫的身体桥该怎么做呢?(幼儿回忆制作桥的方法)

  3、大花猫说:“小朋友们好,弯弯腰的儿歌你们还记得吗?”(弯弯腰儿歌)

  二、观察比较

  1、“鸟儿飞来歇歇脚,”(出示小鸟图片)

  师:“有动物朋友要来了,谁来桥上歇歇脚?”(鸟儿飞来歇歇脚)

  师:小鸟问:我身上有哪些图形宝宝碰碰碰?

  小结:一个朋友身上有那么多图形真好看。

  2、“蜗牛桥下慢慢跑,”(出示蜗牛图片)

  师:“蜗牛是哪些图形宝宝碰出来的呢?”

  师:“蜗牛身上卷卷的`图形是蜗牛的壳。”

  3、“老鼠见了快快逃,”(出示老鼠图片)

  师:老鼠身上也有图形的!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雨滴形,头部尖尖的后边圆圆的)

  4、(观察动物卡片,分辨主要特征)许多动物朋友喜欢大花猫,它们是谁呢?

  (逐个出示动物)师:它喜欢在桥上歇歇脚还是喜欢到桥下慢慢跑呢?(蝴蝶、蜜蜂、瓢虫、毛毛虫、乌龟)

  小结:只要找到图形碰一碰,我们就能找到许多朋友和大花猫一起念儿歌。

  三、创作表现:

  师:大花猫说:“我今天又都要来弯弯腰了,真希望有许多许多朋友到我的桥上桥下来呀!

  1、制作的动物(猫)粘贴在纸中央。

  2、大胆想象并运用简单的图形表现桥上桥下的动物朋友。

  3、添画背景,表达儿歌情景。

  四、分享交流:

  1、将做好作品连接起来,形成一座长长的桥,运用幼儿创作的动物替换儿歌内容。

  师:“今天有那么多的动物朋友来过桥了,谁来了呀?桥上桥下真开心,第一个上来的就是桥头哦。”

  小结:“弯弯腰造座桥.(指幼儿作品)谁在桥上歇歇脚?再找个桥下的,谁在桥下慢慢跑?(指幼儿作品)还有新儿歌吗?”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本领真大,邀请了这么多新朋友来,回去我们再试着请更多的朋友来弯弯腰好吗!”

  活动反思:

  弯弯腰这首儿歌选材比较贴近小班幼儿,颜色鲜艳可爱的动物形象也很能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活动中我的肢体语言比较丰富,尽量让孩子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儿歌的诙谐幽默。不过这是一节语言活动,应该把语言作为重点,图片以及游戏环节应该作为学好儿歌的一种辅助,应该在活动中把儿歌的美与语感传递给孩子,同时作为老师,应该吐字清晰准确,把儿歌的韵律、押韵说清楚,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敢于开口说,大声说,说正确。

  整节课我都注重在模仿小动物以及引导幼儿关注图片的环节上,忽略了这节课的本来意图,即让孩子们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没有关注大部分孩子的需求,只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同时对于目标的定位还要更清晰,更贴合语言课的本质。同时我还需加强上课的基本功,即关注幼儿,学会引导幼儿一起融入活动中,让孩子作为主体,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用筷子夹花生,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2、积极参加户外锻炼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

  2、每组一个小筐子内放花生、小馒头、薯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直接出示筷子引入,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情绪,并介绍它的来源、用途以及使用筷子的好处,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花生、小馒头、薯条等物品引起幼儿使用筷子的兴趣。

  2、请个别幼儿示范夹物品,教师不强调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让幼儿自由练习,让幼儿带着疑问进

  入到下一个环节,

  3、组织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迅速地用筷子夹起食物,有的小朋友食物夹得很慢?他是怎么拿筷子的?

  4、教师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落实第一个目标。要用正确的姿势拿筷子、夹食物时先要张开筷子,夹住食物后要夹紧

  5、实践活动:将幼儿分成5组,在规定的时间里看谁夹得多,谁就是最棒的花生小将。

  6、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每组评出夹得最多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平时多练习使用筷子。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

  运用幼儿最熟悉的故事“龟兔赛跑”展开教学,让幼儿在原来汉语故事的了解中,会用英语表达故事的寓意。通过乌龟和小白兔的本领展示,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各种动作,包括我们人类也可以用动作去表达的知识。生活中兔子比乌龟的速度要快的多,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很难赢的。可故事中就让乌龟赢了兔子。同时给我们发人深思的一个道理:只要虚心努力地做事情,必会有掌声响起的时候。

  故事背景小兔子在树下睡觉,乌龟爬到终点获胜,相应的情景画面。

  活动目标

  1、 学会走、跑、跳、爬得英语说法。

  2、能够用英文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本领。

  重点难点

  1、让幼儿能够用英语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本领。

  2、学会walk run jump crawl各种动作的英语名称。

  3、能演唱儿歌,并能用动作表达歌曲的意思。

  活动准备

  教学魔法笔、挂图、小兔子、乌龟的头饰,单词卡片

  活动过程

  Step1:Warm-up

  1、说唱歌谣带领幼儿做热身活动。

  Step2、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走、跑、跳、爬的卡片,与刚才小动物表演得动作相对应,引出知识点。

  Step3,Practise

  1、 引导幼儿跟着标准音进行跟读。

  2、引导幼儿做走、跑、跳、爬得动作,并能说出walk 、run 、jump 、crawl

  3、教师边说边做,教师说l。I can run。I can crawl引导学生一起做。

  Step4:Production

  1、Game:我型我秀,教师抽幼儿扮演小兔子,乌龟,比赛。引导幼儿边跑边说。I can run。I can crawl

  2、Game;粘粘球

  选一名幼儿在前面手拿粘粘球,开始唱歌,唱到“Walking walking walking "幼儿就把粘粘球掷到walk的单词卡片上。walk 、run 、jump 、crawl的玩法一样。

  Step5

  1、聆听并学唱儿歌能够独立唱完此首英文歌曲。

  2、能够主动以肢体动作表达对歌词内容得理解。

  3、教师做动作引导幼儿唱。

  Step6对歌

  1、教师把全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唱一句,然后交换唱。

  2、教师点击课本让幼儿大声唱出儿歌跳起舞结束本堂英语活动。

  活动延伸:

  回家后,这首歌可以做为饭后的小律动来操作,在孩子唱歌时父母可以跟这做动作。让孩子把歌曲里的动作运用到生活中使他们对歌曲的记忆更加深刻。

  教学反思

  幼儿年龄小,听觉敏锐,对语言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领悟能力,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针对我班幼儿的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体会。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舒适、富有乐趣的情境之中。本节课的教学以“探究”为核心,力求使每位学生都亲历探究的全过程,把自主探究权还给学生,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由原来课程的组织者、实施者,变为实践过程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全过程自主学习,研究探索,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了探究首先,课堂上要用多种方式调动学习兴趣。

  幼儿的.注意力时间较短,喜欢重复,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差是这个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基于此,课堂的形式要多样,内容要生动形象,争取在幼儿注意力分散之前结束主课活动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有效进行。在教学活动中多加入一些体态语,少一些汉语的翻译,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的过程中理解老师所说英语的意思。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气氛很活跃,容易被幼儿所喜欢,并且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因为相对运动的物体更容易引起人的兴趣 要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语言是在不断地听、说、模仿、使用中丰富提高的,特别是幼儿的外语学习,如果没有一个连续、经常的语言环境刺激,学过的东西很快就会遗忘。因此,老师需要反复说、反复用,让幼儿在自然而然中掌握,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想让孩子学好英语,还需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教好他们,用我的爱心、细心、耐心、童心、信心、诚心去培养每一个孩子。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教案09-09

中班教案[经典]09-07

(经典)中班教案09-17

[精选]中班教案09-01

中班教案(精选)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0

【精选】中班教案08-16

中班教案【经典】08-24

中班教案(精选)08-23

【经典】中班教案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