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范例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共2页,分为“自制水棱镜”、“制作牛顿盘”2个部分。
学生们在惊诧于雨过天晴时彩虹的美丽,但却未必能解释雨后为什么会产生彩虹?学生们知道彩虹由7种颜色组成,但却未必能解释彩虹不同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本课意图利用三棱镜与牛顿盘的制作和使用,让学生了解到光可以分解和混合。
第一部分:自制水棱镜。
教材首先将一束阳光投射到三棱镜上,让学生观察产生的现象。学生们将可能会观察到三种现象:一是阳光被棱镜的一面反射到墙壁上,我们会看到一块白色光斑;二是投下的棱镜的阴影;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被折射出来的彩虹。让学生描述并解释观察到的这几种现象,他们可用光的反射来解释白色光斑,然而在解释彩虹形成时,就遇到了障碍。于是教材提供了这样的解释:“阳光穿过透明的棱镜时,光的路线会发生改变,被分解为多种颜色的光,形成太阳光谱。”(我认为在实际教学应该注意两方面的事项:一是如何让外界的阳光引到教室内来,第二是如何从镜子反射阳光过渡到棱镜折射阳光。)
这种现象如果能被学生用一定的方法再现,那是多么愉快的事。于是,教材就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制作太阳光谱的活动——制作水棱镜的活动。在制作水棱镜时,学生还可能观察到水中的硬币、镜面的折射效果。教师可以适当地讲解一下光的折射现象,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我认为教材中这种制作方法可以用配套材料中的器材替代,并且效果比较好。而水棱镜分解阳光,我们可以做成模拟实验。可以用手电筒的光替代阳光,水棱镜替代三棱镜,白纸替代墙面。这样的改变一方面可以解决这节课受阳光限制的局限,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经历模拟实验的产生与设计过程。)
在活动结束前,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彩虹或折射现象,分析其中的光学原理,并利用这种原理创造性的再现天空中的彩虹。
这部分的内容,是这节的重要部分。
第二部分:制作牛顿盘。
白色的太阳光(姑且将阳光的颜色称为白色)通过棱镜能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那么这些光能否再混合成白光呢?这是个有趣的问题。面临这个问题,学生们会怎样思考呢?按照探究的一般过程,他们应该下一个真假判断,再通过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设计实验的过程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虽然教材中没有要求有这样的思考过程,但在出现牛顿盘制作之前,教师还是应该带领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相信学生们会找到验证的方法,他们可能会想方设法地制出7种不同颜色的光,再将这些光同时用镜面反射到同一个地方;或者找出不同的颜料将它们混合在一起(这时他们看到的却是黑色)。
牛顿盘是利用视觉暂留现象将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制作牛顿盘的活动可称得上是一个“工程”。因此我们可让学生在课外事先剪好7个不同颜色的圆片,或者由教师直接提供牛顿盘。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思考“颜色的排列顺序、色块的大小是否会影响看到的效果”诸如此类的问题,以求观察与研究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水棱镜,并利用水棱镜对光的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观察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地、有创造性地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理解“三棱镜能够改变光行进的`路线并分解光”。
2、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制作水棱镜和牛顿盘并观察光的分解和合成现象,使学生了解有关光的折射的初浅知识和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
3、通过牛顿盘对光的混合实验,使学生对七种色光混合形成白光产生新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课余时间对科学探究的兴趣、爱好、乐趣。
三、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投影仪(光源)、三棱镜两个、透明玻璃一块、镜子两面、水棱镜套材料一套、牛顿盘套材一套、手电筒(光源)、16K白纸、水盆(装水)一个等。
2、分组材料(按四人一组准备数量):水棱镜套材料一套、牛顿盘套材一套、手电筒(光源)、16K白纸等。
3、其它材料:观察记录纸两张
四、教学过程
1、观察阳光的分解。
(1)教师提问:你们有办法将室外的阳光请到教室里来吗?
(2)教师演示:利用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墙壁上。
(3)教师提问:这个实验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学生描述并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教师板画镜子反射阳光的线路草图。)
(4)教师提问:将镜子换成玻璃,又会产生什么现象?镜子与玻璃有什么区别?(教师板画阳光透过玻璃的线路草图)
(5)教师出示三棱镜,并让学生观察及描述三棱镜的特点。
(6)教师提问:将一束阳光照到三棱镜上,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7)学生猜测、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现象并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8)引导语:这个实验你想做吗?老师这儿没有这么多的三棱镜怎么办?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个三棱镜好吗?
(9)教师引导并解释水棱镜模拟实验:水棱镜替代三棱镜、手电筒替代阳光、白纸替代墙面。
(10)学生实验:水棱镜分解手电筒光,开成光谱。
(11)请做得比较成功的小组上台演示
(12)教师提问:要使这个实验做成功需要注意什么?(学生小组讨论)
(13)教师提问:刚才在白纸上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除了光谱还有什么?请在记录纸上标出相应的位置?(学生小组讨论,并作好记录)
(14)教师板画、小结:教师板画手电筒的光穿过水棱镜时,光前进的方向发生改变,并被分解多种颜色的光。那么,你现在能不能解释三棱镜分解光的道理?
(15)教师再小结:阳光穿过透明的三棱镜时,光行进的方向会发生改变,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形成太阳光谱。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2、例举日常生活中的“彩虹现象”。
(1)学生讨论并交流以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还在哪里看到过类似现象?
(2)引导语:没有三棱镜,没有水棱镜,我们也能用水和镜子分解阳光。
(3)教师出示简易水棱镜的制作方法,演示制作过程。
(4)教师介绍人造彩虹的简单制造方法。
3、单色光混合成白光的探究活动。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当阳光透过三棱镜照到墙面上形成光谱,如果我将墙面换成一块三棱镜,你想,这七种光透过三棱镜又会变成什么颜色的光呢?太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的多种颜色的光,是否能再混合成白光呢?
(2)学生作出判断,并尝试说明判断的依据。
(3)教师提问:你想研究这个问题吗?(小组研讨:怎样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我们的想法,画出示意图。)
(4)教师小结:同学们,在300年前的18世纪初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就研究过这个问题,为此,牛顿还制作了实验工具,后来称它为牛顿盘。
(5)出示牛顿盘及制作方法,并解释怎样做这个观察实验。
(6)学生在课后,利用牛顿盘进行研究并思考:旋转的方向、色彩的排列、色块的大小是否会影响白色光合成的效果?从7种圆形纸板中任选几片做相同的实验,是否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附件一:
观察记录
记录人:记录时间
1、请记录手电筒光透过水棱镜在白纸上看到的现象及其位置,用小圆圈表示位置。
2、怎样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我们的想法,画出示意图
附件二:
《利用牛顿盘来合成光的研究》研究记录
研究提示:旋转的方向、色彩的排列、色块的大小是否会影响白色光合成的效果?从7种圆形纸板中任选几片做相同的实验,是否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研究人:研究时间:
牛顿盘配色方案请写出旋转后牛顿盘合成光的颜色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乐于将珠珠抛进水中,初步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产生好奇。
2、喜欢抛珠子活动,在活动中感知快乐。
3、愿意向同伴、老师表述:“木珠浮在水上”、“玻璃珠沉下去了。”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木珠、玻璃珠若干,将木珠、玻璃珠放在几个筐子中。
2、塑料大盆2个,里面装一半水。
3、在活动前组织幼儿看“跳水”的体育比赛,让幼儿了解“跳水”这一运动。
活动过程:
(一)以“跳水表演”引出1、孩子们你们看过跳水表演吗?今天,有2位朋友也要来表演跳水,你们看,是谁?(分别出示木珠、玻璃珠,引导幼儿与珠珠打招呼)2、木珠是什么样的?(颜色、形状)玻璃珠呢?
(二)跳水表演(教师演示,幼儿表述)1、跳水表演现在开始,首先出场的是木珠。(教师演示木珠跳水)听“咕咚”,木珠宝宝跳到水里去了。(学说“咕咚”)2、木珠跳到水里后是怎么样的`?
3、玻璃珠也来跳水,它跳到水里后会是怎么样的呢?(幼儿猜测后教师演示)4、玻璃珠跳到水里后是怎么样的?它和木珠一样吗?(幼儿学说:“木珠浮在水上”,“玻璃珠沉下去了”
(三)幼儿操作1、仔细听,谁在说话啊……原来还有很多珠珠也想来跳水,我们一起帮助它们吧!
2、每个幼儿1盒珠珠,把它们抛入水中,观察珠珠在水里的沉浮现象,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3、收拾整理玩具,活动结束。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选择和运用所学的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和分析并能从中获取新的信息。
2、能以合适的方式,比较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究,能积极参加数据整理和分析活动。
2、爱思考,能在研究中提出自己的想法。
科学知识
能够通过探究,大体了解本地区天气情况的主要特点。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关注天气状况,能认识到自然环境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意识到人类的有关活动同样会影响到这些自然环境的`变化。
教学准备
一年的时间段内本地区的气象原始数据资料(最好是学生气象站自己记录积累的数据,如果没有,可以从当地气象部门或通过网络获取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讲述或用视频介绍气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让学生理解研究并掌握各地区的气象特征和规律对本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提出测试要求:
当一回小小气象分析师,整理分析当地的气象数据,研究寻找本地气象特征和规律。
1.明确活动目的和任务及记分标准
2.简要讨论准备怎样整理这些数据。
联系上一节课复习提升的整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整理这些数据,通过交流,保证数据整理能顺利进行。
三.组织测试:
以个人为单位独立自主完成以下两步:
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
观察绘制好的统计图表,比较、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科学研究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提醒学生争取更加准确的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并试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加以表达。
四.交流与展示
将个人的分析结果拿出来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组织同桌之间进行评价。教师利用专用的一节课评价等第。
针对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提出若干意见。
科学教案 篇4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表面留下划痕。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能通过比较检验材料的硬度,金属的特性。
三、教学难点:金属的特性
四、教学准备:
黑色不透明塑料袋,毛巾,水泥砖,木头、卡纸、铁尺,塑料尺,空饮料罐,记录表,信封等。
核心思想:
1.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应硬强调实验的公平性。从游戏,和实验过程共同体现。
2. 相对性,材料比较时的软和硬,是相对的。
3. 硬度是材料的重要特性(重要物理性质)。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硬度,即使是同一种材料,硬度也不一定相同。
材料准备:
绳子。Ppt,涂色的跆拳道表演板。青砖碎片、表演板碎片。记录纸、木块、卡纸、铁尺、塑料尺、榔头、金属爱心两个、金属垫板、易拉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两个黑色袋子
师:上课之前之前老师有个问题,谁还记得上一节的科学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我们周围的材料
师:谁能来说一说那我们周围有哪些材料啊
生:金属,木头。。。。。。。(叫两个学生)
师:恩,还有很多同学举手,这说明了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材料,是不是啊现在呢老师这里有两样材料,出示木头和毛巾,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生回答:木头硬,毛巾软等(师一边让学生说用什么方法判断出的)
师:那么这两种材料同学们一摸就知道毛巾很软,木头很硬,这两者之间的软硬很明显。不过,老师这里还有一种材料哦,举起水泥砖提问:请看这是水泥砖(下去让学生摸一摸)提问,怎么样,生回答,很硬。
师:举起木头,那和木头比这两者又是谁硬呢
生:水泥砖或者木头(不能重复回答,所以提问时要问谁有不同的看法)
三、比较硬度
1.师:看来大家对砖和木头有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砖和木头哪种材料硬。
你认为谁硬?为什么?(用生活经验来解释方法)
2.师: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猜测认为,砖比木头硬。1.猜测:砖>木头(可追问:大于符号是什么意思?——砖的硬度可能大于木头的硬度)我们在科学课上,就要尝试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哪种材料硬。
3.师:在课堂上,你认为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砖和木头谁硬呢?
生:用手指在上面刻划、掰、摔、撞、劈。(让学生说说他的判断标准:说说看,用这种方法来测试,怎么样算软的,怎么样是硬的?)
(先让学生说完,再逐一分析)
4. 师:学生分析几种方法的优劣:
撞、劈、摔:海绵是软的,但用这些方法都不能辨别出来。
捏:看材料有没有变形?排除
掰:掰的过程中,我们对材料用力,材料会变形,这个叫做材料的柔韧性。
Ppt:划:划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因为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表面留下划痕。
6.师:ppt!图上就是铁尺在刻泡沫,你看到了什么?
在刻的过程中,你看到的泡沫表面留下了凹进去的痕迹就是划痕,这种判断物体软硬的方法叫做刻画法。
7.师:你觉得用刻画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吗?
(用尖角刻、力气不能太大、相互刻。)引导,生:应该刻两次,互相刻画,互相证明,这样才能得到公平的结果。
8.下面我们就用刻画法来比较一下砖和木头的软硬。
9.学生实验并交流:(拿出一号信封)
10.你觉得谁硬?为什么?
砖刻画木头有划痕。而木头刻画砖没有划痕,所以,砖比木头硬。(材料装信封放回桌子)
11.思考:砖上的痕迹是划痕吗?
四、更多材料的硬度比较
1.老师这里还有四种材料请大家来比较。Ppt:分别是铁尺,塑料尺,木头、卡纸。
2.猜测一下,硬度从大到小排队?学生猜测
实验的时候,老师提供了记录用的表格,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用铁尺分别去刻画、铁尺和铁尺是同一种物质,没有划痕)
3.这个表格完整吗?(用铁尺刻别的材料的同时,也要用其他材料来相互刻)
4.实验开始前,再次强调几个实验要求。
用一种材料依次去刻画其它材料,并把实验结果及时记录在表格中。
有划痕的打钩,没划痕的打叉。
划的时候,用力大小要一致,这是为什么?
5. 学生实验。下面我们就用刻的方法来比较一下砖和木头的软硬,(拿出2号信封和记录表,请及时记录),(完成比较早的组,建议用刻画法比较一下身边其他材料的软硬。)
6. 学生交流。教师在大表格上打钩。
7. 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得出结论:铁尺>塑料尺>木头>卡纸
8. 处理:纸头比木头硬。(他们为什么结果是这样?你有什么想法?)
9. ——请这一组的同学上来演示(相互刻)。——再找其他一组的木头来和它的木头对比。——说明:方法对,而同样是木头也可能有不一样的硬度。
10.师:思考,在这里,什么最硬?那它是自然界中最硬的吗?这四种材料中什么最软?它是自然界中最软的吗?说明:硬和软是相对的。铁是相对比较硬的材料。
五、认识金属。
1. 师:铁硬,所以很多地方都用到了铁。你在生活中,看到哪里用到铁了呢?
2.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生活中的铁制品,一起来看看PPT。
3. 你看到的铁制物品,除了利用了铁的坚硬,你还发现它有什么特点吗?(导热、导电、光泽)
4. 4. 我们以铁为中心,记录了更多和它有关的内容,像这种简单的网状图,我们把它叫做气泡图。以后的科学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5. 生活中还有很多有铁类似性质的材料,它们有光泽,能导热、导电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金属。不仅这样,他们还有一个有趣的.特性。(延展性实验)
6.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金属吗?(现在你知道易拉罐为什么用金属做了吗?看视频)
教学反思:
本节课总共上了三次,一次是我们科学组老师一起听,一节是请来了教研员一起听,最后一节是浙江省校长培训班的老师来我们学校参观听课。想起上这节课的最初想法是因为之前刚听了丁言君老师的这节课,随后又在宁波市基础改革展示课上听了一遍,觉得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等各方面都上的很不错,所以想把这节课的听课内容整理一遍然后自己学校上几次,加深印象。结果正等我想按照丁老师的教学设计上课时被通知下周四省级培训班的校长要来听课,校长还请了教研员贺老师来帮我指导,一听这情况,心里就很着急,总感觉教研员要来我总不能完全按照丁老师的教案去上,因为丁老师的教学设计是贺老师一起帮他设计出来的,如果我现在完全按照这设计上,不改变一下,总觉的难为情,所以迫不及待情况下,我就试着去改变教学设计,其实我本来就觉得有些设计上丁老师的上课风格我学不来,再导入上已经有所改变,现在看来个别细节上也还得改变一下,但是改下来还是和原来的设计出入不大,毕竟丁老师的设计已经很好了,所以最后没办法我还是这样上了。
贺老师一听我的课就指出了很多细节,这恰恰是我平时教学所忽略的,比如上课时不能把身体的背影对着学生,这样是不尊重学生的,我们老师应该站在讲台周围,让全体学生看到你说话,而不是背着听课。还有比如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尊重学生,有时候错了应该以委婉的方式反问等等。另外在课的设计上贺老师又帮我理了一遍,思路就更加清楚了。在整个的指导过程中,贺老师一直强调“以生为本”,指出不管是教学设计还是提问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其实我反思在之前的备课过程当中,我设计每一个问题都是从自己角度出发,总是考虑我提的问题学生会不会大范围回答不然我就接不上,课就上不好了,本节课在提问学生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别木头和砖的软硬,为了防止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办法甚至有些方法根本是错的,我担心到时学生一乱说我就应不过来,所以索性干脆提问的时候给学生限制了方法,要求不能借助其他物体,这样一来,虽然学生的回答会在你的设计预料之中,但是仔细一想其实这是限定了学生的思维,不让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所以我认为自己不应该因为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不够而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去进行限定,这样就明显违反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所以通过这次的课我认为自己今后在教学设计方面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吗,而不是从老师自己出发。
最后总的感言上一节课很折磨人,上好一节课更折磨人,回想自己接到这个上课任务,每天总是牵挂着,但是我觉得经历每一次上课和评课的过程,自己对课的理解和理念以及上课的水平都会得到提升。设想着到哪一天我才不会对上课产生恐惧。或许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多上课,多反思。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风化作用及地表岩石不断破碎的原因。
2、 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从而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
3、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地表岩石的变化。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假设,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初步认识风化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难点:
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
教学准备:
酒精灯、试管夹、玻璃、一杯冷水和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视频资料,感受“幼年山脉”和“老年山脉”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小组讨论后回答:
(1)幼年山脉和老年山脉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2)想象“老年山脉”在形成初期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老年山脉”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2、推测:山脉的变化受到哪些自然力量的作用?
3、交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假设。
4、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模拟实验研究一种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
2、 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认识风化作用。
三、拓展延伸
1、看图,认识蘑菇石。
2、推测蘑菇石形成的原因。
3、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推测并写出实验报告。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作用,了解常见物体的含水量。
2、提出问题,列举事例,实验探究。
3、了解水资源状况,珍惜水资源。
教学准备:
配套光盘、西红柿、其他蔬菜和水果等。
教学活动建议:
从小到大,孩子们天天跟水打交道,生活的经验使他们能够说出许多水的作用,如水能喝、能洗脸洗手、能浇花、能养鱼……这些的粗浅认识,正是我们带领学生走进水单元的基础。本课从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入手,逐步扩展到动物、植物的生命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对水的认识、感受到生命离不开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补充一些数据加以说明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带领学生做一个装置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想多种方法,了解植物的含水量,注意,只要是合理的,都要鼓励学生尝试。
教学过程:
导课:
同学们,在上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我们认识了我们眼中的生命世界,生命世界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所有的生命都必须有一样东西做保障,那就是——水,水是生命之源。这个单元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生命之源——水。(板书课题)
一、写一首赞美水的小诗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学生写完后,让写得优美的同学上台朗读,激发学生热情。
二、了解水的作用
通过刚才同学们所描写的优美的`小诗,我想同学们了解了水在许多方面的作用。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每人说10个动物、植物和人离不开水的事例。
人要喝水,不喝水就会渴死;洗脸、洗手、洗澡,讲究卫生少不了水;浇花、种庄稼都需要水;……(根据学生列举的事例,小结归纳出水的作用——有生命的世界都离不开水)
三、探究常见物体的含水量
1、动动手。
想多种办法,把西红柿里面的水挤出来,看看它含有多少水。
可以怎样做?
2、也可以选择其他含水分较多的蔬菜或水果来做实验。
3、小组讨论:
怎样比较胡萝卜和土豆哪个含水多?
四、活动
1、给下面的扇形图涂颜色(用淡蓝色表示水所占的面积)
A人体65%是水;
B鸡蛋76%是水;
C鱼85%是水;
D蔬菜90%是水。
2、试验
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实验方法:将小草植入一个玻璃瓶子中,在瓶内倒入100毫升的水,再在水上滴一层水以防止水分蒸发,然后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把观察结果写在记录纸上。
五、小结
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科学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主要因素:物质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液体是否被搅动。在前几课的溶解实验中,学生很自然地会注意到溶解的快慢问题,想到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溶解的快慢。怎样让食盐溶解得快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是搅拌,因为前面几课的实验中多次使用了搅拌的方法,他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本课从“搅拌对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手,到学生自行设计“怎样加快溶解”的研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怎样加快方糖的溶解?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好的效果。
学情分析
学生对溶解已有一定认识,在前面的实验中也用到过搅拌的'方法。对如何加快溶解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比实验是证明各种猜想的的探究方法。学生刚刚接触这样的的探究方法,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
2、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3、在活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实验验证加快溶解的方法
学习难点:对比实验中单个变量的控制.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08-13
【经典】科学教案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5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精选】07-26
[经典]科学教案08-02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精选】科学教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