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课标教案1
一、在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渗透的基本策略
由于实施STS教育是与传统教育不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重视物理学和生活、社会的联系以体现新课标新要求,我们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方面来考虑,主要强调两点:
1、能较多地了解、接触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实际,以社会生活为背景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这一新课标的新理念。
2、强调参与,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生活、生产中去,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决策能力。进而更好得在课程实施上体现注重自主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具体可采用以下策略在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教育渗透。
1、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成就及与工业、农业、医学等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如超导体的获得及应用;电磁场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等。
2、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提出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及生活体验进行探究,最后解决提出的实际问题。例如,在讲“大气压”时,提出问题:疏通下水道用的橡皮吸盘为什么能疏通下水道?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3、灵活应用现代化宣传工具进行STS教育。如,组织学生注意收集报刊杂志上最新科技发展动态;组织学生撰写“科技时代”、“科技与生活”等论文,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
4、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了密度知识的应用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鉴别一件小工艺品是不是纯金要求学生先设计出实验方案,再动手进行操作,然后讨论有几种鉴别方法,比较哪一种经验可信度最高等
5、鼓励学生参与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如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等,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尝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转贴于二、进行STS教育渗透的案例
下面是笔者在教授高二物理“电磁波”的内容时分育种、种子干燥、杀菌杀虫及防治害虫、除草、增产等方面向学生介绍“电磁场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的有关内容,以进行STS教育渗透。
1.育种:核磁共振仪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测定样品化学成分,使高油玉米育种得到成功。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可以同时测定多个指标,满足农作物育种的需要。另外,农作物在特定激光辐照作用下也能产生出新的品种。
2.种子干燥:微波干燥技术是依靠以每秒几亿次速度进行周期变化的微波透过物料内,与物料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物料中的极性分子(比如水分子)吸收微波以后,改变其原有的分子结构,亦以同样的速度作电场极性运动,致使彼此间频繁碰撞而产生大量的摩擦热,从而使物料内各部分在瞬间获得热能而升温,相继发生水分的蒸发,达到干燥的'目的。
3.杀菌杀虫及防治害虫:微波在细菌和害虫膜断面的电位分布能影响细胞膜周围电子和离子浓度,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能,细菌和害虫因此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而死亡。人们还利用激光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4.除草:人们利用激光除掉杂草,为禾苗助长。这种除草方法,比采取化学灭虫除草优越,避免了化学药物对大气、水源和土地的污染,而且不污染农作物。
5.增产: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一种采用短时间的低强度的变化的光辐射、电磁辐射、电磁场的激励及带电粒子轰击作用,激活种子的生命力,增强种皮的通透性,提高离子交换能力,加快酶的转化,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因此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使农作物根系发达,苗期提前;长势旺盛,抗旱抗病;促进早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同时由于采用的是物理方法,无任何化学物质残留及污染,大大保护了环境。人们还采取适当波长和适当剂量的激光照射正在生长的农作物,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在农副产品的储藏和保鲜、在对农作物收获进行预报和估产及其他方面,电磁波都有用武之地。在实现科学种田和农业现代化方面,电磁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课后,我布置学生收集报刊杂志上最新的关于“电磁场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的有关内容,并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
众所周知,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在享受近代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发现自己正亲手制造着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人们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为了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互作用关系,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本身及其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便有了STS课程,通过教育,人们便能自觉地按照STS课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向。尤其是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科学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在重复着西方国家工业化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资源的破坏等。为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通过教育来普及STS知识,增强STS意识,势在必行。然而,目前中小学教学中STS教育的内容涉及却很少,因此设置有关课程进行STS教育或在已有的相关课程中增加STS内容是非常必要的,STS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大家要共同重视STS教育,促进物理教育及人类社会的发展。
新课标教案2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要能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在不断的探究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初中英语教学要能够积极地进行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通过学案导学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得到突出,要认真践行新课改精神,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
一、解读学案导学概念及设计原则
学案导学,简单地讲就是教师制作教学学案,通过学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教案相对应的是学生学习的学案,教师要能够依据学生的客观情况,在研究学生知识水平,经验能力的前提下,为了促进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学案,这样才能保证学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学案的内容应该包括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结构、学法指导、思考讨论、技能训练等,学案要起到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要能够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
学案导学要遵循四个原则,第一是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二,指导性原则,学案要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才能真正发挥效果;第三,基础性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第四、层次性原则,要有针对性,呈现出知识内容分布的梯度。
二、英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英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是学案导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过程实施,学生才能有效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发展能力,学生的英语素养才能在过程学习中得到发展。英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学生备课
学生备课是学案导学实施过程的第一步,只有学生备好课,才能有效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研究学习方法,学生才能上好课,在备课环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备课的效率。为了强化学生备课的效果,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检查和学生互查、课堂提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督促,促进学生养成备课的习惯。
2、教师导入
在学案导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导入教学,教师要通过导入教学对学生起到一种示范带头作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效进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去,使学生能够不知不觉的进入学习状态,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因此,教师成功导入,对学生进行学案学习是很重要的。
例如,学习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的'有关内容时,笔者先问几个学生这样几个问题:
How many subjects do you have at school?
Do you like math English or music?
然后,转化话题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Who is your PE.teacher?
Why do you like PE.teacher?
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
这样,较为自然地过渡到新内容的学习中来。
3、学生独立自学
学生可以根据学案有关内容进行独立自学,结合学习方法指导,独立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学习内容,并能够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提高自己的自我探究能力。比如,在快速阅读学习中,学生要能够根据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第一,集中精力,不必识记细节,可以忽视个别生词和难懂词句,第二,留心反复出现的单词,和文章的首末段和每段的首句和尾句,以把握文章中心……学生通过学案中提供的有效方式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己自学的能力。
例如,引导学生自主记忆单词,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形象记忆法记忆单词,借助简笔画记忆单词,比如smile、Laugh,tired,fat,thin等单词的记忆,再例如用body language来记忆生词eye,nose,face,arm等,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也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阶段,需要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可以两个人一组也可以四个人一组,讨论的内容包括自学的成果,包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小组之间要通过讨论的方式解决。在这个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参与讨论过程,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够在讨论中得到发展。比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讨论这两个问题:
1)What problems might she have while working in the forest?
2)What do you think of her?Give examples to support what you think
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
5、交流展示。这个环节,需要小组代表能轮流到黑板前把本小组的学习成功展示出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对学生进行及时点评,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当场解决。在交流展示环节,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问题,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关注学生的神态,情感,书写,给予学生以及时的引导。
如学习what does he look like?描述人的外貌时,我就问一个学生:Who is the heaviest in our class?这个学生回答说:Zhang Peng is,这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为张鹏是我们出了名的小胖子。这一问之后,学生情绪高昂,个个争着举手,争着描写其他同学的外貌。
6.巩固练习。巩固练习是为了强化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教师要能够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补充教学,巩固要能够限定时间,限定题量,力求做到当堂巩固练习,当堂解决问题,使学生对每个知识点能够有效掌握。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有效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发展,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新课标教案3
这个阶段是对前两个过程的概括和总结。教师要全面梳理课堂中的知识脉络,把握好重、难点,对每个小组的方案提出中肯的评价,肯定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成绩。师生再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可以由学生总结,也可以由教师自己总结,结合理论知识提出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中的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总结时,教师要尽量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将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目标。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一)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案例教学的基础是案例,不同于传统教学的`灌输式教育,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案例把学生带入到教学中。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最能集中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就是给他们讲故事,孩子从故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比批评教育的效果要好得多。一堂课中,如果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述,很容易让学生觉得厌倦、乏味,从而不能集中,如果穿插一些妙趣横生的实例,很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典型性案例,把学生带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兴趣,让学生能较快的进入到课堂中来,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从中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热爱学习。
(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法,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以案例为中心分组讨论,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针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让学生亲自参与,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由发挥,通过与小组成员协作讨论及其他小组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三)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案例教学过程是开放的,结论也是开放并多元化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会的是运用概念解决问题,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学生提出的其他见解也不能被认同,学生学会的是背诵、机械记忆,从而固化了学生的思维。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中,案例里的问题没有所谓标准的统一的答案,学生只要通过思考及广泛调查,围绕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有理有据的观点及解决方法即可。各小组中得出的答案可以不尽相同,把研究成果放在一起,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教师再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讨论,一般而言,都能得出一个大家公认的、最合乎情理的答案。
(四)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其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要求,通过各种各样途径选择并编写出最合适的案例,而且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反应及时加以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对案例本身及涉及的相关知识非常了解。而且,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要掌握课堂中讨论的主流方向,不能偏离主题,要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这对于教师的掌控能力有很高要求。其二,在教学中不仅学生之间活动,教师与学生也有互动,通过共同研讨.教师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而且交流有助于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标教案4
传统教学中,教师将自己的教案奉为至宝,授课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教案循序渐进,而完全将学生抛在一边,这就是典型的“一言堂”。这种教学模式,或许可以将教师个人才华展示得淋漓尽致,但学生毫无主观性可言,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出现了严重的裂痕,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率自然就大打折扣。
新课标的理念主张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这一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与之相应的教学设计也由“教案”变为“学案”。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学习的方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案的应用极为活跃。下面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供同仁们参考。
学案使用中要考虑的三个关系
学案与教案。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而教案则是教师教学的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两者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在传统观点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则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学习只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素质难以提高。要提高学生素质,就要从学生出发,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教学方案”转变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案”。即以“学”为核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案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关系。教材是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由专家编制的教学典型案例。学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完成大纲中的学习目标。所以,学案的内容要紧扣大纲,同时要注意不局限于教材,使内容更加充实,便于学生理解。因此,大纲是核心,教材和学案都是我们用来完成大纲规定内容的手段。
学案与教辅资料。学案中可以适量编入习题,但由于题量少而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所以,在利用学案的同时要有一本高质量的资料供学生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二、学案使用中要避免的两个误区
学案替代教案。由于学案与教案各具特点,因此两者不能相互替代。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学生是一个个探险队员,而教师只是一个向导,向导的作用在于引导探险队员向着他们自己的目标前进,但向导是无法替代探险队员完成探险的。学案好比队员手中的地图,可以引领他们向着最终的目标前进,少走弯路。教案则是向导心中的坐标,使他可以更好地帮助这些探险者向目标迈进。
学案当作考卷。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将学案当作考卷,提前较长时间发放,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做完,再进行批改,这是不妥的。因为学案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手段,而考卷是检测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手段,作用不同,使用方式也不能相同。
三、学案的编制过程、分类与体例的探索
学案的编制,应该由备课组集体完。组内老师先集体讨论,由骨干教师主笔,接下来进行组内评价、审议草稿,定稿。定稿之后印发给学生;最后由首先使用的教师反馈课堂效果,为其他人授课的改进提供建议。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学案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使用时机分为新授课学案和复习课学案;根据呈现形式分为填空式学案和问题探究式学案;根据使用方式分为单纯的学案和教案学案一体化等。
学案的体例。一般来说,学案包括以下内容:(一)学(复)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德育目标体现在配套的教案中。(二)知识结构使学生通过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这一点在高考复习中尤为重要。(三)重点、难点使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有所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四)主要内容通过设计问题或填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忆、理解相关知识。“学案”是一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纲要,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难度。(五)学(复)习札记这是对学生学习的反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抽象的学生。不同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因此可能会发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和质疑。札记能帮助教师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这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六)习题用来巩固学生学习的效果。
四、明确使用学案的作用
1.突出环节,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在编写学案时,通过设计学习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列出,使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知道了学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重点,使学生知道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难点,使学生知道上课重点听什么,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积极提示;通过设计知识复习,使学生知道本节内容与哪些生物学知识密切联系,使学生建立生物学知识网络和联系,以便用旧知来学习和理解新知;通过设计教法选择,根据各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设计选择适宜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知道如何理解相关知识点;通过设计学法指导,参照历年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预习时反映出的问题,建议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学习新知;通过设计课堂小结,使学生知道课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使学生知道如何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通过设计填充式学案的详略,来体现生物课堂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的设计,使学生都能参与到生物学教学的全过程中,知道课前、课上、课后都要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好等问题,真正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预习、听课、复习和练习,体现了“先学后教再练”的原则,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新课标教案5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生物;教学效果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教学是传播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讲解,能够形象化生物知识,促进学生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本文分两个部分对高中生物案例教学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分析案例教学的好处,然后提出几个具体的案例教学方案。
一、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案例教学的好处
1.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空间的扩散
一般来说,高中生物课程中的知识点比较复杂,难以理解,教师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知识点讲解,能够扩散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更加灵活地理解知识,这样就能够避免死记硬背。
2.能够加深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纯粹依据课本内容进行文字讲解容易引起学生厌倦,而适当加入案例分析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同时,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所讲授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有助于学生从具有针对性的案例中直观地获取知识,培养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3.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通过案例分析,能够增加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记忆和比较,从而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例如,当讲述“生态系统的结构”这方面的知识时,可以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一组学生扮演“生产者”,一组学生扮演“消费者”,另外一组学生扮演“分解者”,让学生猜想如果生态系统中没有了自己的这个成分,那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出现什么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之后教师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知识讲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节课程中的知识。
二、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案例教学的具体运用
1.通过案例分析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案例进行教学是生物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对课程内容的难点、重点以及结构等进行合理划分,并找出与之相匹配的案例,设计包含课程内容的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巧设问题情境进行知识传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讲解“遗传与进化”这一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准备好相关案例,并引入主题问题情景,请同学们依据自由组合定律回答,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可以产生几种配子?他们的比例分别是多少?萨顿认为染色体和基因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吗?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等等。通过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理解,通过设置一定的悬念,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整个过程更多地强调问题,把知识点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巧妙运用俗语、诗句等案例吸引学生兴趣,展现教学内容
高中生物学科比较枯燥,很多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并且知识点也不容易掌握,单靠死记硬背,难于提高高考分数,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大家都学过的一些诗句或者是俗语进行知识分析,这样容易加深学生的印象,吸引其兴趣,促进知识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凤生凤、龙生龙”等俗语引入变异和遗传等相关内容。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经典诗句引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俗语来讲解食物链方面的知识等。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把学生本身作为案例,更加深入地传授课程知识
传统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往往是教师进行知识讲解,学生进行知识记忆,纯文字性的讲解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这样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可以把学生本身作为案例,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当教师进行课程内容讲解的时间较长,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的时候,看到学生昏昏欲睡的样子,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见你们这样的状态,就像是个个注射了大量的胰岛素,并且也有点像甲状腺激素缺少的症状,懒散没有活力”。这时学生一听便会产生了积极性,开始对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沉闷的气氛立即变为活跃氛围。再比如,当课堂上学生太过于活跃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把酶加的太多了,这么活跃,如果在不进行降温的话,我可要用水进行稀释了啊”。学生听到之后会立刻明白教师的意思,课堂氛围立刻改进。
三、结束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巧妙运用案例进行知识讲解,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立案例的同时,要注重趣味性和教材内容相结合,使知识性和趣味性和谐统一,高效率传授知识。同时,在运用案例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案例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课标教案6
学案教学是教师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以学定教”的原理出发,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精心编制的学生学习方案,以过程为导向,引领组织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体现了“师生互动”、“师生平等”的新理念,突出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了组织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兼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洽,成为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一、学案教学的原则
1.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人。
2.层次性:个体的差异要求都是因材施教、辅优补差并重。
3.探究性:都是应尽可能地设计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4.创新性:培养学生怀疑态度、激励求新求异意识。
5.合作性:立促师生在“平等的对话中”形成“学习共同体”一起成长。
二、学案编制的人格体例、要求与准则
1.学习目标:新课标下的三维教学目标,体现了人性的光辉、人文的关爱,教师应熟读教学内容,比照纲目,扫清知识障碍,弄清知识间内在的联系,梳理出知识线索,并找出重、难点,再查阅相关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具体的`学习方案,给学生以明确的思维导向,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
2.预习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生成是教师依据新课标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设置的问题材料,亦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环节,要求学生课前独立完成预习,可以参照教材、教辅、网络等资源,按照题目要求认真落实到行动上。
3.合作展示:本环节分三部分:
(1)分组讨论
课前教师以成绩、能力、性格等诸多因素将全班学生分成ABCD四个层次,分别代表较差的学生、一般的学生、较好的学生及很好的学生,每四人为一小组,每个小组ABCD四层学生各一人,分别在小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学生讨论“预设案”。由于学生带着各自疑问讨论探究,加上“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现象的存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2)小组归纳
经过小组成员讨论,在CD层学生的指导下,AB层学生某些疑难可能在小组内化解,有些则不能解决,因此资料员及时将其收集归纳,以备后续学习之用,供全班讨论解决。
(3)精炼概括
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点名将某小组问题展示出来,然后让其他小组补充,待全班补充完毕后,教师点名让提问较少的小组派代表进行讲解、展示。待上述问题解决了,只剩下全班同学学习中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再进一步补充。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讨论,在讨论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这是合作展示环节成为学案精髓原因之所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更是整体活动过程中的调解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既要“主动撤离”,又要“适时登场”,做到“五让”、“四精”,即教材让学生自读知识,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提出,结论让学生概括,体系让学生构建。对反馈的疑难做到精选、精练、精批、精讲。还要注意学生学习形成的丰富性、随机性、个性展示的多样性,以及小组合作学习中团结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4.检测反馈:教与学是一个互动过程,检测反馈对教学活动具有调整改进等功能。教师依据该环节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与方式,积极地适应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使得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与时俱进。学生依据该环节,顺利实现自身的评价,并依据人文文化铸造自尊自爱的品格,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在体验中走向成功,在点滴成功的积累中铸造辉煌。
三、学案教学的基本流程
学案是教与学相结合的有机载体,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那么学案教学必然要以学案的动态生成加以分析与完善。
教师:
(1)个体首先备案,然后集体研讨;
(2)集体制定学案,个体课堂组织实施;
(3)课后反思,补充学案。
学生:
(1)课前预习,初步认识学案;课内自主探究合作,完成学案;
(2)课内自主探究合作,完成学案;
(3)周结月清,强化学案。
四、学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备课入手,严把基础关。教师备课,应首先明确三个问题:
(1)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2)教师教什么?怎样教?
(3)学生练什么?怎样练?
对这三个问题的合理解决构成学案教学的存在与特色。其次,要落实四个定位:定时、定点、定人和定内容,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分工合作。最后做好“五案”:
(1)个人初备形成个案;
(2)集体讨论形成初案;
(3)完善整理形成定案;
(4)跟踪听课形成复案;
(5)教后反思形成补案。
2.教学的各环节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环节的教学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只有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只有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有效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课标教案7
引语
新课改的实施为高中地理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意义,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地理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和案例教学等方法逐渐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和采用。研究近些年的地理新课标和高考地理试卷,在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上都有所提升,案例教学的模式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和特征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本着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生存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根据章节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体现新课标理念,利用真实的事件撰写案例,引导学生进入事件中心,分析案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模式,一是从理论到案例,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探究问题,以例证理,以例释理,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二是从案例到理论,引导学生以案例为桥梁,进行合作学习,探讨案例里的存在的规律。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教学过程的合作性。过去高中地理教学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再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情况,这种教学模式大大阻碍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导致教学水平低下。案例教学则体现了师生互动,学生和学生互动的优势,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们讨论教师给的的案例或让学生们自己去收集案例,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二,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在高中地理中采用的案例多大是学生们熟悉感兴趣的事件,且和本章节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需要学生自己思考,探索,通过小组讨论,取长补短。如《我的家乡怎样发展》一文中呈现了我国西南某城市的发展现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目前的发展情况和问题,让学生们利用双休日进行调查访问,收集信息并进行一定的思考。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再对一些问题进行引导,并进行一定的归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教学的拓展性。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的教材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单一,不仅要用到相关的地理知识,还需要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参与案例过程中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作用
案例教学属于探究性的教学方式,以案例为素材,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进行学习探究。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地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由于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也不固定,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们进行创新,通过合作的方式找到问题本质,提高其创新能力。二,改变教学观念。高中地理传统的教学主要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教师只负责将知识机械的传递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放在过去并无大碍。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改变,人们逐渐意识到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不懂,学不透,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无论是从理论到案例,还是从案例到理论,都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学生们通过自己动脑,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并总结规律,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化。三,促进合作和沟通。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还体现了互助合作的精神,不同于过去的地理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有限,大多只停留在口头的鼓励,流于形式。而案例教学从收集,编写,整理再到讨论总结,都需要经过小组的合作与探讨,特别在讨论中,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和问题,会有思想的交锋,促进学生合作沟通能力,学会关心尊重他人,在探讨中展现自我。
三、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实施
高中地理新课标中的案例教学主要以案例的讨论为主,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案例的讨论和总结都需要学生合作完成。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们对案例进行充分的分析探讨,集思广益。主要有四个步骤,首先要找到合适的案例教材,这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案例的选择上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且能反映地理一般规律和特征,要能提示地理原理和要素之间联系的案例。如在教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节中,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铁路布局作为案例,向学生们介绍该铁路对家乡的经济影响,让学生们多学习对生活有帮助的身边的地理。其次要营造出适宜的合作氛围,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下才能有效展开案例学习,因为在案例学习讨论中,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教师要注意营造学生们讨论合作的和谐氛围。第三,教师要适时的进行引导,在案例讨论中允许有不同的见解和冲突,教师只需根据主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免学生们跑题。如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把握好课堂情况,当学生讨论冷场时,要及时进行引导活跃气氛,在学生跑偏主题时也要加以引导,要控制好课堂的节奏。最后,教师还要做好总结的工作,这总结并不是简单的结论,而是对整个案例探讨过程进行评价,对案例中涉及的地理问题进行评价总结,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帮学生们更好的梳理知识,让学生在情感价值方面得到升华,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四、总结
总之,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础和中性,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有利于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不仅可以学到基本的技能和知识,还能学会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大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和质量。
【新课标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新课标教案02-08
新课标培训心得09-22
《语文新课标》心得03-09
语文新课标心得03-03
新课标教学反思03-28
小学一年级语文新课标教案02-13
英语新课标培训心得02-13
新课标下的教学反思12-11
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