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17 09:02:24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精品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案(精品9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人物夸张和乐趣,发现舞蹈动态的美

  实践与创造: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舞姿的创作。我为老师跳个舞

  欣赏与评论:欣赏作品的色彩的动感,并能口头表达。

  知识点:

  知道我为老师跳个舞画中的前后主次关系。我为老师跳个舞

  技能要求:

  运用油画棒涂染的绘画方法表现画面。

  教学重点:

  画出夸张的动态及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教具:油画棒、记号笔

  学具: 油画棒、记号笔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让同学回忆电电视里、生活中和节日活动的欢乐舞蹈的气氛,小组自编舞蹈,以表达对老师的'祝贺。

  2、做到某一个动作时请他停止不动,保持原动作。然后让学生讲述他的姿

  态是怎样的(手脚如何放的)?老师在黑板上把他的动作画下来。

  二、绘画过程:

  (1)先画一个舞蹈动作。

  a 用涂染的方法来创作。

  b 涂时从中心向外涂染。

  可以外向内涂染。

  可以涂圆的可涂长的。

  只要你需要什么造型,想涂什么造型可随意的出现。

  c用涂染的方法画出动态夸张的舞姿者,同时要注意色彩的浓淡搭配。

  d跳舞的动态大胆创作,可打破双脚着地的常规,也可画出翻跟斗的、倒立动

  作。

  (2)一个人跳舞很单一,不热闹,要体现快乐的场面,用涂色的方法,画出许多跳舞的朋友。

  三、作业要求:

  能画出跳舞人的动态感觉。

  能用前后重叠的方法进行创作。

  四、评讲

  看谁跳的最美。

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知方面:观察猴子的外形特征,了解猴子的习性以各种表情姿态

  2、技能方面:在了解猴子的习性和各种姿态基础上进行绘画匹配

  3、情感方面: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猴子的外形特征,了解猴子的习性以各种表情姿态

  教学难点:在了解猴子的习性和各种姿态基础上进行绘画匹配,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突破难点:在了解猴子的习性和各种姿态基础上进行绘画匹配,引导幼儿添画猴子喜欢吃的 事物和呆的地方

  三、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收集大量猴子图片,猴子活动及各种表情姿态的生意你、视频短片和图片等 学具(事先准备的插画和表情卡片)

  PPT,泡沫板,剪刀和双面胶,蜡笔和水彩

  精神准备:掌握有关猴子的知识。

  幼儿和家长的准备:阅读有关猴子的知识,使幼儿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树是能手,擅长模仿人动作,家里没有山里有”打一动物,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呀?”

  幼:我知道,会上树又会模仿的,是猴子。。。。。。(幼儿们展开想象)教师一边念着谜语,一边将小猴子画出来。

  二、观察图片,了解特征和不同种类的猴子

  师:小朋友真能干,小猴子说:“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猴子王国”,我们一起来看看猴子 长得什么样的呀?

  师(幼):小猴子爱吃桃子,脸也长得像桃子,椭圆形的大嘴巴,耳朵是半圆形,大大的眼睛,长长的手和脚,还有一条灵活的长尾巴。(教师加以指导)

  幼:老师,猴子还喜欢吃香蕉和西瓜,好多好多东西呢!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我们谢谢这位小朋友告诉了我们这么多的知识!我们了解了猴子的特征,猴子可多啦,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们来看看是不是猴子都一样的呢?(播放幻灯片,

  播放叶猴,树熊猴,金丝猴,猕猴的图片,分析他们之间的区别)

  如: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个猴子长什么样的呀?

  幼:这猴子长得真奇怪

  师:这猴子是生活在非洲的树熊猴,是高级进化的猴子哦,它长的有点像树袋熊是不是?我们再来看看世界上还有哪些不一样的猴子。(引导幼儿从颜色,面貌特征了解猴子不同之处)

  三、了解猴子的丰富表情,让幼儿模仿

  师:小朋友们看了这么多猴子的图片,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猴子都有哪些丰富的表情呢?(播 放幻灯片图片:生气,愤怒,)

  如:播放动画猴子拿着喇嘛大喊,紧皱眉头的图片

  师:这是什么表情呀?

  幼:生气的表情

  师:小朋友真聪明,小猴子拿着个大喇嘛,生气的在大喊是不是!恩,是生气的表情,老师有请以为小朋友上台来表演一下他(她)生气的表情是怎么样的,老师喜欢举手的小朋友

  幼:表演中。。。。。。

  师:小朋友表演的真好,原来他(她)生气的表情是这样子的,还有谁生气的`时候跟他 (她)不一样的呀?(要不一样的哦)

  幼:表演中

  四、动手画一画

  师:小朋友表演的都很棒,老师给刚才表演的小朋友每人奖一张相应表情的小猴子小卡片,

  为他们积极举手发言表示鼓掌,我们一起为他们鼓鼓掌!

  师:我们看了这么多的漂亮的猴子和他们丰富的表情,现在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猴子,首先我 们来回顾一下猴子有什么特征呀?:

  幼:小猴子爱吃 桃子,脸也长得像桃子,椭圆形的大嘴巴,耳朵是半圆形,大大的眼 睛,长长的 手和脚,还有一条灵活的长尾巴。(结合黑板上的画和谜语提示)

  师:哇!小朋友真聪明,都记住了。我们画的时候呀,要把主人公猴子画大一点,給他穿上 漂亮的衣服,还有呀给他们画上丰富的表情哦!(把自己画的不同范画贴在黑板上) 幼:作画中。。。。。。

  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把主人公猴子画大一点,添上美丽的衣裳和表情。

  五、作品分享,裁剪,黏贴

  师:小朋友们画的真好看!现在请小朋友们与小伙伴们分享,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等会请 小朋友说一说

  幼:分享中,说一说!

  师:小朋友们的想法真新奇,各个小猴子都真有特点!现在请小朋友把小猴子呀剪下来,在 后面粘上双面胶,贴到我们的泡沫板上。

  注意:用剪刀的时候不要对的别人,小心一点自己的手哦!

  师幼:进行中,老师帮助幼儿。。。

  六、参观“猴子王国”展览,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学了一个大本领,怎么去画小猴子,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去猴子王国参观吧!下课!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用手印的方式创意设计“花宝宝”的造型,并用渐变色装饰。

  2.能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手印设计。

  3.感受身体能干的特点,体验自由表现的快乐。

  【活动重点与难点】

  重点:“花宝宝”手印的创意设计

  难点:渐变色装饰

  【活动准备】

  1.蜡笔、画纸(黑色)。

  2.范画2—3张(不同手印造型),欢快的儿童歌曲。

  【活动过程】

  1.观察范例,拓展想象。

  (1)师:“春天来了,花园里要举行花宝宝舞会,几个可爱的‘花宝宝’们都打扮好了,我们来看看。”“知道这些花宝宝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吗?”(手印)

  “我们的身体真能干,我们的手印还可以用来画画花宝宝呢。”“知道我是怎么画的吗?”

  教师示范:左手按在画纸上,右手拿好小蜡笔,沿着手印描下来,再把花朵涂涂色,添上小手和小脚,我的花宝宝会跳舞。

  (2)“仔细看看,我的花朵颜色有什么变化?”(渐变色)“知道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教师示范:两种颜色相交处要重合,浅色盖在深色上。

  2.手印花朵设计畅想。

  师:“你的手印能画‘花宝宝’吗?”“能和老师的方法不一样吗?”(手指、拳头、侧面)

  (请3-4名幼儿回答,提醒他们结合手的不同方向,不同造型可以设计不同的花宝宝,教师跟着空手示范。)

  3.操作要求

  师走到操作台前:“我们小朋友真能干,用手印想出了这么多花宝宝的画法,想一想还能用手印画出不一样的花宝宝吗?花宝宝最喜欢与众不同了,它的`花朵和叶子能用不同的渐变色画出来吗?现在就把你们的手印花宝宝画出来吧。”

  4.幼儿操作

  搬好小椅子作画,播放音乐(春天)

  留意有独特想法的幼儿行为,鼓励他们把想法画出来,提醒幼儿装饰用渐变色。

  提示:试试看,手还可以怎么印?花宝宝不喜欢穿白衣服,快给它涂上渐变的颜色吧。一朵花太孤单了,再给它印个好朋友吧,能不能用不一样的方法?

  5.展示作品

  把幼儿作品贴在黑板上,集中幼儿欣赏。

  “你最喜欢哪朵‘花宝宝’,为什么?”

  “猜猜这朵‘花宝宝’是怎么印出来的?”

  “谁用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手印方法,给我们介绍一下。”

  教师讲评一张渐变色花朵。

  “美丽的手印‘花宝宝’们都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原来我们的手这么能干,告诉你们,其实我们的身体,很多地方都可以用来画画的,有机会,我们再试试,好吗?”

美术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了解风铃的外形特征。

  2.尝试用几何图形、颜色画风铃,表现风铃的特点。

  3.感受绘画的乐趣,增强绘画表现能力。

  二、活动准备

  油画棒每人一盒、风铃一个、各式风铃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猜一猜、说一说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把风铃藏在身后摇一摇)是什么东西在响呀?

  幼:铃铛!风铃!……

  师:(出示风铃)看,是这个!刚才已经有小朋友说出来了,就是风铃。这风铃漂亮吗?风铃不光漂亮,风一吹,还会发出好听的声音(让风铃发出好听的声音)。除了这个风铃啊,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很多风铃的图片。(出示各种各样的图片)你们说说看,这些风铃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同:风铃上面都是有个大大的东西,下面都连着线,线上串着一个个小物品 异:有圆形的、三角形的、长方形的、水果、贝壳、雪花……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师:那我们就都来做小画家,看谁能画出最好看的风铃!现在你们先把眼睛闭上,想一想你想画怎样的风铃。

  (二)讲解示范

  1.请2-3位幼儿上来合作完成

  师:看,这里就有两个风铃架子,连线都已经绑好了。我们只要在这些短线上画上你喜欢的图形,再涂上鲜艳的颜色就好了。有没有小画家想上来展示一下?如果你觉得水果、雪花太难的话可以就画圆形、长方形、三角形,也可以画自己想画的图形。

  2.教师及时点评,指出画得好和不好的地方

  (从几何图形、颜色、间隔等方面评价,注意启发幼儿画跟前面幼儿不一样的`图形和颜色)

  师:哇,这个风铃真好看!有不一样的形状,有五颜六色的色彩。小画家们你们准备好了吗?现在就回到位置上去画吧!

  (三)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用各种颜色大胆地进行作画

  2.提醒幼儿保持画面的整洁

  (四)展示幼儿作品,讲评

  1.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2.请个别幼儿到集体前介绍自己作品

  3.老师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发现我们小三班有很多很多聪明的小画家,都能用不同的形状和颜色画出属于你们自己的美丽风铃!以后你们在外面看见其他美丽的风铃,可以想一想我可不可以模仿一下,让我的风铃更好看!

美术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自然手机可以成为了人们常备的物品,丰富多彩的手机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美的感受、和乐趣。指南中指出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的事物。设计此活动,希望孩子们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能通过生活中多彩的手机壳,感受不同的人群,不同性格,对美的感受是不同的。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手机壳,感受多彩的手机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2.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愿意倾听别人的表达。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手机壳实物,人手一个无装饰的手机壳。

  2.PPT一个。

  3.各种DIY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漂亮的手机壳,在你们的椅子下面,请小朋友轻轻的拿出来看看吧。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讨论和比较。

  让幼儿自由欣赏自己手上的手机壳,说一说,比一比,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手机壳有什么创意,它美在哪里?

  小结:今天小朋友们看到的.手机壳有的有底色,有黄色,红色,蓝色;有的没底色是透明的;手机壳的图案有的立体,有的平面。

  三、分种类欣赏手机壳图片。

  1.柔美型的手机壳。

  2.简单型的手机壳。

  3.活泼可爱型的手机壳。

  4.生肖类型的手机壳。

  配乐欣赏不同种类的手机壳,并说说,看他们分别美在哪?你觉得谁会喜欢这种类型的手机壳?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小结:手机壳有不同的图案,适合不同的人,有女生喜欢的,有男生喜欢的。

  四、说说你喜欢身边谁的手机壳,或是有什么创意?

  小结:丰富多彩的手机壳不仅可以保护手机还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五、分组自制、装饰手机壳。

  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大胆表现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美术教案 篇6

  色彩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掌握对比技巧。

  2、能力:运用补色对比的特性来配置图案完成一幅马勺脸谱。

  3、情感:感受对比色强烈跳跃的情感特征。体验运用补色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内心的强烈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色彩对比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创作之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英国画家用补色对比配置的作品《尼克尔斯峡谷》。请说说你对这幅画的色彩感受。

  师:同学们,这是英国的尼克尔斯大峡谷,谁能说说它是什么颜色的呀?那么在画家笔下会怎样去表现呢?看 画家运用的色彩给你什么感受?

  2、多媒体演示导入色环,师:色彩的选择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色彩怎样搭配才最具相互衬托的效果,使画面艳丽醒目呢?(运用对比色)

  二、讲授新课

  1、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

  2、色彩对比:

  A:同类色对比:

  同一色相的颜色对比

  如:大红、深红、朱红、粉红等

  特点:色相相同,个性差异小,对比效果极弱。画面比较柔和,不刺眼。

  举例: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等

  B:邻近色对比:

  在色环0---40度的颜色。

  如:红---橙橙---黄黄---绿绿---蓝

  蓝---紫紫---红

  特点:统一,色彩富于变化、柔和、过渡自然

  举例: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 C:对比色对比:

  在色环上0---180度的颜色对比。

  如:黄--紫红--绿蓝--橙

  特点:对比效果极为强烈,给人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举例: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 红绿灯,警示牌,舞台服等等。

  3、对比色对比如何取得协调、搭配?

  (1)利用面积的不等

  (2)加中性的灰色(黑加白)

  (3)加装饰边(金、银、白边)

  4、欣赏图片,寻找生活中的对比色。

  师:清洁工的衣服为什么是橘红色的?学生一起答:醒目,突出,防止别人撞他。师引导提醒:这种色与周围环境。学生一起说:对比强(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比较的观察)

  师:动手术的医生为什么穿绿色的?学生议论纷纷。师:色彩对比除了前面我们说得给人们影响,强烈的互补色还可以缓解人的疲劳,因为血是红色的,与绿色的衣服是互补色,这样穿医生可以更好的做手术。

  分析教材画家作品中如何运用对比色,及民间艺术品中对比色的作用。

  三、艺术实践

  1、作业布置:运通色彩的对比进行《挂虎》色彩填涂。(发给学生老师准备好的挂虎黑白稿)

  2、展示范作,分析如何运用对比色填涂。记得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学过对称方式,在这次挂虎填色的作业中,一定要将你的对比色填的对称,这样会让它更具美感。

  3、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四、展示评价

  1、学生自我展示作业。(让学生毛遂自荐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将自己认为运用对比色最好的.地方说出来。)

  2、小组间互相评价。(老师讲教师后方的黑板划分为4个区域,让每组挑出6副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粘贴,小组间走动浏览,每组派代表进行谈论感受)

  3、教师点评总结。

  五、课后拓展

  出示部分民间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可以设计一些民间物件的形象进行填色或用对比色画一幅画。

  二是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学校的图书馆要装修,选择色彩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儿童游乐场的大型玩具为什么颜色都比较鲜艳?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更为广阔的生活中,让学生明白美来自于生活,美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分为四个部分:课题、强烈对比区域、柔和对比区域、色相环区域。

  纵观全课,我努力体现引导和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理解把握和设计。

  教学反思

  在学习色彩画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认识色彩的对比,用强烈的对比色来表现生活,是小学生学习色彩画需要解决的问题,孩子们喜爱用对比强烈的颜色来画画,有时画的好,有时画的不好。通过了解色彩的对比和欣赏和分析对比色,理性了解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效果,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去认知色彩,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对比中的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对色彩热爱的情感,提高绘画兴趣。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大小不同的纸折叠飞机,感受折纸的乐趣。

  2.学习将折好的飞机按大小排序。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折好的大小不同的飞机。

  2.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若干。

  3.折飞机步骤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折好的大、小纸飞机,让幼儿自由观看、玩耍,激发幼儿折飞机的愿望。

  2.幼儿自由探索折飞机的方法。

  (1)教师出示折飞机的步骤图,引导幼儿自己看图解折飞机。

  (2)教师重点向幼儿示范难折的部分,如:机翼的折法。

  (3)幼儿再次看图解折飞机,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折出大小不同的`飞机?鼓励幼儿选择大小不同的纸进行折叠。

  3.教师鼓励幼儿将折好的飞机进行排序。

  (1)引导幼儿自由排序,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可以多人合作一起进行排序。

  4.展示自己的作品。

  布置飞机展,互相欣赏同伴的飞机。

  教学反思:

  让幼儿认识飞机的简单构造和功能,同时又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等;通过活动中的互相帮助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从整个活动效果来看,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力集中,动手操作时积极、投入,最后的展评活动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看着自己折好的飞机,带着老师奖励的小奖章非常高兴。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欣赏古诗的基础上,用国画形式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2、运用自己已有的国画经验,合作表现古诗意境。

  3、愿意与同伴分工合作,体会共同作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欣赏过古诗《江南》,有绘画荷叶、鱼的经验。

  2、江南美景课件,诗歌CD,金鱼头饰。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之前我们欣赏过古诗《风》,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另一首古诗《江南》。

  (2)教师: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们瞧(播放课件),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多美的地方呀!

  2、欣赏诗歌,进一步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感受古诗意境。

  通过诗歌优美的旋律再次感受古诗的意境,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大胆表演古诗《江南》。

  3、师幼共同讨论如何以国画的形式表现古诗。

  (1)讨论如何表现古诗内容“莲叶何田田”,探索可以用什么画面来表现。

  (2)讨论表现方法,重点讨论鱼的画法:用中锋画线条鱼。

  (3)教师小结:用提斗侧锋一笔画出莲叶,笔尖点按出荷花;用大白云中锋浓墨画叶柄;用小勾线笔浓墨勾画莲叶叶脉。

  4、幼儿合作创怍,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合理分工,根据古诗内容大胆想象作画。

  5、将幼儿作品布置成墙饰进行展示,并配上诗歌集体朗诵,进一步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

  教学材料[古诗] 江 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学习利用儿歌绘画熊的特征。

  2、培养幼儿绘画兴趣,激发幼儿爱自然、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

  画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熊猫课件,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有只小动物要和小朋友做游戏,你们愿意吗?(愿意)

  播放课件,引导讨论。

  2、教师小结:小熊有一个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体。

  二、基本部分

  1、结合儿歌观察小熊的外形特征。

  (1)师:老师把小熊的样子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啊?

  妈妈给我一粒豆,我用小盆装。

  爸爸给我两粒枣,我用大盆装。

  左看看,右看看。围上围兜好吃饭,妈妈奖我大红花。

  (2)教师分句讲解儿歌。

  2、交待作业要求

  (1)老师示范小熊的画法。

  你们想不想学呀?现在请你们一边念儿歌一边伸出手指一起画好吗?

  师:小熊的'家里还有 呢?(爸爸妈妈)出示课件。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我们一边轻轻地念儿歌,一边把小熊的一家画下来好吗。画好了要把小熊的家打扮的漂亮一点。

  三、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作品,表扬画的好有进步的小朋友。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精选】08-05

美术教案【经典】08-18

美术教案[精选]08-28

(精选)美术教案08-13

美术教案07-20

(精选)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07-31

【精选】美术教案07-28

美术教案[经典]07-26

(经典)美术教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