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科学教案6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 篇1
新生入园时,为了稳定幼儿的情绪,缓解分离焦虑。我们班布置了一个墙饰------列快乐火车。每节车厢里貼的是幼儿与家人的照片,孩子们看见照片后哭闹的现象有所好转,不哭的幼儿还愿意把自己的照片介绍给别人。过了一段日子,照片贴的差不多了,我就带着孩子们一起看,并建议他们把照片装饰得更漂亮些。经过商量,孩子们决定做花。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我们把皱纹纸裁成小张教幼儿搓成小球,贴到照片周围就像花一样。在孩子搓小球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幼儿用手摸皱纹纸,还说“有点剌手”,“像卫生纸”。这是孩子通过自己的感官,对皱纹纸有了最初的认识。我赶紧又拿了两张画纸和糖纸,让他们摸摸是否一样。他们摸完后告诉我:“不一样。”还告诉我他们对纸的质地不同的感受。我问他们:“你们知道这些纸叫什么名字吗?”孩子们都是根据纸的颜色来说的, “白纸”、“彩色纸”。“你们想认识这些纸吗?”“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看到孩子们有这方面的探索需求,又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幼儿发展感知觉的'目标,我们决定设计有关纸的活动并做一本纸书,有意识地让孩子多接触一些不同质地的纸,通过感官操作活动去感受、比较纸的不同,发展他们的感知觉。
撕纸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撕纸感受不同的纸质地不同。
2.让幼儿初步尝试撕纸,练习撕的技能。
材料准备
彩色纸、即时贴、皱纹纸。
活动效果
除了继续提供一些皱纹纸满足幼儿搓纸团做花的需要外,我还在美工区投放了许多用剩下的比较规则的纸,或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曾用过的被丟弃的复印纸、即时贴纸等,让孩子练习撕纸。我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想让孩子自己主动探索找出适合撕的纸,感受纸的不同;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长远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学会珍惜身边的资源,发现其新的价值。在操作中我看到,孩子们爱选择鲜艳好看的即时贴纸撕,多次尝试后发现这种纸好看不好撕,于是改用其它纸。有的孩子拿到一张折过的旧纸不太愿意用,这时,我适时引导他们看看能不能撕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并带头撕了起来,孩子们的注意力自然从纸的好坏转移到撕的兴趣上来了。
科学教案 篇2
教 学 课 题 :植物的生长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1、能根据自己的记录描述植物生长的全过程及其变化。
2、能利用多种方式(包括文字、图画、照片、实物等)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及变化。
3、能归纳出使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因素。
4、能设计对校园进行绿化的规划图。
5、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终止植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6、能结合自己种植植物的过程,说出两点以上不能浪费食物,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的原因。
7、能表现出对太空种植粮食的科学研究感兴趣。
8、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9、能推测出农业技术和设备在种植植物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 学 重 点 指导学生整理自己对植物生长与变化的观察记录,训练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发现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教 学 难 点 指导学生整理自己对植物生长与变化的观察记录,训练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发现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植物生长的各个时期的.图片。
教 学 过 程 授课变更
(一)导入新课:
师:随着我们种的植物一天天地长大,我们的观察和记录做得怎么样了?有哪些发现和收获?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二)学习新课:
1、描述植物的一生。
(1)我们种的植物在从种子到果实的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主要时期,从自己的记录中找一找?
(2)学生搜集整理资料。
(3)分小组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汇报。
(4)教师展示一下自己的观察记录,以便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阶段?
2、怎样使植物生长得更好?
(1)师:在种植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或是什么发现?
(2)学生汇报,交流。
(3)整理发现,并检验发现是对还是错。
(4)师:通过这次终止植物的过程,同学们都经历了劳动的辛苦。现在谁来谈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怎样理解?
(5)教师小结。
3、绿化校园,美化生活。
师:让我们利用有关种植的知识和技能,亲自动手,种更多的树来绿化我们的校园,种更多的花来美化我们的环境。
(三)拓展:
阅读科学在线,了解新的科技信息。
板书设计
12植物的生长
按时浇水、防虫、除草……
作业:课本练习
教学反思
略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了解信息记录和存储的手段,以及它们的演变过程。
2. 学习用科学的方法,选择适当的载体记录、存储获得的信息。
3. 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关注。
【教学准备】
1. 光盘、磁盘等实物
2. 课堂信息记录纸
3. 学生搜索“笔和纸的发明及演变”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如何有效、规范地记录信息
1. 交流学生搜集到的关于“笔和纸的发明和演变”的信息。
2. 说说这些信息的来源。
3. 讨论:记录信息来源的重要性。信息的来源和途径可以帮助判断信息的可靠性,需要查找更详细的信息时可以通过信息的来源快速找到相关资料。
4. 如果要记录信息的来源,你们觉得应该主要记录些什么内容?
通过书籍查找可记录:书名、作者、出版社、重要内容……
通过网络查找可记录:网名、网址、作者……
5. 分小组讨论并制作信息记录卡。
6. 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填写信息记录卡。
7. 学生交流并小结。
我们在记录获得的信息时,不仅要如实记录相关信息的内容,还应该详细记录信息的.来源。因为信息的来源、途径,能帮助我们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同时也是尊重作者的知识产权的表现。
二、回顾记录信息的方法
1. 在刚才的学习活动中,我们都采用了文字记录的方式来记录信息,平时我们还会用什么方式记录信息?(图画、表格……)
2. 翻看我们的科学学习活动手册,在我们四年的科学学习中学会了用什么方式记录信息?
3. 你们觉得信息的记录与保存对我们的科学学习有什么作用呢?
三、了解储存信息方式的演变过程
1. 我们在记录信息时都用到了什么工具?(笔和纸)
2. 在笔和纸发明之前,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来记录信息的呢?(甲骨、竹简、丝绸……)
3. 为什么这些方法和工具没有延用到今天?
4. 因为这些方法存在很多的限制,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又有哪些记录和储存的方法和工具呢?(磁带、胶卷、软盘、硬盘、光盘……)
5. 这些工具的应用使我们的信息储存量越来越大,而且在现在办公中越来越普及。这样下去我们是否就不需要纸了呢?
6.小组交流笔和纸的优点和缺点并尝试记录讨论过程。
7.大组交流。
8.小结。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记录和储存方式。笔和纸记录占用空间大,查找不方便,但它使用便捷还将是我们,特别是小学生记录信息的主要方式。
四、作业
课外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储存“人们如何不断地探索和改进记录信资料”。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重点
1.时间的单位,停表的正确使用
2.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难点
停表的正确使用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动手实验、教师点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提前收集有关记时间测量工具的资料。
教学器材:常用的计时器、电子停表、机械停表。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激趣导入
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
时间的单位
用停表测时间
国际单位简介
复习巩固
思考并回答
学生汇报自己资料,相互合作学习。
学生同桌实验:测量从1数到100需多长时间
同桌相互并补充完善
提问: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个别答疑
引导学生归纳
教师精讲
安排课外查找古今中外的记时工具,下节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提问:世界上最宝贵的,人人都拥有的'东西是什么?(启发并允许学生有多种回答,最后点明是时间)
讲解: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那么到底什么是时间呢?时间又应该用什么来测量呢?请同学们自学回答如下问题:1。时间测量的工具和方法。2。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二、新课教学
学生以学习小组(4人一组)的形式交流自己提前有关古今中外的记时工具和方法,相互合作学习
时间测量的工具和方法
古代:日晷,燃香,沙漏
教师可以结合古代在记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和主义教育。
常用:手表、闹钟、电子停表、机械停表原子钟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秒、分、时、天、月、年……
1小时=60分1分=60秒
设问:你知道现在最先进的计时方法什么吗?
教师简介:世界时、铯原子钟(也可以让学生代表上讲台介绍,教师根据情况补充)
设问:如何使用秒表测量时间呢?
3.时间的测量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学生同桌相互并补充完善
实验室常用工具:电子停表、机械停表
使用方法:回零、开始、停止,读数。
读数方法:机械表中的短针读出的是分,长针读出的是秒,注意每大格,每小格各代表多少。
学生练习:学生同桌实验:测量从1数到100需多长时间。相互测量每分钟的脉博
强调:机械停表用完之后要放弦,电子停表长时间不用时应取下电池。
教师简介:国际单位制。
三、复习巩固
:让同学们自己进行。
课堂练习:P21T1——4。
四、布置作业
1.练习册
2.查找当今中外最先进的记时工具,并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第八节时间的测量
1、方法和工具
方法:任何有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工具:钟、表(电子停表,机械停表)
2、时间的单位:秒、分、时
1时=60分1分=60秒
3、停表的使用:回零、开始、停止、读数
注意:机械停表用完之后要放弦,电子停表长时间不用时应取下电池。
教案点评:
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燃香、沙漏(滴漏)、日晷、节拍器、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四季的变化等,并使学生知道任何有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时间的单位学生已经比较熟悉,可以简单介绍;实验室的计时工具的正确使用与读数,由于学生接触较少是个难点,教学中通过动手实验多次练习,让学生从中找到规律;时间秒的规定和国际单位制都可以向学生作以简介,培养学生的兴趣。
布置学生提前收集古今中外记时的方法与工具课堂上交流,即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信息的能力,又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条件;停表可以随堂发给学生练习使用,可以进行1分钟内同桌谁数的数多或数到100谁用的时间短的比赛,还可以同桌相互测一分钟的脉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科学的表达方式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2、能够在多个题目中确定适合自己探究的题目。3、能用“耳”和“眼”共同感觉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对四周的各种声音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题目。能够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声音题目的看法。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四周的声音是各种各样的。能回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预备:按组预备鼓和鼓槌1个、绿豆若干粒、锣1面、钢尺1根、纸杯1个
教学过程
一、引进
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布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二、活动一:寻找声音
1、观察书中的四幅插图
2、倾听声音:让学生倾听声音,知道这个声音是由谁发出的。
3、想一下某些物体和动物在发出声音时的变化。
4、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些什么?
三、活动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1、用“耳”和“眼”共同感觉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
学生实验
全班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填写各种物体发声时的现象记录表
讨论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2、提问:用什么办法能使物体停止发声呢?
演奏者如何使鼓或锣停止发声?
物体停止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四、小结
板书设计 3 倾听声音
寻找声音
声音的产生:现象: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过程与方法:
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教学难点】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关专题的资料收集,安排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运用多媒体的学生需在课前将汇报材料放到教室电脑的桌面上,并进行试演示,以节省准备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
让我们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师一边解说,一边板书):
在放大镜发明前,我们用“肉眼”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那时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便是蚂蚁等较小的动物。使用放大镜最多能放大25倍,能使我们看到更细小的东西,看到更多的细节,如印刷品及屏幕上的合成色彩的色斑。而显微镜的使用则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细胞和微生物,光学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为1500倍左右,分辨率达到0。02微米。电子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000000倍,分辨本领达到30埃。扫描遂道显微镜放大倍数为3亿倍,分辨率可达0。1埃。在人类的不懈努力在观察工具越来越先进,我们在微小世界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卓著的,下面就请各组同学为大家介绍人类在微小世界领域的成果。
(n是纳米,u是微米 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
二、各组汇报展示
1、课前布置学生分医学、农业、电子、冶金、生物学……等不同领域寻找相关资料。
2、资料内容可以是人类对微生物、细胞、晶体、电子等微小物质的最新发现、研究成果及对它们的利用。
3、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自己所学的专题进行整理归类,然后以书面或电子作品的方式进行展现。可以是文字、图片或图文结合。也可以是录音、录相等音像内容。录音、录像及电子作品需当堂展示,书面作品如有时间可以展示。时间紧张的话可在教室里张贴。
4、在展示汇报的过程中,汇报的小组可与下面的同学进行互动,可以提问或回答在座同学问题的方式进行。
三、总结
1、听了看了各组的展示内容,大家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感想,感叹微小世界的神奇,感叹人类的不懈努力与聪明智慧)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但目前人类所看到的还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对此我们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
板书设计:
微小世界和我们
肉眼 能看清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 能看清小于1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 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 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精选)08-16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06
[经典]科学教案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13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