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21 09:44:3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总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汇总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

  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 读好课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 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的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谈话:

  1、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词语“皑皑白雪”,你们根据这个词语的结构来继续说像这样的词语。(AABC)

  2、出示课件1: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萋萋芳草、······

  3、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美丽的景物) 平时如果我们多加积累这些词语,对我们的写作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课文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

  2、音乐的魅力就在于那些美妙的音符,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享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因为音乐,使两个陌生人成为挚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是什么样的音乐这般神奇呢?请欣赏古筝曲《高山流水》。出示课件2:播放《高山流水》

  3、悠扬的古筝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时光隧道,我们仿佛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在高山流水间,寻着琴声,见到了这首曲子的演奏者,楚国琴师俞伯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俞伯牙和他的朋友钟子期的故事。板书课题:伯牙绝弦。出示课件3:25、《伯牙绝弦》

  二、 熟读课文

  1、这是一篇文言文,同学们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不通的地方,可以反复读几遍。指导读音。同学们读得都非常好,但是有些地方还有所欠缺。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五年级时学的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吗?还记得那篇课文是怎样读的'吗?老师起头,学生接。读《杨氏之子》。出示课件4:《杨氏之子》的朗读节奏。

  2、现在谁来试着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课文?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读课文。

  a) 现在我们一起来配合音乐读课文。出示课件:《伯牙绝弦》的朗读节奏。

  解题。出示课件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三、 品读感悟

  1、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想说,善哉,善哉是什么意思呢?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些句子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理解了,但可能还会有不准确的地方,老师现在就教大家一种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替换法。也就是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吧课文中的生字词替换成易懂的词语。例如课文注释

  2:“鼓”理解为“弹”,那么第一个句子我们就理解为伯牙善弹琴。

  2、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教的方法理解课文,可以分组学习,也可以同桌间相互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a) 看看我们学习的成果怎么样,现在我来问问同学们。

  b) 单句提问,学生回答。

  c) 现在我来看看哪组同学理解得最准确,说得。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d) 这则故事虽然很短,只有77字,但却是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经典文章。他给我们提供了交朋友的标准,究竟文章的魅力何在,让我们来细细品读。

  e) 出示课件11:反复朗读,思考问题。文章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f) 出示课件12、13,通过这几个句子,我们对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有了更深的了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钟子期的赞叹和俞伯牙的欣喜,更体会到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难怪伯牙会

  说: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g) 出示课件1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翻译句子,伯牙所念,可能不只是高山流水,还会有什么呢?

  h) 出示课件15,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情景?你会怎么赞叹?

  i) 学写古文,伯牙可能会弹到明月。你能仿照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吗?注意帮助学生找到更合理的表达。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风。

  j) 知音相遇,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让我们以喜悦的心情在读读这些句子。

  四、 能力训练

  1、 我们真为伯牙找到知音而高兴,然而世事难料,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

  2、 出示课件16: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生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但他因为钟子期的死而“绝弦”了,你怎样看待他的举动?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3、 出示课件17: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得到识别天气阴晴雨雪的知识。

  2、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3、理解本文“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

  【教学设想】

  1、安排一教时。

  2、文章第二部分(2~6段),一层层具体说明云的形态、光彩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应为教学的重点。可以通过列表,有条件的可以通过放映有关云的彩色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

  3、预习要求:

  ⑴ 认真看“阅读提示”,把握本文学习的两个重点。

  ⑵ 掌握课文注释中的字、词语(会读、会解释)。

  ⑶ 朗读课文,注明段的序号。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解题

  问:从课题看,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云和天气的关系即通过观察天空中各种云来识别阴晴风雨。

  二、朗读课文(检查读音和语句停顿)

  三、正音、正率和解词

  峦山(与“恋”区别) 霎(与“刹”区别) 盈缕(注意汉语拼音规则)

  晕(还有一个音) 朦胧 连绵不断(注意加粗字写法)

  解释词语:姿态万千 点缀 一霎间 预兆 轻盈 弥漫

  四、统观全文,了解结构

  提示:联系前面课文,《苏州园林》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我国的气候》是“先分说后总说”的结构。思考这一课是怎样的结构形式。

  学生发言,归纳:

  本文是“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

  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识天气可以看云。

  第二部分(第2~6段),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问:课文第一段是怎样的结构形式?

  学生发言,归纳。

  “总──分──总”的结构。

  “姿态万千”总说云的形态;

  “变化无常”总说云的特征。

  中间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扣“万千”;省略号后,“有时”“有时”“刚才”“一霎间”,紧扣“变化无常”。

  最后一句,以“招牌”作比,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看云识天气”,引出全文的中心。

  问:从第一段,看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你可以举哪些例?

  学生先自读,再发言,归纳。

  1、为了具体写“姿态万千”,用了八个比喻。结合课后练习二,说明这些描写准确而生动,不仅形象具体,而且有动态特点。

  为了具体写“变化无常”。作者用“有时……美丽”,“有时……阴森”,“刚才……阳光灿烂,一霎间……大雨倾盆?进行对比。

  2、用词非常准确、生动:

  例:各种云运动时有不同的特征,有的“飘”在空中,有的整齐地“排列”着,有的“来来去去”,有的满满地“盖”住了天空;写天气变化用“点缀”、“笼罩”;“阳光灿烂”“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用“招牌”作比,也非常准确。

  五、重点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问:第2段上下文有何关系?起什么作用?

  学生发言,归纳。

  “薄云”“晴朗”;“低而厚密的.云层”“阴雨风雪”──承上说明“云的各种形态”,启下引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默读课文第3.4、5、6段。

  思考这部分的结构层次。

  同学讨论,明确。

  分为两层:第一层(第3~5段)说明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第H层(第6段),说明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

  按课后练习一的要求,边看课文,边境表。可以补充每一类云的“位置”一栏。

  云种类 云的形状 位置 天气的情况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 最高 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天气晴朗 卷积云 像粼波 很高 它不会带来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 2千米左右 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 高积云 像羊群 2千米左右 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空天晴 卷层云 仿佛白色调幕 高 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 高层云 像毛玻璃 低 它预示将要下雨或下雪 雨层云 布满天空 更低 雨雪就开始下降 积雨云 形成高大的云山 更低 马上就会下暴雨

  由上面云的位置、厚薄和天气的关系与第2段是相照应的。“象征”“预兆”用词准确。

  问:如何说明这部分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

  同学从课文中找出例句,归纳。

  1、运用贴切的比喻: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说明卷云的轻盈和洁白;

  “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比喻卷积云的形态特征;

  “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比喻积云的形态特征;

  写卷云聚集成卷层云时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作比喻。

  2、运用拟人的手法:

  写卷层云变成高层云时,用“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写高层云变成雨层云时,用“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

  3、用描写的语句:

  “阳光透过云层……依然很清晰”,写出了“卷云”的“薄”;

  用“向上凸起”、“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等词语写由积云到积雨云;“云底变黑”、“云峰模糊”、“云山崩溃”、“乌云弥漫”描绘“积雨云”的发展变化。

  4、用词准确:

  问: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一段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找出来,说说它们的作用。迅速、不一会、顷刻、马上……说明变化速度之快,用词又不雷同。

  默读第6段课文。

  提示:本段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是过渡句、也是中心句。边读课文,边填表。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光彩 天气征兆 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华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变大,转晴,华环由大变小,转阴雨 虹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露 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 朝霞西阴雨袭晚霞东几天晴

  问:这段没有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没有细致的描绘,怎样使语言鲜明生动的?

  学生讨论,明确。

  引用了谚语,简短、通俗、鲜明、生动。

  最后读第7段课文,说说每句话写了什么,怎样概括段的主要意思?

  学生回答,归纳。

  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局限性;还要依靠天气预报。──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提示:最后两句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它与前文中的“往往”、“常常”、“有时’等词是相照应的,表明使用词语的准确性。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故事篇幅较大,但内容通俗易懂,情节曲折有趣,能抓住孩子的心。主要讲述了卡罗尔想要一只小猫,爸爸为她登了广告。别人送来了许多小猫,为了解决小猫太多的问题,爸爸又登广告把小猫送人。当卡罗尔见不到小猫伤心不已时,惊喜地发现她最喜欢的小猫留了下来,终于有了自己的小猫。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识“卡”“罗”“尔”等15个生字。

  2.采用分层默读法,指导学生学习默读,了解默读的方法。

  3.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卡罗尔对小猫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认识十五个生字,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乐趣。

  教学难点:

  感受卡罗尔随着小猫来来去去而起伏变化的心情,触摸她喜爱小猫的童心,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调整

  一、认识伙伴,揭示课题。

  1.出示小女孩图片:图中的小伙伴名字叫——卡罗尔

  板书:卡罗尔

  2.亲切地喊喊小女孩的名字——卡罗尔。

  识字:读准“卡”“罗”“尔”。说说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中的哪个字?(如:罗汉果、卡车、偶尔……)

  3.卡罗尔十分喜欢小猫,想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小猫。最终她有没有得到呢?

  4.补完课题,齐读——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一)轻声自由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生字词。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软垫 绒线团 舒适 橱柜 厨房 抽屉

  滑稽 糊涂 多余 端出 一碟 点心 免费

  待在家里 黑白相间 滴滴答答(多音字带拼音)

  (1)同桌互读,正音。(2)开火车读。(3)齐读。

  2.出示课文生字条,学生认读。介绍自己最得意的识字方法。 可以用这些方法识字:

  猜谜识字:不上不下——卡;兔子丢了小尾巴——免。

  形近字比较认识:热—垫、兔—免。

  用熟字加偏旁、减偏旁的方法识记:苗—喵、曾—蹭;萝—罗、橱— 厨。

  用动作演示记“蹭”字。

  三、分层默读,交流体会。

  (一)介绍默读。

  今天,老师和大家用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来读这篇课文。(板:默读 )什么叫默读?默读就是——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

  (二)第一次默读。

  1.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全班交流,对学生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表扬。

  (三)第二次默读。

  1.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为什么?边读边用“——”画出来。

  2.把自己画下来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想想有趣在哪里。

  3.全班交流,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读一读。看谁说得有趣,读得有趣!

  主要是以下几段,可随机出示:

  ▲不一会儿,门铃又响了,进来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个衣袋里都有一只小猫。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

  (1)说说什么地方最有趣,也可以读出来。

  可以引导学生:小猫把叔叔的口袋当成什么了?(温暖的小床、免费旅行……)

  (2)展示课文插图,师小结:瞧这些可爱的小猫,它们会跑去做些什么呢?

  (3)多么滑稽啊!齐读这一小节,重点读好“扑扑地、一个个、一……就……”

  ▲打这以后,门铃一直响个不停,好多小猫都来了,什么样的都有。

  (1)说说会有怎样的`小猫来到卡罗尔家?(可引导学生从小猫颜色、大小、神态等各方面展开想象。)

  (2)想象说话:好多小猫都来了,什么样的都有。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晚上可不得了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小猫钻进抽屉里、衣柜里。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

  (1)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让自己发笑的地方。

  可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小猫在抽屉里、衣柜里干什么?谁会

  被门后的小猫吓到,吓成什么样?小猫还会干些什么有趣的事?

  (2)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出有趣)

  ▲爸爸从自己的每只拖鞋里都捉出一只小猫来。

  (1)自由交流感悟。(2)齐读。

  过渡:小猫那么有趣,那么顽皮可爱,所以卡罗尔非常喜欢小猫。

  (四)第三次默读。

  1.从那里可以看出卡罗尔喜欢小猫?边读边用“~~”画下来。

  2.四人小组交流:读读找出来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3.全班汇报。

  ▲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

  ▲卡罗尔端出一碟牛奶,还有一碟点心。她又把旧的软垫放在一个篮子里,就待在家里等起小猫来。

  ▲小猫喵喵叫着,卡罗尔说:“别难过,我会照顾你的。”卡罗尔让小猫喝牛奶,吃点心,还让它玩绒线团。

  ▲卡罗尔很伤心,整整一天,她都在和小猫告别。

  ▲卡罗尔眼泪都流出来了。屋里什么声音也没有了,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

  ▲卡罗尔高兴地叫了起来:“啊!是伯洛!”

  ▲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

  4.读读这些句子,体会卡罗尔心情的变化。

  板书:一直想要期待 终于有了 高兴 伤心 惊喜

  (五)总结全文,提出希望:让学生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关注周围环境,学会和谐相处。

  四、作业。(允许学生选择1—2项)

  1.学习写广告。

  小猫的得失直接影响着卡罗尔的心情,卡罗尔多么喜欢小猫啊!而小猫的得失都是通过“登广告”,广告的作用可真大。你想要什么小动物吗?让我们也来试一试。

  2.说说默读的方法,建议用默读的方法课外阅读:童话《内尔罗和爱犬》或老舍的《我们家的猫》。

  3.自己觉得有趣的句段把它积累到本子里。

语文教案 篇4

  金陵晚报近期开展的“油盐酱醋茶”姓氏大调查活动,在读者群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一时间,满城尽刮“油盐酱醋茶”旋风。

  人世间到底有没有姓“盐”的和姓“酱”的?他们的姓氏又是怎么来的?这是很多人最为关心的话题。昨天,记者与公安部公民身份查询机构及有关部门联系上,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油盐酱醋茶”姓氏大调查活动有了突破性进展,全国范围内的绝大多数“油盐酱醋茶”都被找到。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以上姓氏中,第一姓氏“油”姓在江苏全省共有7个人,其中3个“男油子”、4个“女油子”,年纪最大的“女油子”在苏北灌南,今年69岁,年纪最大的“男油子”在南京,今年43岁(其女儿今年15岁)。

  

  具有重大进展的是该报在持续几天的寻找中,终于从江苏省约8000万人口中找到了13个“盐罐子”,其中五男八女,年纪最大的在苏北睢宁县,是个90岁的老太太,而年纪最小的“盐罐子”则生活在江苏丹阳,是个今年刚满7岁的女童。

  

  其实,根据本次活动开始前的预测,在上述姓氏中,最难找的就是姓“酱”的,但这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居然在其他省份总共找到了14个人,这六男八女分布在云、贵、川、鄂、豫地区,分属汉、苗、侗、白4个民族。仔细一找,竟然找出这么多的“酱”,让人看了瞠目结舌。而更让人吃惊的事情还没完,在“酱”姓人中,湖北省随州市竟然有两个同名同姓者——酱豆腐,一个1983年出生,一个1985年出生,两人同一个村,估计“酱豆腐”在当地是道“名小菜”。

  

  在“醋”姓的寻找中,其结果与前期调查的结果相一致,南京河海大学的“醋院科”和南京理工大学的“醋波涛”占据两席,全省再也找不出第三人。看来,除了“酱”,“醋”姓在江苏全省最为金贵了。

  

  继发掘出南京城里的“六朵茶花”后,放眼全省,我们竟然找出男男女女总共107朵“茶花”,并且分布苏南、苏北各地区,据初步了解,多数是云贵地区嫁到江苏来的“茶花女”。

  另外,最新一期的《国家地理》杂志编辑部也梳理了中华民族姓氏。 7年1月13日,陕西省泾阳县埝口五村。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马宏杰指挥几十位村民拍集体照。因为这些村民都姓“第五”。“第五”这个姓其实并不鲜见,古时候从“第一”到“第八”都是姓氏,《百家姓》中的最后8个字就是“第五言服、百家姓终”。

  人姓氏中有趣的.很多,比如“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了找到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朋友,编辑部派了好几个摄影师分头去河南、山东、江苏、山西、云南等地。姓“油”的是位老汉,摄影师请他拿着一桶油拍了一张照片。姓“醋”的是位小伙子,摄影师为他拍了抱着醋坛子的照片后,还同他合了一个影,以纪念找他的艰辛。“盐”姓朋友找的过程很曲折,最终在上海找到一位姓盐的时尚女孩。连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酱”姓朋友,最后也找到了。虽然寻找他们很辛苦,却充分体现了中华姓氏的奇妙。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感受小伙伴之间的心灵美。

  3、能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伙伴们的心灵美。

  【教学难点】

  体会小伙伴的心灵美。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小朋友们,夏天马上就要到了,夏天晚上的星空格外美丽,想不想一起去看一下呀?

  (播放夏夜的星空 flash,配乐)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些什么呀?

  生:夏夜多美!

  二、新授

  师:对啊,夏夜多美啊!

  (板书课题)

  1、那谁能把这个题目也美美地读一遍呢?

  (学生有感情地读)

  师: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感觉到了夏夜真的很美!在那么美的夏夜里,你想不想听一个小故事呢?听的时候有个要求:故事中讲到了谁?

  (播放课文录音)

  (听完后)

  师:谁来说说看,故事中讲到了谁?

  (睡莲 蜻蜓 萤火虫 蚂蚁)

  2、师:小朋友们能把这些小伙伴一个不漏地说出来,可见刚刚大家听得非常仔细。其实啊,这个故事就在我们的课文里,你们想不想自己把它美美地读一读呢?赶快打开课本,轻轻地读一读课文,读的时候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学生读。

  师:谁来回答我刚刚的问题?

  生:夏夜,在公园里。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

  生:第一段。

  (课件出示第一段)

  谁能把这句话读好?有感情地读。

  师:那么安静的夜晚,突然传来了一阵呜呜的哭声,是谁啊?

  (蚂蚁)

  对啊,蚂蚁把刚闭上眼睛的睡莲姑姑惊醒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你读一读(2~7段),读完后轻轻地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读。

  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睡莲姑姑弯弯腰让他爬上来)

  (弯腰,让蚂蚁爬上去)做一做弯腰的动作。这里有他们的三次对话,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次:

  (课件出示)

  ⑴ 先请学生自己读一读:

  师:在你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些什么呢?

  (睡莲:关心蚂蚁。 蚂蚁:掉进池塘,很着急)

  师: 如果让你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你会填什么?

  (关心、着急)

  你能不能带上这种语气读一读?

  (生读,读出关心、焦急的语气,老师引读)

  分男女生读,教师引读。

  ⑵ 师:听了小蚂蚁的话,睡莲又是怎么说的?(出示第二组对话)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谁能把它读好?

  (指名读)

  重点读出蚂蚁的感激之情。

  ⑶ 看到这么懂事的小蚂蚁,睡莲姑姑忍不住邀请小蚂蚁住下了。

  (出示第三组对话)

  谁能读好?

  (指名读)

  你能不能把这种表情读出来?

  分男女生朗读。

  ⑷ 师:当他们正在着急的'时候,蜻蜓和萤火虫也过来帮忙了,他们是怎么帮助小蚂蚁的呢?先自读8~13段,然后分四人小组演一演:一个念旁白,其他各演睡莲、蜻蜓、萤火虫,要有感情。

  (小组练习)

  全体演一演(老师读旁白,其他分三组演)。

  ⑸ 师:就这样,蜻蜓飞呀飞……小蚂蚁到家了。

  (出示第14段)

  请小朋友们把这段话一起读一遍。

  下面老师读前半句,后半句由小朋友来读(引读)。

  除了课文中写的,你还知道吗?

  青青的( ) 绿绿的( ) ( )的( )

  ⑹ 再齐读14段:

  师: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睛,你知道星星为什么那么高兴吗?

  (看到他们都那么热心地帮助小蚂蚁,星星能不高兴吗?)

  如果你就是天上那颗星星,你会说什么呢?

  ⑺ 师:小伙伴们帮助了小蚂蚁,小蚂蚁顺利到家了,蜻蜓和萤火虫也回家了,公园里又静悄悄的。啊,多美的夏夜呀!

  (出示句子)

  师:那么,这个夏夜美在哪里?

  (风景,小伙伴们互相帮助,他们的心灵更美)

  师:你能不能通过对这句话的朗读,把这种美表达出来?

  (配乐)

  三、表演

  1、师:你最喜欢故事当中的谁? 请你把它说的话读一读。

  (学生练习)

  师:下面老师读旁白,你喜欢谁就读谁的话。明白吗?

  (分角色读)

  2、现在请小朋友分四人小组演一演,配上动作,待会请小朋友上前面表演。

  先请四个人上前,老师读旁白。

  再请四人个,学生读旁白(演好后再评一评)。

语文教案 篇6

  活动要求:

  1、通过观察集市与超市,或组织学生参观集市与超市,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培养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及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经常生活中的贸易行为;增长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集市与超市,或组织学生参观集市与超市,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培养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及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揭示主题

  你去过集市或超市吗?那里是什么样的?

  能说说你第一次去集市或超市的经历与感受吗?

  二、观察图画

  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集市怎样?超市怎样?

  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凌乱的认识注意引导学生从所在地、商品、买卖双方进行有序整理。

  三、弄清集市和超市的区别。

  从市场所在地、商品及其摆放形式、购物形式、销售形式等方面进行区别。

  四、联系实际

  1、说说你走访的集市或超市的情景。

  2、谈谈自己走访的感受和收获。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骸、坠”2个生字,理解“搜索、奥秘、同归于尽”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清洁工”的特点和作用,掌握例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3.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能发挥想象运用所学说明方法介绍自己设计的清洁工。

  【教学重点】

  1、了解太空清洁工的特点和作用,从而对太空、科技产生兴趣。

  2.掌握列数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文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想象设计太空清洁工。

  【教学难点】

  掌握列数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文用词准确、生动等的特点,想象设计太空清洁工。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让学生查找有关太空的资料

  3.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 板书课题,质疑: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脑中冒出了什么疑问?

  3. 师引导归纳:太空清洁工是什么样?

  怎样清洁太空?

  太空有哪些垃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这清洁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赶快打开书再读一读。

  1.自由读文,要求: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奥秘 残骸 坠落 同归于尽

  指名读(随机正音:坠、骸)—开火车—齐读

  3.用上述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明确任务放手让学生初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借助需要检查的字词,了解梗概,一举多得。

  三、再读课文,了解特点

  1.默读课文,找出太空清洁工的'构造特点,用波浪线画出来。

  2.说说课文的介绍和你想象的太空清洁工有什么不同?指生说,出示句子:

  太空“清洁工”的质量只有6千克,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100万美元。别看它个儿不大,本领可不小。它装有4台摄像机,能够搜索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

  (1)自读交流读懂了什么。

  (2)去掉“只有、不到”比较,朗读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用今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嫦娥二号”的质量和费用与太空“清洁工”进行比较,知列数子的说明方法,再次朗读体会“只有、不到”。

  (4)抓住“搜索”以及其他方位词语,了解“清洁工”的功能。

  【设计意图】抓关键词,让学生体会行文用词的准确及使用例数子的说明方法。引入一般航天器或卫星制造的费用资料,加深对不到、只有的印象。

  四、研读课文,体会作用

  1.体会垃圾的危害性

  过渡:这些航天器从设计、制造到发射上天,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行中哪怕出一点小问题也会造成难以估价的损失。可是——指生说,出示:

  可是偏有一些“捣蛋鬼”不时威胁着它们的运行安全。这些“捣蛋鬼”就是讨厌的太空垃圾。

  (1)句子读悟体会打比方

  (2)引入太空垃圾的资料,体会危害性

  (3)朗读体会

  【设计意图】体会打比方的手法,及行文用词的生动。资料适当引入帮助理解对太空垃圾危害的理解。

  2.了解清除垃圾的过程

  师质疑:“清洁工”又是怎样清除垃圾的呢?指生说,出示句子:

  一旦看到太空垃圾,它就立刻靠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接着迫使太空垃圾和自己一起减慢飞行速度,在重力的作用下降低高度,一起进入稠密的大气层,这时剧烈的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就会将它们一同烧毁。从地面上看,就像天空坠落的流星一样。

  (1)通过“一、就、然后、接着”等词说清除垃圾的过程,讨论顺序是否调换,体会行文的严谨性。

  (2)抓“捣蛋鬼”,体会用词的趣味性:“捣蛋鬼”指什么,如果换成“太空垃圾”表达效果一样吗?

  (3)抓“流星”,体会这一说明方法的形象、生动:。

  (4)朗读训练。

  3.小结

  【设计意图】抓关键词体会行文的严谨、形象、生动

  五、拓展延伸,想象写话

  1.师质疑:这样的太空“清洁工”,你满意吗?哪些地方可以改进,能不能创造更好的太空“清洁工”?

  2.写话训练:你将设计一个怎样的太空清洁工,让我们的太空更清洁更美丽?说说功能或者构造。

  (1)交流怎么才能写得好。

  (2)教师引导归纳:试着用上“一、就、然后、接着”等词说清除垃圾的过程,还可以用上例数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3.交流

  【设计意图】选择一段作为学生写之前的铺垫,在看了这段话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写得生动,让人印象深刻的原因:指向说明方法、用词准确。然后再激发兴趣让学生写。本课着重要让学生学习哪一种说明方法,前面要有意识引导学生体会,不断反复,加深印象,这里写话要想办法让大部分学生用上这种手法,便于写后的评价,以促进真正提高,一课一得。

  六、小结全文,感情升华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环保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延伸。人类在爱护地球家园的同时,也要重视太空环境的保护。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在宇宙中遨游时,面对的是一个干净、美丽的太空。

  【板书设计】

  太空“清洁工”

  太空清洁工是什么样?

  怎样清洁太空?

  太空有哪些垃圾?

语文教案 篇8

  教材简析:

  马背小学是当代词作家李幼容的一篇现代诗。诗歌共分为七小节,前三小节是写了哈萨克的孩子从小在马背上生活,四至六小节写了哈萨克的孩子们盼望着过上现代的生活,最后一个小节主要写牧区小学的教师用知识带给了他们实现的希望。全诗语言优美,朗读富有节奏感。

  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52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7人,都来自偏远的山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阅读能力很差,学生考试成绩不稳定两极分化严重,后进生较多。

  教学目标:

  1、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感受哈萨克族人民渴望更美好的现代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诵两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

  难点:指导作为农村的学生正确地体会草原牧民的日常生活及其内心渴望发展的心理。

  教具准备:

  主要采用朗读、诵读及以前学过的理解诗的方法来理解诗句意思,并辅之以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并解题

  1、谈话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许多兄弟民族生活在一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哈萨克族的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情形。

  2、板书课题:马背小学

  (1)能谈谈自己读了题目生想到了什么或是有什么疑问吗?

  (2)相机指导: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材料理解伊犁马、哈萨克、冬不拉等与本地学生生活所不同的词语。(课件提前做好相关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这些词语有直观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己尝试读诗歌。

  2、同位或小组内互相读着听听。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全文。

  (2)正音。

  三、指导学习方法。

  1、想一想以前我们学习诗歌时一般会运用哪些方法?

  2、引导归纳:朗读、联系上下文、借助图、找出关键的词句……

  四、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刚才所提及的方法进行讨论,师巡视。

  五、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相机给予指导、归纳。

  (一)要点:

  1、前三小节是写哈萨克民族的孩子自小与马的关系十分密切,孩子们在马背上了解了生活,了解了世界。

  2、四至六小节是哈萨克的孩子们畅想高科技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并提出:“这难道是遥远的梦景吗?”

  3、是对上面提出的问题的回答:马背小学的教师为他们带来了希望。

  (二)读了诗歌,你能体会出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

  一方面表达了哈萨克民族的人民渴望发展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表达了知识是改变生活的最好方法。(学生概括的只要意思能符合即可)

  六、指导朗读

  朗读全诗,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并读给全班的同学听。

  七、想一想,马背是牧区孩子童年的“学校”,你的“童年学校”是怎样的?

  学生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生活是一所大学校,社会是一所大学校,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在生活中得到丰富的知识。

  八、作业:

  1、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收集与本诗有关的材料:关于词作家李幼容、哈萨克族等。也可以收集其他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

语文教案 篇9

  【教材简析】

  《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人物情感丰富,形象生动,内含深刻哲理,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文章。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赞扬了画家的虚心好学和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优秀品质。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学习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首先要相信孩子学习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指导写字“抹”“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3——6自然段,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并向身边的人学习。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并向身边的人学习。

  【教学难点】

  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并向身边的人学习。

  【教学流程】

  一、板书揭示课题,激发探究欲望。

  开课(用两个不同大小板书开课,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21、画家和牧童21、画家和牧童

  接下来就请孩子们看老师板书的课题(出示两个课题)

  今天的课题可有点意思。平时老师上课都只写一个课题,可今天陈老师却写了两个课题。

  细心的孩子一定发现了其实这两个课题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一个课题(引:什么大什么小)、一个课题(引:什么大、什么小)

  如果只能选一个课题,你觉得我们该选哪个?说说你的理由?

  (生答)

  第一个课题画家大该怎样读?第二个课题牧童大该怎样读?

  (出示问号,大家都说得有道理,那咱们就在待会儿的学习中去解决这个问题)

  二、感知文本,铺垫“优秀(了不起)”。 (读文,复习生字词再回顾)

  1、开课之后,在先读文的基础上,再检查、复习生字词。

  (检查复习之后,根据学生的情况酌情对生字词进行巩固、复习和指导)

  卡片出示词语:

  戴嵩 价钱 购买浓墨涂抹和蔼 批评 翘起 驱赶 牛蝇 惭愧 拱手

  ①指名读(抽查)

  ②齐读

  2、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过渡:上节课咱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我们已经知道了戴嵩是一位什么样的大画家?你来说,孩子。(生答)你真能干,看来上节课你学得很好。指板书:著名

  (1)就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大屏幕上的句子,再次去体会戴嵩的著名(大屏出示):

  ①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读、仿说

  ②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读。仿说。

  (2)老师小结:怪不得说他是个著名的画家,真是名不虚传呀。那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了不起)板书:了不起

  三、立足文本,感悟“优秀”。聚焦重点段(3——6自然段)

  1、过渡:好了,孩子们。让我们回到课前讨论的那个话题:请孩子们听好问题,我看谁小耳朵最灵:你觉得哪个课题更正确?你更喜欢画家和牧童当中的哪一个人物?他有什么值得你喜欢的优秀品质?在课文中找到能说明你理由的句子,用波浪线把它勾下来,请看大屏幕。(出示自学要求)

  自读课文3—6自然段,找到相关的句子,勾一勾,想一想,读一读。这三件事都做好了

  就请坐直,我看谁的动作最快。(板书:勾—想—读)

  【预设一:画家】

  (一)学生说喜欢的原因,找出相关句子,指导朗读

  1、朗读指导重点:①“没有不”是什么意思、“争着”又该怎样读

  ②从“小兄弟”、“我很愿意”引导读出和蔼的语气

  ③惭愧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才能读出惭愧的感觉。

  2、识字教学:惭愧、蔼

  (二)小结:原来他是一个画技高超的画家,又是一个非常谦虚的画家,真是一个画品与人品兼美的大画家。所以我们由衷地夸赞他——“了不起”。

  【预设二:牧童】

  (一)学生说喜欢的原因,找出相关句子,指导朗读

  1、朗读指导重点:①“画错啦,画错啦!”读出勇敢

  ②指导纷纷夸赞的句子,读出夸赞的语气

  2、出示挂图:仔细看图,找出哪位是牧童,哪位是戴嵩,怎么发现的?找到牧童,观察他

  的动作,学着他的动作来读出他的话。——看图观察其他人的表情,说话:

  其余的人可能会怎么想,怎么说——读文(第5自然段第一二句话)

  3、识字教学:翘、蝇

  (二)小结:原来牧童在生活中善于观察,而且敢于向这么有名的大画家指出错误,真是一

  个细心观察和勇敢地孩子,所以我们也夸赞他——“了不起”。

  四、情感读文,回味“优秀(了不起)”。

  解决课前留下的课题大小疑惑: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著名的画家戴嵩和一个平凡的牧童,他们都很了不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仅著名的人值得我们学习,平凡的人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所以让哪个词语写小都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既然他俩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就让这两个词语都写大(边说边擦去小的词语),让我们一起来大声地读读课题,读出对他俩的敬佩。(读课题)

  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美美地朗读课文,再次去品味他们的了不起。

  五、跳出文本,找出“优秀(了不起)”。

  指板书:

  是啊,画家——“了不起”、牧童也很——“了不起”。而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值得我们

  学习的平凡人、了不起的平凡人。他们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就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出示句子:“ ,我想对你说: 。”例:李明,我想对你说:“你书写工整、听课认真,你真了不起。”

  六、总结新课,沉淀“优秀(了不起)”。

  (接着学生的话)是啊!优秀的人、了不起的人有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有善于思考的头脑,更有谦虚好学的胸怀,向身边那些了不起的人学习,你也将变得了不起。

  七、板书设计:

  21 、画 家 和 牧 童

  了不起

  八、作业设计:

  课内作业:

  当堂检测题单:

  (一)语言表达(任选一题,在横线上写上一两句简短的话)

  1、戴嵩我想对你说:“ 。”

  2、牧童,我想对你说:“ 。”

  (二)写一写(两道都做)

  1、 一 就 。

  2、 一会儿 一会儿 。

  课后作业:

  作业超市:选两道你最喜欢的题做一做:

  1、这节课你过得愉快吗?用几句话把你的感受和收获写下来。

  2、写话训练: ,我想对你说 :“。”

  3、读《皇帝的新装》等敢于挑战权威的故事书。

  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人物情感丰富,形象生动,内含深刻哲理,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文章。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以感情朗读、以读促悟为主线,突出了以读代讲的学习方式,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使学生较好的体会到了大画家戴嵩的画艺高超。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自主探究求发展。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整节课我从交流入手,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首先我创设了自然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是否喜欢画画,并观看名画”为切入点,打破常规写课题,激发学生读文的探究欲望。在观看名画中认识画家“戴嵩”二字。识字中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践、做动作的方式进行,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带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主动参与识字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另外在朗读环节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让他们在读、说、评中进行充分的角色体验,用原生态的自身感受,入情入境的读文,进一步体会戴嵩画技的高超。

  二、重视词语的教学

  在第一学段中,字词的教学是语文课的重点。因此,本堂课中,在各个环节中渗透字词的教学,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识字与个人经验相联系。对于词语的理解方面,我觉得学生对“拱手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 ”的理解是难点,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做动作理解“拱手”;用简笔画帮助理解“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

  三、重视语言训练

  本堂课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读,来体会到画家画技高超,如““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于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重点,进行语言训练,使得学生在语言训练上有新的收获,接着用这种句式进行训练。如:“( )一( ),就()。”学生说得很不错。

  然而,课堂是遗憾的艺术,在这堂课中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够。在这堂课中由于在识字、感悟朗读等环节训练的点贪多,容量大导致写字的时间不够,使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写字训练,写的字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可想而知,写字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实,合理的课堂结构应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分配。在上课前也曾告戒自己,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写字时间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语文教案08-17

语文教案(经典)08-10

[经典]语文教案08-03

(精选)语文教案08-06

语文教案(精选)07-30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07-26

语文教案【精选】07-25

(经典)语文教案09-24

【精选】语文教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