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29 11:59:53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热门)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语文教案(热门)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强化概括信息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初步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榜样的力量,建立自信,理性对待人生,以奋发向上的精神面对职高的学习生活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概括信息的最基本方法

  难点: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丘吉尔的优秀品质

  课时安排

  作者背景介绍

  课件

  导入

  1,'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作者为什么把自己比作萤火虫

  (萤火虫有什么特质)

  虽然弱小但在黑暗中顽强地发出光芒.

  2,文章写了我的早年生活当中的.几件事

  入学考试

  学习英语

  入伍考试

  军事天分

  3,我的成功是偶然的吗

  自信,乐观,毅力

  4,哪些语段可以看出丘吉尔的自信

  点拨:面对场场考试失败,面对入学考时几乎零分,面对在差班读书,丘吉尔是如何想的呢

  分析:'我乐意……不知道的';对校长威尔登博士很尊敬,是因为他没有因为考试考不出而没让我入学,而说'证明他有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在差班读,他说自己也一点也不比他们差';在幽默的语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丘吉尔虽然成绩很差,却没有因为这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是清醒地

  知道自己的特长,并坚信自己是一只会发光的萤火虫.

  2)通过对丘吉尔课前了解,丘吉尔在事业中,哪些地方也可以看出他的自信(运用课文知识,验证自信这个观点)

  点拨:给出一个参考例子,丘吉尔投考英国皇家军事学校,考了三次才勉强通过,父亲骂他'丢人现眼';但他并不气馁,回信表示他会以实际行动来回答父亲的责难.

  小结

  它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在学习竞争的过程中,不一定要追求全部的满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好自己能力中最强的那一面,也可以脱颖而出.优秀和落后是相对的,当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所能体现出自己最强的一面,那你就是最优秀的.

  仿写'我的早年生活'

  第一段和第二段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10个字。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过程与方法: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情感,并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阅读乐趣。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水浒传》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识《水浒传》

  1.播放《好汉歌》,出示水浒108将人物图,调动人物情绪。

  2.展示《水浒传》全套书。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些什么了解,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

  3.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

  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3.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有何不懂之处?

  4.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质疑。师适时小结。

  三、探究学习1-3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爱上读《水浒传》的?勾画出重点词,特别是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

  2.同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4.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评点,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重点体会: 百听不厌 好奇 破涕为笑

  四、学习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识记生字。

  2.学生按字的结构给生字归类。

  3.同学上台当老师,全班交流。

  4.重点指导书写:套 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作者是如何爱上《水浒传》的?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他是怎样读《水浒传》的。

  二、探究爱读《水浒传》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从文中的那些句段,可以体会出“我” 爱读《水浒传》?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4-5自然段后汇报学习成果。

  3.想象画面,深入体会“爱读”。

  4.品读“武松打虎”的细致描写,以第5自然段的描写为剧本,小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剧。

  5.感情朗读,读出“我”的痴迷与喜爱,感受阅读水浒传的愉悦。

  三、说《水浒传》论《水浒传》

  1.学了这篇课文,你的收获?

  2.简介水浒及作者。启发学生谈感受。

  四、作业。

  《水浒传》是本极有魅力的书,还有许多英雄好汉等着我们。课后请同学们阅读《水浒传》,完成以下作业。可选作。

  1.准备一个水浒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在班上说给同学听。

  2.写一篇论水浒英雄的小练笔。

  3.办一期以“水浒英雄人物”为主题的小报。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 “艺术的魅力”为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预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学情分析】

  学习文言文《伯牙绝弦》,学生已有了《杨氏之子》作为基础。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了解文章大意;指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揣摩作者表达方法,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文言文和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读通、读懂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习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体会文言文的无穷魅力。

  2.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设计理念】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小学文言文传统教学方法是小学文言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学习成果的一大因素,面对深奥难懂的文言文,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伯牙绝弦》的教学中,我采用情感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时入情入境,理解文意和体会感情双线并行,一改以往文言文串讲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感引导中完成学习内容。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古文更是如此。《伯牙绝弦》一文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所以需要老师灵活多变而又扎扎实实的朗读指导,多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读、思、议、悟,要读得充分,读得入情,读出韵味,理解自然水到渠成。本课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领悟语言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时效,体会文言文的无穷魅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故事导入,引入课题。

  讲《警世通言》中伯牙和钟子期偶遇的故事导入,指导学生看插图,猜猜文中人物。

  [设计意图: 故事导入让学生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2.板书课题,指导“弦”的读音和写法。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绝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绝弦?)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读通课文,感知文意

  1.由《杨氏之子》导入文言文学习方法。读通课文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明确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读文言文给你什么感觉?

  3.检查预习。学生个人读后指导。教师范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

  4.领读,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设计意图: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读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教师以富有韵味的领读,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的'情景之中,点燃学生热爱阅读文言文的热情。]

  三、读懂课文,领会情感

  1.课文读通了,还要把课文读懂,大家说,有什么办法?(结合注释、结合上下文)请同学们按照这些方法,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大意。读懂课文,是文言文学习的第二步。

  2.学生自学。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大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揣摩句意,理解文本,课文的文言形式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了白话文。]

  3.交流。

  (1)从哪里看出二人是知音?

  (2)引出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体会古文的一词多义。抓住“善哉”指导学生理解子期的由衷赞叹,并指导读。

  课件出示句子,透过文字看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山和江河?读出你的感觉。

  揣摩表达形式,抓住“峨峨兮” “洋洋兮”体会古文用字的精炼。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此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来理解文本,丰富想象。]

  (3)对啊!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伯牙所念,仅仅是这些吗?角色转换,假如我志春风……你看到了什么?用上文中句式说一说。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的说话训练铺好路。]

  (4)课件再次出示二人资料。质疑:伯牙当时已经是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交流)

  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是啊!知音欢聚,情投意合,将是何等的其乐融融!再读课文,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快乐。

  (5)故事过渡。二人相见恨晚,结为兄弟,并相约一年后中秋之夜再在这里相聚。第二年中秋,伯牙兴冲冲前来赴约,假如你是伯牙,你会给子期带些什么礼物呢?(交流后起音乐)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课件再次深化二人资料。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充分利用文本插图,身临其境感悟人物心情,理解人物内心的感情。]

  (6)深化情感。

  透过这段文字,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交流)

  教师深情渲染:是啊!再也没有了知音欢聚,只有一座孤单的坟墓;再也没有了其乐融融,只有一块冰冷的墓碑。假如你是伯牙,站在知音的墓前,你有什么话想说?请把它写下来。(交流)

  [设计意图:透过文字看画面,让学生进行想象和课堂小练笔的拓展练习,读写结合,既提高了课堂实效,又让学生自然而然理解了伯牙与钟子期是人生知己。]

  在子期墓前,伯牙留下了一首伤心欲绝的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警世通言》)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

  4.回归课题。伯牙为什么“绝弦”?知道了吗?

  [设计意图:润物细无声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四、积累古文,尝试背诵

  1.放《高山流水》,请同学们伴着这首曲子,想象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再把课文读一遍,把你的感受读进去,读出知音欢聚的乐,读出破琴绝弦的痛……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在指导朗读时,师生融入课文中的角色,师生形成了“知音”式的对话交流,入文,入情。]

  2.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努力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到古代文字的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把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学生从读通到读懂,最后熟读成诵,达到了“其词若出吾口,其情若生吾心”的境界,课堂实效就要在不断训练中提高。]

  五、拓展文本,推荐阅读

  课外推荐阅读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设计意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此环节旨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作业设计】

  1.熟练背诵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伯牙绝弦课文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译

  绝 :断绝

  善 :擅长,善于。

  鼓 :弹。

  志在高山 :心里想到高山。

  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 :高

  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 :像~~一样。

  洋洋 :广大。

  念 :心里所想的。

  必 :一定,必定。

  之:他。 谓 :认为。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 :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闲”的音。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朗读停顿

  注:“/”为停顿处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作者介绍】

  吕不韦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练习题】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

  绝:①断绝②穷尽③走不通的④独一无二的⑤极、最

  伯牙绝琴( )斩尽杀绝( )绝处逢生( )

  美妙绝伦( )绝大多数( )悬崖绝壁( )

  善:①擅长、善于②好③善良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

  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心怀不善( )

  多愁善感( ) 善始善终( ) 英勇善战( )

  2、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

  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④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绝招》教案03-31

语文教案07-20

语文乐园教案06-08

(经典)语文教案07-26

语文教案(精选)07-30

(精选)语文教案08-06

[经典]语文教案08-03

语文教案【精选】07-25

语文教案(经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