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辅导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辅导教案1
教学目标:
教师:
1.了解掌握学生现有的寻找快乐的方法技巧。
2.进一步教给学生寻找快乐的策略,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寻找到快乐,进而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愉快的情绪。
学生:
了解自己现有的已经掌握的寻找快乐的方法。
2.进一步学会更多的寻找快乐的策略,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
3.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到快乐,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愉快的情绪。
教学步骤:
一、播放动画片导课。
1.看动画片《猫和老鼠》的故事之一——《摇滚乐》。
2.谈感受。你能用语言表达你和同学们刚才看动画片的感受和情绪吗?
3.揭题。你们希望自己每时每刻都拥有这样快乐轻松的心情吗?今天,我们就来开展一个“寻找快乐”的活动。
出示:寻找快乐
二、活动步骤:
1.评选“快乐天使”
①教师导语:只要我们去感受,并善于感受,快乐并不神秘,快乐并不遥远!它常常就在你的身边。比如读一本好书是快乐,和知心朋友交谈是快乐,有时做家务劳动也是一种快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许许多多的快乐。请你们谈一谈在生活中能经常感受到哪些快乐的事呢?
②学生回忆并交流快乐的事。
③联系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评选“快乐天使”并颁证。
2.竞聘“快乐俱乐部”董事长
①导语:你们也想成为快乐天使吗?为了让更多的同学拥有快乐,我提议咱们班成立一个“快乐俱乐部”。“快乐俱乐部”的董事长该由谁来担任呢?
②答题竞聘。讲述寓言故事。提问:为什么农夫快乐,而国王不快乐?
③小结。
是啊,世界上有不少事是好是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的想法。平常人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或不公正的待遇时,就认定自己是最倒霉最不幸的`人,那么他就不会拥有一刻的轻松和愉快。即使非常富有的国王,他看不到自己已经拥有的,总是想自己没有的,结果整日郁郁寡欢。如果换一种想法,看到自己所拥有的而别人没有的,就会增强自信,会得到意外的喜悦。
3.董事长招聘工作人员
①招聘的形式:选答题与必答题相结合。
②出示选答题:选做其中一题
第一题小军的爷爷给小军的表哥买了一辆自行车作为生日礼物,而小军过生日时,爷爷只给他买了一件运动衣。
小军这样想:他觉得很难过。
小军这样想:他觉得还可以。
小军这样想:他觉得很快乐。
第二题小雨新理了头发,自己挺满意,可是邻居亮亮说:“太难看了”
小雨这样想:他觉得特别伤心。
小雨这样想:他觉得还可以。
小雨这样想:他觉得很快乐。
③必答题
第一题难过、还可以、快乐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第二题面对同一事情为什么会有不同情绪?
④董事长与“快乐天使”商议聘用工作人员。
4.甲、乙方“寻找快乐”擂台赛。
①平时生活中,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有哪些秘方能让自己拥有快乐?
②甲、乙方举手发言。(规则:良好建议说出一条得一分)
③通过竞聘与参加擂台赛,你认为快乐的一条重要原则是什么?
出示:想想你的得意事,不要理你的烦恼。
5.“快乐俱乐部”开张营业并举行庆典活动。
①董事长宣布俱乐部成立,成员入座。
②工作人员分组工作,面对面解答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不高兴的至今仍未得到解决的问题。
③俱乐部成立庆典活动。
哪位同学能用才艺表演,把同学们逗得最开心?
三、教师总结
看到同学们那么开心,老师更是开心。但是在人的一生中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会遇到坎坷,也会经历风风雨雨,那么我们如何面对呢?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共勉。
出示:乐观对人生
四、齐唱“你爱笑,我爱笑……”,祝愿大家笑口常开,永远快乐。结束活动。
心理辅导教案2
认真贯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与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良好的心态快乐学习、生活。
二、本学年具体工作计划
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和管理。由心理健康工作组共同协作完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真执行《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和示范校评估标准》,认真完成上海市心理达标校复评工作,为学校心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心理教育的书籍、报刊,不断充实自己,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
(2)支持心理辅导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提高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专业素质和品性修养;
(3)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区级及校本培训;
3、课程的设置
(1)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四年级开设心理课程,使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和区幸福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全校各位班主任老师,本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
(3)心理小报制作拓展活动课。
4、心理咨询
具体的方式有:
(1)个别面询。心理辅导教师在"心灵小屋"负责接待学生个别咨询。同时为班主任提供有消极倾向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密切关注,及时干预,防患于未然。学校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每周星期一至周五中午12:20--13:00,下午15:30——16:30
(2)信箱咨询。开设“心灵之约信箱”,引导学生学写"心理日记"、画"心理漫画",及时收集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及时反馈答复,帮助学生有效排除各种心理障碍。
5、心理社团活动。每班推选一名心理课代表,组成学生心理同伴辅导员。成立心理社团,组织进行团队的心理辅导工作。
6、教师心理团体活动
(1)开展"教师心理成长乐园"活动,如团队心理游戏活动。
(2)定期召开班主任及心理辅导员会议,组织全体老师学习有关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交流辅导心得。
7、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继续开展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利用课堂开放日、校园网上的心理专栏等渠道做好家长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普及、方法指导,家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8、校园宣传工作。
(1)每月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心理健康广播。
(2)校园网开设心灵小屋论坛,解决学生日常遇到的问题,宣传心理知识。
(3)全校层面开展一次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宣传活动。
9、建立学生档案。运用心理测试系统为四、五年级学生建立学生档案。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咨询个案档案,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做好心理辅导、个案辅导以及登记工作。
10、完善心灵小屋各个区域的布置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游戏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心理辅导教案3
辅导目标:
培养学生乐观进取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挫折能保持积极的心态。
辅导方式:
故事启发、讨论
辅导过程:
1 、学生念自励口号。
2 、导入:这节课教大家看穿别人的心理。
先回答一个问题:假如你中午放学后回家的路上自行车胎爆了,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第一反应会怎么想?
同学们的回答可以分为几类?从他们的回答中你能知道这个人的性格是怎么样的'?
3 、乐观的重要:乐观—自信。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总会遇到挫折、失败、坎坷,乐观的心境能激发你对生活的热情,如果失去乐观,没有自信,那么在困难把你打倒之前,你自己就先把自己打倒了。
卖伞老太太的故事、一瓶水的故事、一盆花的故事。学生也可以自由说。
4 、想想说说:
学生回忆曾经遇到过的挫折,及当时的想法,现在你会怎么想?
5 、如何培养乐观心态:
想开心的事
鼓励自己、警句
自我解嘲
6 、总结
乐观的人心理最健康,人最大的光荣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倒后还能站起来,当你站起来时,你会发现比原来位置向前一步,昂起头,把乐观装在心中,让微笑挂在唇边。
心理辅导教案4
主要内容:
同学们:
下午好!
进入高三了,随着高考的临近,同学们进入到紧张的复习备考状态,你追我赶,于是有些同学感到竞争激烈,压力大,心情紧张。学生们必须学会缓减心理压力。因为高考不仅要考知识基础、思维能力,还要考心理素质。心理研究发现,保持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高考复习、备考。但压力过大,会造成紧张、急躁心情;没有压力,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体现在学业焦虑,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
一、对考试结果的担忧
有很多同学的紧张感,压力感就是来源于对高考结果,或者说是后果的一种过分担忧。首先,因为自己的不足感,即认为自己以前学习差得太多了,但是时间却所剩不多 高中语文,心里特别恐慌。有很多同学担心着明天会发生什么事,而今天又没有行动,时间又在担心忧虑中偷偷溜走。未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有太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你能把握的,只有“现在”。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而应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问问自己:现在我还能做些什么?那我现在就做些什么。
二、缺乏信心
一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或者一两次考砸了,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产生自卑心理。持久的、过分的自卑感容易造成心理疾患。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归因理念。在遭遇挫折时,建议同学们不妨尝试以下策略: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求每次考试成绩都能十分理想,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要相信之所以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或无效努力。
2.制定阶段性目标,并实施有效的行动。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3.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
4.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
三、目标
1、不符合实际,盲目比较
有的同学总是认为自己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否定现实中的自我,对自己不接纳,不认可。有的同学成绩不太好,但是每天只要看到周围的人在努力,尤其喜欢关注成绩很好的,与之一比较就觉得自己差太多了,就一个劲的使自己向最好的同学看齐。然而能力有限,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目标,这样就更加地沮丧,无奈,痛苦,又不能实行有效的行为来改善自己的心境。
对于自己在高考中可能达到的水平,期望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我们生活在家长、老师的期望之中,有的时候这种期望由于不符合我们的实际水平,导致了自己的心理压力很大,总有一种无能为力之感。这种感觉的来源并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对自己过高的。期望造成的。
同学们要客观分析各方面情况,学会接纳自己,建立适当的抱负水平,保持良好的健康情绪。一个考生若总想着考上较好的大学,过分关注于理想的成功,沉醉于对未来的向往,往往会分散学习注意力,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通过几次的考试,看看自己的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其实平时的考试不过就是为了暴露问题而出的题,出题的范围基本上是在高考范围以内,高考范围是既定的,你在现在会的东西也是既定的,不会的东西也是既定的,因此,在高考之前,你考出的不会的东西越多,每天一个一个的把它弄明白,那么在高考那天你会的东西就会越多。
2、目标专一
在追逐梦想的中途随时可能出现各种目标的诱惑,如果你为之停留,最终就可能一无所获。目标专一,你就可能多了向成功飞速靠拢的机会。
面对着对你的人生可能有决定性影响的高考,你一定要对自己的各种需求做一个理性的梳理,搞清楚什么是最紧要的选择,什么是当务之急。那些不是当务之急的事情可不可以暂时先放下来?比如感情问题?“别因为你不成熟的爱而伤害了爱你的人,也不要因为你的爱而伤害了你自己和你所爱的人。你对你爱的人的最大的回报,莫过于早一些成为最值得他们信赖和最值得他们依靠的人。”同学们,在人生这样的`紧要时刻,把宝贵的时光与精力轻易地挥霍掉,对你的亲人、对你自己、甚至对你此刻所爱的人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伤害。所以,老师非常真诚地提醒你们:先紧追一只羊吧,把一切放到高考结束之后再说!
四、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动力不足也常常令学生苦恼。一方面学生都有提高成绩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又容易产生浮躁、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无动力或动力不足。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同学还没有明确的目标。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学,自己有紧迫感,但又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有的同学有长远目标,但在短时间内又得不到验证,很容易中途就开始松懈,尤其是在遭遇几次失败之后。
这就需要同学们学会分解目标。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曾多次获得世界冠军,他在自传中谈到他成功的秘诀时写到:“每一次比赛之前,他都要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奋力冲向第一个目标,当达到第一个目标后,他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于是,这40公里多一点的赛程被分解成了几个小目标后,顺利地跑完了。”可见,山田本一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目标分解法”。接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做到以“我”为主,紧而不乱,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目标。
五、怎样克服精力分散?
我们每天都在紧张地复习,可有同学在学习时,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走神儿”现象。大脑中总会不自觉地蹦出其他东西,怎么赶也赶不走,以致心情烦躁,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造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因单调刺激而引起的厌倦感,如学习材料重复、枯燥;否定注意对象的价值导致意志努力失败或放弃努力;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精神疲劳而引起的疲劳效应。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最佳学习单元时间约为25分钟,我们应避免在一个既定学习单元时间内分心。对于那些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的同学,首先要确定:接下来要做什么,把思想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去,直到问题解决为止。目标越单一越容易集中精力;其次,不同的学科交替进行学习,避免长时间学习同一个学科,或同一性质的学科;不妨试试在每复习一个知识点或做作业的时候,都限定一个时间,避免分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六、劳逸结合
我接触过一些同学,到高三了,总是告诉自己可千万别再浪费时间了。高一高二的时候因为某某原因,没有好好珍惜时间,现在不但要珍惜,还要补过来,学习态度多好啊!可结果呢,不但该补的没补过来,该珍惜的却因为心情太紧张而没有充分投入。
充分利用时间这是应该的,但什么叫充分,是不是每分每秒都在学习,才叫充分呢?当然不是,如果那样的话,只能让你事倍功半,更何况你做不到。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过度用脑和不科学用脑造成的。(大脑疲劳过度的突出表现是情绪的躁动、忧虑、厌烦、怠倦,甚至感到无聊;产生不良心境、厌学等。)
到了高三,大多数学生不再参加其他活动,只是重复地进行大量的练习,违背了用脑卫生,结果适得其反,成绩不但不能提高,反而下降,从而又可能出现心理压力,自认为脑子笨、不如别人,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使心理失去平衡,导致头昏、脑胀、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及记忆力减退等脑功能减退症状。这是由于大脑活动耐受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就会越搞越糊涂,越钻越不通,就会不自主地出现“自动休息”。
当我们感到十分疲倦的时候,大可不必强迫自己继续下去,这时候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学习效果更是微乎其微。如果趁着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放松放松,等到体力恢复后再学习,效果会更好。建议按时作息,少开夜车,中午小睡片刻,以弥补睡眠的不足。不论多忙,都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
还要注意多与同学和老师沟通,有意见多交流,有疑问主动向老师请教,多找信任的人聊聊天,说说自己的感觉,或者谈一些平时自己喜欢的话题,通过倾诉来转移情绪,平复心情。
还要注意搞好团结。同学间既竞争,又友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要怕同学超过自己,你帮助了同学,也会得到同学的帮助,并会赢得同学的友谊。在一种宽松友爱的氛围中复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高考中也会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当天空中出现乌云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这不过是暂时的现象,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
暂时领先的同学,要让自己的目标再高一层:因为山外还有更高的山!
暂时落后的同学,只要不放弃,就会充满希望,努力就会有收获。树立上进心是成功的关键,狠抓基础是成功的窍门,坚持不懈是成功的钥匙。
你家长的很多观点也可能都是错的,但他们的用心却肯定是好的。他们因为爱你而生你、养你,但他们却不一定很懂得教育。看在他们为你所有付出的份上,请不要责怪他们。你也许不一定必须服从他们的选择,但你至少应该无条件地尊重他们!
请最大程度地相信你的老师,尽管你在某些方面会比老师更敏捷,但你在各科的综合实力都肯定低于你的科任老师,而他们是最想帮你也最能帮助你的人!
如果你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心结”,你可以试着去找心理老师。
心理辅导教案5
一、心理辅导目标: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就是帮助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际,形成合理的个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健康人格,为学生的个人发展进一步奠定良好基础。
二、内容和形式:
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中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基本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以及心理偏差、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恰当的矫正。
三、具体工作任务:
1、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风,形成良好的学生成长氛围。
2、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现象,并作认真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心理现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3、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生理特点、人格特质及潜质。
4、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建议和指导。
5、对个别学生出现的心理偏差典型个案,教师之间应多会诊,并请教心理咨询教师,力求对学生寻求有效的心理疏导、矫治方法。
6、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结合,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风,结合新课改,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活动与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积极开通教师和家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通过问卷与家访等方式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创建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8、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①、学会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②、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③、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这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心理辅导教案6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己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形成在校长领导下,由德育处牵头,以年级长、班主任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在全校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心育氛围。
2、继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工作。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在开展心理教育常规工作外,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工作,通过黑板报、橱窗等出一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邀请有关专家为全校教职工进行1—2次有关教师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讲座,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让他们学习一些调节心理的技巧,增强应对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配合学校转后工作,对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并提出建议,以帮助问题学生真正从心里阴影中走出来。
5、组织学生撰写心里小论文,通过学生自撰心理小论文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心理调试,提高心理素质。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营造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区、家庭环境。结合家长学校有针对性举办1—2期的亲子教育等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对家庭教育加强指导。
三、具体工作安排:
1、就咨询个案与部分家长沟通。
2、问卷调查。
3、家长学校。
4、心理讲座。
5、出一期心理健康宣传板报。
6、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7、家长学校:亲子教育。
8、组织撰写心理小论文。
心理辅导教案7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工作目标:
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保持个人心理的内部和谐。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三、工作原则
1、以尊重、理解学生为前提。
2、面向全体学生。
3、学生主体性原则。
4、预防矫治与发展养成相结合。
四、具体措施:
(一)做好教师心理培训工作。
让教师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样的心理才是健康心理。让教师能认识到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维度。学会初步判断自己或同事的健康状况,并能区分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和精神疾病等概念,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形成求助的意识。
(二)继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间;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集中解决班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研究结合起来;结合学科教材内容,渗透有机专题教育,如语文课,课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直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体育课竞技项目教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
(四)阅读整理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材料,集中教师学习;可以通过召开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自学材料、外出培训等途径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五)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队会结合起来,落实发展与预防功能;尝试以队会的形式、班会的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六)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太阳花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途径,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七)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五、具体安排
9月:
1、安排四年级团队沙游,每周一个班级2-3个团队。
2、安排二年级同学观看智慧的心理影片。
3、教师心理培训《优点大爆炸》
4、个案辅导
10月:
1、安排四年级个体沙游,每周一中午开放。
2、安排一年级同学观看残疾人奋斗的心理影片。
3、个案辅导
11月:
1、安排三年级团队沙游,每周一个班级2-3个团队。
2、安排一年级同学观看助人为乐的心理影片。
3、教师心理培训《测测您的健康指数》
12月:
1、安排三年级个体沙游,每周一中午开放。
2、安排二年级同学观看坚强生存的心理影片。
3、个案辅导
心理辅导教案8
本学期我承担聋部五年级至中二年级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工作,为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计划,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做好心理辅导的日常工作
1、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安排好本学期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次课、上好每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每节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保证学生在学习时保持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感受,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测试、问卷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和和谐气氛,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
2、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和学生信件回复工作。
(1)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知道并了解心理咨询工作,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来访的意识。
(2)充分发挥心理工作室各功能室的作用,真正为师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咨询室的开放做到定时定人,并做好记录。
(3)认真做好个别咨询的个案记录,对特殊的学生要进行随访。
3、以课堂为主阵地,宣传一些心理常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氛围。
4、搜集相关心理测量,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心理测量,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学生心理调查,每学期两次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及动态。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角色,多渠道、多形式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科学制定心理健康咨询方案,关注学生心理问题,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采取可行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勇于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
暑假学校重新调整了心理咨询室,新增了团体辅导室,期初要协调后勤工作人员,及时完成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团体辅导室的搬迁、布置工作,力争为师生们营造一个温馨安全的环境,让师生们能够在这里放松身心、调节心情。
注意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要把课堂内外观察到的学生心理信息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与班主任一起辅导学生,让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认真配合教导处做好各种迎检工作,完成好各种辅助性工作,促进我校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心理辅导教案9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特点、怎样正确对待性心理的萌动,从而健康正确地走过人生旅途中的“花季”。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自身青春期变化及其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了解青春期生理上的最显著特征,(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
活动二:
1、学生结合性器官发育,谈谈自己在心理方面的感受。
2、师生一起总结(四个阶段)(闭锁性占主导地位)
第一阶段----性(心理)意识朦胧阶段,此时是一种本能感觉,开始注意男女之间的差异,两小无猜的单纯消失了,与同性的伙伴来往多起来,对异性则采取疏远的态度,出现“三八线”出现男女阵营,男孩成高傲的小公鸡,女孩表现为羞涩,他们对异性有一种神秘的新奇感,表面疏远,心中不断比较,评估差异性,滋长对异性的。好感。
第二阶段----牛犊的意识阶段,更加注意两性之间的特殊感情和关系,尤其是对成年异性产生朦胧的爱恋,女意父,男意母(好奇心占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主动接近异性阶段(青春期)(性心理大门终于开启)
身心逐步走向成熟,年轻人对异性的.追求也由内心的向往逐渐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常以各种方式主动接近异性,并希望得到对方积极的反应。表现:注意自身在异性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打扮仪表体型美,爱照镜子,为缺魅力而苦恼,羡慕成年男女,嫉妒周围的青年,男女的交往对所喜欢的异性开始留意观察,积极交往。
第三阶段----心理成熟阶段。随着知识增多,青年男女逐步形成自己的性道德观和恋爱观,开始思考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
活动三:讨论如何对待性心理的萌动?有强烈的性骚动该怎么办呢?
1、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识,懂得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必然性,减少好奇心。
2、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将注意力从对性的关注转移到其它有益活动上,如远走、踏青阅读、交友、钻研课本,避免不良刺激。
教后记: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变化,使少男少女的感情世界经历大起大落的巨变,充满了希望、惊喜和平安。走过这一人生旅程的人,当他回顾的时候,总留恋这一花季。
心理辅导教案10
一、活动宗旨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营造校园的心理教育氛围,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心理素质,积蓄持久成长动力,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营造关注心理健康、创建和谐示范校园的良好氛围,屏峰学校决定开展以“关爱心灵,全面发展”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活动主题:
关爱心灵,全面发展
三、活动目的:
1、旨在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升心理健康工作水平,2、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高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3、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让更多的同学进一步意识到,在认真学好知识的`同时,还应积极地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四、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0日
五、活动内容:
(一)倾听心灵的声音——温馨校园广播
活动目的: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心理健康的小故事,小常识,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引导广大学生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氛围。
(二)让心理健康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
活动主题:心灵的成长
活动内容:周一学生国旗下讲话的内容为“让心理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从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活动目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不够,因此呼吁大家在学习中运用心理知识,将学习变更加有趣。
活动时间:每周一升旗仪式
(三)书香苑——心理知识板报
活动主题:书香苑——心理知识普及与宣传
活动内容:每个班出一期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为主题板报。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标准、人际相处技巧、心理保健、生理知识等板块。
活动目的:宣传心理学知识,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走近心理,亲近心理。通过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与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全自己的心理。
活动时间:3月28日
(四)活在当下——心理健康活动课
活动主题:把握今天,把握现在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队活动课让学生懂得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不要总把属于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珍惜今天,把握今天,争取做生活的舵手。
活动时间:4月24日
(五)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比赛
活动要求:手抄报要求有刊头设计,刊名要切合“关爱心灵,重视心育”之主题。结构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图文并茂。内容必须积极向上,具备知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注重突出原创性,文字流畅,不出现常识性错误。
活动目的:通过让师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与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促进学师生理素质的提高,健全自己的心理。
活动时间:4月26日前上交
(六)心理健康教育征文
活动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征文以案例分析、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案例分析、感想体会等形式展现。内容可以从情绪调适、和谐人际关系、悦纳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科学管理压力、破解职业倦怠等方面着手。
活动时间:4月26日上交
(七)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讲座
活动主题:关爱心灵,重视心育
活动目的: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讲座,让他们在心理上健康成长。特别对一些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如性格内向、脾气暴躁、胆小极端的孩子进行个别辅导。
活动对象:全校留守儿童
活动时间:4月29日
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八)心灵运动之旅
活动目的:通过团体运动项目,调试心境,舒缓心理压力,培养团队意识,鼓励学生走入阳光、走向运动场,通过积极健康的课余生活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
主要活动:两人三腿跑、四人运球、五人风火轮等,各系需选派11名学生代表参赛,一名辅导员组织,强调注意安全。
活动时间:5月10日下午2:00
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九)心灵光影之旅
体验电影中的人物心理,通过光影艺术唤醒成长的动力,理解生命的意义,在电影人物的引导下学会了解自我、完善自我,调整价值观,学习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1.电影《唐山大地震》
5月xx日晚上6:00
2.电影《美丽心灵》
5月15日晚上6:00
心理辅导教案11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突出问题导向,完善政策措施,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科学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内容科学、流程规范、队伍专业,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和良好品德,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目标任务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主要任务:以发展性教育为主,预防性教育为辅,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三、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心理教育理论为基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实施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2.普及性原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对象为全体学生。
3.发展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增强适应能力、优化心理素质、开发潜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4.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做自我发展的主人。
5.预防性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了解有关心理健康常识,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避免和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对个别严重心理问题能及时甄别和转介。
四、主要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小学阶段低年级: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和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养成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初中阶段: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学会科学用脑,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高中阶段:帮助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环境,发展创造性思维,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与异性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主要举措
(一)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各学校统筹利用班团队课、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确保每个班级每两周开设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开展应遵循各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内容主要有人际交往、情绪调节、亲子关系、学习解压、生涯规划、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形式主要有团体辅导、心理训练、情境设计、问题辨析、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
2.规范心理辅导场所建设。
全面加强心理辅导室场所建设,力争实现心理辅导室全覆盖。到2022年底,在校学生1000人左右的中小学校和所有乡镇中心学校全面建成心理辅导室,建立健全值班、预约、辅导、回信、档案建设及移交等管理制度,确保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小时;对办学规模较小的学校,可加强校际联系,成立片区心理辅导中心或通过走教支教等方式予以保障。
3.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建设。
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与阳光服务中心、家长学校等平台融合,创造条件开通24小时阳光心理援助热线、网络预约专线和咨询邮箱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疏导途径,做好常态化心理咨询服务(或购买社会机构的服务)。到2024年,分别在高中、初中、小学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3个,充分利用基础教育资源等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同时开发具有楼区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优秀心理辅导案例,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合理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到2022年底,按师生比不低于1: 1000配齐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办学规模较小的学校,可通过明确专人负责、教师走教支教、学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区教育局择优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并选配一定数量兼职教研员。配足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岳阳楼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岳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等组织的作用,鼓励学生、家长、社会工作者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鼓励学校在优秀学生干部中选拔心理委员,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公益活动汇集力量。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设。
①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依托相关专业机构,严格落实心理伦理规范,牵头负责组织区域内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每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指导学校科学运用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推动建立“一生一案”的心理成长档案。全面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预警体系,建立学生心理危机个案分析报告制度和专家会诊制度,实现对有高危心理危机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坚决防范因心理危机引发的自残自杀等极端事件的发生。
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服务机制。建立完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行业标准,加强对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管理规范和评估监督,规范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心理咨询服务。任何单位、组织与个人以中小学生为对象集中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及调研,需事先向教育局备案,依法依规进行。鼓励各类心理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等发挥专业优势,打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支持系统。联合宣传、卫生健康等部门,推动学校、媒体、精神卫生机构向大众普及精神卫生常识,树立“身心同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医教结合,建立完善沟通联动机制,畅通心理障碍学生医疗转介通道,做好精神康复期与后期复学的有效衔接。
③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支持心理健康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师表彰奖励和职称评聘,积极落实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享受本校班主任同等待遇政策,计班主任工作年限。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参照学校实际实行。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师工作评价机制,将心理健康教学、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纳入教学考核评价、职称评聘的成果认定或学术性评价内容。
6.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力量。
家长的心理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状况,家长的日常教育对学生也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学校要注意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利用家长的力量,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
1.拓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①开展多学科融合教育活动。坚持“五育并举”,加强体育、艺术、劳动等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有效缓解学生学习压力、释放负面情绪。
②开展多途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各类网络平台及心理小报等载体,定期开展线上心理健康公益讲座、沙龙研讨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朋辈互助、开阔视野,持续向家长、学生、社会大众宣传普及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发挥公众号、小程序等新媒体平台作用,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各类社团等正面引导作用,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和互助,增强同伴支持,增加积极体验,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③开展多主题心理团体活动。以“5·25心理健康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以及新生入学、开学、毕业、升学、考试前后等重要时间节点和影响心理健康重大事件发生时段,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课后服务社团活动、讲座、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每校一年有四次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④拓展多方位社会心理服务。充分利用楼区资源优势,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心理辅导室或社会工作站,提供公益性学生心理疏导和家庭教育指导。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要提供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公益讲座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为重点对象,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⑤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同时,学校要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2.健全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体系。
①规范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资质。各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支持具有相关学历但不具有专业资质的教师参加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岗位能力培训,取得相应资质后上岗。
②加强心理健康教师职后提升。建立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轮训制度,以三年为一周期开展全员培训。心理健康教师每年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参加至少2次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及二级以上心理学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班主任等思政骨干教师每年参加不低于10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分期分批推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校长、班主任(辅导员)、教学管理干部(思政工作干部)、学科教师(专业教师)、团干部及少先队辅导员等业务培训的必修内容,实现教师培训全覆盖。
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全员育人。各学校逐步建立和完善校长领导,分管副校长负责,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全体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落实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职责,各学科教学目标要包含学生心理成长目标。充分调动班主任以及其他任课老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小学校要结合全员导师制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家校沟通能力。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依托教研,定期开展全区范围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或心理教师专业能力竞赛,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支撑。成立学校或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探索建立跨学校、跨学段集体备课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开发系列的适合楼区学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年立项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项目及工作坊培训成果转化。
(三)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条件保障
1.完善组织机制。各学校要成立校长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思政教育和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体系,确保有计划、有队伍、有制度、有专用室场、有活动记录。
2.加强经费保障。各中小学将心理健康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按年生均10元的基准定额单列经费,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和帮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制与措施。
3.强化督导考核。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评价体系,纳入对各学校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见附件)。加大对心理高危学生、极端事件较多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学校的监控力度,建立定期督查机制,落实通报、整改制度。
4.加强宣传引导。各学校要以特定时间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岳阳少年说等媒介,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宣传教育。强化新闻机构社会责任,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查制度,坚持正面宣传引导,规范心理危机事件新闻报道,避免误导社会舆论和教育观念,对青少年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心理辅导教案12
[活动目的]
1、认知目标:认识消极情绪对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危害,懂得消极情绪是能够克服的,了解调节情绪的几种方法。
2、情感目标:激发和强化调节自己消极情绪的动机,做个快乐的少女。
3、行为目标:寻找并初步掌握适合自己情绪的调节方法。
[活动形式]
讨论交流,教师总结、作业思考
[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理性——情绪”自我调节方法,即“ABC”理论。
2、难点:引导学生改变不合理的认知。
[活动准备]
1、半杯凉开水
2、一组投影片
3、小品:公交车上
4、录音机、歌曲磁带“幸福拍手歌”
5、学生座位呈马蹄型排放
[活动过程]
1、课题引入
同学们,心理学告诉我们,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它一经产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使人的全部生活都染上某种情感色彩。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心灵空间永久洒满阳光,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每个人都有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引起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消极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请大家回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2、小组讨论
(1)同学们分为5—8人一组进行讨论
(2)讨论要求:
每人列举一次曾使自己情绪极为消极的事件,着重谈谈该事件留给自己怎样深刻的心理体验以及对自己的身体、生活等的影响。每人讲述一下自己走出低谷的过程、时间等。如果此刻仍未摆脱困扰,能够提出来,请求小组同学帮忙。
3、教师引导
(1)创设情境:讲桌上放着半杯凉开水
假设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你刚从户外活动回来,正感到干渴难忍。一进门,你突然发现桌上有半杯凉开水,这时,你情绪如何?你是怎样想的?
(A、高兴。想:“太好了!正好解我的`燃眉之急。”
B、郁闷。想:“怎样只有半杯水?这怎样能够我解渴呢?那半杯水谁给喝了?”)
(2)小品:公交车上(车上很多人,一老人、一少妇在对话)
(A、老人气愤,与其理论
B、老人笑眯眯地说:“谢谢!”少妇好生惊讶:“你······怎样还谢我呢?”“你说我老而不死,岂不是祝我长生不老?”少妇羞愧难当)
(3)发引导,掌握“ABC”理论
透过以上两例,你能领悟到什么?(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同样是半杯水,有人会因它能解渴而高兴,有人会因它的不足以解渴而懊恼。看来对于同样的事物,不同的想法和看法会引发不同的情绪。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也是这么认为的。他把这一结果上升到理论,创立了著名的“理性——情绪”自我调节法。“理性——情绪”自我调节法即ABC理论,是用改变认识、看法来调节情绪的方法。
A、突发性事件
B、信念、看法、认识
C、行为结果及情绪
诱发性事件A(如半杯水)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C(高兴或郁闷)的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性时间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解渴或不足以解渴)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原因。ABC理论的核心在于:给人带来不适应的是人对事情的看法,困境是自己制造出来的。人的大部分情绪困扰都来自于不合理逻辑或不合理性的思考,即不合理信念。人们通常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往往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绝对化的要求。它常与“务必”、“就应”这类词连在一齐,如“我务必成功”、“你就应对我好”等等。
(2)过分概括化。以一、两件事情来评价整个人。如一遇挫折便概括为自己“没用”,是“失败者”。
(3)糟糕透顶。这种信念会导致个体陷入严重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焦虑、悲观、抑郁之中而难以自拔。艾里斯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以合理信念对抗不合理信念的潜能,但又常常为不合理信念所干扰。我们要想削弱不合理情绪就得先改变不合理信念。
4、学生讨论、交流、自由发言
要求:针对刚才引起消极心境的。事件改变其不合理信念,看哪一组同学改变的途径最多、效果最好。
例如: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
不合理信念:学习成绩太差了,丢人。我真没用!(“过分概括化”)
合理信念:
(1)学习成绩落后是暂时的,别人未必看不起,何况还有许多其他长处。
(2)太好了!我最后看到自己的不足了,能够奋起直追,再无后顾之忧了!
(3)太好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
下次我必须会有大的进步。
又例如:钱丢了
不合理信念:世界上就我最倒霉,怎样单单就我的钱丢呢?(“糟糕透顶”)
合理信念:
(1)就当是次教训,下次留意点。
(2)破财消灾保平安。
(3)全当是捐款做善事了。
每位同学都要发言,教师要对精彩的言论给予及时赞扬和祝贺。
(教师抓住时机讲解“酸葡萄效应”、耐挫力等心理学知识)
教师小结:生活中,谁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情绪,用心的方法是及时消除它,克服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不良情绪的消极影响。当消极情绪出现时,除了ABC理论告诉我们的改变不合理信念外,还有一些宣泄途径。(请同学们个抒己见后教师进一步小结)比如找朋友倾诉、写日记、痛哭一场、参加体育运动、听音乐、逛街、阅读、放声歌唱等。只要我们有决心,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最终必须能够战胜消极情绪。同时,当别人遇到挫折、灰心失望之时,别忘了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只要你愿意:快乐和忧伤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我们是情绪的主人!
当然,合理的宣泄要做到针对不良情绪宣泄有理,发泄有度,既不损害他人,也不损害自己,让我们记住知心姐姐卢琴的“快乐人生三句话”吧:
“太好了!”
“我能行!”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忙你!”
5、放录音,师生齐唱《幸福拍手歌》
情绪不妙觅良方
(限时完成,个人保存)
有一件事曾使我的情绪个性低落,这件事情是:
当时,我感到(写出你的心理感受):
在这样一段悲哀的日子里,我什么都干不了,除了悲哀还是悲哀,这给我的学习,生活带来了破坏性的影响。这些影响表此刻:
让我回想一下,我做了什么才走出那一段低谷?
(如果自己至今还没有走出消极情绪的低谷,提出来,请同学们予以帮忙)
心理辅导教案13
一、活动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其具体目标为:
(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时间:
5月4日、5月5日
三、活动地点:
X教室
四、活动内容:
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倾听心灵的声音——做情绪的主人
小学生年龄小适应能力差,他们的情绪是多变的,学习成绩不好,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或在学校中受到戏弄、讽刺、不平等的待遇都会产生各种情绪。他们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不善于掩饰,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活动目的:
1、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2、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3、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继而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二)送上一缕阳光——学会宽容
现在大多数小学生是倍受父母骄宠的宠儿,较为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滋长着他们骄纵任性的行为作风。因此,在家里不知宽容父母,在学校不会宽容老师、同学,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宽容,与他人和睦相处,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思考心胸狭窄给自己带来的不良情绪,理解宽容的实质是为了让自己快乐。
2、通过参与活动,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老师以及他人和谐相处。
(三)生活对我说——做一个自信的小学生
自信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有时会遇到很多困惑,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缺乏自信心,导致失望、消极、自卑,心理负担很重。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在“我自信,我能行”的心态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自信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
2、使学生掌握树立自信心的方法,不断调整自己,树立自信,健康快乐地生活。
【心理辅导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心理辅导教案02-03
心理辅导课教案01-07
心理辅导活动主题教案05-29
小学心理辅导课教案03-02
心理健康辅导课教案12-06
沉迷网络心理健康辅导教案(精选6篇)12-03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总结08-08
心理辅导心得体会03-17
心理辅导的心得体会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