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案 篇1
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2、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
3、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美术教案-第五课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想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教学难点:
作品创作。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撕剪纸作品等图片。
2、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纸材,并准备好尖刀、胶水、油画棒、彩色笔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以变魔术的方式变出撕纸添画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用很随意的方法撕出纸张的造型,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由一张外形很随意的纸张,想象出不同的东西,如果它距离自己想象中的物品有差距,还可以用彩笔进行添加。
教师请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添加。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教师给予鼓励的语言。
2、欣赏马蒂斯的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马蒂斯的作品与学生的有什么不同,观察一下,两种画在做法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以小组讨论研究的形势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学生的意见后,发表自己对上述思考题中问题的看法,同时表扬鼓励学生。
3、启思训练
教师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逐渐引导到训练的创作。
教师:那出一张你喜欢的色纸,闭着眼睛(避免大脑严格受到现时中图形的影响)随意撕出一种图形。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随意撕出的纸片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多连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可以运用以下两种形式进行作品的创作与表达。
4、撕纸添画形式 剪纸形式
教师进行巡回辅导的'时候对撕纸添画的方式进行创作的学生多给予想象力方面的启发引导,对采用剪纸画的学生多给予造型的建议。
三、小结:发表质疑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本次活动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型的纸艺作品及生活中纸材的运用图片,印发学生对纸的种类、用途等其他问题引起兴趣并激发问题意识。
四、课后延伸,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周围有什么东西是用纸做的?纸与环保有什么关系?
五、板书设计:
第五课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撕纸添画
剪纸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选用园形体的废旧材料,制作自己喜爱的动物头饰,体现材料使用的多元化,并渗透循环再造的环保意识教育。
2、通过用园的形体构成各款可爱的动物头饰,提高对造型美的感觉力、想象力和动物操作能力,从成功的喜悦中培养自信。
教学重点:选用园的形体材料构成动物头饰。
教学难点:掌握毛线类材料的粘贴固定方法。
活动准备
1、发动幼儿收集园形的.废旧材料。(纸杯、碟、碗,厕纸筒,甜筒纸卷,塑料园钮扣,毛绒球,各种不同质料、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园形物品)。
2、制作头饰用的长条纸和松紧带,剪刀,各种粘合材料(浆糊、乳胶、透明胶纸),颜色笔,抹布等。
3、投影机和有关资料。
4、设置环境:摆设画有小动物形象的拱门,地面放置8~10个藤圈,3~4块荷叶形板,吊挂2~3个皮球,布置成小动物幼儿园。
活动过程 1、游戏进入活动场地
教师扮八哥老师,幼儿扮小动物,听乐曲做律动进入拱门后,引导幼儿观察环境,鼓励幼儿使用场地上材料,进行简单游戏,从中感知园形、环状、球等物体的共同特点。
2、进园的联想。
引导幼儿讲出活动中所接触到的园纸板、藤圈、皮球的外形及共同特征,归纳为都是园的形体。并指出自己扮演的动物中哪部分是园的。
3、引出课题。
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可爱动物头饰参加动物联欢会。
4、组织幼儿设计方案
观察桌上园的形体材料特点,让个别幼儿讲出自己的制作方案,互相启发。
5、观看投影。
从投影中找出由园构成的动物形象,丰富信息。
6、解决教学难点。
帮助幼儿归纳说出许多小动物脸上有胡须,选细线粘贴固定,再示范使用透明胶纸粘贴等方法。
7、幼儿制作头饰。
观察幼儿选材、结构、装饰情况,重点指导粘贴动物胡子
的程序;帮助幼儿给头饰钉上松紧带。提议完成制作的幼儿,戴上头饰,按音乐做律动。
活动评价
1、组织幼儿互相观赏彼此的头饰,请2~3名幼儿说说谁的头饰最可爱,为什么?
2、指导幼儿欣尝1~2件作品,分析如何选用园的形体构成有趣而可爱的动物形象,如何搭配色彩更调和,怎样把毛线类材料粘得更稳,从而感觉园形体的造型美。
3、帮助幼儿认识动脑动手,能变废为宝,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4、戴上头饰一起去参加联欢会,结束活动。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积极地参加活动,感受秋天树林色彩的变化美。
2、尝试与同伴合作绘画,并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绿、桔黄颜料,装颜料的小盆、小筒。
2、大的卡纸、排笔、报纸、树叶等。
3、一张树林的图片
4、勾线笔、钉书机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感受叶子的变化与色彩
1、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从树开 始落叶、树叶开始变色去感知)
幼:是秋天。
幼:树叶变黄了。
幼:树叶往下落。
2、教师:所有的树叶都变颜色了吗?
幼:不是。有一些变了,有一些没变。。
教师: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叶片呢?(引导幼儿观察、回忆,感知秋天是彩色的)
幼:我看到黄色的银杏叶。
幼:我去公园玩看到红色的枫叶。
幼:我看到小学里的'围墙边上的树都是绿色的。
教师:把各种颜色的树种在一起变成树林,这个树林会是什么颜色呢?
幼:就是五颜六色的。
3、引导幼儿欣赏图片上树林的布局。
教师:这些树是怎样排列的?
幼:有的高,有的低。
幼:有的树看见半棵。
教师小结:看来秋天的树叶是彩色的,那么秋天的树林也是彩色的。在树林里,有的大,有的小,还有的相互碰在一起。
二、讨论勾树、染色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把漂亮的颜色染到我们的画纸上呢?怎样表现树的轮廓?
2、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可尝试操作。
幼:我先用黑色的笔勾线,再用油画棒涂颜色。
幼:我想用颜料来染色。(教师请他上来示范用排笔染色,教师进行指导)
3、教师出示材料,介绍多种染色的方法,并示范。用报纸团、树叶拓印。用排笔大块涂色。
4、教师介绍今天的作画方式是小组合作,一组的成员可以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染色。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合作绘画,引导幼儿先商量好,再进行制作。
2、教师巡视,帮助个别幼儿。
四、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1、用钉书机将各组的画纸连接起来,形成一幅长画卷。
2、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小组作品的内容、制作方法,分享合作、成功的快乐。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收集、整理民间美术作品并进行归类。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祥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与同学一起到社区调查收集民间美术作
品,分析、整理、归类。与同学一起合作布置小展览。
4.情感: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收集民间吉祥的图案。
教学重点:能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教学难点:尝试对调查的作品标出相关知识及其表达的吉祥寓意。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吉利话与吉利画”的'关系,了解和进行“谐音、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4.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
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设计小组考察报告的格式。
(三)作业布置:
能评述或临摹民间美术作品,能填写考察报告,举办小展览。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能评述或临摹民间美术作品,能填写考察报告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寻找各种小植物,下节课带来。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交叉、前后来表现重叠的树叶并安排好画面。
2、 运用三色深浅间隔涂色表现“黑白灰”的效果。
3、 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
活动游戏名称:
毛毛虫
准备:
范例、幼儿作画用品。
活动流程:
语言 欣赏 幼儿 作品
导入 讲解 创作 展示
活动过程:
1、秋天到了树叶都飘落下来,地上全是树叶,许多毛毛虫慢慢地爬上了树叶,真舒服呀!(出示范例)
2、 欣赏毛毛虫。
提问:
(1)地上全是树叶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叠在一起、交叉重叠)。
(2)如何来表现呢?(前面的先画,后面的跳线画)。
(3)先画毛毛虫还是先画树叶?为什么?(毛毛虫先画,因为它在树叶上)。
3、 讲解:
(1)先画毛毛虫,语言:一只毛毛虫从下面往上爬,一只毛毛虫爬到外 面去了只看见尾巴,一只毛毛虫从上面往下爬。(帮助幼儿安排画面上、下、左、右)。
(2)树叶在毛毛虫身下一片竖着,一片横着(帮助幼儿理解画交叉、重叠)。
4、幼儿自己画,在表现叶子时有可能产生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用深绿、浅绿、黄色进行间隔地涂色,相同颜色不碰头。(涂色以前有基础)
5、作品展示并讲评。
美术教案 篇6
》
教学时数:
一节课
课型: 单一(绘画)
教学理念:
本节课以生活中最常见的但却容易被人忽视的事物——“草丛”为题材。以“草丛中”为主题,通过观察作画,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写生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进行主观性创作,使学生体验观察性绘画和想象性绘画相结合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草类植物的结构、外形特征,并能进行描绘,表现草类植物的特征。
2、使学生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穿插、遮挡和前后的空间关系。
3、欣赏画家的作品,进行对比学习。
4、使学生学会思考,发挥想象力,进行主观性的想象作画。
5、使学生学会观察自然,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事物的特征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观察作画,了解草的结构特征。
3、草丛中的空间关系,前后关系和近大远小等关系的运用。
教学难点:
学生思维的扩散,想象力的充分发挥。必须使学生联想起日常生活里自己喜欢的东西,并展开想象,多想多画。
教学方法:
多媒体图片和视频展示,实物展示,讲解并演示。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含图片)、示范用的图纸、工具(剪刀、笔、胶布)、剪贴画和实物(各种草类)
学生:绘画纸、铅笔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草的特征:
1、草的结构——叶子、枝干。
2、草叶的外形特征——细长或椭圆等。
3、叶面的转折。
二、草丛的特点:
1、许多草共同生长。
2、草与草之间有高低起伏的关系。
3、草与草之间有前后关系。
4、草与草之间会相互穿插。
三、改画:
把课本上的三片草叶改成有正反两面,有变化的草叶。
四、对比:
欣赏画作,对比不同,找出差距,进行修改。
五、描绘:
1、注意草丛中的疏密关系。
2、表现出草的穿插、 遮挡、高低变化,和草之间的前后关系。
五、课后作业:
1、想象草丛中会发生的故事。
2、把故事中的`主角加到草丛中去。
小知识点:
注意观察生活,记住自己喜欢的东西的特征。
教学反思:
通过批改这堂课的作业,发现有部分学生出现想画但不知道画什么的现象。这说明学生未充分发挥想象力,在之后的课程中应采用各种方法,如:看图、看视频、听故事等,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敢想敢画。
还有些学生不会画自己想画的东西或画出来的不象那个东西。这种现象说明学生的观察力不够,在之后的课程中应该多引导学生去观察事物,记住它的特征。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07-31
【精选】美术教案07-28
美术教案【经典】08-18
[精选]美术教案09-02
美术教案(精选)09-25
(精选)美术教案08-13
美术教案【精选】08-05
美术教案(经典)09-18
美术教案[精选]08-28
美术教案[经典]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