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02 08:44:00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5篇(通用)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5篇(通用)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各种塑料制品,了解其特性,知道塑料制品用途广泛。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进一步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教育幼儿不要乱丢塑料制品,防止环境污染。

  活动准备

  塑料制品及其他物品若干;操作用的三组材料(桌子、水、袋子、蜡烛、塑料管、玻璃片、塑料片、金属调羹、塑料调羹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塑料制品,了解其用途。

  1、师:老师在桌子上放了许多塑料做的东西,你们来看看是什么,有什么用?

  2、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3、:这些东西都是塑料做的,我们叫它塑料制品,塑料制品有玩具、有锻炼身体用的体育器械……塑料制品的.用途可真多。

  二、探索了解塑料制品的特性。

  1、玩塑料制品,初步探索其特性。

  提问:老师请你们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塑料制品,你能发现什么?

  :塑料制品颜色鲜艳,不容易摔破。

  2、操作,进一步探索其他特性。

  (1)提出操作要求,要求幼儿参加每一组的活动。

  提问:你又发现了塑料制品的哪些秘密?

  (2)教师逐步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秘密。

  第一组:比较玻璃片与塑料片,金属调羹与塑料调羹,玻璃杯与塑料杯的不同。

  第二组:燃烧小实验。

  第三组:用不同材料的袋子装水。

  (3)幼儿探索后回答。

  三、游戏"看谁找得对"

  1、提出要求:在仓库里找到塑料制品放在桌上,看谁找得对。

  2、幼儿游戏。

  3、幼儿一起检验。

  四、教育幼儿不乱丢塑料制品,爱护环境。

  1、提问:

  (1)塑料制品也有不好的地方,你们知道吗?

  (2)塑料制品坏了、旧了怎么办?能不能乱扔?为什么?

  2、。

  活动延伸

  寻找处理废旧塑料制品的方法。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了解鲤鱼的习性等。

  2.通过幼儿说画唱跳的形式让幼儿对鲤鱼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3.让幼儿动手给幼儿喂食换水捞鱼来了解更多的养鱼知识。

  活动准备:

  1.每张桌上有个脸盆,很多小鲤鱼,每个幼儿一个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剪成的小鱼缸,每个幼儿一个捞鱼的渔网,每桌一盆晒过三天的'水

  2.鲤鱼的视频,《鲤鱼跳龙门》舞蹈视频,鲤鱼的图片,鲤鱼谜语,儿歌,歌曲,绘画材料。

  3.清洁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

  1.老师以谜语的形式点出鲤鱼课题;谜语:摇头摆尾不离水,有翅吐泡不能飞,没脚没胳膊却能行,勇敢能把龙门跳。

  2.老师出示鲤鱼图片,朗诵鲤鱼的儿歌;儿歌:远看水里一朵花,近看凸眼有尾巴,游来游去人人爱,缸里常玩过家家。

  3.老师播放鲤鱼的视频,老师提问幼儿视频里鲤鱼的基本知识。

  4.老师给每组幼儿发鲤鱼,盆等,并让幼儿观察,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鲤鱼的习性等,边观察边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

  5.老师让幼儿给鲤鱼喂食换水捞鱼来学习养鱼的知识:水必须是晒过三天的水;给5厘米长的鲤鱼喂食,每天只能喂一到两颗,喂食过多就会撑死鲤鱼;捞鱼时鲤鱼会蹦来蹦去,不要因为害怕把鲤鱼甩出鱼缸,鲤鱼掉在桌上地上时间过长就会因为缺水而死;鱼缸里的水不能过多,不然鲤鱼就会因为缺氧而死去;鲤鱼不能让太阳直晒,不能温度很低,室温控制在16度左右最好。

  6.幼儿用抹布把桌面水擦干净,开始画鲤鱼。

  7.幼儿自评互评绘画作品,老师肯定每个幼儿的成绩。

  8.老师播放《鲤鱼跳龙门》的幼儿舞蹈,让幼儿随视频边唱边跳。

  9.老师让幼儿把自己盛在盆里水瓶里的鲤鱼放到窗台上,然后老师说:“小朋友回家时把鲤鱼放在窗台上,并给父母讲鲤鱼的知识,好吗?”

  10.播放音乐《鲤鱼跳龙门》,让幼儿做鲤鱼游泳的动作出教室。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自己身体有哪些部位可以动。

  2、能用纸人偶创造性地摆出各种造型。

  活动准备:

  画有人体轮廓的大纸六张:关节处用圆钉固定,身体各部分可以动的约人偶,幼儿人手一个;彩笔。

  活动过程:

  1、幼儿分组操作。

  提问: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位?哪些地方可以动?

  幼儿分成五个小组,每组一张人体轮廓图。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运动情况,将身体可以动的部位,用笔标记在人体图的相应位置上。

  2、集体讨论。

  将五幅图展示出来,请各个小组向大家介绍自己小组探索的'结果。

  师生共同讨论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动,由老师在空白的人体图上标出。

  3、幼儿自由操作。

  幼儿自由操作纸人偶,用它摆出各种的动作造型。

  与同伴交流自己所摆的动作,可以互相做一做自己、对方摆的动作。

科学教案 篇4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能从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教材分析:

  《观察水果》是大象出版社20xx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材首先呈现了学生熟识的一些水果,然后出示奇奇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对香蕉描述的这个例子,让学生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描述其它的水果,最后设置了猜水果的游戏。

  3.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很多种水果,也能够描述水果的一些特征,但大多是水果的颜色、大小或者是水果本身很明显的特征,不能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整体描述一种水果。

  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2、学生能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的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

  学习重难点

  1、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描述水果的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评价设计

  1、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描述自己或其他学生所说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并能评价其他学生说的是否正确,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学生在猜水果的游戏过程中,能够正确猜出老师或其他学生描述的水果,能正确涂写《学生活动手册》,并提出不同的问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导入

  (3—5分钟)

  1、猜谜游戏。

  2、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举行观察水果会。大家都带来了哪些水果?我们先一起开个水果介绍会吧!

  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环节二

  讲授新课

  (15—18分钟)

  1、提出问题。

  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呢?你的水果具有哪些特征?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来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

  2、活动:观察水果。

  (1)观察前辅导。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些观察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2)示范观察。

  教师视情况让一个小组先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3)分组观察。

  3、活动:介绍水果。

  指定一位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水果,描述水果的特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或补充。

  (完成目标一)

  1、认真听要求,知道如何运用多种感官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2、正确描述自己的水果。

  3、评价他人描述的是否正确。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游戏练习

  (10—12分钟)

  1、游戏:猜水果。

  (1)熟悉活动规则。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水果的游戏。我把一个水果藏在盒子里。你知道它是什么水果吗?现在请5个同学分别扮演眼、耳、鼻、舌、手,只有他们5个人能观察到这个水果。其余的同学可以通过向他们提出问题来了解水果的特征,然后猜水果的名称。如果没有猜到,由其他同学继续提问,直到正确猜出水果名称。

  (2)学生游戏。

  可以多玩几次。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上课的活动习惯,最好是一个人一个人地提问,一个一个地回答,防止吵闹杂乱影响活动效果。

  2、反思与总结。

  我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了解了哪些水果的特征信息?哪些“器官代表”参与了观察和回答问题。

  (完成目标二)

  1、能够提出问题。

  2、学生能够描述水果特征。

  (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

  总结

  (3—5分钟)

  1、全课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我们观察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请大家在《学生活动手册》中填涂出来。

  2、拓展活动:分享水果。

  注意提醒学生文明分享。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完成目标二)

  1、学生能正确涂写《学生活动手册》。

  2、学生能够分享水果,并提出问题。

  (评价目标二)

  作业设计

  (1—2分钟)

  1、学生向家长描述樱桃、橙子、火龙果三种水果的特征。

  2、学生描述水果的特征,家长猜。

  正确描述水果特征。

  板书设计

  观察水果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

  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说明: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交流要点:小灯泡亮了吗?用了几种连接方法?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指出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四、活动延伸:

  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板书设计:

  3、简单电路

  电池导线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

  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9-08

科学教案【精选】07-26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经典]科学教案08-02

【经典】科学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