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04 09:29:39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精华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精华6篇】

科学教案 篇1

  中班科学:

  站稳的乒乓球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1、人手一个乒乓球和几张纸。

  2、各种瓶盖、纸杯纸盒、橡皮泥等。

  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导入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2.幼儿将球放在桌子上玩,师巡视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过渡:乒乓球说它有个愿望,就是想在桌子上站稳了,不想再滚来滚去的,可是材料只有一张纸,小朋友们能帮助它实现这个愿望吗?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五、再次分组活动:探索其他材料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1.过渡:小朋友们帮助小球实现了它的愿望,它真高兴,想再请你们帮助它一次,你们愿意吗?

  2.师提出问题: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再让小球站稳来,行吗?你们试一试吧。

  3.幼儿分组尝试。

  六、结束:我们到班上再去玩一玩吧,帮助老师把东西收一收吧。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蛋是幼儿常常能够接触到的事物,尤其是农村幼儿,他们经常会看到母鸡孵蛋,鸡妈妈小心看蛋、护蛋的动人场景。蛋的脆弱、鸡妈妈的小心看护,这无非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题材,既能激发幼儿去探索保护蛋宝宝的各种方法,从中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而且还能感受鸡妈妈对蛋宝宝的爱,联想到妈妈对自己的爱,激发他们爱自己的妈妈。

  活动目标:

  1、探索蛋宝宝摔不破的方法,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熟蛋若干(并画出五官)、米、沙、海绵、棉花、泡沫套、铅丝、报纸、布头、袋子、橡皮泥、实物记录表1个、母鸡头饰1个、情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去鸡妈妈家做客,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引导语:我是鸡妈妈,我生了好多的蛋,太高兴了,想请小朋友们一起去我家做客。

  2、幼儿随鸡妈妈,到家里。途中幼儿需经过一个门槛,师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从门槛的高处往低处跳。

  二、引发思考并尝试保护蛋宝宝的办法

  1、以游戏口吻:“我的蛋宝宝真淘气,也想从高的地方跳下去,可是我又害怕我的小宝贝会受伤,怎么办呢?”“小朋友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的蛋宝宝跳下去,且不会受到伤害呢?”师启发幼儿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

  2、自由探索:在不让蛋宝宝受到伤害的情况下,让蛋宝宝从高处跳下去。

  (1)第一次探索:激发幼儿小心翼翼地保护蛋宝宝,探索各种能让蛋宝宝跳下去又不会摔破的方法。

  引导语:“请材料王国的朋友们来帮助蛋宝宝,让蛋宝宝也能跳起来。”介绍材料名称:米、沙、海绵、棉花、泡沫套、铅丝、报纸、布头、袋子、橡皮泥。

  交待规则:①拿材料时要声音轻,动作轻;②注意安全,不将沙子弄到衣服上及眼睛里。③听到老师拍手的声音,就要赶快做回来。

  (2)幼儿操作,师观察并及时鼓励。在观察中,重点让幼儿用各种辅助材料让蛋宝宝跳下去且不会受伤。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多试、多想、多观察,用多种方法去尝试,帮助其树立信心,体验成功乐趣。

  (3)集体分享第一次探索的经验。

  请幼儿讲述并演示刚才自己尝试的几种能使蛋宝宝跳起来且不会受伤的方法,并针对刚才发生的蛋宝宝不小心摔破了,以及同样的材料可以用什么方法让蛋宝宝更安全,让鸡妈妈更放心等问题,激发幼儿进行第二次探索。

  (4)幼儿第二次探索:什么样的方法更安全?

  幼儿再次利用各种材料,深入探索。师重点引导幼儿用增加材料的量或结合2-3种材料为蛋宝宝提供更安全的跳的条件。

  (5)集体分享第二次探索的经验。

  师出示实物记录表,请个别幼儿讲述和演示自己想到的办法,并做记录。

  共同讨论、对比哪种方法让蛋宝宝跳得更安全、更开心。

  三、以“蛋宝宝送礼物”分小礼物,活动自然结束。

  四、延伸活动:

  拓展思维: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蛋宝宝的好朋友能帮蛋宝宝跳起来,让我们再去找找看吧。

  活动目标: 1、探索蛋宝宝摔不破的方法,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熟蛋若干并画出五官、米、沙、海绵、棉花、...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对皮球的动态——跳、滚、飞产生兴趣

  2、通过观察、比较、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所起的作用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玩皮球的经验。

  2、充足气的和瘪皮球各一个。

  3、兔子、轮子、小鸟图片各一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啊,刘老师请了一位小客人到我们班里来。小朋友们猜猜看它会是谁呢?(出示皮球)你们有没有玩过皮球啊?

  二、比较探索皮球的运动状态

  1、师:(1)我们平时都是怎么玩皮球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拍、推、抛,老师做出相应动作,可请幼儿坐在座位上小手学老师做这几个动作)

  (2)师:那你们看看,刘老师拍皮球的时候,皮球怎么样了?推皮球的时候皮球怎么样了?抛皮球的时候皮球怎么样了?(总结跳、滚、飞)

  2、师:哎呀,可是刘老师想不通了,为什么皮球会跳,会滚,又会飞呢?会不会是有谁住在里面呀?我们来听听看这个故事吧,看看故事里说,是谁住在了皮球里面呢。

  三、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师:刚才听了故事,你们听到故事里说有谁住在皮球里啊?为什么说是它住在皮球里呢?(一一在黑板上贴出相应图片)

  2、引导幼儿挤压充足气的皮球,讨论:

  师:真的有兔子、轮子、喜鹊住在皮球里吗?我们用小手来按按这只皮球看看里面有没有兔子、轮子和喜鹊?

  你刚才按了这只皮球,你感觉这只皮球按上去是什么样的?那你觉得皮球里有没有住着兔子、轮子和喜鹊?没有,那会是谁住在皮球里呢?

  4、出示瘪皮球探索发现答案:

  师:咦,桌子下面原来还藏着一只皮球呢。哎呀,这只皮球怎么好像和我们刚才请来的小皮球有点不一样啊。是哪里不一样呢?你看出来没有?原来这只皮球气不够了,我们可以叫它瘪皮球。我们来玩玩这只瘪皮球看看怎么样。(拍)

  5、教师总结:为什么这只瘪皮球拍不起来呢?那皮球里面住着谁啊?哦,原来是空气住在了皮球里。有了充足空气的皮球啊,就能像兔子一样跳,像轮子一样滚,像喜鹊一样飞。空气可真了不起。那空气到底是什么呢?小朋友们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吐出来。刚才啊,我们吸进去的就是空气。

  四、结束

  师:哎呀,我们终于知道是谁住在皮球里了,可真不容易。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把小脑袋转了起来,发挥了我们的聪明才智知道了原来是空气住在皮球里。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吧。“棒棒棒,我真棒!”

  课后反思:

  这个活动上下来有一个最深刻的体会是,孩子们在活动中过于兴奋,也可能是因为平时活动中我对他们的'一些违反教学活动纪律的行为没有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够深入,活动中他们常常因为自己的情绪发出声音或者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举动,比如趴到地上。所以活动过程中我故意提高声音或者压低声音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特别是讲故事的时候。但是就算这样的控制,也让孩子们错失了一部分的教学环节。

  第二个不足之处是故事讲完后让幼儿按按看皮球,说说按起来怎么样,有没有按到故事里的兔子、轮子和喜鹊,孩子们可能是受故事影响,说摸到了,有的甚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了其他东西在皮球里。在这个环节中,我用了太多时间对他们进行纠正,导致他们思维比较混乱,不知道老师到底想他们说摸到了还是没摸到。其实在之后瘪皮球和充足气的皮球比较的时候,孩子们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皮球里住的是什么,我没有必要过分强调皮球里没有住着兔子、轮子和喜鹊。

  第三,我可以通过对一只瘪皮球进行充气,来让孩子们观察到皮球里住了什么,这样更加直观深入。瘪皮球的出示也是需要孩子们想象和靠他们平时经验总结得出皮球里住着空气的结论的,不够直观。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拉、拽、套串珠的操作活动,感知松紧带的弹性。

  2、帮助幼儿了解松紧带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用松紧带和包装绳穿的珠子各一串(大小、颜色一样),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兴趣,介绍桌面材料,比较两串珠子。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串珠子,好看吗?这两串珠子一样吗?什么地方一样啊?你们想戴吗?

  2、幼儿戴珠子,感知松紧带的弹性。

  ◎幼儿自由戴手珠。

  提问:你们戴一戴、试一试!戴起来了吗?

  ◎让幼儿比较两串手珠,引导幼儿发现穿珠子的绳子不同。

  教师:这串怎么会戴不起来?这两串是一样大的啊,你们拉一拉,看看发现了什么?绳子怎么啦?

  3、比较包装绳和松紧带,进一步感知松紧带的弹性。

  ◎(教师当场拆开两串珠子)

  提问:你们想一想哪根是拉不动的?哪根是能拉动的'呢?(让幼儿指认)

  ◎教师双手拿住两根绳子的一端,请一名幼儿拉另一端,感受松紧带的弹性。

  教师:这根能拉动的绳子叫什么啊?

  4、经验拓展。

  ◎让幼儿找一找身上的松紧带,帮助了解松紧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提问:为什么身上这么多地方要用到松紧带啊?

  5、游戏活动——“松紧带”

  玩法:手拉成圆圈,松——圆变大,紧——圆变小。

  活动反思:

  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整个过程通过幼儿分组交流探索的结果,分组合作制作手珠串,分享共同合作的过程与结果,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参观昆虫馆,了解昆虫的身体结构等。能由探讨活动获得发现和新的知识,培养出研究昆虫问题的信心和乐趣。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知道昆虫与人类的利益关系。保护昆虫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从小的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

  知道昆虫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仪,昆虫歌曲,音乐,各种有关资料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星球上,居住着许多生物,昆虫就是这个家族的一员。同学们利用两周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认识并了解了我们身边这些可爱的小精灵。这节课终于到了我们汇报的时刻。通过猜谜语认识"蝴蝶"。

  二、认识身边的昆虫过渡:瞧这些小昆虫已经迫不及待了。

  1、展示课件(草坪上飞来蝴蝶、蝗虫、蜜蜂、蜻蜓、瓢虫)教师解说:

  蝴蝶:大家好,我是蝴蝶,在昆虫这个大家族里属我最漂亮,我们蝴蝶种类很多,数量也特别巨大,遍布于世界各地,在鲜花盛开的日子里,总能看到我们煽动的翅膀在花丛中飞舞,寻找自己喜欢的花,吸食花蜜传播花粉。

  蝗虫:嗨!大家好!,我是蝗虫,专吃庄稼和牧草,跟人类和牲畜抢食,我们蝗虫种类繁多,仅我国就有700多种蝗虫。

  蜜蜂:大家好,我是蜜蜂,我们蜜蜂的勤劳可是众所周知的,从春季到秋季,在开花季节,我么们天天忙碌不停,只有冬季是我们段在休息的时期。

  蜻蜓:大家好,我是蜻蜓,是食肉性昆虫,分布在世界各地,喜欢在开阔地带飞翔,黄昏时在空中捕食,帮助人类消灭许多苍蝇蚊子,等害虫,是人类的朋友,我们昆虫捕食的命中率是百分之百,是名符其实的"空中杀手"。

  瓢虫:大家好,我是瓢虫,全世界有菌食、草食等不同种类的我超过5,000种以上,我还被别称为胖小、红娘、花大姐、金龟、金龟子(但金龟子实际上是指另一种甲虫)。

  看课件分辨不同颜色的同一种昆虫

  2、师:同学们听了他们的介绍,你们知道昆虫有什么特点吗?

  小结:昆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通常有两对翅,六条腿。判断昆虫最简单的办法是看它有几条腿。

  3、考一考:蜘蛛是昆虫吗?蜈蚣是昆虫吗?蚯蚓是昆虫吗?为什么?

  4、了解了昆虫的特点,你还知道那些昆虫?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大自然是神奇的,长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草,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长出了各种不同的蔬果,每当孩子在草地里玩耍时,他们总会发现衣服上染上了小草的绿颜色,每当孩子吃完草莓、杨梅这些水果时,就会发现手上被“染”红了……这些想象告诉我们孩子在更早的时候已经接触到色素了,只是他们还不了解与认识这些隐藏在植物体内的色素。“植物色素”这个词对孩子来说很陌生也很书面,但是“植物色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是随处可见的。《纲要》中提出教学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从生活中选择材料。因为孩子在生活中对植物体内出现“颜色”这一现象产生了疑惑与好奇,于是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设计了这节教学活动。因为中班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是通过感知觉和操作活动来认识世界,所以我选择了一些幼儿熟悉的材料来引发幼儿对活动现象产生兴趣,能主动探索色素的秘密,从而了解到植物中含有色素这一科学现象,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种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一、幼儿操作材料

  1.每人座位底下放一块白布和叶子

  2.四各种植物的叶子、果实、花瓣等(如:草叶小番茄、各种颜色的花瓣等);

  2.小积木,白色棉布每人两份;

  3.各种食物:糖果、有颜色的馒头、面粉等

  4. 黑板一块、PPT、做彩色面的视频

  二、教师示范材料

  1、白布,绿叶。

  活动过程:

  一、观看魔术,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 观看魔术表演

  (1)你们有没有看过魔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很棒的魔术表演,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师表演魔术:现在我的魔术开始了,这是什么?(出示白布)那这是什么?(出示叶子)看一看,我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引起幼儿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2)魔术结束,发生了什么现象?(白布变成绿色的了)

  2.幼儿尝试操作

  (1)你们觉得这个魔术有趣么?那现在我们自己来尝试变一次。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材料?(幼儿观察操作材料)

  (2)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操作变“魔术”。

  (3)观察自己“魔术”后白布的变化。

  老师提问:为什么布会变成绿色的呢?(因为叶子上的绿色跑到布上面去了)

  小结:原来植物的叶子里有绿颜色,它有一个名字叫植物色素。

  二、探索植物染色的秘密

  1、幼儿预测猜想

  我们已经在植物的身体里找到了绿色,那你们猜一猜植物的身体里还会不会藏着其他的颜色?(幼儿猜想)

  2、幼儿探索验证

  (1)熟悉材料

  师:我们现在自己来找一找,到底植物的身体里有没有其他的颜色。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各种材料,有植物的花、果实也有植物的叶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逐一介绍材料:胡萝卜、小番茄、柠檬皮青瓜皮杨梅 各种花瓣等 )

  (2)第二次操作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魔术这个本领了,这一次请你们自己来变魔术。道具呢还是有一块白布,然后请你们在箩筐里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放在白布上来变魔术,看看最后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变好以后请你在白布上写上你的学号,把它送到这里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分享

  请幼儿把变好颜色的布按颜色分类摆放好。

  黄色的色卡

  紫色的色卡

  红色的色卡

  绿色的色卡

  其它

  提问:你变出了什么颜色?你是怎么变的呢?(引导幼儿用“我用什么变出了什么颜色的句式回答)

  (4)教师小结:

  原来植物的身体里藏着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紫色还有绿色。这些藏在植物身体里的颜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植物色素。

  三、联系生活,提升经验

  1、生活应用

  (1)出示PPT

  这些植物色素还有很多作用噢,可以添加在我们吃的食物里,不信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

  播放PPT1(彩色面条):这是什么?它和我们平时吃的面条有什么不一样的?

  你知道它是怎么变出来的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2)观看视频

  厨师在干什么?你在画面上找到了植物色素在哪里了么?

  小结:对了,这些植物色素就蕴含在这些蔬菜的汁液里,把它们加在面粉里,就做出了彩色的面条。

  (3)观看PPT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食物也添加过植物色素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4)教师小结:

  这种加在食物里的植物色素是安全自然的,我们可以吃的。它可以使我们的食物变得更加美观,更加的营养。

  四、延伸活动

  刚才我们已经在白布上找到了一种颜色,想不想把这块布变得五颜六色,更加美丽?请你们一起回到教师继续来完成好不好?

《科学教案【精华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9-08

科学教案【精选】07-26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经典]科学教案08-02

【经典】科学教案07-25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科学教案【精华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精华6篇】

科学教案 篇1

  中班科学:

  站稳的乒乓球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1、人手一个乒乓球和几张纸。

  2、各种瓶盖、纸杯纸盒、橡皮泥等。

  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导入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2.幼儿将球放在桌子上玩,师巡视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过渡:乒乓球说它有个愿望,就是想在桌子上站稳了,不想再滚来滚去的,可是材料只有一张纸,小朋友们能帮助它实现这个愿望吗?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五、再次分组活动:探索其他材料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1.过渡:小朋友们帮助小球实现了它的愿望,它真高兴,想再请你们帮助它一次,你们愿意吗?

  2.师提出问题: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再让小球站稳来,行吗?你们试一试吧。

  3.幼儿分组尝试。

  六、结束:我们到班上再去玩一玩吧,帮助老师把东西收一收吧。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蛋是幼儿常常能够接触到的事物,尤其是农村幼儿,他们经常会看到母鸡孵蛋,鸡妈妈小心看蛋、护蛋的动人场景。蛋的脆弱、鸡妈妈的小心看护,这无非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题材,既能激发幼儿去探索保护蛋宝宝的各种方法,从中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而且还能感受鸡妈妈对蛋宝宝的爱,联想到妈妈对自己的爱,激发他们爱自己的妈妈。

  活动目标:

  1、探索蛋宝宝摔不破的方法,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熟蛋若干(并画出五官)、米、沙、海绵、棉花、泡沫套、铅丝、报纸、布头、袋子、橡皮泥、实物记录表1个、母鸡头饰1个、情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去鸡妈妈家做客,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引导语:我是鸡妈妈,我生了好多的蛋,太高兴了,想请小朋友们一起去我家做客。

  2、幼儿随鸡妈妈,到家里。途中幼儿需经过一个门槛,师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从门槛的高处往低处跳。

  二、引发思考并尝试保护蛋宝宝的办法

  1、以游戏口吻:“我的蛋宝宝真淘气,也想从高的地方跳下去,可是我又害怕我的小宝贝会受伤,怎么办呢?”“小朋友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的蛋宝宝跳下去,且不会受到伤害呢?”师启发幼儿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

  2、自由探索:在不让蛋宝宝受到伤害的情况下,让蛋宝宝从高处跳下去。

  (1)第一次探索:激发幼儿小心翼翼地保护蛋宝宝,探索各种能让蛋宝宝跳下去又不会摔破的方法。

  引导语:“请材料王国的朋友们来帮助蛋宝宝,让蛋宝宝也能跳起来。”介绍材料名称:米、沙、海绵、棉花、泡沫套、铅丝、报纸、布头、袋子、橡皮泥。

  交待规则:①拿材料时要声音轻,动作轻;②注意安全,不将沙子弄到衣服上及眼睛里。③听到老师拍手的声音,就要赶快做回来。

  (2)幼儿操作,师观察并及时鼓励。在观察中,重点让幼儿用各种辅助材料让蛋宝宝跳下去且不会受伤。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多试、多想、多观察,用多种方法去尝试,帮助其树立信心,体验成功乐趣。

  (3)集体分享第一次探索的经验。

  请幼儿讲述并演示刚才自己尝试的几种能使蛋宝宝跳起来且不会受伤的方法,并针对刚才发生的蛋宝宝不小心摔破了,以及同样的材料可以用什么方法让蛋宝宝更安全,让鸡妈妈更放心等问题,激发幼儿进行第二次探索。

  (4)幼儿第二次探索:什么样的方法更安全?

  幼儿再次利用各种材料,深入探索。师重点引导幼儿用增加材料的量或结合2-3种材料为蛋宝宝提供更安全的跳的条件。

  (5)集体分享第二次探索的经验。

  师出示实物记录表,请个别幼儿讲述和演示自己想到的办法,并做记录。

  共同讨论、对比哪种方法让蛋宝宝跳得更安全、更开心。

  三、以“蛋宝宝送礼物”分小礼物,活动自然结束。

  四、延伸活动:

  拓展思维: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蛋宝宝的好朋友能帮蛋宝宝跳起来,让我们再去找找看吧。

  活动目标: 1、探索蛋宝宝摔不破的方法,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熟蛋若干并画出五官、米、沙、海绵、棉花、...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对皮球的动态——跳、滚、飞产生兴趣

  2、通过观察、比较、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所起的作用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玩皮球的经验。

  2、充足气的和瘪皮球各一个。

  3、兔子、轮子、小鸟图片各一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啊,刘老师请了一位小客人到我们班里来。小朋友们猜猜看它会是谁呢?(出示皮球)你们有没有玩过皮球啊?

  二、比较探索皮球的运动状态

  1、师:(1)我们平时都是怎么玩皮球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拍、推、抛,老师做出相应动作,可请幼儿坐在座位上小手学老师做这几个动作)

  (2)师:那你们看看,刘老师拍皮球的时候,皮球怎么样了?推皮球的时候皮球怎么样了?抛皮球的时候皮球怎么样了?(总结跳、滚、飞)

  2、师:哎呀,可是刘老师想不通了,为什么皮球会跳,会滚,又会飞呢?会不会是有谁住在里面呀?我们来听听看这个故事吧,看看故事里说,是谁住在了皮球里面呢。

  三、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师:刚才听了故事,你们听到故事里说有谁住在皮球里啊?为什么说是它住在皮球里呢?(一一在黑板上贴出相应图片)

  2、引导幼儿挤压充足气的皮球,讨论:

  师:真的有兔子、轮子、喜鹊住在皮球里吗?我们用小手来按按这只皮球看看里面有没有兔子、轮子和喜鹊?

  你刚才按了这只皮球,你感觉这只皮球按上去是什么样的?那你觉得皮球里有没有住着兔子、轮子和喜鹊?没有,那会是谁住在皮球里呢?

  4、出示瘪皮球探索发现答案:

  师:咦,桌子下面原来还藏着一只皮球呢。哎呀,这只皮球怎么好像和我们刚才请来的小皮球有点不一样啊。是哪里不一样呢?你看出来没有?原来这只皮球气不够了,我们可以叫它瘪皮球。我们来玩玩这只瘪皮球看看怎么样。(拍)

  5、教师总结:为什么这只瘪皮球拍不起来呢?那皮球里面住着谁啊?哦,原来是空气住在了皮球里。有了充足空气的皮球啊,就能像兔子一样跳,像轮子一样滚,像喜鹊一样飞。空气可真了不起。那空气到底是什么呢?小朋友们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吐出来。刚才啊,我们吸进去的就是空气。

  四、结束

  师:哎呀,我们终于知道是谁住在皮球里了,可真不容易。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把小脑袋转了起来,发挥了我们的聪明才智知道了原来是空气住在皮球里。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吧。“棒棒棒,我真棒!”

  课后反思:

  这个活动上下来有一个最深刻的体会是,孩子们在活动中过于兴奋,也可能是因为平时活动中我对他们的'一些违反教学活动纪律的行为没有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够深入,活动中他们常常因为自己的情绪发出声音或者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举动,比如趴到地上。所以活动过程中我故意提高声音或者压低声音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特别是讲故事的时候。但是就算这样的控制,也让孩子们错失了一部分的教学环节。

  第二个不足之处是故事讲完后让幼儿按按看皮球,说说按起来怎么样,有没有按到故事里的兔子、轮子和喜鹊,孩子们可能是受故事影响,说摸到了,有的甚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了其他东西在皮球里。在这个环节中,我用了太多时间对他们进行纠正,导致他们思维比较混乱,不知道老师到底想他们说摸到了还是没摸到。其实在之后瘪皮球和充足气的皮球比较的时候,孩子们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皮球里住的是什么,我没有必要过分强调皮球里没有住着兔子、轮子和喜鹊。

  第三,我可以通过对一只瘪皮球进行充气,来让孩子们观察到皮球里住了什么,这样更加直观深入。瘪皮球的出示也是需要孩子们想象和靠他们平时经验总结得出皮球里住着空气的结论的,不够直观。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拉、拽、套串珠的操作活动,感知松紧带的弹性。

  2、帮助幼儿了解松紧带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用松紧带和包装绳穿的珠子各一串(大小、颜色一样),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兴趣,介绍桌面材料,比较两串珠子。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串珠子,好看吗?这两串珠子一样吗?什么地方一样啊?你们想戴吗?

  2、幼儿戴珠子,感知松紧带的弹性。

  ◎幼儿自由戴手珠。

  提问:你们戴一戴、试一试!戴起来了吗?

  ◎让幼儿比较两串手珠,引导幼儿发现穿珠子的绳子不同。

  教师:这串怎么会戴不起来?这两串是一样大的啊,你们拉一拉,看看发现了什么?绳子怎么啦?

  3、比较包装绳和松紧带,进一步感知松紧带的弹性。

  ◎(教师当场拆开两串珠子)

  提问:你们想一想哪根是拉不动的?哪根是能拉动的'呢?(让幼儿指认)

  ◎教师双手拿住两根绳子的一端,请一名幼儿拉另一端,感受松紧带的弹性。

  教师:这根能拉动的绳子叫什么啊?

  4、经验拓展。

  ◎让幼儿找一找身上的松紧带,帮助了解松紧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提问:为什么身上这么多地方要用到松紧带啊?

  5、游戏活动——“松紧带”

  玩法:手拉成圆圈,松——圆变大,紧——圆变小。

  活动反思:

  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整个过程通过幼儿分组交流探索的结果,分组合作制作手珠串,分享共同合作的过程与结果,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参观昆虫馆,了解昆虫的身体结构等。能由探讨活动获得发现和新的知识,培养出研究昆虫问题的信心和乐趣。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知道昆虫与人类的利益关系。保护昆虫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从小的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

  知道昆虫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仪,昆虫歌曲,音乐,各种有关资料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星球上,居住着许多生物,昆虫就是这个家族的一员。同学们利用两周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认识并了解了我们身边这些可爱的小精灵。这节课终于到了我们汇报的时刻。通过猜谜语认识"蝴蝶"。

  二、认识身边的昆虫过渡:瞧这些小昆虫已经迫不及待了。

  1、展示课件(草坪上飞来蝴蝶、蝗虫、蜜蜂、蜻蜓、瓢虫)教师解说:

  蝴蝶:大家好,我是蝴蝶,在昆虫这个大家族里属我最漂亮,我们蝴蝶种类很多,数量也特别巨大,遍布于世界各地,在鲜花盛开的日子里,总能看到我们煽动的翅膀在花丛中飞舞,寻找自己喜欢的花,吸食花蜜传播花粉。

  蝗虫:嗨!大家好!,我是蝗虫,专吃庄稼和牧草,跟人类和牲畜抢食,我们蝗虫种类繁多,仅我国就有700多种蝗虫。

  蜜蜂:大家好,我是蜜蜂,我们蜜蜂的勤劳可是众所周知的,从春季到秋季,在开花季节,我么们天天忙碌不停,只有冬季是我们段在休息的时期。

  蜻蜓:大家好,我是蜻蜓,是食肉性昆虫,分布在世界各地,喜欢在开阔地带飞翔,黄昏时在空中捕食,帮助人类消灭许多苍蝇蚊子,等害虫,是人类的朋友,我们昆虫捕食的命中率是百分之百,是名符其实的"空中杀手"。

  瓢虫:大家好,我是瓢虫,全世界有菌食、草食等不同种类的我超过5,000种以上,我还被别称为胖小、红娘、花大姐、金龟、金龟子(但金龟子实际上是指另一种甲虫)。

  看课件分辨不同颜色的同一种昆虫

  2、师:同学们听了他们的介绍,你们知道昆虫有什么特点吗?

  小结:昆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通常有两对翅,六条腿。判断昆虫最简单的办法是看它有几条腿。

  3、考一考:蜘蛛是昆虫吗?蜈蚣是昆虫吗?蚯蚓是昆虫吗?为什么?

  4、了解了昆虫的特点,你还知道那些昆虫?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大自然是神奇的,长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草,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长出了各种不同的蔬果,每当孩子在草地里玩耍时,他们总会发现衣服上染上了小草的绿颜色,每当孩子吃完草莓、杨梅这些水果时,就会发现手上被“染”红了……这些想象告诉我们孩子在更早的时候已经接触到色素了,只是他们还不了解与认识这些隐藏在植物体内的色素。“植物色素”这个词对孩子来说很陌生也很书面,但是“植物色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是随处可见的。《纲要》中提出教学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从生活中选择材料。因为孩子在生活中对植物体内出现“颜色”这一现象产生了疑惑与好奇,于是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设计了这节教学活动。因为中班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是通过感知觉和操作活动来认识世界,所以我选择了一些幼儿熟悉的材料来引发幼儿对活动现象产生兴趣,能主动探索色素的秘密,从而了解到植物中含有色素这一科学现象,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种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一、幼儿操作材料

  1.每人座位底下放一块白布和叶子

  2.四各种植物的叶子、果实、花瓣等(如:草叶小番茄、各种颜色的花瓣等);

  2.小积木,白色棉布每人两份;

  3.各种食物:糖果、有颜色的馒头、面粉等

  4. 黑板一块、PPT、做彩色面的视频

  二、教师示范材料

  1、白布,绿叶。

  活动过程:

  一、观看魔术,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 观看魔术表演

  (1)你们有没有看过魔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很棒的魔术表演,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师表演魔术:现在我的魔术开始了,这是什么?(出示白布)那这是什么?(出示叶子)看一看,我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引起幼儿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2)魔术结束,发生了什么现象?(白布变成绿色的了)

  2.幼儿尝试操作

  (1)你们觉得这个魔术有趣么?那现在我们自己来尝试变一次。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材料?(幼儿观察操作材料)

  (2)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操作变“魔术”。

  (3)观察自己“魔术”后白布的变化。

  老师提问:为什么布会变成绿色的呢?(因为叶子上的绿色跑到布上面去了)

  小结:原来植物的叶子里有绿颜色,它有一个名字叫植物色素。

  二、探索植物染色的秘密

  1、幼儿预测猜想

  我们已经在植物的身体里找到了绿色,那你们猜一猜植物的身体里还会不会藏着其他的颜色?(幼儿猜想)

  2、幼儿探索验证

  (1)熟悉材料

  师:我们现在自己来找一找,到底植物的身体里有没有其他的颜色。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各种材料,有植物的花、果实也有植物的叶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逐一介绍材料:胡萝卜、小番茄、柠檬皮青瓜皮杨梅 各种花瓣等 )

  (2)第二次操作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魔术这个本领了,这一次请你们自己来变魔术。道具呢还是有一块白布,然后请你们在箩筐里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放在白布上来变魔术,看看最后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变好以后请你在白布上写上你的学号,把它送到这里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分享

  请幼儿把变好颜色的布按颜色分类摆放好。

  黄色的色卡

  紫色的色卡

  红色的色卡

  绿色的色卡

  其它

  提问:你变出了什么颜色?你是怎么变的呢?(引导幼儿用“我用什么变出了什么颜色的句式回答)

  (4)教师小结:

  原来植物的身体里藏着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紫色还有绿色。这些藏在植物身体里的颜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植物色素。

  三、联系生活,提升经验

  1、生活应用

  (1)出示PPT

  这些植物色素还有很多作用噢,可以添加在我们吃的食物里,不信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

  播放PPT1(彩色面条):这是什么?它和我们平时吃的面条有什么不一样的?

  你知道它是怎么变出来的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2)观看视频

  厨师在干什么?你在画面上找到了植物色素在哪里了么?

  小结:对了,这些植物色素就蕴含在这些蔬菜的汁液里,把它们加在面粉里,就做出了彩色的面条。

  (3)观看PPT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食物也添加过植物色素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4)教师小结:

  这种加在食物里的植物色素是安全自然的,我们可以吃的。它可以使我们的食物变得更加美观,更加的营养。

  四、延伸活动

  刚才我们已经在白布上找到了一种颜色,想不想把这块布变得五颜六色,更加美丽?请你们一起回到教师继续来完成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