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熟练背诵。
4、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观沧海
一、导入新课
曹操,字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是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
三、研读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
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第二课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待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事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王昌龄遭遇以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消息时,写的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闻,听说。王昌龄(约698—757),唐代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他是作者的朋友。左迁,贬谪。龙标,在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遥,遥远。此寄,这首诗篇。
2、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是我国文学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他的《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3、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三、细读品味: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杨花飘落,子规啼叫,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写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已现,流露出作者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人隔两地,心意难达,明月在天,千里可共。后两句抒情。作者用拟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赴远方。明月寄愁,包含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关切。
四、合作探究:
试举例说明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明确:诗人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既写了景,又以“子规啼”暗点自己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和悲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五、教师小结: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抽象为形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作者以形象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额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首句写景点时令——飘零之感;次句叙事表惊悉——迁谪之远;后两句抒情表牵挂——情深意长。
————对遭遇同情,对官场憎恶。
第三课时
次北固山下
一、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二、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三、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选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四、作业
背诵这二首诗。
第四课时
天净沙秋思
一、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出色地
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感知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随着老师的描绘学生闭目想象画面,体会思乡之情。然后交流自己想象的画面。
三、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四、拓展延伸
1、将收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2、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2
一、教学目标
① 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② 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③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三、课前准备
教师可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导人中或结束时能讲清“山市”形成的原理。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反复阅读。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四、教学内容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五、教学设计
1、恰当导入
① 可以由“海市蜃楼”的画面或图片导人,也可以播放有关的录像,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② 也可以讲传说、讲故事,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许多人都听说过海市蜃楼,却无缘目睹这种神奇。有道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的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这山市的奇妙吧!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2、课题:山市
3、学习目标:a.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b.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批丽的幻景。
c.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4、整体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习文言文,“研讨与练习”所列字词:孤塔耸起插青冥 碧瓦飞甍 历历在目 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检查预习,大屏幕出示字词,学生识记。
自学课下注释。
教师导读:阅读文言文须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骤。方法适当,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大屏幕出示方法)
①通览全文,了解全貌 ②逐词逐句,通懂其义
a.识记生字词 a.分析理解词语
{b.断清句层次 {b.省略补出翻译
c.朗读按标点 c.精读分析理解
d.难句村出来 d.画批圈点小结
对以上方法加以解释指导,引导学生懂得好文不厌百回读,在诵读中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多诵读的道理。引导学生“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在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像。
自主学习
① 学生在自由诵读和教师的学法指导下,自由地进行初读、再读、三读后开展竞读。每小组推荐同学进行朗读比赛,各组对每组参读的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参与学习过程。
② 学生看注释讲内容,直译即可。各小组互相帮助,理解句子的含义。
③ 学生讲述内容后,各组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解答。教师适时点拨,并加以补充。
5、探究想像
学生讨论后可自讲:
① 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② 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③ 怎样欣赏感受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学解释其中的道理?
④ 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学生相互研究讨论后,教师可帮助明确。
纵观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结尾照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
让学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会是一幅什么美景呢?可以让绘画好的同学画出,在班里展示欣赏。然后总结补充:其实,美的东西也许留在想像中会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时无画胜有画。
5、拓展练习
① 请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
② 继续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故事。
③ 可以读读蒲松龄的其他文章,了解其创作风格。
6、信息反馈: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3
[教学目的]
1.知识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理解寓言的寓意;
2.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寓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设想]
先读通原文,整体感知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是理解寓言的前提;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领悟故事的寓意,这是阅读的中心环节;最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寓言给予自己的启示,并进行语言积累,这是阅读的标的。朗读贯穿始终,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抢答成语:
展示课件一:
学生看图说成语,比赛抢答——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2.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这六个成语,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展示课件二,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6分钟)——读准确,读通畅
学习文言文,同学们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这篇课文同学们作过预习,现在,老师检查一下朗读的情况。
1.学生齐读一遍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要求字音准确,发音饱满。
展示课件三:
其父(fǔ)曰父(fù)子相
其马将(jiāng)胡骏马而归使关羽将(jiàng)三万兵至益阳
堕而折(shé)其髀损兵折(shé)将
2.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要求读得抑扬顿挫(要注意停顿,要分出轻重,读出语气)。
展示课件四: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其马/将胡骏马/而归此/何遽/不为福乎?↗
三.再读(8分钟)——通文意,析情节
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须疏通文意,了解故事的内容。
1.通文意: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强调下面重点词语(古今异义)的意义:
展示课件五:
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
居(经过)数月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喜欢)骑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2.理关系: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请指出“塞翁”、“善术者”、“其父”、“其子”、“父子”各指代谁?(如果能
启发学生自己提出,并由此引起争论效果就更好)
3.析情节:此故事情节可分为几个部分,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情节各部分的内容: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4.复述故事:采用比赛形式,让学生对照图片进行复述(创造性的复述)课文,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情节,为下面研读课文作准备。
(1)展示课件六请男生对照“失马”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2)展示课件七请女生对照“得马”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3)展示课件八请男生对照“折髀”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4)展示课件九请女生对照“相保”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
四.研读(15分钟)——提问题,探寓意
这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呢?
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来探究寓言的寓意。
1.教师指示思考的角度
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从塞翁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从坏事和好事之间的关系来看。
2.合作研讨,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研讨的角度:
(1)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讨论、点拨: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预伏着祸的先机。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从“塞翁”能沉着冷静的静观事情的变化来看(面对一系列变化,塞翁为什么能处变不惊?)
(紧紧抓住“塞翁”那三句话来思考。也可让学生读读那三句反问句,通过揣摩语气来达到目的。)
讨论、点拨: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他好像洞悉人间世事的变化之玄机,懂得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他能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乐天知命,不因祸福而悲喜,不以得失为怀。正因为如此,我们认识事物应当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3)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
讨论、点拨: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塞翁’之子喜欢骑马”,“胡人入侵边境”,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
由此我们可知: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简要板书,见上)
老师可以顺势点拨: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俗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黑体字板书)
3.质疑或激疑:
(1)在塞翁看来,好事可变成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给我们的感觉好像好就是坏,福就是祸,难道两者之间就没有区别了吗?
点拨:是的,尽管“塞翁”能洞悉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但他混淆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淖。同时,他那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也是不宜提倡的。
(2)尽管那些“近塞之人”他们不知道祸福相互转化的道理,但我总觉得文末以“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来反衬“塞翁”之子“以跛独存,父子相保”格调低。
点拨:当外敌入侵时,那些“近塞之人”能拿起武器,以死报国,死得光荣。而“塞翁”之子“以跛独存,父子相保”显得消极不可取。这是作者的局限性所在。
(如有学生提出诸如此类的质疑,老师要大加表扬,因为此时正是学生迸发创造火花的时候,要备加爱护,给予肯定。)
五.联读(5分钟)——联生活,谈体会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
讨论、小结: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应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2.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因为好坏、福祸、利害是相互转化的,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周全,处事要谨慎,要防患于未然。
4.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
5.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安之泰然,处逆不惊.
…………
六.积读(3分钟)——背课文,积成语
1.背读课文。
2.积累成语。
请学生比赛列举含“马”字的成语,然后展示课件八,读记成语。
板书设计:
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刘安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祸)(福)(祸)(福)
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4
教学目标
1、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品味文章充满活力的语言。
2、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同学们猜猜它们跟哪个季节关系最密切。(生欣赏几幅图片,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衡的《夏感》。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配乐朗读课文:
1、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并在脑海里想象画面,以字词,句读,情感三方面为评判标准(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点评朗读。
2、感悟:请以“这是一个____的夏”,说说自己听后的感悟。并说明理由。
师小结:这是一个具有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夏,这是一个生机蓬勃的夏,这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夏,这是一个属于劳动人民的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析作者是如何写的。
三、研读课文,品析文句
请你找出课文中你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并说出理由。
(一)品味句子老师先给我们同学做个示范:
范例:(一)
(1)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示范:“沸腾”二字让人体会到夏天的热烈,此句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并且虚实结合,形象地写出从春到夏的过程。
范例(二)
(2)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示范:烘烤:太阳温度高。扑打:写出了麦浪翻滚的气势。涌:描写了麦浪翻滚的动态美。此句抓住了夏天典型的景物来描写
范例(三)
(3)金色主宰了世界上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示范:从色、味几方面描写麦浪、表现了夏天的热情。
同学们,从这些俊美的文辞中,你读出了作者蕴涵其中的一份怎样的情感?
(二)体味情感
请完成下面的句式:这是一份____的感情。
师小结:这是一份热爱自然,热爱夏季的感情,是对旺盛生命力的讴歌。这是一份歌颂劳动,赞美劳动人民的感情。讲到这里,老师心中还有个疑问,(打出大屏幕:
(三)质疑探究:在作者的眼里,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你是如何理解的?夏天的色彩难道只有金黄的吗?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学生发表见解)作者选取金黄作为夏季的色彩,是否有其特殊的用意呢?请看下面材料。
(四)材料补充(便于了解本文作者和他在本文中体现的思想感情)
(1)作者简介:
1946年生于山西
现任:
①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②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③全国记者协会常务理事
(2)梁晓声在《静夜时分的梁衡》里对梁衡的评价:
①梁衡很谦虚
②梁衡待人诚恳
③梁衡品格高尚得令人心颤
④梁衡的百姓心不需要强调
(3)就在林(则徐)赴疆就罪的途中,黄河泛滥,在军机大臣王鼎的保荐下,林则徐被派赴黄河戴罪治水。他是一个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的人,不管是烟害、夷害还是水害都挺着身子去堵。 ——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师小结:正是因为梁衡有着一颗不需要强调的百姓心,所以他关注百姓的生活和生存,同情百姓的疾苦,讴歌百姓的辛勤。也只有这样,他才能为我们展示一个“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的林则徐,为我们描绘一幅八百里秦川火热的夏季劳作图。这真是文如其人啊。
欣赏完北方的夏,我们再来品味品味南方的夏。
四、拓展延伸: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师小结:这首唐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
五、课堂小结
下面老师想用这样几句话为我们这节课,也为梁衡的这篇文章作个小结:
梁衡有心创《夏感》,词铿句锵显情意。同学何幸赏佳作,摩拳擦掌见活力。
六、作业:
(1)课外阅读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要求:
1、注意写景方法
2、体味作者感情
(2)写作要求:
1、紧扣住夏的一个特点进行描写。
2、字数在15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
夏感
梁衡
紧张急促热烈
自然景物普通劳动者
热爱赞美
向往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5
教学目标
1.感知故事情节,感受到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2.品味文章通俗易懂,而且生动活泼的诙谐语言的魅力。
3.从对于动物行为的冷静观察和炽热描述中,感受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从对于动物行为的冷静观察和炽热描述中,感受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思考。
2.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及评注的读书方法。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小说常识和自学能力,能自己搜集资料并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内容,感性认识较强,但理性分析不足。本文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学生很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就是对小说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还需老师引导完成。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下面介绍一位人物,大家猜猜他是谁。他是当今最杰出的博物学家之一。研究对象是鸟类和鱼类,曾有人称他为现代的法布尔,因为他不仅像法布尔那样,用别具一格、魅力十足的语言提供了大量新事实和新发现,而且还在动物思维与行为的基础原则和理论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是动物行为学的开山祖师,197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他向一般大众描述动物行为的生花妙笔,通俗有趣,流传最久,最为脍炙人口,被誉为所罗门王散落人间的“指环”。
康拉德劳伦兹。
对,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康拉德劳伦兹先生的《动物笑谈》,看他是如何与鸟成为好朋友的。
二、交流资料
同学们都查找了有关本课作家、作品等的资料,请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训练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是自主获取知识的表现)
作者简介:劳伦兹是奥地利著名动物行为学家,也是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始者。由于其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灰雁的四季》《狗的家世》《攻击的秘密》等多部作品。在他的深刻观察以及生花妙笔之下,读者可以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趣味。
《所罗门王的指环》是著名科普作家、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获得者劳伦兹的经典科普著作。本书将科学知识与文学趣味巧妙结合,将读者大众引入有趣的动物行为学世界,作者通过介绍斗鱼、水鼩、寒鸦等动物的生动故事,使人们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好,认识到动物行为学的意义所在。
为什么书名叫《所罗门王的指环》呢?劳伦兹说:“根据史料记载,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而他却需要借助一枚指环。这事我也会,虽然我只能和几种我特别熟悉的'动物交谈,但我可不需要魔戒的帮助,这点他就不如我啦!活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诉说至美至真的故事。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
三、速读课文,说“笑谈”
快速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我”与动物之间哪几件“笑谈”?
四、合作欣赏,品“笑谈”
作者是怎样把小水鸭和“可可”写得如此可爱的呢?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你最喜欢哪一段,找出来,把你的感受、你喜欢的理由写在书的扉页;再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地品味。(老师准备了合适的音乐,给朗读的学生配乐;先小组朗读,然后全班展示。)
五、质疑探究,议“笑谈”
再读课文,思考:
1.作者“逗笑”“怪诞不经”“疯子”般奇怪行为表现出作者的什么精神?
2.质疑:对文章的某个句子的理解、文章内容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小组合作、探究质疑,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3.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就“关爱动物”这个主题,谈谈你自己的感悟。
(学生分组讨论,师作总结。)
小结:是啊,因为关爱,鸟与人变得亲密、友好。因为关爱,让鸟与人彼此心灵沟通,真情相融。关爱是一把火,能融化心中的冰;关爱是一缕缕阳光,普照万物,使自然更美,人类更美——只有释放关爱,人与动物才会更和谐。
结束语:
瞧,这又是另一幅美丽的画面。有这样一个法国小姑娘,她出生在非洲,在丛林里长大,把大象视为哥哥,和小豹子一起甜蜜入睡,与鸵鸟共舞……这不是童话,这是全球畅销书《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为我们讲述的法国小姑娘蒂皮和非洲野生动物交朋友的真实故事。就让我们带着《动物笑谈》给予我们的启示去读读这本书。我们栖息的地球是如此美好,我们祈愿让真诚的关爱充满生活的每个角落,让关爱之情流淌于万物之间!
【板书设计】
动物笑谈“我”学鸭子叫和行走“我”车站学鹦鹉声呼唤“可可”“可可”咬下父亲的衣服扣子“可可”将母亲的毛线缠在树上关爱动物和谐发展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6
学习目标:
1.积累、理解成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4.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全文。 2.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时数:4课时。
学习方法:1、诵读法 2、评点质疑法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
预习导学:
1、搜集关于孔子其人及《论语》的资料
2、细读《论语》十则,熟读成诵
课堂导学:
1、提问关于孔子的资料收集。(小组汇报,搜集成果)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主张仁义 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提问关于《论语》的资料收集。(小组汇报,搜集成果)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生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3、朗读课文:
范读:学生要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同学们正音正字。
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反复诵读
4、总结三个通假字:
A B C
5、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领会大意,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讨论、弄清楚没有注释的词语的意思。
(2)把十则《论语》按照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分类,注意一些句子是兼而有之的。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习难点:重点字词释义,弄清楚通假字。
学习要点:详细分析,具体探讨,学习前五则内容。
1、第一则: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 )第三句讲的'是( )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翻译( )
2、第二则:
吾:______日:______三:______省:______为:______
谋:______忠:______交:______信:______传:______习:______
翻译本则( )
3、第三则:
故:______知:______可:______以:______为:______
总结出这章当中的一个成语( )
翻译本则( )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4、第四则:罔:______ 殆:______
翻译本则( )
同学们,这一章的内容带给我们什么思考?对于我们学习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理解20xx多年前的圣人之语经久不衰之魅力(小组探究发言,同学们要有自己的思考)
5、第五则:诲:______知之:______为:______是:______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翻译( )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6、前五则哪几则是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 )
哪几则是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 )
7、请同学们当堂背诵前五则(10分钟)
第三课时
学习重点:重点字词释义。
学习难点:理解后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习要点:详细分析,具体探讨,学习后五则内容。
1、第六则:贤: 齐: 内: 自省:
翻译:( )
2、第七则:三: 行: 焉: 其:
善者: 从: 改之:
翻译:( )
找出这两则当中的成语( )、( )
思考:这一则我们应如何理解?
3、第八则:
士: 弘: 毅: 仁以为己任: 已:
翻译( )
思考:这一则当中体现出了孔子的一种思想,你知道是什么吗?
4、第九则:岁寒: 然: 后凋:
翻译:(
5、第十则:以: 行: 其: 欲: 加: 于:
翻译:( )
这一则的成语是( )
【理解第十则】讨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正面要求;“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反面要求。其中都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6、后五则哪几则是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 )
哪几则是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 )
哪几则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
7、当堂背诵这后五则。看看哪位同学背的最快。
第四课时
【学习要点】总结归纳,查缺补漏,在课堂上就完成背诵、默写。
1、课文当中出现的读音,进行复习。(5分钟)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不亦说( )乎 三省( )吾身 传( )不习乎
诲( )汝( )知之乎 不知为( )不知 是知( )也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
2、文言字词句小结(这是我们学习文言的关键一步)
(1)而:(1)表示顺接;(2)表示转接。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温故而知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任重而道远(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死而后已(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2)为:读wèi时,多作介词;读wéi时,多作动词。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仁以为己任( )
(3)焉:见贤思齐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4)之:①指示代词,“这”;②第三人称代词,“它、它们”;③结构助词,“的”;④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⑤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5)固定句式:
①不亦……乎?→不是……吗?②……也。→……是……。
3、当堂背诵这十则并当堂默写。《论语》作为千百年来的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四书五经之一应当为我们所熟识,这十则又是经典中的经典,背默是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会背默才能进一步理解其中的深意。
4、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同学们要通过自己思考发现《论语》的经典之处,发现《论语》的美)
(1)、你喜欢哪一则?为什么?(2)、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3)、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4)、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7
知识与技能:
疏通全文,识记并积累“熬、霎、粼”等字词,感知亲情。
方法与过程:
掌握文中的写作技法--如开门见山、细节描写等,并让学生能理解和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体验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重整体感知、品味。
2、学以致用、课堂迁移。
[教学设想]
力图以此文为例,教给学生学习此类美文的基本方法--感知内容、美点追踪;而且,教学中将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教师只在适当之时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教学平台展示]
一、话题谈说,导入新课。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孩子,一只递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朝露,一只递给晚霞;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历史,一只递给未来;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早春,一只递给金秋;
……
你有过如此“爱的感动”吗?请把你家里最令你心动的爱的镜头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让学生自由谈说,时间在2分钟左右)
当然,如此之镜头,定然不胜枚举--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温馨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要求:
1、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抑扬顿挫,轻重缓意。
2、能就你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从你喜爱的或理解的角度给文章拟个副标题并简述理由吗?
(二)明确
1、字音认读
熬ǎo 粼lín 霎shà 咕gū
2、让学生自由重拟标题,并让学生点评。
如(1)亲情 (2)三代 (3)温馨的家庭 (4)一家人
……
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
1、点拨:美点寻踪即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形象的给人以强烈美感、给人以有力感染,给人以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文章自身语言、结构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可用句式:“文章……美,美在……”说话)
2、示范:文章的开头美,美在“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个诗意的镜头。
3、学生讨论、美点寻踪
4、学生发言,加以明确
(以下举一些学生发言的例子)
例1:你看,这里其实有一幅令人遐想的“全家福”:一家人散步是多么轻松、多么惬意,甚至可以说是多么浪漫、多么幸福;再有这初春的美景:那有浓有淡的大块小块的新绿,那树上逐渐显密的嫩芽,那咕咕地起了水泡吟唱着春天即将来临的冬水……一切构成了美丽而温馨的图画,可以说就不止是一个家庭的世界了吗?
例2: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鱼塘,你看……
例3: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
例4:美在那无言的细节,你看: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就是爱,这就是家庭。
四、学法实践:感知内容、美点寻踪
要求:速读《三代》一文,试着实践(1)重拟标题;(2)美点寻踪
1、让学生思考、自由讨论。
2、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发言中加以评点明确。
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发言:
如:重 ①交叉路口
拟 ②家
标 ③感人的画面
题 ④责任
⑤迟缓的背影
……
(注:发言时可让学生稍加解释重拟此标题的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又如:美点寻踪
你看,那感人的画面真美--一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拿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让我觉得“家”的伟大的力量。
……
五、小结
同学们,刚才你们自由地谈了家里最令你心动的镜头;又在课文的指引下,感受了两家祖孙三代那温馨的亲情以及对美点进行了寻踪--其实,对于一般的美文,我们一般要这样去学习:先感知内容,再寻踪美点,这也是我们学习美文的一般方法。望同学们今后能按此方法进行美文欣赏学习。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摘录或记诵其中令你感动或心动的地方。
示例:这里是一位回家探望母亲的大学的一段感人的话:
……我身在城市,心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飞回属于我和母亲的田地里,飞回母亲育我养我的那两间茅屋里,飞回母亲那瘦弱的身旁……坐火车回来时,天还未亮,不顾路途的疲劳,心急火燎地赶着山路,进入我祖居的村子。母亲不在,茅屋的门锁着,我的泪顿时流出来,那是热辣辣的泪,那是滚烫的心……
希望同学们今后养成搜集、摘录或记诵的好习惯,习惯养成的话,一定对你们的写作会大有益处的。那时的你们,一定“文采飞扬”!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8
【教学设想】
本诗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第一首当代诗歌,因此要从朗读上着手,引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要让学生对诗句的品味有自己的体会,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学思路为:朗读训练——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品味语言——自由发问——比读一诗。
【实施过程】
一、朗读训练。
老师范读,并教给朗读的方法:重音、停顿、节奏、情感。第一小节要读出童心的好奇,第二小节要读出感悟的激情。学生学读。老师播放钢琴曲《海边的星空》,学生和着乐曲朗读全诗。
二、理解内容。齐读后探究:
1、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本诗所描写的内容,该怎么说呢?(我渴望海、追寻海的过程)
2、本诗分为两节,这两节诗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从两节诗所写的时间、事情、心理、方式四个方面来比较这两首诗。
明确:从时间看:第一节写我童年时期,第二节写我长大以后;从事情看:第一节写我渴望海,第二节写我追寻海;从心理看:第一节写我的向往和困惑,第二节写我的感悟和信念;从方式看:第一节是我与妈妈的对话,第二节是我写读者的对话。
三、体会情感。指名读后探究:
1、本诗的山和海除了字面含义外,你认为还应该有什么比喻义呢?
明确:大海比喻理想,山比喻追求理想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而群山则是比喻重重困难,而爬山则是比喻艰苦奋斗向理想攀登。
2、那么,你认为作者写这首诗是想告诉读者什么呢?
明确: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向往和执著追求,即使遭遇挫折,曾经失望,也决不放弃,百折不回。(要达到一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四、品味语言。
1、同学们,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些词或者哪个句子写得很好,你还能说出它好的理由吗?
2、师根据学生表达的情况。如果学生没有涉及到,则把下面四个句子拿出让学生品。
①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写出了自己儿时的好奇,神往山外的世界,从小就有追求新天地的理想。
②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铁青着脸”写出了自己翻过山后依然看到山时的失望的情绪。这是我心情沮丧的主观感受。
③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诱惑”写出了自己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看到大海,所以每座山都有诱惑力。
④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枯干”写出了自己理想的极度渴望。
五、自由发问。
1、老师现在根据诗句向同学们提问,请你们抢答:
①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小时候想到山那边是海,没有告诉别人。)
②“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部落空。)
③“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是妈妈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④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析: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⑤“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全新的理想世界是光辉灿烂的,理想实现的那一刻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兴奋与惊喜。)
2、师问:同学们,对于哪些诗句的意思你还有疑问,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吗?
六、比读一诗。
1、学法总结。
咱们今天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学习一首诗歌的方法。学习一首诗要做到五点:一、优美的朗读;二、明确写诗的内容(即这首诗写的内容是什么);三、理解诗歌的情感(即诗人想告诉我们什么);四、品味诗歌的语言(看它有哪些优美的语言);五、针对诗歌提出疑问(提问并试图去解决它)。那么下面,咱们就用这种学诗的五步法来扩展学习课外的一首诗歌。咱们分小组进行,由小组长组织,然后咱们各小组来比一比,看哪一个组学得最扎实,理解得最深刻,表达得最丰富。
2、老师用课件打出诗歌。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9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1)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新的生字、生词,了解萧红其人及与鲁迅的关系。
(2)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够理清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并进行概括。
(4)学习作者选择生活中的点滴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自读,梳理事件。
(2)小组探究,分析人物特点。
(3)品悟白描的描写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鲁迅先生温和平易的性格和细腻的精神世界。
(2)感受鲁迅克己爱人、奋斗不息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病去世。伟人的去世令许多人悲伤不已,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女性作家,她曾经得到过鲁迅的帮助和扶持,在万分悲痛中,她用清新、冷静的笔触勾勒了一位普通却又绝不普通的亦师亦友的鲁迅先生。引入课文。
预习准备:自读课文,学习课内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萧红其人及其作品,了解萧红与鲁迅的交往。
课堂交流:教师检查预习,学生汇报学习所得。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师友互助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
1、文章形式上以空行分段,文章讲到了哪些事,试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来。
2、作者的选材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那个带着伟大光环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而在这篇课文中,我们了解了他的更多的身份,这篇文章中的鲁迅都有哪些身份?哪一个事件中的鲁迅是你喜欢的,说说自己的理解。
3、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却大量地、细致地记述他生活中的琐事,为什么要这样选择?
学生分小组按要求进行探究学习。汇报、交流。
参考小标题:笑,走路,谈穿着,公园的印象,看电影,纸烟,休息,工作,踢鬼,吃鱼丸,病中,海婴的自豪,明朝会,病好了,木刻画,若没有我呢,病“好了”,鲁迅休息了。
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捕捉选材的能力。
3、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小结:1、全文写了这么多事件,是否杂乱?2、若要写一写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你会仿照本文选一些小事例吗?
学生自由发言。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回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回顾生字词,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分层提高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
1、读一读“明朝会”,你能理解此刻的海婴吗?这段文字读来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这样?
2、细读课文,还有哪些内容打动了你,说说自己的`感受。
3、你能想象鲁迅先生喜欢的画吗,为什么鲁迅就喜欢这幅木刻画呢?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分组探究,在课文旁边坐批注。
交流。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归纳总结
教师介绍白描手法。
学生笔记。
4、拓展提高
片段练习。
三、板书
慈爱的父兄 博闻的学者
敬业的伟人 风趣的智者 尊敬 爱戴
回忆鲁迅先生
可敬的长者 热情的主人 深切 怀念
无畏的勇者 坚强的病人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法,品析文章关键字词、语句,体会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握文章中景物特征,表达阅读感悟;
2、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注意诵读时语调的轻重缓急,准确流利地朗读文章;
3、通过诵读、批注,体会作者对美丽神奇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和“圈点批注”,能够品析文章关键字词、语句,感受文章的画面美,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遣词造句之妙,学习文章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技巧;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诵读赏析法、合作探究法、圈点批注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反复诵读,使学生对文章的文辞美、画面美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理解;
2、圈点批注,让学生在诵读理解之后,通过对关键字词、语句进行批注分析,能够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合作探究、分享交流,分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探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文章内容情感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说到“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都说“雨”是天使的眼泪,是文人墨客的宠儿。古人写下了很多关于雨的诗歌,春雨温柔润物无声,杜甫写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千古名句;夏雨热烈动人心魄,苏轼写出“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传世佳作……雨在古人笔下被写得如此多情,这般美丽,那在当代诗人的眼中,它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领略“雨”的魅力。
展示课件并展示图片素材“春雨润物图、夏雨临湖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雨”的多情与美丽,激发学生对“雨”和大自然的认知兴趣,同时激起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二)作者简介
学生介绍课前预习的作者情况,教师补充。
刘湛秋(1935—2014),当代诗人,他的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于表现感觉和情绪,被誉为“抒情诗”。他兼创散文、报告文学及小说,也是的翻译家、评论家,曾任《诗刊》副主编。著有诗集《写在春天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等,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得了解作者及其写作风格,便于对文章的学习。
(三)初步感知,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第1至3自然段,并提出听读要求,思考春雨和夏雨都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对“雨”怀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醒学生关注老师朗读过程中的语气、语调、重音、停连,感受汉语的`声韵之美,同时听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文本营造的画面之美。)
2、学生“圈点批注”春雨和夏雨部分。首先圈点出体现春雨、夏雨特点的语句和关键词汇;然后批注作者在此抒发的思想情感和你的阅读体会,并尝试有感情地诵读文段。
(引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读书法应从“找重点语句、抓关键词语、关注修辞”三方面入手。从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动感的形容词、名词、动词入手,同时重点分析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文段所展现的作者情感。)
【设计意图】教师配乐朗读,带给学生最直观的听读感受,对文本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学生“圈点批注”文本,并深情诵读,既是对文本的理性认识,又是对作者情感的深入体会。
(四)诵读品析,合作探究。
文章情感充沛真挚,作者对“秋雨”、“冬雨”的情感又是如何展现的呢?作者笔下情感充沛的语句又应该如何诵读出来呢?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诵读体会,圈点然后分组进行讨论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文中关键的词句。
1、圈点批注文章第四、五自然段,圈点体现秋雨、冬雨特点的语句和词汇;然后批注作者在此抒发的思想情感和你的阅读体会,并尝试有感情地诵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2、对比诵读文章第一、六、七自然段,思考作者对“雨”的人称变化用意何在?与其他文段相比较,作者的抒情方式有怎样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人称由第三人称“她”转变为第二人称“你”,情感抒发更为直接、强烈。直接抒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赞美,对生命、活力的赞颂。)
【设计意图】学生实践运用“圈点批注”读书法,分析文本,品读文本,体会作者情感。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抒情方式的转变,以及不同抒情方式的不同表达效果,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五)归纳总结
刘湛秋先生是当代的学者、诗人,他的诗歌往往能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的这篇散文也可以算是“文中有画,文中有情”。
我们在学习文章的时候,要从诵读入手,通过不断的朗读,对文本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感知文中“雨”的不同形象,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接着要运用“圈点批注”读书法,关注关键字词、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品析文本,同时写下阅读感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作者对自然、生命的赞颂和热爱。
【设计意图】梳理文章内容,总结读书方法,做到一课一得。
(六)布置作业
1、朗读品味、圈点批注自读课本《我的四季》第6页《夏天的旋律》一文,分析不同节气里自然景色的不同特点,分析文章修辞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情感。
2、从《夏天的旋律》中选三五句自己喜欢的语句,做一些批注,写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是在教学过程中组建生成的,将师生课堂共同探讨后的重点和知识点分列出来。突出了文章的情感脉络,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
雨的四季
刘湛秋
“雨”特点情感圈点批注法
春:美丽、娇媚
夏:热烈、粗犷热爱抓关键词语:形象、色彩、动感
秋:端庄、深沉赞颂关注修辞:比喻、拟人
冬:自然、宁静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11
【教学目标】
1. 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2. 揣摩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中心。
3. 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从而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中心。
难点: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中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假如你面对这样荒凉的土地,你会做些什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荒凉的阿尔卑斯山地,见证一位牧羊人是怎样把这里变成洋溢着幸福的绿洲。
二、检查预习
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和课文诵读情况。
3. 检查学生收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情况。
(1)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他生前最后一句话:“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2)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片荒芜、破落、毫无生气的荒原。只有很少的人在这儿过着冷漠、孤独的生活。有一个牧羊人,他一边牧羊,一边每天都种100棵橡树。由于气候不好,种十万棵树,最终只有一万棵长成大树。尽管如此,牧羊人没有气馁,没有沮丧,依然坚持每天种树。森林的规模不断扩大,渐渐地,这个地区有了雾气、水分、溪水、村庄、泉水、笑声,整个地区都活了起来。作者为老人的见识、胸怀、坚持而感动,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以做纪念。
三、整体感知
1. 大声朗读一遍课文。
2. 阅读课文后思考: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荒漠中的牧羊人默默无闻、坚持不懈、慷慨无私地为荒漠种树创造绿荫的故事。赞美了植树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植树老人的无限敬佩之情。
四、细读分析
1. “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这一段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总领全文,赞扬牧羊人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2. 第一次遇见牧羊人的时候“我”看到了怎样的环境?
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这些直接描写牧羊人的细节内容,从正面刻画了牧羊人的性格,从中可看出他是一个积极生活、态度认真、勤劳不懈、坚韧执着的人,凡事一丝不苟,不愿马虎度日。
3. 牧羊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牧羊人时的印象,作者用“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比喻牧羊人,既描写了“我”在干涸的高原上喝了“甜丝丝的井水”后的特别感受,侧面表现了牧羊人的自信、平和和不易。也暗示了他将给这个荒凉的地方带来灌溉滋润和富饶丰美。
4. 分析下列句子的含义。
(1)牧羊人让大狗看着羊群,然后爬到我站的地方。我以为他要来说我,嫌我一直跟着他。可是,他没有。这本来就是他要走的路。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体现了牧羊人安静、忠厚、不张扬的性格特点。
(2)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动作描写,“爬”“戳”“放”“盖”这几个动词写出了牧羊人一丝不苟、执着忘我的劳动情景,同时也展现了植树过程的艰难。
(3)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语言描写,写出了牧羊人的慷慨无私。
(4)“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语言朴素简单,仿佛在不经意之间“随便”道出了自己多年来执着地坚持义务植树信念的简单原因,更表现出牧羊老人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可贵。
5. 再见牧羊人时,环境有什么变化?
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牧羊人改养羊为养蜂并且一直坚持种树。默默无闻长期奉献的精神让人敬佩!
6. 体会下列语句的含义。
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把白桦树比喻成少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桦树的活力、有生命力,表明了牧羊人的不懈追求初显回报。
7. “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穿插于故事内容之间的这些议论,恰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文章不仅仅是关于植树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尤其令人震撼。
8. 最后一次相见的环境又有什么变化?
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
充满生气,富饶,幸福,舒适
9. 1945年六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经87岁了……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
划线句子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讴歌牧羊人的坚毅、无私和伟大。
10. 作者在第17段说“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你能找出文中最能印证“奇迹”的具体描述吗?
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
五、深入探究
1. 一个孤独的牧羊人,数十年如一日,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充满了生气、富饶的乐园。学习课文后,你能说说到底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这样做吗?
2. 布菲老人长期义务植树,“把这片荒原变成了绿洲”,行为令人称赞。生活中类似“种树”的行为也有许多,你怎样看待这些事?
坚持身体力行和贯彻美好的品德,便能将各处的“荒地”变成同样的“沃土”!生活中,辛勤耕耘默默“种树”的人很多,他们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万千道德模范、最美普通劳动者,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辞辛苦,协作拼搏,共同为“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六、分析艺术特色
1. 抓住特点写人物。
文章抓住老人的语言、外貌、动作、细节等描写将植树老人平凡、孤独、安详、执着、无私、慷慨的性格生动具体地表现了出来。“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语言描写);“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动作描写)等。
2. 分清主次定结构。
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首次见面的第一印象,文章不惜笔墨,对牧羊人进行了全方位的细致描绘,同时,对高原恶劣环境的描写堪称细致入微,这是伏笔,为下文突出高原的变化之大巧设铺垫。所以详写。第二、三次见面,则突出地描写了牧羊人艰辛植树的情景,还有高原环境的巨大变化,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升华文章主旨而略写。这样的结构安排,主次鲜明,主题突出。
3. 叙议结合显主题
本文通过讲述者“我”一段跨越三十多年的回忆,讲述了一个荒漠中的男人默默无闻种树的故事,尤其令人震撼的是文章不仅仅是关于植树的故事,更是一种象征——“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如果一个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七、拓展延伸
杨善洲: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
原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已于2010年10月因病逝世。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放下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去世前,他把当地20万元个性贡献奖全部捐出,价值3亿元的林场也无偿上缴给国家。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淮说: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
【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八、达标检测
九、作业
搜集与植树相关的故事或口号标语,与同学们分享。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①理解寓言的含义。
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③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二、教学重点
①理解寓言含义。
②学习精美的表达。
三、课前准备
①查字典、词典,扫除字词障碍。
②预习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教学《白兔和月亮》:
①介绍寓言。 ②解读寓意。
③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二、教学设计
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
1、出示课题。
2、介绍寓言
3、朗读
4、疏通文意,感受语言。
5、整体感知
①感知内容
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目的:掌握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设计目的: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
设计目的: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设计目的:理解寓意。
以上问题难度不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
②感知语言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
6、问题研究
①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把握结构。
②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③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
寓言的讽刺意义。
辩证思维
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自我反思
①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②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③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7、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②预习《落难的王子》。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13
【学习目标】
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速读课文,能概括课文内容,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
【资料准备】
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食物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一知识。
2、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3、说明对象:一看标题;二看首尾总结句;三看反复出现的词句。(说明对象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作引用、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等等。(其中前五种常用)
6、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简明、科学。
7、常见结构方式: 总—分—总;总—分;分—总。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回顾《化石吟》的主要内容,检查背诵情况。
预习检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预zhào ________ ②轻yíng ________ ③líng ________纱
④lín ________波 ⑤崩tā________ ⑥点zhuì________
2.给加粗的字注音。
①峰峦( ) ②弥( )漫 ③月晕( )
④霎间( ) ⑤匀称( ) ⑥弧( )形
3.释义:
峰峦: 一霎间:
预兆: 轻盈:
弥漫: 征兆:
出示目标
活动设计
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内容。
1、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用课文中的原话):
2、理清文章思路(文章共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说明云是天气的“招牌”,人们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2-6)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天上的云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1层:(2-5)写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
第2层:(6)写云的光彩和天气的关系。
第三部分(7)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当堂小结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层次清晰。首先从总体上指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可以看云识天气。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文章中运用了分类说明、打比方说明等的方法,由现象到本质有序地展开说明。
课堂检测
1、《看云识天气》,作者_______ ,是一篇_______,文章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云的_________、________及不同的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____________,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1)理解填空。①文中省略号前一组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来说明的,省略号后两个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来说明的。②“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的意思是________。这句话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句是 。
(3)本段运用了 、 和 修辞手法。
(4)本段文字在结构安排上采取了什么方法?
课后练习
完成练习册“基础演练”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二次备课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14
学习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并进行片段描写。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请学生各抒己见)
我们的省会“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济南的冬天”。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老舍,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
2、词语教学:读背“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3、思考并分析
(1)、济南的冬天是()(把自己读了课文后对济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加以印证。)
(2)、作者通过描写什么来表现济南的特点?(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4、朗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
——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
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c、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b、c、d、略)
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四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
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2、研读第2—5小节: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
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后明确)
[明确]
a、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
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五、课堂总结。
课堂小结: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六、布置作业。
掌握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巩固词语。
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重点研读: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语言。
[问题]
a、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b、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c、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明确]
a、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c、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讨论明确]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拨、补充。
——你喜欢文中哪些优美的语句?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语言来分析。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
——你认为好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应当如何品位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些什么?
三、体验反思。
[提问]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明确]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①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从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②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五、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六、布置作业。
1、写作练习:借鉴课文的写法,用你的笔描绘一副“校园秋景图”。
2、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15
教学目标
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2、学习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将学到的景物描写方法应用到实践中。
2、欣赏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设计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歌词,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和谐的旋律,它不需要那些五线谱上的音符,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心灵。被誉为中国抒情诗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笔下如诗如画的文章,领略文章语言的美、意境的美,以及雨的美。
2、作者简介
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他译的《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为广大读者喜爱,并一度成为畅销书。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重点生字词检查
2、词语解释
静谧:安静。
高邈:高而远。邈,遥远。
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造访:拜访,书面语。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端庄:端正,庄重。
吝啬:小气,不大方。
3、本文结构脉络解析
第一部分(1):开宗明义,作者直接表明对雨的情感——喜欢雨。
第二部分(2—5):作者以时间顺序写出了雨在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特点,表达了对雨的`赞美之情。
第三部分(6—7):抒发对雨的赞美之情。
三、深入研讨,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讨论,找出文中感兴趣或是不理解的部分,提出自己的疑问,而后汇总出问题提纲,教师视其难易或重要程度归纳总结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汇总如下:
1、“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
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有不同。作者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因此在雨中看到的是一种生命中激动人心的美丽。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灵。
2、本文通过写雨在四季中的不同情态来抒发作者对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作者为什么以“雨的四季”为题而不是以“四季的雨”为题呢?
明确:
作者没有把笔墨局限于对“雨”的描绘上,在表现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时,也借雨展示出不同风格的美丽的四季图。以“雨的四季”为题,给读者留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效果会更好一些。
3、“我站在这里,也是一棵柏吗?面对着我民族的始祖,我会是一棵什么样的:柏呢?”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
写各种类型的柏,实际也是在写各种类型的人。这两个问句表达了作者对形形色色的人与人生的感慨,对自己的人生的审视与自勉。
四、写作技法探究
1、技法运用
(1)意境优美。如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将夏雨同夏天的性格相比照,将夏雨描绘得脚步疾快、力量足劲,给自然万物带来勃勃生机,使夏雨的意境热烈、粗犷、奔放,给人以美的享受。
(2)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文章在写春雨时主要描绘了春雨后的景观,侧面烘托了春雨的生机;在写夏雨时,写了夏雨给人的感受等等。
(3)欲扬先抑的写法。文章在描绘冬雨之前,先写了一句:“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然后笔锋一转,描绘赞美了冬雨的“灵性”和“蜜情”。
(4)直抒胸臆的写法。文章除了在描绘四季的雨时,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外,在开头和结尾,直接抒发了自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语言运用
生动优美的语言。
本文作者以诗一样的语言去描绘雨在春夏秋冬的不同画面,生动而又典雅,特别注意语言的变化。
【七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语文阅读教案02-10
七年级语文教案04-26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03-15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02-13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03-10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2-17
七年级语文教案《济南的冬天》03-20
七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信念》教案02-24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