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精】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及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学习仔细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
3.按照一定的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继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2.了解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用具
投影片、录音带、小黑板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了解课文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按照一定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情况。
1. 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注意生字的写法。
“盈,”是后鼻音,读作y0ng,不读y9ng;
“茄”读作“qi6”,不读ji1;
“揉”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盈”的上半部“ ”,“又”不能忽视;
“庙”是“广”字头,撇要大,必须包住“由”,这叫半包围结构。
3.启发发言,讨论词义,检验的能力。同学们可以互相补充解释词语。
火烧云: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各色云霞。
紫檀:常绿乔木,木质坚硬,带红色,可做贵重的家具或美术品。紫檀色,和紫檀木相似的颜色。
高寿:长寿的意思。
恍恍惚惚:不真切,不清楚。
笑盈盈:满脸笑容的意思。盈,充满。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威武:本课指力量强大的样子。
百合: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白色或粉红色,花白色带紫色条纹。百合色就像百合那样的颜色。
金灿灿:形容像黄金一样发亮的颜色,鲜明耀眼。
4.出示投影片,注意字音词义。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对的(√)。
(2)出示以下各字,请同学口头组词。
檀——紫檀色 檀香 檀树 紫檀
猪——小白猪 肥猪 野猪 猪圈
寿——高寿 长寿 寿面 寿辰
模——一模一样 模范 模型
恍——恍恍惚惚 恍然大梧
霞——霞光 红霞 霞光万道 彩霞
庙——孔庙 庙会 庙门 神庙
烧——烧火 烧水 火烧云
威——威武 威风 国威 威严
蹲——蹲下 蹲坐 蹲着 半蹲
(3)区别字形,辨析词义,然后组词。
形相近、音相同的汉字有很多,必须正确区分,把握字义。
教师指导学生把形相近、音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区别字形、辨析字义是掌握这些字的好方法。最后通过组词加以验证,会使学生记忆牢固。
须(必须) 跪(跪下) 偏(偏远)
需(需要) 脆(干脆) 遍(遍布)
低(低头) 根(树根) 伸(伸展)
底(到底) 跟(紧跟) 申(申请)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按一定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讲的是日落时的火烧云,主要讲了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及变化。)
2.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
通读全文是正确划分段落的基础,然后理清文章的脉络,弄懂自然段间的关系。
分段之前教师指导学生讨论,“日落时的火烧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课文的哪部分讲到了这一点?”
(课文的第3、4、5、6自然段讲的是火烧云的样子。)
第1自然段讲的是火烧云吗?
(不是火烧云,是火烧云到来之前的霞光。)
最后一个自然段还在讲火烧云吗?
(这个自然段讲火烧云不见了,看不清了。)
现在请同学们考虑本文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应该按什么顺序分段。
(这篇课文是按照火烧云到来前、出现时、消退后的顺序来写的,因此应该分为三段。)
教师板书“三段”,学生讨论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这一段没有直接写火烧云,而是通过写霞光照射下人和动物显出各种美丽的颜色,从侧面描写绚丽多彩的火烧云的,并告诉我们这是晚上太阳要落山时的火烧云,也就是说火烧云就要来了。因此,这段的段意应该是:写天上的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第二段(第2~第6自然段)这一段主要是先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又写了火烧云的形态,以及它们的各种变化。因此这段段意应该是:具体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的变化。
第三段(第7自然段)这一段写到火烧云越来越恍惚,变化极快,几乎看不清楚了,说明火烧云就要消失了。因此,这段段意应该是:火烧云退去时的景象。
通过这样的分析,请同学说出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巩固对本文结构的认识。
(这篇课文是按照火烧云的到来、出现、退去的顺序写的。)
(三)请同学熟读课文,为进一步理解火烧云的变化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及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二)学习仔细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
(三)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注意积累好词好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仔细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用具
(一)幻灯机,录音机,小黑板。
(二)火烧云幻灯片。
(三)有条件可以播放火烧云的录像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了解学生对火烧云的认识。
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齐读课题,并以课题为题。请同学讨论,以达到了解学生对火烧云认识程度的目的。
什么叫“火烧云”?你见过火烧云吗?你见过的火烧云是什么样子?当时心情怎样?
(火烧云是日落或日出时天空出现的红色云霞,色彩非常美丽。)
2.明确结构,抓住特点。
已故作家萧红通过仔细观察对火烧云做了生动的描绘,语言精练准确,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火烧云”的呢?
(课文是按照火烧云到来前、出现时、消退后的顺序写的。)
板书:到来前 出现时 消退后
请同学们听配乐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抓住火烧云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哪一段主要写了这一特点?
(作者抓住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来写的,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这一特点。)
(二)以读促讲,启发想象。
1.学习第一段。
火烧云出现之前,天空及周围的景物是怎样的?读一读,想一想。
(火烧云出现之前,天空布满霞光,周围的人和动物在霞光的照耀下呈现出各种颜色。)
板书:霞光照耀
“霞光”使哪些景物发生了变化?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霞光使“小孩”、“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老头儿的胡须”都在颜色上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情具体描写了火烧云出现前的景物。)
火烧云到来之前这些景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同样的景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
提示同学把“小孩”、“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老头儿的胡须”的颜色变化前后的情况对比着想象。
(由于霞光照在它(他)们身上,使颜色发生了变化。但是因为底色不同,所以变化之后的颜色也不同。)
指导朗读,体会火烧云到来之前人们的喜悦心情。
2.学习第二段。
(1)默读,画出说明火烧云出现的句子: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想一想火烧云是什么样子?
(火烧云是红通通的,好像着了火。)
板书:红通通 像着火
(2)理解“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这句话中的“烧”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别的词吗?为什么?
(“烧”是烧火、着火的意思。在这句话中,任何字都不能替换“烧”,因为“烧”既写出了火烧云上来时的颜色和动态,又写出了火烧云上来时的气势,而且还与后面的“着了火”相照应,更重要的是“烧”字在这里点了题。)
(“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一直”说明火烧云的面积大,而且是运动的,“烧”字本身就给人一种跳动的感觉。)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火烧云的动感和美丽。(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准确地概括火烧云的特点。
(这个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极”是什么意思?“极多”又是什么意思?)
(“极”表示程度深,多到了极点。“极多”就是很多、十分多、特别多、非常多。)
课文中连续出现的“一会儿”说明什么?
(“一会儿”这样,“一会儿”又那样,说明火烧云的变化不仅多而且也很快。)
板书:多 快
火烧云变化多主要是讲颜色和形状变化多,请同学们根据小黑板上的问题,边读边想。
出示小黑板:
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②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要求学生高度概括出颜色多,变化快。然后具体说明。
(颜色多表现为:火烧云不单是红色,还包括金、紫、黄、灰、百合色等说得出名的有九种,“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可以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葡萄灰”、“茄子紫”,以增强学生对火烧云颜色多的认识。
(变化快表现为:“一会儿……一会儿……”说明各种颜色交替出现,持续时间都很短,转换频繁而迅速。)
指导学生朗读,注意“一会儿”,不一定读得很快。为背诵做准备。
板书:颜色 变化
启发学生用合适的词形容火烧云的颜色特点。
(绚烂多彩、五光十色、五颜六色、色彩斑斓……)
板书:色彩斑斓
火烧云的颜色多变化快,火烧云的形状怎样呢?请一位同学改动小黑板上的问题,要求同学们用学习描写火烧云颜色部分的'方法自学描写火烧云的形状部分。
出示小黑板,做如下改动:
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
②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作者描写了马、狗、狮子的形象,但很快就不见了。)
板书:形状 变化
(3)教师在同学们自学这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合上书,看幻灯片,把同学们带入火烧云的情景中,让他们感受火烧云形状的变化。这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好句有帮助。
①出示描绘火烧云变化各种形态的幻灯片。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提问:图上画的像什么?
(马、狗、狮子。)
教师把一种形状定格在幻灯机上,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描述图意,尽量按照作者描写马、狗、狮子的方法来说。
提示:作者是按照怎样出现→什么样子→怎样消失来写的。
教师出示幻灯片也要有技巧,不能把幻灯片放在幻灯机上就完了,这样反映不出各种形状的变化。教师应该拿着幻灯片在幻灯机上演示。比如马,一开始是“天空出现一匹马”,可以把幻灯片放在幻灯机上,“那匹马大起来了”,这时教师要抬高幻灯片,投影幕布上的“马”就会真的变大,实际上是幻灯片离镜头近,图片被放大了。紧接着“那匹马变模糊了”。幻灯片继续抬高、投影幕布上就会模糊一片。这样演示既形象逼真,也符合作者“怎样出现”——“天空出现了一匹马”,“什么样子”——“马是跪着的”,“怎样消失”——“那匹马变模糊了”的写作顺序。
其他的形状都可以这样演示,同学们记住了火烧云的形状,对课文的内容就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样写火烧云形状的好处。
利用幻灯片出示一段话:火烧云一会儿像马,一会儿像狗,一会儿像狮子。真是形态万千,变化多端。
请同学读一遍之后,结合课文内容比较哪种写法好。发散思维。
(书上的内容写得生动具体,因为不仅写出了火烧云的静态,也就是像什么,还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也就是为什么像。因此火烧云的形象才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③指导学生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想象天空中出现的其他动物、人物或植物,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及说话能力。
如果学生在练习时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导,或做以下提示:
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只小白兔,( ),过了几秒钟,( );
很快又来了一位老奶奶( ),老奶奶的拐杖( ),又不见了。
④启发学生用合适的词形容火烧云形状的特点。
(形态万千、形状各异、变化多端、千姿百态……)
板书:形态万千
(3)小结第二段,使学生对第二段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火烧云的颜色色彩斑斓,火烧云的形状形态万千。作者细致地观察了火烧云,抓住了变化极多这个特点,不仅写出了火烧云的静态“像什么”,还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怎么像”,使人感到火烧云不仅美丽,而且非常神奇。遗憾的是火烧云不能像一幅画可以长久保存。
板书:奇
3.学习第三段
请同学齐读第三段,想一想,此时的火烧云又具有什么特点?
(火烧云在迅速变化中消退了。)
“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
(“恍恍惚惚”就是模模糊糊、看不清楚、若隐若现,虚虚实实。因为火烧云变化极快,所以人们的肉眼就会有这种感觉。)
这时人们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火烧云消失时,人们非常留恋。从“揉揉眼睛”,“沉静了一会儿”,“可是”,“偏偏不等”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请同学们带着留恋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板书:留恋
(三)总结全文,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
1.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板书来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通过讨论完成。作者在写火烧云的过程中,始终抓住火烧云的特点,从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地观察。观察火烧云的颜色,作者抓住了颜色多和变化快的特点;一个“极多”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不单是红色,而是色彩斑斓;四个“一会儿”写出了火烧云颜色变化快,转瞬即逝。观察火烧云形状时,作者抓住了火烧云的形状多和变化快的特点:“一匹马”、“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形象地写出了火烧云的形状多,这一点写出了火烧云的静态美;“两三秒钟”、“正在……就”、“忽然”、“一转眼”等词语写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一点又具体地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作者只有通过细致观察才能把握得这么准确。
2.启发学生讨论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体会。
提示学生抓住两点:一是观察事物要抓重点;二是观察事物时,既观察静态,也要观察动态,做到静动结合。
(四)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童第周为自己,为中国人争气的事迹,病从中受到启发。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阅读课文,能提出问题并通过论文交流解决。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争气”的。
2。 体会课文中三次提到的“一定要争气”的含义。
教学准备:
投影句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新词。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前天,我们学习了《做风车的故事》,认识了一位科学家牛顿,知道了他是怎么样养成刻苦钻研的习惯的。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科学家—童第周。看看他又是怎么发愤学习的。
2。 简介童第周:浙江鄞县人,实验胚胎学家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开创者。曾任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的教授研究员。他对生物学领域做出了许多贡献。
3。 质疑: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关于课文有什么想要知道的或不懂的'?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了解课文大意。
1。 自由读课文,想每段话讲什么。
2。 分组读课文,正音,然后指名说说每段话讲什么。
3。 再读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可以把课文分为几部分。
4。 默读课文,思考:“一定要争气”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三、学习生字
1。 字音:
“础、差、试、授、震”这几字都是翘舌音。
“差”本课中的读音是“cha”,“厕”正确读音“ce”,不要读成“ci”。
2。字形。“试”不要多加一撇。
3。词语。
基础:事物的根本或起点。
偏僻:距离中心地区远的。
发愤:自己感到不满足,努力地做。
资助:在经济上给予帮助。
熟练:做某种工作时间久了,精通而有经验。
耐心:不急噪,不厌烦。
尝试:试一试。
刻苦钻研:不怕难,肯吃苦。
研究:仔细、深入地探究。
震动: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体会童第周,勤奋学习,敢于实践的精神,讨论交流自己的感想。
一、学习第一段
1。 自由读。
2。 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些什么?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想想这两段话主要讲什么?
2。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不少问题,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边默读课文边思考:(1)童第周为什么要争气?(2)童第周是怎样争气的?(3)童第周争气的结果是什么?
3。 指名汇报。(板书)
4。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划出那些你觉得能让你感受到童第周发愤学习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把它多读几遍,把自己的想法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5。 谁想知大家交流自己的看法的?(提示:注意先把句子读出来,然后说:“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
6。 过渡:童第周是这样地努力发愤学习,他的努力有什么结果?(板书)
7。 总结学法。
三、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1。 布置自学任务。
2。 检查自学情况。
3。 课文种有一处讲到“一定要争气” 的是在哪里提到?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四、总结
1。 过渡:童第周读中学时,学习成绩差于是他发愤学习终于把成绩赶上来,在他留学时,被外国人瞧不起,于是他刻苦钻研,终于把实验做成功,还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他靠的是什么,他是怎么想的?用直线画出写他想法的句子,多读几遍,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
2。 指名发表意见。
语文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小猪画画》是语文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浅显易懂、内容风趣的童话故事,充满童真童趣,充满儿童奇思妙想,语言朴实自然,人物个性突出——小猪的憨厚、小松鼠的胆小、小山羊的霸道和小白鹅的温柔。本课教学,突出低年级以字词教学为主、着重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特点,既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又要重视识字教学,突出字理,将语文基础知识落实到位。
【教学过程】
一、谈画说字
——连一连,我明白汉字最初由图画变过来的。
从课题的“画画”说开,引入字理话题,学习从图形理解字义的识字方法。
1.板书“画”字,谈图画与汉字的关系。
师:认得“画”字吗?图画的“画”,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景物用笔描绘下来的图案。最初我们的汉字也就是简单的图画,一个汉字一幅图。请看下面的几幅图和几个字,你能把图与字一一连起来吗?
2.连一连,我知道字是由图画变化过来的。
3.说字形、解字义。
▲立,站立的人的形象,下面一横表示地面,上面是站立着的人,“立”的本义是站立、立正。
▲欠,跪着的人张口哈气,“欠”是部首,都有张口哈气的意思,如,吹,用嘴吹起。炊,往火灶吹气,把火吹旺,好做饭。
▲力,一种农具。做农活要用力,力用工具象征用力,有力。如,男,古时候男耕女织,在田里耕耘是男人标示,农活太累,女子千不了。
▲角,羊角、牛角的象形。
4.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立刻、加上去、有一次。
本课的生字有的就是以上图字对应的字,如“立”;有的作为构字部件出现,如“次”、“加”。索源求义,它们的基本字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实物图,从而求知字的本义,对字的形义深入理解。
立刻,表示人还在站着就行动,速度快,时间短。
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说画什么,小猪就画什么,根本不思考,马上照办。文中与“立刻”同义的'词有:马上、连忙。
加,用力劳动,嘴里才能添加食物,加表示增加。课文里“加上”指小山羊命令小猪把角画加上去,表现小山羊的霸道。
次,7+欠,口渴的人想喝水,却给他一块冰,冷得他直哈气。说明,冰虽然能解渴,但比喝水差一点儿。“次”的本义是指比正品差一等,后来引申为一件事、一回事,表示数字。如,有一次。课文讲小猪画画这件事。
5.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猪画画》这篇课文主要讲小猪在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的建议下,把猫画成了大怪物,表现了小动物的童真童趣和奇思妙想。
二、议画论事
——议一议,我知道这几个小动物的性格特征。
小猪画画是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小猪把猫画成为“怪物”的事例,表现了儿童的天真风趣、想象丰富的特点。这一教学环节的重点就是通过对描写语言、动作词句的品读,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品读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在读中生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养成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
质疑一:小猪画画时,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他们讲的话能互换说吗,为什么?
【课件出示】
小松鼠说:“你看,我的尾巴又大又好看,应该把猫尾巴画大些。”
小山羊说:“你看,我头上的角多神气,快把角加上去吧!”
小白鹅说:“你看,我的翅膀多漂亮,给猫加上一对翅膀该多美呀!”
师:不能交换。①从讲话的内容上看,因为讲话内容要符合讲话人的身体特征,什么样的人才会讲什么样的话。第一句,因为小松鼠的尾巴很大很蓬松,所以,小松鼠夸耀自己的尾巴,要小猪画大尾巴。第二句,因为小山羊头上长角,所以,它要小猪画角。第三句是小白鹅说,因为,小松鼠和小山羊没有翅膀,只有白鹅有翅膀。
②从遣词造句和语气、语调上看,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性洛特征,温文尔雅的人和盛气凌人的人讲话的用语、语气迥然不同。同样是夸耀自身的长相,指挥小猪按自己意图画画,三只小动物说出完全不同的语气、语调。
小松鼠说:“应该把猫尾巴画大些。”这里用了“应该”和陈述语气的句号,分明在与小猪商量,表明小松鼠胆小,不敢命令小猪。
小山羊说:“快把角加上去吧!”这里用“快把”和感叹号,分明是命令小猪,体现小山羊的霸道、强势。
小白鹅说:“给猫加上一对翅膀该多美呀!”这里的感叹号和小山羊的感叹号是不一样的。小白鹅用感叹号表达自己非常满意自己的翅膀,觉得是天底下最美的东西,但她不能命令小猪,只能委婉地恳求小猪把翅膀加上去,体现了小白鹅美丽善良的特点。
③通过范读、个别读、比赛读、设置情景读等方式,学生体会到这三种小动物说话的语气的不同,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口气。
质疑二:小猪听了三个朋友的意见有什么表现?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小猪的特点?
【课件出示】
小猪听了,马上把猫尾巴画得又粗又大。
小猪听了,连忙在猫的头上画了一对角。
小猪听了,立刻在猫的身体两旁添上了翅膀。
师:三个近义词:“马上”“连忙”“立刻”体现小猪做事没有开动脑筋、盲目听从别人的特点,司时这样遣词造句不会重复呆板,句式富于变化。
三、演画明理
——演一演,我明白了想象力创造了美,创造了世界
本课也是一篇寓言故事,将生活的哲理蕴含于小猪画画之中,理解体会其中的寓意就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采取演一演的办法,把孩子带人情景中,‘更能切身体会和感悟。
1.如果你是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你怎样打动小猪,让它画上你们自己最满意的地方?
(小组合作,分角色带动作朗读人物语言和小猪画画的句子。)
2.请4位学生带头饰上台表演,同时老师在黑板上给可爱的小猫夸张地画上松鼠的尾巴、加上羊的角、添上白鹅的翅膀。
3.面对怪模怪样的小猫(黑板画出来的)。你想对小猪说什么呢?
(小猪对别人的建议不应该“马上、连忙、立刻”照办,而是“三思而行”。)
4.面对怪横怪样的小猫。联想到龙的构成,你想对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说什么?
师: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但是,世界上真的有龙吗?龙是牛头、蛇身、凤爪、鱼鳞等众多动物的拼凑。我们古人怀着美好的愿望创造出能够腾云驾雾、降妖伏魔的龙的形象,作为图腾顶礼膜拜,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象征。我们作为龙的传人感到无比骄傲、无比自豪。正是这种异乎寻常的想象力创造出龙的形象,所以,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的想法也是非常美好的。
5.假如你在小猪旁边,发挥想象力,你认为还可以让小猪加画什么?
【教学总评】
本课教学围绕小猪画画这一典型事例,展开字、词、句、篇的阅读教学,如同串珍珠一般,把教学的诸多环节串联起来,构成重点突出、亮点纷呈的精彩课堂教学
语文教案 篇4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后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两只鸟蛋在什么地方?它们怎么了?)
(二)小组合作认读汉字
直接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认”中的十二个生字让学生认读。(不会的可通过向别人请教或查书来解决)
.教师检查自学效果。重点指导“凉、轻、定”的发音。
.出示“我会读”中的短语让学生认读。
(三)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教师检查读书效果,指导学生读正确。
.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学生喜欢哪个小节,就读哪个小节,读完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教师分节指导朗读,体会每小节表达的情感。
第一小节:要把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感觉读出来,还要把“我”拿着鸟蛋那种好玩的感觉读出来。
第二小节:要把**的`语气读出来(可分角色朗读)。
第三小节:要把送还鸟蛋时小心翼翼的样子读出来。
.读第四小节时可以质疑。
第四小节中的“仿佛”可换词来理解,“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通过看插图理解“目光、投向”。提问:为什么“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后提问:你喜欢课文中的“我”吗?为什么?
(六)练习背诵
(七)指导书写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运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的道理,教育学生做讲信用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问——激趣导课
板书课题《我必须去》,请学生读课题,并说说看了课题自己想知道什么?
二、读——读通课文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
2.同桌互相读课文,遇到困难,合作解决,小组交流识字,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生字。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让学生进行评价。
三、悟——读懂课文
1.请学生再小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读后可以进行小组间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时,当学生说出自己读懂的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一找从什么地方读懂的,以了解学生自读自悟的情况,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并可联系上下文、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进行朗读指导。
如:学生回答知道爸爸打电话时心情很着急,可让学生找找从哪里可看出爸爸很着急,并用着急的语气读一读,体会一下。若学生读到其他语句时,也可进行相机指导。
3.鼓励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进行梳理,先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在小组中相互讨论解决。
[学生不懂的问题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这里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
4.学生理解课文后,可让学生谈淡此时的感受,并说说:如果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做。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进行讲信用的教育。
四、赛——读好课文
l.让学生练读。学生练读时,提醒学生想想李丹当时的'心情,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
2.比赛朗读。在赛读过程中,教师要运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读后可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通过评价读出爸爸在电话中急促的语气,以及李丹由开始的犹豫到最后坚定的语气。
五、演——读活课文
学生自由选择伙伴进行表演。
六、写——课后延伸
想想李丹与同学到敬老院演出的情景,并写下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绝招》教案03-31
语文乐园教案06-08
《语文园地》教案02-21
(经典)语文教案07-26
语文教案(精选)07-30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10-14
语文教案[精选]10-19
语文教案(精选)10-16
[精选]语文教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