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5 12:12:50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7篇(推荐)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7篇(推荐)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丑公主“相亲”一事,歌颂了丑公主诚实、善良、勇敢的美德。告诉我们:以貌取人的思想要不得。本文的卡米拉公主她自信、朴实、坦诚率真、不慕虚荣,不喜欢别人的恭维,“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善良、最诚实、最可爱的女子。”西蒙王子勇敢、机智、诚实、谦逊,不贪图妇女子外表姿色美,不喜欢被“宠坏”的女孩儿,不以貌取人,欣赏内在美,追求真正的心灵美。

  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也是学生升入6年级后接触的第一篇戏剧作品。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让学生初步感知戏剧的特点,了解戏剧有别于其它的题材,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白和动作展开矛盾的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句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剧本的编写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

  2.基本技能:能通过课文中的具体例子,认识剧本作品,并能学会丑公主的优秀品质

  3.思想教育:感受卡米拉公主她自信、朴实、坦诚率真、不慕虚荣,不喜欢别人的恭维。西蒙王子勇敢、机智、诚实、谦逊,不贪图妇女子外表姿色美,不喜欢被“宠坏”的女孩儿,不以貌取人,欣赏内在美,追求真正的心灵美。

  关键处处理:

  1.从他俩之间的对话来体会卡米拉公主和西蒙王子的美好心灵。

  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并能编一本好的剧本,能演好课本剧。

  3.动手制作道具,辅助表演。

  4.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评选表演优秀者,在全班表演。

  教学准备:

  电脑及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导入。

  相信我们都看过话剧,但我们还没有亲自演一下话剧,今天我们就在学话剧的基础上来演一本话剧。

  2.学生介绍有关话剧的知识。

  3.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新的课文《丑公主》。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要求: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找找课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个人?你喜欢谁?为什么?

  2.读后讨论交流自读情况。

  3.集体交流,了解内容。

  (1)课文记叙了丑公主和西蒙王子相亲的事。

  (2)课文主要写了丑公主和西蒙王子这两个人。主要人物是丑公主。

  4.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简单说一说。

  三、再读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可分为“王子、公主相见前”和“王子、公主相见时”两个层次。相见前,国王、王后安排公主相亲事宜,设计了一个“于人无害的骗局”,想在婚礼上让新郎“大吃一惊”;相见后王子、公主一见钟情,真心相爱,相约将计就计,婚礼再见。故事在欢乐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

  2.你最喜欢谁?结合有关的句子内容来谈谈。

  丑公主卡米拉:是个年轻、健康、快乐、勇敢的女孩儿。她是皇宫中“最善良的人”,品格优秀、气质超群,通晓历史,擅长游泳,敢爬山毛榉,荡过护城河,扒住城墙,失败不灰心、不气馁,坚持练习,直至成功。她自信、朴实、坦诚率真、不慕虚荣,不喜欢别人的恭维,“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善良、最诚实、最可爱的女子。

  西蒙王子:勇敢、机智、诚实、谦逊,不贪图妇女子外表姿色美,不喜欢被“宠坏”的'女孩儿,不以貌取人,欣赏内在美,追求真正的心灵美。

  3.介绍一下剧本的知识:戏剧有别于其它的题材,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白和动作展开矛盾的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4.谈一下自己的收获,可以是关于剧本的,也可以是关于文中主要人物的。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有组织的编排课本剧。

  板书设计:

  卡米拉 善良 乐观 健康 自信 无所畏惧

  丑公主 乐于助人

  西蒙 勇敢 机智 不贪图美色 喜欢正直的人

  课后反思:

  本文通过丑公主“相亲”一事,歌颂了丑公主诚实、善良、勇敢的美德。告诉我们:以貌取人的思想要不得。本文的卡米拉公主她自信、朴实、坦诚率真、不慕虚荣,不喜欢别人的恭维,“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善良、最诚实、最可爱的女子。”西蒙王子勇敢、机智、诚实、谦逊,不贪图妇女子外表姿色美,不喜欢被“宠坏”的女孩儿,不以貌取人,欣赏内在美,追求真正的心灵美。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2.读背并积累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1.学生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用。

  A、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侧面烘托出桑娜对家人的热爱)

  B、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表明桑娜非常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品质)

  C、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表现了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暗示我对拉好琴充满了信心)

  2.回忆本组课文,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受

  3.交流自己在习作中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

  4.课后积累相关的句子。

  [评:通过交流让学生再次回顾本单元文章中,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来抒发美好情感的,还安排了交流自己的习作中这样的典型描写,使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活学活用,不但丰富了积累,还教会了学生理性写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日积月累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天我们一起欣赏有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2.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理解交流句子的意思。

  4.全班交流,交流句意。

  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

  5.学生自由吟诵。

  6.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名言警句。

  课外书屋

  1.自由读。

  2.交流最感兴趣的地方。

  3.交流课外阅读的其他歌颂人的美好心灵的作品。

  4.拓展阅读:

  绿山墙的安妮(片段)

  那天晚上的节目是一连串激动人心的节奏,至少对于观众席上的一位倾听者来说是这样的。当唱诗班唱起《飞翔在远处的娇嫩的雏菊上》时,安妮凝视着天花板,好像那上面有着彩绘的天使;当萨姆?斯隆用动作表演塞克里怎样使母鸡抱蛋时,安妮大笑不止,使得坐在她附近的人们也笑了起来,不过他们是受了她的感染,并非觉得有趣,因为这个选篇即使在阿冯利也已经老掉牙了;当菲利斯先生用最激动人心的语调朗诵马克?安东尼在凯撒遗体前的演说时,安妮感到,只要有一位罗马公民带头,她就会当场站起来参加叛变。

  只有一个节目使她不高兴。当吉尔伯特?布莱恩背诵《莱茵河畔的狂欢》时,安妮拿起罗达默里从图书馆借来的书,一直看到他背诵结束,而当她一动不动直僵僵地坐着时,黛安娜却把手掌都拍痛了。

  她们回到家里,已经十一点了。她们饱尝了欢乐,又怀着更大的喜悦议论将要到来的幸福时光。每个人好像都睡熟了,房子里静悄悄的,一片漆黑。安妮和黛安娜踮着脚尖轻轻走进客厅。这是一间狭长的屋子,有门通向客房。屋子里温暖舒适,壁炉的余火把屋子照得朦朦胧胧。

  [评:语文教材及其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的应该是钥匙作用,它通过有限的篇章,开阔学生眼界,打开学生心门,有目的地将学生引领至真善美的世界。但更多的积累感悟,人生观的树立,高尚人格的形成,都应该来自于学生广博的阅读,故学生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不应局限于教材。这两个环节特别注重课外的积累,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人间真情的体会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最延展至自己的生命。]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地鉴赏诗歌

  2、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

  重点难点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流程自 主 学 习 案

  【自学指导】一、复习导入:背诵学习过的杜甫《登高》一诗,说说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意象:

  意境:

  情感:

  今天我们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登岳阳楼》,看看这首诗又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二、了解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

  三、朗读背诵

  1、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

  2、诵读提示。

  这首诗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缓慢些。首联从“昔闻”到“今上”长达数十年,已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得快了则意味不同。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须有纵目远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应慢读——似乎说“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这是为下文蓄势。下面两联说感慨,要用深沉的语调读:颈联说个人,有无限辛酸,调子低些为好;尾联说国家,有满腔悲愤,调子稍稍上升——这是全诗高潮所在。

  四、初步感知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东南坼( )乾坤( )凭轩( ) 戎马( ) 涕泗流( )

  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吴楚东南坼 (2)、戎马关山北

  (3)、凭轩涕泗流 (4)、乾坤日夜浮

  3、《登岳阳楼》选自 ,作者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人们誉为“ ”,他被人们称为“ ”

  4、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意象: —— 感受:( )

  意象: —— 感受:( )

  意象: —— 感受:( )

  合作探究案

  一、整体感知。

  1.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了怎样的景和怎样的情?“坼”“浮”两个字炼得好,好在哪里?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作用。

  4.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尾联在抒发个人悲苦的感情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体现了诗人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鉴赏品析

  1.讨论探究《登岳阳楼》的主旨意境:

  2.讨论探究《登岳阳楼》的艺术技巧:

  达 标 检 测 案

  1、按原文填写

  ⑴诗中描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的诗句是 , 。

  ⑵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的诗句是 , 。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B、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

  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3.说说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 )

  ⑵戎马关山北(戎马: )⑶凭轩涕泗流(凭轩: )

  4.杜甫、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你更欣赏哪一个?说说理由。

  5.杜甫、范仲淹都是借景抒情,但所抒的情有所不同,请简单加以分析。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设想:

  教读课。

  紧扣教学大纲,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应是教师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而运用注意规律,激发学生兴趣,更是教师备课的重要方面。学习这篇文章,可以制定若干个教学目标,为了实施目标,需相应地采用演示、投影、讲解、谈话、讨论等诸方法,藉以引起和推动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课前准备:

  1.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抄在小黑板上。

  2.准备赵州桥及该桥二十八道拱圈剖面图和卢沟桥的教学幻灯片。

  3.教师自制一个简易的桥梁演示模型。

  4.为每个学生印一份茅以升的《桥梁远景图》节录阅读材料。

  教学步骤:

  (一)教师说出课题,简要介绍作者。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洨河 张 匀称

  2.解词:惟妙惟肖 绝伦 古朴 奇观

  (三)展示教学目标

  1.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2.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说明选材的代表性。

  3.举例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运用已有的桥梁知识,通过想象设计未来的桥梁。

  (四)阅读全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

  1.(教师板书题目,先写石拱桥然后在这三个字前再加上“中国”二字),提问:本文题目是:《中国石拱桥》,文章是从第几段写中国石拱桥的?它和前边的段落之间是怎样的说明顺序?

  明确:文章从第③自然段开始写中国石拱桥的。前两段写的是石拱桥,它们之间的说明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

  2.作者写石拱桥用了①、②两个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①自然段侧重写外形美观,第②自然段侧重写结构坚固。

  3.将桥的模型展示给学生,并分别放置100克砝码让学生体会上述两点。

  明确:桥梁呈弧形的叫拱桥;桥梁和河面几乎平行的叫梁桥。

  4.作者写中国石拱桥举了两个例子,它们和第③自然段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明确:概括──具体

  5.请将第③自然段分层次,并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明确:分四层意思。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6.看书,对照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说明,看介绍的大致顺序是否一样呢?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两座桥?

  (学生读书,教师打出幻灯:赵州桥、卢沟桥)

  明确:大致顺序一样。介绍两桥时都交待了地理位置,修建时间、桥的长、宽、结构、艺术价值及对桥的评价。从外观看,赵州桥是独拱,卢沟桥是联拱,只写一座不能反映出中国石拱桥的全部,选两桥,说明选材具有代表性。

  7.作者对这两座桥说明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各详写什么?

  明确:赵州桥详写了结构,卢沟桥详写了价值,即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8.作者写赵州桥结构时怎样安排顺序的?具体说说看。

  明确:“总──分”写法,作者先总写赵州桥的特点,然后分(一)、(二)、(三)、(四)作了具体介绍。学生解说:略。

  9.卢沟桥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艺术价值,石刻狮子。历史价值,抗日战争在这里爆发。

  10.教师总结:以上通过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11.下面进一步分析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明确:原因有三,着重说明三者顺序不能颠倒及原因。

  12.研读课文,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

  明确: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如列举的时间、数据,有些词语则表示一种估计。无论哪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依据只有一个:符合实际。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然后由学生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例证来说明之,以强化理解。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五,明确:注意词句顺序,合理周密。

  13.完成教学目标四。让学生想象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的?(发阅读材料)

  学生发言略

  14.总结、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只、窝、孤、单、种、都、邻、居、招、呼、静、乐”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单、居、招、呼、快、乐”6个汉字,积累AABB式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

  4、通过课文学习,初步体会到友情的重要。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的根本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6个汉字,积累AABB式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质疑导入

  1、师谈话:这节课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大树和喜鹊的图片)?指名学生认读卡片:树、喜鹊。

  2、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就课题提问。(如:树和喜鹊是什么关系?它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3、师过渡:要想知道这课文究竟写了什么,那就竖起你们的小耳朵认真听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师播放课文录音,生认真倾听。

  2、鼓励学生交流自己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听到了哪些内容。

  3、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

  ①学习“只”这个多音字:

  根据学生的朗读,出示“只有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引导学生发现“只”在两个短语中的不同读音,学习这个多音字,并鼓励学生“只”在什么情况下读第一声,在什么情况下读第三声。相机出示练习。

  ②出示“鸟窝”的词卡,指名学生认读,同时出示鸟窝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③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2)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出示“孤单”一词,指名学生认读。鼓励学生根据第1自然段的内容或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对“孤单”一词的理解。

  (3)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强调“种”这个多音字。出示“种树”“种子”两个词,引导学生比较“种”字读音的不同。

  (4)指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出示“邻居”一词,指名学生认读,强调“邻”是前鼻音,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邻居”的意思。

  (5)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生朗读。

  ①出示:招呼、叽叽喳喳、安安静静三个词语,指名生认读,正音:“招、喳”是翘舌音,“静”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②理解“招呼”一词:鼓励学生根据汉字的字形和生活实际来立即恶(“招”是提手旁,与动作有关;“呼”是口字旁,表示说话,“招呼”放在一起表示向人打手势或说话。)

  练习用“招呼”一词造句。(如:家里来客人了,我主动与客人打招呼。)

  ③积累AABB式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叽叽喳喳、安安静静”这两个词语结构上的特点,并鼓励学生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来。(如:高高兴兴、干干净净、快快乐乐等。)

  (6)指名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认读“快乐”一词,引导生用近义词替换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快乐”的意思。

  5、在识字学词后要求生再次朗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巩固识字。

  (1)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生字词。

  (2)单独出示本节课所要认的汉字,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识记。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师出示读书要求,想象课文中树和喜鹊在数量上有什么变化,他们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并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发现。

  2、生自读课文,圈画,交流。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3、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板书:一棵树、一只喜鹊,孤单;好多好多树、好多好多喜鹊,快乐。

  4、鼓励学生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师引导学生做到语言表达通顺、完整。(最初,只有一棵树、一只喜鹊,他们很孤单;后来有好多好多树,好多好多喜鹊,他们都很快乐。)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单、居、招、呼、快、乐。

  2、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以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3、生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师范写生字,重点强调:“单”字的笔顺是点、撇、竖、横折、横、横、长横、竖;“居”是半包围结构,下部的'“古”要写得半藏半露;“乐”字注意与“东”加以区别。生书空。

  5、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并给予个别指导。

  五、课堂

  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课文主要讲了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那么,他们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树和喜鹊的孤单和快乐。

  3、探究树和喜鹊心情变化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体会到朋友带给我们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巩固,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并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讲了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根据学生的交流,师板书。

  3、师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到树和喜鹊的家园,一起来感受他们的孤单和快乐,寻找他们心情变化的原因。

  二、对比阅读,体会心情

  1、学习第1、2自然段,体会“孤单”一词。

  (1)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2)师出示图片,图上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生观察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带着这种感受朗读第1自然段,师强调读好“只有”这个词。

  (3)在学生交流自己感受的基础上顺势出示“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指名学生朗读。

  (4)引导学生结合第1自然段的内容说说对“孤单”一词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自己在什么情况也体验过“孤单”,同时练习表达:

  当-----------时,我感到很孤单,我真想----------------!

  (5)配乐朗读第1、2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孤单的感受。

  2、学习5、6自然段,体会“快乐”一词

  (1)师过渡:树和喜鹊就这样孤单地生活了很长时间,可是后来呢?他们会一直这样孤单下去吗?请同学们读一读第5、6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

  (2)生自主朗读第5、6自然段,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师重点指导以下几点:

  ①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喜鹊的快乐?

  引导学生抓住“天一亮”“天一黑”这两个时间点喜鹊的活动,从“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一起飞回窝”“安安静静地睡觉”体会到喜鹊结伴而行的快乐,并相机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喜鹊快乐的心情。

  ②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想象,练习表达:

  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

  天一黑,喜鹊们又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

  ③引导学生思考:树的快乐体现在哪些地方?鼓励学生移情想象,进行交流。(如:树有了邻居后,他们可以谈心聊天,说说自己的悄悄话,这让他们感到很开心;他们为喜鹊了生活的地方,也会感到开心;好多好多树在一起变成了大森林,吸引来了其他的小鸟和动物们,他们也很开心等等。)

  (4)配乐朗读第5、6自然段。

  三、探究原因,感受友情

  1、师过渡:当树和喜鹊孤单时,我们为他们感到难过,当树和喜鹊快乐时,我们同样感到开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树和喜鹊的心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相信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2、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3、根据学生的交流,师出示图片:好多好多树、好多好多鸟窝、好多好多喜鹊。引导学生从“好多好多”“每棵树上都有”“每个鸟窝里都有”这些短语中感受树和鸟的多。

  4、指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师:原来,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这才是他们从孤单变快乐的原因啊,原来生活中有了伙伴,有了友情,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5、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对友情的理解。

  四、课堂

  同学们,珍贵的友情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阳光,能驱走我们心中的孤单和寒冷,带给我们快乐和幸福。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课文中的树和喜鹊那样,交上很多的朋友,收获珍贵的友情。

  板书设计

  6树和喜鹊

  一棵树好多好多树

  一只喜鹊植树造林好多好多喜鹊

  孤单快乐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理解“也许”、“几乎”的意思,掌握本课词语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对文中看似矛盾之处提出疑问,并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联系前后文尝试解决问题:“那男孩当然不会和这件事有关”和“那男孩跟这事有关”是不是前后矛盾了。

  3、懂得亲情的珍贵和友情的珍贵。

  重点难点:

  1、用“前后矛盾”法提出问题,深入理解课文。

  2、懂得亲情和友情的珍贵。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理清文脉

  1、出示图片,了解白玫瑰的花语:“你是圣洁的。”

  2、揭示课题:这是一枝普通的白玫瑰,但它背后却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枝白玫瑰》。

  3、小老师领读词语,重点理解:应酬、生命垂危、预感

  4、指名分解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5、根据提示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读中理解,质疑解疑

  1、小男孩为什么送给妈妈白玫瑰?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百货商店。作者在圣诞前夕去百货商店为孙儿挑选玩具作为礼物,他在玩具柜前看到一个五岁的小男孩,故事就这样发生了——请你默读课文1-3小节,思考:读了课文后你对男孩了解到了哪些情况?

  (男孩的年龄幼小,家庭遭到不幸,愿望迫切等等)

  2、指名三名学生分角色读1——3小节。

  3、评议朗读,教师随机进行指导朗读。

  男孩对洋娃娃的渴望

  男孩的天真

  男孩的悲伤、兴奋等

  (1)指名评议和朗读

  (2)同桌分角色朗读。

  (3)男女生分角色读1——3小节。

  4、离开小男孩后,作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时时牵挂着小男孩。默读4——6小节,发现什么问题吗?提出来和同学讨论一下。

  (1)预设:“那男孩当然不会和这件事有关”和“那男孩跟这事有关”是不是前后矛盾了?

  (2)小结:小男孩这么小,家庭惨遭不幸,一个美满的家庭转眼就不再完满,作者真不忍去想这么悲惨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他更不愿小男孩这么年幼就承受丧失家人之痛,所以他始终安慰自己:男孩不会和这事有关,然而,男孩的叙述和报上的描述却是惊人的相似,预感告诉他:男孩和这事有关,他不得不相信残酷的事实。

  三、以读促情,升华情感

  1、再读课文,划出令你动容之处,反复读一读。

  2、男孩把一枝象征着纯洁、高贵的白玫瑰献给了妈妈,然而他再也不能得到妈妈的爱抚,再也听不到妈妈对他温柔的呼唤,他失去了妈妈,想到这,作者放下了一捧白玫瑰,“含着热泪离开了……”,看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呢?(小男孩、作者、司机)

  四、总结

  1、课文里出现了两个人物,5岁男孩和作者,请你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对这两个人物做出评价。适时板书:亲情可贵爱心无价

  小结:这枝白玫瑰代表小男孩对亲人的爱,代表“我”对小男孩的同情和真诚的爱心。正是因为有了可贵的亲情、无价的爱心,我们的生活才显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珍惜所拥有的亲情,献出一份爱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温馨、幸福……

  2、课文对人物的语言作了精心的描写,让读者通过人物的语言知道了有关小男孩以及他家庭的不少信息,让我们也来学学人物语言的描写,同时对几种对话形式做复习和巩固。

  小结1——3节中的对话形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无提示语(补充:课文中还有一种形式未出现,即提示语在中)

  出示相关练习:

  地球上最热的地方()在赤道,()在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白天的最高温度可达55℃,平常也都在40℃以上。我国戈壁沙漠离赤道很远,白天最高温度也可达到45℃左右。而赤道附近的温度记录很少有超过25℃的。

  赤道一带大都是海洋。白天那里()太阳高照,()浩淼的海水能把太阳的热量储藏起来,加上赤道上降雨多,因此温度不会升得很高。而沙漠地区是光秃秃的,很少有植物,只要太阳一照射,温度就会直线上升。而且,沙漠里几乎不下雨,所以温度也就高得多了。

  根据上面的短文内容,把以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用具:

  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媒体资源:《燕子专列》教学演示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喜欢小燕子吗?能背一背描写燕子的古诗吗?

  2、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

  二、自读思考,完成以下要求(结合《燕子专列》教学演示课件完成这一教学过程)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汇报交流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棍据实际进一步指导读流利。

  2、认读生字生词。

  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当局、救护、车厢、致谢

  3、交流思考的问题。

  ①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

  A、当局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

  B、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②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人→燕子(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帮助、喜欢、爱、救助”等词。)

  四、围绕“爱”,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

  2、读书圈画,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人对燕子的爱。

  当局做出决定真了不起。(人力、物力、财力)

  人们救助燕子竭尽全力。(大人孩子、山间岩缝、不顾自己)

  2、重点指导读好第3、4段。

  (1)你觉得该怎么读?

  (2)生练习后指名读。

  (3)评议,再读。

  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A自己练习讲一讲。

  B指名说一说。

  说话举例:

  小贝蒂一边走一边低头仔细寻找,连树下草丛里也下放过。她仿佛听见有燕子微弱的叫声,赶紧蹲下来,在雪里用手拨动着,果然,在树下雪窝里,一对燕子依偎在一起,已经快冻僵了。

  “爸爸,妈妈,我又找到两只!”她兴奋地喊着,把燕子捧在手里,用嘴里的热气温暖它们冰凉的身体。

  4、总结,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纺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这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出示图,创设情境,进行小练笔。

  1、师:燕子专列开走了,燕子平安了,救助燕子的`事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贝蒂,她简直成了新闻人物。人们纷纷给她打电话或写信,把自己心里话告诉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

  2、学生自主说。

  3、指名说,评价。

  生:我要说:“小贝蒂,你是好样的!这么冷的天,你到处寻找燕子,你对燕子是多么关心!”

  生:我想说:“小贝蒂,你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可你毫不在乎,一心只想到救护燕子!”

  师:这个“只”字用得真好!

  生:小贝蒂,你不怕寒冷,不怕危险,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你多么爱小动物啊!小贝蒂,你让我懂得了要保护动物,我要谢谢你!

  4、动手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拓展交流学生生活积累的资料。

  1、听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出示歌词。知道歌曲中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师简要讲述一个姑娘救助丹顶鹤的故事)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希望,同学们都能象故事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字结构上的特点,如:“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

  3、指导书写。

  提醒:“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

  4、书写、抄词语。

  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教学演示课件完成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

  三、摘抄好词佳句。

  以《燕子专列》为例“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这里描写瑞士人民不怕寒冷救助燕子时,运用了“冒”“顶”“踏”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我们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结合经验扩展运用,同时,进一步强化课文情境。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绝招》教案03-31

语文乐园教案06-08

《语文园地》教案02-21

(经典)语文教案07-26

语文教案(精选)07-30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10-14

语文教案[精选]10-19

语文教案(精选)10-16

[精选]语文教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