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28 12:07:59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精选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精选8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滑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能产生的具大作用。

  2、知道滑轮在生活中是如何产生作用的,并认识共工作的原理。

  3、学会开动脑筋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些小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定、动滑轮是如何工作的。

  教这难点:认识其工作的原理。

  教学用具:铁架台、线、滑轮、钩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家村,都有许许多多的建筑工地,参观这些忙碌的建筑工地,我们会有很多的发现。(学生自由表述自己所看见的,并说说自己有些什么问题)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空去的呢?

  二、解决问题

  1、滑轮组的作用。观察结构图P12

  2、实验探讨滑轮的作用。

  (1) 试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下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吊起一个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请学生猜想(结合图)

  (2) 增加滑轮的数量,试试吊起同样的重物需要的.力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3) 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要求:

  1、明确分工。

  2、拟定实验计划交老师检查后实行。

  3、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

  三、游戏体验。

  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规则见教材P13并将游戏结果用表格作好记录。

  四、说出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什么?从我们的研究中明白为什么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蛋宝宝有的为什么会跑得快有的却跑不快。

  2、比较快慢,学习用数字记录快慢。

  3、幼儿大胆尝试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生蛋、熟蛋两个,课前装饰成蛋宝宝,两个大盆标上生熟标志混一起的生蛋和熟蛋若干,两个碗、记录纸、笔。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明白生蛋滚不快,熟蛋滚得快。

  难点:引导幼儿学会边操作边记录。

  【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来了?

  出示两个生熟不同的蛋宝宝跟幼儿打招呼,并说明来意。

  师扮蛋宝宝说:我是生蛋宝宝,(我是熟蛋宝宝)我们今天来就是想请小朋友帮帮忙,帮我们把我们的同伴给分出来回到自己的家。

  师出示混一起的生熟鸡蛋一盆

  二、幼儿交流探讨区分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看怎么把他们区分开

  (幼儿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区分鸡蛋的`生熟,比如摇晃着放耳边听听看,看看表面蛋壳有什么不一样,再还可以转转看)

  三、幼儿尝试区分生熟蛋

  幼儿分组把生熟鸡蛋区分并做记录

  师:刚才小朋友都用了自己的方法区分出了生蛋和熟蛋并作了记录,现在老师来看看生蛋宝宝和熟蛋宝宝是不是都找对自己的同伴了。

  四、蛋宝宝比赛跑步

  出示小跑道,请一幼儿拿来两个标着不同记录的鸡蛋同时轻轻推动一下鸡蛋,看看滚动情况如何,如果一样快说明两个是同样的一家人,否则就不是一家人,并请幼儿用数字作记录。再请幼儿拿两个鸡蛋进行比赛,以此类推进行分类。分出有不一样的快慢速度后做上标记放两个篮里。

  师检验生熟:

  敲开一个跑得慢的鸡蛋在碗里幼儿看,再敲开一个跑得快的鸡蛋幼儿看,得出结论是:生鸡蛋跑得慢,熟鸡蛋跑得快。

  五、幼儿操作游戏比赛

  幼儿各拿两个鸡蛋在桌上轻轻滚动的速度来区分,重新检验刚才区分的鸡蛋生熟是否正确。

  游戏结束师总结:

  本次活动幼儿都很能干,知道了区分生蛋宝宝和熟蛋宝宝,生蛋熟蛋宝宝也特别表扬我们小朋友,谢谢小朋友的帮忙。

  课后延伸:

  此次活动后留一些蛋宝宝在区域角,让幼儿在区域角再玩一玩蛋宝宝跑步比赛,并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游戏结果。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要点:

  1.能够对夏令物品正确命名。

  2.通过画面帮助婴幼儿简单的表述夏令生活经验。

  观察:

  1.婴幼儿表述简单句的主动性。

  2.婴幼儿已有相关经验的再现水平。

  支持:

  婴幼儿对夏令用品正确命名。

  活动准备:

  点点豆豆游戏板,有关洗澡,出汗,蚊虫咬的相关物品的图片或照片。

  活动展开:

  (一)引起兴趣 夏天到了,天气真热呀!瞧瞧,这个小宝宝怎么了? 夏天到了,天气真热呀!小宝宝在干什么? 这个小宝宝皱着眉头,手臂上鼓起了一个红红的包,"好痒呀,好痒呀"给谁叮了一口?

  (二)了解玩法 这边有这么多宝宝,洗澡的宝宝,出汗的宝宝,给蚊子叮的宝宝,你们瞧宝宝的身边有红豆豆,也有绿豆豆, 今天老师要和洗澡的宝宝做点点豆豆的游戏,伸出二拇哥,从红豆豆开始"点点豆豆,开花石榴,小狗搬砖,一搬 一大摞"点到红豆豆,可以打开,看看下面是什么好东西,让我轻轻打开看看,是什么?沐浴露给小宝宝洗一洗, 小宝宝身上香喷喷。 豆豆下面还有许多好东西,你们想看吗?点到了才能打开看。我们一起来点。伸出二拇哥点绿豆豆,念歌谣。 点到了打开看看,你想看吗?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这是洗澡的宝宝,这是出汗的`宝宝,这是给蚊子叮的宝宝,点 到了才能打开看,没点到了不能打开看,记住了吗?你们也找个宝宝坐下来,我们一起来点豆豆。

  (三)进入游戏 引导幼儿坐好,问你找到哪位宝宝了? 我们伸出二拇哥,点红豆豆,念歌谣。点到了打开看看下面是什么?你找到什么了送给你的宝宝。 告诉你的宝宝,你给宝宝找到什么好东西?

  (四)结束 把小宝宝送到垫子上,和小宝宝说再见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拧盖子。

  2、能给瓶子配上合适的盖子。

  活动重点:学习拧盖子。

  活动难点:能给瓶子配上合适的盖子。

  【活动准备】

  1、带有拧盖的、大小不同的两种塑料瓶子若干。

  2、可以放进瓶子里的小木珠或小玩具若干。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引发兴趣,探索尝试。

  宝宝们,你们瞧老师这有什么呀?(出示装有小玩具的瓶子),老师也给每个宝宝一个瓶子你们也把瓶盖拧开,把玩具装进去吧!

  给每个宝宝一个带盖的瓶子,让他用自己的方式拧开盖子,把小木珠或小玩具放进瓶子。

  “宝宝试试能把小木珠放进瓶子里么?”

  2、基本部分 教师示范,宝宝练习。

  (1)教师选大的`瓶子,慢慢地演示给宝宝看,如何把盖子拧在瓶子上。

  “像老师这样拧,对了。把盖子拧紧了,小玩具就不会掉出来了”教师适时指导:“往这边拧不动了就再往那边拧试试”

  (2)“找朋友游戏”配配对。

  将大小不同的瓶盖混放在一起,请宝宝给不同的瓶子寻找正确的盖子拧上。

  “这一个盖子太大了,这个盖子刚刚好,宝宝你也来试一试。”

  3、结束部分:给音乐伴奏。

  宝宝们真能干,帮瓶盖找到它的好朋友了,它们可高兴了,让你的瓶宝宝随着音乐来跳舞吧!(放宝宝熟悉的音乐)

科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第3课。在前一节课,学生初步认识了杠杆类工具,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的规律。本节课学生将通过对生活中杠杆类工具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和分类,认识各类杠杆的作用。

  2.通过这一探究,能让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向生活迁移,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种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

  学情分析

  1.生活中的杠杆并不像杠杆尺那样简单直观,不同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位置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工具,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它的三个重要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2.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本课的探究将把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引向生活实际。学生将经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分析,既能找到各类杠杆工具的三个重要位置,也能根据省力情况进行分类。

  3.学生认知障碍点:夹子等杠杆工具用起来不省力,为什么还要设计这样的杠杆工具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请三个同学完成,并比一比谁先完成。

  要求:(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2、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3、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4、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

  5、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6、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

  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的分类

  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5、教师小结。

  四、小杠称的研究

  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

  3、指导学生用逐个放砝码的方法在杆上画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称盘内放一个50克砝码,然后使杆秤平衡,在杆上刻下刻度,放2个……)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重量)

  五、课后思考

  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配置吹泡泡的溶液;学会提问题并分析问题,从众多的问题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2、比较问题研究的可行性,找出问题的核心。

  3、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问,善于选择问题,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的行为。

  教学准备:

  吹泡泡游戏需要用的配料:洗洁精、甘油、肥皂、肥皂粉、水、吸管、量筒、铁丝。

  乒乓球、尺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提问题也是有诀窍的,如我们可以在仔细观察各种现象中提出问题,也可以在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还可以对一些已有的结论提出怀疑。在提出更多的问题后,我们当然要想办法寻找问题可能的原因,因为这是科学探究的必经过程。那么如何在众多的问题中选择出适合我们小学生研究的问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引入课题(板书)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二、玩游戏提问题

  通过玩吹泡泡的游戏,要求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出新问题。

  1、配制不同比例的'溶液

  2、用吸管吹,注意用气要均匀。

  3、用细铁丝弯成各种形状的框制造泡泡。(框框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

  4、想怎么吹就怎么吹,吹的花样越多越好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录下来:

  1、为什么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小?

  2、怎样才能把泡泡吹的大一些?

  3、怎样才能把小泡泡吹到大泡泡里?

  ……

  三、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

  启发学生思考:为了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你会怎么做?

  介绍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的方法。

  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

  为了加深理解和保持记忆,我们可以自己制作信息卡。

  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的信息卡,指导学生分析信息卡包括哪些内容和怎样呈现。

  2、自己通过观察和实验找答案。

  指导研究乒乓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和什么因素有关,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四、如何选择我们能研究的问题?

  1、多提可能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

  2、多提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

  和生物有关,和物体的运动变化有关,和地球天文有关的知识都是科学知识。

  3、多提不涉及复杂知识的问题。

  4、想办法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成可以研究的问题。

  四、拓展

  依照以上的标准,选一个自己能够研究的有关吹泡泡的问题。

科学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这种变化叫热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后体积会变大,受冷后体积会缩小。

  过程与方法: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的实验效果

  2、制造一个简易的观察水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

  探究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

  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课件

  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引导学生猜测

  1、出示一瓶水、饮料。

  上课前老师和大家说一个奇怪的现象。你们想听吗?老师去买饮料,但我却发现所卖的瓶装饮料没有装得满满的(课件),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想知道是为什么吗?

  2.学生猜测。

  (二)清楚的观察水受热或遇冷后体积的变化

  冷热会对液体有影响吗?要想知道这个答案,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找出答案。

  师出示同样的两套装置,把它们放进温度不同的两杯热水中应该可以看到什么现象?

  1.师:通过气球皮鼓起来的程度,我们无法判断着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材料烧杯、烧瓶、玻璃细管、胶塞。

  请同学们小组内研究讨论一下,怎样把这些实验材料组装成实验装置?

  学生小组研究讨论后并试验组装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师问:细玻璃管起到作用 ?红墨水能发挥什么作用?可不可以不用?小组讨论。

  4.交流讨论结果。

  5.提出实验要求:(1)小组内要有分工合作(2)仔细观察水柱是怎么变化的(3)作好记录(4)注意安全小心热水

  6.教师巡视指导

  7.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问:液面是怎样变化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细玻璃管里液先慢慢上升,后快速上升,再慢慢上升,然后停止上升,最后慢慢下降 ,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通过实验我们大家知道了什么?

  8.那么水受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

  9.组织学生汇报

  10.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

  (三)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

  1.师:除了水你还知道那些液体?你们自己带来了什么液体。

  用同样的方法,看看你们自己带来的`液体是不是和水有一样的性质。

  2.小组汇报实验情况:是用什么液体?实验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

  3.归纳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许多液体受热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4.小结:像酒精、醋、食油、豆奶和饮料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液体的热胀冷缩)

  (四)总结

  1.现在谁来和大家说说瓶装的液体为什么都没有装满呢?

  2.请大家看看这瓶红茶和水,为什么红茶比水留空的空间更多呢?

  像生活看似平常的小事,如果细细想来,还真的有怎么多科学道理。生活中的科学真是随处可见呀。希望大家在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也能想今天一样认真思考,积极动手,你将会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科学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一)背景和目标

  在前一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从本课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本课将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

  在生活中,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螺丝刀拧螺钉、用镊子夹东西,等等。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学生们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课的教学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

  杠杆这类简单机械可按省力情况分成三类: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省力杠杆的特点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杠杆的特点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特点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通过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我们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有限,对于一些科学术语及在生活中的联系掌握比较少。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操作比较少。组织教学上学生整体素质较差。

  教学目标

  1.明确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杠杆费力。如果两个距离相等,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10-24

(精选)科学教案09-07

【精选】科学教案09-06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经典】科学教案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5

[经典]科学教案08-02

科学教案【精选】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