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2-08 08:58:47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锦集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锦集6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模仿动作,并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的快慢、轻重。

  2.鼓励幼儿自由分组,随乐曲进行音乐游戏,提醒幼儿倾听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激发幼儿喜欢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玩具小熊一个。2.预先学会游戏歌曲。

  活动重点:

  学习游戏,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

  活动难点:

  倾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迅速做出反应。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 幼儿听音乐学小动物走路。

  2. 复习歌曲。

  二、帮助幼儿熟悉乐曲,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模仿动作,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1. 教师出示玩具小熊,引导幼儿复习歌曲,帮助幼儿熟悉乐曲。

  2. 启发幼儿根据音乐较协调地自由做动作,边唱歌边表演。

  3. 鼓励幼儿自由的做模仿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1)听音乐,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自由地做模仿动作。

  (2)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慢慢的、哪些是快快的.哪些是重重的.哪些是轻轻的,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

  鼓励幼儿听音乐模仿生活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 动作的快慢.轻重。(如:快快跑.慢慢跑.轻轻跑.重重跑等)。

  三、音乐游戏“谁是小熊”。

  1. 介绍游戏的玩法,并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

  (1)启发幼儿学会倾听音乐,并能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2) 请幼儿仔细倾听音乐,在间奏处自由做模仿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3) 在围着椅子自由做动作时要顺着一个方向,且动作协调。提醒幼儿音乐停止要立即找到座位。

  2. 邀请几位幼儿与教师一起尝试游戏。

  3. 由于幼儿人数较多,可让幼儿分组选择场地,启发幼儿把自己组的椅子排成各种形状。

  4. 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完整地进行音乐游戏。

  四、结束活动,幼儿听音乐出活动室。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活动准备幻灯片小鼓一个 自制翻牌

  指导

  一、回忆

  师:这几天我们都在找关于动物尾巴的资料,那你们说说哪些动物是有尾巴的,它们的尾巴像什么呢?

  师:小朋友对动物尾巴了解得可真不少。

  二、捉迷藏

  师:森林里的`一群小动物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说:“我们都已经藏好啦,请你看看我的尾巴,猜猜我是谁?”

  1、幼儿观看幻灯,猜猜动物的尾巴属于谁,为什么?

  2、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动物。

  3、除了这些动物,你还知道其它动物尾巴的本领吗?

  师小结:大多数动物都有尾巴的,它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有的尾巴像方向盘,有的尾巴可以保持身体平衡,有的尾巴像个小板凳,用来支撑身体。它们的尾巴都是用来保护自己的,缺少了可不行。

  三、游戏

  师:现在我们和动物朋友做个游戏怎么样?

  (将幼儿分成两大组,取数字牌贴在胸前)

  1、个别游戏

  师随机抽一数字,选上两名幼儿参加答题,敲鼓抢答。

  师

  :有一天一只小松鼠睡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尾巴不见了,小松鼠难过得快要哭出来了,没有了尾巴怎么在树上跳跃,晚上睡觉被子也没了怎么办,请小朋友快帮帮忙

  (幼儿观看幻灯,从1、2、3、4、中选择一个,答对的幼儿贴粘纸)

  以下几题类型同上

  2、集体游戏

  每为幼儿手拿两块数字牌,看题进行选择。(题型同上)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受中国传统习俗的影响,人们对爱的表达比较含蓄。“我爱你”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了许多的感情色彩,让孩子明白爱是要大声说出来的,一个人的心中只要充满爱,就会变得幸福,就会感到快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我爱你》,抒发情绪。

  2、理解歌词的含义,爱身边的人。

  3、感受生活的快乐与歌曲之美妙。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曲谱、爱心卡片等。

  活动过程:

  1、感受节奏的旋律,体验感情色彩。

  2、朗诵第一段歌词,感受音乐的美妙。

  3、老师示范唱。

  4、一句句教。

  5、设计歌曲伴舞动作,表现出歌曲的.主题是我爱你。

  6、再次示范唱,让孩子进一步理解歌词含义。

  7、分工歌唱,老师唱后半部分,孩子唱前半部分。

  活动反思:

  让孩子们学会歌唱歌曲《我爱你》,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孩子的情商得到锻炼哦。让孩子们在音乐当中得到个人能力的提升。理解了爱的含义与快乐。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并能边唱边打拍子,唱准歌中的休止符。

  2、迁移知识经验,将熟悉的动物与原歌词进行替换并唱出来。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学会儿歌《快乐的动物园》。

  2、对常见动物的特征,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3、小动物图片若干、磁带、录音机。

  重点难点:初步学唱歌曲,能跟着音乐打拍子,并唱准休止符。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参观幼儿园。(以歌曲伴奏,作为背景音乐。幼儿园一边参观动物园,教师一边引导幼儿参观动物。)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动物园好不好?

  提问:参观动物园时,你看到了什么?它是生活在什么地方的?

  师:刚刚参观动物园听到的音乐好听吗?现在老师要和这段好听的音乐做游戏了,请你们仔细看好啦,我做了什么游戏?

  二、感受音乐旋律。

  1、教师边听音乐边与音乐做游戏,幼儿观看。

  提问:刚刚老师是怎么做的呀?这个动作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发现了,老师做了拍手、拍肩、拍肩的动作,第一次拍手比较重,两次拍肩比较轻,原来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三拍子歌曲音乐的规律是强弱弱,你们想和音乐做游戏吗?

  2、幼儿跟着老师听音乐打节奏。(出示图谱)

  师:小朋友们真棒,都会和音乐玩游戏了,下面老师要和音乐玩个更有趣的`游戏,看好咯。

  3、教师边打节奏边加入儿歌。(出示有休止的图谱)

  师:这一个游戏与刚刚的游戏有什么不同?

  4、幼儿跟着老师有节奏地说歌词打节奏。

  三、学唱歌曲。

  1、幼儿跟着教师集体演唱歌曲。

  师:你们唱的真棒,这首歌曲有个好听的名字《快乐的动物园》,但是我们唱的时候声音有点轻,休止的地方没有唱好,这次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大声一点的唱哦。

  2、幼儿再次演唱(集体唱)。

  师:这编唱得非常棒,现在我请小弟弟打拍子,小妹妹来唱。

  3、弟弟打节奏,妹妹演唱歌曲。

  4、妹妹打节奏,弟弟演唱歌曲。

  四、仿编歌词。

  师:动物园里还有许多动物,我们也可以把他们编到歌曲中,谁来说说看。

  编好后教师与幼儿集体演唱。

  师:还有许多的小动物还没编进去,下次我们有时间再一起编好吗?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讲述的主要内容。

  2、知道了怎样走过街天桥,让幼儿认识过街天桥,了解过街天桥的用途。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教学重点、难点

  从过街天桥的故事中,让幼儿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引申出一些在交通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活动准备

  各种漂亮的过街天桥的图片

  活动过程

  过程一:导入

  教师向幼儿提问:我们每天在大街上看见的各种横跨大街的桥叫什么名字?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

  过程二:熟悉故事

  1、 老师首先把故事全文向幼儿朗读一遍,让幼儿知道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

  2、 挂出各种漂亮的图片,并对幼儿一一讲它们的漂亮外形,这些桥出现的好处,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过程三:讲故事

  1、让幼儿跟读一遍故事内容,以加强记忆

  2、 让小朋友们讲一些自己看到天桥、经过天桥时发生过的有趣的`故事

  过程四:表演故事

  请小朋友们表演帮助老爷爷,老奶奶过天桥时的情景

  教学反思

  以天桥为基础,展开讨论,我们以后在过天桥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谈小朋友的理想,如将来他们如何造出更漂亮的天桥等。让小朋友们在回家后告诉其他小朋友以后过天桥街要走天桥,我也希望有机会可以带小朋友们去参观一下学校附近的天桥,这也是本土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条件,让幼儿可以看到更多在他们身边有很多很美的东西!

  小百科:天桥是路口或交通繁忙路线的上跨桥,火车站里为了旅客横过铁路而在铁路上空架设的桥。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思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在这个季节里,总能看到很多小动物,小昆虫,孩子们对这些充满了兴趣。刚好,班里正在进行童话剧的排练,选材就是《小蝌蚪找妈妈》,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充满了兴趣,总能积极的投入表演。我想,为什么不更深入的让孩子们去了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呢?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关心小动物生长的情感。另外,考虑到目前西南大旱,干裂的土地引人深思,因此结合这节课的内容,在最后加入了一定的节约用水知识,希望从小培养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基本过程(包括卵共5个阶段)和它们的外形特征;

  2、能用比较有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及对事物的认识;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动物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

  1、小蝌蚪生长过程的图片及视频;

  2、《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课件及相关音乐;

  3、小蝌蚪立体玩具。

  知识准备:幼儿已经对《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已经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的同时组织幼儿进入并安排好座位做倾听的样子,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音乐里唱到了谁?

  二、基本部分

  (一)通过对故事的复习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1、问幼儿是否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播放课件的同时代幼儿一起对故事进行简单复述。

  2、提问:请幼儿来说一说,小蝌蚪在长成小青蛙的过程中都有了那些变化?哪个变化是先发生的?

  3、出示小蝌蚪成长过程图片,请幼儿和老师一起给他们排序,形象展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二)巩固对小蝌蚪成长过程的认识

  1、请几名幼儿来给图片排序,将打乱顺序的图片排正确,幼儿集体观察并验证。

  2、结合科学视频复习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三)知识扩展

  1、青蛙吃什么?(昆虫、蚯蚓、蜘蛛、蜗牛……)

  2、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四)节约用水

  1、告诉幼儿,虽然小朋友们知道要爱护小青蛙,可是,因为有的人不知道要节约用水,所以现在小青蛙的处境很危险。

  2、观看图片课件的同时向幼儿解说一些旱情及危害,引发幼儿的同情心,进而知道要节约用水。

  3、请幼儿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今后要怎样节约用水。

  三、结束部分

  小蝌蚪都玩累了,他们要回家找妈妈了,我们一起来把他们送回家吧!在音乐声中带幼儿出去活动。

  活动延伸:

  1、可请幼儿进行亲子绘画,将小蝌蚪的成长过程画出来。

  2、准备一些小蝌蚪放在区域里供幼儿平常观察。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教案10-29

中班教案【精选】07-27

【精选】中班教案08-16

[精选]中班教案09-01

(经典)中班教案08-31

中班教案(精选)08-23

【经典】中班教案08-21

中班教案【经典】08-24

中班教案[经典]09-07

[经典]中班教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