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双双对对教案

时间:2023-12-12 09:51:5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数学双双对对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双双对对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双双对对教案

大班数学双双对对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已经学过1—9的加法,为了激发幼儿更进一步的学习,根据教师指导用书活动要求,设计该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乐意学习10的加法问题。

  2、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3、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7、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的卡片若干。

  2、笔、纸若干。

  3、蝴蝶、花朵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解答口述应用题

  教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谁最聪明。”

  教师:“阿依古丽原来有1本书,妈妈又给她买了9本书,阿依古丽现在有多少本书?你是怎么算的?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2、教师:“谁能列出算式?”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列式。

  同法出2+8、3+7、5+5、6+4、7+3、8+2、9+1的应用题,并引导幼儿解答,列式

  二、基本部分

  1、自编应用题并列式:

  (1)提出自编应用提的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摆一摆桌子上的卡片,然后编10的加法应用题,再列出横式。”

  (2)幼儿摆卡片,自编应用题并列式,教师观察指导。

  三、结束环节

  讨论交流:

  教师:“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说一说自己编的应用题,考考老师和小朋友”。

  四、延伸环节:

  把卡片贴在墙上,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选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因为本班都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对于汉语的表达还是有困难的,前几节课学过1—9的加法,部分幼儿有了一些基础。因为是纯汉语授课,对于我的授课一部分幼儿听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讲完以后,民考汉教师再进行解释,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儿进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幼儿,对民考汉教师的讲解的维语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汉语就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一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的备课是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思路设计的,课也是按照几个环节的设计开展的,能听得懂汉语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兴,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认识一脸的茫然,总之,每次上课之前我准备一些教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语言的障碍中“枯萎”了。

大班数学双双对对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逛超市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会做文明顾客,爱惜商品,轻拿轻放。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6、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7、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①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巾上1元、2元、5元、10元标志。

  ②超市: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不同价格的标签。

  2、钱币: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铅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超市,那买东西时需要什么?(钱)那去哪儿拿钱呢?(银行)

  2、(引导幼儿观察银行取款处)师:银行开设了四个窗口,你发现窗口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个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认识纪录单,并学习填写。

  师:你去银行拿钱先要填单子,你要拿多少钱,就填在单子上,在这张单子上,我们填在哪儿?(在工标记处)

  师:否则这么多人取钱会把钱取光的,那后边的人就没有钱取了,所以银行有规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钱。你想拿多少钱呢?

  4、请幼儿示范填单子。

  (1)请一幼儿把想取的钱数填在单子上,例:取9元钱。

  (2)师:怎样才能取到9元钱呢?该怎样拿?请一幼儿示范,师生共同检查。例:分别取了5元、2元、2元。

  (3)学习记录取的钱币面额。

  师:他是怎么取的呢?谁来帮他记下来?(请一幼儿示范记在启示单上)。

  5、引导幼儿相互检查。

  师:取好钱后可请朋友帮你看看取得钱和你想取的钱是否一样。

  6、幼儿取钱,教师注意帮助幼儿检查。

  (二)逛超市

  师:拿了钱我们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购物要求。

  师:这么多东西,每样东西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看什么?(标签)

  今天我们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出门时,请在自动交款处按商品价格交款、找钱。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

  3、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三)记帐

  1、师:今天我们都做了小主人,去超市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你们记得今天你拿了多少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还剩下多少钱吗?(请个别幼儿说说)可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那怎么办呢?(记下来)

  2、引导幼儿学习在记录单上记录。

  师:那我们记在哪儿呢?(记录单上)。买多少钱的东西可记在哪一格?(“超市”格下)还剩多少钱记在哪儿?(“钱”下)边上的“?”表示你是怎么算的?把方法写下来,谁会记?(请一幼儿示范记录,全班检查)

  3、幼儿当自己今日购物的账记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看记录单相互介绍自己购物情况,请个别幼儿在集中介绍。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会用加减运算本领取钱、购物,还会用记录单记录记下自己购物的情况,真能干,那你觉得用记录单记录这种方法好吗?为什么(方便、不易忘、清楚)

  今后我们还可以设计更多的.更好的表格来帮助你,你也可以把你的好的方法介绍给爸爸妈妈或小朋友。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积极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交流,孩子将这次活动的经验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习惯铺好路。

大班数学双双对对教案3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我们小朋友对"一双"、"一对"的概念不太清楚,经常会说出一些笑言。现在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都戴起了手套,但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找到一只,丢了另一只,或者是找到的两只不一样。针对这种现象,我设计了双双对对这个数学活动,旨在帮助幼儿理解"一双"、"一对"的含义,并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知道"一双"、"一对"的含义。

  2、难点:能准确将物品进行配对。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双"和"对"的含义。

  2、能找出身边成双成对的东西。

  3、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手套、鞋子、筷子、袜子、茶杯一对、耳环一对、小熊玩偶一对、操作材料、贴纸等。

  活动过程:

  (一)分类游戏,引出"双"、"对"的概念。

  1、教师展示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

  教师:请你们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好吗?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

  【将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全部打乱放在一起,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配对。】

  2、观察分类好的`物品,初步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分好的东西,说出分类的理由。

  【这里主要是为了引出"双"、"对"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一双或一对由两个组成,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我们把他们叫做"一双手套"、"一双鞋子"、"一双筷子"。

  【向幼儿简单介绍"双"、"对"的含义及使用条件。】

  (二)分类游戏,进一步了解"双"、"对"的含义。

  1、教师展示茶杯、耳环、玩偶等物品。

  教师:请小朋友再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尽量将这些东西也配成一双或一对,并且说说分类的理由。

  【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认知,并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成双成对的物品都是有关联的,我们将这两样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称作"一双××"或"一对××"。

  (三)找找身边成双成对的物品。

  1、教师:除了老师准备的东西外,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成双成对的东西呢?(比如:身体,教室环境等)请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可以成双成对的。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成双成对的东西,他们双双对对多漂亮啊!

  【通过此环节进一步的让幼儿理解了活动的意义,也增进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对幼儿的知识能力也有所提升。】

  (四)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强化本活动中所学经验。

  1、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操作材料,我们大家带动动手将它们进行成双配对。

  2、教师展示幼儿操作材料,分组进行操作。

  3、幼儿成果展示。

  【这一环节里,主要是考验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再次强化幼儿所获得的经验,对知识进行巩固。】

  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成双成对的不仅仅是那些物品,我们人也可以成双成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去试一试吧!

  (五)结束部分

  游戏《成双成对》。

  活动反思:

  在"双双对对"活动中,幼儿掌握比较好,不但知道了鞋子,袜子,手套是成双成对的,还了解了生活中的物品也有许多是可以成双成对的,并能准确的用语言表述"一双××"或"一对××"。幼儿对于该活动很感兴趣,活动中表现的很积极。

大班数学双双对对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双”和"对"的含义。

  2、能找出身边成双成对的东西。

  3、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一双”、“一对”的含义。

  难点:能准确将物品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手套、鞋子、筷子、袜子、茶杯一对、耳环一对、小熊玩偶一对、操作材料、贴纸等。

  活动过程:

  (一)分类游戏,引出“双”、“对”的概念。

  1、教师展示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

  教师:请你们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好吗?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

  【将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全部打乱放在一起,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配对。】

  2、观察分类好的物品,初步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分好的东西,说出分类的理由。

  【这里主要是为了引出"双"、"对"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一双或一对由两个组成,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我们把他们叫做"一双手套"、"一双鞋子"、"一双筷子"。

  【向幼儿简单介绍"双"、"对"的含义及使用条件。】

  (二)分类游戏,进一步了解"双"、"对"的含义。

  1、教师展示茶杯、耳环、玩偶等物品。

  教师:请小朋友再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尽量将这些东西也配成一双或一对,并且说说分类的理由。

  【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认知,并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成双成对的物品都是有关联的,我们将这两样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称作“一双××”或“一对××”。

  (三)找找身边成双成对的物品。

  1、教师:除了老师准备的东西外,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成双成对的东西呢?(比如:身体,教室环境等)请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可以成双成对的。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成双成对的东西,他们双双对对多漂亮啊!

  【通过此环节进一步的让幼儿理解了活动的意义,也增进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对幼儿的知识能力也有所提升。】

  (四)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强化本活动中所学经验。

  1、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操作材料,我们大家带动动手将它们进行成双配对。

  2、教师展示幼儿操作材料,分组进行操作。

  3、幼儿成果展示。

  【这一环节里,主要是考验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再次强化幼儿所获得的经验,对知识进行巩固。】

  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成双成对的不仅仅是那些物品,我们人也可以成双成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去试一试吧!

  (五)结束部分

  游戏《成双成对》。

  (六)幼儿完成操作练习。

  1、老师还要请小朋友帮个忙,帮什么忙呢?你们看看,老师这有张图卡涂卡上有很多鞋子、手套、袜子,但它们都不是一双一双的在一起,我要请你们把它们一双一双整整齐齐的用固体胶粘到这三个篮子里,你们仔细看看,鞋子、手套、袜子分别应放进什么颜色的`篮子里。

  2、老师有一个要求:这次一组的小朋友共用一张作业纸,整组的小朋友都把你们手上的鞋子一双一双粘到紫色的篮子里,把……听清楚了老师的要求没有?

  3、好!宝宝们轻轻地搬椅子坐过去,我看看哪组的宝宝完成得又快又好。

  4、简单讲解每组作业。

  活动反思:

  在“双双对对”活动中,幼儿掌握比较好,不但知道了鞋子,袜子,手套是成双成对的,还了解了生活中的物品也有许多是可以成双成对的,并能准确的用语言表述“一双××”或“一对××”。幼儿对于该活动很感兴趣,活动中表现的很积极。

大班数学双双对对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双"和"对"的含义。

  2、能找出身边成双成对的东西。

  3、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6、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7、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手套、鞋子、筷子、袜子、茶杯一对、耳环一对、小熊玩偶一对、操作材料、贴纸等。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知道"一双"、"一对"的含义。

  2、难点:能准确将物品进行配对。

  活动过程:

  (一)分类游戏,引出"双"、"对"的概念。

  1、教师展示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教师:请你们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好吗?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

  【将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全部打乱放在一起,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配对。】

  2、观察分类好的`物品,初步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分好的东西,说出分类的理由。

  【这里主要是为了引出"双"、"对"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一双或一对由两个组成,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我们把他们叫做"一双手套"、"一双鞋子"、"一双筷子"。

  【向幼儿简单介绍"双"、"对"的含义及使用条件。】

  (二)分类游戏,进一步了解"双"、"对"的含义。

  1、教师展示茶杯、耳环、玩偶等物品。教师:请小朋友再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尽量将这些东西也配成一双或一对,并且说说分类的理由。

  【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认知,并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成双成对的物品都是有关联的,我们将这两样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称作"一双××"或"一对××"。

  (三)找找身边成双成对的物品。

  1、教师:除了老师准备的东西外,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成双成对的东西呢?(比如:身体,教室环境等)请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可以成双成对的。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成双成对的东西,他们双双对对多漂亮啊!

  【通过此环节进一步的让幼儿理解了活动的意义,也增进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对幼儿的知识能力也有所提升。】

  (四)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强化本活动中所学经验。

  1、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操作材料,我们大家带动动手将它们进行成双配对。

  2、教师展示幼儿操作材料,分组进行操作。

  3、幼儿成果展示。

  【这一环节里,主要是考验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再次强化幼儿所获得的经验,对知识进行巩固。】

  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成双成对的不仅仅是那些物品,我们人也可以成双成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去试一试吧!

  (五)结束部分游戏《成双成对》。

  活动反思:

  在"双双对对"活动中,幼儿掌握比较好,不但知道了鞋子,袜子,手套是成双成对的,还了解了生活中的物品也有许多是可以成双成对的,并能准确的用语言表述"一双××"或"一对××"。幼儿对于该活动很感兴趣,活动中表现的很积极。

大班数学双双对对教案6

  一、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我们小朋友对"一双"、"一对"的概念不太清楚,经常会说出一些笑言。现在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都戴起了手套,但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找到一只,丢了另一只,或者是找到的两只不一样。针对这种现象,我设计了双双对对这个数学活动,旨在帮助幼儿理解"一双"、"一对"的含义,并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一双"、"一对"的含义。

  难点:能准确将物品进行配对。

  三、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双"和"对"的含义。

  2、能找出身边成双成对的东西。

  3、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手套、鞋子、筷子、袜子、茶杯一对、耳环一对、小熊玩偶一对、操作材料、贴纸等。

  五、活动过程:

  (一)分类游戏,引出"双"、"对"的概念。

  1、教师展示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

  教师:请你们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好吗?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

  【将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全部打乱放在一起,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配对。】

  2、观察分类好的物品,初步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分好的东西,说出分类的理由。

  【这里主要是为了引出"双"、"对"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一双或一对由两个组成,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我们把他们叫做"一双手套"、"一双鞋子"、"一双筷子"。

  【向幼儿简单介绍"双"、"对"的含义及使用条件。】

  (二)分类游戏,进一步了解"双"、"对"的含义。

  1、教师展示茶杯、耳环、玩偶等物品。

  教师:请小朋友再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尽量将这些东西也配成一双或一对,并且说说分类的理由。

  【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认知,并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成双成对的物品都是有关联的,我们将这两样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称作"一双××"或"一对××"。

  (三)找找身边成双成对的物品。

  1、教师:除了老师准备的东西外,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成双成对的东西呢?(比如:身体,教室环境等)请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可以成双成对的。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成双成对的东西,他们双双对对多漂亮啊!

  【通过此环节进一步的.让幼儿理解了活动的意义,也增进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对幼儿的知识能力也有所提升。】

  (四)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强化本活动中所学经验。

  1、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操作材料,我们大家带动动手将它们进行成双配对。

  2、教师展示幼儿操作材料,分组进行操作。

  3、幼儿成果展示。

  【这一环节里,主要是考验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再次强化幼儿所获得的经验,对知识进行巩固。】

  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成双成对的不仅仅是那些物品,我们人也可以成双成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去试一试吧!

  (五)结束部分

  游戏《成双成对》。

  六、活动反思:

  在"双双对对"活动中,幼儿掌握比较好,不但知道了鞋子,袜子,手套是成双成对的,还了解了生活中的物品也有许多是可以成双成对的,并能准确的用语言表述"一双××"或"一对××"。幼儿对于该活动很感兴趣,活动中表现的很积极。

【大班数学双双对对教案】相关文章: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04-02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04-04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05-30

大班数学教案09-28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07-21

大班数学教案09-26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2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5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