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已有的知识与做法解决新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探索,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主动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理解每一步的算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你一定去过游乐场吧,你都玩过哪些项目今天淘气和笑笑他们高兴地来到了游乐场,咱们一起走进游乐场,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吧。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我们先来计算5人做太空船,需要多少无。
引导学生审题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仔细思考,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能解决这道题吗。
3、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方法带到小组交流中。
(4)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说一说,并把方法进行归纲整合。
(5)小组汇报中。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演竖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无论是12x5还是5x12,用竖式计算时,通常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较大数作为第一个乘数。计算时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5先与2相乘,二五一十,满十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0,注意要把进位的1写在十位的下面,要写得小一些。
2、13个人要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元呢。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6x13。
(2)拿出练习本试着来独立尝试笔算,算好了吗。
(3)要是有14人,15人,16人坐电动火车要花多少钱呢。
请你在练习本上列一个算式,自己算一算吧。
汇报时还是让学生说一说算法,老师问算理,这次你算对了吗同桌。
之间把自己的算法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算一算,完成书55页第1题。
学生完成后要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完成书55页每2题竖式计算,一边做一边在心里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做完后教师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展示出来,提醒学生注意,这样更有针对性。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请大家一起来总结。
一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24-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十个十个地数数的过程,建立10个十是一百的.概念。
教学难点:
知道数到几十九的下面是多少。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小棒100根、皮筋10根、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请拿出准备好的小棒和皮筋,这些小棒里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把这些小棒来摆一摆,再数一数,去寻找里面的数学知识。
板书:数一数。
二、探究新知
1、直观认识几十几。
(1)摆一摆
谈话:请拿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是多少?再捆一捆呢?
请学生摆出9捆小棒摆在课桌上。并要求学生一边摆一边数。
(2)几十九添一
提问:9捆添上1根呢?添上2根呢?……
讨论:九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
小组内讨论后再交流。
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桌听。
2、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1捆是10根,2捆是几个十呢?2个十是多少?(板书:2个十是二十)接下去你会说吗?同桌的小棒放在一起,数一数,你们一共捆了几个十,是几十?老师一共捆了90根,你们知道是多少捆吗?如果再添上1捆,是多少根呢?(板书:10个十是一百)
组织学生交流:10个十是多少?一百里面有几个十呢?
3、练习。
(1)有多少个小方块?数一数。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有多少个?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有几个小木块,然后独自填写。填好后,组织学生交流。
(2)圈一圈,数一数。
指名说出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
三、巩固练习(25页练一练)
1、第1题。
第2幅图,让学生交流,说说怎样把零散的小棒变成捆?
2、第2题。
出示方块图,学生练习,集体订正,说出方法和结果。
3、第3题。
圈一圈,数一数有多少个鸡蛋?学生练习,师指导。
4、第4题。
数一数,再添多少时100?先数出原来有多少,再思考添加多少。
5、第5题。
让学生自己阅读,了解。
四、游戏
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
一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用数学语言表述几个和第几个。
2、理解和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
3、培养学生遵守秩序的文明习惯。
4、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会用数学语言表述几个和第几个。
教学难点:理解和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 景引入,感受新知
1、 一天小兔欢欢、小熊猫乐乐和小朋友一起来到了路边,红灯亮了,小朋友们看停了几辆车?
你是怎么数的?(从左往右数)
还可 以怎么数?(从右往左数)
都有些什么车?(轿车、卡车、摩托车、救护车和公共汽车)
2、无论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右往左数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注意左右不要搞反,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 起做做动作,从左往右数,从右往左数。
3、 小兔欢欢要考考小朋友,从左往右数,第二辆是什么车?(卡车)
小熊猫乐乐也提问了,从右往左数, 第二辆是什么车?(救护车)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要数第几个的时候,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几个和第几个。
(出示主题:几个和第几个)
4、 刚才小兔和小熊猫的问题你发现什么不同了吗?你想提醒大家在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数的方向)
5、 从左往右数,救护车是第几辆?你是怎么想的?(第4辆)
从右往左数,轿车是第几辆?你是怎么想的?(第5辆)
6、 小结
二、继续情景,探究新知
1、小朋 友们走着走着都觉得热了 ,看,老师带着他们去买冰激凌了。
2、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个人在排队?(集体数) 板书:7个
3、仔细观察这里有你们认识的小伙伴吗?他们都排在第几个呢?
4、汇报
板书:第一、第二、第四
5、 学会书写
当表示第几的时候,我们用中国数词一、二、三、四......现在请小朋友也试着写一写第几。
6、 继续情景
(1) 小朋友们看发生 了什么?
(小巧买了冰激凌,边吃边走,啊,真好吃!这时小胖踏着滑板车也来了,他一看,呀,这么多人,我得想个办法。于是,他踏着滑板,悄悄地滑到了小亚的前面。)
(2) 小胖排在第几个?(第三个) 出示:第三
(3) 你认为小胖这样做对吗?他后面的小朋友满意吗?如果你是排队的小朋友,你会对小胖说什么?
对呀,我们不可以插队,要做遵守秩序的小公民。
(4) 现在排队的一共有几个?(还是7个)谁排在了第一个了?(小丁丁)
(5) 还有几个小朋友分别排在第几个?请小朋友像老师一样来写一写。(学生书上写,完成后汇报)
(6) 现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小丁丁买 完冰激淋走了,小 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红着脸排到了队伍的最后。)
(7) 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排队?(6个)
(8) 小胖又排在第几个?请你继续填一填。(完成后核对)
7、 几个和第几个各表示什么,有什么不同呢?
小结:几个表示一共有多少,第几个是按一定的顺序排的。
三、联系生活
1、靠近门口的为第一组,依次为第二、第三、第四组,并让小朋友知晓左右两列
2、看班内第二组的座位,数一数右边的一列小朋友一共有几个?某某小朋友坐在第几个可以怎么数?
(1) 从前 往后数,他坐在第几个?
(2)从后往前数,他坐在第几个?
(3)小朋友说说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
四、动手操作
1、 老师示范数将5个红色小圆片排成一排,请学生从左往右把 第2个翻成蓝色。
2、数 出6个红色小圆片,排成一排,从右边起,把第4个翻成蓝色。
3、6个排成一排,从左往右数,把后面三个翻成蓝色。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一年级数学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猜测、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寻找规律,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六一”儿童节到了,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可漂亮了,你们想看看吗?
问: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摆得很漂亮,它们不是乱摆乱放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找出来。
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1、引导学生找出彩旗的规律。
(1)课件展示彩旗图,问:请大家猜猜,这面旗的后面一面是什么颜色的?你是怎么发现的?可以把几面看成一组?有几组?
2、寻找小花的规律。
出示小花图问:最后一朵小花的颜色是什么?你是什么知道的?把你的秘密小声告诉同桌。
3、灯笼、小朋友、又有什么规律呢?后面一个是什么?通过让学生独立观察,讨论交流,发现图中灯笼、小朋友的队伍是有规律排列的。
4、小结:像彩旗、灯笼等这样按一定的顺序重复排列下去,我们就说它们的排列有规律。有规律的事物多美呀!
三)、参与活动、创造规律
1、摆一摆
课件出示88页例2(图略)让学生试着摆,并说规律。
2、排练节目
“六一”联欢会上有一个节目是小组唱,下面我们来排练:
(1)排队:请6位女同学上来,要求每个女同学旁边站一个男同学,该请几个?你发现队伍有怎样的规律?
(2)师生共唱一首歌,并有规律地拍手。问: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是有规律的`,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中的节奏也是有规律的。
3、教学例3
课件展示P89例3。(图略)
涂一涂,下一个是谁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并说为什么这样涂。
4、猜规律。
出示练习题1:猜猜星星盖住的是谁?指名说想法。。
5、小小设计师。
(1)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颜色的图案,请大家来当设计师,创造出最美的规律,你们有信心吗?(4人合作)
(2)展示作品
先请排列规律不同的几个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图形排列的规律。问;还有谁想展示自己的作品?请把作品贴到黑板上。
四)。走进生活、寻找规律
1、欣赏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找找身边、生活中有规律的美,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律。
五)、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是通过什么来找规律的?
2、规律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多思考,一定会创造出更美的规律丰富我们的生活!
一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培养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不明显的,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播放《柯南》片段)你喜欢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2、观察主题图
出示主题图
观察图,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怎么知道是在路上?你怎么知道是盲人?)
(1)比较
把图上的三个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教师板书)
他们三个人中,谁最高,谁最矮?
(2)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比较的.东西,这里是比较高矮,你还知道哪些比较呢?
3、练一练 (1)直接比较
第16页的第1~5题,学生直接比较得出结果。包括高矮、长短、厚薄、曲直。
(2)游戏
让两个学生上台比高矮。(故意让一个学生踮着脚尖)学生一看,就叫:“不公平。”教师马上问:“为什么不公平?”从而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然后分小组比高矮。
4、间接比较
(1)汽车图
观察,汽车能通过吗?分小组讨论。请一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为什么。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结论,全班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有理由,都给予肯定。
(2)蚂蚁图
看图讨论:哪只蚂蚁最先回到家?为什么?(有的学生直接观察,走得直的最先到家,予以肯定。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判断)
(3)钉子图
先让学生讨论:哪根钉子合适?为什么?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先不说对错,用实物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选择。从而渗透优化思想。
(4)绳子图
此题很明确,让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5)笔图
此图比较的事物较多,要求也较难,不但要比较,还要排序。小组合作完成。
(6)兔子图
虽然只有三只兔子,但由于三只兔子的起点不同,差别也细小,不易看出。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表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参照物。
5、总结全课
今天小朋友们学得非常好,观察很仔细,人人都像小柯南。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的事物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开动脑筋,就会学会很多知识。
“高矮长短”教学设想
“高矮长短”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的教学内容。它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比较”中的第二部分内容。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比较“多少大小”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种比较。这部分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和教材特点,我从情、能、知三方面制定本课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其中,“差别不明显的,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是本课重点。
一年级数学教案6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认识人币。
简单的计算。
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第46页的第例1——————例2(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cai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学生活动)。
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4)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cai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分吗?
(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3、分类:按单位分:元、角、分。
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看书上人民币与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有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
三、换线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个1角。
小朋友动手换一换。
四、活动。
1、拿一件玩具,这件玩具是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找出哪种方法最简单。
2、选四名售货员,开始下位购买。
五、小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
分类:按单位分:元、角、分。
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1元=10角。
一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具准备:
计数器1个小棒100根铅笔24枝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
(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1.教学例3。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教学例4。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l”,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课本第37页)。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做游戏:接通电话。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大部分学生都掌握的很好只有个别学生老是在读数写的时候把汉字写成数字。还需加强辅导。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比100多1的数是99。()。
53和35一样大。()。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99大于100。()。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39和41的中间是40。()。
40+5比50+4小。()。
二、创设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同桌说一说。(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后面的数叫和。
5.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并说出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6.请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四、巩固提高。
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游戏)出示课本练一练第3题,快速口答。
2.三只母鸡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你快速的找出每个小鸡的妈妈是谁?
3.出示果园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十进制,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初步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到超市了解哪些东西是10个10放在一起的。
课件、每个学生小棒单根20根,橡皮筋1根、2片1捆的小棒图、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大屏幕出示文具店背景)
师:我们小朋友认识这个地方,对了,这是我们学校附近的文具店。 瞧,店里有好多铅笔呢。我们小朋友有没有在店里面买过铅笔?买了几枝?(点击课件出示柜台上若干铅笔,其中整捆2捆,另有一个大笔筒里面单枝铅笔若干。)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1)提供探索机会。
师:老师前两天也给我儿子去买铅笔了,我准备买10枝铅笔。谁来当当小老板,帮老师拿一下铅笔。(出示实物:两捆和一个笔筒放10枝铅笔)
指名到讲台前来拿,估计有两种情况。
①从笔筒中一枝一枝地数出10枝铅笔。
②直接拿一捆铅笔。
(无论学生先出现哪一种,师:还有不同的拿法吗?)
(2)比较中体会新知。
刚才,有一个小朋友是从笔筒中数出10枝,还有一个小朋友是直接拿一捆。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呢?(多指名几人说一说)
师:大家都喜欢直接拿一捆,那一捆是不是10枝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拿出一捆铅笔,展开两个学生到台前来一起数一数)
师:果然是10枝,知道为什么要把10枝铅笔捆成一捆吗?(这样拿起来很方便。)
(3)抽象建立新知。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吗?边捆边想,这一捆里有几个一根?(生动手捆,师贴出10根小棒。)
师:捆好了就举起来。(比比谁的动作快的,老师看看第一第一在哪里?)把小棒放在桌上坐直,(师手拿生的`一捆)谁来说说这一捆里有几个一根?(10个一根)板书:10个一
我们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这1捆就是1个十。几个十呀?(板书:1个十)
(任意拿学生的1捆)师:他的这一捆是几个十?(另外一捆)这一捆呢?
我们小朋友刚才捆的一捆都是几个十呀?
(出示一捆教具)看,老师的这个也表示1捆小棒,这一捆也是几个十呀?我们小朋友身边也有这样的1捆吗?想想里面有多少个一呢?
对,我们就说10个一是1个十。(完善板书)齐读。
追问:那反过来,1个十里面就有几个一呀?
小结:以后我们看到这样的一捆小棒,不用一根根地数,就知道一捆有10根,就是1个十。
2.认识“十几”。
(1)实践操作,初步体会。
师:老师买铅笔的时候,有一个家长带着小朋友也过来买铅笔了,她们要买12枝铅笔。想一想,老板会怎么拿给他。
师:这次谁愿意当小老板,来拿呢?这么多小朋友都愿意,那我们用小棒代替铅笔,在你的桌上摆出来,不过老师有个要求,比比谁摆的能让人一眼看出是12根。摆好的小朋友就举手。(点幻灯片:我会摆)
投影展示
①单根和一捆带两根的情况。
比较:这是两个小朋友的不同摆法,你觉得哪一种能让人一眼看出是12根?为什么?
②只出现一捆带两根。
师:他摆得对吗?你是怎么看出来有12根的?(一捆是10根,再添上2根就是12。)为什么不一根一根地摆呢?
小结:哦,象这样左边摆1捆,右边摆2根,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2根。
(2)摆摆说说,深化认知。
①师摆生说。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个好办法来试试看。老师摆小棒,小朋友们说是多少根。不用举手,抢答!比比谁快!
(师摆11)生答。
师:这么快,怎么看出来的呀?(板书:11)
再摆13、16,分别说说是怎么想的。
②生摆生说。
师:刚才都是老师摆小棒,你想不想也用这样的方法摆出一个十几呢?老师说一个数,比比谁摆得快。
14 17 15
每次要求学生摆好的就举手,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左边摆一捆,右边摆几根,合起来是十几。
③同桌活动。
师:下面要请小朋友来做小老师,听好要求,左边的小朋友先说一个十几让右边的小朋友摆,然后右边的小朋友再说一个十几让左边的小朋友摆,同桌两人都摆好了就坐直,比比哪桌的小朋友合作得最好。
汇报:指名一桌汇报。
现在咱们反过来,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其他的小朋友来猜你摆的是多少?
(3)提炼升华。
师:你发现了吗,刚才咱们摆的十几,都是怎么摆的呀?
小结:对了,一捆和几根合起来就是十几。
3.认识“2个十是20”。
师:现在以最快的速度把小棒收到抽屉里面,比一比,谁最快?第一第一在哪里?看黑板,刚才摆了16根小棒,现在继续抢答,再添1根是多少根?(17)再添上一根呢?……(20根)
怎样摆就能让人一眼看出是20根呢?(把10根再捆成一捆)
师(2捆):这时候有几个十?你怎么知道是20的?(一捆是1个十,2捆就是2个十)
师:对,2个十就是20。(板书:2个十是20。)齐读。
4.总结。
师:前段时间我们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哪些数?(板书课题:认识11~20各数)
课间操:请你像我这样做。请你像我拍拍手,请你像我拍拍肩,请你像我手放好。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
1.我会读。
开火车,读数。师:刚才我们学习了11-20各数,你们会从0读到20吗?2个2个数,从2数到20,再反过来从20数到0。
猜猜我是谁?比12多1的数是几?和18相邻的数是几?10和12中间的数是几?15在几和几的中间?
2.我会跳。
朵拉也来凑热闹了,她说我会两格两格跳,我们小朋友帮她数一数。朵拉还会5格5格跳呢!10的后面跳5格是几呢?15后面呢?
3.我会数。
做83页,第4题。
师:大象伯伯看见朵拉跳得很辛苦,拿来了一些草莓,你能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个?请小朋友们打开书本,先把82页的两句话填好。然后做83页,第4题。数一个打一个钩,满十个就用一个大圆圈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数好把数写在下面。
后面的小雨伞图,你们估计大概有多少把?
数一数,一共有几包面纸?一共有几只拖鞋。 文具店里面老师还发现有心型的橡皮,老师一共拿了多少块橡皮?数一数,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数的?
做83页。第6题。
4.我会读。
读一读生活中的数。
在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过很多十几二十的数。如公交站牌上的公交线路编号、日历上面显示的日期、米袋上的千克数、电子表上显示的时间、交通信号灯显示的秒数以及电梯上的楼层号、一箱牛奶有16包、彩色铅笔、油画棒等。
生活中的数真多呀!你看到过吗?谁来说一说。
课后请小朋友们留心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我们今天学的11-20这些数。
最后,让我们在拍手歌中来结束今天这节课。
一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做整理复习。
3、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整理复习。
教学难点:
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冬天会下大雪,你们喜欢这样的下雪天儿吗?为什么?(下雪天儿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还可以拍照把美丽的雪景留下来……)。
师:大雪天儿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乐趣,那你想去雪山乐园里亲自体验这种乐趣吗?(老师出示挂图)。
二、回顾整理。
1、初步观察,弄清图意。
师:(指图)好看吗?你都看到了什吗?
生:在雪山乐园中有许多的小朋友,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比赛滑雪,还有的在看冰雕。他们玩儿得十分高兴。雪上乐园里的大树也都披上了一层白雪,小鸟也在树上唱歌。
师:从你的描述中我们好像真的听到小朋友在欢笑,小鸟在唱歌。
2、深入观察,搜集信息;归纳整理,解决问题。
师:请小朋友再仔细观察,在不同的位置上(手势)你还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1)、引入对“数与计算”知识的整理。
生:在图的左面有7个小朋友在打雪仗,5个小朋友在堆雪人。(板书:7个、5个)。
生:右边还有2个小朋友在看冰雕。
生:远处有1座小房子。
生:天山有4只小鸟。
师:你们数得很对,能把你数出的这些数字在本子上写一写吗?
生:指明1—2名学生在田字格中板演,其他学生独立书写。
(老师在巡视过程中纠正数字的书写格式,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如有较多学生书写错误,需要全班交流个别数字在田字格中的格式。)。
师:刚才×××第一个写完坐好了(板书:第一),那么你知道这些比赛滑雪的小朋友谁是第一名?(指名生指出)。
师:你能接着往后数吗?(生边指边数)你是按什么顺序数得?(从前往后)。
师:请小朋友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数一数你排在第几位?
生:从前往后数我排在第一位。
从前往后数我排在第五位。
师: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来数?(从后往前、从左往右、从右往左)。
生:边说边拨——现在各位上拨2个算珠表示2个一,再在十位上拨1个算珠表示一个十,合起来是12。
师:你们为什么要用加法解决刚才的问题?
生:求一共有多少人,要把打雪仗和堆雪人的人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师:你说得很正确,那么什么时候列减法算式解决数学问题呢?
生:从一些东西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个部分是多少的时候用减法计算。
师:你能根据雪山乐园提供的信息中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
生:原来树上有13只小鸟,飞走了4只,树上还剩几只?
[13-4=9(只)][板书:13-4=9(只)]师:在生活当中遇到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引入对“分类与比较”知识的整理。
生:在图的右面有6棵松树。
生:梧桐树比松树多。
松树和冬青树同样多。(在板贴的图标中板书比较多少)。
师:你还有别的分法吗?(还可以按颜色分)。
(3)、引入对“图形和位置”知识的整理。
生:我发现中间那个小雪人的头和身子的形状都是球形的。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还后那些物体的形状是球形的?
生:右边小雪人是3个球形的雪球堆成的'。
有的小朋友帽子顶的小球儿是球形的。
师:你还能找到别的形状的物体吗?
生:左下角有个小桶是圆柱形的。
右边两个雪人下面的底座是长方体的。
最左边雪人的底座是正方体的。
(老师随着学生所说板贴4种形状的图标)。
(4)、引入对“统计”知识的整理。
生:在图的右边看到的冰雕有4只小兔子的、3只小猴子的、1只梅花鹿和2只小松鼠的。
师:你说得很完整,我们可以借助统计图和统计表把刚才数的结果记下来。
(板贴出示统计图和统计表,学生数老师来操作完成)。
师:除了这些你们还想统计哪些事物的数量?
生:有几只小鸟。
有几棵大树。
师:我们这样在统计图和统计表里整理数据,你认为有什么好处吗?
生:可以把数过的记下来,不容易忘。
看看统计图里涂颜色的格子的高矮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
师: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提出和解决很多问题。
教师总结:刚才我们小朋友根据雪山乐园里的信息解决了很多问题,(老师指向板书)它们都是我们本学期学过的“20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板贴)、“分类与比较”(板贴)、“图形与位置”(板贴)、“统计”(板贴)中的知识。下面我们轻松一下。
三、联系生活,小组互助,解决问题,巩固知识。
师:每个小组派代表选择不同小标志数(按题目难易程度分为:1枚小标志、2枚小标志、3枚小标志)的题目,答对获得相应数量的小标志,答错就扣除相应数量的小标志。还没有赶上来的小组加油了!
(出示电脑课件)。
生:小组派代表选择题目并说出解决问题是用到了本学期学到的哪些知识。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巩固你都有哪些收获?
生:以前有些知识已经记不太清了,通过这节课,我对这些知识及得更清楚了。
生:我有不会的问题请小组里的小朋友帮助我,我们可以在小组里互相学习。
师:你们谈得都很好,老师希望本学期学的这些数学知识能帮助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年级数学教案10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营造了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整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整节课的教学都创设了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并能结合情境解决问题,增加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把每个学生潜在的热情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巧用迁移,积极探究。
学生已经认识了加法,通过加法来迁移,增进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在探究新知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动口、动手、动脑,利用旧知获取新知。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动手实践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最直接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经历了减法的'形成过程。同时,通过动手摆一摆,也促进了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理解了减法的含义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数一数5以内的数。
(1)从1数到5。
(2)从5数到1。
2.引入:有几支彩笔?(5支)送给小朋友2支,还剩几支?你们会算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5以内的减法。
设计意图:利用“送彩笔”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
探究新知
(一)故事导入,揭示内容。
1.智慧爷爷看见大家很会计算,想请大家帮帮忙,他现在一共有几个智慧果?(教师戴上智慧爷爷的头饰,左手拿2个智慧果,右手拿1个智慧果)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智慧爷爷谢谢你!(把右手拿的1个智慧果送给回答问题的孩子)
师:智慧爷爷送给小朋友1个智慧果,他还剩下几个?你是怎么想的呢?先对你的同桌说说,也可以用学具摆摆看。
2.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学生汇报:原来有3个智慧果,拿走1个,还剩2个。
3.认识减法算式。
师:像这样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减法算式来表示。(板书:3-1=2)中间这个运算符号“-”叫减号。(板书)这道算式是一道减法算式,读作:3减1等于2。(板书)
(1)带领全班学生读两遍算式。
师:减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减号后面的1表示什么?等号后面的2表示什么?
(2)同桌之间交流、汇报。
(3)小结:减号前面的3表示原来有3个,减号后面的1表示拿走1个,等号后面的2表示还剩2个。以后我们遇到这种“去掉”或“减少”的情况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智慧爷爷送智慧果”的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及减法算式的读写法。
一年级数学教案11
《数学乐园》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它是在教学0―10的认知后进行的综合运用,并含有统计思想的渗透。由于本节课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给了人以全新的感觉。因此,本着《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在教法设计和课堂呈现方式上都作了大胆尝试,变传统的“复习旧知、练习巩固”为让学生离开课桌,走进教师为他们设计的游戏活动中,把学习内容设计为四个游戏,让学生自主选择玩的活动,以流动的场面达到动与静的最佳结合。本堂课重在学生参与,使学生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82―83页。
教学片段。
(片段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们喜欢去吗?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有一个数学乐园,章老师想带你们去玩一玩,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坐上小汽车一起去吧!(揭示课题:数学乐园)。
(片段二):活动。
迷宫游戏。
师:“我们到了数学乐园,看谁来欢迎我们了?”(课件出示1-10)。
师:“听数娃娃要告诉我们什么?”(课件出示数娃娃)。
数娃娃:“小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数学乐园来做客,要进入数学乐园就要通过数字迷宫,走数字迷宫要按照1、2、3、4、5、6、7、8、9的顺序,就能走出来。”
学生在地上画好的图上走迷宫。
小鸟回家。
看,我们的加油声把小鸟都吸引来了。小鸟请小朋友和它们一起跳舞一起飞翔。(音乐响起做小鸟飞的动作)看我们来到了小鸟的家。(出示树)。小鸟累了想请同学们把它们送回家。每棵树上的鸟窝上都有一个数字,这是小鸟家的门牌号码。小鸟身上的算式的得数是几,小鸟就住在那个鸟窝里,请你们把小鸟送回家吧。
学生活动。
小鸟回家了,我们也该回家了。我们坐上小汽车回家吧。
教学反思: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上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之产生好奇心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上课一我开始就问“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们喜欢去吗?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有一个数学乐园,章老师想带你们去玩一玩,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坐上小汽车一起去吧!”接着出现了美丽的画面,这时学生非常的高兴,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让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开始了学习。“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这是人教版一年级实验教材的一个特点。例如:在走迷宫游戏中,我不是以教师的身份说教般的告诉学生你应该这样走迷宫,我将要求通过学生喜欢的数娃娃告诉学生,让学生不觉得是任务,而是游戏。师“我们到了数学乐园,看谁来欢迎我们了?”(课件出示1-10)。
师:“听数娃娃要告诉我们什么?”(课件出示数娃娃)。
数娃娃:“小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数学乐园来做客,要进入数学乐园就要通过数字迷宫,走数字迷宫要按照1、2、3、4、5、6、7、8、9的顺序,就能走出来。”再我将书本上的迷宫“搬”了下来,将它画到了教室的地上,更加生动、直观,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看到地上的迷宫,都跃跃欲试希望快点上去试一试、走一走。
一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2-5各数的分解和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4、5的分与合,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教具准备:
小棒、圆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好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
谢谢你们的鼓掌!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筐里,大家想帮帮她吗?(想)那么,学习一下4的分与合。
(一)4的分与合
1、把4朵向日葵放在两个筐里,怎么放?(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师巡视。
2、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师领读4的分与合。
3、小朋友真了不起,很快学会了4的几种分法。再请小朋友们反过来想一想,(课件演示)几和几可以合成4的呢?指名学生说一说。师板书。
4、练习巩固4的分解与组合。
(1)出示猴子摘桃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看树上还剩几颗桃子,把剩下的桃子分一分。(把4个桃子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几种情况?)
(2)幻灯片演示。
(3)4的组成幻灯片演示。
(4)做一做,练习题。
(二)5的分与合
1、你们想知道5的分与合吗?好,我们一起来观看图片,5个玉米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几种放法?
2、小朋友们用小棒代替玉米,在小组内分一分。
3、学生操作,师指导。
4、学生反馈,师板书。
5、反过来谁说一说5的合成。
6、开火车来巩固。
7、看图连线。(把合起来得5的两个图连起来)
(三)2和3的分与合
1、摆一摆,填一填,2的分与合。
2、摆一摆,填一填,3的分与合。
三、总结。
通过学习2-5的分与合,小朋友们学到了什么?(大数分,小数合)
四、布置作业
回家再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4和5。
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1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其内容都是一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和“起立游戏”、“送信游戏”等,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学生分析。
学生认识了0~10并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已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日常教学中,班上的人数较多,活动空间有限,组织起来也较困难。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便全班同学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主动、有序、愉快地参与到各个活动中来,是本节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设计理念。
未来的社会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为此,我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几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及计算,区分它们的基数、序数含义。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实践活动课。
3.用奖“数字之星”的方法激励学生多发言、多动脑。
二、活动(一):走迷宫游戏。
1.复习对0~10各数的认识。
(1)说数字:学生说出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的数字0~10,教师贴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娃娃头。
(2)用数字:引导学生用黑板上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娃娃”说一句话。
(3)找数字:启发学生找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字娃娃”,体会数字的重要性,并邀请“数字娃娃”一块儿做游戏。
(4)排数字:启发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给“数字娃娃”排队,点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他学生分别在自己桌面上排数字卡片。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摆法。
2.故事引入“走迷宫”活动。
(出示小黑板)教师以一个《小白兔迷路》的故事导入:
3.学生独立走迷宫——帮助小白兔找家。
让四个学生分别在四块小黑板上用不同色的粉笔画不同路线,其他学生在课本上画出小白兔回家的路线。
4.比比谁想得多,进行评价奖励。
5.找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找其中的规律,如,“从1走到2有几种方法?”“从左边的2走到3有几种走法?”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作为课后的'作业,鼓励学生合作完成。
三、活动(二):对口令游戏。
1.(放快节奏鼓点音乐)师生对口令,如师说“我出3”,生答“我出5”,复习数的组成。
2.同桌互对口令,复习数的组成。
四、活动(三):送信游戏。
学生按四人小组的位置坐好,每人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反面写有一个数字的信封,然后请学生把桌面上的得数与信封上数字相同的算术卡片放进信封。
请其中一组学生上台演示完成,之后评价,找对的学生表扬自己。
五、活动(四):起立游戏。
1.报数:请两竖行学生从前往后,从后往前报数。
2.数数排第几:让每位同学通过数数和思考,对自己在班上的位置都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3.起立拍手游戏:教师点到从前(后)数第几位学生,该竖行该生就起立拍一下手,之后让学生练习从左数、从右数,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前后左右等空间的方向,并注意让学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这两个易混的概念。
六、活动(五):投掷游戏。
布置好游戏场地,教师点几位学生按规则向篓里投球,共10个球,看能投进几个。同时请一位学生当评判员,用圆片贴在黑板上表示投进球的数量,之后请其他学生当“小记者”,报道几位学生的投球成绩并进行比较。其间还让学生说说有几个球没投进,并说出自己的算法。
七、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块儿到“数学乐园”去逛了逛,你们开不开心?其实只要你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你们想不想学习更多的数学本领呢?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就一定会成为生活中的“小小数学家”。
课后总结。
新课程,新教材,构建的是一个开放、充满生机的课堂体系,对此,在执教本课后,我有更深的体会。
一、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乐。
“一、二、三……”教室里传来异口同声的数数声。只见一位学生站在讲台前正朝着离他有一段距离的小筐里投球,讲台下面几十双眼睛都齐刷刷地望着他,眼神里透着几许焦急、几许惊喜,大家都随着投球学生的表现或喜或忧,有的恨不得亲自上台去一试身手。乍看去还真想不到这是数学课堂里的一幕情景呢!
游戏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当中,通过数一数投进了几个球,比一比谁投进的球多、谁投进的球少,两人相差多少,算算没投进球的个数等环节,在彼此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中,很自然地复习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就这样,学生在一种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汲取了数学养分,亲身经历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再一次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
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学到了许多知识,在数学方面,你都有哪些收获?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一下吧。
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板书课题:雪山乐园。
——总复习。
二、回顾整理。
1、归类、综合。
引导学生对于所学内容归类。
大约可以划分为4个板块的内容。2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分类、比较与位置;图形与位置;统计初步知识。
2、欣赏雪山乐园。
3、提出数学问题。
在雪山乐园里,你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最想提出那方面的问题?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中交流。
4、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
(1)出示雪山乐园情境图,提问:如果你到雪山乐园,最喜欢干什么?谈各自喜欢什么,交流汇报。
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数的?
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数的。
(可以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数或两个两个地数或一组一组地数,还有其他方法。)。
(3)师:你还想数什么?
自己一边数,一边作记录。
想一想:怎样数能做到:既不漏数,也不重复数。
(4)师:我们今天来了11个同学滑雪。关于11,你都了解哪些知识?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交流。
数的`顺序:11的前面是10,后面是12。
数的组成: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
数位:11的十位是1,个位是1。
数的大小:11比10大,比12小。
计数器:在计数器上表示11。
说两个第一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汇报交流。
三、深化练习。
1、第1题,教师出示1-20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数的组成、数位,还可进行数的排序、大小比较等方面的巩固活动。
学生说一说数的组成、数位,行数的排序、大小比较。
2、第2题,先让学生数一数花生的个数,完成连一连。“涂一涂”,再让学生观察8个花生的颜色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然后自己设计排列规律,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数一数花生的个数,完成连一连。
观察8个花生的颜色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然后自己设计排列规律,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第3题是一道找规律的开放性练习题。练习时,可让学生先观察两组数中所圈数的规律,然后把剩余部分圈完。还可让学生按自己想得规律换颜色圈一圈,并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四、完善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你表现怎样?
自组评价谈收获及表现。
板书设计:
雪山乐园——20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顺序。
11的前面是10,后面是12。
数的组成。
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
数位:11的十位是1,个位是1。
数的大小:11比10大,比12小。
一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规律。
2、能按照找出的规律往下摆。
3、培养学生认知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能用较明白、完整的语言描述找出的规律。
教具准备:
1、主题挂图、格子条、三角形条。
2、三角形、正圆形、圆柱、正方体若干个。
3、学生每人配套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学校买来红、黄两种形状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办法,看如何排这种灯笼最好看。
学生或许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也或许会把红的黄的交错排。
教师:大家排的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大学里高兴地说话唱歌。(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教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等摆的真可爱,它们可不是随意摆的`,是根据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明白哪些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还要把这种规律都找回来(板书课题:找规律)
2、教学例1。
教师:请你们细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什么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回来吗?(小组探讨,小组长汇总答案)
请老师起来告诉全班人们小组找到的规律,随着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
教师:如果今天你是建筑师,让你接下去布置,你会如何选择呢?
请学生逐行选择,并写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形状的格子条(指出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发生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予以适度的指导。
2、完成第89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一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教案01-22
最新一年级数学教案11-08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01-23
一年级数学教案15篇01-26
一年级数学教案(15篇)01-27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优秀10-02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21篇)10-16
一年级数学教案汇编15篇02-08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5篇01-28
一年级数学教案合集15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