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30 09:10:2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经典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经典9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读词识字

  1.出示卡片“我会认”,激励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哪些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复习已学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打开课本,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1)拼一拼,读词语,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2)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看清韵母读:冰、丁、争、鸣(后鼻韵母)

  看清声母读:苏、争(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3.出示词语卡片,领读。

  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4.看图,照例句说句子、找词语、读字。(方法:一人描述说句子,一人根据意思取词语字条认读。)

  (1)出示例句: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找词语:万物复苏

  认读生字:万复苏

  (2)照样子说句子,找词语,读字。

  句子:“春天来了。”

  词语:柳绿花红(柳)莺歌燕舞(歌舞)

  冰雪融化(冰)泉水丁冬(泉丁)

  百花齐放(百齐)百鸟争鸣(争鸣)

  5.分析字形结构,记字。

  偏旁联想记字:柳冰泉鸣(想想偏旁跟字义有什么关系)

  部件组合记字:百(一+白)

  6.指导写字,巩固生字。

  (1)观察字形,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

  (2)老师范写,让学生看清笔画的`位置。

  “冬”和“齐”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撇画和捺画要舒展开。

  “丁”的“”要写在竖中线上。

  “万”字的笔顺是“一、、丿”,“丿”在竖中线上起笔。

  “百”字的横要写得长一点。

  (三)读词想象

  1.用适中的速度朗读词语。

  2.读出词语的韵味。

  朗读时,每行的两个词语之间可接得紧些,读完末尾的“苏、舞、冬、鸣”后要稍作停顿,以显示韵脚。

  3.看图,听老师读,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

  4.自己读词语,想象词语描绘的景象。

  (四)实践活动

  出示课后的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说一说: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见春天的色彩了吗?

  画一画:美丽的春景图。

  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肤、怠、穗、憋、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积累“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等词语。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

  3、理解稻草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拼读生字词,老师检查并指正;

  2、听录音,整体感悟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稻草人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文中老太太的同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件的背景,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学习作者的表现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指名读第一单元《导读》),你能说一说《导读》告诉我们什么了吗?谁能说一说,咱们都学过哪些童话故事?(生:《神笔马良》、《小红帽》、《白雪公主》……)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新的童话故事《稻草人》。

  二、新授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指定三位学生朗读课文。播放wav音频朗读。比较学生朗读和wav音频的不同之处,同时指导朗读方法。

  注意以下生字词语,尤其是画线的字。(幻灯片展示)

  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

  在练习本上边读边写一写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思考。

  1、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

  2、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四)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1、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2、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3、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更甚)

  (五)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1、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

  (2)用一句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哪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什么的感情?(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2、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

  (2)齐读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3、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

  (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

  4、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

  三、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jī ròu pí fū dào suì miǎnqiǎng

  ( ) ( ) ( )( )

  bái hóu gēng zhòng hè sè

  ( )( ) ( )

  wǎn jiù huò shì chén diàn diàn

  ( ) ( )( )

  (二)改写句子。

  她以前哪里笑过啊?(改为陈述句)

  课后小结

  文章通过对稻草人外貌、心理、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形象。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表现可真好,谢老师要送一份礼物给你们,期待吗?那就闭上眼睛吧!(播放海浪声和大海图片)

  听着这声音看着这图画你是什么感觉?(高兴、舒服……)今天我们继续高高兴兴舒舒服服地学习这篇课文,读课题。

  2.大海想问大家生字宝宝都掌握好了没,我们来开火车喊出他们的名字吧。

  3.各请一位小老师带读词语。

  二、诵读一段,感悟大海之美

  (一)数句子

  1.任务:数一数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在句号的上边标上序号。说说为什么是3句话。

  2.小结:有3个句号,所以有3句话。

  3.借助拼音读第一自然段的3句话,特别是第三句,是个长句子,有的地方很难读,“哗哗地笑着”中连续两个词读轻声,“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比较长,可以采用教师范读或者小老师带读的方式反复练习。

  4.找找,这个自然段描写了哪些美美的景物?

  5.你最喜欢哪个景物?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习第一句

  1.读第一句。交流:你看到过大海吗?谁来夸夸大海?

  2.课文是怎么夸的?

  3.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导学,并指导朗读:怎么才能读出海水很蓝很蓝的感觉来呢?老师范读“蓝蓝的”,学生跟读,反复练读。

  4.引入:大海有多宽,又有多远?学生可以说一说,也可以用手势来比一比。教师带读:大海无边无际,看不到头,真是“又宽又远”,学生跟读,反复练读。

  5.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又宽又远”?

  6.再读,读出“又宽又远”

  (三)学习第二句。

  1.读第二句。交流:你知道这一句在说什么吗?

  2.理解并指导朗读。交流:哪些东西软软的?你想在软软的沙滩上做什么?

  3.提问: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漂亮又舒服,你能夸一夸吗?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作者多了不起啊,写出了两个“又宽又远”,我们来跟作者比一比看能不能说更多这样的词语又()又()

  (四)学习第三句。

  1.引入:请同学读读这个长句子。教师反馈。

  2.你喜欢句子中的浪花吗?说说为什么喜欢。

  3.浪花啊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读诗歌,看!它让这句话变成了一首小诗,谁想读读看?

  4.你最喜欢三句话中的第几句?喜欢第几句的就站起来读。

  过渡:看到这样美的海螺和贝壳,你最想做什么?

  三、品味第2自然段——快乐

  (一)第一句

  1.海螺是哪里来的?你学会了联系前面的内容来读课文,真了不起!我们把这个方法学起来吧!

  2.读者读者,你读出了小娃娃怎样的感情呀?

  3.我们四个组来比一比谁读得最快乐。

  (二)第二句

  1.瞧!小娃娃把项链挂在胸前多快乐呀,还有一个伙伴也挂起了美美的项链呢,知道是谁吗?谁想带小朋友们去看看?读第二句。

  2.让我们说说这串项链是什么样的吧!(金色的、脚印形状的……)

  3.这串项链是由什么穿成的?它是谁的?它挂在谁的胸前?所以,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4.挂着这串金色的项链,大海是什么心情?(快乐)让我们读读大海的快乐吧!

  5.男生读第一句小娃娃的快乐,女生读第二句大海的快乐。

  四、语言运用

  1.小娃娃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漂亮的词语,大家看,这些词的后面可以搭配哪些伙伴?

  2.还可以搭配哪些呢?说说吧!

  3.大海呀说小朋友们说得太好了,要送一份礼物给大家,你们看!生字——“白”、“的”

  4.你们的字写得跟课文一样美,让大海再听听你们美美的读书声吧!

  5.小朋友读完会发现,课文中的词语就像沙滩上的贝壳一样多,一样美,你们可以说说自己从项链这篇课文里收藏了哪些词语吗?

  6.看,我们把词语串成项链,挂在胸前,走到哪里都是最美的。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体会借事述理的特点。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寓意。

  3.借助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情境导入,走近花香

  1.出示多媒体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万物复苏,柳枝吐绿、百花齐放)

  2.是啊,春回大地,世间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有这么一条小路,它的一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让踏上小路的人们满怀欣喜地感受到这扑面而来的一路花香。

  板书:一路花香

  一起美美地读课题,让花香溢满我们的课堂。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识、写。

  (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

  (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2.检查朗读课文。

  指读,开火车读,一边听读,一边看书,想一想在这条芳香四溢的小路上曾发生过一件什么事?(解决刚才的问题)师随机正音。

  板书:完好的水罐 破损的水罐 挑水工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简单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挑水工两只水罐中有裂缝的水罐能浇灌出一路花香)

  (2)这只有裂缝的水罐能浇灌出一路花香,它可真了不起!可是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它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它的情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你能在文中找出表示它情感变化的词语吗?(快速浏览全文,并圈出来)

  (相机板书:十分惭愧、一丝快乐、仍然伤心)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全心品读,寻探花香

  1.体会“十分惭愧”

  (1)导入:那只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送到主人的家,每天如此,因而它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而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

  (2)体会:我们来体会破水罐的第一次情感。(十分惭愧)

  ①“惭愧”是什么意思?

  ②(出示)填空练习说话:破水罐因为而惭愧。

  ③“十分惭愧”可见程度更深。于是他们之间有了第一次对话。谁来读读这第一次对话。(分角色读,老师读旁白)

  “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④“尽了自己的全力”具体是指什么?

  (这说明挑水工挑水的路程远,任务重。)

  ⑤“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具体是指什么?

  (因为破损的水罐每次只能运半罐水给挑水工增加了工作量)

  (3)指导朗读:

  ①文中破水罐与挑水工有两次对话,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来用“——“画出来细细小组合作体会他们的心情。(指读第一次对话)

  ②是啊,跟完好的水罐比起来,破水罐怎能不感到自卑呢?日复一日,两年后的一天,破水罐终于忍不住内心的愧疚,向挑水工道歉,让我们再去聆听破水罐与挑水工的第一次对话,出示破水罐与挑水工的对话(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出破损的水罐的自责与歉意)

  2.体会“一丝快乐”

  (1)导入:听了挑水工的话,破水罐看到了什么景象?破水罐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指名读当他们上山时——–一丝快乐)

  (2)让我们也一起来欣赏这路旁美好的景象。出示图片。“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如果你就是路人,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你会有什么感受,会说什么呢?

  (3)多美的花儿呀,然而破水罐看了它们仅仅带来了(一丝快乐),你感受到了什么?(因为破水罐之前十分惭愧、自责,一直沉浸于之前的情绪中。)

  (4)轻轻地读读第一句话,谁能读出这一路鲜花的美和破损水罐的一丝快乐来?

  3.体会“仍然伤心”

  (1)(出示)“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丝快乐。但到了小路的尽头,它仍然感到伤心,因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它为什么仍然伤心呢?

  (引导学生体会,这美丽的景色只是给破损的水罐带来一丝快乐,它沉浸在深深的自责与伤心之中,只顾盯着自己的缺陷,没有理解挑水工的良苦用心,难以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

  (2)总结:它的快乐是那么少,是那么短暂,因为它还在为自己的裂缝而自卑,为自己不能尽到责任而自责难过。谁来读好这段话?(当他们上山时—–向挑水工道歉)(指导读好“仍然”“又”“再一次”,把破水罐没有从内疚惭愧的情绪中摆脱出来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这次他的内疚程度更深了,歉意更重了。指导读)

  4.体会“欣慰”

  (1)是啊,破水罐的惭愧没有因为路边美景而消减,它仍然十分伤心。破水罐的心情仅仅只有这三次变化吗?老师也和你们一样认为破水罐的心情一定会发生第四次变化。默读课文,想一想,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帮老师完成这个填空。

  (2)你们为什么认为它会有这样的心情。结合跳水工说的话说一说。

  (3)请你再次读读挑水工的话,从哪些词中体现出了他的智慧?指名读完后,小组内交流讨论。(“早”“利用”“撒下了花种”“插在我主人的花瓶里”)

  (4)挑水工的话说的多好啊,使破水罐明白了自身的价值。请有感情朗读。

  (5)小结:是啊,独具慧眼的挑水工明知道这只水罐有缺陷,但并没有嫌弃它,而是妙用了它的缺陷,这才造就了这“一路花香。”

  (四)以读促读,收获花香

  1、指导分角色朗读表演。

  (1)让我们再一次的欣赏这美丽的收获,让学生自选自己喜欢的角色,三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再分组汇报朗读表演。。

  (2)你觉得带来一路花香的仅仅是破水罐吗?(不是)那你认为还有谁?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挑水工?(智慧)多么智慧的挑水工呀,面对破损的水罐不离不弃,恰到好处地合理运用,还教给了破水罐一个道理,真是慧眼识人,循循善诱(板书)真了不起,让我们再次朗读他说的话。(出示)

  2、揭示道理。

  (1)课文以拟人的手法向我们介绍了哪三个角色?你最欣赏谁?为什么欣赏他?此时,你最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用“我想对说:“”句式说话。(小组内交流,反馈)

  (2)同学们发自肺腑的语言,散发着哲理的花香。“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不能自卑,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这正是我们从这则寓言故事中获得的美丽收获,也正是“一路花香”的丰富内涵。

  (3)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你曾为没有美丽的容貌而懊恼;也许,你曾为没有出色的成绩而伤心;也许那么,读了这个故事,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3、让我们再次凝视“一路花香”。齐读课题:《一路花香》

  老师愿这“一路花香”带给我们的启示永远留在你、我、他的心中。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4、师生共同配乐朗诵《欣赏自我》。(出示)

  (1)过渡:是啊,世界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他们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要学会欣赏自我

  (2)师生共同配乐朗诵

  欣赏自我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是一颗星辰;

  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是一株小草;

  也许你想成为大河,可你却是一条小溪;

  于是你徘徊,你忧郁,你自卑。

  和别人一样,你也是一片风景。

  也有阳光,也有空气,也有寒来暑往,

  甚至也有别人未曾见过的一颗青草,

  甚至也有别人未曾听过的一阵虫鸣……

  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

  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

  做不了伟人,就做实在的自我,

  平凡并不可悲,关键的是做最好的自己。

  不必总是欣赏别人,也欣赏一下自己吧!

  多给自已一点信心,送别过去的岁月,

  只要明天还在,只要热爱生命,

  即使有云的日子,你也能够真正地跨越自已!

  (五)课堂小结,花香四溢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多给自已一点信心,送别过去的岁月,只要明天还在,只要热爱生命,即使有云的日子,你也能够真正的跨越自已!

  2.课后作业:(出示)

  (1)搜集一些与本文寓意相通的名言警句,读一读,背一背,并选择一条做成书签送给自己。

  (2)续写故事:听了挑水工的话,破水罐会怎么做,展开合理想象,续写故事。

  板书设计:

  15.一路花香

  完好的水罐(图) 骄傲自大

  正确看待

  破损的水罐(图) 惭愧自卑 自己、别人

  挑水工 循循善诱

语文教案 篇5

  一、思维体操,巧揭课题

  1、龙住的地方龙潭虎住的地方虎穴(龙潭虎穴)

  马、猪羊、牛、鸡的呢。狡兔呢?(狡兔三窟)

  2、你知道这是哪种昆虫/它住的地方又叫什么?(蟋蟀洞穴)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这篇课文叫《蟋蟀的住宅》板书,教学新词住宅音义:人住的房子。齐读

  3、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想了解的吗?(引导学生就好奇的、感兴趣的地方发问,能使其读书时有目标、方向,也是自学能力的体现)

  二、阶梯检验,整体感知

  1、学生带问题自读课文,师巡视。

  2、反馈效果

  ①读音穴

  巢穴

  洞穴

  朝着阳光

  ②出示第5自然段(要求读准、读顺)

  ③检查第2自然段

  先读词,后读文

  (注意隐蔽所)

  3、默读第2段,想想这段在写什么?

  什么是慎重?谁很慎重?它怎么做的?

  谁又不慎重呢?他们怎样做?文中用一个词就形容了他们不慎重、随意的态度,你知道是哪个词吗?(随意而安)

  指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随意而安。同时渗透对比这一方法。

  4、课文除写蟋蟀慎重选址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赶快在文中找找。师归纳板书特点、修建,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三、研读特点,品位语言。

  1、重点默读第五七自然段,想想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有些特点,课文直接告诉了我们;有的特点,要联系上下文。

  学生划找,师巡视,指生回答

  提醒: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概括和理解。

  例如:

  隐蔽青草丛中隐蔽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干燥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不深不宽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

  弯曲顺着地势弯弯曲曲。

  平台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2、画出蟋蟀住宅的剖面图(或简单的示意图),再指着图介绍住宅的特点。

  3、用自己的话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完整地说一说(蟋蟀的住宅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形状像隧道,是倾斜的、弯曲的,九寸深一指宽;它修在向阳的地方,干燥;有出口,出口处有平台;内部墙壁光滑,地面平整,简朴、清洁、卫生)。

  4、看,蟋蟀对藏身的洞穴是这样讲究,简直能和我们人类造房子相提并论了,怪不得,作者法布尔要称它为蟋蟀的住宅了。

  题目在修辞手法上是用了什么的方法?(拟人)这样把蟋蟀当做人看待的,文中还有不少地方,请赶快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

  5、学生品读拟人句,感受法布尔这样写的用意。

  6小结:是的。法布尔对蟋蟀充满了敬意,不仅在介绍选址、特点时有提到,在修建时,更把它的住宅称为伟大的工程。这部分,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下课。

  板书

  洞穴选址慎重不随意而安

  蟋蟀的住宅?特点:向阳隐蔽排水优良

  修建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积累词句,感误引号的特殊用法。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4.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启发想象,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一道学习12课《失物招领》,请齐读课题。

  2.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失物,招领?)

  3.你最想知道什么?(谁丢失了东西?丢失了什么东西?丢失东西的人领回了自己的东西吗?)那我们赶紧读作文吧,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课文

  (1)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我们就从你这儿开火车读。学生开火车读课文。

  (2)现在同学们有信心到班上读课文了,谁敢试一试?

  一二学生试读课文,师生评议读得是否正确。

  2.看,有14个字娃娃、词语宝宝等着和我们交朋友:

  失、级、同、观、围、工、专、准、备、队、才、清、双、各

  (1)学生自己拼读。

  (2)谁来读?

  (3)在读音上哪些字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

  翘舌音:失、专、准、双 后鼻韵:清 平舌音:才

  (4)在字形上,你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换-换:情-清、认-队

  加-加:又+又=双

  减-减:洞-同

  有一个偏旁没有学过,这叫折文儿。认识了这个偏旁,“备”、“各”该怎么记?(加一加)

  还有一个“级”字,我们在作业和课本上经常看到,早就记住了。

  (5)读读带有生字的词、句。

  看谁最先和字娃娃、词语宝宝成为最好朋友,一见面就能人出来。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感受植物园的美和孩子们的快乐

  1.看图了解环境。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去植物园里参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看到p50的插图,你看到的植物园是什么样的?

  学生观察描述。

  2.勾画批注。课文中有一个句子在写植物园的样子,请用“——”勾标出来。

  3.流利朗读:“植物园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树木很多很多。”

  4、指导说话

  (1)同学们看到的是春天的植物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的植物园很美很美,你还能用“很 很 ”这样的短语说话吗?

  学生说话。

  (2)你能在“很 很 ”的前面加个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吗?

  学生说话。

  瞧,添个词语,短语就变成句子啦。

  5.看图了解人物

  (1)看看植物园里的`同学们午饭都吃些什么?吃得开心吗?

  学生看图后汇报。

  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同学们快乐得像一只只鸟儿。

  (2)请带着这种感受齐读第3自然段。

  学生齐读。

  (二)感受老师的智慧和孩子们的纯真

  1.老师范读:老师和同学准备回家了,可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听老师读4-7自然段,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师读后学生汇报。

  2.自读感悟

  “四十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八十双小手在各自的口袋里摸着。一会儿,四十张小嘴一齐嘀咕:‘唐老师,我没丢东西!’”

  自己读读黑板上这段话,边读边想:到底有没有同学丢失东西?

  学生读后汇报: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

  3.感情朗读

  多么富有智慧的老师!同学们随地扔垃圾,老师不直接批评,而是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大家。你喜欢这种教育方式吗?请把这感人的画面装进脑海中。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好这段话。

  (三)感受孩子们知错就改的品格

  1.齐读句子:同学们领回了自己的“失物”,把“失物”丢进了果皮箱。

  “失物”这个词加了个括号,想一想,为什么要加?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文言常用词:说、玩、登、秉、所以、以、注、疏、宁、济、间。

  2.学习正确、清楚地朗读浅易文言文,以诵读促进理解。

  3.体会浓浓关爱之情与殷殷劝诫之意,体会长辈不辞劳累、呕心沥血教诲子女的深义。

  【重点难点】

  1.重点:识记文言常用词,体会浓浓关爱之情与殷殷劝诫之意。

  2.难点:长辈不辞劳累、呕心沥血教诲子女的深义。

  【课文提示】

  1.家训、家书是中国传统教育与传统文化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广大人民所诵读、手录、刻写和传承。《勉学》节选自家教典范《颜氏家训》。

  2.勉学:努力学习;勉:尽力、努力。《勉学》着重说明学习目的、态度、方法。

  【正音正字】

  古之学者为己( wèi ) 但能说之也 ( yuè ) 春玩其华 ( huā )

  然人有坎壈 ( lǎn ) 如秉烛夜行 ( bǐng ) 譬诸逝水 ( pì )

  【词语积累】

  ①但能说之也。 (同“悦”,取悦 ) ②春玩其华。 (同“花” )

  ③秋登其实。 (摘取,收获 ) ④精神专利。 (专一,敏锐 )

  ⑤然人有坎壈。 (困顿,不得志 ) ⑥所以设教。 (用来……的 )

  ⑦光阴可惜。 (值得珍惜 ) ⑧古之学者为己。 (读书人 )

  ⑨幼而学者。 (学:学习;者:句间停顿 )

  【初学课文】

  1.熟读课文,理解各段内容。

  2.归纳三段的大意。

  ( ①阐述学习与修身的关系,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修身利行”。

  ②分析少年学习与老年学习的利弊,指出学习的时机是“固须早教”。

  ③说明学习内容不能繁复、面面俱到,指出学习的方法是“粗通注义”,最后自然引出中心论点“博览机要,以济功业”。 )

  【课文简析】

  第一段,对古人今人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用春华秋实作比喻,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修身利行。

  第二段,以自己七岁背诵《灵光殿赋》的亲身经历,分析少年学习与老年学习的利弊,指出学习要趁早,即使老了也不可放弃的道理。这样既真实可信又有说服力。

  第三段,“仲尼居”为例,从反面阐明“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的道理。最后自然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博览机要,以济功业”。“以济功业”还与开头学者“修身利行”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总之,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学问与品德是有密切关系的,应该认真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修养。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学说。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

  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为自己是弥补不足的地方;现在求学的人为别人只是为取悦他人。

  原文: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

  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为别人是实践学问以便有利社会;现在求学的人为自己是努力修身以便谋取官禄。

  原文: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翻译:学习好像种植树木,春天赏玩它的花朵,秋天收获它的果实;评论文章就是赏玩春天的花朵;努力修身是摘取秋天的果实。

  原文: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翻译: 人处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一敏锐,长大成年以后,思维散漫,因此必须早日教育,不要丧失时机。

  原文: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翻译:我七岁的时候,背诵《灵光殿赋》,直到现在,十年复习一下,还没有遗忘;二十岁以后,背诵的经书,搁置一个月,就荒废了。

  原文: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翻译:而人总有困厄的时候,壮年时失去了求学机会,仍然应当趁晚学习,不能自暴自弃。……

  原文: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翻译:从小学习的人,如同太阳初升的光芒,老了学习的人,如同拿着蜡烛走夜路,还比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的人好。

  原文: 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

  翻译: 圣人的书是用来教育人的,只要读懂经文,粗通注文的意思,对自己的言行有帮助,也足够为人在社会上立身。

  翻译:何必“仲尼居”要用两页纸疏通意义,说它是起居的处所或者讲课的地方,根据在哪里呢?凭这些取胜,难道有什么好处呢?

  原文: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

  翻译:光阴值得珍惜,好像流水。应当广泛浏览重要的东西,成就自己的功业;如果(博览与精专)结合起来,我就没有指责的了。

  【朗读课文】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六个“思维训练”题。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

  1.“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 用比喻手法生动阐述了深刻的道理。作者将学习比作种树,又把春花比作讲论文章、把秋实比作修身利行,说明学习是靠寒来暑往,潜移默化的,生动地指出学习目的是修身利行。 )

  2.第2段,前半部分的关键句是哪句?为什么?

  ( 关键句是“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因为后面是用自己的例子来对比说明,少时记忆力好,是读书的最佳时机,年纪大了容易忘记。它是围绕“固须早教”这个中心来论证的。 )

  3.作者认为“固须早教,勿失机也”,理由是什么?(用文中词语回答)

  (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 )

  4.作者讲自己七岁背诵《灵光殿赋》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 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学习要趁早,即使老了也不可放弃的道理,这样既真实可信又有说服力。 )

  5.“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举例论证,从反面阐明“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的道理。 )

  6.“博览机要,以济功业”。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论点。“以济功业”与开头学者“修身利行”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

  7.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一个人的'学问与品德是有密切关系的,应该认真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修养。 )

  8.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长辈呕心沥血教诲子女的故事。请你概括写出一二。

  ( 刘邦少时失学,闻秦始皇焚书坑儒,心中窃喜,但当了皇帝后却深感不学之苦,便以切身体验来勉励儿子学习,没有半点伪饰。

  诸葛亮《诫子书》的开篇,谆谆告诫他的子弟,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也就是要保持清心寡欲,以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淡泊”、“宁静”是“明志”、“致远”的必要条件,而“明志”、“致远”则是“淡泊”、“宁静”的最终目标。诸葛亮在“书”中强调:“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就是说,立志于学、静心求学是手段和过程;养成学问、增长才干才是目的。

  傅雷洋洋万言家书,旨在教育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

  【拓展学习】阅读下面的语段,然后完成问题。

  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

  1.这段话要说明什么观点?

  ( 为了说明“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

  2.这段话列举了哪些例子?

  ( 正面例子:孔子的话;魏武、袁遗、曾子、荀卿、公孙弘、朱云、皇甫谧等晚而不弃的事实。反面例子:“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 )

  3.这个语段是从《勉学》原文抽出来的,如果还原,应该放在第2段的哪里?

  ( 应放在第2段省略号位置上。因为这里的几个举例,都是围绕老了再学习的,正是“犹当晚学,不可自弃”的例证。因此要放在这里。 )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预习《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能简要地复述故事,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 理解梦想

  (一) 板书“梦想”。什么是梦想。

  1.教师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源于梦想。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 的实现作出努力。

  2.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二) 激情入文

  教师: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

  二、感知梦想

  (一)请走进课文,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准确,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并读一读。

  (二)说话练习,整体感知

  1.出示文中重点词:非洲 水井 额外 水泵 钻井机 瑞恩的井

  攒钱 募捐 流泪 放弃 簇拥 辛辛苦苦

  指名读词、纠音 齐读!

  ⑴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

  ⑵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⑶出示文字资料:非洲缺水资料

  ⑷齐读这段文字

  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三)学习3~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实现这个梦想具体分几个步骤?

  2.学生自学。

  3.反馈:(“梦想”怎样实现的)

  (1)筹集70块钱(板书)

  瑞恩为攒够这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a.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朗读。

  b.感受70元的来之不易

  (2)筹集20xx块钱(板书)

  当他得知70元钱只能买一个水泵,而挖一口井需要20xx元时,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就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他的执着感动了好心人。妈妈的一位朋友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刊登在当地的报纸上。短短2个月,就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3)筹集买钻井机的钱(板书)

  同年9月,当他听工程师说人工凿井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20个人干10天才可以完成时,他——读: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xx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除了瑞恩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外,还靠什么使瑞恩的梦想成真?

  4.回顾梦想实现的经过

  四、设身处地,升华题义

  1.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村里的5000个孩子一起出来欢迎他。人们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感激的泪水。

  2.齐读句子,出示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

  3.感受:瑞恩的梦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1)读14 ~17自然段,找出具体的事例。

  (2)学生交流。

  4.写话练习

  出示: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

  五、课堂小练笔。

  如果瑞恩被推选为“感动世界”十大人物,向全世界征集颁奖词时,要求你为瑞恩写颁奖词,你该怎样去写?现在就让你心中涌动着的敬意和感动喷薄而出吧!练笔—交流!

  六、总结课文,升华认识

  师总结:梦想,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更是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与其说是瑞恩筹钱挖井,还不如说是瑞恩在凝聚加非人民的心。这正是梦想的力量!

  一句广告词说得好:心有多宽,天空就有多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精彩!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同学们,为实现我们的梦想而努力吧!

  七、作业(伴随着歌曲《爱的奉献》结束全课)

  1.摘录瑞恩说的话。

  2.如果你就是妈妈的朋友,你会在文章中写些什么呢?请结合上下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话。参考题目:《执着的瑞恩》、《瑞恩的梦想》、《瑞恩的井》……也可以自己命题。

  板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

  筹集70元

  为非洲的孩子挖井 筹集20xx元

  筹集买钻井机的钱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描绘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春天的各种景色及特点,把握作者情感。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情味,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领会作者细心观察、生动描写的抒情方式,学习抓住事物,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写景状物。

  教学难点:

  提高朗读领悟能力,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音乐美、语言美、图画美、情感美。

  教具准备:

  学生预习生字词,查找作者背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聆听春天

  多媒体课件展示冬春对比动态画面,以《蓝色多瑙河》作为背景音乐。提问:听完有什么感受?让学生了解经典名曲中所表达的,人们在饱受了寒冷的严冬之后,对春天的到来充满了期盼和喜悦。同学们能大声说出关于“春”的名句吗?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都是古人对春天的描写的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天的赞美的散文。

  (二)师生诵读,感知春天

  聆听录音,感受春色之美。

  解决字词,交流背景。

  (1)在预习基础上排除生字词,学生竞读。再次感受文章语言美和情感美。

  (2)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朱自清的资料,师生相互补充。强调基本常识。

  点拨:补充朱自清其他代表作及写作风格。

  理清思路,总观春天。带着以下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春”?

  点拨:文章围绕“春”字,分别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三)合作探究,剖析春天(小组讨论)

  提问:盼春、绘春、赞春重点描绘了春天哪些美丽的景色?

  点拨:春草、春花、春雨、春风、迎春五幅美丽的画图。

  生齐读春草图,思考:(1)说说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好?可不可以替换?为什么?

  (2)作者从哪些角度,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3)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什么情感(4)如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优美?点拨:分析出“偷偷”、“钻”写出了小草在春的催发下,不声不响地生长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等词语从色彩和质地表现出春草嫩绿的特征 ,“坐”、“躺”、“踢”、等动词,以及人的感受“轻悄悄”、“软绵绵”等形容词来体现对春草的喜爱。体会采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优美的效果。

  分析春花图,指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开展议论。如思考: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有顺序地描绘这幅春花图的?

  (2)绘景时哪些词用得精确,哪些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3)作者是怎样通过对春花的描绘表现出早春的季节特征的?

  学生自由发言,其余同学作扼要记录,学生评论作者自己补充修正。

  点拨:指导学生评论,指出哪些地方理解得正确,分析得中肯,哪些地方不够。

  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原因。并仿写一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绝招》教案03-31

(精选)语文教案08-06

语文教案(经典)08-10

语文教案(精选)07-30

[经典]语文教案08-03

(精选)语文教案08-17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教案(精选)10-16

[精选]语文教案10-15

【经典】语文教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