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备课教案

时间:2024-01-15 07:35:4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热门]最新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热门]最新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门]最新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

[热门]最新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1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探索、理解周长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一、教材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

  1.通过比较,掌握特征。

  找,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所里找长方形、正方形,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与现实空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认知的经验,充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折,通过折纸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让学生在充分感矢口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探索并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再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整理自己的发现,归纳概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比,比较长方形、正方形的异同,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在归纳概括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教材中菜椒老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开展小组讨论,通过比较交流得到长方形、正方形的相同点,再比较出不同点,并借此介绍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在此环节中重在让学生体会到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但不要求学生形成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认识。

  2.实例引入,认识周长。

  本册教材中关于周长的意义,与以往教材的编排不同,教材中并没有出示完整的图形周长意义的描述,而是从生活实例人手,形象直观地让学生认识到物体某个面上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该物体某个面的周长,在此基础上通过试一试顺势迁移到平面图形的周长。这样的安排,一方面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人手,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同时,游泳池池口的边线、树叶的一周等实例易于学生形成关于周长的清晰表象。另一方面,这样的安排,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实物的某个面到一个平面图形的逐步抽象的过程,使周长的意义逐步得到拓宽,同时也使周长的意义更具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加深了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教学时,游泳池池口的边线可以动画演示,在演示的基础上说明这就是池口的周长。对于树叶的周长,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指一指它的周长,然后想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测量树叶周长的方法,最后,再让学生实际围一围、量一量。对于P61的试一试,一方面重在周长意义的迁移,让学生明白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另一方面要重在周长计量方法的转化,对于平面图形而言,可以绕一周量其长,也可以求各边之和。而这一转化,对后续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学习十分有意义。

  3.计算周长,方法多样。

  关于周长的计算,与以往教材的编排也有所不同。本册教材先是基于一个现实的、学生熟悉的求篮球场周长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加深了对周长意义的理解,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可先借用篮球场为背景的情景图(出示情景图时,先不出示长宽数据及所求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篮球场边线的长就是篮球场的什么知道怎样的条件就可以求边线的长在小组内说一说,当学生汇报交流后再出示:长28米,宽15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这样安排的目的,一是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二是让学生感受到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就可以求出它的周长。对于怎样求篮球场的周长则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算法,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索交流的过程。

  对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没有安排专门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通过试一试,利用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进行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选择算法。

  教学中重在各种方法理解与比较,让学生明白不管是哪种方法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都是求它们4条边的长度之和。在这里,不要急于优化,更不要揭示周长公式,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以完善。

  当然,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情景图进行教学。

  4.数学实践,综合开放。

  周长是多少这一数学实践活动中,安排了围、摆、拼、量、估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掌握求不规则图形周长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小组合作中操作、探索、交流,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加强比较、分析。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直观认识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与掌握了长度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的形状,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表象,能识别各种图形,并能在常见物体上找到这些形状的面,知道了这些图形可按边的多少进行分类。在这些图形中,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较其他多边形则更为充分,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含有长方形、正方形面的物体很容易找到,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比较丰富,学生对它们的特征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各有4条边、4个角。另外,学生已经有了长度观念,形成了一定的测量技能,会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且积累了一定的有关图形折、拼、摆等操作的经验,所有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和保证。同时,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大量来自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解决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安排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动手实践、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从而增强探索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典型课例设计分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365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课题

  课件显示几幅有长方形也有正方形的图片:

  图片1:本校学生为灾区踊跃捐款,图片2:人民军队奋勇战斗在抗震第一线,图片3:运送救灾物资的火车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想(学生争相发言)

  师:是啊!多么感人的画面啊!老师看到这些照片,心情和你们一样,非常激动。我想给每张照片都做一个木框,把这些照片挂在我们的教室里,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好不好

  师:老师这里有2米长的木条,想先给这张照片做一个木框(课件出示其中一幅长方形的照片),够不够呢大家可以小组之间讨论交流。

  学生看图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反馈信息。

  生1:需要了解边框一周有多长。

  生2:需要先测量照片4条边的长,算一算总长度,再和2米比一比,就知道了。

  生3:边框是一个长方形,可以先算出长方形的周长,然后再比较。

  师:边框有多长,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那么,怎样求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周长的计算。

  【设计思路]教者利用时事照片,创设情景,设置悬念。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学习新知做好了认知上的铺垫,同时对学生适时适宜地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实践探索,学习新知

  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张长方形的照片,想一想它的周长该怎样求现在你能求出它的周长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1:不知道它4条边的长度,如果知道它4条边的长度,把它们加起来就可以了。

  生2:其实,只要知道它的长、宽各是多少就行了,因为长方形相对的边的长度相等。

  小结:知道了长方形长、宽的长度,就可以求其周长。此时,课件显示照片长35厘米、宽20厘米。

  师:现在你能计算它的周长吗请大家独立思考并计算出它的周长,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交流汇报,生边说解法,边作出合理的解释。

  生l:35+20+35+20=110(厘米)

  周长=长+宽+长+宽

  生2:352=70(厘米)202=40(厘米)

  70+40=110(厘米)

  周长=长2+宽2

  生3:35+35+20+20=110(厘米)

  周长=长+长+宽+宽

  生4:35+20=55(厘米)552=110(厘米)

  周长=(长+宽)2

  师:这4种方法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求了这张照片几条边的长度之和

  生:一周4条边的长度之和。

  师:同学们想一想,知道什么就可以计算周长刚才的4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简洁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师:通过计算,给这张照片做一个木框,2米长的木条,够吗

  生:够,因为这张照片的周长只有110厘米,而木条有2米,也就是有200厘米。

  【设计思路】教者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概括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达到学习互补的目的。

  2.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通过计算,用2米的木条给刚才的照片做木框,是够的。剩下的木条还能给另一幅照片(课件显示:一张正方形照片,它的边长是25厘米)做一个木框吗

  师: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再思考怎么计算,最后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算法,并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①25+25+25+25=100(厘米)

  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②254=100(厘米)

  周长=边长4

  师:这两种方法都计算了正方形的周长,你认为哪种更简洁

  【设计思路】教者利用知识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中,教者只要稍加点拨引导。这样设计,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培养了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另外,也较好地处理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

  三、联系实际,创新演练

  1.教材第64页想想做做第3题。

  2.学生从身边的实物(文具盒、课本等)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

  3.校园里有一块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花圃,为了美观,同时防止被践踏,要在它的四周围上栅栏,请你算一算,栅栏一共长多少米如果花圃的一边借用一堵墙壁,又需要多长的栅栏呢

  4.从一个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的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现有6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你能用这些中的几个或全部拼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吗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思路】教者适当改编教材,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周长。这些题目中有重视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也有开放性的题目,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有对课本P65页第6题改编的题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体验图形周长的变化规律。

  四、回顾交流,总结收获(略)

[热门]最新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2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位置”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是应学段目标“探索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要求而设计编排的。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在具体情境中用第几排第几个描述物体的位置,知道在平面图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备内容

  位置位置(1课时)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方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行与列的意义,理解数对的意义,掌握数对的书写格式。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1.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2.经历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把位置关系的学习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起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备重难点

  重点

  1.明确行与列的意义,掌握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准确地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

  1.正确使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运用数对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热门]最新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3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和认数情况,渗透分类思想.

  2.做好学习数学的准备工作,如:听讲要求、读、写姿势等.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教学重点

  了解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数能力和认数情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和数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就要一起学习和生活了,我就是你们的大朋友,我们要一起学习有趣的数学,要学好数学,首先就要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勤动脑,勤动口,学会举手发言,下面我们就来看谁做得最好.

  问:你知道数学要学习什么吗?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会对数学有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大屏幕.

  二、观察主题图(出示图片主题图)下载

  1.引导学生说图意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什么景物?

  请你按照从左往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

  学生先自己说一说,然后回答问题.

  问:图的左上方有什么?左下方呢?

  生:有两个同学在给老师行礼.

  师:你们看,这两个同学多有礼貌啊!入了少先队的同学见到老师要行队礼,没有入队的同学要行鞠躬礼,你们见到老师要行什么礼呢?

  生:鞠躬礼.

  问:图的右上方画的是什么?

  生:三个同学在踢球.

  师:如果其中一个同学摔倒了,你见到了会怎么做?

  问:右图的中间画的是什么?下面呢?

  生:有两个同学在浇花.

  问:你怎么爱学校呢?

  学生发言.

  问: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幅图的'意思完整地说一遍?

  学生按顺序叙述图意.

  2.了解学生数数能力

  问:数量是1的有什么?数量是2的、3的呢?

  小鸟有几只?松树呢?

  学生出声数数后回答.

  三、学习分类

  1.出示图片分类(一)下载

  问:图上有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用途?你认为可以把那些物体分成一类?

  老师板书,把大球和小球圈起来.

  师:同类物体可以分成一类,下面再请你们看一幅图.

  2.出示图片分类(二)下载

  问:你会给它们分类吗?

  学生试做,然后讨论: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四、了解学生认数情况.

  师:同学们会数数,也会分类了,下面我们结合图来认读几个数好不好?(出示图片认数)下载

  师手指第1幅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几只?用几来表示?

  学生回答.

  问:谁来说下面的图?

  学生看图叙述.

  师:如果没有图你会读这些数吗?

  教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10,学生认读.

  连续认:1、2、3、10

  跳着认:2、4、6、10

  倒着认:10、9、8、1

  随意认:7、3、8、

  五、巩固练习

  1.数数

  师:请你任选教室里的事物,数出它的数量,看谁数的又对又快.

  2.分类

  将自己的学习用品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3.写字准备练习

  首先认识田字格,然后指导学生执笔、坐姿,最后练习书写.

  六、组织室外活动,认识学校,巩固分类.

  1.课上内容结束之后,可组织学生从学校门口开始,参观、认识学校,边看边引导学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校牌、花坛、教学楼、办公楼、树木,操场上还有老师和同学)数一数有多少棵树?

  2.然后问,看到的这些人和物,哪些属于同类?

  七、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看图数数、分类、数数、认数字)

  学生自由发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同样多、多些、少些的数学概念,并体会到同样多、多些、少些的概念是从比较中产生的.

  2.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学习用数学语言表达比的结果,渗透相对思想.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建立同样多、多些、少些的概念.

  教学难点

  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会用口头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小兔子拔萝卜的故事吗?一只小兔拔不动,它们就团结起来一起拔.你们看,它们一起拔得多起劲呀!(出示动画同样多)

  师:不一会儿,小兔子们就拔了好几个萝卜.(继续演示动画同样多)

  师:兔子和萝卜的数量相比较会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

  建立同样多的概念

  1.认识同样多

  师:我们先来数一数,兔子有几只.(继续演示动画同样多)

  生:有4只兔子.

  师:你知道兔子和萝卜谁的数量多吗?

  学生凭直观感觉或数出来.

  师:如果用摆的方法,怎样摆就能看出结果呢?

  引导学生说出把萝卜和兔子一一对齐.

  (继续演示动画同样多)

  问:兔子和萝卜怎么样?

  (继续演示动画同样多)

  师:一只兔子对着一个萝卜,一只兔子对着一个萝卜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萝卜,我们就说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问:你能结合这幅图说一说什么是同样多吗?

  学生叙述.

  2.摆一摆

  (1)先摆两个圆,再摆和圆同样多的正方形.怎么摆能让人一眼看出正方形和圆同样多.

  学生试着摆一摆.

  (2)两人一组摆圆片,一人摆4个红圆,另一人摆和他同样多的绿圆.

  学生摆后互相说一说摆的结果.

  3.游戏

  (1)选安全小卫士.

  师:老师要选几位安全小卫士到前面来,每位小卫士要戴一顶小黄帽,谁愿意来?

  老师指名,学生到前面来.

  (小黄帽发完后)师:还有谁愿意来?

  师:你们为什么不举手了?

  生:您那里没有小黄帽了.

  师:小黄帽和小卫士的数量要怎么样?(一一对应)

  (2)拔河比赛安排队员.

  老师请5名同学站在左边为A队,请4名同学站右边为B队.

  学生会说:不公平.

  问:为什么不公平?

  生:两队人数应该同样多.

  师:对!同样多在我们的生活中用途非常多,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什么地方是同样多吗?

  学生举例.

  建立多些、少些的概念.

  师:生活中存在着同样多,但也有不同样多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研究比较数量多少的另一种情况.

  1.认识多些、少些

  (1)出示实物图:2只小鸡、1只小鸭.

  师:鸡多还是鸭多?看谁最聪明,用什么办法,一看就知道.

  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摆.

  问:谁多?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用一只小鸡对一只小鸭的方法,小鸡有多余的,小鸭没有多余的,就是小鸡多些,小鸭少些,我们就说小鸡比小鸭多.

  问:谁愿意再来说一说这幅图?

  (2)出示右图:2个苹果、3个桃.

  问:用什么方法比一比苹果和桃的个数?

  学生摆.

  问:谁多?为什么?

  生: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苹果没有多余的,桃有多余的,就是苹果少些,桃多些,我们就说苹果比桃少.

  问:苹果比桃少,反过来怎么说呢?桃比苹果().

  左图是小鸡比小鸭多,反过来怎么说?

  2.摆一摆

  讲清题目要求,学生摆.

  (1)摆三角形,要比3个圆多1个.

  (2)摆三角形,要比4个圆少2个.

  巩固提高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2题、3题.

  订正第3题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两人合作摆一摆.

  一人认摆几个红圆片,另一人摆出和他同样多的绿圆片,然后两人交换,再摆多些、少些的题目.

  3.看图回答问题

  (出示图片多些少些):3个西红柿、3个茄子、5个萝卜、4个柿子椒.下载

  问: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热门]最新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4

  教学内容:

  86~87页练习十5~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2、熟练计算9加几

  3、联系生活应用

  教学重难点

  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卡片、红旗

  一、基本练习

  9+5=9+8=9+2=9+7=9+4=

  看卡片,读算式,说得数

  二、巩固练习

  1、第5题夺红旗

  指名两个学生夺红旗,其余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颁发红旗。

  引导比较两边的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第7题小动物回家

  游戏

  森林里修了许多新房子,每种动物都有,请你帮小动物找自己的家

  方法:出示标有141311121718的楼房,指名扮演小动物各自算卡片找自己的家。

  3、第8题

  让学生弄清楚每种商品的'价格

  你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

  你喜欢那两种玩具,买这两种玩具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填空集体讲评。

  4、第9题

  指导弄清题意

  数一数大树前有几只小兔?树后有8只,一共有多少只兔?

  学生独立列式,师巡视辅导。

  指名汇报讲评

  5、思考题

  出示珠子图

  指导看懂图意

  依次数出每颗黑色珠子前面的红色珠子有多少颗?

  看一看,红色珠子的颗数有什么规律?

  猜一猜,手里有多少颗?

  小组讨论

  指名汇报。

  板书设计

  9加几的练习课

  8+9=179+8=17

[热门]最新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5

  单元备课方案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学习小数除法的必要性有三。

  第一,构建完善的运算体系。小数除法是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四则运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需要。现实中需要运用小数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十分丰富。

  第三,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提高计算能力,形成灵活选用合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展数学思维。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乘法、商不变的性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继续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及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备课内容

  小数除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课时)基本算理和算法;除到被除数的末位有余数;整数部分不够商1。

  一个数除以小数(1课时)基本算理和算法;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

  商的近似数(1课时)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解决问题(1课时)用“进一法”解决实际问题;用“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循环小数(1课时)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备课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根据算式的特点,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数,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数。

  3.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4.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5.经历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6.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7.经历探究循环小数的过程,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8.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

  9.在将除数转化为整数的过程中,体会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观点。

  10.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11.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12.体会计算器的作用,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备课重难点

  重点

  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便计算。

  2.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能运用小数除法及其他运算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

  1.在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热门]最新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6

  一、教材分析:

  (一)编排体系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供二年级上学期实验和教学使用。

  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

  (二)教材的特点

  1、素材选取的广泛性和趣味性。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广泛选取了新颖、有趣的素材,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广泛存在于他们经验世界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借以使他们认识自我、了解社区、了解自然等等。本册的主要素材有魔术、杂技、童话、标本等,对学生来讲,这些都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内容。这些素材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由“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

  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除小单元外),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发一系列相对独立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

  3、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本册教材注重知识结构的创新。例如,乘法口诀的编排,我们从“5的口诀”切入,这样编排,一方面是它的得数特点突出,易于学生记忆,另一方面,它有五句,易于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便于学生自主编制口诀。又如,分东西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常有的事情,丰富的经验已使他们明确如何平均分物体时,教材这样安排了除法的初步认识,这样安排教材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除法的意义。

  4、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

  本教材不受严格的知识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知识又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

  5、每一部分的“你问我说”板块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潜能,体现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第二个层次,运用初步学到的知识方法,通过联想、推断等探索活动,独立地解决综合情境图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初步掌握新知识。同时,初步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6、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每个单元之后,设计了“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栏目,以自我检测和涂“苹果图”的方式,启发学生从兴趣习惯、合作交流、知识技能、问题意识、发挥潜能等多方面的自我评价、自我反馈中,逐步培养学生建立自信、认识自我的能力。本册书中的最后,还特设了“老师,我想对您说”、“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我想对同学说”、“我想对自己说”专页,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与教师、家长、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感情,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同时,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的观念,从小学习做人。

  (三)本册教材内容结构及特点: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看杂技——表内乘法(一);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美丽的校园—认识方向;制作标本——表内除法;过年——总复习八个单元和两个实践活动:神奇的小棒和我喜欢的地方,还有两个智慧广场。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理解“倍”的意义。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3、学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方向。

  4、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难点:能自己编乘法口诀,会背乘法口诀,会根据表内口诀计算乘除法。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五)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相同的数连加;乘法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乘法学习的初始单元,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

  第二单元:表内乘法(一)。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本单元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6、7、8、9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本单元通过学习1—9的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奠定基础。

  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平均分,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及各部分的名称,有关0的除法。本单元是学习除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计算的基础。

  第六单元:认识方向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段图,本单元的学习将为进一步学习复杂的辨认方向打下基础。

  第七单元:表内除法。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乘法除法的关系,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倍意义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较复杂,关键是学生掌握好乘法口诀,是后继学习除法相关知识的基础。

  (六)教材的基础、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学习本册教材,学生应比较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此外,在学习除法之前,学生应熟练运用乘法口诀。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学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数与代数: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理解“倍”的意义。

  空间与图形: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学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实践活动: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发现规律,增强学生认识自我的兴趣。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乘、除法产生、发展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符号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应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认识角、辨别方向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方位感。能应用表内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采用多种方法,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两步)。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倾听、接纳别人的意见,如何进行合作等技能,提高合作交流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经历和教师、同伴一起克服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进度安排:

  本册教材共需6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2

  一、看魔术

  8

  3—————5

  二、看杂技

  10

  6

  三、小制作

  6

  7—————8

  四、凯蒂学艺

  11

  9

  期中检测

  1

  10—————12

  五、森林里的故事

  10

  13

  六、小桥流水人家

  5

  14————16

  七、制作标本

  12

  17

  八、过年总复习

  4

  18

  期末检测

[热门]最新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7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内容,例1教学认识图形的平移、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例2认识图形的旋转;例3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旋转90°;例4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例5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及旋转以及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为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有关内容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这是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还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

  三、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及其对称轴,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经历从平移、旋转、轴对称的角度欣赏和设计图案的过程,积累一些图形变换的经验,初步感受图形运动的结构美,体验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应用价值,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过程中,感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增强对图形变化的兴趣。

  四、教学关键:

  1.教学图形的平移时,要将着力点放在确定平移的距离上。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充分感知图形旋转的基本特征,初步建立图形旋转的概念,为进一步探索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旋转90°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重点:

  1.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画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2.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六、教学难点:

  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七、教学方法与措施:

  1.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合理设置认知起点。

  2.紧扣图形运动的最本质特征,引导学生探索画运动后图形的方法。

  3.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美。

  八、课时安排:

  1.平移 1课时

  2.旋转 1课时

  3.轴对称 1课时

  4.练习 1课时

[热门]最新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8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法,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与化简比,按比分配。

  比的知识是学习比例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把比单独设成单元,有利于学生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去认识比,而不仅仅从运算的角度去理解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学生在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比。从学习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到学习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的应用,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体会生活中存在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理解比的意义,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注重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正、反比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备内容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比的意义。

  2.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

  3.会求比值、化简比。

  4.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1.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思想、推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经历探索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探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经历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用比的知识解决在生活中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2.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备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难点

  1.理解比的意义。

  2.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

【最新小学数学备课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备课教案02-14

小学数学教案最新11-28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工作总结07-17

小学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03-21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4-08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总结03-29

体育备课教案12-10

从备课到教案12-14

最新小学音乐教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