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实用的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教案 篇1
小班活动:找朋友
一、设计思路:
“找朋友”是主题活动“好朋友”下的一个集体数学活动,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许多的生活用品,其中很多的生活用品在一起才有用,如牙膏要和牙刷一起才可以刷牙,它们是一对分不开的朋友,桌子和椅子也是。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来自生活的内容作为本次活动的素材,用集体教学的形式来引导幼儿发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东西都是有关联的,并尝试为它们找一找朋友,配配对。
二、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体验两个物体之间不同的对应关系,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通过连线配对,感知匹配的概念,培养幼儿分析判断能力。
三、活动准备:蜡笔、纸、信封、邮筒、花朵、衣服、桌子等图片、蜡笔、牙刷、小椅子、碗、幼儿操作纸。
四、活动过程:
一、 初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1、师:今天老师想画一幅画寄给我的好朋友。
重点提问:你们知道画画的时候需要哪些东西吗?
总结:对拉,画画的时候需要蜡笔和纸,笔和纸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画画了,所以呀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2、师:老师已经把画装进了信封里,准备寄给我的好朋友,那你们知道寄信的时候应该把信放进什么里面吗?
总结:寄信的时候把信放进邮筒里,那信和邮筒你们觉得它们是不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也是一对好朋友。
二、做游戏,找朋友(继续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1、师:那我们现在就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在你们的桌子上找一找,看一看,有没有它的好朋友?(若是幼儿找不到,教师适当提示。一共出示三件物品。)
2、教师继续出示第二样物品。
3、教师出示第三样物品。
总结:你们真是太厉害拉,一点都没有难倒你们,都找到了它们的好朋友。
三、幼儿操作(进一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1、重点提问:这些是什么?你们认识吗?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我看到了XX
重点提问:找找看,你觉的XX的好朋友是谁?
总结:对对对,XX的朋友是XX(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念)。我们用一个好办法让两个好朋友手牵手,用一条线把它们连起来。
2、重点提问:你们还看到了什么?(XX)
重点提问:XX的好朋友是谁?
总结:XX的朋友是XX(幼儿再次跟着老师一起念)。我们也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3、师:还有谁没有找到好朋友?(XX)
重点提问:XX的好朋友是谁?
总结:XX的朋友是XX(幼儿再次跟着老师一起念)我们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4、师:现在你们的桌子上也有一些东西,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和老师一样,选一个你喜欢的颜色,让两个好朋友手牵手,用线把他们连起来。
5、幼儿完成操作,教师适当点评
总结:今天我们帮那么多的'物品找到了好朋友,真是太开心拉,我们下次在一起找好吗?
五、活动自我反思:
活动共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引入,以我说要寄信给好朋友引出笔和纸,信和邮箱是好朋友,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个环节是游戏部分,在第一个环节中幼儿已经初步了解到了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做游戏的时候大部分的幼儿都找对了朋友,但是还是会有一部分的幼儿找错了朋友,这个游戏中我只准备了三个好朋友,觉得幼儿没有玩的尽兴,可以在增加一到两个朋友。第三个环节是幼儿操作,也是重点部分。我首先出示了自己准备好的范例图,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他们的已有经验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然后请幼儿来为这些物品找朋友,在这个环节中,我请的幼儿有点少,应该多请几个幼儿上来说一说找一找,之后就是让幼儿操作。操作下来,幼儿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基本上都能找到对应的物品,通过幼儿的操作活动“为物品找朋友”这一形式,感知生活中许多物品是要在一起才有用的,同时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乐趣,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了解对生活中其他物品的关联关系,培养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最后让幼儿来说一说你为谁找到了朋友,我只请了2个幼儿,应该也再多请1到2个,让幼儿说的多点。
不足之处:
1、在第三个环节中展示范例图的时候应该把范例图上的物品一一介绍,让幼儿们认识了以后在开始让他们找朋友,不然有的幼儿虽然知道谁是谁的朋友,但是叫不出这个物品的名字。
2、幼儿操作包可以不必剪开,让幼儿提升经验。
3、最后讲解的时候应该让幼儿全部停下来后在讲解,不然有的幼儿都没有听见。整个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说的再多一点,老师说的少一点。
六、活动点评:
看的出来整个活动是靠游戏来完成的,它摆脱了枯燥、无味,充满了童趣,因此小朋友的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在活动中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相同的,蔡老师鼓励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参加活动,并且能正确的完成操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孩子的积极性都很高,只是在活动的设计上还得多动脑筋,就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带动气氛让幼儿开心的随着老师的引导能正确的区分谁和谁是好朋友。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跑的能力,且不与他人碰撞。
2。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快乐。
3。能在游戏中充分发展幼儿的`智慧、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
活动准备:
一条围巾;小鸡头饰若干;小鸡和狐狸的家场景;狐狸头饰1个;“虫子”若干;草地、树、草丛。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小鸡跟着鸡妈妈”从家里走出来。
2。鸡宝宝”在“鸡妈妈”的带领下随音乐活动身体(头部、肢体等)
二、小鸡学本领
1、鸡妈妈示范提“虫子”。
提问:“妈妈示范是怎么过去提虫子的?”
(幼儿学习跑的动作,双手握空拳,前后自然摆动,双脚跑动)
2、请四个鸡宝宝去草地上学习提虫子
(提示鸡宝宝不与别人碰撞,注意安全)
三、游戏《小鸡提虫》
1、第一次游戏
请一个宝宝前去观察狐狸是否在家,然后再一起去草地上提虫子
2、第二次游戏
一个鸡宝宝被狐狸提去了
3、商量营救的方法
提问:“一个鸡宝宝被狐狸提去了,怎么办呢?”
①第一次营救(失败,再与宝宝们商量)
②第二次营救(妈妈去狐狸那里抢宝宝,宝宝们用棒、石头来帮忙救同伴,成功救回家并指出为什么会被狐狸提去的原因)
3、讲评结束(宝宝们,我们有这么多的虫子,我们给邻居鸡妈妈送去好吗?)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绘本《叮咚——是谁呀》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故事情节简单,绘本的开始部分讲述了小动物到小宝家去做客的情节,后面呈现了小宝过生日的惊喜,使故事出现了小高潮;二是对话重复,在绘本中出现最多的是小宝说的“你好,你好,请进,请进,我在等你哦”和动物说的“小宝,祝贺你”,语言具有一定的韵律感和重复性;三是绘本中出现了许多动物形象,有小班幼儿比较熟悉的母鸡、小狗、小猪和小兔,也有不太熟悉的袋鼠、狮子等;四是画面简洁明了,便于小班幼儿观察。基于以上特点,我觉得这一绘本特别适合小班上学期的幼儿阅读。
在设计组织活动时,我采用了以下策略。首先,对绘本中的对话进行了修改,简化为“你好,请进,我在等你哦”,易于幼儿理解和学习。其次,分别采用听一听、看一看、猜一猜、想一想等方式来引导幼儿说一说去小宝家的客人是谁,调动幼儿多种感官的参与,使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第三,充分挖掘绘本的潜在价值,拓展教学内容,使活动更具整合性。例如,提出“还有哪些动物有尾巴”的问题,让幼儿知道许多动物都有尾巴,丰富了幼儿的知识;让幼儿看影子猜动物,从而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等等。
倾听与表达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目标,因此我努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以支持幼儿的学习。首先,我把“学习简单的对话”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先采用示范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再请幼儿模仿,然后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对话。其次,我努力创设和谐融洽的师幼互动环境,鼓励幼儿说完整话,响亮地说话,使幼儿愿意表达并在表达过程中体验快乐。
目标:
1.在听、看和猜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多种感官的感知能力。
2.对角色语言感兴趣,学习简单的对话。
3.体验同伴间友好相处的愉快情感。
准备:
1.自制可活动的大图书《叮咚——是谁呀》(小狗来做客,图上的门可以打开,打开门可见小狗图片;动物们来做客,门上画有动物们的'影子,打开门可见动物图片)。
2.录音(“叮咚”门铃声,母鸡叫声,其他多种动物的叫声,《生日歌》伴奏带)。
过程:
一、轻松谈话,引出主题
师:你们看,这儿有一个小朋友,他是谁呢?
师:他叫小宝。我们和小宝打个招呼吧。
二、阅读画面,理解故事
1.阅读图一:母鸡来做客。
师:有一天,小宝在家中突然听到“叮咚——叮咚——”,门铃响了。小宝问:“是谁呀?”我们来听一听、猜一猜到底是谁吧。(引导幼儿听声音猜动物。)
师:你们觉得是母鸡。那你们来学母鸡叫,我来把它请进来看看是不是母鸡。(引导幼儿学母鸡叫,教师出示大图书中母鸡的画面。)
师:小宝看见母鸡说:“你好!请进!我在等你哦。”小宝是怎么和母鸡打招呼的?我们来学一学。(集体、个别学习。)
师:小宝真有礼貌。母鸡说:“小宝,祝贺你!”
2.阅读图二、三:小狗来做客。
师:“叮咚——叮咚——”,呀,又有客人来了。小宝问:“是谁呀?”可是没有声音,我们一起来问一问吧。(引导幼儿学说:“是谁呀?”)
师:可是,还是没有声音。小宝走过去,看见从门缝里露出一条尾巴。这会是谁的尾巴呢?(引导幼儿根据画面上的尾巴进行猜测。)
幼:小羊的尾巴/小狗的尾巴/小猫的尾巴……
师:还有哪些动物有尾巴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尾巴的动物,了解许多动物都有尾巴。)
师:这么多动物都有尾巴,那小宝家门外的客人会是谁呢?我们赶紧把它请进来吧。(出示大图书中小狗的画面。)
师:是谁呀?看见小狗,小宝会说什么?
师:我来做小狗,你们来做小宝好吗?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幼儿学习小宝和动物之间的对话。)
师:小狗又会说什么呢?
3.阅读图四、五:动物们来做客。
师:“叮咚——叮咚——”,呀,又有客人来了。小宝怎么问?
师:我们来听一听到底是谁来了。(播放动物们杂乱的叫声。)
师:你听出来了吗?都有谁?
师:我们来看一看吧。(出示狮子、袋鼠、小猪、兔子等动物的影子,引导幼儿辨认,初步了解这些动物的外形特征。)
师:它们是谁?你们认识它们吗?(有长长鬃毛的是狮子,有长长耳朵的是兔子,前面有口袋的是袋鼠,身体胖胖的是小猪。)
师:这么多动物都来小宝家,小宝看见了会怎么说?
师:如果来了一个动物朋友,小宝会说:“你好!”如果来了许多动物朋友,小宝就要说:“你们好!”我们一起再来说一遍吧。
师:动物们—起说:“小宝,祝贺你!”
三、设置悬念,体验情感
1.理解“祝贺”的意思,体验动物们的愉悦心情。
师:今天,这么多动物到小宝家来做客,而且都说:“祝贺你!”你们知道“祝贺”是什么意思吗?
师:“祝贺”就是“祝福”“庆贺”的意思。动物们为什么要祝贺小宝呢?
师:(出示图六)我们一一看。哇,原来是小宝过生日啊!动物们给小宝送来了鲜花,送来了祝福,大家心里怎么样?小宝心里怎么样?
2.集体演唱《生日歌》,分享小宝过生日的快乐。
师:我们一起为小宝唱生日歌吧。(播放《生日歌》伴奏带,师幼一同演唱。)
四、欣赏故事,完整感受
师:这个故事好听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叮咚——是谁呀》。
师:我们一起来完整地听一听这个故事吧。(引导幼儿边听故事边学念对话。)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分析音的高低,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2、通过游戏产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高人矮人图片、磁带、铃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小朋友为客人老师表演歌曲《小花、小树》。通过小树长高了引出主题。
二、进行部分:
1、教师出视高人矮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图片上是谁,有几个人,他们有什么不一样?他们还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礼物,一会儿老师就帮他们把礼物送给你们。”
2、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进入主题。“高人和矮人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都要一起到树林里散步,可是今天他们来到树林时发现以前散步时的音乐被换了,他们不知道哪一段音乐是高人散步时用的,哪一段是矮人散步时用的'音乐。小朋友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3、初步分析高低音。“我们这里有他们散步时的音乐,仔细听听现在是谁在散步,是高人在散步,仔细听听这是谁在散步,是矮人在散步。高人走路的声音很高,矮人走路的声音很低。”
4、幼儿和老师共同来创编高人与矮人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高人矮人走路。”
5、教师为小朋友发礼物——铃鼓。全体小朋友起立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安顺时针方向,听音乐学高人矮人走路,边走边拍打铃鼓。
三、结束部分
教师和幼儿一起跳健康操。“高人矮人今天特别高兴他们想请小朋友和客人老师一起跳健康操,你们愿不愿意?”大家一起跳健康操结束本次活动。
教师自评:
幼儿在活动中能积极配合老师,老师的语言不够严禁,在音乐的选择上应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乐曲选择过难,对小班孩子来说应选一些高低音区别较明显的乐曲,效果会更好。由于准备的不充分,使用铃鼓时,老师应强调如何使用铃鼓。在动作创编上,如果老师能进一步引导幼儿,幼儿会更投入于活动中。
活动评析:
优点:
1、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教态好、能够积极的与幼儿呼应互动,语言叙述准确且生动,充分调动了孩子进入角色的兴趣。
2、活动设计较有层次感,利用简单的有关小树长高了的歌曲引出主题,并逐步提出课程内容,由易到难,由徒手到使用乐器——铃鼓,渗透了教师对孩子的循序渐进性。
3、教师将听辨音的高低渗透在次此活动中,形式很好。
4、配课老师也能积极投入角色,配合较默契,
建议:
1、希望教师能够在多斟酌有关幼儿在活动中的动静交替时间安排以及乐曲选择的典型性,要考虑选择的乐曲低音和高音区别是否明显。对于K1C的孩子来讲,他们更易接受和听辨有明显区别的音乐。
2、律动动作过于粗糙,应再精细些。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给图形按颜色、形状进行匹配对应。
2、体验用各种装饰物进行手工活动的乐趣。
3、会用较完整的话进行表达。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彩纸、各种形状、颜色的吹塑板、双面胶、橡皮泥、魔术箱(各种颜色、形状不同的图形、蛋糕)、贴满各种图形的展板
活动过程:
一、利用游戏“小孩真爱玩”复习各种形状。
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摸摸XX形跑回来……”帮助幼儿复习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二、通过游戏“摸箱”,引导幼儿进一步巩固对图形的认识,会给图形按颜色、形状进行匹配。
1、“变变变、变出什么给你看”, “这是XX颜色的XX形”,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话叙述。
出示一种不常见的形状“菱形”,提问“这种图形象什么?”发散幼儿思维,拓展幼儿经验。
2、“还会变出一种东西,它是圆形的,会是什么呢?”(发散幼儿思维,拓展幼儿对圆形的.以有经验)
“过生日的时候会吃到它,它是什么呢?(蛋糕)出示实物蛋糕,引起幼儿兴趣。
3、教师示范做三角形的蛋糕,启发幼儿为相同颜色、形状的蛋糕进行奶油匹配。
“老师做的蛋糕很漂亮,小朋友要记住蛋糕的颜色、形状和奶油的颜色形状一致才能做出好吃的蛋糕,小朋友们试试看”引导幼儿按要求进行制作。
三、利用橡皮泥及各种材料装饰蛋糕,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请幼儿按自己的喜好选择装饰品进行装饰。
1、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2、把制作的蛋糕给客人老师看看,讲讲自己是怎么做的。
结束:把蛋糕放在展示板上,相互欣赏,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把材料投进区角让孩子进一步设计,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宽松、愉快的环境之中,他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看图复述故事。
2、尝试用表演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3、了解爱妈妈、爱长辈的美好情操。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摄像头、小动物头饰、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音乐响起)教师讲故事《爱妈妈的`小乌鸦》
二、基本部分:
1、逐图指名讲述故事内容
2、有感情的复述故事
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含义。
3、启发提问
提问:故事里面都有谁?
幼儿:小乌鸦、乌鸦妈妈、小燕子、小喜鹊。
提问:乌鸦妈妈为什么不自己捉虫子吃?小燕子和小喜鹊说什么了?
幼儿:乌鸦妈妈因为生小乌鸦得病了。小燕子和小喜鹊说乌鸦妈妈懒。
提问:那你们觉得乌鸦妈妈懒吗?
幼儿:不懒。
提问:小燕子和小喜鹊最后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吗?小乌鸦是个好孩子吗?
幼儿:知道了。小乌鸦是个好孩子,他爱妈妈。
引导幼儿大胆发言,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4、分角色表演故事内容
请小朋友上前面来表演故事。
三、结束部分:
老师弹琴幼儿演唱已经学过的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小班教案 篇7
幼儿园五一亲子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3. 在活动中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
二、活动准备
1.举办家长与宝宝之间的谈话,让宝宝懂得劳动的意义,尊重劳动;
2.家长和宝宝一起搜集关于劳动的新闻事件;
3.预备一些小水桶、抹布、小刷子等工具,供幼儿和家长劳动之用。
选择人物(如商店售货员,马路上执勤的警察叔叔,清洁阿姨),带领家长和幼儿观察成人的劳动。
三、活动方案
1.《环保小卫士》
通过晨间谈话、集体活动进行有关:"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脱掉衣服"、"我会自己吃饭"等系列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的劳动中学会生活的自理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家长和宝宝一起谈论平时在家中都会做哪些家务,之后应该怎样进行家务分配;
通过我是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活动,为我们周围的环境进行捡垃圾的活动。家长可带领宝宝对周围的垃圾进行清理。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主题开展"我会自己叠被子"、"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叠衣服"、"我能自己擦椅子""我会扫地等活动,以促进幼儿的自理能力,以及热爱劳动的快乐。幼儿可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这一系列活动的学习,然后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班级的各项活动后,进行亲子之间自理能力竞赛活动,具体项目就是班级已经进行了的各项活动如:"叠被子" "穿衣服" ""叠衣服 " "擦椅子" " 扫地"。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滚滚和蹦蹦》,并根据对故事的理解回答问题。
2.认识到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帮助,谁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大家需要团结友爱。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滚滚和蹦蹦》
2.将两颗乒乓球分别包入白纸中,画上五官,做成滚滚和蹦蹦的玩偶。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滚滚和蹦蹦》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一个关于黄豆的故事。
教师播放故事《滚滚和蹦蹦》,请幼儿欣赏。
2.幼儿一边翻看幼儿用书听教师讲故事。
二、分段理解故事《滚滚和蹦蹦》
1.教师从开始读到"蹦蹦更加神气"。
教师:有两颗豆子,他们叫什么?他们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滚滚是怎么滚的?蹦蹦是怎么蹦的?
(滚滚是"轱辘辘"地滚,蹦蹦是"蹦达蹦达"地蹦)
2.教师从"滚起来有趣"读到"吵到脸红脖子粗'
提问:他们为什么吵架?
3.教师从"滚滚望着天上的月亮"读到"吵了起来"。
提问:滚滚是怎么说蹦蹦的?蹦蹦是怎么说滚滚的?
4.教师从"一阵风吹过来"读到"我要蹦到天上去………"
提问:滚滚要滚到哪里?蹦蹦要蹦到哪里?滚滚是怎么滚起来的'?蹦蹦是怎么蹦起来的?
5.教师从"风停下来"读到"你才滚不动呢"。
提问:滚滚滚到大海边了吗?蹦蹦有没有蹦到月亮上?滚滚为什么躺在那里不动了,
怎么样才能滚?蹦蹦为什么掉下来蹦不起来了,怎样才能蹦?
6.教师朗诵最后一段。
提问:最后滚滚和蹦蹦还吵架吗?他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讨论
1.教师:在生活中我们有哪些事情是需要别人帮助才能完成的?
2.教师小结:我们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到的,很多事情我们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四、表演
1.教师出示乒乓球做的小豆子玩偶,边讲故事边用玩偶来表演。
2.师讲故事请幼儿扮演滚滚和蹦蹦。
故事《滚滚和蹦蹦》
晚上,一辆运豆子的车子从路上开过。两颗豆子从车上掉了下来。一颗豆子“轱辘辘”地滚了好一会儿,还有一颗豆子“蹦哒蹦哒”地蹦了好几下。这两颗豆子一个叫“滚滚”,一个叫“蹦蹦”。
滚滚得意地说:“我会滚,你看,‘轱辘辘、轱辘辘’地滚起来,多有趣呀!”
“我会蹦,你瞧见了,‘蹦哒、蹦哒’地蹦起来多带劲儿呀!”蹦蹦更加神气。
“滚起来有趣!”
“蹦起来有趣!”
“你不会滚!”
“你不会蹦!”
滚滚和蹦蹦都觉得自己了不起,你一句,我一句,吵得脸红脖子粗。
滚滚说:“你不会滚!”
“可你也不会蹦呀!”蹦蹦说。
滚滚望着天上的月亮说:“你那么会蹦,还能蹦到月亮上去吗?”
“你、你、你……”蹦蹦气得说话都结结巴巴的了。“你会滚,能滚到大海边上去吗?”
滚滚和蹦蹦吵着、吵着,天快亮了。一阵风吹过来,滚滚“轱辘辘,轱辘辘”地滚了起来。他一边滚一边唱:“滚呀滚,滚呀滚,我要滚到海边去……”
正在这时候,一辆自行车从路上骑过,碾了蹦蹦一下,蹦蹦一下子蹦得老高老高, 蹦蹦高兴地唱起来::“蹦呀蹦,蹦呀蹦,我要蹦到天上去……”
风停下来,滚滚躺在那里动不了了。
蹦蹦呢,也一下子掉到地上蹦不了了。
滚滚说:“你怎么不蹦了?你不是要蹦到天上去吗?”
蹦蹦说:“你不是要滚到海边去吗?怎么不滚了呀?”
滚滚说:“没有自行车碾你一下,你才蹦不了那么高呢!”
蹦蹦说:“你也一样,没有吹过来的风,你才滚不动呢!”
滚滚和蹦蹦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又吵起来,一直吵到他们嗓子都哑了。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学习与成人配合,传接东西。
2.喜欢与同伴合作做游戏,保持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玩具小熊两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孩子和家长间隔围坐成一圈。教师出示小熊,告诉孩子小熊要和大家做朋友。
2.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的玩法:“小熊和我做朋友。”教师抱一抱小熊,“再和宝宝做朋友。”教师将小熊交到孩子的手上,教孩子抱一抱小熊,“再和爸爸(妈妈)做朋友。”教师示意孩子将小熊交给爸爸、妈妈。然后一个一个地传下去,当小熊传回到教师手上后,教师表扬孩子们游戏玩得好,并以小熊的口吻说:“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玩,做朋友玩得真高兴。”
3.教师把家长和孩子分两组进行游戏。游戏时如果孩子把小熊拿在手上不传时,家长应用语言提醒:“宝宝,把小熊给阿姨。”并拉着孩子的.手,将小熊送到阿姨手上。
注意事项:
刚开始时,传接的速度应慢些,等孩子完全掌握以后,可以加快速度。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的教案04-26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经典]07-27
小班教案(精选)07-24
小班教案[精选]07-22
小班教案(经典)07-24
小班教案(精选)07-30
小班教案【精选】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