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案

时间:2024-01-26 10:37:5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国石拱桥》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石拱桥》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石拱桥》教案

《中国石拱桥》教案1

  教学目标:

  德育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知识点: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能力点: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周密的特点;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及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异。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

  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能把事物说明白;而说明方法则是为说明事物的特点而选择的。在本文中,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举典型实例,它在课文中占的比重大,说明作用显著,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本质特点,因此,应把对实例的分析放到重要位置,把实例与事物本质特征的关系讲明白。

  学习说明文语言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语言来完成,也可以与略讲其他说明方法(如打比方)和学习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结合进行。

  教学步骤:

  一、导课:出示图片,(什么是桥?)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

  二、释题。中心词――“桥”几个定语―“中国”(的)、“石”材(的)、“拱”形(的)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解题: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

  三、简介茅以升(见学案)

  四、整体感知课文

  1、思考: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征的?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点的词能否去掉?)

  (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3)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当时可算能不能去掉?)

  (1)“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2)“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3)“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五、精读课文

  1、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赵州桥、卢沟桥,画画它们的结构)

  完成表格,比较两座桥的特点,并结合文中内容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多媒体投影,欣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卢沟晓月”的美景。

  2、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和石拱桥的新发展。

  欣赏:古桥掠影现代桥梁图片

  3、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说明什么?

  (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4、本文的标题是《中国石拱桥》,为什么文中大量篇幅写得却是赵州桥和卢沟桥呢?

  (本文主要说明的是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征,而赵州桥和卢沟桥是中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介绍它们也就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征。)

  六、小结课文。

  七、拓展:欣赏有关桥的诗句。

  八、作业:

  1、牛刀小试

  你走过的一些桥,也许只是独木桥,也可能是高大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桥,可能已经有些年头,也可能新修建不久。不管怎样,它们都各有作用,在构造及建筑材料上各有特色,请仔细观察它们,并了解、搜集有关它们的修建情况等资料,介绍一座你熟悉的桥梁。

  2、继往开来

  设想未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画出来。

《中国石拱桥》教案2

  学习目的:

  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本文说明事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2.认识说明文中运用准确语言的重要性,学会准确地说明事物。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理解本文准确用词的特色。2、落实课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主要的教法与学法:多媒体教学,提示指导、理解归纳

  课时安排: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日期:

  教学内容:课文的初读理解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作业,导入新课: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三十年代曾成功地设计建造了有名的钱塘江大桥,五十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他对石拱桥是这样评价的: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这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具体地为我们介绍这两座著名的大桥以及有关的知识。

  二、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之后要求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全文的层次:

  (1)介绍石拱桥外形特点(用比喻)。

  (2)总述石拱桥特点("不但外形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3)引用古籍证明"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并点出将要介绍的事物的具体对象。

  (4)分述之一,从历史、结构、外形的设计者全面介绍赵州桥。

  (5)分述之二,全面介绍卢沟桥。

  (6)总说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7)综述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成就和桥梁事业的新发展。全文层次分明,合理地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2.段落的条理:

  介绍赵州桥,先总写历史(建造年代古,使用时间长),结构,外形,设计和施工特点,然后分四点作具体说明,又用评价的句子作结(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这样,在段落内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就使介绍的内容很有条理地编排出来。由此可见,不论在全文的整体中,还是在段落的局部中,“总一分一总”能够使文章的内容编排得很有条理,“总一分一总”之间的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密不可分的结构关系。

  3、说明方法提示:

  ⑴打比方: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⑵作引用:《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⑶列数字:桥(卢沟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⑷作诠释:大拱的两肩上,一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⑸摹状貌: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⑹举例子⑺作比较⑻分类别⑼下定义⑽列图表

  三、布置作业:在课文中找出上列所列举的说明方法,并举例。

  教学后记:

  第二教时

  教学日期:

  教学内容:利用课件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根据上节课的作业情况就课文的说明方法再给学生作一强调。引导:学生思考、议论后,指导根据课文回答。

  1.列数字:第四段,说明赵州桥历史悠久。第五段,说明赵州桥的外形、规模。第六段,说明卢沟桥的外形、规模。第十段,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和石拱桥的发展。

  2.作引用;第七段,马可波罗的游记,赞美卢沟桥,唐代张骂的《朝野企载》写卢沟桥的外形。(这主要是引用,而引用的.句子恰好是比喻句。)唐代张嘉贞的《安济桥铭》写桥的设计。

  3.作比喻:第一段,写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作诠释:第二段,说明石拱桥的历史、形式、构造和作用。第五段,先比喻赵州桥洞“像一张弓”,然后作解说,两种方法结合,说明设计的效果。

  小结:(一)用数字、引用有关资料、解说、比喻,都是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和比喻原来属于修辞的范畴,而在说明文中引用起着“言之有据”的作用,比喻又能形象地说明介绍的对象,也就约定俗成地作为说明方法来看待了。解说,是对事物作必要的阐述,也就是阐明事理(如本文的第二段)。(二)说明方法,还有:判断,例如,本文中“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等句子。判断要注意的是必须给人以明确的概念。绘制图表,能使说明的对象有系统、有条理、一目了然(上一节课已实践过)。比较,例如,第六段中写永定河水发,“来势很猛”,常冲毁河堤,“但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这就使人印象鲜明。举例,例如,在我国的石拱桥中,举出了赵州桥、卢沟桥,最有代表性。(三)除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外,还有“下定义”的方法,待以后有机会再举例子说明。(四)至于摹写,只是为了对事物特征作直接介绍,使人容易认识,它并不像记叙那样是为了给人以感性的形象,也用得少,并不把它作为说明方法来看待。(补充板书)总之,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作用……,阐明事理,使人们对事物有个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达到传播知识的目的,这就是说明文的特征。

  二、就所制作的PowerPoint文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具体教学过程略)

  三、本节教学内容小结:

  1、文章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说明文要准确说明对象,必须重视语言的运用,要做到恰到好处。例如,第三段中说到旅人桥,用“大致”、“可能”,是根据在写作文时仅仅能占有的资料,还不可能有更确凿的证据。如果去掉“大约”、“可能”,就变成绝对的结论语气了。又如,第二段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是从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是由外表到内在,由感性到理性来写的,这就准确地写出人对事物认识的规律,词语次序,不可移动。第三段,“几乎”限制“到处都有”,既表明石拱桥多;接近于“到处都有”却又不是“到处都有”。第五段,“在当时可算…”,从时间上相对地说,不犯绝对的毛病。第九段,“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省、巧、高三个字,不仅用得准,而且用得精,位置决不能变动。

  四、布置作业:课文后的练习一)、二)题。

  教学后记:

《中国石拱桥》教案3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探究说明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点,掌握说明事物的方法。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周密性。

  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三、 教法学法

  教法:多媒体教学法、阅读法、问题解决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朗读法

  四、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向学生展示一系列形态各异的桥的图片,同时设计了这样的述说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友谊就象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而“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的解释过“桥”。桥是这么简单,但桥又是充满魅力的,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本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来体味桥的特点

  这样的导入自然引出课题,让学生自然、亲切的走进语文课堂,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中。

  (二)、预习检测、诵读感知

  1、发放导学案,完成字词拼写部分,并与同桌交换批改,请学生上台讲解易错字词,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开展说明手法数量大赛,将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找出的说明手法更好展示出来。

  (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整体把握

  此环节让学生带着“中国石拱桥的总特点是什么”这一问题通读全文,前后四人一小组展开讨论,同时开展“我是小解说员”活动,将全班同学分成两个部分,分别解说赵州桥和卢沟桥,评选出最佳解说员,同时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及说明方法,让学生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学以致用。

  2、细读关键段落语句

  本环节以掌握本科的说明顺序和手法这一问题为核心,带领学生品读关键性语句,完成课后练习题第二大题,辅之以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运用逻辑顺序说明的优点,通过不同方向引导学生把握本节课重难点。

  (四)、巩固小结、升华情感

  本环节侧重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播放桥梁人背后的艰辛的视频,结合文章最后两段进行解读,让学生体味到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智慧,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五)、作业布置、斩获知识

  1、解说一下我们的校门。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说明文。

  2、下节语文活动课老师将带领大家进行现场解说,并录制成视频合集,相信以后一定是一份美好的回忆。

  五、 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特点

  顺序

  语言

《中国石拱桥》教案4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和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别。学习本文平实而准确的说明语言。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实质特征,举典型实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绩,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干把事物说明白;而说明方法则是为说明事物的特点而选择的。在本文中,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举典型实例,它在课文中占的比重大,说明作用显著,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实质特点,因此,应把对实例的分析放到重要位置,把实例与事物实质特征的关系讲明白。

  学习说明文语言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语言来完成,也可以与略讲其他说明方法(如打比如)和学习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结合进行。

  注意不要讲成有关桥梁知识的课。

  布置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分析赵州桥这一典型实例。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解题

  1、注音:弧形 拱桥 陡坡 和谐 饮涧 匀称 桥墩 郦道元

  2、解释词义和字义:

  惟妙惟肖 和谐 匀称 古朴 巧妙绝伦

  (以上两项可出示小黑板或利用投影。)

  3、讨论课题:

  ⑴ 分析“中国石拱桥”达个短语的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

  中心词──“桥”

  几个定语──“中国”(的)、“石”材(的)、“拱”形(的)

  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⑵ “拱”字释义:

  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

  “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环绕”、“弧形”。“拱桥”,也是这样。

  4、解题:我们要学的这将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

  请问:桥有哪几类?

  首先应明确分类规范。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建材分,有石村的木材的、钢材的;按形状分,有平形的、拱形的。这篇课文用三个定语对“桥”做了明确的限制。那么,这种“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个特点介绍给大家的,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搞清的两个重要问题。

  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说明文特别讲究说明的顺序,这一点,我们在七年级学《大自然的语言》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已有了一些了解。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用三分钟时间找出各段讲的是什么事物,读时要用笔在课本上标注。

  教师归纳。板书:

  石拱桥

  (1~2)中国石拱桥:古代状况(3~9)中国石拱桥:当代发展(10)

  1、石拱桥的特点:

  找一位同学朗读第1、2段,其他同学找出说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教师归纳。板书:

  出现──较早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作者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可组织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点明,视时间而定。

  明确:

  神话把虹比作桥,诗人把桥比作虹。桥虹互比,既说明了桥的形状,也说明了桥的优美。打比如是为了说明,有赞美之意,但语言简洁,适度得体。

  “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既说明了石拱桥出现较早,更说明它结构坚固。

  第1段说明石拱桥形式优美,第2段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体现了从外到内的写作顺序。“不但……而且”递进关系,准确体现并强调了这一点。

  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3段开始说明中国石拱桥。同学们划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看看,上两段提到的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中国石拱桥是不是也有,中国石拱桥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教师归纳。板书:

  悠久的历史──历史悠久

  几乎到处都有──多而广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多样杰出

  从时间来看,中国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居领先地位。

  根据:

  ⑴ “悠久”更强调了时间早;

  ⑵ “旅人桥”“可能是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从形式、结构上看怎么样呢?这一段中对中国石拱桥用“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做了肯定,而且标明我们的石拱桥是“惊人”的桥中之杰。除此之处,我们中国的石拱桥还有数量多、分布广,有的宏大,有的小巧,形式多姿多彩的独到之处。可见,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州桥和卢沟桥就是这惊人杰作的代表。作者通过对这两座桥的介绍更好的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三、中国石拱桥的杰作之──赵州桥

  文章在4、5两段对赵州桥做了介绍。在阅读中标注有关语句,看看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看看哪些是石拱桥共有的,哪些是赵州桥独具的杰出之处?

  教师归纳。板书: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是中国石拱桥中惊人的杰作一,它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对这一点,文章在第4段中先做了总体介绍。“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说明了出现早,“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还坚持着原来的样子”,说明了它的坚固和美观。同时,赵州桥又有它独具的特色,的确不愧为惊人的杰作。

  第5段桥的长、宽数据,标明它惊人的雄伟。接着指出它设计科学,技术巧妙,这是从总体上介绍赵州桥杰出的原因。下面从四个方面具体说明它的科学与巧妙。同学们应注意,每个方面都不只介绍了特点,而且说明了这样设计施工的原理。这正是说明文的特点:就事物和其道理做解说。

《中国石拱桥》教案5

  一、教材分析

  《中国石拱桥》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所选课文以园林建筑、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侧重于说明文。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茅以升以他专业化的精确介绍,让我们了解到有关中国石拱桥历史、形式、结构等方面的知识,更让我们看到,赵州桥和卢沟桥不为历史风尘湮没的光辉。学生在此之前所学的多为记叙文,对说明文比较陌生,因此有必要做好学生说明文的入门指导。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教育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得到听说读写能力的良好训练,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定位在这样一个层面上,那就是体现新课标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

  3.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1、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

  2、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二、说学生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经历了小学六年和中学一年的莽撞之后,思想开始发展成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长。有些事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的满足,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造成他们在性格上既有活跃的一面,也有内敛的一面。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一套较宽松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去。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辨析文体,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2.要求学生粗读两篇文章,并感知它们的区别。

  3.教师简介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三、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声屏显示配乐朗读。

  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3.教师总结: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四、延伸拓展

  要求学生阅读课的文字,然后与课文相比,多了哪些内容?是否因此觉得课文里对卢沟桥的`说明不够全面?

  教师总结:写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不能面面俱到。

  五、布置作业

  1.请理清关于赵州桥、卢沟桥的文字的说明顺序。

  2.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教学反思:

  我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回忆前面学过的记叙文和抒情意味比较浓的课文,在比较中发现说明文和它们的不同之处,如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人微的描写、刻画等。然后在学完课文后,和学生共同总结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三、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五、课堂练习

  六、布置作业

  介绍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求抓住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

  教学反思:

  我让学生注意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从文中的词句体会到: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如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方、引用、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等。找出句子说说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经过三课时的细致教学,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有了认识,学习说明文也有了方法。

《中国石拱桥》教案6

  一、教材分析

  先说一下我对教材地位和内容的认识.

  《中国石拱桥》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这篇课文在初中语文事物性说明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建造上的独特风格和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二、学情分析

  本篇文章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对于有一些说明性文体基础的八年级学生来说,要他们谈谈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来介绍并不难,但是要他们理清说明顺序和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仍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说明文的基本常识,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我把本篇文章的教学目标界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积累字词,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2.品位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3.了解我国桥梁建设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而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也将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和落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深度挖掘文本的基础之上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探究作者说明的方法

  2.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五、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自主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采用情镜教学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讨论交流法。让学生们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品味语言的艺术,找寻学习说明文的乐趣。而讨论法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辩能力。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六个环节:

  1.故事导入,走进作者。

  2.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3.默读课文走进二桥

  4.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5.讨论交流布置作业

  6.拓展延伸,走向生活

  下面来看第一个环节:

  (一)故事导入走进作者

  茅以升的小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环节主要采用诵读法、让学生们

  这一板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石拱桥的总体特征。大约用时10分钟。首先我会让同学们自主学习,通过课下注释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然后让同学们诵读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进而理清全文的结构: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说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作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的艺术水平;最后又综述解放后我国的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发展。全文条理清晰,井然有序。通过轻松活跃的课堂,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三)默读课文走进二桥

  经过对整体的把握同学们已经知道中国的石拱桥具有形式优美、结构坚固、长期发挥作用。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怎样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呢?同学们先阅读第三到第八自然段,完成表格。通过归纳总结,出正是因为两桥各有特点,才被选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来介绍中国石拱桥。

  (接下来我会与学生完成一个小游戏:文中写了赵州桥的四个特点,你能根据这些语句画出来赵州桥么?通过以上表格和学生亲自动手,不难总结出赵州桥美在其结构,而卢沟桥的美则在于,那些不同姿态的小狮子背后承载的历史价值。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活跃课堂氛围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语言的学习则侧重于读与品,我会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下面这两句话,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思考:‘左右”、”约”这些用词模棱两可,是否符合说明文的准确性呢?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修建于公元六○五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约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约九米。”

  这段话中的数字,有的是约数,有的是确数。因为赵州桥在哪年建成,史书上已经找不到确凿的记载,所以只能说个约数;而赵州桥的长度,却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这不但要说明实有其桥,而且从这些具体精确的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让同学们明白,写说明文,一定要下功夫选取“最恰当的”、“最精确的”语言来表达。

  再让同学们,拿出自己刚才画的赵州桥,思考~

  (赵州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肩”能否换成“边”“面”“头”?去掉“各”行不行?为什么?

  不能,肩就是指导拱最高的那个范围,和边,面头顶意思不一样,有肩的是拱桥特有的而肩是别的桥不能随便用的。原文中有4个拱,去掉各后就是有两个拱了。用大拱的两边比喻成大拱的两肩,打比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两个小拱所处位置,准确真实。说明赵洲桥小拱的对称性、结构的合理性,从而使读者明白它为何能长期抵御洪水冲刷而不至于坍塌。

  其实本文的语言特色不仅体现在其准确性与周密性,还表现在作者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接下来我会向同学们介绍常用的说明方法,我会用问题引导法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来看看以下句子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同学们自主思考,通过以下句子便可学习到作者采用了列数字、摹状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简明扼要,又准确具体地进行说明,能给读者留下清晰映像。

  到此本课教学重难点均已得到突破。

  (五)讨论交流布置作业

  文章最后两段写了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以及中国石拱桥的发展,说一说,你觉得除了这些,还有那些原因?比如说,一些刻苦钻研的个人因素,经济的发展等等……同学们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亲身感受。在课堂迁移的同时呈现出一种人文关怀。提供一些著名建筑的数据和图片,任选其一,运用说明方法,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六)拓展延伸走向生活

  这一板块主要是让同学们看一看各式各样的桥,进而联系中国现在的发展,让同学们体会正是强大的中国才创造了这些光辉的成就,增强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石拱桥》教案7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及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异。学习本文平实而准确的说明语言。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本质特征,举典型实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能把事物说明白;而说明方法则是为说明事物的特点而选择的。在本文中,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举典型实例,它在课文中占的比重大,说明作用显著,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本质特点,因此,应把对实例的分析放到重要位置,把实例与事物本质特征的关系讲明白。

  学习说明文语言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语言来完成,也可以与略讲其他说明方法(如打比方)和学习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结合进行。

  注意不要讲成有关桥梁知识的课。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分析赵州桥这一典型实例。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解题

  1、注音:弧形拱桥陡坡和谐饮涧匀称桥墩郦道元

  2、解释词义和字义:

  惟妙惟肖和谐匀称古朴巧妙绝伦

  (以上两项可出示小黑板或利用投影。)

  3、讨论课题:

  ⑴分析“中国石拱桥”达个短语的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

  中心词──“桥”

  几个定语──“中国”(的)、“石”材(的)、“拱”形(的)

  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⑵“拱”字释义:

  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

  “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环绕”、“弧形”。“拱桥”,也是这样。

  4、解题:我们要学的这将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

  请问:桥有哪几类?

  首先应明确分类标准。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建材分,有石村的木材的、钢材的;按形状分,有平形的、拱形的。这篇课文用三个定语对“桥”做了明确的限制。那么,这种“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个特点介绍给大家的,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搞清的两个重要问题。

  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说明文特别讲究说明的顺序,这一点,我们在初一学《大自然的语言》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已有了一些了解。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用三分钟时间找出各段讲的是什么事物,读时要用笔在课本上标注。

  教师归纳。板书:

  石拱桥

  (1~2)中国石拱桥:古代状况(3~9)中国石拱桥:当代发展(10)

  1、石拱桥的特点:

  找一位同学朗读第1、2段,其他同学找出说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教师归纳。板书:

  出现──较早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作者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可组织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点明,视时间而定。

  明确:

  神话把虹比作桥,诗人把桥比作虹。桥虹互比,既说明了桥的形状,也说明了桥的优美。打比方是为了说明,有赞美之意,但语言简洁,适度得体。

  “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既说明了石拱桥出现较早,更说明它结构坚固。

  第1段说明石拱桥形式优美,第2段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体现了从外到内的写作顺序。“不但……而且”递进关系,准确体现并强调了这一点。

  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3段开始说明中国石拱桥。同学们划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看看,上两段提到的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中国石拱桥是不是也有,中国石拱桥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教师归纳。板书:

  悠久的历史──历史悠久

  几乎到处都有──多而广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多样杰出

  从时间来看,中国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居领先地位。

  根据:

  ⑴“悠久”更强调了时间早;

  ⑵“旅人桥”“可能是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从形式、结构上看怎么样呢?这一段中对中国石拱桥用“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做了肯定,而且表明我们的石拱桥是“惊人”的桥中之杰。除此之处,我们中国的石拱桥还有数量多、分布广,有的宏大,有的小巧,形式多姿多彩的独到之处。可见,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州桥和卢沟桥就是这惊人杰作的代表。作者通过对这两座桥的介绍更好的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三、中国石拱桥的'杰作之──赵州桥

  文章在4、5两段对赵州桥做了介绍。在阅读中标注有关语句,看看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看看哪些是石拱桥共有的,哪些是赵州桥独具的杰出之处?

  教师归纳。板书: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是中国石拱桥中惊人的杰作一,它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对这一点,文章在第4段中先做了总体介绍。“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说明了出现早,“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说明了它的坚固及美观。同时,赵州桥又有它独具的特色,的确不愧为惊人的杰作。

  第5段桥的长、宽数据,表明它惊人的雄伟。接着指出它设计科学,技术巧妙,这是从总体上介绍赵州桥杰出的原因。下面从四个方面具体说明它的科学与巧妙。同学们应注意,每个方面都不只介绍了特点,而且说明了这样设计施工的原理。这正是说明文的特点:就事物及其道理做解说。

  1、一个“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当时世界之最的大拱,怎么保证交通便利?赵州桥的设计者打破常规,将桥洞做成弓形,桥面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可以说的确巧妙。

  2、这样一座大桥,又是独拱桥,用石材多,对两岸桥基压力会很大,怎么办?牌河汛期暴涨,会对桥身猛烈冲击,怎么办?设计者创造性设计,拱上加供,不但一举两得,而且收到了美观的奇效,不愧巧妙绝伦。

  3、桥如此长,如此宽,怎样保证它的坚固?怎样便于施工?设计者匠心独运,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弧形桥洞,真是制造奇特。

  4、除了结构奇巧之外,赵州桥的形式也匀称美观,同四周的景色配合和谐,艺术价值也是不朽的。

  值得注意的,还有:作者前引张嘉贞的话说明桥的构造奇特,后引张毅的话说明桥的形式美观,最后点明赵州桥是以李春为代表的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先总后分再总,把赵州桥的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

  提问:赵州桥的独具特点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什么关系?

  总结:赵州桥独具的特点有力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是位于?河上的独拱石桥,接下来,文章又举出了永定河上的多拱石桥卢沟桥,这就印证了中国石拱桥数量多、分布广,形式多样的特点。

  〖布置作业〗

  1、将小黑板(或投影)上的字、词记入字词积累本。

  2、完成练习一、二(其中卢沟桥的一部分作为预习,先不填入表格,但要在课文上标注。)

  3、预习、思考三、四、五。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分析卢沟桥这一典型实例、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

  〖教学过程〗

  一、中国石拱桥的又一杰作--卢沟桥。

  卢沟桥是中国石拱桥又一个惊人的杰作,上节请同学们做了预习,现在找们讨论一下,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地点,在永定河上,永定河是比?河更宽的大河。时间,比赵州桥晚些,但距今也已八百多年,称得上历史悠久。桥比赵州桥长得多,略窄。桥面更平坦。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它是靠石砌桥墩联成整体抵御洪水的。它也很美观,尤其是柱头上千态万状的石狮子别具特色。卢沟桥在中外都享有盛誉,并且是抗日战争的纪念地。

  归纳、板书:

  上节课我们总结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除了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出现较早,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之外,还只有历史悠久,数量多、分布广、多样杰出的更突出的特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典型实例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些特点。其中、文章介绍得最充分的是它们的杰出:巧妙、奇特和精美,因为这方面最能说明中国石拱桥在结构坚固、形式优美方面的突出成就。说明事物时如何选择实例,如何运用实例,这篇课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同学朗读第9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标注、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

  教师归纳:

  原因有三:首先,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赵州桥、卢沟桥正是杰出代表);再其次,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民的勤劳智慧,才可能利用丰富的石料,才可能发扬优良的传统。

  三、中国石拱桥现代的发展

  同学齐读第10段:

  提问: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呢?

  归纳:长虹大桥,世界最长的独供石桥,拱长一百一十二点五米,是赵州桥的三倍。双曲拱桥,世界上仅有,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最长一孔一百五十米。这种钢筋混凝土拱桥继承发展了石拱桥的传统。

  这种新发展,新成就,是因为一条新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

  四、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

  同学讨论课后练习,教师归纳。

  这篇说明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把中国石拱桥介绍得清清楚楚,是和它出色的运用了说明文语言分不开的。有四个方面值得同学们体会学习。

  1、语言平实简洁,描写有度。

  例如练习八绘的两段文字。一是说明文,它介绍了卢沟桥的有关知识,描写很少,只在介绍最突出的石狮时用了“精刻”,“姿态各殊”、“生动雄伟”等词稍加形容,因为它的目的是说明事物,介绍知识。二是记叙文,它记叙了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经过,记叙为主,有大量的描写,还有想象、抒情,因为它的目的是通过记叙描写抒发赞美之情。

  这篇课文与《辞海》条目属同一文体,只是进一步说明了卢沟桥这种结构的原因。这篇课文也有描写,但是很适度。例如第1段把桥比作虹,是为了说明桥的弧形形状,赞美之清暗蓄其中。同学们看,介绍卢沟桥时,有没有类似情况?

  归纳:说明卢沟桥的石狮,做了描写,体现了感情,但并没有纵情写下去,而是适度收止。说到卢沟桥是抗战圣地只有三句话:一句说明纪念意义,一句说明战争发生时间、性质,一句说明反侵略战争的颌导者和它的结果,言简意赅。

  2、运用说明方法,目的明确。

  文章为了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往往要用各种说明方法,练习三就是这方面的一个练习。同学们要注意体会,无运用哪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介绍有关知识,说明事物特点。除练习中的句子,同学们还能再举些例子吗?

  归纳:

  引用古籍──“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知其所以为’”。

  列举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使用比喻──“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加以描述──“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进行解说──“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正是这些平实准确的说明语言,达到了说而明的效果。

  3、精心推敲词语,讲究分寸。

  同学讨论练习四,教师归纳:

  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如列举的时间、数据,文如对某些时间、程度的限制;有些词语则表示着一种估计。无论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依据只有一个:符合实际。

  例如说到“旅人桥”,在“石拱桥”前用了“可能”(表示估计),“有记载”(做了限定)“最早”(在估计、限定后对时间做了肯定的限定)三个定语,说明得一清二楚。

  又如对赵州桥的说明用了这样两个定语:“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其中第二个定语说明了赵州桥历史悠久,但它只有在第一个定语限定之下才是准确的。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到处都有”体现“数量多、分布广”,但只有在“几乎”的限定之下才符合实际,才准确。

  卢沟桥“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是核实了十一个石拱长度之后的结论。育才中学的同学曾就此事向茅以升询问,茅以升回信-一列举了十一个石拱的长度,的确无一相同。看似平易的一句话,却体现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说明文语言这方面的要求,在这篇课文中特别体现在定语、状语和补语的运用上,同学们在完成练习四和后面的语法练习时可注意体会。

  4、注意词句顺序,周密合理。

  我们先看一下练习五,大家讨论一下,可以畅抒己见。教师归纳:

  第1小题,作者做了回答:“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并列的。“不但而且”,体现着一个合理的顺序,不能删掉,它联结的内容次序也不能颠倒。

  第2小题也体现着一种合理的顺序,即由主到次,肩上小拱是赵州桥首创的主要特点,最能说明赵州桥的巧妙奇特,而拱圈也见于其他拱桥,比起肩上小拱相对是次要的。类似体现顺序周密合理的,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吗?

  归纳:例如先总说赵州桥外形和设计施工的特点,再分四点具体说明,先总后分,给人清晰印象。又如说明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用“首先”,“其次”,“再其次”,表示分项说明,由人到物,由主到次,顺序合理,标示清晰。

  五、总结、作业

  在同学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1、本文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和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2、本文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特点,并分析了原因,介绍了发展状况。

  3、本文在说明语言的运用上非常出色:简洁、平实、准确、周密。语言风格与记叙文不同。

《中国石拱桥》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及运用的规律。

  3.学习本文的写作顺序。

  4.学习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特点,学会品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运用规律。

  通过比较赵州桥与卢沟桥的特点异同,让学生了解说明文中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应该注意的两个规律,即一是被说明对象有几种类型,一般说来,就应相应地举出几个例子;二是在说明文中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考虑所举例子的代表性,代表性的标准之一,就是所举例子一定要具备被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

  2.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方法。

  说明文的语言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的特点,而本文语言在准确性上更突出,因而将分析本文语言准确性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分析语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分析的方法,教会学生用"删除法"来品析语言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桥的解释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桥,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桥呢?

  学生七嘴八舌答:公园里的九曲桥,长江大桥,河上的一般桥,立交桥,江南的小桥等等。

  同学们见过形形色色的桥,请你用一句话解释什么是桥?

  学生思考回答。

  你们知道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是如何解释桥的么?他风趣地将桥解释为"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多么形象的解释啊!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桥梁当中,主要有梁桥、拱桥、吊桥三大类型,而拱桥极为常见。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茅以升写的一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二、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2.学习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

  三、研读课文,总结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规律

  1.自读全文,添加修饰成分。

  自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在题目"中国石拱桥"前面添加修饰成分。分析时,要结合课文内容阐述理由。

  2.概括特点。

  在添加修饰成分的基础上,请学生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到处都有;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其中前三点是其最主要的.特点。

  3.分析说明方法,总结运用规律。

  (1)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学生思考回答。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两座桥的例子。

  (2)展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图片,讲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桥为例子呢?

  学生观察回答。赵州桥是独拱桥,卢沟桥是联拱桥。两座桥类型不同,所以举这两座桥。

  (3)你能否从中总结出说明文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规律吗?

  请学生总结。说明文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时,被说明对象有几种类型,一般说来就应该相应地举出几个例子。

  四、重点研读赵州桥和卢沟桥部分

  1.朗读文章,比较相同特点。

  (1)请男生和女生分别朗读课文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部分,边读边思考两座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都共同体现了中国石拱桥:①形式优美;②结构坚固;③历史悠久的特点。

  (2)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明。

  学生比较分析。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卢沟桥:修建于1189到1192年间。可见两座桥历史悠久。赵州桥:建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足见其坚固。

  教师插入追问:为什么它能这么坚固,一直使用到今天呢?有没有什么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它有两个独特的设计,一是,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关键在于增加了桥洞的过水量,在河水暴涨的时候,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二是,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教师继续追问:这两个独特的设计在写作顺序上能否颠倒位置呢?

  学生思考回答。不能。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赵州桥首创的肩拱的主要特点,而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则其他拱桥也有并列砌筑的。所以按其特点大小作为列举的顺序。不能颠倒。

  教师继续追问:说明文在安排写作顺序说明事物特点原因时,常常采用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写作顺序,请从本文中再举一个例子。

  学生思考回答。在介绍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时,首先、其次、再其次,采用的就是由主到次的写作顺序。

  请学生继续分析两座桥的特点。

  卢沟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教师插入追问:这是用了什么方法说明它的坚固?

  学生思考回答。作比较。拿两岸河堤和卢沟桥作比较突出卢沟桥的坚固。赵州桥: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和谐;桥上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卢沟桥: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都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美。

  (3)中国石拱桥很多,除两座桥结构不同外,为什么作者单单举这两座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呢?总结举例子说明方法运用规律二。

  那是因为这两座桥都共同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总特点。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归纳一下,举例子说明方法在运用时的第二个规律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在说明文中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考虑所举例子的代表性。代表性的标准之一,就是所举例子一定要具备被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

  2.探究思考,比较不同点。

  两座桥都共同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但在说明时作者写作角度又各有所侧重,请认真阅读文章比较两座桥写作上不同的侧重点。

  学生思考回答。赵州桥:侧重介绍四个特点,因为这是赵州桥与其他桥最突出的区别,有许多特点是赵州桥独有的所以重点介绍。卢沟桥:侧重介绍狮子的雕刻优美,桥与四周景色的配合,突出形式上的美。另外单独介绍其在历史上的纪念意义,突出其历史价值。

  总结,不同的桥的共性之外总有其个性,因而说明事物时即要抓住共性同时又要体现个性,才能在说明事物特点时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五、了解我国石拱桥的新发展、新创造

  解放以后我国石拱桥又有哪些新发展、新创造呢?

  学生看书后回答。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建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新创造。

  教师展示三维动画双曲拱演示,告诉学生双曲拱类似自行车的泥瓦造型,目的是更加坚固。

  六、总结

  1.归纳特点。

  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1)形式优美。

  (2)结构坚固。

  (3)历史悠久。

  (4)到处都有。

  (5)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其中前三点是其最主要的特点。

  2.归纳规律。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总结出了举例子说明方法运用的两个规律。即,一是,说明文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时,被说明对象有几种类型,一般说来就应相应地举出几个例子。二是,在说明文中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考虑所举例子的代表性。代表性的标准之一,就是所举例子一定要具备被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

  第二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学习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二、理清说明顺序

  1.说明文的说明顺序通常有哪三种?

  学生回答。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本文重要采用哪一种说明顺序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

  学生思考回答。本文主要采取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具体体现在:

  (1)从概括到具体。文章开篇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概括介绍,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来具体说明是具体介绍。好处是既给读者以整体特点,又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印象深刻。

  (2)由主到次,由大到小。介绍赵州桥特点(二)和(三)时,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安排两个特点;介绍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时,按由主到次的顺序安排三个原因。好处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三、品析语言,学习方法

   1.分组合作,品析语言。

  (1)说明文语言要求科学而准确,可我在读课文时却发现本文有许多地方语言很不准确。例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一句中的"大约、可能",这些词,明明都不确切,怎能说准确呢,应该都删掉,这样语言就准确了,你们同意老师的意见么?

  学生可能回答:不同意。

  教师追问:为什么?谁能讲讲理由。

  讨论使学生明确:"大约、可能"在这里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是作者根据已有资料记载进行的推测。删去后变成确切的时间和准确的记载反而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说明不准确,不科学了。所以不能删掉。

  教师追问:在这里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来分析语言的准确性?

  明确:"删除法"。

  (2)本文还有类似的语言情况吗?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合作。在文中画出这样的句子,用"删除法"试着分析它的准确性。

  四人小组合作,互相帮助画出句子,在小组交流各自的分析。

  四人小组代表在班级发言。

  文中语言准确性句子举例。

  ①"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中的"各"字使用准确。"各"表示在大拱的两肩上分别有两个小拱共四个,去掉"各"后,意思变为只有两个小拱,数量少了。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语言表达不准确。

  ②"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中"拼成"一词使用准确。意思是拼合而成,表示28道拱圈并列砌筑的特点,正因如此,其中的一道坏了其他各道才不会受到影响。

  教师追问:将"拼成"换成"组成"行不行?

  学生思考回答。不行。因为"组成"组合而成,不是并列砌筑,因而一道坏了其他各道都会受到影响,不符合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因而不行。

  学生小组继续发言。

  ③"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几乎"一词使用准确。"几乎"表示程度,指桥面的平坦程度,将几乎去掉后,变成桥与水面平行不符事实,语言表达不准确。等等。

  2.归纳方法,总结技巧。

  (1)各小组找到不少语言使用准确的例子,分析得也很好。请同学们从这些例子分析中总结一下,看看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有没有方法技巧?

  学生思考回答。

  ①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方法技巧。

  ②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删除法";二是"替换法"。

  分析说明文语言使用准确时可以按"四步骤分析法"分析,即,一步指出词语表示意思或作用,例如表频率、表范围、表程度、表数量、表猜测、表时间等。二步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在句中意思作用。三步指出删去或调换后句意的变化。四步总结指出不符事实,语言表达不准确。

  (2)我们知道了如何分析词语准确性,可结合文章我们该重点抓住什么样的词语来分析它们使用上的准确性呢?

  学生思考回答。抓住一句话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进行分析。例如:"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一句中"有许多"在文中起限制作用,就应重点分析它的准确性等。

  四、总结全文

  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我们重在掌握学习说明文的方法,即学习举例子说明方法运用的规律,学习分析语言准确性的技巧方法。希望同学们将本课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说明文学习和写作中。

  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本节课容量太大,学生学习得非常累,教师教得也非常辛苦,而且学生对内容的掌握并没有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以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容量的大小,备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备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中国石拱桥》教案9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文章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

  介绍赵州桥时,先简单交代赵州桥的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对它进行的修整。“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等语句突出说明了赵州桥历史悠久,坚固优美。

  接着文章用具体数字说明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赞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点对赵州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创性及艺术价值进行具体说明。第一点是说大拱弧度小,便于车马上下。第二、三两点是从桥拱设计的独创性方面进行说明,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样的设计使桥梁坚固耐用。第四点说桥梁与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文章介绍卢沟桥时采用的顺序与此基本相同。

  在介绍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之后,作者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文中充满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深深敬佩之情。

  说明文语言讲究准确、周密,这在本文中有所体现。如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长、宽、拱长时,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这些数字,都是经过科学的测量得来的,准确地说明了两座桥的规模。同时文中也用了一些表示不完全肯定,或有所限制的词语,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是约数,“有记载的”加以限定,表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

  二、问题研究

  1.对于桥,我们首先应该注重它的实际功能。课文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这样先说外观,再说功能,是不是主次颠倒?另外,“不但……而且……”是不是应该删去?

  对此,作者茅以升的解释是:先写形式,是桥所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并列的,因而“不但”“而且”这两个关联词,不但不可省略,而正要使用它们来确定它们的递进关系。

  2.文中介绍的赵州桥的第一、三个特点都是关于大拱的,第二个特点是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作者为什么不在介绍完赵州桥的第一个特点后,紧接着介绍它的第三个特点,即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而在中间插入对小拱的介绍?

  对此,作者的解释是: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赵州桥首创敞肩拱的主要特点。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则其他拱桥,也有并列砌筑的,所以按其特点的大小,作为列举的顺序。

  练习说明

  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试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2.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请具体说一说。

  3.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初步注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此外,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到作者写作此文的时候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这表明了它历史悠久;赵州桥的大拱长达37.4米,敞肩拱的形式,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以及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和谐,桥上的雕饰也十分精美等,有力地说明了赵州桥确实是惊人的杰作。

  2.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两座桥的。

  3.示意图略。

  二、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想一想,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桥。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1.“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2.“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3.“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4.“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辞海》“卢沟桥”词条文字略。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注意写作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不能面面俱到。

  《辞海》还提到的内容有:碑亭内有“卢沟晓月”汉白玉碑;桥东附近宛平城内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旁另建有新桥等内容。

  课文里介绍卢沟桥,着重介绍了它身上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地方,如果像《辞海》那样面面俱到,势必会模糊了文章的写作目的。

  (二)《夜宿卢沟》文字略。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注意说明文和记叙文在写法上的不同。

  《夜宿卢沟》主要写的是观赏“卢沟晓月”时的情景。作者描写的重点是月光和桥下的流水,最后才烘云托月般落到卢沟桥本身上,有了前面的渲染,卢沟桥给读者留下美丽动人的印象。这与课文里基本上是平实的介绍大不相同。

  教学建议

  一、教学时可以先从文体入手,给学生看一些简短的记叙文和说明文片断,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说明文。

  二、本文结构清晰,可以让学生列出提纲,以便帮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这一点。

  有关资料

  一、桥梁专家茅以升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茅以升早年留学美国,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1921年,他回到祖国怀抱。30年代,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曾令国外同行对中国的桥梁建筑工程师刮目相看。50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担任由中外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14个难题。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为这个历史性的重大建筑贡献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智慧。他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

  作为一名教育家,茅以升在教育界工作的二十余年中当过五所学校的教授、两个大学的校长、两个学院的院长。他积极倡导科普教育,撰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等大量的科普文章。

  二、关于《中国石拱桥》的创作

  《中国石拱桥》一文,是1962年我发表在《xx日报》上的一篇散文,后来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至今仍在沿用。

  近几年来,有不少中学教师来信或来访,向我反映课堂讲授中的一些情况。教育家叶苍岑教授也曾为本课备课的问题和我四次通信征询意见。我所作的一些解答,有一部分转载于有关语文教学的刊物中。现行语文课本,采集了各个方面的文章,知识面无比广阔。从我接触到的中青年教师中,深深感到他们对讲授中的每一篇范文,是那样字斟句酌地认真研究,一丝不苟。这种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最近,郑州《教学通讯》编辑部的同志打算出一本《作家谈中学语文课文》,要我谈谈创作经过。作家这个称号,我不敢当,但由于上述情况,借此机会,回忆一下撰写此文时的构思活动,如果对广大语文教师所要求的教学效果有所帮助,自是有益之举。

  首先,本文写的是中国的石拱桥。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三大基本型式之一。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迄今保存完好的大量古桥,可为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座古桥,能经得起天灾战祸的考验,历千百年而不坏,不仅是作为古迹而被保存,而且仍保持其固有的功能不变,可以称作奇迹。当然,还应归功于历代的辛勤修缮,这类修缮活动又往往是出自民间的爱桥护桥,这一社会风尚,在我国桥梁史上,有不少故事,是值得传颂的。我国素有多桥古国之誉,这种史的观念和数量上的概念,以及有实物可观的直觉印象,都是为理解中国石拱桥所须涉及的知识面。如果抽掉这些生动史实,则不仅内涵空虚,一两座孤立的躯壳,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其次,石拱桥在我国桥梁发展史上,出现较晚,但它一经出现,便得到迅猛发展,即使在1880年近代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它仍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结合现代的工程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本文所介绍的两座桥,赵州桥已历时一千四百年,卢沟桥雄踞在湍流奔突的永定河上,也经历了近七百年,它们都称得上雄伟坚固,迄今仍保持着初创风貌,可以通行重车,在中外石桥中是罕见的。赵州桥敞肩式的创造,早于西方七个世纪,它们之所以能够经久不坏,说明设计与施工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再如赵州桥的浅基础、短桥台,不少现代工程师表示惊叹,因为经过多次地震洪水而屹立无恙,这决不是偶然的。唐张嘉贞的《石桥铭序》中所云:“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一评价,几乎和20世纪工程界学者异口同声,技术高超,于此可见。本文在大量史实中,用“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来概括古代石拱桥技术上的成就,这是古今中外桥梁以及任何建筑物所一致追求的目标,在6世纪初,我国的能工巧匠发挥智力,大胆创新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是值得自豪的。

  再次,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也是体现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建筑不论大小,工艺必须精益求精,如同一幅画图,不许有一处败笔。自从石窟造像盛行,古代石工,都有一套过硬本领,都具有一定的美工水平,赵州桥的栏板,卢沟桥的石狮,都以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这也是中国石拱桥在艺术方面一个可取的传统,对于现代石拱桥装饰也还存在着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石拱桥,在古代有一定的成就,在今天仍有发展的前景,过去有用的东西,今天仍在起着作用,因此,它是一份珍贵的遗产,显示着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我们在现代桥梁事业中,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理贯辞达,简朴淡雅──读《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作者于简朴的说明和淡雅的情趣之中,处处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对祖国悠久文化和新社会制度的歌颂,十分感人。全文简朴淡雅,理贯辞达,不失为说明文里的一篇佳作。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述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又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以文章主体即介绍两桥的部分而论,总是以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代和功用,直说到桥的每一具体特点及其作用。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这种明晰的条理,是客观事物自身各种关系的如实反映,也表明了作者对所说明对象的深刻明白的认识。

  简朴固非易事,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石拱桥》一文于简朴说明之中融入描绘,于条理之中富于变通。例如,文章开头一段介绍石拱桥的外形,先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一句,极简洁而形象地点明石拱桥的外形特色;然后,紧承“就像虹”三字,从古代神话和我国诗人作品中,进一步说明“雨后彩虹”和拱桥之间的联系,并把拱桥比作“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风景图,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这完全不同于一般干巴巴的说明文字,分明是一段优美的写景散文了。

  “稳”而多“变”,文字方显得洒脱。这从本文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层次布局中可见一斑。介绍赵州桥,着重说明它“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突出其修建年代之古,突出其使用时间之久,并由此而引出了一大段特点说明,介绍其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和巧妙的施工技术。而介绍卢沟桥,除了一般说明它的修建年代、坚固等情况外,则更侧重在介绍艺术上的价值和在中国人民斗争史上的纪念意义。这样,于“大同”之中显现“小异”,于平稳之中又见起伏,避免了雷同、呆滞的弊病。

  条理清晰,富于变通,说明描写,相互交融,使人感到简朴之中含蕴着淡雅的韵趣。这是《中国石拱桥》一文的一大特色。

  《中国石拱桥》在语言运用上的简朴,突出表现在洗练、明快上。作者以严肃的科学态度,或说原理,或引古籍,或举数字,或作比喻,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全文语句十分简短、明快,读来自然上口,毫无佶屈聱牙之感,真如古人所说:“信笔写出,无一字一句吃力,却无一字一句率易。”可谓简朴之至。

  然而,简朴绝非浅薄鄙俗之谓。细细品读全文,处处可见作者笔力功夫之深。请看:为了说明“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作者很自然地引出了我国南北朝时的《水经注》上的记载以作证明,令人信服。为了介绍赵州桥“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作者似乎是信手拈来,举唐朝张的话,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一下子勾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把人带入一种优美的境界。介绍卢沟桥上的石雕狮子,作者饶有兴味地写道:“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好像把一头头狮子陈列于读者眼前,使人有呼之欲出之感。介绍知识的说明文,能写得如此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确实不是易事。

  我们说《中国石拱桥》简朴而不失于浅薄,更多是指它言简而意赅。请看全文最后一段。这一段寥寥二百多字,既要收束全文,又要介绍解放以来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成就,容量很大,文字却很经济。首句“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既与文章开头照应,又一笔收拢了全文的主体部分。然后从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各种桥梁转到“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紧扣住全文题目。接着,以云南长虹大桥、双曲拱桥和最大孔的拱桥三例说明,最后归结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如水到渠成,十分自然而有说服力。

  作者这种寄严谨工巧于简朴自然之中的功夫,在遣词炼字方面也很突出。如介绍赵州桥的成就,用“著名”;介绍其历史,用“最古”;说明其外形,用“横跨”“雄伟”“雄姿”;介绍其施工技术,用“巧妙绝伦”,无一字不自然贴切。宋代朱熹曾说过:“作文字须是靠实,说得有条理。”惟有理解,始能靠实。大散文家王安石也曾说过:“理解者,文不期工而自工。”《中国石拱桥》一文,之所以能如此简明朴实而又妙趣横生,绰约多姿,“理解”“靠实”确实是很重要的因素。

  最后还要着重说一点。古人论文,讲“气”、讲“理”、讲“情”、讲“神”。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清人刘大《论文偶记》中说:“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这几句话,说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能力等与文字简朴之间的关系。作者茅以升同志,是新中国的老一代桥梁专家,身经两种迥然不同的社会,毕生从事于我国桥梁事业和教育工作。解放前,他主持设计建造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我国群众至今引以为豪;解放后,参加设计和建造了不少更大更新的桥梁,为我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从毕生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为此而骄傲、自豪,又加之作者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并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和丰富而渊博的桥梁学方面的知识,这就使得这篇说明文写得情真意切,理贯辞达,立意简明而情蕴其中。我想,这才是《中国石拱桥》写得如此出色的根本原因。

  四、“卢沟晓月”的来源

  单以“晓月”形容卢沟桥之美,据传说是另有原因:每当旧历的月尽头(晦日)天快晓时,下弦的钩月在别处还看不分明,如有人到此桥上,他偏先得清光。这俗传的道理是否可靠,不能不令人疑惑,其实,卢沟桥也不过高起一些,难道同一时间在西山山顶,或北平城内的白塔(北海山上)上,看那晦晓的月亮会比卢沟桥上不如?不过,话还是不这么拘板说为妙,用“晓月”陪衬卢沟桥的确是一位善于想像的艺术家的妙语,本来不预备后人去作科学的测验。你想:“一日之计在于晨”,何况是行人的早发。朝气清蒙,烘托出那勾人思感的月亮,──上浮青天,下嵌白石的巨桥。京城的雉堞若隐若现,西山的云翳似近似远,大野无边,黄流激奔,……这样光,这样色彩,这样地点与建筑,不管是料峭的春晨,凄冷的秋晓,景物虽然随时有变,但若无雨雪的降临,每月末五更头的月亮,白石桥,大野,黄流,总可凑成一幅佳画,渲染飘浮于行旅者的心灵深处,生发出多少反射的美感。

  你说,偏以“晓月”陪衬这“碧草卢沟(语出清刘履芬《欧梦词》中《长亭怨》一词:“叹销春间关轮铁,碧草卢沟,短长程接。”) ”不是最相称的“妙境”吗?

  我们从资料中看到,建成于金明昌三年(1192)的卢沟桥,因它横跨于卢沟河上而得名。卢沟河的上游叫桑干河,发源于山西马邑县(今朔县)的雷山。这条河因为流经这里的卢师山,也因为水质混浊,水色发黑,所以也曾叫过黑沟河、卢沟河。直到清代康熙年间,他为了给这条河起个吉利的名字,能够镇住卢沟河的经常泛滥,才改名为永定河。建于金代的卢沟桥,是一座长266.5米,宽7.5米、11孔的联拱石桥。它对北京来说,称得起是一座最老、最大、也是最壮观的大石桥。金章宗很推崇这座卢沟桥,就给它封了个“卢沟晓月”的雅号,并把它列为燕京八景之一。有的资料这样注解说:“每当五更鸡唱,斜月西沉,卢沟桥的月色格外妩媚,因以得名卢沟晓月。”

  五、谈谈说明文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中国石拱桥》属于前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后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有一篇说明文写道:“一只蜻蜓一昼夜可以吃2 400只蚊子。”2 400只蚊子聚在一起,比蜻蜓的身体要大许多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个差错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据统计,蜻蜓一小时可吃蚊子50只到100只。一小时吃100只,一天24小时,当然要吃2 400只了。作者的乘法计算是无误的,却忽略了蜻蜓不可能在一天24小时之内一刻不停地吃蚊子。这就闹出了笑话。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的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阅读说明文和写说明文可以联系起来。上面谈到的所要把握的四点,阅读说明文要注意,写说明文也要注意,只是所提要求要注意符合学生实际。

《中国石拱桥》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

  4、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六幅中国石拱桥的图画,你准备用哪一种体裁向读者介绍它们呢?--说明文

  (二)新授内容:

  1、检查预习情况:

  ①了解作者

  ②掌握下列字词

  (xiao)河 匀称(chen):均匀,比例和谐

  推崇(chong) 古朴:朴素而又有古代的风格

  巧妙绝纶:灵巧高妙,独一无二。伦:同类,同等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2、讨论分析:

  A、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在文章中的哪几个段落中介绍的?

  明确:①形式美

  ②结构坚固

  ③历史悠久→⑶

  知识迁移:1向大家介绍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特征

  2、介绍多媒体教室的特征

  B、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明确:①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功用

  ②总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③分说赵州桥和卢沟桥

  ④综述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

  C、看下列句子,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列数字)

  ②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打比方)

  ③“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

  ④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举例子)

  知识迁移: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①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摹状貌)

  ②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作比较)

  D、听老师读3、4段,找出漏掉或改变了哪几个词语,掌握说明文的语言。

  明确:大约可能最几乎左右→准确、科学

  雄姿青春→生动

  知识迁移:请你试着找出几处能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

  (三)课堂小结(掌握学习说明文的方法)

  ①理清说明顺序

  ②抓住特征说明

  ③说明方法恰当

  ④语言准确生动

  三、作业

  利用所学知识,自己当导游,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学校。

《中国石拱桥》教案11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阅读课文,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教学难点:

  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也可收集一些桥梁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图联系“钱塘江大桥”的相关新闻。

  二、作者简介,揭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1、茅以升(1896年—19xx年),江苏镇江人。我国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主持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我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2、投影展示课题、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回顾说明知识。

  1、注音:

  拱桥:gǒng,郦道元:lì,惟妙惟肖:xiào,饮涧:jiàn,匀称:yúnchèn

  2、解词:

  巧妙绝伦:巧妙得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相比得上。伦,同类、同等。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3、回顾知识:交代文体

  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

  说明顺序——时光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生动)

  四、快速阅读全文,归纳特征。

  1、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2、给课文题目加上定语“xxxx的中国石拱桥”,透过定语来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明确: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3、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课文精选了哪两个例子?

  明确:赵州桥、卢沟桥

  4、为什么选取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例子,用这两个例子能否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呢?在课文中筛选出相关语句。

  明确: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和1189——1192年间,

  历史都很悠久;赵州桥前人有“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的盛赞,卢沟桥有“卢沟晓月”的美誉和形态不一、惟妙惟肖的石刻狮子,形式都很优美;更重要的是两座桥结构坚固,修建以后沿用至今,完好无损。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征,在它们那里都十分突出,所以选取两座桥作为例子,就能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了。

  5、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只是选一个例子,那样文章不是更加简洁吗?

  明确:赵州桥是单拱,卢沟桥是联拱;独拱、联拱代表了中国石拱桥的两种类型,因此,都务必介绍,这样才能说明得既典型又全面。

  五、精读课文,分析问题。

  1、请一位同学朗读4、5自然段,其余同学思考作者是如何描述赵州桥特点的,这些特点的顺序能否颠倒?

  明确:赵州桥(独拱石桥)的四个特征:(1)只有一个弓形大拱――最长、无坡;(2)拱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省料、防洪、美观;(3)28道拱圈拼成大拱——独立承重;(4)结构匀称环境和谐——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四个特点之间是主次关系,不能颠倒。

  2、请全班同学齐声朗读6——8自然段,看看卢沟桥有什么特点?找到说一说。

  明确:卢沟桥(联拱石桥)的特点:A、十一个拱联成整体,坚固;B、桥面用石板铺砌成,平坦;C、石栏上雕刻有狮子,美观。

  3、作者在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整体特征后,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典型的例子分别介绍,这属于什么结构呢?

  明确:总分结构

  六、拓展延伸,探讨问题。

  1、文章最后两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资料?试从文中提取两句话来概括。

  明确: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

  2、欣赏现代桥梁建筑。(投影展示)

  3、笔有哪些类型,有什么共同点呢?

  4、讨论:如果要写一篇文章介绍笔的用途,应选取哪些例子,为什么?

  七、课堂小结:

  《中国石拱桥》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精心选取说明例子、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说明,既传播了石拱桥的知识,又为我们说明文的写作带给了很好的范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中国石拱桥》教案12

  教学目的

  一、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二、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四、学习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

  教学设想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以代表性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和准确运用语言的特点。

  二、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时间上则从先到后。要学生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要在理清全文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加以说明。

  三、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必须结合课文有机地进行。

  四、为增强感性认识,最好准备好赵州桥、卢沟桥的详细挂图,以便在课堂上边看图边分析。

  五、布置预习,运用工具书弄懂生字词,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学习用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二、检查预习

  1.正音正字(出示小黑板)

  2.补充解词: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惟,特别;肖,相似。

  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推崇:很尊重。

  三、划分段落

  1.范读课文。

  2.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到2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到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四、学习本文选材的方法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指名让学生分别回答,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板书小结。

  石拱桥: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2.讨论: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3.讨论: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五、完成课后练习五

  六、布置课后作业

  精读课文,研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并列出层次表。

《中国石拱桥》教案13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特点和几种说明方法。

  2、 认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性 。

  3、 初步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学习。

  教学设想:

  (1)、抓好预习,熟悉课文。

  (2)、抓住关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

  (3)、领导学生在抓住中国石拱桥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列出的结构提纲,进一步领会的内容。

  4、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要点: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2、进一步学习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二、教学过程:

  模块一:扫清阅读障碍

  1、字词注音或写字:弧形 拱桥 陡坡 和谐 饮涧 桥墩 匀称

  2、解释:巧妙绝伦 惟妙惟肖 匀称

  3、 作者介绍: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

  模块二:分析课文

  一、 整体感知,通读课文思考。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石拱桥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它的前景如何?

  2、 根据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二、分析第一部分:

  1、 中国石拱桥有哪写特点?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2、 石拱桥形式优表现在何初处?

  3、 2段中作者用“不但,而且”来说明桥的特点,能否删去或颠倒?为何?

  4、 第3段在全文结构有何作用?

  模块三:抓重点,解难点,学习第二部分。

  1、 读4—8完成课后第一题

  2、 读5自然段(1)划分层次

  (2)说明顺序是

  (3)对“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

  (4)作者如何说明赵州桥特点的?

  (5)2、3句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了哪些方面?

  3、读6—9段回答

  (1)6段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作者主要抓住了该桥( )( )两个方面来写。它是一个( )桥

  (2)8、9段分别写了( )( )

  4、总结(板书)

  一、(1--2)总特点:形式优美 打比方 外

  结构坚固 ↓

  历史悠久 内

  二、(3--9)赵州桥 特点 历史 结构 外形、设计者 整体-局部

  卢沟桥 特点 外形 历史意义

  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首先 其次 再次

  三、(10)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的层次特点,说明语言的准确,常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单元一:复习梳理

  1、 本文共分几部分?中国石拱桥有何特点?

  2、 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有何特点?

  3、 介绍桥的特点用了什么顺序?

  4、 课文才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赵州桥的特点?

  单元二:小结全文

  一、 分析课文层次特点

  1、 根据课文1、2段,9、10段中句子和段落内容的关系,可以看出说明文段落大意有何特点?

  明确:中心句

  2、 全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由总到分

  二、 分析本文说明方法:

  1、 举例子“举赵州桥、卢沟桥为例”

  2、 列数字 3、作比较 打比方 4、作引用

  三、 分析本文说明语言:

  1、 简朴(精练)语句短明快,读来自然。

  2、 用词准确严密

  例: (1)桥 拱桥 石拱桥

  (2)说“旅人桥”时用“可能”表估计,用‘有记载”表 确实存在,用“最早”表程度。

  (3)9段中用“首先,其次,再次”分条理说明,由人到物,由主到次,严密且又全面。(4)生动且富有文采,恰当运用比喻、引用,必要时描写。

  单元三:巩固练习

  练习册中的“随堂反馈”。

《中国石拱桥》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体会说明事物的特征,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

  2、学习准确的说明语言。

  教学重点

  1、说明事物的特征。

  2、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领会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提示:同学们读课文时,请注意领会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读完后给课文的标题前添加一些修饰语,即什么什么样的石拱桥。

  1、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如仍有生疏字词,自查字典词典。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给课文标题前添加修饰语。

  提示:发言时请对所添加的内容稍作解释,并注意以课文为根据。

  学生可能添加的修饰语的情况:

  ⑴历史悠久的中国石拱桥

  文中多处写到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如“旅人桥”等。

  ⑵“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赵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⑶形式多样的中国石拱桥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形式不一样。

  ⑷巧妙绝伦(制造奇特)的中国石拱桥

  “桥(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奇观”等。

  ⑸坚固的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卢沟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坚固。”

  ⑹杰出的中国石拱桥

  ……

  4、学生充分发言后,引导学生结合1、2、3自然段归纳总结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三、再读课文,重点比较阅读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文字。

  1、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

  2、学生讨论中可能提出的问题:

  ⑴“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如何理解?

  引导学生看赵州桥图片,理解“两肩”、“各有”。

  ⑵“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一句如何理解?

  ⑶“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一句如何理解?

  结合图片,联系作者与育才中学学生的信,“长度不一”一句,是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引用数字精确,是说明文语言准确的一个重要方面。

  ⑷“每两个石拱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如何理解?

  3、学生讨论发言后,出示表格所应填的内容。(略)

  4、引导学生归纳二者的共同点:二桥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5、进一步比较二者的不同点: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杰作,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杰作并在中国人民斗争史上有纪念意义。

  6、小结:作者在概述了石拱桥的特征后,以赵州桥与卢沟桥为例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那么我国的石拱桥为什么有这么多惊人的杰作,新中国的桥梁事业又有何发展呢?

  四、三读课文,重点速读9、10段,抢答问题。

  1、作者写了几个原因,哪个最主要?

  明确:作者写了三个原因,“首先”、“其次”、“再次”为标,第一个原因是主要的,有了勤劳智慧的人,才有合乎科学原理的设计和巧妙绝伦技术,才能开采富有的各种石料。

  2、解放后,我国的桥梁事业有哪些“飞跃发展”?

  明确:

  ⑴1961年,建成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虹大桥。

  ⑵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⑶新创造了“双曲拱桥”。

  五、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本市区横跨在滏阳河上三座桥梁:安济桥(俗称“老桥”,省重点保护文物);人民桥;新桥。简单记下各自的特点,准备下节课发言。

  第二课时

  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讨论以下几个例句中加点词语运用的表达效果。

  屏幕显示:

  ⑴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

  ⑵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⑶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⑷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明确:

  ⑴中“比较”表示程度;

  ⑵中“形式”是直观印象,“结构”是对桥的进一步认识,“不但……而且”体现了二者的递进关系;

  ⑶中“当时”表示时间,“可算”表示估计,对所下的结论不作绝对肯定,为了准确说明事物;

  ⑷中“两肩”“各有”准确说明了小拱的位置与个数。

  四个例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都为了达到一个效果:准确。

  2、让学生继续从文中找这样的句子,并加以说明。可能找到的句子:

  ⑴《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⑶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⑷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⑸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石拱组成,每个石拱的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说明文中准确运用词语,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达到了预期的说明效果。

  二、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提示:快速读课文,不讨论,找出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简要说明,看谁找得快。

  1、举子:

  ⑴“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下文即对赵州桥、卢沟桥进行典型说明,以二桥为例充分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⑵“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全知道”一例说明“在超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从而证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⑶“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说明了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

  以上三例可以说明举例子是本文最重要的说明方法。

  2、列数字:(略)

  3、打比方:

  ⑴第一自然段。

  ⑵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4、作比较: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坚固。

  此外,还有引用、摹状貌等。

  5、小结: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说准确。

  三、用说明文基本知识要点,印证本文知识,了解说明文特点。

  四、口头作文(略)

《中国石拱桥》教案15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举典型例子说明事物特征是方法。

  2、理清全文由概括到具体、由结果到原因的逻辑说明顺序。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认识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生动。

  5、初步运用说明文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查字典、找资料,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文。

  2、通过感知作品,把握课文重点,理清作者思路,了解几种常用说明方法。

  3、通过比较阅读、问题探讨、展示提升等方式掌握课文应体现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其光辉成就。

  2、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难点】

  1、认识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并把握其特点。

  2、说明文相关知识的运用及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

  1、结合教材第49页单元提示第二段“表达方式”这一话题,让学生回忆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的名称。

  2、以师对一个苹果的如下表述,学生判断各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1)今天,我来这里给大家上课,顺便带来了一个大苹果,准备把它作为一个小小的礼物,送给本节课表现秀的同学。

  (2)这是一个质量上等的好苹果。

  (3)它圆圆的、大大的,通体黄里透红,表皮光滑细腻,像胖娃娃的脸。

  (4)这个苹果太可爱了,我多么喜欢它啊!

  (5)这个苹果整体呈球形,如成人拳头大小,通身粉红色,上半部比下半部颜色略深,整个苹果重约300克,属红富士超大型果种。

  3、学生把教材翻到第92页,以对作者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师引出本课的说明文体裁,并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让学生结合先前的预习,指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预习交流

  1、寻访文朋字友。各小组在各自板块上展示预习时自选的6个字或词,然后轮流给出展示理由。

  2、学生就预习过程中把握的说明顺序、遣词用字、语言组织、谋篇布局、感情寄予、说明方法等不同方面,结合整理形成的问题及研讨情况进行交流,教师及时指导。

  知识预测

  1、预计学生给出以下加点字的注音、书写或词语解释。

  湮没石拱桥茅以升旅人桥记载桥墩河堤惟妙惟肖匀称石砌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的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巧妙绝伦:精巧奇妙到了极点,无以相比。伦,类,辈。

  (学生展示理由时前面小组已展示过的字词理由,后面小组展示时,若没有新的理由,则不再重复。)

  2、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结合老师预设的问题,在既定的六个方面形成如下问题。

  【一】、理清说明顺序

  (1)课文各段内容分别与“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四个词语中哪一个最接近,请对号入座指出。

  (2)分析各段关系,理清说明顺序。

  明确:(1)第1、2段为“石拱桥”,第3、9、10段“中国石拱桥”、第4、5段为“赵州桥”:第6、7、8段为“卢沟桥”。

  (2)由第1、2段的.“石拱桥”、到第3段引入对“中国石拱桥”的介绍,进而在4、5、6、7、8段结合赵州桥和卢沟桥进行具体介绍,是由概括到具体这一逻辑顺序的体现。另外,课文前8段介绍中国石拱桥建设成就,第9段揭示原因,是由果到因这一逻辑顺序的体现。

  (逻辑顺序比较抽象,师应做好启发,并能总结特点,概括规律:由原因到结果或由结果推原因、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由概括到具体和由现象到本质等均为逻辑顺序的表现形式。)

  【二】、点击生花妙笔。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课文是怎样概括它的特点的?

  (2)作者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介绍有什么异同?

  明确:

  (1)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相同点是都说明了它的修建年代、坚固、设计巧、形式美等情况,笔法上都分别使用了引用和排比的修辞,达到了生动说明的目的。

  不同点是赵州桥突出了设计巧和形式美,卢沟桥更强调说明了它的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

  (对于第2题,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语段和教材扉页上的彩图把握两座桥的特点。)

  【三】、揣测独运匠心

  中国石拱桥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

  明确:

  课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首先是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历史悠久,前者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后者修建于1189———1192年间。其次这两座桥都形式优美,赵州桥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卢沟桥有“卢沟晓月”的美誉。更重要的是这两座桥结构坚固,修建以后沿用至今,完好无损。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三个特点,在这两座桥上表现得都非常突出,是中国石拱桥中的典型代表,并且赵州桥是单拱的,卢沟桥是联拱的,既选单拱的例子,又选联拱的例子,就能更全面地反映中国石拱桥的概貌。所以要结合这两座桥介绍。

  (可视课堂时间,对这个问题的分析灵活掌握,学生能理解接受,答出要点即可)

  【四】、解读说明方法

  (1)各小组板示所搜集到的常见说明方法的名称。

  (2)让学生找出文中使用不同种说明方法的语句。

  明确:

  (1)常见说明方法名称(共10种):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引资料作诠释作比较摹状貌下定义列图表分类别

  (2)略

  (专用名称的命名都是有道理的,初学说明文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不一定很到位,可引导学生顾名思义理解不同种说明方法的含义。)

  【五】、品味遣词用字

  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请作答课后练习二,并在文中找出类似特点的语句。

  【六】、打开情感密码

  作者在文中对中国石拱桥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除此还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你搜集到的背景资料,结合文中相关

  语句说给大家。

  四、分组合作

  各小组在上一“预习交流”环节中,组内合作交流,细化到人,细化到题,互帮互助,每个成员对以上六个方面的问题都能领悟作答的前提下,由各个小组推举代表临时抽签,确定各自小组展示作答的某方面问题,各个小组把各自承包作答的问题板书到各自的板块上,再有针对性地整理准备精彩展示内容。

  五、各小组精彩展示

  (师应注意控制局面,使各小组有序展示,所承包小组的展示如果有缺憾,允许其他小组成员补充作答,酌情加分。)

  六、穿插巩固

  让小组成员之间、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虚心请教,巩固知识,资源共享,结对子地相互检查,了解掌握情况,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七、达标测评

  (重在对说明方法的应用考察和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师课要求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说明方法知识介绍一件事物,或者结合课文内容课文容,捕捉有价值信息,发挥自己丰富想象力,如跨越时空隧道向古代工匠说些什么,或把搜集的与桥有关的诗文、故事说给大家,或把赵州桥、卢沟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为此设计一句简短的宣传文字,或设计将来桥的样式。

  附学生部分精彩展示作品(课后搜集整理,稍有改动)

  1、有关桥的知识(数来宝)

  打竹板,响连声,

  我来把桥的知识,

  说给大家听一听。

  要说桥,就说桥,

  桥的种类真不少。

  最常见的叫梁桥,

  漂在水面的叫浮桥,

  吊桥古时设在城壕,

  现在叫它斜拉桥。

  公路铁路交叉处,

  跨线桥,地道桥,

  统统都叫立交桥。

  2、有关桥的诗词:(诵读、歌唱)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杜牧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桥横铁锁寒。 —————毛泽东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 ——歌词

  3、有关桥的故事(讲解)

  学生讲解《白蛇传》中“断桥”的故事,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中“鹊桥”的故事等。

  4、有关桥的故事(数来宝)

  打竹板,连声响。

  我也把桥的故事讲一讲。

  “鹊桥”的故事很浪漫,

  刚才大家都听见。

  张果老倒骑毛驴过小桥,

  这个故事也都知晓,

  我在这里也不细表。

  我只说那,

  想当初,

  项羽刘邦争天下,

  项羽的实力比刘邦大,

  他在西楚称着霸。

  可最后,

  他刚愎自用吃了败仗,

  落荒而逃来到了乌江上,

  可惜乌江没有桥,

  他在岸上把命了。

  可叹一世大英豪,

  命丧黄泉就是因为缺少桥。

  更有那,

  三国时期的猛张飞,

  为阻挡追来的曹操的兵,

  当阳桥上把长矛横,

  大喝一声木桥断,

  吓退了曹兵好几万。

  5、 、歌颂现代桥的建设,畅想未来桥的发展(学生自编诗歌朗诵)

  看当今,

  社会主义建设大发展,

  桥梁建设与解放前相比,

  是地覆又翻天。

  样式多来,种类全。

  更有那突破世界难题的新章篇。

  青藏铁路如银线,

  冻土层上还能把桥建,

  高架桥

  几乎把整个高原都织遍,

  中国人民的智慧,

  得到充分展现!

  遥想不远的将来,

  大桥架在各个星球间,

  每个人都能随心所欲去登天!

  还有那,

  海峡两岸一桥横跨,

  我们把

  台湾同胞,

  从桥上接回家。

【《中国石拱桥》教案】相关文章:

《中国石拱桥》教案09-01

中国石拱桥教案02-09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11-25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案09-08

《中国石拱桥》教案15篇02-20

《中国石拱桥》教案(15篇)02-20

中国石拱桥教案15篇02-09

中国石拱桥教案(15篇)02-09

中国石拱桥教案2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