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01 08:35:0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5篇(优)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5篇(优)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2、掌握本课10个重点生字的音、形,理解本课重点词语的含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学会珍惜美好生活。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2分钟)

  朦胧诗: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

  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星星变奏曲》是江河写的一首朦胧诗。朦胧诗有一个很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在本诗中,作者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这样使得这首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

  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_光明,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黑夜中闪现的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追求的理想.全诗由两节组成,每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整首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二、检查预习,双基训练。(5分钟)(学生课前完成,上课时小组互评。)

  1、重点字识记。

  静谧 憧 憬 劫 难 闪烁

  m 足珍贵 nng 望 寂m f 盖 冻jiāng

  2、重点词语掌握。

  静谧: 憧憬: 劫难:

  3、文学知识。

  本诗作者是 ,作品选自 。

  三、合作探究,理解品味(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学生展示。)

  (一)有情感地朗读本首诗。

  (二)学生读文探究,思考、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答: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答:

  3、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答:

  4、朦胧诗有一个很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在本诗中,作者用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的物象有哪些,用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又有哪些?这种物象的运用在写作中对诗歌思想感情的表达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5、“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答:

  6、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答:

  7、试着在自己的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概括这首诗的主题(结合课文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关于本诗的写作背景)

  答:

  四、课堂小结(3分钟)(教师或学生总结。)

  五、反复朗诵。(7分钟)(学生朗读,小组进行朗读比赛展示。)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

  知识:学习并掌握常见文言词的意思。

  能力: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德育: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多媒体电脑、投影。

  教学准备阶段: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解决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一个庸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板书课题)

  出示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世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以前学过他的诗,谁能背诵一首)

  文题含义:伤:哀伤,叹惜。为仲永的遭遇而感伤、惋惜。王安石为什么要对方仲永哀伤、叹惜呢?同学们认真学习了课文自然就会明白。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看一分钟)

  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读准文言语句的停顿。

  2、积累文言词汇,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课文。

  3、领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三、初读课文

  (一)出示初读要求:(三分钟后比比谁读得熟读得好)

  1、 根据注释,读准字音。

  2、 注意读准句中的'停顿。

  3、 反复朗读,把课文读熟练。

  (二)指名读,根据情况板书纠正重点字的读音。

  隶: 谒: 扳: 称: 泯:

  四、二读课文,译讲课文。

  (一)出示自学指导(一)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八分钟后分小组比赛试译课文。

  提示:1、人名、地名、年号等专用名词,不用翻译。

  2、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适当调整语序。

  3、把省略的内容补译出来,使译文通顺准确。

  (难理解的字词、句子可请教小组的其他同学,小组解决不了,可以记下来全班讨论)

  (二)学生自由译讲课文,讨论难理解的词句,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投影出示课下注释没有的重点字词。

  〔参考〕1.“借旁近与之”:给

  2.“即书诗四句”:动词,写

  3.“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

  4.“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

  5.“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

  6.“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

  7.“贤于材人远矣”:比

  8.“卒之为众人”:最终

  9.“如此其贤也”:好

  10.“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①现在 ②本来

  C、重点句子翻译

  还自扬州:〔自扬州还,从扬州回来。〕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于人者不至也。〔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得为众人而已耶?〔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吧?〕

  (三)提出难以翻译的字词或句子讨论。

  (四)小组展示翻译,一组推荐一人译讲一段,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评价。教师根据情况就翻译不准确的句子进行点拨。

  五、三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 出示自学指导(二)

  结合课文内容思考:

  1、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组讨论交流,三分钟后回答

  (二) 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视。

  (三) 讨论上述问题。

  1、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受于人者不至”。

  3、你从作者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所以一定要珍惜大好的时机,努力学习。

  六、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七、当堂训练。

  (一)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父异焉 未尝识书具

  邑人奇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稍稍宾客其父 不能称前时之闻

  父利其然也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环谒于邑人 或以钱币乞之

  于舅家见之 借旁近与之

  贤于材人远矣 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其前时之闻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不能称其前时之闻 不能称其前时之闻

  (二)翻译重点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3、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于人者不至也。

  (三)以“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1、可选择不同的角度(方仲永、方父、邑人)

  2、自由准备两分钟。

  3、语言要简练、声音要洪亮。

  八、小结

  出示〔“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那些大科学家,有卓越成就的人尚且这么说,那么,我们呢?我们这一群正在求知的青少年呢?抛掉“我聪明,慢慢来”,“我不学也行”等说法吧,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学习环境,努力学习!记住“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请同学们牢记这句话,并以此自勉。

  九、布置作业 。

  把自己的发言整理成300字左右的文章,写到摘记本上。

  板书设计 :

  伤仲永

  王安石

  幼年:忽 即 立

  少年:不能称 不使学 受于人者不至

  青年:泯然众人 〔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以读反义词,引导学生采用识记相反的词的方法来学汉字,激发学生认字兴趣。

  2、准确认读26个汉语拼音字母,为用音序查字法打下基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了解大脑和双手的用处。

  4、通过猜谜活动,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汉字特点,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能准确朗读好26个字母。

  3、通过猜谜活动,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认读反义词,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通过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认识了不少汉字,今天我们又将要学习新的方法,马上进入我的发现小栏目,你可别忘了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噢!

  二、讲授新课

  1、认读反义词

  a、学生自己认读汉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b、指明试读、同桌读、齐读。

  c、说一说,你发现了这一组组的字都有什么特点?(反义词)

  2、我会认

  a、出示生字卡片。

  矮暗瘦丑闲旧

  b、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c、激趣识字。开展反义词认读比赛。

  d、拓展运用。

  (1)分别用这些字进行组词练习。

  (2)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

  3、我会读

  a、自由读词语。

  b、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哪些地方相同?(每个词语里都有打这个字)

  c、谁能把每个词语里的打换的字,说说打的意思。

  d、采用多种形式,巩固认读。

  4、展示台

  a、激趣读题,了解题意。

  b、各小组展示、交流教学书、美术书、音乐书上认识的字。

  c、认字擂台赛。(各小组进行识字比赛)

  d、评出优胜小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26个汉语拼音字母。

  2、通过正确朗读儿歌,让学生了解大脑和双手的用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一些字和词。这节课,老师看看大家是不是还认识它们呢?(学生开火车认读)

  三、讲授新课

  1、读读背背。

  a、出示26个字母,学生认读。

  b、找一找,哪些字母大小写完全一样?

  c、仔细看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d、剩下的是哪几对大小写字母差别大?

  e、指导学生背诵字母表。学唱《字母歌》。

  f、拓展练习,游戏巩固。

  2、我会读。

  a、学生自由读儿歌。

  b、小组内同桌互读。

  c、指名读。

  读准:双手(shuangshou)思考(sikao)

  事情(shiqing)创造(chuangzao)

  d、小组比赛读。

  e、读了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f、齐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猜谜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合作能力、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

  2、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几则谜语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谜语,学生猜,并说出猜谜语的方法。

  2、咱们这节课继续玩猜谜语的`游戏,好吗?

  二、猜谜语。

  1、小组交流。

  a、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谜语,请同学们一起猜一猜。

  b、如果猜对了别人的谜语,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全班交流。

  a、一起交流还没猜出的谜语。

  b、组织学生评出猜谜高手。

  3、总结

  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在课后,大家可以自己编谜语。今后,我们还要举行类似的活动,希望大家能表现出色。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夷山“如诗如画”的美。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进行礼貌,环保教育。

  运用猜半边的识字方法重点学习几个字。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武夷山“如诗如画”的美。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德育渗透点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今天老师就跟你们一同去美丽的武夷山游览吧!

  二、教学生字:

  1.提问:武夷山在哪?

  2.出示课件1:福幅

  (1)提问:发现了什么?

  (2)猜字:辐蝠富

  (3)分组用字典验证、

  (4)总结过渡:你们真了不起,不但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还认识了几个课外的生字,那现在就让我们就从北京出发到福建去看看吧!来到了福建省境内,你们想不想快点看到武夷山呀!

  三、默读课文。

  要求:不指读不出声、

  边读边思考:武夷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的确,武夷山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那里峰峰有溪水环绕,水道随山峰弯曲回转、你们愿意爬山还是有水呀?

  2.要求:爬山的读2段,游水的读3段、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自己读,也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共同游览、(如果你想与别人一同游览你怎样邀请对方呀?)

  3.自由读文。

  五、学习课文、

  (一)学习描写“山”的第二段:

  1.爬山的齐读第2段、其他同学思考:武夷山的山有什么特点?

  2.汇报,体会“奇”:

  (1)指名读句子。闭眼想山峰什么样?平时见过吗?

  (2)还有多少山写了吗?改标点。

  (3)看课件2:看看这些山像什么?用“有的像……有的像……”说一句话。

  (4)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句。(指名评读,师评)

  3.体会“险”:

  从哪看出险?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听出大王峰的险峻?(指名评议)

  自读,读出大王峰的险、

  4、带着你的感受给同桌读、

  5、老师引读、

  (二)学习描写“水”的第三段:

  游水的同学齐读第2段、其他同学思考:武夷山的水有什么特点?

  体会曲:指名读、看九曲溪的.平面图、

  体会清:

  指名读、(出示句子)

  出示课件:水清的图、(想象透过溪水还能看见什么?)

  指导读、(声音轻)(提问:为什么这样读?)

  体会静:

  指名读句子,其他人闭眼想、

  你就坐在竹筏上通过这面镜子还能看到什么?

  这一切都映入水中真是一幅水上的风景画呀!再读、

  谁通过朗读让我们看到这又清又静的溪水、

  (三)第4段

  这样的美景看够了吗?(看录像,老师范读第4段)

  说说你的感受?

  带着你的感受齐读、

  问:为什么人们会有一种如诗入画的感觉?

  六、总结:

  就要告别武夷山了,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同学们,像武夷山这样的美景还有许多,神奇的大自然他那宽广无私的胸怀赋予我们如此如诗如画的美景,然而由于人为的破坏和污染,北戴河的海已无往日的蔚蓝,云南的许多景点也失去了往昔的容颜,大自然的脸上多了几许人为的雀斑,听到这个消息你有什么感触?心动不如行动,用心去亲近自然,欣赏自然,感受自然赞美自然,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热爱自然,赞美自然,保护自然吧。

  学生积极性很高。

  学生查字典,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学生默读课文、

  尊重学生的选择,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语言文字训练。练习说话。

  学习朗读。

  朗读与评读结合。

  互读。

  直观感受理解“曲”。

  直观感受理解“水清”。

  通过想象体会清。

  通过理解读出清。

  体会大自然的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热爱自然的情感。

  礼貌教育,尊重别人,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

  通过给教材改标点,树立自信心。

  展示了自己,欣赏了别人。

  关注他人的教育。

  渗透环保教育。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山河。

  环保教育。

语文教案 篇5

  13、《坐井观天》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理清故事内容,正确,流得要朗读对话。

  2、 过程与方法:结合识字经验认字,结合生活经验积累词语。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想象,初步认识到青蛙的错误。

  重点

  识字写字

  难点

  理清故事内容,了解青蛙和小鸟进行了几次对话是难点。

  教法

  朗读感悟、自主识字

  辅助工具

  字词卡片

  学情分析

  听故事、讲故事是低年级孩子特别喜欢的事情,教学设计就是抓住这一特点,通过教师有声有色地讲故事,吸引孩子们来学习。在识字写字方面,低年级孩子独立识字和表现的欲望都很强烈,课堂的大多时间还给学生自主利用旧知学新知。

  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小鸟 无边无际

  青蛙 不过井口那么大

  作业设计

  课外实践;选择三处不同地方观察天空的大小,比较看的结果。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

  1、师:在《识字4》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喜欢的成语朋友。它们告诉我们了一些道理,还记得它们吗?请看大屏幕一起再来读一读。

  2、这节课李老师将带领大家学习成语故事《坐井观天》。板书课题:13《坐井观天》质疑:观是什么意思?在哪儿看天呢?贴出井的图片。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根据课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1、师:你们想不想读这个故事呢?(想)在学习故事之前先请同学们看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一遍)我们上每一节课,只有有了学习目标,学习才会有方向。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检查预习

  师:刚才孩子们朗读课文时非常用心,昨天让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相信孩子们的生字也会认的很好。请看大屏幕

  井沿 无边无际 不信

  指名读 齐读

  读得真不错,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小鸟的这个位置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井沿)井沿也就是井的边沿。

  在师的启发之下说出黑板沿、床沿、帽沿、桌沿等词语。

  男女生分开读词语。

  理解无边无际,齐读,听老师讲解字典中际的解释: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大家想一想还有无边无际的(),男女生合作读词语

  学习信字,看字形,交流发现。交流积累的词语。同桌合作读词语。

  四、理解课文

  师:我们的生字学的很棒,把生字送回课文,我们一定也能读好它,有没有信心。现在请同桌两个人合作分段朗读课文,思考:1、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2、他们为了什么事而争吵?3、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生回答,师板书:小鸟 青蛙 讲解蛙交流蛙的识字方法,如水洼、挂住、娃娃 生齐读词语。指名说如何写好,师板书,学生书空。

  师问:青蛙在井的'什么地方?小鸟呢?生答老师贴图片。

  师:课前,老师给大家进行了对话,大家还记得吗?下面大家可以小组合作,请看合作要求:1、用小鸟和青蛙进行了几次对话?2、用画出小鸟说的句子。用﹏画出青蛙说的句子。把句子读熟。师巡视,指导学生做好标记。

  出示所有对话,齐读,男女生朗读。师生对读。

  三、学习生字词

  师:大家学会了这三个字,会把他们写正确吗?观察占格的位置,师板书,生书空。

  打开书翻到62页,书写生字。

  展示,交流。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课外实践;选择三处不同地方观察天空的大小,比较看的结果。

  学生齐读

  学生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听老师讲故事

  学生齐读

  学生朗读课文

  指名回答

  学生书空

  学生一起回答

  指名分段朗读

  回答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齐读

  男女生朗读

  学生交流

  书空

  小组合作学习

  分角色朗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

  学生观察、描红书写

  展示交流

  今天我执教了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中的《坐井观天》。这节课下来,我第一感觉就是不太满意。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教是为学服务的,没有让学生很投入地来学习,这就反映出了课堂上存在不少问题。反思一下,首先在教学设计时,我把找对话定为教学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课件设计主要就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同时 课前我还跟学生进行了谈话但课堂上学生还是表现出了为难情绪。细细想来,在这一环节上,如果再加上多种形式的合作朗读可能学生就容易理解一些。另外,在时间的分配上还有一定的失误,课堂上出现了前松后紧的情况。第三,课堂上我的语言应该再具有一些感染力,就能很好地调节课堂气氛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精选)07-30

语文教案(经典)08-10

(精选)语文教案08-06

[经典]语文教案08-03

(经典)语文教案07-26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25

语文乐园教案06-08

语文《绝招》教案03-31

《语文园地》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