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时间:2024-02-02 07:06:5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1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建设和谐文化。今年清明节期间,我校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争当文明学生”清明节主题活动。为使这项活动开展的'既轰轰烈烈,又扎实有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清明节寻根祭祖的民间传统习俗特征,突出缅怀先祖、缅怀先贤、缅怀先烈,培育忠心、塑造忠诚。通过诵读誓词,演绎民俗文化,拓展节日文明,引导牢记中华民族历史,珍惜美好幸福生活,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做一个光荣的合格学生。

  二、活动主题:

  缅怀革命先烈,争当文明学生

  三、活动时间:

  4月3日上午

  四、活动地点:

  杜凤瑞烈士纪念馆

  五、参加人员:

  杨集二中师生代表

  六、活动过程

  第一项:全体肃立,敬礼。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敬献花。

  第三项:全体师生向革命先烈默哀。

  第四项:学生代表献词。

  第五项:领导讲话。

  第六项:呼号。

  第七项:参观烈士陈列馆。

  扫墓活动结束!

  七、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7年级参加扫墓活动。

  2、4月3日早8:00在学校操场集合。

  3、列队集合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老师跟好队伍,保证学生安全。

  4、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活动纪律等教育,背熟誓词,练好宣誓。(宣誓时要右手握拳举至耳旁)

  5、每人带一朵小白花,在烈士墓前向烈士献花。

  6、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7、安排一名旗手带好本班的彩旗,带好队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2

  一、活动背景: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发展学生素质教育,继承和发扬雷锋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我决定与校团委在3月23日开展“团员青年赴敬老院慰问”活动。

  二、活动宗旨:

  充分发挥团员在传播文明、弘扬新风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弘扬尊老敬老的新风,同时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敬老助老志愿活动中去,切实为老年人排忧解难,做到爱老、敬老、为老,在社会上营造温馨和谐、健康文明的氛围,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得到体验和感悟,进而培养尊老助老的良好品德和文明习惯,学会感恩,报答社会。

  三、活动主题

  关爱老人,学习雷锋

  四、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3日下午3:00——4:30

  五、活动地点:

  杨集乡敬老院

  六、前期准备:

  1、提前与敬老院院长联系,了解敬老院大致情况,以及确定具体活动时间。

  2、写好宣传标语,要求志愿者统一穿校服、带上志愿者红帽、自带抹布。进入敬老院要主动向老人问好,不能追打嬉闹。

  3、要求各位同学必须服从组织的分配安排,有纪律,注意个人行为,注重集体形象与学校形象,不可擅自行动,要集体行动。

  4、要求参加同学在活动之后,每人写一篇关于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5、准备安排梳子5把、指甲钳5个 。

  七、活动程序

  1、致慰问词

  2、和老人谈心,洗头

  3、打扫卫生

  4、同老人剪指甲

  5、活动结束

  八、注意事项:

  1、准时集合。20xx年3月12日下午2:10在升旗台集中准时出发

  2、进入敬老院,见到老人一定要微笑打招呼,这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与认可。

  3、与老人交谈时要尽量的去倾听他们,要引导老人多讲述他们的往事。注意语气及用词,尽量不要触及任何有可能使老人情绪波动的话题;

  4、清扫房间时一定要将物品放回原处,不要改变它们的原来布局。

  5、打扫卫生后的劳动工具请务必物归原处,或交由工作人员保管!活动期间产生的垃圾统一收集,集中放置到院内的垃圾箱或带出到垃圾收集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3

  为落实执行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贯彻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在小学、初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工作的意见》精神,我校从办校第一年即xxxx年秋季开始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工作。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实验方案。

  一、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勾画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发展蓝图,把一个崭新的课程体系呈现在我们面前,对重建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要突出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就必须实行课程的综合,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一以贯之的教育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课程的综合,首先要实现目标上的`综合。教育要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把这些素质综合起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是要实现内容的综合。本次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第三是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例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这样一种具有交叉综合形式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

  二、课程开设: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我校三至六年级本学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开设三节,信息技术教育每周安排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平均每周安排1课时,“活动课”平均每周1课时。课时列入课表,配备专任教师。本校拟将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课合成大课,为更好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提供时间保证。

  1、课程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2、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这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四大指定领域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能相互割裂。

  在实践活动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其彼此渗透,形成整合。其具体内容由学校和班级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实际自主开发和选用。本校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工作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1)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在目标上,不是单纯从知识上着眼,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应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情意、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谐发展;在内容安排上,应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强调学科间的渗透;在方法上,提倡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形式,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体验教育,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各种可供实践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成效的实践活动。

  (3)活动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4)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强调遵循“开放”的原则,努力做到教育时空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教学要求与内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以及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估的开放。

  三、师资培训:

  学校加强对师资的培训。通过培训和辅导,让教师较好地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目标、基本原则及教学评价,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必须发生转变,教师将成为学生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四、课程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以形成性、发展性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以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可采用作品(手工、劳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

  附1: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安排:

  1、九月份:制定实验方案,组织学习,班级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研究性学习形式为主),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观摩课。

  2、十月份: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学习相关材料,班级制定活动方案,施行方案,撰写小结。

  3、十一月份:充分发掘家长资源,建立联系,开展参观、访问、劳动等综合实践活动。

  4、十二月份:学习科学知识,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试写课题小报告。

  5、一月份:进行实验总结工作,成果展示。

  附2: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操作流程

  1、每月确定一个主题或项目。

  主题或项目的确定一般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商量决定,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

  2、每月的活动一般分四次进行。

  第一周:

  (1)确定活动的主题或活动的项目。

  (2)商量、确定活动的方案

  (3)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方法搜集有关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第二周: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周:

  学生制作活动的作品、成果

  第四周:

  (1)组织学生交流作品和活动情况

  (2)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评价

  (3)整理和收集活动的资料和成果

  3、学期末进行学生的总体评价和活动的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4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与人交往中的基本礼仪。

  能力目标: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掌握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交往过程中基本的礼仪和技巧的作用,并坚持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通过本次活动课,使学生对课间午间休息时需注意的文明礼貌有一个新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体会课间文明的重要性。在日常课间活动中会正确运用礼貌用语,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1、准备好教室布置,板书设计。

  2、收集礼貌用语和平时这方面做得好的典型事例。

  3、准备好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同学们,听,那丁零零的下课铃声送来十分钟。多么令人向往的课间十分钟,我们几乎每天都有五、六个的课间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我们都该做些什么,应该注意些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现在请看

  二、对对碰

  (一)观看课件,明白事理

  1、下课啦,这几个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好不好?

  2、再看看,这位同学这样下楼梯?

  3、这样荡秋千?

  4、接着看,怎么样?

  5、刚才那些都不对,那课间这样的游戏能玩吗?

  6、我们在教室里能这样玩吗?(学生交流想法)

  (二)刚才同学们看了这么多不该玩的游戏,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我们人走过之处又都留下了什么呢?

  (课件)脚印,垃圾,水龙头没关,墙壁破损。

  (三)平时课间十分钟,你会玩什么游戏?

  我们在课间到底能干什么呀?到底哪些活动才是适合我们玩的呀?

  讨论交流:课间可以玩的游戏。

  (四)大家看看可以玩的游戏

  有意义的课间游戏能给你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交流想法)

  (五)那我们在做游戏时要注意什么?

  还有要补充的吗?

  下面我们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在课间,午间,可以做哪些活动?

  (学生讨论,汇报)

  (六)下面,请同学们议一议在教室里、楼道里应该注意哪些礼仪?

  1、教室

  2、楼道

  我们学校人这么多,交往也很多,怎样才能让大家和睦相处呢?

  这时,就需要同学们时常用上文明用语。请看,我们常用的文明用语有哪些呢?

  (七)讨论交流课间文明用语

  刚才同学说的真是热闹,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大家学到更多的课间文明用语,让我们一起来请教一下大屏幕上的'礼仪小博士吧!

  1、出示课间文明用语。(学生轮读,自学)

  2、你从礼仪小博士那里学到了什么课间文明用语呢?

  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学礼仪,用礼仪、要重言,更重行”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吧!

  三、学礼仪,更重行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那我们遇到实际问题该怎样做呢?

  说一说

  1:下课了,你在教室里玩,由于不小心,把墨汁弄到同学衣服上,你怎么办?2:你在玩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同学撞倒了,这是你该怎么办?

  3:你借了同学的东西后,要把东西还给同学时:你应该怎么说?

  四、自测,提高认识

  刚才同学们都表现不错。那现在我们来测一测:你是文明人吗?

  五、总结升华

  课间休息是从上一堂课转向下一堂课的一种过渡,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疲劳的身心得到恢复,以便精神百倍的、更好的学习。同学们,下课铃声真的就要来啦,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学生唱《哦,课间十分钟》)

  现在,同学们好像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出去轻松轻松,想看一看蓝天,想吹一吹清风,想摸一摸皮球。那我们在活动时就要做到注意安全,讲究卫生,文明礼让,让我们共和谐课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相关文章:

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总结05-18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7-31

综合实践的活动教案12-25

【精】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9-25

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案09-19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范文11-07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3-10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2-28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5篇11-18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