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2-18 08:46:47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中班教案精选(10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损害图书的行为是错误的。

  2.学习爱护图书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收集图书角的图书,检查破损的情况。

  2.胶水、双面胶、透明胶、剪刀等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图书“生病了”。

  1.教师通过提问导入活动。

  教师:图书角上的图书怎么都不见了呢?(它们生病了,都去医院了。)

  2.教师:图书怎么会生病呢?生了什么病?

  3.教师出示破损的'图书,引导幼儿观察。

  4.教师:大家说一说图书为什么会生病的?

  幼儿自由讨论。(引导幼儿说“因为有人不爱护图书等”)

  (二)为图书治病。

  1.教师:请小朋友来做医生,我们一起为图书治病。

  2.教师出示胶水、双面胶、透明胶、剪刀等,介绍修补图书的方法。

  3.教师和幼儿共同修补图书。

  (三)学习爱护图书的方法。

  1.个别幼儿示范取书、看书,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他们看书的方法对不对?

  2.教师演示正确的方法:取书时动作要轻,不能硬扯,避免将书撕坏;看书时将书平放在桌上或双腿上,一页一页翻动时动作要轻,不要将书页弄皱或折痕,也不要将书或书页卷成筒状;放书时要将书合上,轻轻插入图书架。这样图书就不会生病了。

  3.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取、放和看图书。

  活动延伸:语言区图书。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感受普通话四种不同的声调,练习发准四声。

  2、认真倾听同伴和老师的发音,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娃娃一个,鸡,羊,狗,兔和茶杯、碗,勺,皮球等。布置一个娃娃家的场面。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带幼儿到娃娃家做客。

  今天,娃娃过生日,她请我们去做客。教师带幼儿进入娃娃家。

  2、介绍游戏的`玩法。

  (1)娃娃和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

  (2)娃娃请小朋友们喝茶,请你们坐下――喝茶请坐。(请幼儿学说,说对了即可坐下喝茶)

  (3)娃娃请小朋友们吃饭――猪油炒饭(方法同上)

  (4)娃娃请小朋友们吃菜――番茄炒蛋(方法同上)

  (5)吃完饭,娃娃请大家拍球――拍球比赛。

  (6)和娃娃再见――非常感谢。

  3、幼儿自选小动物一个,玩“请客”的游戏,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请了哪个朋友,怎样招待他的,请他喝什么?吃什么?玩什么?最后怎么说的。重点帮助幼儿发准四声。

  请2-3名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娃娃请客”的游戏。

  活动反思:

  本活动围绕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创造性、综合性、趣味性地开展语言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提高幼儿积极交往的能力,是新《纲要》儿童语言教育观的具体体现。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萝卜的外形,并了解其种类及公用。

  2、体验收获的喜悦以及劳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用语言讲述萝卜的外形特征。

  活动难点:

  了解萝卜的用途。

  活动准备:

  实物萝卜若干只。

  活动过程:

  1、 收获萝卜:

  与幼儿一起到种植园地收萝卜。

  洗萝卜。教师指导有人使用抹布、刷子等工具给萝卜洗澡。

  分萝卜。请幼儿给洗好的.萝卜分家,分别装在各个箩筐里,然后请各组的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分法。

  小结萝卜的种类。

  2、说萝卜。

  请幼儿选择一种萝卜并介绍它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结。

  上午活动二:

  萝卜(艺术)

  活动目标:

  1、 感知水粉颜料作品的特点。

  2、尝试用于实物相似的颜色表现萝卜。

  准备:

  油画棒、实物萝卜。

  活动过程:

  1、感知观察:

  幼儿自由结伴观察外形特征、颜色等。

  幼儿围坐在一起谈谈观察后的新发现。(萝卜的大小、形状、颜色、种类等不一样。)

  2、幼儿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引导幼儿根据萝卜的大小、形状、颜色、种类进行创作。

  3、互相欣赏作品,并讲评。

  幼儿作品展示。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将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继续学习正确目测6以内的数群。

  3.乐意主动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教具:分类底版,6以内的实物卡片,相应数量的数卡

  学具:聪明的玩家(分类底版,6以内的各种实物卡片,相应数(点)卡等)

  给一样多的发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操作卡,雪花片)

  一样多的放一起(6以内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卡片)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了解游戏玩法。

  1.出示分层式分类底版,各种球类实物卡。

  教师:超市里有许多的球,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球呢?它们各是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数数,并能说一说自己数的方法。

  2.师幼共同讨论整理“分层货架”的规则:一样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儿示范分球,师幼共同读一读,检查分得对不对。

  4.出示3—5的数卡,

  教师:谁愿意来帮助球儿们找到运货的小推车呢?

  幼儿讨论得出:每层货架上放的球儿数量是几,就摆上数字几的卡片,把数卡放在每层货架的最后空格处。

  二、小组操作活动。

  1.介绍各组活动

  有重点的介绍“聪明的玩家”的.规则

  2.小组活动与规则。

  (1)聪明的玩家

  能将6以内的等量实物放在一起,并为各底版空格处摆上相应的数(点)卡

  (2)给一样多的发花

  能用目测的方法进行6以内实物的等量判断。

  (3)一样多的放一起

  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快速辨认实物卡上的数量。

  3.教师重点观察指导“聪明的玩家”的活动。

  三、活动评价

  1.再出示房屋底版和小动物的实物卡片,幼儿完整的演示一次操作过程。

  2.引导幼儿知道:x数字的屋里放的全都是数量是x的小动物,数量是x的小动物都可以用数字x来表示等。

  中班数学活动:藏起来的花瓣(找规律

  活动目标:

  1、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找规律快乐。

  2、能认真观察物体的颜色排列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排列。

  3、学习用多种方式探索和寻找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项链,盒子,记录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出示ABAB直线型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请幼儿讨论花瓣颜色的排列顺序。

  (2)教师将幼儿的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2、出示ABB环形花瓣项链,感知环形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出示ABB环形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其颜色排列规律。

  (2)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3)教师引导幼儿沿相反方向观察项链颜色排列顺序,并记录排列规律。

  (4)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顺序。

  3、游戏:“猜一猜”。

  (1)将项链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里,请幼儿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2)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再打开盒子,进行验证。

  (3)根据幼儿掌握情况,隐藏不同数量的花瓣再次进行游戏。

  4、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

  第一、二组:画一画。

  方法:请幼儿从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张,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纸上画出一串项链。

  第三、四组:猜一猜。

  请幼儿猜一猜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

  5、活动评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生活中一些物体上的花纹排列规律,如地垫、餐桌布、床单、衣服等,丰富幼儿有关排序的经验。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硬币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能够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准备:

  5角、1元的硬币每人一套,存钱罐1个,篮子20个,小盒子1个,教棍1根,幻灯片7张(5角、1元硬币的正面、反面、正反面各一张,5角、1元在一张图的图片一张),捐物箱2个,玩具若干,长桌2张。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活动难点: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出示存钱罐,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存钱罐)老师在里面存了好多硬币。现在我把它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

  2、基本部分

  (1)幼儿找“朋友”,进行认识。

  硬币朋友最喜欢和轻轻拿,轻轻放的人交朋友了,你们能做到吗?请你们在篮子里找一个“朋友”。

  提问:

  a、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形状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

  c、上面有些什么图案?

  (2)幻灯片演示,教师逐一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认识。

  现在,请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朋友”送回到篮子里,下面我们把这些硬币放大了再来看一看。

  认识5角,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5角的硬币。

  正面——提问:

  a、这是多少钱的硬币?(5角)

  b、它的正面上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5角的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有什么图案?(荷花)

  正反面——这就是5角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们在篮子中找出相同的硬币。(找到后)

  提问:

  a、请你们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硬硬的、圆圆的、凹凸不平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金色、圆形的)

  认识1元,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1元的硬币。

  正面——提问:

  a、它是多大面值的硬币?(1元)

  b、上面都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的是什么图案?(菊花)

  正反面——这个就是1元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把它找出来,好吗?(找到后)

  提问:

  a、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银色、圆形的)

  b、数字是几?(1)

  c、上面的汉字是什么?(元)

  (3)同时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观察、认识。

  老师把5角、1元的硬币都放到了一起,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

  a、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都是圆形的,都是硬硬的,凹凸不平的。5角和1元的硬币,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数字不一样,汉字也不一样。

  (4)区分硬币以巩固硬币的认识。

  我们认识了5角、1元的硬币,现在我要考考旁边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认识吗?这是多少钱?(5角)要考倒爸爸妈妈可真难,现在我来考小朋友,看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元)这呢?(5角)真棒!现在老师换一换,请你们在篮子里面找出5角的硬币让老师看看,你们还能找出1元的硬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看吗?刚才小朋友说了5角和1元的大小不同,老师这里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了许多5角、1元的硬币,我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摸出一个5角的。

  3、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并进行简单的购物。

  今天,我们和硬币交了朋友,都认识了5角、1元。看,老师请了2个售货员阿姨来,请阿姨们说说她们卖的是什么东西?(售货员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5角店的售货员阿姨,里面有…)你们想买玩具吗?(想)那老师请小朋友拿一枚硬币去买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买到后玩一会儿就把它捐给灾区的小朋友。请1、2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请3、4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捐物箱,我们把买到的玩具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甘红梅)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经常发现有的小朋友不爱吃水果或只吃一种水果。而且经常有家长反映孩子不爱吃水果,请老师在幼儿园帮助教育教育……怎样才能让幼儿喜欢吃水果,真正体会多吃水果身体好的道理呢?单纯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收效甚微,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爱吃水果的牛》,借助活动让孩子知道经常吃水果的好处,通过活动也让幼儿懂得了互相帮助,助人为乐的道理。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水果有营养和经常吃水果有益与身体健康。

  2、了解几种常见水果的基本特征。

  3、学说礼貌用语:请喝杯xx牛奶,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难点:

  1、让幼儿了解水果有营养,经常吃水果有益于身体健康。

  2、学习使用礼貌语言,学说故事中对话“请喝杯水果牛奶”。

  活动准备:

  PPT故事、水果图片若干、榨汁机及常见水果若干,一次性纸杯。

  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

  (1)导入活动。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片,仔细观察,告诉我你都看到了什么?(出示ppt)

  (2)、导入故事情境。

  “你们知道牛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吗?”

  “这头牛的'爱好可有点与众不同,一起来看看它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出示ppt,让幼儿观察)

  l教师小结:原来这是一头爱吃水果的牛。

  2、教师结合ppt讲述故事。

  (1)、请幼儿结合图片说说爱吃水果的牛住在哪里?

  (2)、请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天气突然变凉了,主发生了什么事情?爱吃水果的牛也会生病吗?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爱吃水果的牛没有生病及经常吃水果的好处。

  l你喜欢吃水果吗?喜欢吃什么水果?

  l为什么喜欢它?(引导幼儿从颜色、味道等方面加深对水果的印象)

  l小奶牛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几种水果,(香蕉、苹果、葡萄、橘子)它很想知道你们喜欢吃这些水果吗?

  l统计一下有哪些小朋友喜欢吃同样的水果。

  l教师小结:不同的水果里含有不同的营养来满足我们身体的需要,经常吃水果我们都会像爱吃水果的牛一样健壮。

  (4)、爱吃水果的牛没有生病它会照顾主人,帮助邻居吗?你觉得它会怎样做呢?

  l结合生活经验,请幼儿说说自己生病时,是谁在照顾自己?爸爸妈妈都是怎样照顾自己的?如果我们的家人生病了我们该怎样照顾他们呢?

  l学说故事中对话“请喝杯xx牛奶。

  l为什么大家喝了水果牛奶病就好了?

  3、游戏:制作水果牛奶。

  l小奶牛还为小朋友带来了一杯牛奶。想不想也来制作一杯好喝又营养的水果牛奶呢?你想制作什么样的水果牛奶?

  l出示榨汁机,制作果汁。

  l引导幼儿通过肢体动作扮“榨汁机”,制作自己想要的水果牛奶。

  l请自己的朋友、老师们喝杯健康又营养的水果牛奶。学说礼貌用语:请喝杯xx牛奶。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的语言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各领域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拓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本次活动通过,《爱吃水果的牛》贯穿活动始末,通过活动为幼儿创造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的语言环境。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内容要相互渗透,有机连系,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

中班教案 篇6

  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做拓展活动的指导方案也属于一种教案。以下是“中班社会活动《找朋友》教案与反思”,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设计背景

  1、为激发幼儿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乐意与他人交流的情感。凝造幼儿和谐快乐相处的氛围,让他们喜欢上幼儿园并学会与他人有礼貌的交流与相处。

  2、因为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小朋友居多,适当的在活动中教会少数民族小朋友一些简单的交流以及礼貌用语的汉语发音。

  3、促进幼儿能情绪愉快的参加各种活动,有初步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

  4、培养幼儿能够有礼貌的与他人交流认识老师、小朋友。感受集体生活乐趣,享受与同伴分享、游戏的乐趣。培养幼儿对父母、老师、同伴的积极情感,学习基本的交往技能。让他们学会关心爱护他人。

  活动目标

  1、 初步激发幼儿与他人交往的兴趣。鼓励幼儿主动认识新朋友,促进同伴间的友好合作和交往。

  2、 引导幼儿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准确使用礼貌用语。

  3、 体验与同伴的交往中获得的愉快情绪。培养幼儿喜欢集体生活的情感,初步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学习与同伴分享,将重点词语“你好”“再见”“朋友“有机的渗透到社会领域。促进幼儿汉语口语能力的发展。

  重点难点

  1、 教师要引导幼儿在听懂儿歌的基础上学习唱儿歌。

  2、 教会他们新学礼貌用语的准确发音。

  活动准备

  1. 录音机或VCD机,歌曲《找朋友》,录音磁带或光碟。

  2. 动物手偶或挂饰。(以当地常见小动物为主)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1.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小朋友们请看,他是谁呀?”

  2. 教师:“(出示一个“小牛”的手偶),今天我们要和小牛一起玩游戏。“

  (二) 展开部分

  1. 教师:“小牛看到新朋友,有些怕生,但是他还是很想和新朋友一块玩。他会怎么和新朋友打招呼呢?”

  2. 教师引导幼儿与“小牛”,用“你好”“再见”“好朋友”等礼貌用语打招呼。

  教师:“小牛,面对你的新朋友,请大声的打招呼吧。”

  教师(出示小牛手偶,做出与小朋友打招呼的动作,教师模仿小牛对小朋友们说简单的问候语。):“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牛。”

  3.教师教幼儿说:“你好,小牛。我们是你的新朋友。”

  4. 教师播放歌曲《找朋友》,并用手偶演示歌词中的内容。

  5. 教师向幼儿解释歌曲的内容,并分别向他们解释语中“朋友”“你好”的发音。

  6. 做活动。教师教幼儿唱《找朋友》,并在适当时间带领小朋友边唱歌去边做歌曲中的动作引导小朋友与相邻的小朋友互相问好、握手、说再见。并鼓励他们用学过的礼貌用语与自己的朋友打招呼交流。

  (三)结束部分

  (在找朋友的音乐背景中)相邻的小朋友两两互相说:“你好、再见。”

  教学反思

  1、 要努力营造快乐、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小朋友积极参加活动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和关怀,感觉到他们在生活在一个温暖的集体中。每个人都被老师接纳和尊重,

  2、 关注班级中不善于与人沟通的幼儿,因为他们平时沉默寡言很少与同伴沟通。在活动中要充分给与他们交流与表达的机会,引导他们与其他幼儿在一起玩耍、学习。

  3、 鼓励他们用新学习的礼貌用语与教师、家长、同伴之间打招呼,并创造一个使他们大胆表达礼貌用语的轻松活泼氛围。

  4、 由于每个小朋友成长的环境不同,不同小朋友的沟通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关注平时与他人沟通较少的幼儿,提高他们的自信,鼓励他们多与家长、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交流。

  5、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虽然接受能力较强,但是知识巩固能力较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积极巩固知识。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建议

  1、在幼儿下笔画之前,可以先让幼儿在画纸上徒手画一只大蜗牛,让幼儿感受大蜗牛在纸上的位置,然后再下笔画。

  2、在讲解两种颜色交替涂色时,如果教师能在黑板上示范讲解,幼儿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并掌握这种涂色方法,效果会更好。

  活动目标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画简单的背景。

  学习把主要物体画在中心位置,画得最突出的构图方法。

  尝试用两种颜色交替使用涂色和用深浅两种颜色叠加过渡涂色,丰富画面色彩。

  通过观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能用螺旋线画出贝壳,并大胆用线条、图案装饰。

  活动准备

  课件、画纸、蜡笔人手一份

  黑板、已画好的蜗牛轮廓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课室里,它"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这是什么小动物呢?你们猜一猜是谁?(蜗牛 )

  二、利用课件,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1.教师:小朋友,蜗牛的样子是怎样的?(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进行讲述,如贝壳--圆圆的,有美丽的花纹;身体--长长的,软软的等;)

  2.教师:蜗牛身上有什么?什么形状的?壳上还有什么?(一圈一圈的螺旋线,还有许多小花纹,非常美丽!)

  教师:贝壳的颜色怎样?(有棕色的、黄色的、红色的……)

  教师:蜗牛的身体又怎样呢?(长长的、厚厚的)头上有什么?(一对触角、一双眼睛、还有一个小嘴巴)

  三、教师讲解示范

  1、蜗牛长得这么可爱,我们一起把它们画下来吧。你们想怎样画呢?(鼓励幼儿大胆把想法说出来)

  2、示范蜗牛的画法:

  教师:那我们今天就画一只美丽的大蜗牛吧。

  (1)先在画纸的正中间,用螺旋线画出蜗牛的壳,再画上身体、触角、眼睛、嘴巴。

  教师:蜗牛小时候很小的,后来它慢慢地长大,背上的壳也一圈一圈地跟着长大,终于长成了一个大大的壳。(提示幼儿:不要绕得太多,老师觉得绕4 圈就最合适,线与线之间不要太密)再引导幼儿观察蜗牛壳在画纸上占的位置。引导幼儿把一只蜗牛画在纸的中心位置,画得大大的,让人一眼就能发现画纸上有一只大蜗牛。

  教师:接着,画蜗牛长长的、厚厚的身体,还有一对触角、眼睛、小嘴巴。

  (2) 用线条、图案装饰蜗牛的壳

  教师:蜗牛喜欢美丽的壳,我们用线条和图案给它装饰一下。可以先用线条把贝壳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可以选用直线、斜线、波纹线等线条。

  教师:除了线条,我们还可以画上美丽的图案,如圆形、心形、云朵形等。

  (3)学习两种颜色交替使用涂色

  教师:接着,我们给蜗牛穿一件美丽的衣服。用两种鲜艳的颜色交替使用涂色,这样看上去很有规律,也很美丽!

  (4)学习深浅两种颜色叠加过渡涂色

  教师:除了这种方法,还可以用深浅两种颜色叠加过渡涂色,如我先用深绿色在蜗牛的身体上涂上一小部分,接着我用浅绿色叠加涂上去,在把剩余的部分也涂上浅绿色,这样蜗牛身上的色彩就更美丽了。(教师在黑板上示范)

  (5)添画简单的背景

  四、欣赏优秀作品,交代绘画要求

  1、展示几幅优秀作品,让幼儿欣赏。

  2、教师交代绘画的内容和要求。

  (1)先在画纸正中间画一只大蜗牛,接着装饰一下贝壳,最后才涂上颜色。

  (2)要选用一些鲜艳的颜色来着色。

  (3)画画时注意画面的整洁。

  五、幼儿绘画,教师观察

  了解幼儿绘画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六、作品评价

  比一比谁画的蜗牛最美丽。

  (视活动具体情况选择以下3项,可全选,也可选其1或其2进行描述)

  活动延伸

  把幼儿作品张贴出来,让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观摩学习。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晃动运动具有危险性,会躲避危险。

  2.会正确地进行晃动的运动,知道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摇晃的运动”组图;《晃动运动要注意》儿歌音频及伴奏;“晃动运动要注意”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放组图,了解晃动运动的'危险性以及如何躲避

  —他们在做什么呢?这些运动都有什么特点呢?

  ——如果我们靠近会有什么危险呢?

  二

  播放儿歌及伴奏,了解晃动运动的安全事项

  1.播放儿歌音频2-3遍,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带领幼儿跟读儿歌。

  2.播放儿歌伴奏音频,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三

  鼓励幼儿说说还有哪些晃动的运动及安全事项

  ——你们还知道哪些“摇晃”的运动?

  ——玩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示:光的折射

  2、科学发现室光学区域

  活动指导

  1、教师同幼儿讨论什么光是怎样形

  讨论后让幼儿知道,当物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我们就看到的热物质的发光。 如:火光、烛光、白炽灯的灯光,以及前述钢铁、玻璃、石头等烧红时的发光。

  2、问题: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有什么常见例子给幼儿讲解:

  第一,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三点一直线,在射击、射箭运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由光的直线传播,再加上人的双眼效应,可判断物体的位置。

  第三,木匠用刨刨一木条,刨了二下就要检查刨得直不直,他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用眼睛从木条的一端沿木条看它是不直的。

  第四,队伍对齐:"向右看齐!"

  3、幼儿在光学区域自由探索、发现光的折射。

  (1)课件演示:光的折射

  通过观看课件演示,让幼儿对光的.折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实验:把筷子插到水里发现筷子在空气中和水中拐了个弯的原因。 (空气和水就是两种不同的介质)

  (3)指导幼儿在光学区域,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

  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和了解光的折射。

  (4)教师讲评活动情况,表扬鼓励探索中有发现的幼儿 。让幼儿讲一讲在探索活动中发现了什么?

中班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玩球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一项户外活动。有时他们不仅仅局限于拍球、滚来滚去,而且还玩出很多花样来(顶球、夹球像陀螺转一转等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经过小班一年多的拍球训练(左右手),培养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体验游戏的合作精神。为了拓展孩子探究更多球的玩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需求,引导孩子多人合作的玩法,锻炼了孩子的发散思维。我设计了皮球这节课。

  活动目标:

  1、探索球的各种玩法。

  2、通过游戏,让孩子体验玩球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皮球、辅助材料(纸箱,纸棒)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做准备活动。(健康歌)

  二、出示球,尝试探索球的各种玩法。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好多的球(出示球),让我们来玩一玩吧。(幼儿自由玩、教师参与其中)。

  2、让幼儿说出各种玩法,一起来玩玩。师问:你是怎么玩球的?让幼儿来示范一下,再来一起学一学。(拍球、转球、顶球、抛球接球等)

  3、引导启发幼儿玩出和平时不一样的玩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怎么玩)幼儿合作玩出新花样。

  两人传球(在地上滚着对传;从胯下传球;两人对抛;转身抛球;)三人传球(相互滚地传球;相互胯下传球;相互抛球。)

  小结:

  球可以拍(左右手拍;慢拍、快拍),顶球(跑、跳),夹球(跳),背球(走、跑),踢球,转球(快、慢);滚球,坐球(转),趴球(转)。两人传球(在地上滚着对传;从胯下传球;两人对抛;转身抛球)。三人传球(相互滚地传球;相互胯下传球;相互抛球。三人以上合作都可以玩。

  3、教师启发幼儿皮球变变变,能变成什么?(变陀螺、变西瓜、变西瓜等)小结:

  我的皮球变变变:变成小兔蹦一蹦,变成陀螺转一转,变成西瓜滚一滚,变成小车推一推。

  三、通过游戏活动《皮球变变变》,感受游戏快乐。

  活动经验:

  知道多人头上传球、胸前传球、胯下传球、棍棒赶球。

  活动材料:

  大纸箱四个、纸棍若干。

  游戏规则:

  师问:皮球皮球变变变。

  幼儿问:变什么?

  师答:变成萝卜传一传。(师与幼儿互换,幼儿问,幼儿答,看谁说的多。)(变成果子传一传;

  1、头上传球(果子)。

  2、胸前传球(萝卜)。

  3、胯下传球(西瓜)。

  4、棍棒赶球(小猪)。

  四、随音乐放松活动。

  五、活动延伸:

  与家长探索更多球的玩法。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02-27

【精选】中班教案08-16

中班教案(经典)07-25

(精选)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0

中班教案【精选】07-27

中班教案[精选]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