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目标】
1.借助工具书,能顺畅朗读课文。
2.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重点难点】
1.重点: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课文提示】
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答司马谏议书》文题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
2.王安石,宋朝文学家、家。王安石当政时,推行变法。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的滚滚硝烟。
【正音正字】怨谤(bàng) 难壬人(nàn) 胥怨(xū) 盘庚(gēng) 会晤(wù)
【阅读课文】
1. 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人“习于苟且”;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上“欲变此”。
2. 实施变法时,出现了什么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实施变法时,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
司马光认为,这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3.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为天下理财”; “辟邪说,难壬人
语文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学习重难点:
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四、学习准备: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五、学习时间:2课时
六、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四、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积累“酬谢、叮嘱、发誓、倾盆大雨”等词语。
2、读懂海力布为救百姓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故事。
3、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海力布为救百姓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故事。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阅读一些民间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过民间故事吗?(交流)
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学习的《猎人海力布》就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
板书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报答、酬谢、崩塌、千真万确
指名读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2、出示图片,这块叫“海力布”的石头,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会变成一块石头呢?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出来。
3、读后交流、板书:
起因:海力布救龙女
经过:海力布得宝石
结果: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
4、根据板书,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己准备
交流
三、深入文本,感受、探究人物品质
1、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一定有它的感人之处。再仔细读读课文,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划出来,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2、交流:
(1)第2节
他热心帮助别人……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敬爱他。
指名读齐读
(2)第3——6节
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对话,他不求回报,不要珠宝等细节。
指导朗读对话
(3)第7——9节
海力布劝大家搬家的三句话
(重点指导朗读,抓住海力布的语气和心情:急切——焦急——镇定)
海力布牺牲后,大家沉痛的心情。(指导朗读)
……
3、从使你感动的地方看出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
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板书)
齐读最后一节
3、海力布的故事为什么那么吸引读者,能够流传千年呢?
有曲折的情节,环节紧密相扣,想像奇特丰富,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四、布置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
2、续写《猎人海力布》后记,想像小白蛇如何想方设法救活海力布,海力布如何生活等情景。
过了不知多少岁月,有一天,小白蛇来到人间,她要找自己的救命恩人——海力布。……
板书设计:
救龙女受感谢热心助人
25猎人海力布得宝石知灾难
救乡亲变石头舍己为人
教学效果反馈:
本文内容浅显,情节生动,教学时应避免繁杂的讲读分析。这堂课我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同时给予了必要的学习指导: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二、指导学生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整理故事内容。三、根据记事的三要素,练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收效不错。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在习作修改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评析。
过程与方法根据平时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充分发挥想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的'能力。
教学重点:
点评中的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
点评中的好词好句。
教具:
教学方法:引导、点评
教学流程:
一、习作讲评
1、学生拿己的习作,找出最满意的地方。
2、小组间相互朗读交流自己认为最满意的部分,相互评议。
3、小组间相互传阅习作,彼此发现习作中优美的句子、片段或词语,进行赏析。
4、对部分不尽人意的地方彼此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提高、相互鼓励。
5、学生作好记载,当经验保留。
6、教师巡视指导。
二、小节
1、教师对习作讲评过程进行。
2、提出希望。
3、学生代表发言,本次习作的体会。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了解云南的歌会不同场合歌会的特色。
2.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的描写方法。
3.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
4.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
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2.难点:领会三种场合唱歌的不同场景,欣赏写法上的差异。
【学法导航】
一、预习自测
1.云南知多少:
2.作者简介:
3.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字音
迤西( )譬喻( )糯米( )蹲踞( )忌讳( )酬和( )铁箍( )熹微( )
请在下面写一遍、力求工整、规范、美观:
(2)理解下列词语
酬和引经据典 扶摇直上 别开生面
若无其事 龙吟凤哕 即物起兴
(3)认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几种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每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吗?
教案一般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内容。为大家提供了初二第二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诵读文章,共同研讨批注精美片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文章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突出的浓郁的地方风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感受民歌之美,感受民间文化气息。发现生活中的美,迸发对民歌、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的描写,激励学生关注民歌之美,感受美好生活。
学习过程:
欣赏一段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导入新课。
(小常识)了解云南的歌会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云南人民的生活中,民歌占了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了他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男女传情时会唱歌,结婚时会唱歌,丧葬时会唱歌,甚至有的民族打官司的时候也用歌唱的形式,而高明的歌手会得到人们的特别尊重。
一、我预习、我快乐
1、沈从文的情况我已了解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他的故乡,凤凰县也因他成为有名的旅游胜地。
2、生字词的情况我已掌握
音与形(加点字注音):
蹲踞(jù)酬和(chóu)熹微(xī)譬喻(pì)淳朴(chún)即物起兴(xìng)凤哕(huì)
义:即物起兴: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写作.或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龙吟凤哕:声音委婉动听,抑扬顿挫。
二、我阅读、我感悟
1、感受歌会:请先朗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什么地方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用四字短语回答最好)
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
2、赛说歌会: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歌会读一读,从文中你感受到云南美在何处?结合内容说说理由。
(从歌美、景美、人美、情美、服饰美、才智美、文化美等方面回答)
三、我探究、我自信
拿起笔,让我们静下心来,透过文字的表面去感受云南歌会的无穷魅力。读一读,品一品,批注,小组内交流。
1、在“山路漫歌”部分重点写出了什么样优美的环境?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描写出了当地优美的环境,自然环境之美与歌声之美相得益彰,美景衬好歌
2、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都进行了细腻的人物刻画,请跳读课文,划出三处人物描写的句子。看看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描写了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后明确:山野对歌重点写的是年轻妇女;山路漫歌重点描写的是赶马的女孩子;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
山野对歌,描写云南年轻妇女的性情,脸庞,白白的糯米牙,穿着打扮,特别是抓住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特色来描写了她们的衣裤、围裙、鞋等美丽的装饰。山路漫歌,作者在刻画赶马的女孩子时,通过对云南美丽风光的描写来侧面烘托赶马女孩的美丽,歌唱的优美动听。村寨传歌中对吹鼓手的描写着重年龄和会唱的歌之多。
三、研读赏析
1.说说《云南的歌会》中你最喜欢的场景?谈谈你的理由。
2.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那哪一种?为什么?
A.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B.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枣子脸,满口糯米牙,穿了身衣裤,腰间围个布围裙,脚下穿双鞋,辫发盘在头上。
3.作者为什么并不直接写赶马女孩唱歌,而是用许多笔墨去描写由呈贡进城一路的景色?
4.“金满斗会”给人的感受如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5.赏读完三个歌唱场面,让我们共同来完成这个表格,以更好的体会各个场面独特的风格。
内容特点写作重点
四、拓展迁移
1.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很多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本民族本地区的风土人情,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吗?找出一两个,写在下面。
2.你能用一段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和感受吗?
五、课后练笔
收集我们当地的民风民俗,或者是你了解的中国的民俗,节日,学习本文的写法,以“家乡风情”为话题或者是以中国的风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绝招》教案03-31
语文乐园教案06-08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30
语文教案(经典)08-10
(精选)语文教案08-06
(精选)语文教案08-17
(经典)语文教案07-26
语文教案【精选】07-25
【精选】语文教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