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6篇[精]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预想
二: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吗?遇到过什么;
师:比如:老师让你把《春》背下来,你会不会想:那;
师: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来,一起读------明确了目标,
教学目标:
1、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 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激发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预想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吗?遇到过什么困难?
师:比如:老师让你把《春》背下来,你会不会想:那么长的文章怎么背下来?升入初中以来,你觉得自己比较努力,但成绩总和别人有差距;你很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总是遭到同学的误解??究竟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相信学后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师:板书课题、作者。请同学们读出课题及作者。
师: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来,一起读------明确了目标,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文章,了解内容。
二、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做到眼到、手道、心到。要求:
1、 圈点出不认识读不准的字词。
2、 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还有小组不能解决的字词吗?你可以提出来。
(课件出示字词,检测读音)
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学习的情况.(课件出示抢答题)
抢答:
1、(时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地点)故事发生在哪里?
3、(人物)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4、(起因)我们去爬山的原因是什么?
5、(经过)“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 难?
6、(结果)我是怎样脱险的?
(1)、时间:七月里的一个闷热下午
(2 )、地点:费城的悬崖上
(3)、人物:“我”,内德、杰利五个小男孩、父亲
(4)、起因:无聊,决定爬悬崖
(5)、经过:小伙伴爬下了悬崖,我害怕得在悬崖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险境。
(6)、结果:在父亲的引导下,我一步步爬下悬崖(顺利脱险)并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师:现在,你能抓住记叙的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3、抓住记叙的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给学生概括内容的方法: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 孩子们,请展示你们的星级奖励,让老师看看哪个小组获得的最多。
三、赏读品析,感悟文本。
通过概括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内容,文章写的是“我”童年一次“爬悬崖脱险”的经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课件出示问题:
1. 当“我”陷入险境时“我”是什么心情?你从那些语句中读出的?谈谈你的体会。
师:当我陷入害怕恐惧甚至绝望中时,父亲来了,那么父亲是怎样指导我脱险的呢?请同学们自由组合,
分角色朗读16--22段。
2.思考:在脱险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画出能体现我心理活动的语句。
分析“我”爬下悬崖时心理经历过几个变化过程?
最初:毫无信心 “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
继而:信心顿生 “这似乎是能办到的”
随后:信心大增 “我”能办到
最后:产生巨大成就感。
[教师小结]:作者在这次爬悬崖的过程中内心发生过巨大的波澜,从深深的绝望到有了信心,到信心大增,到产生巨大的成就感,作者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他不仅仅是完成了爬悬崖的过程,更是完成了自己内心的一次成长。
四、合作交流,探究主题
1、这次的经历让他成长了很多,获得了很多,那么他在这次经历中获得了什么人生经验?
请自由朗读最后一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我提醒自己------的地方)
师:很好,我们一起来读这一句。
2、通过这件事,作者学会了应对困难的方法,那就是“走一步再走一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不去想困难有多大,只想到到达下一个目标是我容易办到的。
生: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是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地走下去。 明确: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说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五、畅谈收获
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或得到什么启示?
面对困难,不畏惧害怕,要冷静分析,循序渐进,克服困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小事做起,小进步会积累成大成功。
结束语:
师:小结:居里夫人曾经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进入初中,在这人生新的起点上,我们只要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的走下去,就会有收获。希望和成功永远召唤着你,只要“走一步,再走一步”就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师:最后让我们以残疾少年吴强一首诗歌共勉:
同学们,“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莫顿.亨特能够从一件小事中,感悟出人生的哲理,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面对生活,你们也会有诸多的感受,试以“那件事告诉了我”为题,写出你心中的感悟。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开头概括文章主旨领起全篇的结构。
(2)学习概括叙述典型材料突出中心的写法。
(3)学习边叙述边议论表明自己观点的写法。
2.能力目标
(1)理解总分式的结构特点,提高分析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能力。
(2)提高记叙文写作中概括叙述典型事例以突出人物特点的能力。
(3)体会作者以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感情风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意目标
认真体会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顽强的精神和远大的理想,从中受到教育,向居里夫人学习。
教学建议
课文主题
作者以质朴的语言对自己的性格、为人、理想和信念进行总结和回顾,表现了自己作为科学研究工作者所具备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淡泊名利不为世俗所动的品格和专注地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她以自己的不懈追求和辉煌成就说明,只有这种精神、品格和热情,才是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关键因素和坚实基础。
思路结构
本文的思路是先概括陈述自己的观点,再用典型材料进行表述。
概括陈述:
第一自然段:陈述观点,领起全文事业成功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有信心。
以典型材料表述:
第二自然段:对待工作固执、勤奋而专注。以蚕的结茧作比。
第三自然段:求学和从事研究专心致志、艰苦奋斗。回忆五十年的历程。
第四、五自然段:工作追求安静,生活只要简单。通过对比突出在获得研究成果时不追求经济利益,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第六自然段:学会了温和,热爱生活。
第七自然段:热爱科学,向往未来,立足现实,埋头工作。
写作特点
第一,概括叙述典型材料突出中心。
围绕中心,从工作、学习、生活方面选取了典型材料,叙述层次清晰,但是没有具体事例,都是概括叙述。例如谈“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叙述发现镭之后,舍弃申请专利,仅仅是一个句子,略去了其中的细节。再如写热爱生活,“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但并没有对生活琐事如何兴趣盎然作详细描述,而是扼要地列举:“如栽花、植树、建筑,对朗诵诗歌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这样的概述,共同特点是综合同类材料,抽取精神实质。这样表述是由文章写作目的决定的。作者对自己的性格、为人、理想和信念进行总结,激励自己和启发读者,采用概括叙述的方法,浓缩了人生精华,增强了思想底蕴,能更好地发挥作品的'效应。
第二,边叙述边议论,表明自己观点。
文章很多地方不是单纯地叙述,而是适时地穿插议论,表述观点。例如在叙述作者像桑蚕吐丝结茧一样地工作后,议论道:“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再如,叙述了夫妇二人没有申请镭的专利,抛弃了一笔财富;渴望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在这段叙述之前写道:“我在生活中,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之累。”这种议论或在叙述之后进行归结,或在叙述之前提领下文,它们都鲜明地呈现了作者对问题的看法。这样的议论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便于读者迅捷地领会文章的主旨;同时,有它们作为纽带,材料同观点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文章便突现出针线绵密、结构严谨的艺术特色。
教法建议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加强语感。
(2)老师设计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
(3)同《阿长与<山海经>》进行比较,体会概括叙述典型材料的特点。
(4)同《一面》进行比较,体会记叙文中议论的不同方式。
(5)用一个课时。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爸爸”的好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
20xx年4月8日第八周星期二第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具: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小朋友的爸爸,边说边板书:爸爸他爸爸非常,边说边板书:好学的。
2、读好“好”第四声,“好”还有什么读音?分别组词。
3、解题,
二、指导看图,学习生字词。
1、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课文会怎样写呢?自读课文。
3、生按要求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4、出示生字词。
5、指导读好长句子。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再次开火车朗读课文,其它同学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讨论:课文写了“爸爸”的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字音。
2、教学新偏旁。
3、看课后生字的笔顺表,自学笔顺。
4、反馈,检查。
5、字义区别。
五、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说说怎样把字写正确、美观?
2、师作适当补充。
3、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六、布置作业:
七、教学后记:“完”与“玩”、“近”与“进”、“网”与“晚”会写乱。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好学的爸爸》教学设计二
一.复习检查
1.说说“夜”的笔顺。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指名读。
说说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分几句话写的。
(2)讨论:
a、“爸爸”怎么好学的?
b、结合插图理解第二句话。“一觉醒”来说明了什么?
(3)指导朗读。(用赞美、敬佩的语气)
(3)小结。
2.细读第二自然段。
(1)轻声读。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句话是写“我”和“爸爸”的对话。
(2)理解第一句话。
a、指名读。
b、理解“好奇”。说说“我”为什么好奇?
c、用“好奇”说话。
d、我为什么会“a”、“o”、“e”地念起来?
e、指导朗读。
(3)理解父女俩的对话。
a、讨论问题,相机指导朗读。
“爸爸”听到“我”在读汉语拼音时,是怎么说的?“外国语”指什么?
“爸爸”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我”的话该怎么读?
指名读。
“爸爸”是怎么回答的?
b、理解“多学一种语言,也就多了一样本领。”
理解“语言”。举例说说什么是本领。
说说你们还学会了哪些本领?引导学生用“本领”说话。
c、指名分角色朗读。
d、小结。
三.总结课文
1.学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
2.齐读课文。
四.作业
1.填空:我的`爸爸很()。深(),我一觉醒来,看见爸爸()在灯下看书。()晨,我还没有起床,爸爸()在阳台上念起书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床就语那言本领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在书上描红。
三.课堂练习
1.抄写汉字。
2.写出下面字的偏旁。
灯()床()语()领()
3.扩词。
本()()()床()()()
语()()()领()()()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好学的爸爸》教学设计2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说说“夜”的笔顺。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指名读。
说说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分几句话写的。
(2)讨论:
a、“爸爸”怎么好学的?
b、结合插图理解第二句话。“一觉醒”来说明了什么?
(3)指导朗读。(用赞美、敬佩的语气)
(3)小结。
2.细读第二自然段。
(1)轻声读。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句话是写“我”和“爸爸”的对话。
(2)理解第一句话。
a、指名读。
b、理解“好奇”。说说“我”为什么好奇?
c、用“好奇”说话。
d、我为什么会“a”、“o”、“e”地念起来?
e、指导朗读。
(3)理解父女俩的对话。
a、讨论问题,相机指导朗读。
“爸爸”听到“我”在读汉语拼音时,是怎么说的?“外国语”指什么?
“爸爸”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我”的话该怎么读?
指名读。
“爸爸”是怎么回答的?
b、理解“多学一种语言,也就多了一样本领。”
理解“语言”。举例说说什么是本领。
说说你们还学会了哪些本领?引导学生用“本领”说话。
c、指名分角色朗读。
d、小结。
三.总结课文
1.学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
2.齐读课文。
四.作业
1.填空:我的爸爸很()()。深(),我一觉醒来,看见爸爸()在灯下看书。()晨,我还没有起床,爸爸()在阳台上念起书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床就语那言本领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在书上描红。
三.课堂练习
1.抄写汉字。
2.写出下面字的偏旁。
灯()床()语()领()
3.扩词。
本()()()床()()()
语()()()领()()()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好学的爸爸》教学片段分析
师:(做出疑惑不解的样子)小朋友们,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叫“充电”,老师不太懂,你们能帮帮我吗?请小朋友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生讨论交流。
生1:有时候爸爸的手机没电了,他就放在插座上,充好电后,就能用了。
生2:我们家里的手电筒也是这样的,我自己还给它充过电呢。
生3:我的电动玩具上用的电池也是充电电池。
(学生开心地哈哈大笑)
师:下面请大家认真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这篇课文里的“充电”是什么意思。
(生读书)
生:“充电”就是再学习的意思。
师:这个小朋友读书真仔细,他一边读一边想,很快答案就找到了。我们要学习他认真读书的态度。
师:大家继续往下看,爸爸再学习什么呀?
生:爸爸上业余电脑培训班学习电脑。
师:爸爸不是早就会在电脑上打字了吗?为什么还要去学习,请小朋友再读读下一个自然段。
生:因为爸爸说:“光会打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习上网啦,制图啦……要学的东西可多啦。”
师:你还知道利用电脑可以学习什么呢?
生:我知道还可以在电脑上画画。
生:还可以听故事、看电影……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希望大家能利用电脑学习的知识,像课文中的爸爸一样,成为一个电脑高手。你课余还喜欢学些什么?
生:我在课余还学习画画、弹钢琴。
生:我还学习下围棋。
生:我还学习书法。
……
师:说得真好!看来,小朋友都像“爸爸”那样是个好学的人。
语文教案 篇4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一、学习目标
① 摘抄优美词语,积累语言。
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④ 学习欣赏文章美。
⑤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二、学习重难点
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③ 学习欣赏文章美。
三、课前准备
学生: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教师:录音机,磁带(歌曲《爱的奉献》)。
四、自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我们认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今天,我们再次步人美丽的抒情童话世界,那里有诗一般的境界,有汩汩流淌着的爱的清泉,还有等待我们结识的新朋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2、教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①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声音要轻,创设温馨情境。
②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然后讨论:
a.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表现了盲孩子的心情变化?
b.归纳一下本文的情节发展步骤。
以上两个问题学生讨论不会有太大困难,可指导学生边讨论边把能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语句在书上用横线标出(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它很快乐。??“啊,我看见它了,萤火虫……”他从来没这样快乐过。??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再归纳出文章情节步骤,教师板书如下:
盲孩子很寂寞→“影子”的陪伴给盲孩子带来快乐,带来温暖→影子、萤火虫、太阳、月亮的爱使盲孩子得到光明
3、探究研读,理解文章主旨,欣赏文章美。
①组织学生讨论,欣赏文章美感。
a.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温馨的氛围,有着诗情画意般的境界。你分析一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种意境美的。
b.美好的意境是靠美好的语言表达的,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
可四人小组讨论,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受到美的感悟熏陶。
第l题让学生理解意境美,可从盲孩子热爱生活,渴望光明,情调轻松欢快,情境多姿多彩方面理解。如:“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采摘野花野果”,“听潺潺的流水声”,萤火虫“幽蓝”“翠绿”的光,以及太阳、月亮、“弯弯的彩虹”、“各色花朵”、“绿草”、“露珠”等,这一些就构成了一种绚丽的、诗情画意般的境界。
理解第2题,学生可以从个人角度举例分析美的`语言,不强求一律。例如:
◆全篇几乎都由短句构成,好读,不拗口,如“他还看见了天上出现了弯弯的彩虹。”“他还看见了各种颜色的花朵。”“还有绿草。还有草叶上明亮的露珠。”
◆叠音词很多,不仅形象感强,描写情态逼真,还可以舒缓语气。如“轻轻”、“咩咩”、“哞哞”、“潺潺”、“阵阵、”“飘飘忽忽”、“幽幽”、“缓缓”等。
◆节奏感强。如“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他们走过泥泞的旷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含蓄,有象征意义。如“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按句排列,短小、活泼、跳跃,像小溪流水,自然流畅,适合孩子阅读。如“他是一个盲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
②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主题。
[讨论]结合课文情节的发展和诗情画意的境界,我们应如何理解文章主题。
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可以借助于练习一出示的两种说法让学生评判。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有新的见解。对练习一所列出的两种理解,应该肯定都是正确的。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其主题,得出不同答案。如学生说出这两种以外的答案,如:不管自己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像盲孩子一样热爱生活,追求光明未来等,也应予以肯定。当然,从文章整体内容理解,关爱像盲孩子一样的弱者,使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则更贴切一点。
4、总结
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主题,构成了这篇美的课文。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一遍课文,让这种美在我们心中永驻。
(一人读叙述语言,一人读“盲孩子”的话,一人读“影子”的话,齐读众多“萤火虫”的话,可再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5、布置作业
① 你在生活中接受过别人的真诚帮助吗?你在生活中有过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经历吗?请你以“爱”为中心,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写篇短文,表达出学了这篇文章的心理感受。
② 摘抄优美的词句,写到练习本上。
6、信息反馈: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和新词,认读6个字。
2、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积极参与“人与机器人谁聪明”的讨论。
3、能够仿照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4、积累词语,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
5、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
教学难点:能够仿照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认读6个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积累词语,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机器人都可以做什么吗?(自由发言)下面让我们认识一下探索者1号,看看它都能做些什么。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学生的字音。)
3、小组互相检查,评议。
(二)学习生字。
1、指名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1)读一读,指名读。
2)重点指点读音:爆执
3)重点指点字形:迅执爆棋
2、指名再读,读正确。
3、把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
(四)词语搭配。
1、出示填空:
观看()摊开()试探()执行()
表演()掌声()目光()棋艺()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积累词语,注意词语间的搭配。)
(五)练习朗读课文。多种形式读:小组读,评出好的读,自选段落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作业:必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
2、能够仿照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
3、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积极参与“人与机器人谁聪明”的讨论。
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
教学难点:能够仿照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对探索者1号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认为它是怎样的一个机器人呢?(自由发言,聪明的、机智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棋艺高超的机器人的精彩表演吧。
二、新授:
1、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探索者1号哪儿表演得最精彩[Y1]?
2、汇报,指导朗读,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回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它是怎样介绍的?找出关键词语。
4、汇报,找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先、接着、随后。
5、那么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自由发言。)
6、试着用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话。(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方法,达到读写结合。)
三、讨论。
1、你认为人和机器人谁聪明?(积极讨论。)
2、发表看法。
四、课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用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话。
[Y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劳动能给后代人带来甜美和欢乐,教育他们热爱为造福后人付出辛勤劳动的人们。
2.学习概括和具体叙述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能理清课文的结构。
3.学会生字,理解新词和叠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解题,学习字词,给课文分段按段意总结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三节。
(一)解题: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一篇状物抒情的。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首先朗读课文,其次查字典后联系上下文,预习生字新词。
1.在学生回答课文共写了多少节这一问题后,找八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
2.指名一个学生到黑板上默写生词:(其他同学在纸上默写)“年龄”、“痴痴”、“一辈子”“开掘”。
3.重点教以下两个字。
容易写错的字:年龄的“龄”不是“令”
容易读错的字:痴痴的“痴”读chī不读chí
多音字:
(三)自由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参照课后练习中1、2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并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课文第一大段(1、2节)。
1.请一名学生读课文,读前教师提问:这是一口什么样的井,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出来。
①教师板书、“古老”、“小小”后让学生带着…这小小的井什么样,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的古老这两个问题,出声读课文。
②让学生从
(五)指导学生朗读。
读出井的外形和古老,读出赞美的语气,让人体会到它虽然小而平凡,但它在作者心中,在所有的人心中却无比高大,因为它为后人做出了奉献。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经典】09-26
【经典】语文教案10-14
【精选】语文教案09-18
(经典)语文教案09-24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25
语文教案(精选)07-30
(经典)语文教案07-26
(精选)语文教案08-06
语文教案(经典)08-10